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专题讲义(ppt 36页)
合集下载
审计理论知识(PPT38张)
(2)内部生成——生成者有信息控制权、会利用信 息控制权为自己谋利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是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的 情况关系其个人利益,而且会计信息的生成是在 其控制之下。利益驱动下,会有意无意的通过对 会计信息进行控制使之有利于自己。企业的蛋糕 的大小是一定的,经营者利用会计信息控制权利 增加自已分得的部分,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 利益。
一、对会计的理解 2. 会计记录与计量的对象——经济活动
(1)什么经济活动 美国经济学家蔓昆说:经济只不过是一个 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已。所以经济活 动即由人们之间的交易活动所构成。
一、对会计的理解
如学生上学交学费,换取消费学校教育资 源的权利;工人付出劳动换取工资;管理 者付出脑力换取薪酬;房地产开发商支付 土地出让金换取土地开发使用权;企业生 产、销售产品获得销售收入;酒店提供住 宿、餐饮取得服务收入;国家间贸易互通 有无等等都是交易活动。
(3)会计信息操控带来的问题 会计信息的可信性、真实性缺失,投资者不敢轻 易投资,资本流动受限,资本市场萎缩,社会经 济的运转受阻。
三、对审计的理解 1.审计——通过信息认证,增加会计信 息可信性
审计发展的历史是信息认证发展的历史 所有者自我认证——原始社会 所有者对他人认证——上计制度 所有者委派他人认证——钦差大臣 所有者委派专人认证——国家审计机构 所有者设立独立机构认证——注册会计师
(3)税务部门 税务部门要关注公司的经营收入和获得利润等情 况,因为企业的经营收入和经营利润是主要税源 ,是计算税额的基础,这关系到国家的税收收入 。
(4)企业员工 企业的员工作为企业的成员,其利益与企 业密切相关,当然也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 。
(5)企业的供应、销售商 黎明公司的供应商特别是采取赊销方式的 供应上会关注公司的支付能力,有没有足 够的现金支付货款、偿还货款等。销售商 也会关注黎明公司的经营情况,如果黎明 公司的供货能力发生变化 ,会影响销售商 的货源,进而影响其销售业绩。
专题一:审计理论及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围绕审计理论的某一特定命题,设计科 学、合理 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收回 的有效问卷进行 实证分析,这是一种常用的 实证法。
2、案例研究法
每一个重大审计案例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 些深层次的审计理论问题。认真研究重大的审 计案例,寻找其理论根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审 计理论界的惯例。
5、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使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和数理
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假设检验。
(三)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关系
1、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区别 区别一:切入点不同 区别二:功能和发展趋势不同 2、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联系 3、规范法与实证法在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中的 现实选择
要素加以归类;
▲应用标准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为审计行为提供指南。
加拿大审计学者安德森进一步修改、充实了上述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目的
公认审计标准
审计概念 审计假设 可用的审计技术 审计方案 审计实施 审计报告 有效的审计结论
(二)三泽一的审计理论结构
三泽一审计理论模式
会计审计理论(即财务审计理论) 业务审计理论 审计理论 会计士审计理论(即独立审计理论) 监事审计理论 会计审计理论(即财务审计理论)
和必要条 件…… 审计假设足以成为审计理论的基础;
▲审计假设是构造系统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 发展的前提。
3、目标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
▲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审计的目标问题应是审计理论的最高层次的问题
4、以环境为逻辑起点的理论结构(见下图)
环境导向型审计理论结构图
审计环境 审计外环境 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审计对象 审计内环境
《审计理论—评价、调查 和判断》的出版。 (C.W.尚德尔1978年 )
审计学审计方法(课堂PPT)
第五章 审计方法
基本要求
理解解审计审计方法的重 要性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常用 审计技术,掌握审计抽样中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舞弊审 计技术,重点也是难点是统 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1
第五章 审计方法
不同的审计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也不相同。 有时一种审计方法能够获取多项据,实现多 项认定,有时一种证据需要多种审计方法去 搜集。一个审计项目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 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 采用也往往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正确 和恰当地运用审计方法,有助于审计人发现 被审计事项存在的原因,有助于节约审计时 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12
(7) 非统计抽样
在审计抽样中,既以运用统计抽样,也可 以运用非统计抽样,而且可以把两者结合 起来使用。
13
一、单项选择题
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对56个样本实施了审计程序, 样本偏差为2,风险系数为5.3,假如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 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下列对风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总体偏差率上限为5.3/56=9.5%,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 9.5%的风险为10%
B.总体偏差率上限为5.3/56=9.5%,注册会计师有90%的 把握保证总体实际偏差率不超过9.5%
C.如果可容忍偏差率为7%,则说明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 过可容忍偏差率的风险很小,因而能接受总体
D.如果可容忍偏差率为7%,则说明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 过可容忍偏差率的风险很大,因而不能接受总体
差
率
报
同向变动
总体变异性
—
总体变异性 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 总体规模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10
统计抽样
确定测试目标
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和误差
基本要求
理解解审计审计方法的重 要性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常用 审计技术,掌握审计抽样中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舞弊审 计技术,重点也是难点是统 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1
第五章 审计方法
不同的审计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也不相同。 有时一种审计方法能够获取多项据,实现多 项认定,有时一种证据需要多种审计方法去 搜集。一个审计项目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 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审计方法的 采用也往往决定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正确 和恰当地运用审计方法,有助于审计人发现 被审计事项存在的原因,有助于节约审计时 间,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12
