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
高师-《中国地理》第十六章 中国人地关系系统
(引自: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2007)
三、其它污染类型
(一)土壤污染 据估计,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2000×104hm2,占耕地 总面积的1/5。
污 染 源
分散的个体小农耕作中化肥农药超量施用 规模小、浪费资源、污染大的乡镇企业 受城市影响改变了生活方式而无法像城市那样处理的生活垃圾 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中国环境治理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但总体上生态环境 状况仍在恶化。
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居高不下,酸雨区不断扩大。 城市垃圾量每年约以15%的速度增加,围城影响愈来 愈明显。 全国农田遭受污染的面积高达0.10亿hm2,每年因此 损失粮食达120亿kg。
经济高速增长及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结果,加剧了生 态退化。包括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湿地退化和生物多 样性减少等。
20世纪中叶人类对工业化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 的反思
图1.1 人地关系发展四阶
段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系统是指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
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有自然与社会两种属性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
(二)草场退化
全国草地面积4.17×108hm2,约占国土面积的 41.7%,其中已利用草地2.2×108hm2,人均占有量 0.19hm2,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 中国草地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草地生态环境脆 弱 草场退化原因主要是牲畜的发展和草场生产能力不适应、 草场建设和管理落后以及滥垦过牧
江河、湖泊和水库淡水渔业水质环境质量 状况不断恶化。 水体污染造成人类饮水安全和致病。 海洋污染危害造成赤潮频发、红树林被破 坏、海产品产量锐减,以及人因食用海产 品带来的健康受损。
现代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一、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3.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4.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和调控研究5.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和“数字地球”研究•1.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全球变化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术界为迎接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研究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超级科学计划。
研究学科涵盖大气、海洋、地理、地质、地球物理、环境、生物、生态、能源、人口、经济等诸多学科,研究人员涉及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科学家以及政府和企业界的管理人员,研究方法强调学科的交叉和理论的集成,并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其研究的新方法。
全球变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 SITAS)等4个正在执行的研究计划组成,每个计划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计划和交叉计划。
为保障各项计划的顺利进行,相应地设计了一系列数据观测与采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主要有: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全球环境调查系统(GOES)等。
全球变化研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
我国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正是地理学研究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2.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地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发生在陆地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和空间组织。
认识这种分异和组织的规律,对于合理布局经济活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的价值。
地理学概论人地协调基本理论
3)文化传播的途径
• 化传播的途径:宣传教育;交流;人口流 动,迁移;战争
4)文化扩散的类型 • 扩展扩散:(空间上连续性、时间上先后
性)
–包括接触扩散(传染扩散)(广告媒体) –等级扩散 – 刺激扩散。扩展扩散(2)迁移扩散 • 迁移扩散(非连续性、跳跃式)
4、文化生态
险分析 • 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理、功能、结构、调控
途径与对策 • 承载力的估算与预测(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 动态仿真、伏化模拟、调控研讨 、演变趋势 • 地域分异规律与地域类型划分 • 时空差异性研究
三、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
• 天命论 • 地理环境决定论 • 人定胜天论 • 或然论(可能论) • 适应论、生态论、文化景观论 • 人地关系协调论
• 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 道德、习俗的综合体
2.文化要素: • 价值观 • 意义体系 • 规范 • 物质文明形态
3.文化结构: • 物质文化 • 制度文化 • 精神文化
4.文化功能: • 满足人们需求 • 人类社会粘合剂 • 培育提高人类素质 • 制约人的行为
二、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1.形成: • 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 • 文化适应 • 文化发展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过程 • 文明
2.基本内涵 • 人地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关系 • 人地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调整 • 是一种因果关系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 结构
自人然文保 供人 物证 给口 质系 系生 生统 统产 产系 系统 统
• 形成机制:
–地理环境(自然给予)
–人类社会(人文索取)
1.研究内容
• 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发展趋向 • 相互作用的强度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风
当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初探
当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初探【摘要】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如何优化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协调人地关系使之和谐化,并且落实应用到地域的持续发展上,是当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当前,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过去的局部性已经步入了全球性。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地理环境各构成要素之间、人类活动各组成部分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发展和不调和的趋势,世界面临人口数量加速增长而素质日益下降,资源在地域上和时间上的供应失调,环境污染扩大质量恶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城市扩展失控以及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等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这些非常严峻和现实的问题如不加解决或解决得不好,不仅经济、生产受到阻碍,人类社会本身也将面临危机,而和谐的人地关系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与生存的空间。
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调控的研究工作。
一、当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交错形成的一种动态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文化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一般而言,如果系统仅靠内部要素的联系而维持生存与发展,那么这个系统就可称为封闭系统,否则则为开放系统。
