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连续分汊段汊道演变的关联性研究
长江下游张家洲水道近期河床演变分析
长江下游张家洲水道近期河床演变分析薛小华;黄召彪【摘要】张家洲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浅险水道之一,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对其近期河床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演变趋势作了预测.【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08(000)008【总页数】6页(P116-121)【关键词】张家洲水道;河床演变;趋势【作者】薛小华;黄召彪【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1.1 河道概况张家洲水道位于长江下游,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处,上起九江市的锁江楼,下止八里江口,全长约32 km。
水道为微弯双分汊河型,其中左汊弯曲,习称北港;右汊顺直,习称南港。
北港浅区点多线长,变化复杂;南港较为顺直,下段有鄱阳湖自右岸汇入。
南港内有两处浅区,下浅区位于官厂至鄱阳湖口之间,历年浅情严重,经2001—2003年实施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上浅区位于新港对开,仍处于自然状态,近年来枯水期航道条件恶化。
张家洲水道河势图见图1。
1.2 水文泥沙特征张家洲水道上游九江水文站的水位资料和上游汉口水文站的流量资料可以作为参考。
根据汉口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 970亿m3,年平均流量为22 000 m3/s,多年平均最小流量为6 394 m3/s,多年平均输沙总量为4.3亿t,年平均含沙量为0.531 kg/m3。
根据九江水位站资料,历年最高洪水位为23.03m(黄海高程,以下同),历年最低枯水位为4.58 m,平均高水位为17.07 m,多年平均水位为11.55 m。
汉口水文站推移质年输沙量占悬移质年输沙量的0.8%。
从汉口站实测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d50的平均值来看,1987年后悬沙粒径有细化现象且长江下游的来沙量明显减小[1]。
1.3 河床边界条件张家洲水道的江心洲全部由全新世松散沉积物组成,其土质上层为河漫滩相的黏土,亚黏土粉沙;下层为河床相的粉沙细沙层,受洪水冲刷易于崩退。
长江下游安庆复式分汊河段整治关键部位研究
水 运 工 程
Pot & W a e wa Engne rn r tr y i e ig
Ma . r 20l 1 No S ra .4 .3 e ilNo 51第来自3期总第 4 1 5 期
摘 要 :分 汉 型 河 道 是 冲积 平 原 河 流 中 的 常 见 河 型 ,分 汉 型 河段 与 单 一 河段 的 最 大 不 同 是 分 汊 型 河段 具 有 两汉 或 多汉 过
中 图 分 类 号 :u6 7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9 2 2 1 )3 0 3 — 6 0 2 4 7 (0 O — 1 1 0 1
On k y p t ’ r g a i n fAnq n up e a d d r v rc n l e ar s e ul to o i g d l x br i e i e ha ne
Abs r c :B ad d c a n l o t a t ri e h n esc mmo l xs i h l va ie .T e mo to vo s df r n e b t e n ny e it n te al ilrv r h s b iu i ee c ew e u f
b a d d c a n l a i g e c a ne s i t r fo a d s d me r ns r.F r t e br i e c n l lo a r i e h n e nd sn l h n l i n wa e w n e i ntta po t o h a d d ha ne,f w nd l
s d me t n t e d v r e a e n o f x a e r r o l x c mp r d wi h i ge c a n l, n t s e s e i n h ie g r a a d c n u r a a e mo e c mp e o a e t t e sn l h n e a d i i a y i l h f rs d me tsl n , h c e u t i t r d p h d f i n y a d n v g t n o sr ci n b c u e o e b o d n n o e i n i i g w i h r s l n wa e e t e ce c n a i ai b t t e a s ft r a e i g t s i o u o h e ta c . h r i e h n e a e e a u - y e ,i cu i g d p e r i e h n e , i w ih l t e e r h n r n e T e b ad d c a n lh s s v r ls b t p s n l d n u lx b a d d c a n l Ol h c i l r s a c te h sb e a e u . h e u a in tc n q e f rt e d p e s as mma u e T k n e A q n u l x b ad d a e n c  ̄i d o t T e r g l t e h i u h u l x i lo i o o tr . a igt n igd pe — r ie h r e e t n a h t d a e t i p p rp o e n o t e r g l t n ef c fd f r n a t wi ie d lt s i rs c i s t e su y c s , h s a e r b s i t h e u a i f to i e e t rs t r rmo e e t v o o e f p h v a d me s r me tmeh d c mb n n i h aa a ay i, n r p s st e k y p nst e r g lt d b s d o n a u e n t o o i i g w t t e d t n l ss a d p o o e h e a o b e u ae a e n a h c mp e e sv o a io f q n u l x b a d d r a h a d t e k y p rs o r h n i e c mp r n o s An i g d p e r i e e c n e a t. h
和畅洲段分流比及河槽容积与航道条件关系研究
