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独立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规定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关键词:独立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面对新的时代、面对新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真正的阅读兴趣来自于对读物本身的领悟和发现,来自阅读成功的喜悦,来自于阅读成果的实际应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如果有了兴趣,还应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高了。完全让学生放任自流的去独立阅读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学生还不那么善于选择,学生读书的方法还不那么科学,学生自学也需要教师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引导学生认识思维规律。
1.养成有序阅读的习惯
大体上可以有四步——“一粗、二细、三精、四记”。“一粗”指阅读的第一个步骤是粗读全文,了解大意。“二细”指第二个步骤是细读理清脉络,搞懂词句。“三精”指第三个步骤是精读圈点,领会含义。“四记”指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
2.养成多种感觉器官并用的习惯,即动眼、动口、动耳、动手、动脑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互动”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眼看、口读、耳听、手写、脑想”有机结合的习惯。
3.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种习惯,既要在平时课文教学中加以训练,也要在课内外阅读中反复强调,加以要求,慢慢使其习惯成自然。
三、交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
所谓独立阅读,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指“不待教师讲,自能读书”。学生不能一开始就“自能读书”,需要教师逐步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练习。比如怎样才能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抓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有
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骨架,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抓议论、抒情句
议论、抒情句往往在记叙文章中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