当前全球性的现代化扩张及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出现,已经把世界统一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内部的地区都不能处于完全的封闭之中。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开放不仅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系统自身发展的需求。
作为宏观地域一个层次的每个地域,其自身的地域特性和发展特征使开放程度存在着差异,由此也就相应的存在着独立于整体的地域利益。
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
5.人地系统演进的方式
人地系统演进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人地系统演进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渐变型模式。 一是渐变型模式。该模式指人地系统的 演进过程是逐步变化的,反映在时间过程上, 演进过程是逐步变化的,反映在时间过程上, 依次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依次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如从原始 社会向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 社会向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 会和信息社会发展。二是突变型模式。 会和信息社会发展。二是突变型模式。反映 在时间过程上中断了原有的发展顺序, 在时间过程上中断了原有的发展顺序,在短 期内跳过了一个发展阶段而进入另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在空间过程上, 发展阶段;在空间过程上,中断了原有的空 间推移顺序而进入新的发展格局。 间推移顺序而进入新的发展格局。
4.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人地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效应具有两个主 要特征,即演变与分叉。 要特征,即演变与分叉。因此对它的发展和 演化可用分叉理论加以描述, 演化可用分叉理论加以描述,通常采用非线 性微分组表示
∂X = f ( X , λ) ∂t
(3) )
式中,状态变量 式中,状态变量Χ=(x1,x2….),ƒ=(ƒ1, , ( , ƒ2 ……),λ为约束条件,用于表征系统受控 为约束条件, ) 为约束条件 程度及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 程度及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
2.人地系统的结构
一个封闭系统在其自发的演变过程中, 一个封闭系统在其自发的演变过程中, 系统的熵只能增加不会减少, 系统的熵只能增加不会减少,熵作为对系统 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 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表明封闭系统的有序 程度将越来越低, 程度将越来越低,最终达到熵的最大值和混 沌状态。而对于一个开放系统,若以ds表示 沌状态。而对于一个开放系统,若以 表示 系统的总熵变化, 表示系统内部的熵变化 表示系统内部的熵变化, 系统的总熵变化,dis表示系统内部的熵变化, des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熵变化, 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熵变化, 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熵变化 则系统的总熵变化为: 则系统的总熵变化为:
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
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2012级地理科学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的统称。
此特定环境里的非生物因子(如空气、水、土壤等)与其间的生物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借由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连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即称此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人工生态系统有一些十分鲜明的特点:动植物种类稀少,人的作用十分明显,对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依赖和干扰。
人工生态系统也可以看成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人类利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调控,对提高系统的生产力,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起着巨大的作用。
但人工调控必须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才能既可以满足目前需要,又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人工调控的方法主要有:(1)生物调控。
(2)环境调控。
(3)系统结构调控。
(4)输入输出调控。
(5)设计与优化调控。
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人工调节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利用一定的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加强系统输入,改变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加强系统输出的目的。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2002年,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知识点全面梳理汇编人地关系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全面梳理高中地理人地关系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一、人地关系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动态过程,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地球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适应性原理、依赖性原理和改造性原理。
1. 适应性原理:适应性原理认为人类在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会根据环境的特点和条件,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以适应地球环境并满足自身需要。
比如,在干旱地区,人们会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 依赖性原理:依赖性原理指的是人类对地球环境的依赖和依存关系。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地球提供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
比如,人类需要从地球获取食物、水源、能源等物质资源,同时还需要依赖地球的大气、水文、生态等环境条件。
3. 改造性原理:改造性原理指的是人类对地球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能力和行为。
人类通过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地球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广泛的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
但这种改造往往会对地球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二、人口与人地关系人口是人地关系中的重要要素,对人地关系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影响:人口数量和分布对地球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同时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导致地区资源利用的不均衡和环境负荷的不均衡。
2.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口活动的重要形式,对人地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
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从而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地球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规模扩大、用地增加和城市化水平提高,对地球环境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三、资源与人地关系资源是人地关系中的核心要素,不同类型的资源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人地关系的历史过程、现状、调控过程
人地关系的历史过程、现状及调控过程一、人地关系的历史过程人地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客观存在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要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出现过各种人地关系的理论。
