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质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物质的变化
1.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水
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石蜡熔化、铁丝绕成各种形状、铁在高炉里熔成铁水、酒精挥发、硫酸铜晶体溶解在水等都是物理变化。

(2)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
应。

如:火柴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绿叶变黄等都是化学变化。

还有下列变化也是化学变化:
① 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322322)(KNO PbI KI NO Pb +↓===+
② 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
↑+===⋅∆
O H CuSO O H CuSO 242455白色蓝色
③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2424)(2OH Cu SO Na NaOH CuSO
④ 电解水
↑+↑===22222O H O H 通电
2
发光、放热、变色、气体的放出、沉淀的析出等现象能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但不一定是充分的依据,有的物理变化也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 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
(1) 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等。

(2) 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能量变化等现象。

如:蓝色硫酸铜溶
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3) 变化后:记录生成物质的形态和颜色等。

4. 推理(推测)
我们可通过物质的变化推测物质的性质,通过物质的性质推测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变化性质推测
推测

观察硫酸铜晶体实验活动中的变化可推测归纳硫酸铜晶体的性质: (1) 物理性质:硫酸铜晶体呈蓝色,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 (2) 化学性质:
① 硫酸铜晶体加热脱水生成白色粉末
↑+===⋅∆
O H CuSO O H CuSO 242455白色蓝色
②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2424)(2OH Cu SO Na NaOH CuSO
③ 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水合物
蓝色
白色
O H CuSO O H CuSO 242455⋅===+
5. 酸的概念
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注意概念中的“全部”二字,因为有的物质也电离出氢离子,但还电离出其他阳离子,
则该物质不是酸,如-
++++===244SO H Na NaHSO 。

6. 酸碱指示剂、pH (1)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指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通常简称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性质的溶液中变色的情况如下表:
注意:指示剂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是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变色。

例如:不能说酸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也不能说碱遇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 酸碱性和酸碱度
① 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的是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通常用酸碱指示
剂来测定(只是较为粗略地测定)。

② 酸碱度:是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可用pH 来表示。

a .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碱性。

b . 测定pH 的最简便方法:使用pH 试纸。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蘸取待测溶
液,滴在pH 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 。

这种方法只能测得pH 的整数值。

7. 酸的通性(共性)
(1) 跟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 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2442H ZnSO SO H Zn ↑+===+222H FeCl HCl Fe
(3)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O H FeCl HCl O Fe 2332326+===+ O H SO Fe SO H O Fe 234242323)(3+===+
(4)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O H NaCl HCl NaOH 2+===+
O H CuSO SO H OH Cu 244222)(+===+ (5) 酸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新酸。

33HNO AgCl HCl AgNO +↓===+ HCl BaSO SO H BaCl 24422+↓===+
O
H CO CO H NaCl HCl CO Na 22323222+↑+===+α
8. 几种常见的酸
(1) 盐酸(HCl )
纯净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工业盐酸中因含Fe 3+而呈黄色)。

(2) 硫酸(H 2SO 4)
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难挥发。

① 浓硫酸具有以下特性(三性):
a . 吸水性。

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 . 脱水性。

能把由C 、H 、O 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H 、O 元素按原子
个数比2:1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过来,使之发生炭化现象,浓硫酸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 . 强氧化性。

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跟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而不
生成氢气。

② 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在稀释浓硫酸时,
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注意:浓硫酸具有“三性”,但稀硫酸不具有“三性”。

(3) 硝酸(HNO 3)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有所不同。

硝酸不仅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还能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Cu 、Ag )反应,但生成物没有氢气(高中化学中学习)。

(4) 醋酸(CH 3COOH )
醋酸具有酸的一般通性,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

醋酸是一元有机酸。

+-+−→←H COO CH COOH CH 33
(5) 酸的分类和命名
9.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度的测定
(1) 酸碱性的检验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是检验溶液酸碱性常用试剂,其方法是:取少量待测液,向待测液中滴入1滴-2滴指示剂,观察其颜色变化。

(2) 酸碱度的测定
pH 试纸能粗略测出溶液的酸碱度即pH (准确测定用pH 计),其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 试纸上,待1min 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颜色确定pH 。

