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老年高血压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效果对比观察

老年高血压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效果对比观察

老年高血压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效果对比观察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苯磺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硝苯组)各52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态血压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

苯磺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6.2%、94.3%均高于硝苯组的38.5%、88.5%,但差异不明显(P>0.05)。

苯磺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3.8%),较硝苯组的8例(15.4%)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

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但相对后者,前者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常用降压药物使用。

标签: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老年高血压;降压由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尤其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数量增加最为显著[1]。

目前临床治疗多采取药物控制血压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特就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进行比较,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缩压>143 mmHg,舒张压>90 mmHg,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诊断标准,且均为非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已排除伴有心力衰竭患者、心动过速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本研究药物禁忌和慎用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未满7天患者。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血压下降情况,不良反应。

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血压下降快,P<0.05。

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以降低血压更快,药效作用时间长,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患者,疗效更好;硝苯地平价格便宜,尤其是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原发性高血压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疾病,原发性发病患者更多,治疗起来更加困难,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

原发性高血压首先要帮助患者控制血压上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少死亡率[2]。

据不完全统计,中老年有大约40-50%左右的都患有高血压[3]。

该病病因复杂多样,会导致患者心脏和血管功能异常,治疗的时候要帮助患者降低血压,减少猝死。

为此本次研究选择80名患者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资料与病例选择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治疗的患者80名,每组40例。

观察组年龄40-80岁,对照组41-70岁。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P > 0.05。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排除愿意参与实验的。

排除有药物过敏史的。

1.2方法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口服用药,一次使用的剂量为30mg,一天一次,早晨起床的时候服用为宜。

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一次使用的剂量为5mg,口服用药,一天一次,一周监测血压一次,一共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观察血压,不良反应、疗效。

1.4判断标准疗效的判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血压降低大于20mmHg,恢复正常血压范围;有效:表示血压降低在10-20 mmHg;无效:血压没有降低。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作者:吴玉虎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

采用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样本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开展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开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不良反应发生率4.3%,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

高血压病防治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上的研究重点,治疗药物较多。

我国高血压人群存在着高发病率,低控制率的显著特点[2]。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氨氯地平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是降药物,为了探讨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我们对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13年1月~6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

高血压分级:轻度42例,中度50例。

男62例,女30例。

年龄45~76岁,平均56.4岁。

所有患者按照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结合临床症状、诊断结果、既往病史等,对患者做身心全身评估。

治疗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国药准字H20030289)5 mg,1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52)20 mg,1次/d。

两组患2 w后血压控制效果不显著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参照卫生部规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2]。

显效:DBP 下降≥10 mm 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DBP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有效:DBP 下降<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DBP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SBP较前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观察指标实验期间每周随诊1次,测血压、心率,调查不良反应事件。

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观察结果时,检测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并做心电图。

1.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降压幅度和心率变化幅度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血压从[(168±12)/(102±8)] mm Hg降至[(126±7)/(76±5)] mm Hg,硝苯地平缓释片组血压从[(167±12)/(102±7)] mm Hg降至[(132±7)/(85±5)] mm Hg,两组服药前后第2,4,6,8周与服药前降压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后第6,8周与服药前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2.2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显效70 例,显效率70%;有效25 例,有效率25%;无效5 例,总有效率95%。

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显效56 例,显效率56%;有效30 例,有效率30%;无效14 例,总有效率8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2.3不良反应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4 例,轻度头痛1 例,面红2 例,头晕1 例,不良反应率为4%;硝苯地平缓释片组:不良反应15 例,头痛5 例,头晕2 例,头痛伴面部潮红3 例,心悸1 例,踝部水肿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5%。

两种临床常用CCB类降压药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两种临床常用CCB类降压药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两种临床常用CCB类降压药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作者:杨洪刚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4期[摘要] 目的观察本院目前常用的两种CCB类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清晨血压控制方面的疗效异同。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5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统一设计的观察指标和分析内容,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初始信息收集。

对资料完整的患者按照服用降压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76),观察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分别监测用药后1、4、8周的清晨血压,比较两组患者清晨血压达标情况。