(7) 非统计抽样
在审计抽样中,既以运用统计抽样,也可 以运用非统计抽样,而且可以把两者结合 起来使用。
13
一、单项选择题
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对56个样本实施了审计程序, 样本偏差为2,风险系数为5.3,假如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 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下列对风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总体偏差率上限为5.3/56=9.5%,总体实际偏差率超过 9.5%的风险为10%
B.总体偏差率上限为5.3/56=9.5%,注册会计师有90%的 把握保证总体实际偏差率不超过9.5%
C.如果可容忍偏差率为7%,则说明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 过可容忍偏差率的风险很小,因而能接受总体
D.如果可容忍偏差率为7%,则说明总体的实际偏差率超 过可容忍偏差率的风险很大,因而不能接受总体
差
率
报
同向变动
总体变异性
—
总体变异性 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 总体规模 总体规模 影响很小
10
统计抽样
确定测试目标
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和误差
审计理论专题ppt课件
点.经济研究(1)
3
专题二 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安排
一、待研究的主题 1、审计师法律责任形式及国际比较 2、安排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根本宗旨的经济学意义 3、审计师法律责任安排与审计质量提高:逻辑与 证据 4、审计师法律责任安排与审计诚信
(1)诉讼成本与诉讼收益 (2)法律制度与审计诚信 (3)惩罚的有限性与有效性
4
4、无限责任安排的相对优势:理论与经验证据
5、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威摄力:一个思想试验
二、须精读的文献
1、公司法、证券法、CPA法、会计法、审计法、合同法、民法、 刑法、行政诉讼法 2、张维迎.2002.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1) 3、王善平.2002.独立审计的诚信问题.会计研究(7) 4、王善平.2002.注册会计师合伙制度的私人财产与创新能力.会计 论坛(2) 5、刘峰,许菲.2002。风险导向型审计 法律风险 审计质量.会计研 究(2):21-27 6、李爽,吴溪.2002.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会计研究 (2):28-36
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6)33-46
6、方竹兰.1997.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使用权是一个趋势.经
济研究(6):36-40
7、张维迎.1996.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
(9)
8、杨瑞龙、周业安.1997.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
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
5
专题三 独立审计管制问题
一、待研究的主题 1、管制的经济学 2、独立审计的准入管制问题 3、独立审计的行为管制问题 4、我国独立审计管制的市场效率与现实问题 5、我国独立审计管制改进问题
6
二、须精读的文献(1)
审计方法培训课件(94张PPT)
21
审核中审计人员应关注的重点
• 敏感时间:(年初、年末结转调整账务集中;新企业注册时间;干部离任
交接时间;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变动时间)
• 敏感科目:(往来科目、成本费用类科目、预提待摊类科目、估计类科目) • 敏感数字:(红字,负数,整数,大数-红字冲账的数额若又大又整,一般不要
轻易放过)
• 敏感事项:(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内容,如购房、建房、与银行
管家型受托经济责任——查错防 弊——账簿报表 局限性:a、浪费大量人力时间
b、即使抽查,存在很大风 险
c、不容易发现程序性错误, 不能追根溯源
2、制度基础审计
美国:
经济责任委托人转变(社会公众)
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评审内部控制系统
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在重点审查内部控
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基础上,借以发现内 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的根源,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对内部 控制制度的有效之处,可缩小其检查范围 或简化其审计程序的一种审计模式。
例如,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时,发现应付账款 项目余额150万元比其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145万元多出5万元, 将明细表与明细分类账各账户余额核对无误。审计人员将“应付 账款”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同记账凭证核对,发现某月将应过入 “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户该客户贷方的5万元误过到“预付账款” 明细分类账的贷方,以致引起了上述账账不符的情况,通过审阅 取得了书面显示证据,查明账簿之间不符的问题。
16
审 •①原始凭证的审阅:
阅
– 审阅凭证要素
法
-审阅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
审
阅
时
应
审
核
的
内
容
2021/7/28
审核中审计人员应关注的重点
• 敏感时间:(年初、年末结转调整账务集中;新企业注册时间;干部离任
交接时间;会计制度及其他规定变动时间)
• 敏感科目:(往来科目、成本费用类科目、预提待摊类科目、估计类科目) • 敏感数字:(红字,负数,整数,大数-红字冲账的数额若又大又整,一般不要
轻易放过)
• 敏感事项:(社会和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内容,如购房、建房、与银行
管家型受托经济责任——查错防 弊——账簿报表 局限性:a、浪费大量人力时间
b、即使抽查,存在很大风 险
c、不容易发现程序性错误, 不能追根溯源
2、制度基础审计
美国:
经济责任委托人转变(社会公众)
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评审内部控制系统
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在重点审查内部控
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基础上,借以发现内 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的根源,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对内部 控制制度的有效之处,可缩小其检查范围 或简化其审计程序的一种审计模式。
例如,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时,发现应付账款 项目余额150万元比其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145万元多出5万元, 将明细表与明细分类账各账户余额核对无误。审计人员将“应付 账款”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同记账凭证核对,发现某月将应过入 “应付账款”明细分类账户该客户贷方的5万元误过到“预付账款” 明细分类账的贷方,以致引起了上述账账不符的情况,通过审阅 取得了书面显示证据,查明账簿之间不符的问题。
16
审 •①原始凭证的审阅:
阅
– 审阅凭证要素
法
-审阅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
审
阅
时
应
审
核
的
内
容
2021/7/28
第一讲 审计理论概述
2015-7-4 13
7.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
• 实证法作为构建审计理论的一种方法,就是要 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审计概 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其一般步骤是: (1) 进行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 (2) 将 通过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等途径获得 的数据资料做系统整理和计量分析; (3) 概括 和归纳计量分析的结果; (4) 以逻辑和数学方 法得出研究结论; (5) 做出理论上的诠释,建 立理论模型; (6) 检验研究命题或理论模型, 接受或修改甚至推翻原假设。
2015-7-4 24