操作时注意不能将pH 试纸伸入试剂瓶中,以免污染瓶中的试剂。

当然测出溶液的酸碱度也就确定了溶液的酸碱性。

注意:溶液显酸性不一定是酸溶液,有些盐溶液也显酸性。

如NaHSO 4溶液,硫酸铁溶液等也显酸性(高中化学学习)。

10. 盐酸、硫酸溶液的检验
利用酸碱指示剂和pH 试纸能检验出盐酸、硫酸等酸性溶液,但不能检验出具体是哪种酸。

鉴别盐酸和硫酸要检验其酸根部分,即检验Cl -和SO 42-。

白色沉淀
是互为检验的一对离子和↓
===++-+-AgCl Ag Cl Ag Cl
白色沉淀
是互为检验的一对离子和↓
===++-+-4224224BaSO Ba SO Ba SO
11. 检验Cl -和SO 42-
检验Cl -和SO 42-时,向试样溶液中加3AgNO 溶液或2BaCl 溶液后,滴加稀硝酸可以防止
可能干扰的酸根离子,如-34PO 、-
23CO 等,它们都能跟+Ag 、+2Ba 生成沉淀,但这些沉淀都能被硝酸溶解。

如果溶液里存在-23SO ,就不能用硝酸,因为硝酸是氧化剂,会把-23SO 氧化成-24SO ,干扰对-24SO 的检验。

这是要用2BaCl 溶液和盐酸作为检验-24SO 的试剂。

溶液中可能同时存在-Cl 和-24SO 时,先检验哪种离子?应该先检验-24SO ,而且用
23)(NO Ba 溶液和稀硝酸代替2BaCl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

且需将4BaSO 沉淀滤去,再往滤
液中加3AgNO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的-24SO 的浓度
较大,先检验-Cl ,加入3AgNO 溶液时,会生成硫酸银沉淀,而干扰-Cl 的检验。

12. 碱的概念
在溶解或熔化状态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13. 碱的通性(共性)
(1) 碱的水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为红色(pH 试纸变蓝色)。

(2) 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O H CaCO OH Ca CO 2322)(+↓===+
O H SO Na NaOH SO 23222+===+
[注意]中性氧化物如CO 、NO 不与酸和碱反应。

(3) 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O H NaCl HCl NaOH 2+===+
O H SO Na SO H NaOH 2424222+===+ (4) 碱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新碱
↓+===+2424)(2OH Cu SO Na CuSO NaOH ↓+===+3)(333OH Fe NaCl FeCl NaOH ↓+===+3)(333OH Al NaCl AlCl NaOH
14. 中和反应的本质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O H NaCl HCl NaOH 2+===+
现象叫做潮解。

利用这一性质,可用NaOH 固体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 2、HCl 等酸性气体。

(2)NaOH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同时还能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使NaOH 转变成32CO Na 而变质,所以NaOH 必须密封保存。

2)(OH Ca 也要密封保存。

由于NaOH 、2)(OH Ca 等碱类物质能与玻璃成分中的SiO 2反应生成黏性的32SiO Na 等物质使玻璃相互黏结,不易打开,因此盛装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用橡胶塞。

(3) NaOH 与2)(OH Ca 的鉴别
方法一:向两种溶液(少许)中通入CO 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的为2)(OH Ca ,
没有沉淀生成的是NaOH 。

方法二:向少许上述两种溶液中滴加可溶性的碳酸盐(如碳酸钠、碳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2)(OH Ca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OH 。

方程式:O H CaCO OH Ca CO 2322)(+↓===+
NaOH CaCO CO Na OH Ca 2)(3322+↓===+
16.
中和反应
实验用品: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玻璃片、酚酞试液、稀盐酸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滴入酚酞后变成了红色,是因为酚酞遇碱变成红色;中图向变红的溶液中慢慢加入稀盐酸并搅拌,红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当红色刚好消失时停止滴入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将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将玻璃片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玻璃片上有警惕析出,此晶体为NaCl 晶体。

17. 用pH 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实验用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pH 试纸、头发、橘汁、糖水、汽水、番茄汁等。

