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驾驶

合集下载

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实施细则

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实施细则

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14•【文号】国铁设备监[2014]18号•【施行日期】2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实施细则(国铁设备监〔2014〕18号国家铁路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安全管理,规范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工作,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9号)和《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14号)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铁路营业线上,承担公共运输或施工、维修、检测、试验等任务的铁路机车、动车组、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驾驶人员(以下简称驾驶人员),应当通过国家铁路局组织的考试,取得相应类别的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以下简称驾驶证,式样见附件1)。

第三条驾驶证分为机车系列和自轮运转车辆系列。

具体代码及对应的准驾机车车辆类型为:(一)机车系列:J1类准驾动车组和内燃、电力机车;J2类准驾动车组和内燃机车;J3类准驾动车组和电力机车;J4类准驾内燃、电力机车;J5类准驾内燃机车;J6类准驾电力机车。

(二)自轮运转车辆系列:L1类准驾大型养路机械和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L2类准驾大型养路机械;L3类准驾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

第四条聘用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驾驶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为驾驶证申请人提供必要的学习、培训条件,提高驾驶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

企业聘用取得驾驶证的人员,应当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驾驶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有关规定执业。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五条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按照本细则规定提交完整、真实的申请材料。

第六条初次申请驾驶证,申请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按理论考试报名截止日期计算,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年龄满18周岁,且不超过45周岁;(二)身体健康,符合《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TB/T3091)规定的职业健康标准,具有良好的汉字读写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交流;(三)机车系列申请人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及以上学历,自轮运转车辆系列申请人具有国家承认的高中、技校及以上学历;(四)机车系列申请人具有连续机务乘务学习1年以上或者机务乘务学习行程6万公里以上的经历;自轮运转车辆系列申请人具有连续自轮运转车辆乘务学习6个月以上的经历。

机新技术(第六章机车微机控制)

机新技术(第六章机车微机控制)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
§6-3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
一、输入信号 (1)司控器指令信号。O-15V电压信号—微机柜—与速度成正比的控制电 压—牵引/制动控制特性环节—控制目标计算值。 (2)电枢电流信号。用于特性控制、保护、显示等功能的操作。 (3)端电压信号。作为限压控制信号。 (4)励磁电流信号。牵引时:磁场消弱时的磁场电流反馈信号;电制动时: 电制动的特性控制信号。 (5)网侧电压信号。电压互感器-25KV/100V-降压变压器-100/5V-微机。 (6)移相同步电压信号。同步变压器—整流装置。 (7)主变压器次边绕组电流信号。过电流保护信号。
三、LCU在国产机车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6-4 逻辑控制单元(LCU)在机车上的应用
1. SS8型电力机车的LCU系统 (1)运用情况概述
取代的对象:两个电器柜内的中间继电器与时间继电器; 效用:取代继电器总数为30个,继电器触头80对。 (2)结构
§6-4 逻辑控制单元(LCU)在机车上的应用
④ 输出信号 输出单元电路:高频调制信号—脉冲变压器耦合—MOSFET
5. 无加馈电流
无加馈电流
励磁未达到限制值 加馈桥未工作
§6-6 动车组牵引传动控制系统
一、CRH1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 CRH1 动车组
该动车组由青岛四方一庞巴迪一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BSP)提供,国外合作伙伴是庞巴迪运输瑞典AB(BT)。BSP动车组 是以庞巴迪公司为瑞典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开发的“Regina”动车组 为原型车经改变设计而成的。
§6-3 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
二、输出信号
(1)主整流器触发脉冲。硅整流装置—机车工作状态控制(牵引/制动)。 (2)司机室电压表信号。 (3)牵引电机电压、电流信号。电制动记录仪—功率。 (4)保护功能信号。