(五)逻辑起点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 第四,逻辑起点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 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 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 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开端是正确的。 • 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 审计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 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规定着审计系统整 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审计理论体 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2015-7-4
• 哲学基础起点论(莫茨和夏 拉夫,1961) • 理论基础起点论
• 财务责任起点论(钟英详, 1986) • 目标与假设双重起点论(袁 晓勇,1997) • 审计性质与目标双重起点论
• 环境与目标双重起点论(谢 诗芬,2000)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起点论 (李汉国,1988)
22
(四)几种审计理论结构的 评介
第一讲 审计理论概述 auditing definition.ppt
1 2
3 4
2015-7-4
审计理论的涵义与作用
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审计理论建设的里程碑
7.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
• 实证法作为构建审计理论的一种方法,就是要 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审计概 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其一般步骤是: (1) 进行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 (2) 将 通过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等途径获得 的数据资料做系统整理和计量分析; (3) 概括 和归纳计量分析的结果; (4) 以逻辑和数学方 法得出研究结论; (5) 做出理论上的诠释,建 立理论模型; (6) 检验研究命题或理论模型, 接受或修改甚至推翻原假设。
2015-7-4 24
(五)逻辑起点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 第四,逻辑起点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 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 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 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开端是正确的。 • 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 审计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 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规定着审计系统整 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审计理论体 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2015-7-4
• 哲学基础起点论(莫茨和夏 拉夫,1961) • 理论基础起点论
• 财务责任起点论(钟英详, 1986) • 目标与假设双重起点论(袁 晓勇,1997) • 审计性质与目标双重起点论
• 环境与目标双重起点论(谢 诗芬,2000)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起点论 (李汉国,1988)
22
(四)几种审计理论结构的 评介
第一讲 审计理论概述 auditing definition.ppt
1 2
3 4
2015-7-4
审计理论的涵义与作用
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审计理论建设的里程碑
审计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36页)
(六)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 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 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 单选1.审计是由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 人三方面的关系人组成,处于独立的第三者地位 的是( )
• A.审计主体 B.审计客体 C.审计委托人 D.其 他利益相关者
• 多选4.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及其财 政财务收支与其相关经济活动.即以各种资料 反映的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一部分 的经济活动,下列关于审计对象说法正确有 ( )。
• A.审计对象主要是砍审计单位过去一段时间内 的经济活动
• B.审计对象应该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制度
• C.审计对象由审计主体、业务不同而各有侧 重
• A.西周 B.秦汉时期 C.隋唐 D.明清
• 12.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审计 走向独立、专职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一 直到宋.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集权管 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也更加健全 最具代表性的制度设置是出现了独立的专 职审计机构( )。
• A.司会 B比部 .C审计院 D.都察院
• 单选9. 我国审计正式命名的标志是( 立。
A.秦朝 B.宋朝 C.汉朝 D.唐朝
)审计院的建
• 1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早 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设立负责审计的官员, 称为( )
• 司会 B.宰夫 C.小宰 D.监察长
• 11.司会、宰夫是我国官厅审计(政府审计)的最 初萌芽.可以看出、( )是我国审计的初步形成阶 段。
1581年威尼斯会计协会
18世纪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世界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 查尔斯.斯内尔(1721) 标志民间审计诞生
审计的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 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机构和相关领导的授权, 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 单选1.审计是由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 人三方面的关系人组成,处于独立的第三者地位 的是( )
• A.审计主体 B.审计客体 C.审计委托人 D.其 他利益相关者
• 多选4.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及其财 政财务收支与其相关经济活动.即以各种资料 反映的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一部分 的经济活动,下列关于审计对象说法正确有 ( )。
• A.审计对象主要是砍审计单位过去一段时间内 的经济活动
• B.审计对象应该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制度
• C.审计对象由审计主体、业务不同而各有侧 重
• A.西周 B.秦汉时期 C.隋唐 D.明清
• 12.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审计 走向独立、专职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一 直到宋.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集权管 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也更加健全 最具代表性的制度设置是出现了独立的专 职审计机构( )。
• A.司会 B比部 .C审计院 D.都察院
• 单选9. 我国审计正式命名的标志是( 立。
A.秦朝 B.宋朝 C.汉朝 D.唐朝
)审计院的建
• 1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审计的国家之一,早 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经设立负责审计的官员, 称为( )
