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规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每种 传染病有其特定传播途径。或一种(如 皮肤霉菌病,虫媒病)或多种(如炭疽: 接触,饲料,饮水,土壤,空气,媒介 节肢动物)或不同病例不同传播途径。 掌握和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对现实的传 播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切断传播 途径,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畜群的易感性(易感动物):
转归(恢复)期:疾病进一步发展为转 归期。
动物以死亡为转归:在病原体致病性增强, 或动物机体抵抗力弱时。 动物逐步恢复健康,在动物机体抵抗力增强 时,或病原毒力较弱时,表现为临诊症状逐 渐消退,病理变化逐渐减弱,生理机能逐渐 恢复,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但病后一 定时期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 在。
垂直传播:从母体到其后代 两代之间的传播。 垂直传播的类型:
经胎盘传播 经卵传播 经产道传播
经胎盘传播:
受感染的怀孕母畜经胎盘血液将病 原体传播到胎儿使其受到感染,如 HCV、PPV、PRV、布病、蓝舌病等
经卵传播:
由携带有病原体的卵细胞发育而使胚胎受感染, 如:鸡白痢、鸡传染性贫血、禽脑脊髓炎等。
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特点是临 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 症状仍不明显。
多数传染病的前驱期,仅可察觉一般的症状, (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 各传染病和各病例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 有数小时至1、2天。
明显(发病)期:在前驱期之后,该期 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渐表现出来(如:疹 块型猪丹毒等),该期是疾病发展的高 峰阶段。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 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 染 病 的 特 点
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二、感染的类型
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 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 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 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 :猪 肺疫、马腺 疫等)。
单纯感染:
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混合感染:
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继发感染:
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 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 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 猪肺疫等。)
一过性感染:
或消散性感染,开始症状较轻,特征症状 未见出现即行恢复者称为一过性感染。 (如PRRS的成年猪)
温和性感染:
临诊表现比较轻缓的类型(如温和性猪瘟)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
潜伏期 前驱期 明显(发病)期 转归期
潜伏期: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重 时起,直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 止,该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动物对某种传染病抵抗力的大小,抵抗力大, 易感性小。
畜群易感性的决定因素
畜群内在因素 畜群外界因素 畜群特异免疫状态
畜群的内在因素:遗传特性、不同品系、抗 病育种的结果:如白来航鸡对鸡白痢抵抗力 有一定的 兰色水貂较其他水貂易发水貂阿 留申病。
畜群的外界因素:各种饲养管理因素:饲料 质量,畜舍的卫生,粪便的处理,拥挤,饥 饿,隔离检疫
飞沫核:飞沫中的水分蒸发变干后,成 为蛋白质和细菌或病毒组成的飞沫核 尘埃传染:由病原体覆着的尘埃在空气 流动冲击下,在空气中飘扬,被易感动 物吸入而感染。主要有结核病、炭疽、 猪瘟。
经空气传播的特征
主经呼吸道传播 病例常连续发生可形成爆发,患病动物多为传染源周 围的易感动物。 发病率多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升高现象,多见于冬春季, 病的发生常与畜舍条件及拥挤有关。
四、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 本环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 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 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传染源:
也称传染来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除体外的 动物机体。具体说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 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 传播媒介:
传染期: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称为传染期。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 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决定的
病原携带者:
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病毒、 细菌、寄生虫)的动物。 病原携带者据携带病原微生物可称为:
带毒者 带菌者 带虫者
病原携带者据发病时期可分为: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
特异免疫状态:流行时,易感性高个体易于 死亡。流行过后,易感性降低。幼畜,先天 性被动免疫(母源抗体)畜群的免疫性:一 般有 70—80%是有抵抗力的,就不会发生大 规模流行。免疫接种就是加强畜禽的免疫性。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 状出现前既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狂犬病 猪瘟 口蹄疫等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诊症状消 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猪气喘病 布鲁氏菌病等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 过某中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 体的动物。
巴氏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 猪丹毒 马腺疫等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 感染: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病毒的持续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 温和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 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 型)
非典型感染:
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 型症状不同(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
良性感染:
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 称为良性感染。
恶性感染:
该传染病能引起病畜大批死亡,称 为恶性感染。(如口蹄疫,良性其 病死率小于2%,恶性则大大超过。)
最急性:
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1天内突然死亡,症状的 病变不显著。(如牛养炭疽、巴氏杆菌病、绵羊快 疫、猪丹毒等)。
经活的媒介物而传播:
节肢动物:虻类(气肿疽、炭疽)、蝇、蚊(乙脑)、 蠓(蓝舌病)和蜱 野生动物:吸血蝙蝠(狂犬病)、鼠类、狐狸和狼等 人类:饲养人员、管理人员、兽医工作者-进出病畜和 健康的畜舍
经使用工具和器械的传播
运输工具、食具、饮水器等 医用体温计、注射器、针头等
急性:
