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de5317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7.png)
如何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方面,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温馨而支持的学习环境。
就像孩子们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探索新事物一样,他们的阅读旅程也是如此。
这需要我们作为教育者,通过几个关键步骤来引导他们:首先,我们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诱惑力的阅读空间。
想象一下,书架上排列着各种各样的书籍,封面色彩鲜艳、内容各异。
这些书籍就像等待着和孩子们交朋友一样,每本书都是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书籍是最好的朋友,能够带领他们冒险、学习和成长。
其次,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有时候,孩子们会因为书籍的厚度或文字的复杂性而感到畏难情绪,这时候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鼓励他们尝试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故事。
通过与他们的对话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
第三点,要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文字的解读,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我们可以邀请他们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的见解。
最后,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进展并给予肯定。
无论他们是在阅读的速度上取得了进步,还是理解了一个新概念,都值得我们的赞赏和鼓励。
这种正面的反馈不仅能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还能让他们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结来说,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需要我们作为教育者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耐心地引导选择阅读材料、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帮助他们在阅读的旅程中茁壮成长,成为自信而热爱阅读的孩子。
如何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阅读
![如何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425f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a.png)
如何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阅读阅读是培养孩子们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和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普遍下降,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电子设备上的娱乐和游戏。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他们。
1. 建立家庭阅读氛围家庭是孩子们阅读的首要环境,家长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家里可以设置一个阅读角落,摆放一些有趣的书籍,并定期为孩子们购买新书。
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并与他们分享阅读的乐趣。
此外,限制孩子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鼓励他们阅读纸质书籍。
2. 提供多元化的阅读选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多种阅读材料供孩子选择。
这包括童话故事、科学读物、艺术绘本等。
通过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会更乐意主动去阅读。
3. 设立阅读时间和阅读目标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设立固定的阅读时间。
家庭、学校都可以参与其中。
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们应该专心阅读,并确保没有干扰。
同时,为孩子们设立阅读目标,鼓励他们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4. 推广阅读活动和俱乐部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各类阅读活动和俱乐部,如读书分享会、朗读比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与同龄人分享和交流阅读经验的机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通过俱乐部,孩子们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阅读并讨论书籍。
5. 鼓励孩子分享阅读成果孩子们通过分享他们的阅读成果,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家长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形式的阅读分享活动,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喜欢的书籍,分享阅读心得和感受。
这不仅能够激励孩子们,还能够给其他孩子带来启发和鼓舞。
6. 提供支持和鼓励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是一个需要持久耐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及时表扬孩子们的努力和进步,并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的任务。
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8986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f.png)
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培养批判思维。
然而,要想让孩子真正培养起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培养他们持续的阅读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
1. 充实家庭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书籍资源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首要条件。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购买各种类型的图书,涵盖文学、科普、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
此外,也可以定期带孩子参观图书馆,鼓励他们借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家庭图书馆的存在不仅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还能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欲望。
2. 树立榜样孩子们常常会以父母为榜样,所以家长应该展示出对阅读的热爱和重视。
在家中经常阅读,并与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家长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讲述自己的阅读收获,鼓励孩子也去尝试。
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加图书俱乐部或阅读活动,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社交的魅力。
3. 创造阅读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为孩子设立一个安静舒适的读书角落,放置舒适的座位和充足的阅读灯光。
此外,还可以在家中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书籍展示架,让孩子有机会随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通过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会更加主动地走向书本,并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4. 鼓励自主选择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种类的书籍,并提供他们选择的机会。
当孩子表达了自己的阅读兴趣时,家长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主动选择和阅读。
通过给予孩子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激发他们的自我驱动力,进一步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
5. 建立阅读规划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或目标,帮助他们养成规律的阅读习惯。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时间安排,制定每日或每周阅读时间表,确保孩子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读书。
此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每本书的阅读目标,比如提前猜测故事情节或思考书中的收获。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17b4fe45ef7ba0d4a733bf6.png)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摘要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觉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就能把阅读教学真正指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和学习服务。
关键词阅读自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我们不能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去代替学生阅读、感知的过程,不能把自己的经验体会强行让学生接受,应该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
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提高阅读水平。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其实,课文中意思并不深刻的词句,答案就在文中,但是有些学生却不能理解。
只要多读几遍,其意义就自然展现出来了。