• 司会 B.宰夫 C.小宰 D.监察长
• 11.司会、宰夫是我国官厅审计(政府审计)的最 初萌芽.可以看出、( )是我国审计的初步形成阶 段。
1581年威尼斯会计协会
18世纪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
世界第一位社会审计人员 查尔斯.斯内尔(1721) 标志民间审计诞生
审计讲义(1-4章)
第二章 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1 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 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 的职业行为标准。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 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 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第二章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2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及其发展展望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框架
§2 重要性(审计准则第10号)
• 重要性的概念 • 重要性的运用
理解定义注意几点
•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 • 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
度来考虑 •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 重要性与可容忍误差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的运用
• 重要性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 评价重要性需要一些基础。 • 质量因素对重要性也有影响
2003年7月1日施行 两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内 部审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
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 中国CPA的管理体制 • 注册会计师协会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会计师事务所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 • 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200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意见》(19 号文),指出“经财政部党组决定,将 原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使的行政 职能予以收回,由财政部有关职能机构 行使,注册会计师协会履行行业自律性 管理职能。”
• 行政责任 • 民事责任 • 刑事责任
第二章 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 §4 我国各项法律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范 • §5 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如何防范法律诉讼
补充内容
•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
研究型审计ppt课件
D
案例研究
选取典型案例,对其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全 面评估,提出改进方案并跟踪实施效果。
优化建议提出
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如完 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 管、提高风险意识等。
案例四:环境审计的应用与挑战
Hale Waihona Puke 发展建议提出针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如加强 国际合作、提高技术水平、扩大 审计范围等。
优化建议提出
04
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和需求, 提出优化研究型审计的建议和方 法,如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建 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挑战与应对策略
指出环境审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难度 大、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并提出 相应的应对策略。
01
总结词
探讨环境审计的应用现状和挑战 ,提出应对策略和发展建议。
03
02
应用现状分析
分析环境审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 状,包括审计主体、对象、内容 和方式等。
案例五:研究型审计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
02
CATALOGUE
研究型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确定研究问题
总结词
明确、具体、可操作
详细描述
在研究型审计中,确定研究问题是首要步骤。这需要审计人员根据组织的需求、风险评估和业务环境等因素,明 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并具体化研究问题,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收集数据和信息
总结词
全面、准确、相关
详细描述
收集数据和信息是研究型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需要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审计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 息,包括财务、业务、市场等各方面的数据。同时,要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准确、全面且与审计 问题相关。
审计的方法讲义(ppt51张)
一般传统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查 证方法 舞弊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抽样技术方法 现代化管理技术方法
1 风险评估方法
• • • • 战略风险分析法 经营风险分析法 业绩评价法 剩余风险检查法
审计查证方法
• 2 分析程序
• 3
• 4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 指CPA提供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 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 做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 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的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 的波动和关系。 • 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账户余额或交 易; (2)确定期望值;
答案:教材79页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调查法)
1 )盘存法
(1)直接盘点——数量较小的贵重财产物资
例如: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应收票据、贵重金属材料等
(2)监督盘点——数量较大的实物 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存货等 (3)突击盘点——有利于发现盘点对象在一般情况下的状况 一般用于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物资的检查 (4)通知盘点——在预先通知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情况下,组织 盘点工作,财务报表审计主要确定帐实一致性,因而在盘点时大多采 用通知盘点 (5)抽查——大宗原材料、产成品
要求:根据上述未达帐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假定银行对账单 所列企业银行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在编制调节表时发现错误金额是多 少?属于什么性质错误?6.30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帐面的正确余额是多少?