和畅洲段分流比及河槽容积与航道条件关系研究杨芳丽【摘要】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evolution laws at Hechangzhou branch channel in lower Yangtze River, the chan-nel fluvial regime vari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waterwa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ersion ratio, the channel capacity and waterway condition on the basis of massive measuring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the di-version ratio of the right branch is less than 30% and the channel capacity below 0 elevation is less than 80 million m3 , the wa-terway condition deteriorates. The thought of channel regime control and the waterway regulation are studied.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are suggested such as increasing the diversion ratio of the right branch, improving the flow dynamic condition of the right branch, stabilizing and increasing the channel volume of the right branch.%为了提高对长江下游和畅州汊道演变规律的认识,以该河段大量实测资料为依据,从分流比、河槽容积以及航道条件的相关关系出发,分析了其河势的演变及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表明,在和畅洲右汊分流比小于30%、0 m以下河槽容积小于0. 8亿m3 时,航道条件总体趋于恶化. 对和畅洲水道河势控制和航道整治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议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适当加大右汊分流比、增强右汊水流动力条件、稳定并提高右汊现有河道容积.【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5(046)017【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分流比;河槽容积;航道条件;整治思路【作者】杨芳丽【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和畅洲水道位于江苏省境内,为长江下游镇扬河段(三江口至五峰山内)中下段,上起世业洲洲尾瓜洲,下至五峰山,长约37 km,左岸为扬州,右岸为镇江,河道形势见图1。
长江下游东流水道河床演变特征分析及航道整治
K e o ds teYa gz v r b de ouin waewa g lt n y w r : h n teRie ; e v lt ; tr yr uai o e o
东 流 水 道 为 顺 直 多 汉 河 型 ,历 来 是 长 江 下 游 重 点 碍 航 浅 滩水 道 之 一 。2 0 年 后 ,西 港 ( 01 航
图 1 东流 水 道 河 势
该 河 段 处 于 扬 子 准 地 台 坳 地带 范 围 内 。水 道 左 岸 为望 江 凹 陷 ,由抗 冲性 较 差 的 冲积 和 湖 积 疏
松 物 组 成 ;右 岸 为 二 级 阶地 和 山丘 ,沿 江 基 岩 出
窜 沟) 4 长 江 大水 之 后 ,老西 港 进 一步 冲刷 ,15 年 9 发 展 ,莲 花洲 港 衰 退 ,至 16 年 ,洪 、中 、枯 水 90 期 老 西 港 分 流 比分 别 达 4 % 、5 %和 6 % ,成 为 4 2 2
收稿 日期 :2 1- 3 1 0 10—7
1 概 况
东 流 水 道 位 于 长 江 下 游 九 江 市 一 安 庆 市 之
作者简介 :李 文全 ( 9 6 ),男 ,教授 级 高工 ,主要从事航道整 治研 究。 16 一
・
8 ・ 4
水
运
工
程
间 ,上 起 华 阳镇 ,下 迄 吉 阳矶 ,全 长 3 k 属 1 m, 顺 直 分 汊 河 型 。该 水 道 进 、 出 口段 河 宽 较 小 ,河
摆 ,趋 向 西 港 ,西 港 发 展 成 为 枯 水 主 航 道 。 至 2 0 年 1 月 ,西港 分 流 比达 到4 %,5m水 深航 槽 03 2 3 上 下 贯通 ,最 小 宽度 达 1 0 m,4 m 深航 槽 最 小 8 水 宽度 达 2 0m,枯 水航 道条 件 明显 好转 。 5 为 了稳 定 当时较好 的航道 形势 ,2 0 - 2 0 年 04 06 长 江 航 道 局 实 施 了东 流 水 道航 道 整 治 工程 ,选 择 主 航 槽 上 段 走 老 虎 滩左 汊 ,下 段走 玉 带 洲 右 汊 , 航 道 跨 河 过 渡 槽 选 在 正 处 于 发展 阶段 的西 港 。整 治 工程 由以下 3 分组成【 图 1 部 ( ):
长江下游镇扬河段河道演变及整治研究
1. m, 两端 窄 中部 宽 的左 向弯 道 , 曲半 径 为 5 1k 为 弯
1 镇扬河段河道概况
长江 镇 扬河 段 位 于 长江 下游 江 苏 省 境 内 , 左 其 岸是扬 州 市 , 岸 是镇 江市 。长江 镇 扬 河段 自三 江 右
进 一步 发展 。世业 洲 汊道 演 变过 程 中 , 业 洲 洲 头 世
期, 2 但 汊汇流后六圩弯道的水流顶冲点迅速下移 , 弯道 凹岸崩退 , 相应征润洲边滩随之迅速发展 ; 和畅 洲汊道 于2 世纪 5 O O年代完成 由多汊并为 2汊的过
程, 成为分流比各为 5%左右的双汊河段。 0
镇 江港 一 带 ; 畅 洲 汊 道 为 多 汊 河 道 。2 和 0世 纪 3 0 年 代 , 业洲 汊道 已基本 定 型 , 世 但左 右汊 汇合后 改右 向弯 道为 左 向 ; 江 一带 形 成边 滩 , 润洲 ( 镇 征 即真润
最宽约 3 9k . m。右汊为主汊 , 1 . m, 曲率 长 58k 为 比较适度的弯道 ; 左汊为支汊 , 1 . k 长 35 m 河道顺 直 。六 圩 弯 道 自 瓜 洲 渡 口 至 沙 头 河 L, 约 l长
口至五峰山全 长7 . m, 33k 河段 自上而下 由仪征弯 道、 世业洲汊道 、 六圩弯道、 和畅洲汊道及大港 弯道
5段组成 。河 段进 口有 右岸 三 江 口节 点 和左 岸礁 板 矶节 点 , 口有 右岸 五峰 山节 点 , 道平 面形态 呈藕 出 河
2 镇扬 河段河道历史演变
1 纪 中叶 , 9世 现今 的长 江镇 扬 河段 平 面形 态 已
第2 卷 第1 期 8 1
201 1年 11月
长江下游贵池河段汊道演变及冲淤变化分析