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为32.9%,高于观察组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65.9%,高于对照组的6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一致,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对于清晨时段血压较高的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清晨血压;长效降压药;达标率[中图分类号] R9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a)-0094-03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并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社会问题[1]。

人们推测清晨血压的骤升是发生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2],因此,清晨血压达标成为高血压控制疗效的重要监测指标。

近几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

估算2012年全国高血压患者约2.66亿[3]。

有效地控制血压能明显减少严重并发症。

本研究观察本院目前常用的两种CCB类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清晨血压控制方面的疗效异同。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
2方法针对观察组的38例患者均行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治疗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在陪同患者完成麻醉后以电切襻点切精阜近端尿道黏膜及侧叶远端近精阜处黏膜结合电切襻逆推找到增生腺体组织与外科包膜的间隙采用电切镜对增生腺体进行间隙分离按照操作方法逆行剥离中叶和左右叶并在12点处进行汇合后将12点处的纤维粘膜索送至膀胱处
【 中 图分 类 号 1 R6 9 7 十. 3 5
【 文献标识码I A
【 文章编号1 1 O O 2 —3 7 6 3 ( 2 0 1 4 ) 0 4 —0 0 6 7 一O 1
我院对 2 0 1 0年 1 2月 至 2 0 1 3 年 l 2月 期 间 收 治 的 7 6例 前 列 腺 增 生 患 2 . 2两 组 患 者 术 后 并 发 症对 比 据统 计 , 观察组 的 3 8例 前 列 腺 增 生 患 者 在 者, 分 别 予 以前 列 腺 汽 化 电切 术 治 疗 以 及 双 极 等 离 子 前 列 腺 剜 除 术 治 疗 , 接受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期间 , 共有 2 例 患者 出现 了尿 路 感 染 症 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治疗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状,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为 5 . 2 6 ; 对 照组 的 3 8例 前 列 腺 增 生 患 者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在 接 受 前 列 腺 汽 化 电 切 术 治疗 期 间 , 共有 7 例 患 者 出现 了不 同 形 式 的 并 发 选择 2 0 1 0年 1 2月 至 2 0 1 3年 l 2月 期 间 在 我 院 泌 尿 外 科 接 受 前 列 腺 症 , 其 中 尿 路 感 染 4例 、 肾积 水 3例 ,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 8 . 4 2 %, 增 生 治疗 的 7 6例 患者 作 为本 次研 究 课 题 的 调 查对 象 。 患 者 在 接 受 治 疗 期 组 间 差异 显 著 ( P <o . 0 5 ) 。 间, 均 出现 了不 同程 度 尿 频 、 排 尿 困难 、 血尿 、 下腹部膨 隆、 前 列腺 增 大 等 临 3 讨 论 床表现 , 安 排 患 者 进 行 肛 门指 诊 、 膀胱镜 检查 、 X线 等检查后 , 确 诊 本 组 的 前 列 腺 增 生 是 男 性 常 见 的疾 病 之 一 , 由于 初 期 的 临 床 症 状 不 明 显 , 导 7 6例 患 者 均 符 合 前 列 腺 增 生 的诊 断 标 准 [ 。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年 龄 5 6 —7 8 致 部 分 患 者 甚 至 拖 延 到 出现 肾 脏 功 能 衰 竭 才 接 受 治 疗 , 不 仅对 患 者 的 日常 岁, 平 均 年 龄为 ( 7 4 . 3 士3 . 7 ) 岁; 患 者 的 病 程 在 2年 至 5年 之 间 不 等 , 平 均 生 活 造 成 了严 重 的影 响 , 而且还会耽误 到患者 的正常工作等 , 给 患 者 造 成 病程为 ( 3 . 5 ±0 . 8 ) 年 。对 照组 患 者 的年 龄 在 5 7 —8 3岁 , 平 均 年 龄为 ( 7 5 . 3 了严 重 的 心 理 负 担 。前 列 腺 增 生 的 发 病 原 因 较 为 复 杂 , 饮酒 过量、 久 坐 不 士5 . 4 ) 岁; 患 者 的病 程 在 1年 至 4年 之 间 不 等 , 平均病程为( 2 . 6 4 - 1 . 3 ) 年。 运动 、 长期习惯性便秘 、 暴 饮暴 食等都 是诱 发前列 腺增生 的常见原 因[ 5 ] 。 两组患者在年龄 、 病程等一般资料方 面的差异不显著 , 无统计 学意义 ( P > 目前 , 手 术 治 疗 仍 是 临 床 治 疗 前 列 腺 增 生 的 重要 方 式 。结 合 本 次 研 究 课 题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所得的相关数据 , 观察组的 3 8例 前列 腺增 生 患者 接 受 治 疗 期 间 , 在 手 术 用 1 . 