实验步骤: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待测液于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溶液的酸碱度。

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可以将头发浸入不同酸碱度的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观察其光泽和判断其拉断的难易程度。

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发现,稀盐酸、稀硫酸的pH<7,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的石灰水)的pH>7,同时橘汁的pH 为3,汽水和番茄汁的pH 为5和6,显酸性;糖水、鲜牛奶、自来水、唾液和洗洁精的pH 为7,显中性;而肥皂水和草木灰水的pH 为9,显碱性;另外,通过头发浸泡的实验证明,酸性溶液会使头发变得柔软光滑,而碱性溶液会使头发韧性减弱,更粗糙,更易拉断。

18. 土壤酸碱性测定
(1) 测定土壤pH 的操作过程
按取样编号,取1g 左右土样放入试管中,加入5ml 蒸馏水,振荡30s 后静置。

等土壤微粒下沉后,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精密pH 试纸上,将试纸上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记下相应的pH 数值。

(2)pH <4.5 4.5-5.5 5.5-6.5 6.5-7.5 7.5-8.5 土壤酸碱性
强酸性 酸性 弱酸性 中性 弱碱性 pH 8.5-9.5 >9.5 土壤酸碱性
碱性
强碱性

颜色 溶解性 KOH 、NaOH 、2)(OH Ba 白色 易溶 2)(OH Ca
白色
微溶 2)(OH Mg 、3)(OH Al 、2)(OH Zn 白色 难溶 2)(OH Cu 蓝色 难溶 O H NH 23 无色 易溶 3)(OH Fe
红褐色
难溶
20. 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1) 凡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活动性强的金属形成
的碱性氧化物(如:O Na 2、O K 2、CaO 等)可直接与水化合生成碱,其他金属氧化物在常温下不能与水直接化合生成碱(如:CuO 、32O Fe 、MgO 等)。

如热量+===+22)(OH Ca O H CaO ,因此CaO 常用作干燥剂和加热剂。

(2) 凡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
酸性氧化物,如2CO 、2SO 、3SO 、2SiO 等。

CO 、NO 等非金属氧化物不与碱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

2CO 、2SO 、3SO 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3222CO H O H CO ===+ 3222SO H O H SO ===+ 4223SO H O H SO ===+
2SiO 不能直接与水反应。

工业上常用2)(OH Ca 、NaOH 溶液作吸收剂,处理工业尾气,减少2SO 、氮的氧化物、2CO 等对空气的污染。

21. 物质的检验
(1) 鉴定、鉴别、推断的异同
物质的检验在中学学习中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

共同点:根据特征反应现象判定物质。

不同点:鉴定是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验出构成物质的粒子(如阴离子、阳离子)。

鉴别通常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

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理出被检验物质的成分。

(2) 检验物质的特定试剂
① -Cl 和+Ag 是相互检验的一对离子,实验中通常用氯化物的水溶液检验
3AgNO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3HNO ,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白色沉淀
是AgCl ,说明自来水中有-Cl ,同理可用盐酸或NaCl 溶液检验洗相液中是否有+Ag 。

② 白色沉淀
是互为检验的一对离子和↓===++-+-4224224
BaSO Ba SO Ba SO ③ O H CO CO H CO H 2223
232+↑===+-
+-+是互为检验的一对离子和 ④
O
H CaCO OH Ca CO CO 23222)(+↓===+是互为检验的一对物质澄清石灰水和
[说明] a.为了避免产生鉴别失误,对于-Cl 和+Ag 、+-
224
Ba SO 和的相互鉴别应加入稀硝酸排除干扰,如在无色溶液水中滴入23)(NO Ba 溶液由白色沉淀,如果不
加稀硝酸就不能肯定白色沉淀是4BaSO ,因为3BaCO 也是白色沉淀,如果加稀3HNO ,白色沉淀不溶解,便可肯定白色沉淀是4BaSO 。

b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24SO 不应用2BaCl ,如果溶液中不含-
24SO ,而是含+Ag ,
加入2BaCl 后产生不溶于3HNO 的白色沉淀AgCl ,所以为了避免干扰最好用
23)(NO Ba 溶液。