第16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16 No.12 201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16收稿日期:2016-09-17。
作者简介:吕 平,男,安徽南陵人,硕士,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工程。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资助,任务书编号201401063。
长江下游贵池河段汊道演变及冲淤变化分析吕 平(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安徽 芜湖 241001)摘 要:贵池河段为长江下游典型分汊河段,本文通过分析河段左、中、右三汊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演变过程,结合三峡工程运行后河段冲淤变化计算情况,对贵池河段三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河段发展趋势,为贵池河段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贵池河段;汊道;演变;冲淤中图分类号:U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2-0208-02一、贵池河段概况贵池河段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境内,上起枞阳新开沟,下迄池州下江口,全长22.4km,为长江中下游典型分汊型河段之一。
江中有长沙洲、凤凰洲、新长洲等,将河段分为左、中、右汊,目前中汊为主汊,2011年7月实测左、中、右三汊分流比分别为38.7%、61.3%、6.3%。
本文根据原型资料,从河段三汊演变和冲淤计算着手,对贵池河段近六十余年来三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三峡工程运行后河段冲淤变化计算情况,分析河段发展趋势,为贵池河段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图1 贵池河段平面图二、河段三汊演变分析 1.左汊变化左汊位于长沙洲左侧,弯顶位于殷家沟,进口有新长洲和白荡闸河口边滩,贴左岸有殷家沟深槽,贴右岸有新长洲和长沙洲边滩。
左汊弯曲,江面较宽,1959~1988年间分流比不断增大,由24.6%增大至38.9%。
八十年代以后,左岸马船沟至三百丈一带出现大幅度淤积,左汊分流比开始减少,至2008年分流比降为28.8%。
长江下游马当矶对上下游航道变化关系的影响
长江下游马当矶对上下游航道变化关系的影响谭伦武;李元生;雷国平;郑英;赵凤亚【摘要】长江城陵矶以下至长江口段长约1 200 km的河道,大大小小有120多个矶.这些山矶在地质上是一种断层破裂带,长江河床正是沿着这些破裂带发育,束缚了长江完全自由摆动的可能性.在矶头突出处往往河床较窄,过了矶头,河床变宽,形成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根据历史记载,这些山丘、石矶很早就滨临大江,江岸一直比较稳定,这就决定了长江在历史时期的总流势.但由于各矶头所处的位置、地质构造不尽相同,相应的矶头对河道演变的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通过对马当矶的研究为系统研究长江中下游矶头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5页(P98-102)【关键词】马当矶;航道;影响【作者】谭伦武;李元生;雷国平;郑英;赵凤亚【作者单位】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7马当河段历史上为长江下游著名的浅险水道,河道演变剧烈,存在3个浅水道。
在20世纪,本河段仅有马阻水道碍航,2000—2003年实施了沉船打捞工程后虽然航道尺度明显改善,但由于没有实施配套的整治建筑物,航道仍存在变差的不利变化,而历史上河道条件较好、航道条件优良的马当南水道、东流直水道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已进入不利演变阶段,也逐渐演变成了碍航水道,因此实施马当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马当矶为对峙的强束窄节点,局部地形窄深,宽深比达到10∶1,远大于常规河段,并且由于测量资料的限制,关于不同流量下马当矶的作用仅靠常规资料分析难以明确,而马当南水道棉外洲左、右槽分流格局变化通过马当矶节点后对马阻水道演变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整治工程方案以及实施计划,因此需在深化河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进一步研究此问题,从而为系统研究长江中下游矶头作用机理提供参考和借鉴[1]。
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趋势及对策_潘庆
藕池 口至城陵矶 段又称下 荆江 ,属 典型的蜿 蜒河型 ,自然 条件下 河道演变 的特点是凹 岸崩坍、凸岸边滩 淤长 ,并可能发 生撇弯切滩或自然裁弯。 1967年以来中 洲子、上车湾人工裁弯 和沙滩子自然裁弯后 ,在金鱼沟至荆江门裁弯段实施河势控制 工程 ,总体河 势已初步稳 定 ,河 床演变主要 表现为河 床年内和 年际冲淤变化 ,有江心洲的弯道主支汊的兴衰交替。 其余河段 自然演变仍较剧烈。
随着堤防的修建 ,人们为保护堤防免受河岸崩坍的威胁而 修建护岸工程。 从一个河段总体来看 ,护岸工程能够起到调整 和控制河势的作用。 因此 ,按照河势控制规划方案实施护岸工 程 ,对河段的河道演变不致产生不良作用。 40多年的护岸工程 实践表明 ,下列几种情况必须力求避 免: ① 护岸 工程实施前未 制定全河段的河势控制规划 ,仅从局部岸段的防守而实施护岸 工程 ,形成河势不顺的被动局面。 例如上荆江公安河弯的杨家 场护岸 工程 ,实施过早 ,未能尽 量改善公安 河弯与郝 穴河弯之 间的 过渡段过短、荆江大堤迎 流顶冲的状 态 (图 2); ② 虽有全 河段的 河势控制 规划 ,但 由于各种 原因 ,未 能掌握在 有利时机 实施 ,造成河势不顺的局面。 例如沙滩子自然裁弯下游金鱼沟 至调关段 ,造成现今两个弯道紧接 ,调关一矶过于 突出 ,冲刷剧 烈 ;③ 护岸工程建筑物对 局部河段河床演变有一定影响。例如 已往较多采用的矶头 (短丁坝 )护岸建筑物 ,形成较大局部冲刷 坑 ,对船舶航行安全也有不利影响。 目前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 均改用平顺护岸形式。 2. 3 裁弯工程
长江下游河道不同时段水流挟沙力探讨
水深测验( 回声仪 的精度为 ±0 1m 实际考虑 研究发展 计划(7 ) 目(03 B 120 93 项 20 C 4 50 )
作者简介 : 炎良, 长江水利委 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王 男, 高级工程师。