2方 法 针对 观 察 组 的 3 8例 患 者 , 均 行双 极 等离 子 前列 腺 剜 除 治 疗 时 、 术中出血量 、 住院时 间等指 标明显 优于对 照组 的 3 8例 前 列 腺 增 生 患 术前 , 护 理 人 员 需 要 在 陪 同患 者 完 成 麻 醉 后 , 以 电 切 襻 点 切 精 阜 近 端 尿 道 者 。 并且 , 观 察 组 患 者 术后 并 发症 发 生率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患 者 术 后 并 发 症 黏 膜及 侧 叶 远 端 近 精 阜 处 黏 膜 , 结合电切襻逆推找到增生腺体组织与外科 发 生 率 , 从中, 我们 不难 看 出 , 观察 组 患 者 的整 体 治 疗 效 果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包 膜的间隙[ , 采 用 电 切 镜对 增 生腺 体 进 行 间 隙 分 离 , 按 照 操 作 方 法 逆 行 患 者 的整 体 效果 , 两组 之 间 的差 异 显 著 ( P <O . 0 5 ) 。因此 , 笔者认 为 ; 与 汽 剥 离中叶和左右叶 , 并在 1 2点 处 进 行 汇 合 后 , 将 1 2点 处 的 纤 维 粘 膜 索 送 化 电切 术 治 疗 相 比 , 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l j 缶床 效 果 至 膀胱 处 [ 。 ] , 确 保 增 生 的 腺 体 能 够 得 以全 面 的 剥 离 , 剥 离过 程 中, 如 果 发 更 为 显 著 , 有 效 缩 短 了手 术 时 间 , 减少并控制了术后出血量, 降低 了 术 后 并 现 血管 出 血症 状 , 操作人员需要立即进行 止血处 理。待完 成剥离 后 , 切 除 发 症 的发 生 率 , 改 善 了患 者 的生 活 质 量 , 为 临 床 治疗 前 列 腺 增 生 提 供 了 提 腺体 , 进 行 止 血 和 冲 洗 等 处 理后 , 术 毕 。针 对 对 照 组 的 3 8例 患 者 , 均 行 前 供 有 效 的手 段 和 方 法 , 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列 腺 汽 化 电切 治疗 _ 4 ] 。 参考文献 : ’ 1 . 3观 察 指 标 在 两 组 前 列 腺 增 生 患 者 接 受 手 术 治 疗 期 间 , 对 患 者 接 受 [ 1 ] 谢江 华, 唐雨林 , 邱城平 , 杨 小 明. 钬 激 光 前 列 腺 剜 除 术 与 前列 腺 汽 化 电 治疗的手术用时 、 术 中 出血 情 况 、 腺体切除量 、 住 院治 疗 天 数 以及 术 后 并 发 切 术 治疗 良性 前 列 腺 增 生 的疗 效 比 较 [ J ] . 白求恩军 医学院学报 , 2 0 1 3 , 1 5 症发生情况等观察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 。 ( 3 1 ): 2 7 2 —2 7 3 . 1 . 4统 计 学 处 理 以 上 两 组 患 者 实 验研 究 过 程 中 所得 到 的 相 关 数 据 , 均 [ 2 ] 吴顺理, 祝子清 , 严平, 曾建 钢 , 吕艳 , 伍 庄. 经尿 道 等 离子 体 汽 化 电切 镜 采用统计学软件 包 ( S P S S 2 1 . 0 ) 进行 分析研 究 , 计数 资料 、 计 量 资 料 采 取 鞘 前 列 腺 剜 除 术 的 临 床 研 究 [ A] . 第 七 次 中 国 中西 医结 合 泌 尿 外 科 学 术 年 X 。 、 t 进 行 检 验 。P <o . 0 5时 , 表 示 组 间 差 异显 著 , 具有统计学意义。 会 暨 第 二 次 广 东 省 中西 医 结 合 泌 尿 外 科 学 术 年 会 论 文 集 [ C ] . 西 安: 西 安 2结 果 财经电子大学, 2 0 0 9 , 3 7 2 —3 7 3 . 2 . 1两 组 患 者 治 疗 效 果 对 比 据 统 计 , 观察组 患者 的手术用 时、 术 中 出 [ 3 ] 彭延 慧 , 李 民雄 . 经尿 道 等 离 子前 列 腺 剜 除术 与 电切 术 治 疗 前 列 腺 增 生 血 量及 住 院 时 间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患 者 的 相 关 指 标 , 组间 差异显 著 ( P <o . 症 的 效 果对 比[ J ] . 中 国医 药 导 报 , 2 0 1 3 , 1 1 ( 2 4 ) : 1 2 7 —1 2 8 . o 5 ) ; 观 察 组 患 者 腺体 切 除 量 明 显 高 于对 照 组 患 者 , 组间差 异显 著 ( P <o [ . 4 ] 韦克 暖 , 覃江, 陆海 , 蓝杰 . 经 尿 道 前 列 腺 汽 化 电 切 和 等 离 子剜 除 临床 治 o 5 ) , 详 见表 1 。 疗 前 列腺 增 生症 的效 果 比较 [ J ] . 中 国 实用 医 药 , 2 0 1 3 , 1 0 ( 2 1 ) : 2 6 5 —2 6 6 . 表 1 两 组 患 者 围 手 术 期 指 标 对 比 [ 5 ] 钟 凯华 , 刘 思平 , 姚史武 , 钟祖红 , 林双容, 钟 利 利. 钬激 光 前列 腺 剜 除 术 与前 列 腺 汽 化 电 切术 治疗 良性 前 列 腺 增 �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目的本文简要对比了氨氯地平药物及硝苯地平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时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8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都出现明显的下降(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数值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数值,组间差异明显(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氨氯地平药物及硝苯地平药物都能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其中,氨氯地平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标签: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来讲,其指的是没有明确发病成因的高血压疾病。