铁路动车资料

铁路动车资料

第二节、国外高速列车简介
一、日本高速列车
日本新干线铁路从1964年开始营业运行 ,目前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 达2300多km,最高运营速度为300km/h,最高试验速度达到443km/h。 日本是发展独立式、动力分散高速动车组的典型国家,共15种车型, 约3900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车型是500系、700系和E2-1000。
一、“春城号”电动车组 二、“春光号”内燃动车组 三、 “新曙光”内燃动车组 四、 “神州号”内燃动车组 五、 哈尔滨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 六、160km/h 内燃摆式动车组 七、”普天”号内燃摆式动车组 八、“金轮”号双层内燃动车组 九、“蓝箭”电力动车组 十、“先锋号”电动车组
于70年代初研制出第一列涡轮式高速样车。1981年首批 时速200km以上的TGV-动车组在巴黎至里昂线上投入商 业运营。先后开发了TGV-P、TGV-A、TGV-TMST、 TGV-R、TGV-2N等。 阿尔斯通的TGV动车组技术主要用于法国、荷兰、西班牙、 韩国、比利时等,法国1981年高速铁路开始运营,现高速 铁路营业里程约1580Km,最高运营速度300km/h,最高试 验速度达到515.3km/h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列车AGV的速度可达 到每小时350公里,超过原TGV列车的水平。 AGV 保留 了传统的铰接式结构,但在牵引模式上放弃了多年使用的 动力集中,改为动力分散,其他技术参数与TGV 基本相 似。
日本0系高速列车:16辆全部动力 车
日本的100系、700系,16辆编组中 12辆动力车,4辆拖车,即12动+4 拖
第一节、概述
三、动车组的特点 1 头型流线化
随着速度的提高,空气动力作用对列车和列车运 行性能产生影响,列车高速运行引起的气动现象 对周围环境也产生影响。 流线化设计:可以减少运行空气阻力,列车交会 压力波,使列车运行稳定。

动车组操纵与安全文档

动车组操纵与安全文档

动车组操纵与安全文档第一篇:动车组操纵与安全文档动车组操纵与安全1.动车组司机作业程序与机车乘务员作业程序大体相同,主要由出勤、接车、出库、发车、运行、终到、入库、退勤、出勤等环节组成2.出勤及接车作业20分钟3.出库时间距开车点前不少于40分4.入库作业及退勤时间60分5.出乘前充分休息。

做到二必须一严禁:本段夜间出乘前,必须按规定待班时间到段待乘室休息,外段出乘前必须在公寓休息4小时以上,班前严禁饮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6.出勤时做到:准时到达机调室,接受酒精含量测试,领取司机手册、添乘指导簿、司机报单和运行揭示,阅读安全通报,逐条核对运行揭示,对与本趟列车相关的运行揭示逐条打勾,根据天、时、人、车等情况做好预想,做到不错、不漏、全员清楚,制订安全正点,操纵保养、节约等方面的有关措施,记录于司机手册7.站段分界点一度停车,随车机械师下车签点,记录出库时间,并了解股道和走行线路,按信号显示出段8.动车组运行至监控装置开车对标位置、按压开车键9.动车组在运行或未停稳时禁止换向操作10.起动动车组时,应将牵引手柄在P1位稍做停留,在根据目标速度采用适当级位。

动车组运行途中,牵引手柄无须逐级提升或降低,可根据加减速需要自由操控11.进站停车时按停车位置标做到一次稳、准停车,力求停车平稳。

站内停车速度低,尽量采用B4级以下的制动级位,待动车组产生制动后,根据停车位置逐步减挡至B1级停车。

动车组停车后将制动手柄置B1位,使列车制动12.在长、大坡道起动动车组时,可将牵引手柄置于一定牵引级位在缓解列车制动,防止动车组溜逸13.牵引手柄与制动手柄的配合操纵,应充分利用动车组制动优先的控制逻辑设计。