水流挟沙力系指具有一定水力 因素 的单位水体所能挟带的 悬移质泥沙数量 , 推求一 维水 流挟沙 力公 式有 两种方 法 : 半 ①
理论法 。从挟沙水流的某些力学机 理 ( 主要是 能量平 衡 ) 出发 ,
垂线分布 , 自上而下增 大 , 凶此 汛期底部泥 沙运 动相对剧烈 , 也 是悬移质泥沙中床沙质和冲泻 质交换重要 时期 。长江下游 河道 泥沙运动受河型 、 河床边 界组成 、 力因素等众多 条件 的影响。 水
2 3个江 心 洲 。
般 有两种方法 : 取床沙粒配 曲线 拐脚拐点 对应的粒径作 ①
分 界粒径 , 大于该粒径 的泥沙作为 床沙质 , 于则 为冲泻质 ; 小 ②
取相应于 5 %或 略 大 的 粒 径作 为 分 界粒 径 。 本 次 计 算 采 用 拐 点
法。
河 道 内 对河 道 泥 沙 运 动 影 响 较 大 的 涉 水 工 程 , 大 量 的 码 除
第3 7卷 第 l 2期 2 06年 1 0 2月
人 民 长 江
Y n te R v r a g ie z
V 1 3 No 1 o .7. . 2 Dc. e + 20 06
文章编号 :0 1 4 7 (06 1 —05 一 2 10 — 1920 )2 0 1 o
头 、 水 口和桥梁外 , 有险工段 的护岸整治工程 、 控制 取排 还 河势
工程及人工堵坝等。
长江下游典型分汊水道航道治理对策
水 期横 比降小 于枯 水期 , 、 分 汇流 区的
洪 、 水 横 比降 方 向 不 一 致 ; 水 期 纵 枯 枯
比降沿程较为 平均 ,仅 棉外洲右 槽进 口处纵 比降较 大 , 而洪水期 马当矶 、 牛
基本一致 。
马 当 南 水 道 位 于 长 江 下 游 的马 当 河 段 , 岸 为 江 西 彭 泽 县 , 岸 为 安 徽 右 左 望 江县 , 距九江市 6k 上 0 m。
2航 道 现 状 、
马 当 河 段 水 流 具 有 如 下 特性 :
各段洪 、枯水 期流 速分布差别 不
矶 等 矶 头 上 下 纵 比降 明 显偏 大 。
马 南 水 道 水 动 力 轴 线 年 内 变 化 特
段 冲淤 幅度 较 大 , 床 下 切 剧 烈 。 槽 河 左
是 主 副 槽 调 整 , 槽 格 局 不 稳 。 心 棉 滩 江
外 洲 头 冲尾 淤 ,造 成 马 南 水 道 进 口宽
关键 词 :河床演 变 ,碍 航特性 ,航道 整治、模型试验
概 况
i 河 道 概 况 、
小 孤 山 , 至 马 当 矶 , 道 长 约 1k , 下 水 3i n 为受节点控制 的二级分汉河 段。
2 水 流 移质粒径较
洪 水 期 粗 ,并 且 洪 枯 水 期 沿 断 面 分 布
缩 窄 , 出 口则 由 于 洲 尾 的 淤 积 , 路 而 航
点 表 现 洪 水 取 直 , 水 坐 弯 , 水 期 主 枯 洪 流 主 要 集 中 于 左 槽 ,而 枯 水 期 水 流 归 槽 , 流 走 右 槽 , 总 的 来 看 , 于 两 主 但 由 岸 河 势 稳 定 , 槽 相 对 变 化 不 大 , 流 滩 主 总 体 比较 稳 定 ,但 局 部 存 在 一 定 的摆 动 ,分 汊 段 主 流 走 右 槽 ,流 路 较 为 顺
长江下游典型分汊河道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长江下游典型分汊河道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渠庚;杨翰林;张捷;吴艳;栾华龙;潘茂太
【期刊名称】《长江技术经济》
【年(卷),期】2023(7)1
【摘要】长江下游江心洲广泛发育分布,分汊河段较多,河道演变规律复杂。
利用原型资料分析了鹅眉洲、世业洲典型汊道段深泓、断面和汊道分流比等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分汊河道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鹅眉洲汊道段左汊持续发展,左汊分流比最高接近60%;世业洲汊道段具有类似的发展趋势,左汊分流比最高达到40.3%;鹅眉洲汊道段的演变具有周期性,潜洲向右淤展并靠鹅眉洲;世业洲汊道段左汊呈单向发展,左汊口门冲刷严重;各典型分汊河段的演变主要受到水文动力条件的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潮汐作用是感潮河段冲淤演变较径流河段更剧烈的原因。
【总页数】9页(P8-15)
【作者】渠庚;杨翰林;张捷;吴艳;栾华龙;潘茂太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扬州市城市河道管理处;安庆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7
【相关文献】
1.分汊河道水沙运动特性及其对河道演变的影响
2.长江下游典型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分析及趋势预测
3.长江下游典型分汊水道演变分析及整治方案研究
4.长江中下游典型分流比相当的分汊河段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5.长江下游分汊河段支汊演变特点及整治对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的研究分析
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的研究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6T02:56:43.42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9月第18期作者:顾凯袁野[导读]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保证河道处于稳定状态,对其予以合理利用,为促进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顾凯袁野南京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摘要: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保证河道处于稳定状态,对其予以合理利用,为促进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但对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护岸工程的稳定性、稳固性及耐用性有所降低,崩岸险情发生概率增加。
对此,应当准去把握长江中下游不同河段河道的实际情况和利用综合治理技术,加强河道整治。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中下游河道;河道整治;整治研究长江中下游河道具有多种类型,比如顺直河道、分汊河道、蜿蜒河道,这就使得不同河段的河道特点不尽相同,比如水流冲刷强度较大、河岸抗冲击性较差等等,致使崩岸险情发生概率较高,容易诱发洪涝等风险,给城市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改变此种局面,应当正确认识到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的重要性,深入分析长江中下游不同河段河道,的实际情况,策划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选用适合的治理技术,可切实有效地改善不良局面。