在古代人地关系的认识中,中国有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也有以“人定胜天,天定胜人”为代表的朴素的人地相关思想。
西方既有埃拉托色尼等为代表的把地球作为人类家乡的观点,也有神的干预和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
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出现以后,J.博丹和孟德斯鸠等学者开始提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思想。
随着欧洲18~19世纪包括近代地理学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关系论逐渐系统化,成为地理学重要的理论概念。
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A.von洪堡和C.李特尔对人地关系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洪堡认为,人是地球这个自然统一体的一部分,地理学是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结合。
李特尔把自然现象的研究与人文现象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地球看作人类活动的舞台,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是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
F.拉采尔详细探讨了地球表面居民分布、人类迁移和民族特性等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关系,并将C.R.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引入人文地理学,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决定于各地地理环境的性质。
20世纪初,以法国的P.维达尔-白兰士为代表的法国地理学派,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异议,主张自然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则完全是由于人类方面的诸条件所决定。
这种观点被称为可能论,是对人地关系论的重要发展。
他的学生J.白吕纳进一步发展了人地相关思想,并提出人地关系认识中的“心理因素”,为以后出现的行为地理和感应地理提供了认识来源。
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课件
人地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 总结词:人地系统的特征主要包括整体性、动态性、区域性和可持续性 等,功能则主要体现在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 详细描述:人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它具有多个特征。首先,整体性是该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人类社 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其次,动态性是指该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自然 环境变化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人类社会变化引起的。此外,区域性特征表明该系统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取决 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具体情况。最后,可持续性是人地系统的核心特征之一,它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 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人地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是人类社会,二是自然 环境。人类社会子系统包括人口、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其中人口涉及到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迁移等要素, 经济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过程,文化涉及 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自然环境子 系统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方面, 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自然环境 系统。
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经济调 控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调整经济手段,激励和约束人类行为,以实现人地系 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经济调控主要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机制等经济手段,激励 和约束人类行为。例如,通过征收环境税、资源税等,提 高资源利用成本,促使人们更加节约地使用资源。同时,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绿色金融体系等,鼓励绿色生产 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利 用市场机制调节人类行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规模、布局和功能。
人地系统调控的实践案例 土地利用规划案例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人地关系
一、人地关系中的“人”和 “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 人 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 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即社会的人。 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即社会的人。 双重属性:自然属性、 双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双重身份:生产者、 双重身份:生产者、消费者 人类只是人地系统中的一员, 人类只是人地系统中的一员,没有任何理由 使自己的活动凌驾于整个人地系统上。 使自己的活动凌驾于整个人地系统上。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人地矛盾表现在两方面: 人地矛盾表现在两方面: 1.空间上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 空间上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 2.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人是生物圈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群体, 人是生物圈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群体,在自身进 化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 化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历史上人类创造了多种 文明模式, 文明模式,而这些模式都是从对自然的某种适应为基 础的。 础的。所谓适应就是人类为谋求在自然中生存发展采 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 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响应。 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响应。人类开始使用工具一直到今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采集狩猎社会、 天,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p22。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人地关系及理论
古代朴素的人地适应思想
• 我国古代哲学向来崇尚“自然的和谐”、“人和自 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的 内外和谐”的“普遍和谐”观念(汤一介, 1996)。 • 在这种“普遍和谐”观念的指导下,自古以来,东 方文明靠得就是巧于向自然环境做有限的索取,把 人类维持生活和昌盛所必须的产品更多得留给子孙 后代。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 华所在。
•维达尔
白吕纳
文化决定论
• 生产力决定论
• 在人地关系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 人类利用、改造、适应、认识自然的能力大大提
高,人地相互作用的规模和强度逐步加大,自然 逐步成为人类征服、抗拒和破坏的对象
适应论与生态论
• 借用生物学的生态学观点分析人地关系
罗士培,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 一词,创立“适应论”。 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 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 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主张研究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同样的生活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 的意义 •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 的基本因素 •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 随时代变化