此种疾病的发病概率相对较高,大约占据高血压总患者人数的90%以上[1]。

患者长时间的血压增高可能导致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甚至严重的可能引起脏器功能衰竭等问题。

氨氯地平药物与硝苯地平药物是两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钙离子拮抗药剂。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为(70.2±3.1)岁。

患者病程在5~9.6年,平均病程为(8.3±2.1)年。

所有患者都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将恶性高血压病症、继发性高血压病症、脑血管意外病症、心肺功能不全、过敏患者等排出,对上述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及氨氯地平治疗。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先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同时服用安慰剂,14d后对患者的动态血压进行监测,实施治疗。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两种药物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研究中60例对象均为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确诊者,抛币法向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中纳入30例,分别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

对两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指标均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变化,研究A组各项水平值较研究B组更低一些,P<0.05。

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两种药物均可改善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但相较而言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效果更突出。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高血压;血压变异性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联系,血压变异性越大,越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此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水平控制的同时,还应该逐渐降低血压变异性,以此提升患者生存质量[1]。

为此,本文对临床中常用降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在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控制方面的影响效果展开对比分析,并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60例对象均为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确诊者,抛币法向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中纳入30例。

通过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未发现差异,P>0.05,见表1。

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入组患者均为高血压确诊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对研究知情,为自愿参与。

表1两组基线资料对比(±s/%)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年)体质量(kg)研究A组316/1473.05±2.416.42±2.1262.32±2.02研究B组313/1772.84±3.026.32±2.3462.15±2.13t/x2-0.6010.2980.1730.317 P-0.4380.7670.8630.7521.2 方法研究A组及研究B组分别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每天服用1次,清晨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后服药,每次服用剂量分别为5mg、30mg。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提出药物治疗对策。