正常情况下,使用制动手柄前,应先将牵引手柄回切位,再实施制动。

紧急情况下要调速时,牵引手柄在任一牵引位上,可直接利用制动手柄调速,在将牵引手柄回切位 14.列车停车后,应追加制动手柄至B7位 15.必须接收书面行车凭证时,应停车接验16.在整备线路准确位置停车,将牵引手柄置切位,换向手柄置关位 17.司机台正面下侧布置有关空调出风口、风笛脚踏开关及MON装置的IC卡插口18.司机室空调与车厢空调系统相分离,是一个独立的空调系统19.车辆在起动状态时,列车前照灯就会自动打开20.我国传统列车的信息控制系统可分为机车信息控制系统和车辆信息控制系统两部分21.我国动车组列车的信息控制系统由监控器和控制传输装置两部分组成22.我国动车组的车载信息控制系统普遍采用了贯穿整个列车的连接总线进行信息传输 23.动车组列车信息控制系统主要由列车信息中央装置、终端装置、列车信息显示器,车内信息显示器等3部分组成 24.传送线有列车信息传送线及自我诊断信息传送线两种25.动车组车载信息控制系统由3种模式:一般模式、检修模式、诊断模式26.动车组旅客广播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显示系统和娱乐系统等3个子系统27.乘务员间联络呼叫的主要方式有全体联络呼叫和个别联络呼叫两种28.动车组2小时以内的救援可以采用机车与动车组直接通过过渡车钩连接29.运行中发现受电弓故障,应立即降弓,采取紧急停车措施30.遇天气恶劣,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200时,司机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31.遇ATP装置故障时,司机汇报调度员后,停车转换为LKJ装置控制,限速160KM/H继续运行32.动车组的回送采用回送车与动车组固定连接,而后由客运机车牵引回送33.回送限速120KM/H 34.回送途中不得通过半径小于200M曲线35.以5KM/H及以下的速度移动机车并与回送车连挂36.按照地面向机车传送信号的连续性来分类,分为连续式列控系统和点式列控系统37.按照人机关系来分,分为设备优先控制和司机优先控制38.按照列车速度防护模式,分为阶梯速度防护模式和曲线速度防护模式39.CTCS0级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及以下的列车40.CTCSO级的控制模式是目标距离式41.CTCSO级的自动闭塞设计仍按固定闭塞方式进行 42.CTCS2级采用目标距离控制模式43.CTCS2级采取的闭塞方式称为准移动闭塞方式,强调了线路数据由地面传送,而CTCS1级的线路数据是在车上存储的.44.CTCS2列控系统分为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2部分,地面设备又分为轨旁和室内设备两部分 45.应答器分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46.200KM/H动车组车载列控系统,同事装备ATP车载设备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2000。

高速铁路基本知识

高速铁路基本知识

高速铁路学习资料铁道车辆成都铁路局职教处编二〇〇九年十月目录第一章高速铁路基本知识第一节高速铁路历史沿革及发展第二节动车组的组成及动力配置第二章动车组转向架结构原理第一节动车组转向架的组成及分类第三章动车组车体结构及车内设备第一节流线型车体结构第二节动车组车体的轻量化设计第三节车体的密封隔声技术第四节防火安全技术第五节动车组供排水与卫生系统第四章动车组司机室第一节CRHl动车组司机室第五章动车组车端连接装置第一节动车组连接装置的基本特性第六章牵引系统和供风系统第一节牵引系统概述第二节供风系统概述第七章 CRH1型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理第八章动车一级检修工艺第一节一级检修流程框图(标准模式)第二节作业程序及作业路线第九章动车运用所安全作业标准第一章高速铁路基本知识•第一节高速铁路历史沿革及发展自从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并通车开始,铁路逐渐成为了交通运输中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

快速、可靠、舒适、经济和环保是铁路在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中取胜的先决条件。

许多国家都在通过新建或改建既有线,发展高速铁路。

国际上根据铁路线路允许运行的最高时速对列车作如下划分:普通列车:最高运行速度l00~160 km/h;快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l60~200 km/h;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200 km/h。

一、高速铁路发展沿革1.日本高速铁路1964年10月1 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东京一大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完全按照高速行车技术条件建造的铁路,其最高运行速度达210 km/h。

东海道新干线的建成通车不仅为日本铁路,而且也为世界铁路开创了新纪元。

日本新干线投入商业运营,以高速安全、准时、舒适、运量大、污染小、能源省及占地少等特点而著称。

不仅为日本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为铁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为当时“夕阳产业”的铁路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再次掀起与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竞争的态势。

列车(高速动车组)驾驶简介

列车(高速动车组)驾驶简介

退行信号:二长声 列车、机车车辆、单机开始退行时 紧急停车信号:连续短声 司机发现(或接到通知)邻线发生障碍,向邻线上运 行的列车发出 制动试验信号: 一短声:表示机车正在施加制动 二短声:表示机车正在缓解. 要道信号:两短一长 列车、机车车辆出入段或接近人工扳的道岔时.