理解《天安门广场》中末尾一句“沸腾”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了:原来天安门广场不是像水一样烧开了,而是人们的心情太激动了,当时的气氛非常热烈。
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 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可采用以例学习法。
只要把开头的小节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小节学生通过自读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
《泉城》的第二部分有四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泉城的四大名泉。
这四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每节都先讲泉水在哪里,再讲泉水的特点。
我以珍珠泉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出珍珠泉的特点。
然后,学生按照这种方法自学另外的三大名泉。
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3 有过渡段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使学生很快明白。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b6e1d1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3.png)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能够独立阅读、理解和思考内容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教师和家长需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图书馆书籍、报纸、杂志、故事书等。
这样可以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阅读,并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教师和家长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可以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规定每个学期的阅读量,鼓励学生按时完成,并有相应的奖励机制。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教师和家长要教给小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
小学生需要学会快速浏览和筛选信息,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阅读工具,如标注笔和批注方法。
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记笔记的方法,帮助他们整理和总结阅读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交流活动。
小学生可以组成阅读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书进行阅读,并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动力。
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解答,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要给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并组织一些阅读交流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53712ce5fbfc77da269b1e6.png)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
《义务教育大纲》在阅读教学部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或者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
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解决以下认识和实际问题。
一、优化课堂教学,加强诵读训练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
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而教学必须重视诵读的训练,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学的内容增加了课时减少了,但要求却提高了。
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过于细碎的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不仅不能按课时完成课标要求,课堂上读的背的时间少了,课堂上语言积累的效果就相对差了。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
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
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
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
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有靠反复的朗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
二、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目的、更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手段。
这里说理解课文是目的,只是阅读教学近期的目的,而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说理解课文是手段,意思是,作为教材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凭借这些课文训练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教“一”的时候不能只管这个“一”,同时还要想到“三”,要指导学生学会“反三”。
浅谈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d280e4f4910ef12d2af9e708.png)
罔。” 了又 思、 了又读 、 读 思 边读 边想 、 读 思 结 合 是 被 实 践 证 明 行 之 有 效 的 阅 读
方 法。
学生要达到“ 独立 阅读 ” 的理想境界 , 只有 靠加强训练 , 在训练 中学生 自主学 习的主 体性 得以体现 , 教师为学服务 的主导作用 得 以 发 挥 , 是 改 进 阅读 教 学 , 高 教 学 这 提
琢磨 , 就能确切地理解。例如 :长城 》 《 一课
中 ,多少 劳 动人 民 的血 汗 和 智 慧 , “ 才凝 结 成 这 前 不 见头 、 后不 见 尾 的 万里 长 城 。” 其 中 “ 结 ” 词 的意 思 是 : 凝 一 气体 变成 液体 或
表达作 用 ,有些 词语不理 解影 响理解课 阅 文 的内容 ,这些 词语应 当指导学 生准确
的, 而不是 阅读教学 的最终 目的 ; 说理 解 课文是手段 , 思是 , 为教材 的课文 无 意 作 非是个例 子 ,教师要凭 借这些课 文训练 让 学 生 学 会 “ 一 反 三 ”教 师 教 “ ” 举 , 一 的 时候 不能 只管这 个 “ ” 同 时还要 想 到 一 ,
“ ”要 指 导 学 生 学 会 “ 三 ” 能够 触 类 三 , 反 。
四 、 样 指 导 学 生 掌 握 阅读 的 方 法 怎 根 据 小 学 生 的 年 龄 特 点 , 导 学 生 掌 指 握 阅读 的方 法 , 要 靠教 师 有 意识 地 把 方 主 法 渗 透 在 理 解 课 文 的 过 程 之 中 , 他 们 经 使
的最 终 目标是使学 生能够独 立 阅读 。阅 读教 学的一切活动 都是为 了实现这 个 目 标 。培养 学生的独立 阅读能 力, 要解决以 下认识和实际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6c6912ebcd126fff7050b50.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传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成功对话,具备独立的阅读、分析课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课前预习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我们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会根据文本设置一些任务和问题,这样目标会明确,但却无形间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打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 真正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打破思维定势,养成独立思考的阅读习惯。
其实,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作适度的引导是可以的,因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教师训练与指导的。
学生在刚接触一些新的文章时,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作适度引导,训练学生们思考,指导他们去思考去参考。
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前,可布置学生了解范仲淹生平经历及思想,了解文人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尤其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这样具体给学生们提示参考会有利于学生独立解读文本,有利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但是如果我们在刚刚接触一篇文章,我们就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些问题,一位老师在教《岳阳楼记》这样布置: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胜状、晖、备。
2、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3、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
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就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
小议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小议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21d08f5941ea76e58fa04f4.png)
小议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如何改进课堂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呢?一、通过对语言内蕴的深层次挖掘,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一般来说,学生大多能对文本语言进行初步感知。
不过,这种感知却是表层的。
从人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它所起的作用将不是很大。