人地关系的运行机制
人地关系系统
人类系统
人 口 系 统 经 济 系 统 社 会 系 统
利用、改造
地理环境
适应
固有影响 反馈作用
自 然 资 源
自 然 环 境
人 文 环 境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黄助群(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摘要: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问题。
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对于人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正是基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人地关系研究现状人地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织的物质关系系统[1]。
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面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是研究如何将地球表面建成人类最宜居住地。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始终贯穿在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因此,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一、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发展历程中国的地理学者始终把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并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简单的概括人地关系经历了人类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谋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地关系发展历程。
1.人类崇拜自然的原始发展时期在采猎文明时期,原始社会生活的人们主要靠直接攫取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来作为生存的资料。
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对自然界产生较强的神秘河畏惧心理。
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附和顺应的关系。
以此同时,表现出人地观念上的神秘性和拜物主义,形成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自然控制论。
第一章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地矛盾的主导因素是人类,同时人地矛盾还表现在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小农经济 毁林开荒 耕作粗放 耕地扩大 林牧地锐减
图例 关联 作用 反馈 循环
人文地理环境
边远的经济地理位置 闭塞的交通经济条件
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 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人和生产力的分布、房屋形 式、种族特征等),是对“天命论”和“神创论”的反 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因此便认为人类活动完全 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 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 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供、求矛盾),因此该理 论的立论是错误的。
§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二、人地矛盾内涵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 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人地系统中的“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 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的人; 同时,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一样,有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本 能,即生物的人。
(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
白兰士
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和白吕纳 核心思想: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
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 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 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 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给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 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天命观有神论保护生物因地制宜改造自然人地系统结构的演变和调控过程48征服自然问题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a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b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49人地思想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崇拜自然采猎文明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环境问题不严重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总结
人体生命活动调控机制分析
人体生命活动调控机制分析人体,这一精妙绝伦的生命机器,其内部的生命活动犹如一场复杂而有序的交响乐,而调控这场交响乐的机制则是一系列精巧且相互关联的系统。
这些调控机制确保了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平衡与稳定,使我们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应对各种挑战。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可以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大类。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为迅速和精准的调控方式。
它就像是闪电般的指挥棒,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快速地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
神经系统中的感受器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温度的升降、光线的强弱等,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犹如一个高度智能的指挥中心,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然后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传出神经传递到效应器,引发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反应,从而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例如,当我们不小心碰到滚烫的物体时,会迅速缩回手,这就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典型例子。
体液调节则相对较为缓慢和持久。
它依靠体内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调节作用。
激素就像是身体内部的“信使”,由内分泌腺分泌后,进入血液,随着血流到达靶细胞,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改变细胞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比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则调节着血糖水平的平衡。
体液调节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身调节是一种局部的、相对较为简单的调节方式。
它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而是细胞、组织或器官本身根据自身的内在特性,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
例如,肾脏的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自动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肾动脉灌注压发生变化时,肾内的小动脉会相应地收缩或舒张,从而改变肾血流量,以适应灌注压的变化。