方法:搜集1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材料,对其脑水肿期出现的药物医治问题进行讨论与剖析。

并对其进行高血压知识的讲解,饮食留意等药物医治方法。

结果:本组18位患者保守治疗8例;10例出院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高血压患者康复,出院随访饮食生活正常。

结论:高血压患者脑水肿期药物治疗尤为重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早的发现和预防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高血压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药品种类的不断更新,高血压病在治疗学领域有了瞩目的进步,但医疗科技的进步并没有有效遏制高血压患者病情的进展和高血压发病率的迅速增长。

我国高血压因其普遍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了解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的特点,已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18例高血压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7岁;发病时间3d~7d;GCS评分8~15分;保守治疗8例;治愈10例。

1.1试验药物试验药物1: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5mg/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药物2: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美卡素,30mg/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给药方法导入期(6周):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进入6周的导入期,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口08:00am至10:00am相同时间服用1次。

6周末苯磺酸氨氯地平单药治疗无效(定义为6周后谷段坐位舒张压为90mmHg或更高)的患者进入治疗期。

治疗期(8周):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联合用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单药治疗组),为期8周。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的降压与血压变异的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的降压与血压变异的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的降压与血压变异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减小血压变异的作用,研究两药对高血压疗效内在差异。

方法门诊随机抽取首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7例,按顺序分为两组。

A组128例,早晨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 qd;B组119例,每天服用硝苯缓释片10~20mg bid。

两组均合用氢氯噻嗪片(DCT)12.5~25mg qd。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四周作动态血压(ABP)检测,分析降压和血压变异(BVP)数值。

结果治疗后两至四周,两组降压效果经分析无差异(P>0.05),但比较两组白天的BVP 幅值(mmHg)的SD有明显差异:两周后收缩压A组vs B组为11.45±2.4vs 12.78±2.75;四周后为9.33±2.48 vs 11.49±2.87(P<0.05)。

结论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虽有相似的降压疗效,但前者还有减轻血压变异的疗效。

[关键词]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变异;靶器官损害临床上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多种钙离子拮抗剂(CCB)可供选择,虽然都有降压效果,但各种CCB 之间各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药理特点;根据大型RCT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有明确的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1]。

本文观察两种CCB药物对降压的疗效和对平稳BVP 的效果,探讨氨氯地平对心脑血管的保护机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间,选择门诊首诊高血压(1级和2级高血压经生活指导一月以上仍无好转,3级当天治疗),并完成诊治取得完整数据的共247例。

其中A组128例,B组119例。

两组均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诊断与分级按《实用内科学》2002年第11版标准[2]。

A组128例中:男69例,女59例,年龄24~65(47±7)岁。

高血压1级42例,2级63例,3级23例。

硝苯地平控释片以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硝苯地平控释片以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注:与对照组相比,犘 >0.05 2.2 两组的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 24hSBPV、24hSBP、24hDBPV 和 24h
位休息15min后,每次至少间隔3min,分析数据时采用3次 DBP无明显差异(犘 >0.05),两组治疗后的24hSBP明显降
血压的平均值。
低(犘 <0.05),且观察组的24hSBPV 以及24hSBP明显低
对照组服用剂量为30mg/d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 服用剂量为5mg/d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治疗3个月。
患者血压测量 方 法:采 用 电 子 血 压 计,要 求 患 者 至 少 坐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30 16(53.33)12(40.00) 2(6.67) 93.33
30 16(53.33)13(43.33) 1(3.33) 96.6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犘 <0.05表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
两组的血压控制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犘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狀(%)]
年龄60~87岁,平均(70.26±3.89)岁;病程1.2~11.3年,平均 (4.35±1.27)年。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犘 >0.05)。 1.2 研究方法
24hDBPV 11.26±3.84 10.36±3.92# 11.37±3.79 10.48±3.27#
24hDBP 76.32±3.54 74.21±2.93# 77.13±3.28 73.53±1.48#
注:与对照组相比,犘 <0.05;与治疗前相比,#犘 <0.05