响墩 和火炬信号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间距离为4m的中间。 线间距离不足4m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 大间距的起点处。

如果车辆停留在警冲标以外,很容易引起 车辆侧面冲突事故。


道岔表示器 道岔表示器的显示方式如下: 1.昼间无显示;夜间为紫色灯光——表示 道岔位置开通直向

2.昼间为中央划有一条鱼尾形黑线的黄色 鱼尾形牌;夜间为黄色灯光——表示道岔 位置开通侧向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动车组上 的自动化应用程度越来越高,列车运行的安 全保障也越来越可靠。动车组的技术发展主 要表现在功率、速度和舒适性的提高、单位 功率重量的降低以及电子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 相对于以往的机车和动车组来说,司机对于 列车的操纵越来越简便。
动车组的启动顺下走行部状态。包 括裙板锁闭是否良好,牵引拉杆、液压减震器、 抗蛇行减震器、车钩等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检查轮 对踏面有没有擦伤(擦伤部分长度不能超过25MM, 深度不能超过1.5MM) 2 在操纵台上用司机钥匙激活司机室,等待列车激 活过程中检查灭火 器和逃生用具状态. 3 等待列车配置完成后,在IDU上登录个人密码, 检查并排除IDU故障综述中所显示的影响列车运 行的故障.


10 仔细检查确保厂房内没有什么情况阻碍 列车移动,确认牵引安全回路和紧急制动 安全回路已经建立,缓解停放制动并通过主 控手柄启动列车运行. 11 列车启动后马上在低速时检查制动性能.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知识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知识

高铁列车运行规 章
高铁列车的运行受到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遵 守规章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高铁列车的规章 包括速度限制、信号通行、列车间隔等方面的 规定。确保驾驶人员和乘务人员了解并遵守规 章对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高铁列车操作流程
开车前检查
检查车辆状态、信号设 备、紧急制动等。
行车过程监控
监控车辆运行状态, 保证安全运行。
高速铁路行车安 全知识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简介 高铁列车结构与技术 高速铁路线路与道岔 高铁运行规章与操作流程 高速铁路事故案例与分析
总结与展望
● 01
第一章 简介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知识简介
高速铁路是一种以高速行驶为特点的铁路,行车速度 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在高速铁路行车中,安全 知识至关重要。
机组人员
操纵列车、保证安全 与调度员沟通、执行指 令
应急人员
处理紧急情况、提供救 援 配合其他人员完成任务
通讯协作
及时沟通情况、协调处 理方案 保证信息传递准确、迅 速
高铁列车沟通与协作
密切配合
乘务人员和机组人员之 间需要密切协作,保障 列车正常运行。
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列车应急演 练,提高人员处理紧 急情况的能力。
高速铁路行车安 全的挑战
高速铁路行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设备 故障、天气影响等,安全知识的掌握能够有效 降低这些风险。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
预防意识
乘客应具备预防意识, 遵守规章制度
紧急措施
应急情况下采取有效 措施应对危险
设备检查
车辆设备应定期检查, 确保安全性
安全培训

铁道概论第六章铁路运输组织工作

铁道概论第六章铁路运输组织工作

第一节 旅客运输组织
五、旅客列车的种类 针对不同的旅行需求所产生的不同的客流以及不同的线 路设备条件,铁路开行不同等级的旅客列车,以适应不同 旅客的需要。根据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规定,旅客列车分为 以下几种: 高速铁路动车组(G字头)城际动车组列车(C字头) 动车组列车(D字头)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字头)特快旅 客列车(T字头)快速旅客列车(K字头)跨局普通旅客快 车(1001-2998)管内普通旅客快车(4001-5998),临 时旅客列车(L字头),临时旅游列车(Y字头),普通旅客 慢车(6001-7598)通勤列车(7601-8998)。
第二节 货物运输组织
一、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任务
(一)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于国内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运输不断 增长的需求;
(二)为物流和商贸提供安全、迅速、准确、方便、经济的运输 服务;
(三)保证厂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原材料、能源供应和产成品 的运输,组织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
(四)作为资源流通、尤其是区际资源流通的主要载体,是培育 发展统一的大市场体系,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保证;
(4)调机分工; (5)调车场内的线路专门化;
第三节 行车工作组织
二、技术站的作业组织 (三)货车集结
(1)货车集结时间的计算; (2)货车集结车小时的压缩。 (四)货物作业车的技术作业 (1)货物作业车及取送车作业; (2)合理取送车次数的确定; (3)合理取送车顺序的确定; (4)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
(五)旅客运输计划只有年度的客运量计划和客运机 车和客车车底的运用计划,平时只依据节、假日客流调 查资料所编制的重点节、假日计划,来调整年度的客运 量计划和机车车辆运用计划,而不再编制月度客运量计 划。
(六)客运站的位置要求紧靠城市,并且要与市内运 输及其他各种交通工具有密切的配合。