D、帐实核对
E、帐帐核对 例如,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时,发现 应付帐款项目余额1 500 000元比其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1 450 000元多出50 000元,将明细表与明细分类账各账户余 额核对无误。再核对资产负债表上预付账款项目余额250 000元,与其明细分类账合计数200 000元核对出50 000元。 凭经验看出可能有同一客户,既为购货人,又为供货人, 由于过账串户引起上述不符。审计人员将“应付帐款”账 户的贷方发生额同记账凭证核对,发现某月将应过入“应 付帐款”明细分类账户该客户贷方的50 000元误过到“预 付帐款”明细分类账的贷方,以致引起了上述帐帐不符的 情况,通过审阅取得了书面显示证据,查明账簿之间不符 的问题。
1 风险评估方法
• • • • 战略风险分析法 经营风险分析法 业绩评价法 剩余风险检查法
审计查证方法
• 2 分析程序
• 3
• 4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 指CPA提供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 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 做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 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的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 的波动和关系。 • 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账户余额或交 易; (2)确定期望值;
答案:教材79页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调查法)
1 )盘存法
(1)直接盘点——数量较小的贵重财产物资
例如: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应收票据、贵重金属材料等
(2)监督盘点——数量较大的实物 适用于固定资产,在产品、产成品、存货等 (3)突击盘点——有利于发现盘点对象在一般情况下的状况 一般用于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物资的检查 (4)通知盘点——在预先通知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情况下,组织 盘点工作,财务报表审计主要确定帐实一致性,因而在盘点时大多采 用通知盘点 (5)抽查——大宗原材料、产成品
要求:根据上述未达帐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假定银行对账单 所列企业银行存款余额正确无误。试问在编制调节表时发现错误金额是多 少?属于什么性质错误?6.30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帐面的正确余额是多少?
D、帐实核对
E、帐帐核对 例如,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时,发现 应付帐款项目余额1 500 000元比其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1 450 000元多出50 000元,将明细表与明细分类账各账户余 额核对无误。再核对资产负债表上预付账款项目余额250 000元,与其明细分类账合计数200 000元核对出50 000元。 凭经验看出可能有同一客户,既为购货人,又为供货人, 由于过账串户引起上述不符。审计人员将“应付帐款”账 户的贷方发生额同记账凭证核对,发现某月将应过入“应 付帐款”明细分类账户该客户贷方的50 000元误过到“预 付帐款”明细分类账的贷方,以致引起了上述帐帐不符的 情况,通过审阅取得了书面显示证据,查明账簿之间不符 的问题。
审计理论 PPT课件
二、审计的发展
审计方式的发展 审计方法的发展 审计目标的发展 审计内容的发展 审计主体的发展
2020/4/6
审计理论
66
审计理论
二、审计的发展
1、审计方式的发展
听审
会计人员将自己经管的账目想主管人员逐笔念诵, “审计人员”在一边听取汇报。
审阅书面资料
主要审阅一些会计资料、会计报表、会计账簿等等。
2020/4/6
33
审计理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一、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审计是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所形成的受 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2020/4/6
44
审计理论
背景: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有者拥有很多财产
审计理论
第一章 审计基本理论
1
审计和审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假设
审计理论结构框架(重点)
审计的性质
定义和基本特征 对象 职能和作用 分类(基本分类)
审计动因理论(受托责任论)
2020/4/6
审计理论
22
审计理论
第一节 审计和审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任务: 1、了解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2、熟悉审计的发展过程; 3、熟悉审计理论的发展过程。
2020/4/6
1144
审计理论
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我国第一部注册会 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同年,著名会计师谢霖先 生被批准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他创办的正则会计 师事务所也获准成立。其后,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 也相继成立了会计师事务所。
2020/4/6
审计工作基本知识讲解34页PPT
2024/3/21
10
审计的骤
• 准备 • 进行 • 报告 • 结束
2024/3/21
11
审计的准备
• 明确审计的目的 • 确立审计范围 • 安排资源 • 明确标准 • 与审计对象接触 • 编写审计清单 • 回顾前次的审计
2024/3/21
12
资源的确认与分配
• 成员构成 • 技术要求 • 审计时间
—卫生局的视察和访问
• 回顾管理层的变化
2024/3/21
20
审计的实施
召开一次简短的首次会议 进行现场审核 确定不合格项并编写不合格报告 汇总分析审核结果 召开末次会议,宣布审核结果 编写审核报告
2024/3/21
21
审计的实施
召开首次会议:
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介绍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重申审核的范围和方法; 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在审核组和受审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系;