22. 盐的概念
在溶液和熔化状态下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
-++===33ClO K KClO -
++===33NO K KNO -++===2424SO Fe FeSO -++===3434NO NH NO NH -++++===244SO H Na NaHSO
[注意] 34NO NH 电离出的阳离子是+4NH ,尽管没金属元素,但可以把+4NH 看成类金属离子。

还有4NaHSO 可电离出-++24SO H Na 、、,称作酸式盐;而322)(CO OH Cu 成为碱式
盐;3KClO 、3KNO 、4FeSO 、34NO NH 属于正盐。

25.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可以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归纳如下表:
还要注意:(1)酸和盐反应中盐可以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2)碱和盐、盐和盐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碱和盐一般都要可溶;(3)酸和碱的反应中,一般强酸(盐酸、硫酸、硝酸)与所有的碱(可溶碱、不溶碱)都能反应,因为有水生成。

26.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 (1)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

(2)肥效:利用化学式计算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高,肥效高。

27. 物质的检验方法与技巧
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等类型。

鉴定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检验它是不是这种物质,若是离子化合物,必须检验出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性,区别它们各是什么物质;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推断,判断被检验的样品是什么物质,或样品中含有什么物质,不含什么物质等。

(1) 解答时,一般应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要求做到:
① “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室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
验;
② 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放入几支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
检验;
③ 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32CO Na 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
录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2)
29.化肥的鉴别
(1)
小结:化肥简易鉴别法
一看:液态化肥,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氨水;像鱼卵的白色固体,一般是尿素;灰色粉末或颗粒,一般是过磷酸钙;黄褐色或灰褐色粉末,一般是磷矿粉;白色晶体可能是硫酸铵[424)(SO NH ]、碳酸氢铵)(34HCO NH 、氯化铵等。

二闻:直接闻,有明显氨臭味的是碳酸铵(易分解放出氨气);用拇指和食指将石灰与白色晶体混合揉搓,有氨臭味的是硫酸铵或硝酸铵。

三溶:灰色粉末部分溶于水,且溶液有酸味的是过磷酸钙;黄褐色或灰褐色粉末不溶于水的是磷矿粉。

(2) 化学方法鉴别氮肥
氮肥有四类:①氨水。

②铵盐(也称铵态氮肥),如Cl NH 4、424)(SO NH 、34HCO NH 、34NO NH 等。

③硝酸盐,如3NaNO 、3KNO 等。

④有机氮肥,如尿素22)(NH CO 等。

除氨水外,其他三类氮肥都是白色固体,都易溶于水,在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别。

30. 金属元素
(1) 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特征
元素中文名称带有金字旁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汞也是金属元素)。

(2)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
见元素周期表。

3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与氧气反应
说明:①镁条、铝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②铁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的主要产物是32O Fe (生锈)。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43O Fe (32O Fe 暗红色,43O Fe 灰黑色)。

(2) 金属与酸反应
↑+===+222H MgCl HCl Mg ↑+===+233262H AlCl HCl Al ↑+===+2442H ZnSO SO H Zn ↑+===+2442H FeSO SO H Fe
说明:硫酸是指稀硫酸,因为浓42SO H 和硝酸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金属的反应
不是置换反应,也不会生成氢气。

(高中学习)
(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Cu SO Al CuSO Al 3)(323424+===+ Cu FeSO CuSO Fe +===+44
Ag NO Fe AgNO Fe 2)(2233+===+ Ag NO Cu AgNO Cu 2)(2233+===+
33. 置换反应
(1) 概念: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单质B AC BC A +===+
(2) 置换反应的几个类型
①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2442H ZnSO SO H Zn ②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Cu FeSO CuSO Fe +===+44 ③ 非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的置换反应:
↑+===+2323423CO Fe O Fe C 高温
O H Cu CuO H 22+===+∆
(3) 置换反应的本质
置换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如:
小结:①从上述置换反应中可以看出,置换反应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化合物也不一定是酸和盐,反应也不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②铁与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如4FeSO 、2FeCl 。