一、护岸工程现状分析(一)护岸工程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河道治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提高城市防洪水平,规划落实了护岸工程项目;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规划落实了重点河段的河势控制工程,比如下荆江河道实施了系统裁弯工程;发展之八十年代,开始规划落实重点河段的治理工程。
伴随着我国长江中下游治理工程的落实,其堤防安全程度大大提高,也为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创造条件。
立足于当下,对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实施情况予以了解,护岸工程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护岸工程的耐久性有所降低;受冲刷幅度较大的护岸工程的稳定性大大降低;部分地段的护岸工程质量不佳;护岸段崩岸风险控制不强。
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规律及冲淤预测_姚仕明
文章编号: 1001 - 4179( 2013) 23 - 0022 - 07
人民长江 Yangtze River
Vol. 44,No. 23 Dec. , 2013
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规律及冲淤预测
姚 仕 明1,2 ,卢 金 友1,2
( 1. 长江科学院 河流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10; 2. 水利部 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10)
收稿日期: 2013 - 11 - 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379018,51339001) 作者简介: 姚仕明,男,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泥沙方面的研究工作。E - mail: yzhshmq@ 163. com
第 23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姚仕明,等: 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规律及冲淤预测
摘要: 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边界条件与来水来沙条件已发生了显著
变化,河道演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总结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演变主要规律的基础
上,结合数学模型计算与实体模型试验的成果,预测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宜昌至大通河段的冲淤过程、分布及河
势变化趋势,指出下阶段需进一步研究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可供深入研究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及相关工程
宜枝河段剧烈冲刷引起该河段的洲滩总体呈现萎 缩状态,深槽变化较洲滩变化更为剧烈,深槽变化以范 围扩展和槽底高程降低为主,深泓纵剖面平均冲刷下 切 3. 8 m,断面宽深比减小。伴随河床冲刷,床沙粗化 明显,床沙的 d50 由 2003 年 11 月的 0. 638 mm 增大到 2012 年 10 月 的 23. 59 mm,根 据 泥 沙 起 动 公 式 计
长江下游三沙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其关联性分析
( 2 ) 深泓 线 。 通 州 沙河段 深 泓线 变化 见图 6 ~ 图8 。 通州 沙东水 道 在发展 过程 中 , 其进 口段 主泓 不断 北移 、
弯曲。 随着 横港 沙尾 受 冲上 提 , 通 州沙东 水道 顶 冲点 上提 , 处 于 凹岸 的任港一 龙爪 岩一 带岸坡受 冲后 退 , 而处 于 凸岸 的通 州沙 边滩 则 向北淤 长 , 河 床 向窄深 发 展 。 1 9 7 0 ~ 1 9 9 2年 狼 山沙 明显下 移西偏 , 仅 狼 山沙 头 部一 5 m
捕鱼港九圩港
新
新
图7 1 9 9 9 ~ 2 0 0 4年深 泓 线
Fi g . 7 Ta l we g s du r i ng t h e y e a r s o f 1 9 99 -2 00 4
图8 2 0 0 4 ~ 2 0 1 1 年 深 泓 线
『 双 涧沙北 水道 下泄 的水 流 。 此后 , 如皋 中汊 演变趋 于顺 直发 展 , 1 9 9 9年后 , 如皋 中汊深 泓线 基 本稳 定下 来 。 浏海
沙水 道 一直 以来 是主 泓 , 有 左移 趋 势 , 2 0 0 6年后 , 深泓 线 左移 速度 趋缓 。 与 中上 段相 比, 近年来如 皋 中汊和 浏海 沙 水 道 的下段深 泓 线摆 动相 对较 大 ,向右移 动 。 1 9 9 2年 两 汊 深 泓线汇 流点 在九龙 港 上游 附 近 , 1 9 9 9年 汇流 点上 移 至 一 干 河下 游 附 近 , 2 0 0 2年后 汇 流 点移 至 九 龙港 附近 , 近年来 基本保 持稳定 。
长江下游河床演变对防洪的影响探讨
22 弯 道段 .
弯道环流作用引起横 向输沙不平衡 , 凹岸冲刷 , 凸岸淤积 , 边界条件对弯道演变有较大的控制作用 , 直接影响弯道的演变趋势 。长江下游弯道的演变发 展多为两种形式 , 一种是凹岸边界抗 冲能力较 弱的 自由发展弯道 , 另一种是凹岸边 界抗 冲能力较 强的 限制性发展弯道。 限制性发展弯道虽有环流存在 , 凹岸往往为天 但 然山体受人工抛石护岸控制 , 弯道保持较为稳定的形 态。自由发展弯道 , 在凹岸一侧具有宽广的河漫滩 , 弯道的发展由微弯一弯曲一裁弯取直一再弯 曲的周 期性消长过程。和畅洲左 汉的兴衰就是 自由弯道发 展的典型例证。自由发展的弯道形态不稳定 , 崩岸幅 度 大 , 势及 防洪 影响较 大 。 因此 , 江 下游 本来 对河 长 具有 自由发展条件的弯道 , 自然演变期凹岸较大 经过
: 羹 勰
南 京
;薯 :蠹 薯
马山 ; 新洲段 藏河叠 ; 挤柯 《
芜墨 捂 簧 o删 : -  ̄嚣 I l i 莞
,
lt ̄ lr .
