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再学习方法PPT讲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P治疗原则
——重心的调整
以预期的(预备性)和变化的(进行性)两种形 式进行运动控制训练。
重心改变时姿势必须调整(患肢运动)。
平衡具有特异性,只有通过某种体位的训练才能 恢复该体位下的平衡控制。
MRP治疗原则
——创造学习和恢复的环境 要使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就要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合患者学习的环境,适宜、 丰富的环境可以刺激脑功能的适应和重组。
——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 学等为理论基础,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 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
——把作业和功能动作为向导,按照运动学习理论方 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再训练,让患者尽早恢复运动 功能。
——重新获得运动能力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正常人和 脑损伤病人具有同样的学习需要(提高运动技能)。
学、行为科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成果。 ——在疗效上也不够理想。
她们提出侧重点从神经生理学技术转向运动再学习(MRP) (或运动控制)模式,从经验主义转向应用运动科学。
脑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
澳大利亚 悉尼大学J.Carr 和 R.Shepherd教授先后著书:《A Moter
Relearning Programme for Stroke》 《Stroke Rehabilitation----Guidelines for Exercise
——及时、完整的康复治疗计划 ——治疗室的空间环境 ——训练设备的多样性 ——训练手段的多样性、趣味性 ——治疗师与患者良好的关系、互动性 ——训练转移到日常生活中 ——开放性环境的训练
训练方法
训练分为七部分,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运动功能。
上肢功能 从仰卧到翻身坐起功能 站起与坐下功能 坐位平衡功能 站立平衡功能 行走功能 口面部功能
生的。 特点是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运动能
力,是经过反复,系统练习 而成为自动化的动作, 于是变成了熟练。
运动再学习: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失去了平衡、行 走、抓握操作等功能。
——按照运动学习理论把中枢神经系统损 伤后运动功能的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 训练的过程。
——提高运动技能。
MRP基本观点
运动再学习方法课件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理和原则 第三节 脑卒中患者运动再学习方
案
概述
运动学习(motor learning)
根据对正常人习得运动技 能过程的充分认识,通过分析与运动功 能障碍相关的各种异常表现或缺失成分, 针对性地设计并引导患者主动练习运动 缺失成分和功能性活动,促进脑功能重 建,获得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运动技能。
任务导向性训练能使神经功能细胞向病灶部位定向迁移,最终形 成新的神经网络。(功能性核磁已证实)
MRP治疗原则
——反复训练。 要有量的积累,练习的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
特别是早期练习有关的运动。 而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
常的神经突触。
MRP治疗原则
——限制不必要的肌肉活动
运动学习包括激活较多的运动单位和抑制不必 要的肌肉活动两方面。运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低 水平用力,以免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扩散。
MRP基本原理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主要以脑的可 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 ——功能重组 ——潜伏神经通路的启用 ——失神经过敏 ——再生及神经轴突发芽 ——学习和记忆
MRP治疗原则:
——早期练习 在患者产生代偿运动之前进行科学的训练,恢
复 有效地运动能力,避免误用和废用综合征。 ——主动参与。
最好按运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对完成动作的肌肉 进行训练。
MRP治疗原则
——反馈对运动控制的重要性
外部反馈(眼、耳、皮肤等) 内部反馈(本体感受器和迷路等) 反馈还包括脑本身信息的发生。 动机、意志等在运动技巧的形成和改善中起主导作用, 并通过意向性运动输出与运动方案的比较,对运动进 行监测。
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手的 引导等)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发挥反馈在运动控制 中的作用。
and Training to Optimize Motor Skill 》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与 康复科翻译为:
运动技能(巧)
运动分为低级运动和高级运动
低级运动——生来就有的运动,如内脏运动,眼球运 动,四肢运动。
高级运动——经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运动,如穿衣、写 字、走路各种体育运动等。
运动技能——通过练习(学习)形成的。 通过运动的组成部分构成的功能性协同作用而产
运动再学习疗法(MRP)的产生背景、过 程
20世纪40年代——神经生理学疗法产生 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物理治疗教授J.H.CarrR. 和
B.Shepherd 认为:
神经生理学疗法的主要不足是: ——结合患者的实际需要训练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不够。
——分析运动问题不够。 理论上仍只从神经生理学考虑,忽视近年来运动科学、生物力
各部分顺序安排无关紧要,彼此间无连贯意义。治疗师根 据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部分开始训练。
基本运动成分
运动再学习所指的“成分”原意是指看得见的关节 移动,
而每项作业所列的“基本成分”实际上就是这些移动 。
“成分”可以为一组肌肉(如股四头肌)或者在 一个特定
的协同运动中肌肉间的一种空间时间关系。
运动训练每一部分又分为七个Leabharlann Baidu骤
1、分析 以基本运动成分作为一个分析模式或框架,
从行为的、运动学 、动力学、神经的、肌肉的 方面观察、比较、分析,找出缺失的运动成分及 存在的问题。
2、诱发肌肉活动(分解练习丧失的运动成分) 运用电刺激、各种促通技术、想象性训练、主动控制
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是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主 动运动对调整神经网络以形成最佳运动模式起着重 要作用。
MRP治疗原则:
——功能性活动(任务导向训练)。 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进行特定的练习活动,强调目标
及任务的具体化而非抽象化, 如上肢够取物品是一具体任务,需视觉、触觉的输入,大脑对信
息的判断、整合及神经对运动的有效支配,再经过失败与成功的反 馈,不断调整运动模式形成优化的神经网络和运动程序,支配相关 肌肉的特定顺序、速度、力量等力学特征,促进发展适应能力、前 馈能力和协调能力。反之则变为单纯的肘的屈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