2024年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1安全规则1.1列车乘务组人员(列车员、保洁员、配餐师、服务员、车辆机械师、乘警)应当接受列车长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确保旅客安全的情况下,质量良好地完成本岗位工作。

特殊情况下,按规定也要服从司机统一指挥。

1.2客运乘务组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路局培训,段劳动安全考试合格后,由路局统一颁发上岗证后,方能上岗。

1.3列车长、列车员主要承担服务旅客、查验车票、处理票务、危险品卡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

发生影响旅客安全问题时,客运乘务组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

1.4旅客乘降按照前门下,后门上分工,特殊情况可通报车站具体变更组织方案。

中间站到达前,列车通过列车广播组织旅客在各车厢运行方向前端车门等候下车。

车站开车前提前5分钟停止检票,始发站提前20分钟检票放客,列车长提前20分钟(折返站10分钟)按规定通知司机、司机通知机械师开门。

到站为低站台时,到站前由列车长组织提前打开车门翻板,并提示附近旅客安全注意事项,开车后及时放平、扣锁翻板;到站为高站台时,车门翻板免开。

发车前,由列车长确认旅客乘降完毕后,通知司机关闭车门(哈站始发为开车前2分钟);用语为动车xx次司机,旅客乘降完毕,请关闭车门,司机听到后回答动车xx次司机明白,如自动开关门装置故障时,由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列车长负责组织手动开关车门,随车机械师负责处理相关故障。

动车组到站停稳后,司机负责开启车门。

按钮不在司机操作台的,由司机通知机械师开关车门。

动车组重联运行时,两列车长同时确认旅客乘降完毕,二组列车长和一组列车长呼应乘降完毕,用语为xx次后部旅客乘降完毕,由运行前方列车长第一组的列车长负责确认旅客乘降情况并通知司机,呼叫用语同发车呼叫用语。

1.5列车乘务人员应当配备无线对讲机,及时通报各种信息,但不得用对讲机从事与工作无关事情。

动车组列车配备二支长度1.5M杆把为绝缘材料的钩具,定位放置,及时协助旅客捡拾掉入站台下的行李物品。

第六章 列车运行控制

第六章 列车运行控制

320
320
300
270
230
170
35
000
红灯
320 300 270
230
170
列车实际运行曲线
ATP 防护曲线





35
320
320
300
270
230
170
35
000
未确定
第14页
二、曲线速度防护模式
2.目标—距离(DISTANCE TO GO)曲线控制模式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控制不再对每一个闭塞分区规定一个目标速度, 而是向列车传送目标速度、目标距离(可包含多个闭塞分区)。
Km/h 200
150
100
50
0
200
160
100
0
分段制动和一次制动方式示意图
分段制动需要多个空走距离和安全距离,若采用一次制动只需要一个空走距
离和安全距离。
第8页
二、曲线速度防护模式
1.分级曲线速度控制模式 每个闭塞分区仍然给定一个目标速度。
320
320
300
270
230
170
35
000
闭塞分区分界处绝缘节位置相对固定,且两边闭塞分区传输信息不同。 列车可以根据接收到信息的变化来了解通过绝缘节的时机,从而获得列 车位置信息。
甲站
乙站
f5
f1
f3
f5
f1
f3
f2
f4
f6
f2
f4
f6
分区1
分区2
分区3
分区4
第22页
三、列控系统关键技术
2>计轴器定位方法 计轴传感器安放也是固定的,通过计轴器检测列车占用或者出清对应计 轴区段也可以获得列车位置信息。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动车组的安全管理,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条动车组安全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动车组的日常运营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等。

第三条动车组安全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第二章动车组运营管理第四条动车组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分工。

运营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动车组的运营管理工作。

第五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动车组运输经营许可证,按照运输许可证的规定进行运营活动。

第六条动车组的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对动车组进行技术检查和维护,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营。

第七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动车组运营安全档案,记录动车组的运营情况、管理措施以及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第八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动车组运营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动车组设备、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第九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动车组的安全运营。