• 扼要检查
对过去常规检查记录审查,证明一贯遵守GMP的部门可进行扼要检查。
扼要检查是从GMP检查项目中挑选有限项目作为执行GMP的指标。
• 追踪检查(再评估或再检查)
被检查部门未履行或不正确履行GMP的某些规定,并已接受检查员的《整改措 施表》,检查员应对其进行追踪检查,监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 特殊检查
确认审核组所需要的资源和设施已齐备;
确认审核组和受审方高层管理者之间末次会议和中间数次 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2024/3/21
22
审计的实施
现场审核
现场审核需要注意之处 客观证据 审核的路线和方法
2024/3/21
23
审计的实施
审计基础理论教学课件第八章 审计方法论理论
第五节 电子数据环境对抽样审计的影响:一个理论框架
二、理论框架
(三)电子数据经济行为审计中抽样审计的作用 经济行为主要包括财务行为和业务行为,其审计目标是判断经济 行为的合规性。 财务行为通常有完整的记录,如果定位于结论导向,则是对财务行 为的合规性形成整体性结论。 业务行为审计的取证思路与审计载体有关,有的业务行为有完整 的审计载体,其审计取证也类似于财务行为审计,因此,电子数据 审计中对抽样审计的程度也类似于财务行为审计,总体来说,这类 电子数据业务行为合规审计对抽样审计的依赖程度较低甚至消失 。
第五节 电子数据环境对抽样审计的影响:一个理论框架 二、理论框架
(四)电子数据经济制度审计中抽样审计的作用
1.制度审计作为减少实质性程序的控制测试时,电子数据环境对抽 样审计的影响 2.制度审计作为独立审计业务时,电子数据环境对抽样审计的影响
第六节 电子数据环境对内部控制评价之作用的影响:一个理论框架
第四节 审计主题、审计取证模式和审计意见
二、审计主题、审计取证模式和审计意见:理论框架
(三)审计取证模式:审计命题 命题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审计命题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 方面,它是审计目标的分解,所以,也可以称为具体审计目标;另一方 面,它必须与一定的审计标的相联系,是针对特定的审计标的需要获 取证据来证明的命题。 就财务信息主题来说,审计命题就是将审计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交易 、余额、列报,形成针对特定交易、余额、列报的具体审计目标,也 就是针对该特定交易、余额、列报所要证明的命题。 就行为主题来说,特定行为的审计目标是合规性,而真实性是其基础 ,所以,特定行为的审计命题包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 分类、合规。 就制度主题来说,典型形态是内部控制审计,审计目标是健全性,审 计命题包括合规性、健全性和遵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审计理论研究中的规范方法
❖哲学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档案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1.哲学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将开始对自己的目的和本质等 理论问题提出疑问,并开始寻求哲学的指导。例如,莫茨、萨拉夫的《审计 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次从哲学高度,运用哲学方 法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审计理念进行了系统地、全方位探索: ❖一是“理解(Comprehension)”,是以概括性的眼光对审计理论作全面思 考。具体说来,“理解”这一研究途径是要在审计这门学科中寻求那些较有普 遍性的概念,诸如证据、应有的关注、披露和独立性等进行研究。 ❖二是“展望(Perspective)”,是从综合的、相互联系的角度考虑每一个 审计问题。具体说来,“展望”时需要摒弃那些特殊的理由、超越个人成见 和既得利益,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根据其综合的重要性和各个方面来考虑,而 不应仅从一个或几个有限的角度去考虑。 ❖三是“洞察(Insight)”,是以超越偶然认可的惯例或信念去深刻认识推 论的前提。具体说来,所有的洞察需要在审计知识领域里避免偏见和提出不 科学的推论,有必要揭示并接受审计基本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 ❖四是“想象(Vision)”,即超越时空,预测审计理论的前景和目标。具体 说来,发挥想象时需要真正摆脱日常问题,的困扰并长期致力于发展审计知识 领域,对本学科持超然而严肃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所在并预见其对未来的影响。
➢ 哲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借用哲学这一“科学的科 学”,研究结果一般比较系统且逻辑起点高,结论严密,前后 连贯、一致,学术层次较高。但缺点是研究对象范围受到一定 限制,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学科领域操作性差;研究者也受 到一定束缚,要能相当熟悉本学科领域并能与相关学科融会贯 通,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很强的创新、预见能力。
历史研究方法的技术要求:要注重归纳与总结的严谨性,较
多地交叉运用比较方法,注意背景分析。
历史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适用于就某现实命题总结历
史规律,寻找历史渊源和提供历史依据。
3.档案研究方法
档案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相关的重要审计论著和审计职业组织公告等文献档 案进行综述,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的方法。
例如,王光远编著的《管理审计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即是一成功例。为了研究基本的管理审计问题,他通过档案查阅了有代表 性的会计审计学者及相关职业组织对管理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种种认识, 不仅系统研究了美、英、日等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和调查报告,美、 英、日、澳等国政府审计署的准则和其他公告,美、英管理协会的公告和 调查报告,管理咨询服务公告,纳税实务责任公告,会计与复核服务公告, 鉴证准则公告,还系统研究了马丁德尔的《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伦纳德 的《管理审计》、利奥·赫伯特的《管理业绩审计》、格林的《公营部门货 币价值审计》、理查德·布朗的《政府业绩审计》,以及《会计评论》、 《会计杂志》、《会计、审计与受托责任学刊》、《财务受托责任与管理 学刊》、《管理审计学刊》、《注册会计师杂志》等刊物上的相关论文。 然后,在大量掌握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编著了 《管理审计理论》。该论著进行档案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非常清晰明了, 进一步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专题讲义(ppt 36页)