. 戆 盔 ’ -
颦:
收稿 日期 :0 1 83 20-  ̄1 0
缫 2t 1i 4 : - - -  ̄ , 1  ̄ 1 f I t O l
维普资讯
水力发电 ・ O 年 ・ 1 2 2 第 期 0 文章编号 : 5. 4( 0 )1 t - 0 9 322 2O.J 0 5 9 0 -( 4 CD
9
长 江 下游 河床 演 变对 防洪 的影 响探 讨
季成康 , 刘开平
( 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江苏 南京 20 1) 1 1 0
进出口都有节点控制, 节点控制 的单一段较窄, 分汊 段较宽 , 河道宽窄相间, 床纵剖面波状起伏 , 河 水深
长江下荆江监利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演变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20-08-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洞庭湖江湖联通复杂河网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7YFC0405305)作者简介:魏林云,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技术管理工作。
E-mail :*****************1研究背景汊道分流分沙变化规律的研究是河道演变及冲淤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其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河道的防洪安全、河道综合整治、险工护岸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
监利乌龟洲汊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中部,属于典型的弯曲分汊型河道。
20世纪90年代以前,监利乌龟洲汊道的左汊为主汊;90年代以后右汊逐渐扩展,1993~1996年主流线过渡到右汊,右汊成为主汊。
许多学者对荆江河段的汊道及洲滩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段光磊等[1]对荆江河段关洲、三八滩、乌龟洲3个典型洲滩演变机理和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认为上游河势变化、水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对荆江河段典型洲滩的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彭玉明等[2]重点研究了荆江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特性,并分析了汊道形成以及变化的原因,指出汊道的变化主要受上游河势变化和汊道自身的分流分沙比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简易法计算分流分沙比。
黄莉等[3]对监利河段河床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乌龟洲左右汊的兴衰交替随着左右汊分流分沙比的变化而变化。
本文研究了近期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演变特性,对监利河段的河势变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2河段概况及数据来源2.1河段基本情况监利河段位于荆江河段下段,属于典型的蜿蜒型河道,自塔市驿(荆136)至洞庭湖湖口城陵矶(荆185),长约91km [4-6]。
受长江上游来水及洞庭湖洪水顶托的相互影响,监利河段演变剧烈复杂。
1999年以来,该河段实施了护岸加固工程,总体河势较稳定,但局部河段河势调整加剧。
该河段内主要分汊河段为乌龟洲汊道,将水流分为左、右两汊,见图1。
2.2数据来源本文采用2010~2018年乌龟洲分流分沙实测资料。
共布设3个测验断面对乌龟洲重点汊道分流分沙进行观测,即在进口、左汊、右汊各布设1个断面,长江下荆江监利河段乌龟洲汊道分流分沙变化及演变特征分析魏林云,李强,谢静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00)摘要:监利乌龟洲汊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中部,属于典型的弯曲分汊型河道。
长江下游扬中河段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年•第12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OI:10.16616/ki.11-4446/TV.2020.12.02长江下游扬中河段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孙丽荣1陈涟2李荣辉3(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333;2.上海市青浦区夏阳水务管理所,上海201799;3.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10)【摘要】本文基于实测资料,从汉道分流、岸线、冲淤、主流、横断面等方面分析长江扬中河段演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河道演变影响因素,对治理思路提出了初步探讨。
结论表明:扬中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及两岸岸线总体基本稳定,除局部河床有所调整外,整体上已形成基本稳定的河势格局。
治理研究应重点关注嘶马弯道险工段以及近年来新形成的崩岸及险工段,改造局部丁坝,加固已实施的护岸,增加新守护,对新出现的崩岸及险工段进行治理。
【关键词】扬中河段;河床演变;冲淤变化;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TV1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74(2020)12-006-07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Yangzhong section in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SUN Lirong1,CHEN Lian2,LI Ronghui3(1.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 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Shanghai200333,China;2.Shanghai Qingpu Districi Xiayang Watro Offais Managemeni Institute,Shanghai201799,China;3.Cha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jiang Wads Resources Commission,Wuhan430010,China$Abstraci: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jiang Yangzhong section aro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branching, shoreline,erosion and deposition,main stream,crost section,etc.in the papea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e.The rivea evolution influencing factoro ao analyzed on the basis.The preliminaiy discussion is proposed on the management ideas.