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案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实施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0451)治疗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3198)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数据分析和对比。

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干预组血压值达到降压指标。

重点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更高,是94.1%。

和对照组的不良几率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几率分别是5.9%和14.7%,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x2=7.58)。

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相对比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更加的安全和可靠,值得实施和借鉴。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也是当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变动,高血压的发生几率逐渐提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异常症状。

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心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特殊性,实施药物治疗,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主,上述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为了分析效果,选择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案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实施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干预后总结效果。

详细的数据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接受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案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是34例患者。

高血压患者,各种地平类药物选哪个?列举5个经典药物,一文说清

高血压患者,各种地平类药物选哪个?列举5个经典药物,一文说清

高血压患者,各种地平类药物选哪个?列举5个经典药物,一文说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因为饮食不节制的原因,而患上了各种慢性疾病。

尤其是在老年群体当中,高血压病痛越来越显著,而且需要长期服药,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感到难以接受。

在现代社会当中,我国的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降压药层出不穷,也让高血压患者有了眼花缭乱的感觉。

在众多的降压药当中,地平类的降压药尤为普遍,降压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副作用也非常小,所以深得高血压患者的青睐。

尤其是下面的五个经典药物,也是医疗专家极力推荐的降压药。

一、氨氯地平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对氨氯地平一定都不陌生,它作为第三代地平类降压药的典型代表,不仅临床应用得非常广泛,而且对患者的心脑血管,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不受酒精摄入和高盐饮食的影响,所以深得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青睐。

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这类药物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高血压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氨氯地平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从而达到了平稳血压的效果。

因为市面上出售的氨氯地平,大多是五毫克一片的普通片,所以对患者来说,每天只需要服用一片,就能起到全天平稳降血压的效果。

不过最好还是晚饭后服用,降压效果最为明显。

作为一种疗效非常显著的降压药,氨氯地平已经进入了国家集采的目录,所以对广大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购药更为方便了,而且药品的价格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成本。

除了能够平稳降血压之外,氨氯地平对于冠心病患者和心绞痛患者,同样拥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因为服用氨氯地平的过程当中,患者不受饮食的影响,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氨氯地平这类药物的销量还是非常不错的。

另外还因为氨氯地平的起效非常慢,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才能看出疗效,所以广大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要着急。

一定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之下,合理服用氨氯地平稳定血压。

也有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之后,会呈现出下肢水肿的不良反应。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摘要】目的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面对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进行比较。

方法对在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v6.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质量评价,之后再采用相关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通过对所搜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之后,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都存在着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相比要高,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相比要比较低。

结论在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上,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相比更加有效,有着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就是说安全性更高。

虽然现在硝苯地平已经研制出了长效制剂,并且这种长效制剂在疗效方面与氨氯地平差不多,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仍然没有氨氯地平的效果好。

【关键词】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meta分析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两种重要的药物,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在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究出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哪一种更有效、哪一种更安全,有利于今后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工作,也是关系到普通老百姓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两种主要药物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面谁更胜一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相关文献中筛选出有用的资料信息,这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都必须是使用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的,随即将他们进行对照试验,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1.2方法对在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v6.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质量评价,之后再采用相关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

1.3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所得的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I t e t n o c i i a wo k, i i i t q  ̄ y o r lo p e s r , f d p H c n e s d o ma n a n t b e b o d e r a me t f ln c l r f t s o mc l we b o d r s u e nie i i e a b u e t i t i s l lo a p e s r c n e u e r s u e a b s d t H u o ∞ d u o la c n n o i i e r g c mp i n e a d a d d p n .
vdd it 2 ae fnfdpn ram n ru (op t n )a d a l iie tete tgo p (o css. e 8 wek f ie no 10 css0 i iie tet etgo p 6 i t n mo pn ram n ru 6 ae)t e s o e a es d h
Nie i i e wih f d p n t Aml d p n mp r d t e E f c f P i r p re so o i i e Co a e h fe t o rma y Hy e tn i n
JI ANG ia g Guf n De a t e t of ne n l p rm n It r a Me cn te e pe。 s ia o YUE diie。h P o l s Ho pt l f AN Ci Sih a 6 23 0。 ia t y。 c u n 4 5 Chn
e fc c n a ey c mp rsn. to s fia y a d s ft o aio Meh d Me t h cn iin fr u p te t t es n il y e tn in e t e o d to s o o t ain s wih se ta h p re so wee a d ml i r rn o y d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价值浅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价值浅析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价值浅析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