此时学生就应该有意识的去挖掘语言的深层内蕴,进而达到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的目的。
如:“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胡同文化》)该语言直白无遗,阅读几乎没有难度。
如果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高度,那么对他的思维发展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此时,教师便应相机设疑,引导学生思维进一步深化。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为什么如此强烈呢?”此时,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发生“阻滞”,而这种“阻滞”正是思维发生质变的酝酿阶段。
通过教师点拨,突破这一“阻滞”,学生思维就会深刻许多。
我认为,此类语言揣摩才是真正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来进行的教育。
它并不在乎教给了学生多少语言知识,而更注重通过训练,使学生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使学生能获取一辈子受用的素质和本领。
二、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自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不仅备“教”,还要备“学”,分析学生基础、学习特点,研究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发现、掌握知识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激发自学欲望,调动自学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
如先声诱人、引人入胜,或设置悬念,创造情境,运用电化手段等。
2.指明自学方向,明确学习重点。
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适当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理解课文的练习,让学生或读写,或查找,或思考分析,都有明确具体的目的、方向。
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1.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首先要开发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74a2b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3.png)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尽早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
独立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和老师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1.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摆放一些精心挑选的图书,让孩子们感到阅读的乐趣。
同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借阅和购买合适年龄段的图书,让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
2. 推荐适合的图书在培养孩子的独立阅读能力时,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图书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可以在了解孩子喜好的基础上,提供一些丰富多样的图书给他们选择。
同时,鼓励孩子们阅读不同类型的图书,如故事类、科普类、传记类等,培养他们多元化的阅读兴趣。
3. 建立阅读计划和规则为了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一个阅读计划和规则是必要的。
家长可以制定一个每天或每周的阅读时间表,让孩子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此外,还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些阅读规则,如完成一本书后才能换一本新书,或者每周朗读给家人听一次等,通过这些规则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4. 注重阅读的体验在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时,注重阅读的体验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体验,谈论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
还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举办读书分享会、编写读后感、写书评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阅读的乐趣。
5. 激发思维和创造力独立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解读书中的问题。
同时,鼓励孩子们动手写作,让他们将阅读所得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需要有良好的阅读环境、适合的阅读材料、明确的阅读计划和规则、注重阅读的体验,以及激发思维和创造力的引导。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dc075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8.png)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一、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应从初中英语教学的延续性出发,引导学生逐步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独立阅读、师生互动等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材选择和教学方法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水平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进行阅读训练。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地阅读,并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定时阅读任务,进行速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有效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联想,帮助他们理解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篇分析、情感分析和阅读理解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英语阅读涉及大量的词汇和短语,对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师应根据高中英语读本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词汇教学和语言运用训练。
可以通过词汇拆分、词形转换和近义词辨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和意义。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注重理解词汇的用法和上下文的关联,提升他们的语篇理解能力。
四、注重文化背景和常识的培养英语阅读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常识,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域外文化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文化碰撞、文化对比等活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理解。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目标,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文化背景和常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9575a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0.png)
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资深教育家,我将分享一些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营造浸入式阅读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首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浸入式的阅读环境。
学生应该身处于充满书籍的环境中,学校图书馆和课堂上应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
教师可以定期安排阅读时间,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用于思考和讨论。
二、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组织阅读比赛、阅读活动和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呈现丰富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也可以邀请作家或者其他专业人士来学校做讲座,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选择。
三、设立阅读目标设立阅读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独立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帮助他们设定合适的阅读目标。
目标可以是每周读一本书,或者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等。
学生在完成阅读目标后,可以进行书评或者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四、提供阅读指导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关键词提取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如与同学合作阅读、请教教师等。
五、多样化阅读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除了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动漫、童话故事等。