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五^plane shape and the bank line of Yangzhong section aro basically stable as a whole, except some adjustments on the local riverbed,and a basically stable pattern has been formed as a whole.Manacement research should be based on Sima curved dangerous section and new formation of bank failuro and dangerous section in recent yeers.Local groin should be reconstructed,reinforcement should be ccrried out on the implemented bank, new protection should be increased,and the new bank failure and dangerous section should be governed.Keywords:Yangzhong section;riverbed evolution;change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impaet analysis收稿日期:2020-08-19作者简介:孙丽荣(1973―),女,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行业水文气象勘测及设计等工作•6•孙丽荣等/长江下游扬中河段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1概述扬中河段上起镇江五峰山,下迄江阴鹅鼻嘴,长约91.7km,以界河口为界,分为上下两段。
长江武汉河段(下段)河道演变分析
长江武汉河段(下段)河道演变分析【摘要】本文根据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武汉河段(下段)河势的近期演变。
通过深泓平面变化、纵向变化、洲滩变化、河床形态变化、冲淤变化等几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综合历史变迁和近期河床演变过程,在上游来水来沙及边界条件不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本河段仍将保持现有河势;受三峡工程蓄水影响,一定时期内本河段河床可能发生冲刷。
受两岸节点以及防洪工程等边界条件制约,河段河型将维持较长时间,总的河势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关键词】武汉河段;河道演变;水文河道资料1 概况长江武汉河段上起武汉市汉南区纱帽山,下迄新洲区阳逻镇,全长70.3km。
其中纱帽山至龟山为顺直分汊河段,长约35km;龟山至阳逻为微弯分汊河段,长约35.3km;武汉长江大桥以下1.8km左岸有汉江入汇,入汇口以下是汉口边滩;距武汉长江大桥以下7.0km处建有长江二桥,再向下游是天兴洲及其分汊河段,其中右汊南岸有青山边滩,1998年大洪水后边滩消失。
武汉河段中段有龟、蛇二山锁江,下段有青山、阳逻十里山以及白浒山等天然节点控制。
主流自沌口走白沙洲左汊,过龟、蛇山节点,沿武昌深槽下行,平顺进入天兴洲右汊,其左、右汊在洲尾水口附近汇合后,经左岸阳逻下行至龙口折向右岸,然后沿右岸进入牧鹅洲水道。
图1.1 为武汉河段(下段)河势图。
图1 武汉河段(下段)河势图2 深泓平面变化本文将该河段分成三段进行分析,一是三十七码头至天兴洲洲头段,该段历年深泓线偏靠右岸,平面摆动较小,但是深泓线分汊点及过渡段深泓线的变化较大,其变化规律与天兴洲洲头的淤积发展或冲刷回缩相关,随着天兴洲洲头护岸工程的逐步完成,加强了对河势的控制,洲头部位河床冲淤变化较小,左右汊分汊点位置基本稳定在丹水池附近。
二是天兴洲分汊段,天兴洲左汊系弯曲汊道,历史上处于主汊地位,目前为支汊。
左汊深泓线自进口至出口紧贴左岸,符合弯道水流运动规律,近四十年来左汊淤积萎缩,河床升高,原有的深槽淤积成为浅段,流路不集中,导致深泓线的局部摆动。
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研究
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研究陆英;平克军;刘万利【摘要】以现场调研和多年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下游典型长河段江心洲—乌江河段水流和泥沙特征、河床演变宏观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洲滩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江心洲—乌江长河段的河床演变是江心洲河段主流摆动的联动效应,各水道河床演变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该河段进口主流的摆动是引起河段内几个水道河床演变主要原因之一.%Based on site investigation and annual survey data,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water flow and sediment,the macro law of riverbed evolution of the reach from Jiangxinzhou to Wujiang in the Yangtze River downstream. And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on the sandbar and beach evolution were summarized. The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iverbed evolution of the reach from Jiangxinzhou to Wujiang is caused by the linkage effects of main current swings in Jiangxinzhou Reach. The riverbed evolution of waterway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fluenced each other,and the main current swings in the inlet reach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 for causing the riverbed evolution of each waterway in the reach from Jiangxinzhou to Wujiang.【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6页(P315-320)【关键词】长河段;复合型汊道;河床演变;宏观分析;长江下游【作者】陆英;平克军;刘万利【作者单位】长江航道局,武汉430010;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TV147由于长江中下游河段航道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多年来长江航道整治技术虽有长足发展,但对微观技术的研究大大超过了宏观技术的研究。
汊道演变的水沙过程影响分析
汊道演变的水沙过程影响分析作者:刘晓芳黄河清樊金生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第05期摘要:长江中下游许多汊道河段主支汊易位频繁,但对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驱动机理与影响因素一直争议不休。
研究采用距平分析法、Marm-Kendall分析与基于分形理论的极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监利河段1951年-2009年间流量和输沙率时间序列年尺度的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流量及输沙率的Hurst数分别为0.943 0和0.923 9,均十分接近1.0,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Manrr Kendall分析发现,输沙率序列无明显突变,流量序列仅在1967年出现突变,主要由上游实施裁弯工程所致。