在细胞层面,基因调控是决定细胞命运和功能的关键。
基因就像是生命的蓝图,它们决定了细胞能够合成哪些蛋白质,以及何时、何地、以何种量合成。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其调控策略。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研究领域,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首先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发展背景进行概述,进而分析其在当前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将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包括其理论框架、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的理论基础、目标导向和实施路径。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调控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和谐发展,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深深根植于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之上,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系统论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整体特征和演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调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还借鉴了地理学、环境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地理学提供了对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和地域特征的深入认识,环境学则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反馈,而社会学则强调人类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对地域系统的影响。
这些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工具。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它强调人类活动应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1、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 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 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 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从19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 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 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 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 系这一宗旨。
人类在很早以前,通过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 逐步认识,从而积累了早期的地理知识,进而 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多种人地观,有 “天命论”(自然灾害、生产丰歉乃至国家兴 败皆由天决定)、机械唯物论(人地紧密相关, 而以地的发展规律主宰一切),以及朴素的辩 证唯物论(地理条件是可变因素,是因人而易。 所谓“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此 后,在长期的封建时代,因生产力没有大发展, 人地观亦无大进展。
他们过于强调人类活动受制于地理环境,形成 了“地理环境决定论”流派 。
这种机械唯物论的人地观,当时对破除 宗教迷信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夸大了 地理环境的力量,无视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人 地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类在 利用自然方面具有选择力,能改变和调 节自然现象,并预见人类改变自然愈甚 则两者的关系愈密切,具有朴素的辩证 观点。
3、人地关系研究的意义
人地关系的研究对我国具有巨大的紧迫性和现实 意义。正如《中国21世纪议程纲要》所指出的, 如何协调人口增长、资源供求、环境保护之间 的关系,以谋求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 发展,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 题,需要将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大系统作为 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即研究人地之间相互作用 的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和对策。 在学术上,人地关系的研究还关系到地理学本 身的生存与发展,它是地理学的立足点,又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当前及今后10年人地系统研究的 前沿领域
(3)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 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的实质就是 从整体与可持续的角度,协调区域发展过程中各种 矛盾和利益分配,使人地系统处于循环再生、协调 共生和持续自生,达到整体协调。由于人地系统内 部各子系统要素间存在着固有的“反馈机制”,因 此,可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人机对话”功能, 在人类本身再生产和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 寻求一种理想的组合状态,以实现人地系统的和谐、 高效、有序、优化发展。除此以外,还必须建立相 应的调控体系,借助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干预和 调节,实现人地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人地系统的调控
综合调控的背景
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 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 程,它 具有复 杂性 、 综合性 、战略 性以及 “自然—人文”互为耦合的特点。影响人地 系统协调发展的诸因素包括人为的和自然的、 内部的和外部的、积累的和突发的因素。这 些因素造成系统物质、能量流动和交换的不 平衡与失调,如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过度消 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等,它们常常相互交错在一起,使得系统演 进在速度与方向上出现偏差,从而降低区域 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目标的实现。
4.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人地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效应具有两个主 要特征,即演变与分叉。因此对它的发展和 演化可用分叉理论加以描述,通常采用非线 性微分组表示
X f ( X , ) t
(3)
式中,状态变量Χ=(x1,x2….),ƒ=(ƒ1, ƒ2 ……),λ为约束条件,用于表征系统受控 程度及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
5.人地系统演进的方式
(3) 阶梯型演变模式(见图3-d)。是由 一组突变过程和稳定过程交替组成的演变模 式。在特定时间点上,由于系统中的随机突 发因子作用,致使系统发生跳跃变化,然后 处于稳定过程,再待新的突变过程的出现。 现实人地系统中的环境灾变过程及技术进步 过程等属于此类。
5.人地系统演进的方式
1.人地系统的科学内涵
有关我国人地系统研究的重点,1991年吴先生归纳为 以下七个方面: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 人地系统中各子系统型和作用的强度分析、潜力估算、 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 人地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的机 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 地域的人口承载力分析; 一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动态仿真模型,预测地域系统的演 变趋势; 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 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的优化模型。
(4) 复合“S”型演化模式。为上述三种简单模式的进一步复合而成。 该模式由多级“S”型曲线组成,不同层次反映了系统不同的演化阶 段,阶段间则存在突变(如由于重大的科技进步等)。这种突变的 周期随系统的演进越来越短。在“S”型增长过程中,可以用孕育期、 持续增长期和稳定期三个阶 段来描述。利用“S”型 曲线可以说明环境承载 力变化的过程,如果系 统的发展超过环境承载 力就会产生系统的崩溃 ,从而使系统稳定在新 的平衡上。显然,新的 环境承载力低于原来的 环境承载力。