第十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动车组安全信誉评价制度,对安全管理工作达到一定水平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纠正。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二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第十三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参与事故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四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职责分工,加强事前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五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和设备到达现场,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置。

第十六条动车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报告事故或突发事件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运规)

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运规)

TG/CL 127-2013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动车组管理 (3)第一节专业管理 (3)第二节技术管理 (3)第三节修程修制 (5)第四节配属管理 (6)第五节路用动车组 (7)第六节动车组报废 (8)第三章动车组运用所 (10)第一节基本条件 (10)第二节基本职责 (11)第三节生产组织 (12)第四节基本制度 (12)第五节存放点管理 (14)第四章动车组检修 (16)第一节检修计划 (16)第二节一体化作业 (16)第三节一级检修 (17)第四节二级检修 (18)第五节临修作业 (18)第六节加装改造 (18)第五章动车组质量 (20)第一节质量标准 (20)第二节质量监督 (20)第三节检测监控 (21)第四节质量分析 (21)第六章动车组运用 (22)第一节动车组运行图 (22)第二节动车组编组 (22)第三节动车组摘挂 (23)第四节动车组乘务 (23)第五节动车组运行 (25)第六节动车组调车 (27)第七节动车组回送 (28)第八节动车组交接 (29)第九节动车组试运行 (30)第十节司机室管理 (30)第十一节动车组看管 (31)第十二节动车组防火 (31)第十三节动车组防寒 (32)第七章备品及爱车 (34)第一节随车工具备品 (34)第二节爱车工作 (35)第八章基础工作 (37)第一节安全管理 (37)第二节队伍建设 (38)第三节配件管理 (38)第四节置场管理 (39)第五节档案管理 (39)第六节信息化工作 (40)第七节售后管理 (40)第八节标准化工作 (41)第九章限度表 (42)CRH1型动车组一、二级检修限度表 (42)CRH2型动车组一、二级检修限度表 (46)CRH3型动车组一、二级检修限度表 (51)CRH5型动车组一、二级检修限度表 (55)CRH380A(L)型动车组一、二级检修限度表 (57)CRH380B(L)/CL型动车组一、二级检修限度表 (61)第十章附则 (84)附件1动车组出所质量标准 (86)附件2动车组二级检修对规办法 (99)附件3动车组运用质量鉴定办法 (102)附件4动车组随车机械师一次出乘作业标准 (141)附件5动车组制动试验办法 (145)附件5-1CRH1型动车组制动试验办法 (145)附件5-2CRH2型及CRH380A(L)型动车组制动试验办法 (150)附件5-3CRH3型及CRH380B(L)/CL型动车组制动试验办法 (157)附件5-4CRH5型动车组制动试验办法 (167)附件6动车组随车备品明细 (174)附件7动车组车辆方位及零部件位置编号规则 (177)附件7-1动车组车辆方位规则 (177)附件7-2动车组同名零部件位置编号规则 (179)附件7-3动车组车辆定位及配件位置编号示意图 (180)附件8名词术语 (183)附件8-1名词解释 (183)附件8-2缩略语 (187)附件9动车组造修单位简称 (199)附件9-1动车组造修企业简称及代号表 (199)附件9-2全路动车段简称及代号表 (200)附件9-3全路动车组运用所简称及代号表 (201)第一章总则第1条“和谐”(CRH)系列电动车组(以下简称动车组)是铁路旅客运输的高速运载工具。