系统分析来水来沙的匹配关系发现,该河段主支汊易位时间与水沙序列匹配状态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水多沙少”时期,监利右汊为主汊;而在“沙多水少”时期,监利左汊为主汊。
关键词:监利河段;分汊河道;主支汊易位;流量;输沙率;匹配关系中图分类号:TV1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5-0001-08受到地形、地质、气候、植被等流域的自然地理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的来水来沙量会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
由于河床演变是挟沙水流与河道边界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水沙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河床的演变过程。
在分汊河道中,来水来沙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汊道输运,并根据各汊道深泓线的高低来划分主支汊。
通常情况下,主汊的分流比更大,流速高,挟沙能力强,支汊则相反。
由于不同分汊河道中主支汊纵剖面形态本身相差很大,再加上水沙条件的差异,就使得分汊河道的演变过程相差迥异,主支汊兴衰交替的周期性差距很大,短则十多年,有些长达数百年不等。
汊道间的分流分沙常被认为与主支汊兴衰交替的周期性变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分流分沙比是水沙过程与汊道床面形态相互作用的结果,水沙过程通过影响河床形态而使得汊道的分流分沙比发生调整,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分流分沙比变化频繁,规律性更加难以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 1 月 第 1 期 总第 551 期
水运工程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
Jan������ 2019 No������ 1 Serial No������ 551
������“ 长江中下游强冲刷河段航道整治技术” 专栏(5) ������
长江下游连续分汊段汊道演变的关联性研究
收稿日期: 2018 ̄04 ̄26 作者简介: 刘奇峰 (1981—) ꎬ 男ꎬ 高级工程师ꎬ 从事航道整治科研及设计ꎮ
������2������
水运工程
2019 年
图 1 安庆河段河势
2 汊道演变特性 1) 分汊河段内洲滩冲淤变化显著ꎬ 汊道分流
格局调整较为频繁ꎮ 安庆水道中汊具有周期性 ( 生成—发展—衰
水流冲刷ꎬ 因此该部位一直是本河段防洪安全的 重点控制河段ꎬ 多次进行护岸守护和加固ꎮ 新中 汊凹岸鹅毛洲头及左缘易受水流冲刷ꎬ 凸岸新洲 洲体右缘易形成泥沙落淤ꎮ 右汊平面呈现鹅头型 弯道形态ꎬ 凹岸代家洲—永兴圩一带凹岸弯顶处 易受水流顶冲ꎬ 岸线后退ꎬ 深槽相应右摆ꎬ 深槽 逐渐坐弯ꎬ 已先后实施了广丰圩老河口护岸工程、 老河口抛石加固和水上护坎工程、 万兴圩水下抛 石新护和加固工程ꎬ 稳定了右汊中下段岸线ꎬ 深 槽变化趋缓ꎬ 处于比较稳定的时期ꎮ
LIU Qi ̄feng Changjiang Waterwa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40 China
Abstract The Anqing reach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onsists of three continuous branching
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ꎮ
关键词: 连续分汊ꎻ 演变ꎻ 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 U 6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4972(2019)01 ̄ 0001 ̄ 05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continuous branching channels in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刘奇峰
(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ꎬ 湖北 武汉 430040)
摘要: 长江下游安庆河段由安庆水道、 太子矶水道、 贵池水道 3 个连续多分汊河道组成ꎬ 近期 3 个汊道段河床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变复杂ꎮ 依据实测水文、 地形资料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ꎬ 分析 3 个连续汊道段在水流动力、 流速分布、 水位及分流
比变化方面的关联性ꎬ 并提出在河道治理及航道整治中应注重保有汊道间过渡段及维持关键洲滩岸线稳定的建议ꎬ 可
1 河道概况 安庆河段位于长江下游安庆—南京之间ꎬ 上
起皖河口ꎬ 下至五更矶ꎬ 全长 71 kmꎬ 由安庆、 太 子矶和贵池 3 个连续分汊河道组成 ( 图 1)ꎮ 安庆 水道属弯曲分汊型河段ꎬ 分汊段新洲、 鹅毛洲和 江心洲并列于江 中ꎬ 分 水 道 为 左、 中、 右 三 汊ꎮ 太子矶水道属鹅头型分汊河段ꎬ 江心铜板洲分水 道为左汊和右汊ꎬ 其中右汊又被心滩分为东港和 西港ꎮ 贵池水道属弯曲分汊型河段ꎬ 江心兴隆洲、 崇文洲和凤凰洲分水道为北港左槽、 北港右槽、 中港和南港 4 个汊道ꎮ 目前ꎬ 安庆左汊、 太子矶 东港、 贵池中港为主汊道ꎬ 3 个汊道的枯水期分流 比为 60% ~ 80%ꎮ
2) 分汊河段内各汊道均遵循弯曲河道的演变 特性ꎬ 主要体现为凸岸洲滩淤积、 凹岸顶冲崩退ꎬ 随之影响汊道分流格局ꎬ 造成汊道分流格局发生 调整ꎮ
安庆水道左、 中、 右汊均为弯曲型河道ꎬ 在 汊道兴 衰 调 整 过 程 中 体 现 出 各 自 的 弯 道 演 变 特 性 3 ꎮ 左汊整体上呈现微弯河道形态ꎬ 受弯道水 流特性的影响ꎬ 凹岸左岸丁家村—马家窝段易受
channels including Anqing waterway Taiziji waterway and Guichi waterway of which the recent fluvial process is intricate. Based on survey hydrology terrain data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e analyze the relevance of flow dynamics velocity distribution stage and the change of split ratio of three continuous branching channels and suggest that the transition section between the branch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key beach shoreline should be maintained in the river and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Th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
Keywords continuous branching channel evolution correlation
分汊河型是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典型河型之一ꎬ 其航道条件的恶化多发生在因汊道分流调整而引 起的主支汊易位过程中ꎮ 相比较单一分汊河道ꎬ 连续分汊段的主支汊变化则更加复杂ꎮ 除受来水 来沙年际年内变化以及汊道河型特点引起的自身 调整外ꎬ 连续分汊段汊道内主支汊变化还往往受 到上下游汊道演变的影响ꎮ 认清汊道演变的关联 性ꎬ 对于连续分汊段汊道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ꎮ 本文以长江下游安庆河段为例ꎬ 依据实测水 文、 地形资料和数学模型计算成果ꎬ 分析了安庆 水道、 太子矶水道和贵池水道主支汊变化过程ꎬ 并初步探究了 3 个汊道之间演变的关联性ꎬ 可为 连续分汊段的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