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六、鼓励分享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可以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的提升。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四个方面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四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d28fb6ba856a561252d36ffe.png)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四个方面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呢?一、词语理解能力真正的阅读是从理解开始的,要读懂一篇文章,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必须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识别词语的能力十分重要。
要培养学生对词语积极而准确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下面几点来引导学生。
1、运用工具书理解词义。
中学生手中大都能有几本必备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字词方面的疑难,只要利用好手中的这些工具书,问题基本能得到解决。
但有些学生往往不爱查工具书,总觉得查工具书麻烦,耽误时间,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有一次,有个学生问“三人成虎”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三个人变成了老虎。
我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回去查《汉语成语词典》。
第二天,他找到我,准确地说出了这个成语的出处、意义和用法。
可见,培养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不但能使学生理解词义、掌握词汇,而且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更牢固。
2、从语境推断词义。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因此对多义词的理解,除了要了解多义词的基本义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把握每一个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弄清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而确定多义词的确切含义。
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句话中的“狡猾”一词原指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却是“调皮”、“机灵”的意思,它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深刻的理解和爱戴。
由此可见,语境制约着词语意义的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中,词语表达的意义则不同。
有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
![有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694a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c.png)
有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和兴趣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社交媒体、手机游戏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干扰,许多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并突破阅读障碍。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要让学生热爱阅读并保持独立阅读的习惯,首先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以下是一些方法:1.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如图书馆或阅览室。
同时,让学生参观图书馆,了解不同类型的书籍和阅读资源。
2.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进行分类。
此外,还可以提供报纸、杂志、小说、故事书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3. 给予阅读自由: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节奏来决定阅读时间。
4. 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学生每天都保持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培养阅读技巧阅读技巧的培养对于学生独立阅读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几种培养阅读技巧的方法:1. 预测猜测:在阅读之前,鼓励学生根据标题、插图或关键词来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内容。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边读边思考: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培养他们有意识地思考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可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或书写读后感的方式,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阅读材料。
3. 使用词汇工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不熟悉的单词,可以鼓励他们使用词典或在线词典来查找单词的释义和用法。
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并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4. 积极问答:学生在阅读完成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这有助于加深对故事细节和主题的理解,并培养他们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三、组织阅读活动组织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并增加对阅读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组织阅读活动的建议:1. 读书俱乐部:创建一个学生读书俱乐部,邀请学生一起分享他们阅读的书籍和体会。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68b5ec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f.png)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阅读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的。
自主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成为了家长和教师们亟需关注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等,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家庭和学校也可以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可以专心致志地阅读。
家长和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激发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也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
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是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每天或每周都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在阅读后写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家长和老师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可以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举办文学作品朗诵比赛、参加阅读活动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读书活动,如借阅图书馆的图书、去书店选购自己喜欢的书籍等,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断发现乐趣和享受。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给予小学生一些合适的奖励和激励,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阅读。
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如阅读榜样、阅读证书等,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孩子如何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孩子如何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e99146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a.png)
孩子如何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导言自主阅读是指孩子能够主动选择阅读内容,并且能够有计划地安排读书时间,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孩子面临着各种电子娱乐产品的诱惑,对阅读的兴趣逐渐减弱。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本文将介绍孩子如何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并提出一些建议。
创造阅读环境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习惯,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保证家里有各类书籍,包括绘本、科普书、小说等。
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年龄段选择合适的书籍。
此外,订阅报纸或杂志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2. 设立专门的阅读角落在家里创造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配备舒适的座椅和书架,让孩子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阅读。
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更专注地进行阅读。
3. 成为榜样家长自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常在孩子面前阅读。
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如果看到家长喜欢阅读,孩子也会对阅读感兴趣。