第六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驾驶 PPT

第六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驾驶 PPT

三、MON车载信息装置的操作 司机人员运行中常用的模式,可细分为司机模式、列车员
模式和记录模式。 四、动车组牵引、制动系统操作 动车组的前进、后退和牵引、制动都是由动车组的控制系
统来完成,而所有前进、后退和牵引、制动的指令都是由 动车组司机通过司机操纵台来完成的。 1、动车组启动操作 2、途中运行操作 3、过分相操作
Page 16
Page 17
第三节 动车组司机的趟乘作业
一、出勤准备 二、发车准备与发车 三、途中运行 1.动车组操纵 2.制动系统使用 四、交、接班作业 1.在站继乘 2.终到站作业及库内、外临时存放 3、退勤
Page 18
WPS Office
Page 19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操纵台正面各人机界面显示屏?受电弓是动车组上的高压设备?vcb真空断路器page8logo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page9page10?二操纵台下侧?三操纵台左侧?四操纵台后部司机室后面板?五电气柜page11page12?三司机室其他设施?1
第六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驾驶
本章要点
ATP车载设备有两个可选择的控制模式:机控优先和人控 优先。
Page 3
ATP
DMI
司机监视
CTCS
Page 4
LKJ
Page 5
第一节 司机室设备功能及操作
一、概述 动车组在两头车内均设有一个司机室,两个司机室设备布置相同。 动车组司机室为司机操作模式。司机操纵台设备中布置;室内设置两
ATP车载设备以接收地面信息为基础,由车载设备生成速 度控制曲线,并实时与实际速度相比较,如果实际速度超 过速度控制曲线,车载设备自动实施制动。地面信息和 ATP车载设备的控制状态由安装在驾驶台上的DMI(人机界 面)来显示。司机在注视前方的同时监视DMI或者前方线 路状况来操作牵引手柄和制动手柄,控制列车加速、减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三、MON车载信息装置的操作 司机人员运行中常用的模式,可细分为司机模式、列车员 模式和记录模式。 四、动车组牵引、制动系统操作 动车组的前进、后退和牵引、制动都是由动车组的控制系 统来完成,而所有前进、后退和牵引、制动的指令都是由 动车组司机通过司机操纵台来完成的。 1、动车组启动操作 2、途中运行操作 3、过分相操作
LOGO
第六章 高速铁路动车组驾驶
本章要点
主要介绍高速铁路动车组司机室的相关设备的作用、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点描述动车组安全行驶中最重要的三个设备: 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 CTCS车载列控系统 MON车载信息装置 介绍动车组司机工作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Page
2
LOGO
列车自动防护(Aoutmatic Trian Protection,ATP)系 统是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的主要设备。 ATP车载设备以接收地面信息为基础,由车载设备生成速 度控制曲线,并实时与实际速度相比较,如果实际速度超 过速度控制曲线,车载设备自动实施制动。地面信息和 ATP车载设备的控制状态由安装在驾驶台上的DMI(人机界 面)来显示。司机在注视前方的同时监视DMI或者前方线 路状况来操作牵引手柄和制动手柄,控制列车加速、减速 。 ATP车载设备有两个可选择的控制模式:机控优先和人控 优先。
LOGO
第二节 动车组操作
一、LKJ2000型监控记录装置人机界面显示屏的司机操纵 1.开机操纵 2.操纵权的选择 3.换室操纵 4.参数设定操作 5.运行中操作 二、CTCS车载列控系统的DMI人机界面显示屏操作 1、运行准备 2、机控优先模式下的运行
LOGO
LOGO
ATP
DMI
司机监视
CTCS
LKJ
LOGO
LOGO
第一节 司机室设备功能及操作
一、概述 动车组在两头车内均设有一个司机室,两个司机室设备布置相同。 动车组司机室为司机操作模式。司机操纵台设备中布置;室内设置两 个可多方位调节的司机座椅;在操纵台上分别设有变速控制器、制动 和运动控制手柄,可以进行自动和手动驾驶;操纵台正面分别设有速 度信息、运行信息和列车信息的提示。
LOG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OGO
(二)操纵台下侧 (三)操纵台左侧 (四)操纵台后部司机室后面板 (五)电气柜
LOGO
LOGO

三、司机室其他设施 1.司机室安全防护设备 2.司机室车门 3.通风设施 4.照明设施 5.气密设施 6.挡风玻璃加热设备 7.座椅
LOGO
LOGO
LOGO
第三节 动车组司机的趟乘作业
一、出勤准备 二、发车准备与发车 三、途中运行 1.动车组操纵 2.制动系统使用 四、交、接班作业 1.在站继乘 2.终到站作业及库内、外临时存放 3、退勤
LOGO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LOGO
LOGO

二、司机室各功能部件和开关 1.变速控制器(牵引手柄和住手柄) 2.运行控制手柄(换向手柄) 3.制动控制器(制动手柄) 4.受电弓折叠、VCB断、VCB合按键开关 5.恒速、恒速切除开关 6.司机室故障显示灯 7.操纵台正面各人机界面显示屏 受电弓是动车组上的高压设备 VCB真空断路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