病程较短,自几天到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 典型症状。(如急性炭疽、猪瘟、猪丹毒等)。
亚急性感染:
病程稍长,症状比较缓和(如疹块性猪丹毒和牛肺 疫等)。
慢性感染:
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 显或者甚至不表现出来。(如布病、结核病、喘气 病等)
持续性感染: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Biblioteka Baidu
接触性传染病
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任何外界 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 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 直接接触(交配、舔咬等)而引 起的传播方式。
狂犬病 破伤风
间接接触传播:必须在外界环境因素的 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 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多数传染病为此传播方式,如口蹄疫、 猪瘟、鸡新城疫等 间接接触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
经产道传播:
病原体经孕畜尿道通过子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 盘引起胎儿感染。或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穿出而 暴露于严重污染的产道时,胎儿经皮肤,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母体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葡萄 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疱疹病毒。
接触性传染病:能以直接接触传 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传播 的传染病称为接触性传染。
被病原体污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如畜舍、饲 料、源、空气、土壤等。其可能是生物(媒介 Vector)或无生命的物体(媒介物,污染物)。
传染源类型:
患病动物: 病原携带者:
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前驱期和症 状明显期的病畜,在急性过程或病 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 病原体。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畜随 病种不同,其传染源的作用也不同。
显性感染:
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 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隐性感染:
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 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 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局部感染:
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 较弱, 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 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 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引起的各种脓创)。
指动物长期处于感染的状态,(例一些 疱疹病毒、批膜病毒、副粘病毒及反转 录病毒科所属的病毒)。
慢病毒感染:
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 进行性的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 感染(例:绵羊的痒病、疯牛病、人的 库鲁病)。
顿挫性感染:
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 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 称为顿挫性感染。(属于一种轻病例,常 见于疾病的流行后期。)
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 经污染的饲料和水 经污染的土壤 经活的媒介物 经使用的工具、器械
经空气传播
飞沫传染:经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 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传染。如结核病, 猪喘气病,牛肺疫,猪流感,鸡传喉。
影响飞沫传播的因素:畜群密度大,潮湿, 阴暗,通风不良,飞沫传播作用时间较长。
全身感染:
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 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 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表现形式有菌血 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 症和脓毒败血症。
典型感染:
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 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 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
病原携带者存在间歇排毒的现象。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 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的 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可分两大 类: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预防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切 断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概念:传染病在群体 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 向平行传播 水平传播方式:
经污染的饲料和水传播
主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牛 瘟,猪瘟,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炭疽, 鼻疽等。 防疫上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仓库、饮水、饲料加工厂、 畜舍、牧地、水源、有关人员和用具的污染,做好相 应的防疫消毒卫生管理
经污染的土壤传播
土壤性病原微生物:随病畜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 体一起落入土壤而能在其中生存很久的病原微生物称 为土壤性微生物。 以该种传播方式的传染病有:炭疽、气肿疽、破伤风、 猪丹毒、恶性水肿。 传播特点: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疫区存在 相当牢固。应特别注意病畜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物 体和尸体的处理。
第一节、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和流行规律
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感染的类型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 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 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 称为感染。 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 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 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常常不同,同一传 染病潜伏期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动。(猪瘟: 多为5-8天;狂犬病:一般为2-8周,长可达 数月或数年。) 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 较小,慢性传染病以及症状不很明显的传染 病其潜伏期差异较大。 同一种传染病潜伏期短促时,疾病经过常较 严重,反之,疾病病程较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