③在
反应物之间有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又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4.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方法
金属活动性探究通常用条件比较法、置换比较法、反应速率比较法。

(1) 条件比较法
钾、钙、钠的单质在空气中迅速氧化;镁、铝在空气中能较快氧化;铁、铜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氧化(干燥空气);铂、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的气体能够
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222H MgCl HCl Mg ↑
+===+2442H MgSO SO H Mg 锌 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的气体能
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222H ZnCl HCl Zn ↑
+===+2442H ZnSO SO H Zn
结论:镁、锌、铁三中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越强。

所以上表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Zn>Fe>Cu 。

(3)
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活动性:Fe>Cu;Al>Cu;Cu>Ag 。

(4)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
Au
Pt Ag Hg Cu H Pb Sn Fe Zn Al Mg Na Ca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意义:
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们的活动性越强。

②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
里置换出来。

35. 置换反应中固体反应物或溶液质量变化的讨论
(1) 金属与酸反应,金属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

↑+===+2
244265
H ZnSO SO H Zn
溶液质量增加 65-2=63
(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质量变化分两种情形。

① 单质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盐中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减少。

64
4456
Cu FeSO CuSO Fe +===+
溶液质量减少 64-56=8
注意:铜是固体,其质量不能计算在溶液中。

② 单质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盐中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增加。

64
4465
Cu ZnSO CuSO Zn +===+
溶液质量增加 65-64=1
36. 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和氢气产量的讨论
相同质量镁、铝、铁与稀
4
2SO
H 反应的比较
金属 质量 速率 产生氢气的质量
镁 m 快 12
m 铝 m 较快 9m 铁 m

28
m 相同质量镁、铝、铁与稀42SO H 反应的比较
有机物
存在和性质
用途
甲烷
(CH 4)
天然气、沼气、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有机物中含氢百分率最高。

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易燃,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O H CO O CH 222422+===+点燃
化工原料、生产、生活
中的燃料 丁烷 (C 4H 10) 石油分馏产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加压变成液体,液化石油气中的主要成分,易燃
O H CO O H C 222104108132+−−→−+点燃
化工原料、溶剂、燃料
乙炔 (C 2H 2)
石油加工产品,电石与水反应也产生乙炔,
燃烧产生大量热,温度可达3000℃
↑+−→−+22222)(2H C OH Ca O H CaC
O H CO O H C 222222452+−−→−+点燃
化工原料,
金属焊接和切割的燃料
乙醇 (C 2H 5OH )
粮食作物发酵酿制,酒的主要有机物成分,
易燃,易溶于水
O H CO O OH H C 22252323+−−→−+点燃 化工原料,
有机溶剂,
燃料 尿素
[CO (NH 2)2]
白色固体,尿素肥料的主要成分。

含氮量
46%,水溶液呈中性
常用作化肥 乙酸(醋酸: CH 3COOH ) 白醋中主要有机物成分,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化工原料、调味品
;(2)
2
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熔、沸点低,是理想的电热绝缘体和绝缘体;(3)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衣服上的油污用酒精、汽油洗比用水洗效果好。

常见的有机溶剂油:酒精、汽油、氯仿。

38.燃烧法检验有机物
(1)燃烧法检验有机物的组成
有机物中元素的检验,通常用燃烧法。

如某有机物燃烧,产物有H2O、CO2和
NO2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氢元素、碳元素和氮元素,是否含氧元素则要进行定量
计算。

把产物中碳、氢、氮元素质量加起来,如果小于原有机物的质量,则有
机物中含氧元素;如果相等,说明原有机物不含氧元素,产物中氧元素都是来
自于氧气。

(2)燃烧法检验棉织物和毛织物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棉织物燃烧产生棉花燃烧的气味。

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毛织物燃烧产生头发燃烧的焦臭味。

(3)有机可燃物的燃烧与爆炸
甲烷气、丁烷气、面粉尘、纤维素粉尘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比例,遇火星可
能发生爆炸。

所以煤矿要经常通风以免发生瓦斯爆炸,面粉厂、棉花加工厂、
油库要避免火星。

39.有机物与无机物相互转换
有机物与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