研究方法
在审计学发展进程中,审计学方法论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 形成了审计学研究的两大基本方法:
❖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 ❖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
本专题以“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规范研究方法 ❖二、实证研究方法 ❖三、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关系 ❖四、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现实选择
察,概括出其共性和内在联系,表达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所谓演绎法(Deductive approach)是从归纳概括出的一般结
论出发,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形式推导出个别结论。
2.规范研究方法步骤 (1)确定研究的前提(命题); (2)说明这一前提(命题)对实务的指导作用; (3)根据既定前提(命题),推导出基本原则或概念; (4)以基本原则或概念来指导并进一步规定具体实务程序。
郭道扬教授曾指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只有以审计史学研究为基础,也 只有对每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历史渊源上加以追索,方可揭示理论内 涵中的本质问题,把握这一理论的历史成因及历史进展,以及正确评价某 一理论问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便是任何一个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必 须以历史研究作为起点的基本原因。
例如,文硕编著的《世界审计史》(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就是运 用历史研究方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典范。该书作为第一部世界审计通史, 从国家审计发展、民间审计发展、内部审计发展、会计帝国大战到专题审计 史,详尽展示了审计演进的轨迹。作者从历史规律的视角,以追根溯源的科 学态度,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优点在于以尊重历史的态度与精神
得出的研究结果比较客观、公正;由于“历史会重演”是近乎 规律的一条假设,使研究过程具有较好的大局观。但缺点也可 以从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限制两方面分析。研究者首先必须成 为一位“史学家”,要能博古通今;研究对象资料必须相当翔 实,能追根溯源到较为久远的年代,并容易获取。
➢ 哲学研究方法的技术要求:主要注重概念的探讨与检验,积 极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的成果,注意研究成果的系统性。
➢ 哲学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适用于有较高理论驾驭能力 的全能型研究者,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对其他研究成果进行 逻辑检验。
2.历史研究方法
所谓历史研究方Biblioteka ,是指通过追踪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历史 发展规律的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以某种方式把历史的事实组织起来,在 思维中构建对象的历史,从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恩格斯把这种方法称之 为“按照历史”的研究方式。
一、规范研究方法
(一)规范研究方法概念 1.规范研究方法含义 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是以特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事物“应该是什么”, “不应该是什么”,力求概括出最优实务范式,进而指导和优 化实务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所谓归纳法(Inductive approach)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
❖哲学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档案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1.哲学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将开始对自己的目的和本质等 理论问题提出疑问,并开始寻求哲学的指导。例如,莫茨、萨拉夫的《审计 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次从哲学高度,运用哲学方 法从以下四个角度,对审计理念进行了系统地、全方位探索: ❖一是“理解(Comprehension)”,是以概括性的眼光对审计理论作全面思 考。具体说来,“理解”这一研究途径是要在审计这门学科中寻求那些较有普 遍性的概念,诸如证据、应有的关注、披露和独立性等进行研究。 ❖二是“展望(Perspective)”,是从综合的、相互联系的角度考虑每一个 审计问题。具体说来,“展望”时需要摒弃那些特殊的理由、超越个人成见 和既得利益,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根据其综合的重要性和各个方面来考虑,而 不应仅从一个或几个有限的角度去考虑。 ❖三是“洞察(Insight)”,是以超越偶然认可的惯例或信念去深刻认识推 论的前提。具体说来,所有的洞察需要在审计知识领域里避免偏见和提出不 科学的推论,有必要揭示并接受审计基本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 ❖四是“想象(Vision)”,即超越时空,预测审计理论的前景和目标。具体 说来,发挥想象时需要真正摆脱日常问题,的困扰并长期致力于发展审计知识 领域,对本学科持超然而严肃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所在并预见其对未来的影响。