4.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人地系统演进的驱动力主要有以下三类: (1)内部扰动力。是一种无序的作用力。如当人 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作用强度达到损坏环境的自然趋 稳机制和自然资源的再生更新机制时产生,但它在一 定的外力引导下可以转化为促进内部结构转换的动力。 (2)因内外交流而引起的拉动力。是一种有序的 作用力,它主要受“价值回报”规律的制约。如由于 信息和市场发育而引起的内外部人流、物质流和资金 流的加强,导致人地系统结构的演进。 (3)外部推动力。由于体制、政策、科技信息、 基础与服务设施、资金等因素的改善而对人地系统演 进产生的推动力。
6.当前及今后10年人地系统研究的 前沿领域
(2)人地系统发展过程的动态模拟 由于人地系统的演替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复杂 性和不确定性,仅仅依靠抽象的理论思维还不足以 把握其内部机理。为此,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 地系统演替的动力学机制和评估政策效应。然而, 现实的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 对其进行试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人地系统发展过程模拟作为一项实验性综合技术, 以系统论、控制论、相似性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为工具,借助于系统模型对区域自然—经 济—社会复合系统进行动态试验,具有经济性、超 实时性、可重复性、便捷性等特点,国际上一致认 为是最有效的综合集成方法之一,因而可作为研究 人地系统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
6.当前及今后10年人地系统研究的 前沿领域
(1)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机理研究 影响人地系统发展的因素包括人为的和 自然的、内部的和外部的、积累的和突发的 因素。这些因素造成系统物质、能量、信息 流动和交换的失调,使得人与自然系统演进 在速度与方向上出现偏差,从而降低系统的 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影响系统发展目标的实 现。这类因素主要有:人口膨胀、自然资源 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突发性的自 然灾害等。重点研究上述各因素相互作用的 机理及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6.当前及今后10年人地系统研究的 前沿领域
(4)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方法论及技术支持 系统研究 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必须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 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促进研究方法与手 段的现代化。为此,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GIS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网络技术、综合 集成技术、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建 立一套完善、高效、可操作性强的人地系统 协调发展研究的技术支持系统。
3.人地系统的功能
(3)承载支撑功能。主要由资源环境系统提供。 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 源等,为人口、经济、社会子系统起着提供活动空间 及各种物质流与能量流作用。 (4)容纳消解功能。表现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 力。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将人类社会在物 质生产、资源开发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消解, 通过再释放和转变其组分,返回到资源子系统中去。 (5)自组织功能。人类以计划、政策和法律法规 的手段通过不同层次的决策、管理与调控,确保人地 系统的和谐、协调与系统的正常演进。在调控与管理 过程中,不断将各子系统的无序因素消除或将其转变 为有序因素,及时地加强某种功能,以保证人地系统 的稳定和持续。
ds dis des
(1)
2.人地系统的结构
由于dis总是大于0的,因此,要保持系统 熵减(即ds<0)的条件是系统从环境吸收的 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的熵增,即dis<-dis。可 以用以下指标来反映系统的有序程度:设R(t) 为系统的有序度,S(t)和Smax分别表示系统 在t时刻和热力学平衡态时的熵值,则
4.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人地系统演进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趋 于随机过程,后期则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更多的趋于自组织性,并形成特定的时空结 构和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表现为有 序状态。因此,可以通过人地系统内部的非 线性动力学机制和自组织理论,研究其演替 过程与机制。根据热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 系统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又一个越来越高 层次的有序结构的形成,而其动力就来自远 离平衡状态下系统地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特征的、复杂反馈 结构的多层次地域系统。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包括人口结构、经济结 构、社会结构、资源结构和生态环境结构。由于 人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内与系统外进 行着人力、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人地系 统内部的复杂反馈结构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非 线性和耗散结构特征。根据热力学中的“熵增原 则”。
2.人地系统的结构
一个封闭系统在其自发的演变过程中, 系统的熵只能增加不会减少,熵作为对系统 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表明封闭系统的有序 程度将越来越低,最终达到熵的最大值和混 沌状态。而对于一个开放系统,若以ds表示 系统的总熵变化,dis表示系统内部的熵变化, des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熵变化, 则系统的总熵变化为:
3.人地系统的功能
人地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内部各种流的耦合叠加 而成的,主要功能有: (1)生产与需求消费功能。生产功能包括人口再生 产、经济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和资源再生产,其中经 济再生产及社会再生产中的科技进步是人地系统演进 的主要驱动力。消费功能如人口生存需求、经济增长 需求及社会进步需求,是人地系统演进的启动器。 (2)保障服务功能。包括生产性保障服务与生活性 保障服务。前者主要为经济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条 件,后者则为人口再生产提供所需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包括居住、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保障服务功能 构成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
4.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上述人地系统演进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不仅可解释人地系统演化的规律,而且也可 作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的重要理 论依据。因为系统演进的本质就是对某种更 加有序、更加稳定状态过程的追溯。
5.人地系统演进的方式
人地系统演进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渐变型模式。该模式指人地系统的 演进过程是逐步变化的,反映在时间过程上, 依次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如从原始 社会向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后工业化社 会和信息社会发展。二是突变型模式。反映 在时间过程上中断了原有的发展顺序,在短 期内跳过了一个发展阶段而进入另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在空间过程上,中断了原有的空 间推移顺序而进入新的发展格局。
4.人地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
人地系统的开放性是其产生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 而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动力学效 应则是其产生有序结构的基础,是物质—能量—信息 有序结构的重要反映,即具有生物—社会的自组织过 程。当系统外部环境或内部某些环节发生变化时,系 统就能感知这种变化并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通过自组 织加以调整,从而适应这种变化。在这一自组织过程 中,涉及到各种要素结构功能的调整。各要素围绕着 一定的目标,通过非线性的叠加与衰减,放大了各系 统的功能,从而使系统的功能远远大于各部分功能之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