高血压无法治愈,只能够通过饮食、药物等措施控制血压[1]。

临床中一般会通过降压治疗,控制血压,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

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以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本次研究,作者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旨在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现做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s)[n(%)]组例年平均年龄病平均病男女别数龄段(岁)(岁)程范围(年)程(年)性患者性患者观察组345-7262.48±4.162-8 4.16±1.151911对照组345-7162.56±4.202-7 4.03±1.121812X2/t-0.0740.4440.071 P-0.9410.6590.791纳入标准:①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史反应;②知情本次研究,并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肝肾疾病患者;③合并意识障碍患者;④合并心肌梗死患者;⑤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⑥用药依从性差患者。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新进展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新进展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新进展摘要:本文旨在分析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上,通常需要应用到药物干预,其中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均是较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有效性显著。

本文通过对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可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高血压;治疗进展高血压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上升的独立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则是指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是临床主要表现之一。

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环境因素等均有一定关联,在治疗上应该要满足高血压疾病治疗基本原则对症下药,从而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避免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高血压概述高血压的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上升,患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器质性损害,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病。

一般来说,健康人的血压水平会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血压水平会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年龄越高则血压水平会随之上升。

除了年龄因素之外,高血压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均有家族史,目前大多数认为与基因遗传有关;精神与环境因素与患者血压水平也有一定影响,如人们长期处于焦虑、激动、紧张等情绪下会增加高血压发生几率,也会受到噪声、不良视觉刺激等影响增加高血压疾病发生几率;生活习惯也是一种重要影响因素,不良膳食结构、大量饮酒、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等均会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1]。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因人而异,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情况,比较常见的症状有疲劳、心悸、头晕、头痛等,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发生血压上升情况,随着疾病不断进展,血压上升越来越明显,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越来越显著,如肢体麻木、夜尿增加、胸闷、心悸等。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作者:孟宪香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3%(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P <0.05);观察组坚持服药时间及坚持服药者分别为(48±6)d及54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7)d及42例(P < 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具有较好的依从性,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性高血压;氨氯地平;硝苯地平;依从性[中图分类号] R9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087-02高血压是五大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老年人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约占老年人的40%~50%[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

老年性高血压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由于生理特点而产生的高血压特殊类型[2],其特点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脉压增大,舒张压偏低,血压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显效明显及合并症多等。

该疾病是老年人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积极降压治疗能够使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得到显著降低[3]。

2010年1月~2012年9月本院分别应用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对两者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本院门诊医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中的标准和分级,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老年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老年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在老年高血压目的探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治疗的9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得以控制,治疗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确切,能显著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标签:老年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效高血压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绝大部分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多发于老年人,据美国高血压协会出台最新政策[1],判定高血压是因为多种病因所致人体心血管损坏的综合征,进而导致血管和心脏功能衰竭,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

老年高血压患者必须给与最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方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肾病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均为长效钙拮抗剂,能有效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缺乏足够的钙离子,进而导致血管松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2]。

目前,临床尚缺乏关于两种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报道,本研究笔者为探析两种药物治疗效果,以90例老年高血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笔者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所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治疗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67~88岁,平均年龄78.25±4.38岁,病程9~15年,平均病程13.75±1.36年;治疗组45例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67~93岁,平均年龄78.69±5.27岁,病程10~18年,平均病程13.05±1.38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病
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评价长效降压药物氨氯地平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62例Ⅰ、Ⅱ期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氨氯地平组5mg/d,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0mg/d,疗程4周。

结果: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血压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药的不良反应都较少。