➢ 哲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借用哲学这一“科学的科 学”,研究结果一般比较系统且逻辑起点高,结论严密,前后 连贯、一致,学术层次较高。但缺点是研究对象范围受到一定 限制,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学科领域操作性差;研究者也受 到一定束缚,要能相当熟悉本学科领域并能与相关学科融会贯 通,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很强的创新、预见能力。
历史研究方法的技术要求:要注重归纳与总结的严谨性,较
多地交叉运用比较方法,注意背景分析。
历史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适用于就某现实命题总结历
史规律,寻找历史渊源和提供历史依据。
3.档案研究方法
档案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相关的重要审计论著和审计职业组织公告等文献档 案进行综述,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的方法。
例如,王光远编著的《管理审计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即是一成功例。为了研究基本的管理审计问题,他通过档案查阅了有代表 性的会计审计学者及相关职业组织对管理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种种认识, 不仅系统研究了美、英、日等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准则和调查报告,美、 英、日、澳等国政府审计署的准则和其他公告,美、英管理协会的公告和 调查报告,管理咨询服务公告,纳税实务责任公告,会计与复核服务公告, 鉴证准则公告,还系统研究了马丁德尔的《对管理的科学评价》、伦纳德 的《管理审计》、利奥·赫伯特的《管理业绩审计》、格林的《公营部门货 币价值审计》、理查德·布朗的《政府业绩审计》,以及《会计评论》、 《会计杂志》、《会计、审计与受托责任学刊》、《财务受托责任与管理 学刊》、《管理审计学刊》、《注册会计师杂志》等刊物上的相关论文。 然后,在大量掌握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编著了 《管理审计理论》。该论著进行档案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非常清晰明了, 进一步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专题讲义(ppt 36页)
研究方法
在审计学发展进程中,审计学方法论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 形成了审计学研究的两大基本方法:
❖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 ❖实证法(Positive approach)
本专题以“审计理论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规范研究方法 ❖二、实证研究方法 ❖三、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关系 ❖四、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现实选择
察,概括出其共性和内在联系,表达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所谓演绎法(Deductive approach)是从归纳概括出的一般结
论出发,运用合乎逻辑的推理形式推导出个别结论。
2.规范研究方法步骤 (1)确定研究的前提(命题); (2)说明这一前提(命题)对实务的指导作用; (3)根据既定前提(命题),推导出基本原则或概念; (4)以基本原则或概念来指导并进一步规定具体实务程序。
郭道扬教授曾指出,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只有以审计史学研究为基础,也 只有对每一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从历史渊源上加以追索,方可揭示理论内 涵中的本质问题,把握这一理论的历史成因及历史进展,以及正确评价某 一理论问题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便是任何一个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必 须以历史研究作为起点的基本原因。
例如,文硕编著的《世界审计史》(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就是运 用历史研究方法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典范。该书作为第一部世界审计通史, 从国家审计发展、民间审计发展、内部审计发展、会计帝国大战到专题审计 史,详尽展示了审计演进的轨迹。作者从历史规律的视角,以追根溯源的科 学态度,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优点在于以尊重历史的态度与精神
得出的研究结果比较客观、公正;由于“历史会重演”是近乎 规律的一条假设,使研究过程具有较好的大局观。但缺点也可 以从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限制两方面分析。研究者首先必须成 为一位“史学家”,要能博古通今;研究对象资料必须相当翔 实,能追根溯源到较为久远的年代,并容易获取。
➢ 哲学研究方法的技术要求:主要注重概念的探讨与检验,积 极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的成果,注意研究成果的系统性。
➢ 哲学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适用于有较高理论驾驭能力 的全能型研究者,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对其他研究成果进行 逻辑检验。
2.历史研究方法
所谓历史研究方Biblioteka ,是指通过追踪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历史 发展规律的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以某种方式把历史的事实组织起来,在 思维中构建对象的历史,从而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恩格斯把这种方法称之 为“按照历史”的研究方式。
一、规范研究方法
(一)规范研究方法概念 1.规范研究方法含义 规范法(Normative approach)是以特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为主要手段,研究事物“应该是什么”, “不应该是什么”,力求概括出最优实务范式,进而指导和优 化实务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所谓归纳法(Inductive approach)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