引导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习惯的第一步,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1. 鼓励孩子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书籍,多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
2. 培养固定的阅读时间为孩子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可以培养他们每天阅读的习惯。
可以将每天的一段时间定为家庭阅读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全家人都要静下心来阅读。
这样的例子对孩子的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有重要的作用。
3. 与孩子进行阅读交流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选择一本感兴趣的书籍,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书中的内容,讨论书中的问题。
这样的阅读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给孩子提供奖励和激励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可能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如何利用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利用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c0746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8.png)
如何利用阅读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阅读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童话故事、科普读物、诗歌、名人传记等。
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可以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需求,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培养对不同领域的兴趣。
二、鼓励孩子们进行独立阅读独立阅读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独立选择阅读材料,并自主安排阅读时间。
同时,可以给孩子们制定阅读计划,让他们逐渐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三、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度阅读浅尝辄止的阅读无法培养孩子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阅读内容,并激发他们的个人见解。
同时,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书写或口头表达,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四、设置阅读反思环节在阅读之后,我们可以设计反思环节,让孩子们对所读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
可以要求孩子们写读后感、口头分享或进行小组讨论。
这样的反思环节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深度。
五、提供合适的挑战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阅读挑战。
对于阅读水平较高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或者专业书籍;对于阅读水平较低的孩子,可以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简化版或插图书籍。
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动力。
六、建立阅读社区为了让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我们可以建立阅读社区。
可以组织阅读俱乐部、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助的平台。
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社区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推荐好书,相互学习和鼓励。
七、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教师和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
可以与孩子定期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进展和困惑。
在遇到问题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af0f13f3968011ca30091ca.png)
句 是“ 囫囵吞枣” 的解 释 正所谓“ 书读百遍 , 其 义 自见” 。 2 . 结构相似 。对 于结 构相似的句 、 段、 章, 我们 可采 用 以类 点拨法 。 即只要把 开头 的句 、 段、 章精讲 , 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 其
余 的句 、 段、 章学生通过 自 读就可迎刃而解 。例如 , 《 詹天佑》 的
第 二部分有三个 自然段 . 主要意思分别是 “ 勘测 线路” “ 开凿隧
界” 的精美 网站的全部 网页 . 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 脱机浏览进行查阅 .从而对张家界的秀美风光有 了比较全面具
道 ‘ 设计线 路” 这三个 自然段结构相似 , 每层都先讲詹天佑遇 到了怎样 的困难 . 再讲 他怎样 克服的。教学“ 勘测线路 ” 这部分
作用 教师不能用 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 的认 知过程 , 而要
在学生 已有的知识基础 上引导他们独立思 考 . 主动求知 . 敢想 敢说 . 使其有所 发现 , 有 所创造 , 主动获取相关 知识 , 提高语 文
的画面和生动 、形象的语言描述 中体会到 了桂林 山环水 绕 、 水 倒 映山的特点以及 “ 舟行碧波 上 , 人在 画中游 ” 的感受 . 产 生 了
如临其境 的感觉。 自然 , 学生的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 , 教师因势利导 , 激起他们
学 习技能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自学 的欲望 。例如 , 教学《 草船借箭》 时, 一学生提 出质 疑 : 为什 么用 “ 借“ , 而不 用“ 取” “ 骗” 等其他词? 于是 , 我引导学 生 自主阅 读课 文, 自主讨论 , 自主探究 。最终 . 学生领 悟了“ 借” 的用法之 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 、 词典和生活积 累. 理解生词的意义 。” 其 妙 . 领会了诸葛亮 的神机妙算 实. 课文 中意思并 不深奥 的词句 , 很多答案就在文 中, 有 些学 生 5 . 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 让学生以辩论 的形式 与文本对话 . 紧扣课 文难点 , 各抒 却领会不到 。这时 , 教 师应用 以读点拨法 ,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 行探 究 , 求得其解 。 例如 , 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中“ 圆囵吞枣” 和“ 张 己见。 例如 , 教学《 中彩那天》 时, 学生就父亲是否该还 车展开 了 冠 李戴” 两个 词的意思 时 . 我让学 生反 复读第二 节 中的第 五句 激烈的讨论 : 一方认 为父 亲应 该 留下车 . 这样 既可 以使 家里 的 1 . 联 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语文课程标准》 指 出: “ 能联系上 下文. 理解词 句的意思 . 体会课文 中关 键词句在 表情达意方 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独立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一项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规定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关键词:独立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面对新的时代、面对新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真正的阅读兴趣来自于对读物本身的领悟和发现,来自阅读成功的喜悦,来自于阅读成果的实际应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如果有了兴趣,还应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高了。
完全让学生放任自流的去独立阅读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学生还不那么善于选择,学生读书的方法还不那么科学,学生自学也需要教师指导。
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引导学生认识思维规律。
1.养成有序阅读的习惯
大体上可以有四步——“一粗、二细、三精、四记”。
“一粗”指阅读的第一个步骤是粗读全文,了解大意。
“二细”指第二个步骤是细读理清脉络,搞懂词句。
“三精”指第三个步骤是精读圈点,领会含义。
“四记”指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
2.养成多种感觉器官并用的习惯,即动眼、动口、动耳、动手、动脑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互动”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眼看、口读、耳听、手写、脑想”有机结合的习惯。
3.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这种习惯,既要在平时课文教学中加以训练,也要在课内外阅读中反复强调,加以要求,慢慢使其习惯成自然。
三、交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
所谓独立阅读,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指“不待教师讲,自能读书”。
学生不能一开始就“自能读书”,需要教师逐步培养。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练习。
比如怎样才能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抓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
有
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答题一般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骨架,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
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抓议论、抒情句
议论、抒情句往往在记叙文章中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
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