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长效降压药物治疗Ⅰ、Ⅱ期高血压与氨氯地平同样安全有效。

关键词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钙离子拮抗剂高血压
钙离子拮抗剂作为一线降压药正朝着长效制剂的方向发展。

氨氯地平(Amlodipine,Aml)是1,4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化学结构与硝苯地平相似。

本文对Aml及硝苯地平控释片(Nif-CR)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道于下。

1 对象与方法
62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剔除明显心、脑、肝、肾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后随机分为两组。

Aml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9岁;Nif-CR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9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分期上无明显差异。

Aml组口服Aml 5mg,每日一次,Nif-CR组口服Nif-CR 30mg,每日一次,疗程4周。

治疗期间禁用其它影响血压的药物。

2 观察方法
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由专人测量早上8点到9点的诊室血压(测坐位,右上臂血压)、心率,记录症状和体征。

第1周每日测血压1次;第2周开始每周测血压2次;疗程结束后连续测量血压3次,每天1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

治疗前、后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及心电。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t检验。

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

有效:治疗后DBP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
或收缩压(SBP)下降30mmHg以上。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4 结果
4.1 降压效果
Aml组显效20例(66.7%),有效8例(26.7%),总有效28例(93.3%);Nif-CR组显效23例(71.9%),有效7例(21.9%),总有效30例(93.8%)。

血压恢复正常者Aml组24例(80.0%),Nif-CR组28例(85.5%)。

降压速度:Aml组从第1周至第4周血压呈逐渐下降,Nif-CR组血压从第3周始稳定在治疗后第2周末水平不再继续下降。

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降压速度见附表。

经统计学处理,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01),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4.2 安全性检查
治疗前、后心率Aml组从78.9±8.4增至79.8±8.6(P>0.05);NIF-CR组从78.3±7.2增至80.1±5.9(P>0.05)。

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2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均无明显改变。

不良反应:Aml组出现头痛1例,继续用药2周后消失,出现踝部轻度浮肿2例;Nif-CR组出现轻度踝部浮肿2例,夜尿增多2例;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面红、心慌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Aml组10.0%,Nif-CR组13.3%,以上不良反应均能被患者耐受,无需停药。

表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
5 讨论
理想的抗高压药物应具有24h内稳定的持续降压作用。

本文使用的两种药物均为长效制剂。

Aml是第三代钙离子拮抗剂,口服吸收缓慢而完全,血药浓度峰值约在口服后6~12h,生物利用率60%~75%,不受食物影响,半衰期35~50h,只需每日一次服药,吸收后在肝脏代谢,约10%的原形药物和60%代谢产物从尿排泄[1]。

而Nif-CR具有推-拉渗透泵功能,可使药物恒定释放16~18h,一次给药后6h达血药峰值并可使血药浓度平稳维持24h。

由于药物缓慢释放,血药浓度恒定,无普通制剂给药后的波峰效应[2]。

故目前Aml及Nif-CR 在国内外均广泛应用于治疗Ⅰ、Ⅱ期原发性高压。

本文结果显示Aml与Nif-CR均能有效降低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
和舒张压。

2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Aml降压总有效率93.3%与文献报告相似,与Nif-CR比较,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ml 的降压幅度比Nif-CR略小,起效速度缓慢,第3、4周血压仍有下降,相反
Nif-CR则2周达到最大降压效应。

观察过程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疗程结束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率及心电均无明显变化,提示两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很好的安全性。

由于二者降压作用平缓,持续时间长,服药顺从性好,故适合于长期抗高血压治疗的维持用药。

但Aml起效慢,限制了危重病人的应用;而Nif-CR则降压作用快而稳,没有硝苯地平缓释剂的突释现象所致的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增快等副作用,适合于各类高血压患者应用。

综上所述,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长效降压药物治疗Ⅰ、Ⅱ期高血压与氨氯地平同样安全有效,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单位:郑孟坚(潮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515100)
胡世展(潮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515100)
林纯莹(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州 510080)
参考文献:
[1]Murdoch D,Hee IRC.Amlodipine.Drugs.1991,41:478
[2]耿洪业,王少华,主编.实用治疗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19
收稿:1999-02-24
修回:1999-09-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