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第二单元_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各小节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二课时化学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二课时化学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二课时化学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单选题(共16题)1.下列关于可逆反应A(?)+2B(s)⇌C(g) ΔH<0,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达到平衡之后,气体摩尔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平衡后,恒温下扩大容器体积,再次平衡后气体密度一定减小C.平衡后,恒容下降低温度,再次平衡后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可能减小D.平衡后,恒温恒容下,通入气体C,气体C的浓度可能不变2.对于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种物质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点a比点b的大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一样D.在给定条件下,t1时刻NH3的含量达到最高3.工业合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 ⇌H=-198kJ/mol,反应过程可用如图模拟(表示O2,表示SO2,表示催化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程⇌和过程⇌决定了全部反应进行的程度B .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单位体积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 .过程⇌为吸热过程,过程⇌为放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过程⇌速率加快,过程⇌速率减D .1molSO 2和0.5molO 2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9kJ4.科学家利用过渡金属氮化物(TMNS)在常温下催化实现氨的合成,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TMNS 大大降低了合成氨反应的焓变B .TMNS 表面上的N 原子最终被还原为氨C .TMNS 表面上氨脱附产生的空位有利于吸附2ND .用同位素标记后的152N 进行该合成反应,产物中不只有153NH 5.在100⇌条件下,发生CO(g)+H 2O(g)CO 2(g)+H 2(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压强不再变化 B .生成H 2O 的速率和消耗H 2速率相等时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 .H 2的质量不再变化6.下表实验中,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I 2+I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氧化性:H 2A .AB .BC .CD .D7.经过化学家长期研究发现高炉中:Fe 2O 3(s)+3CO(g)⇌2Fe(s)+3CO 2(g)是可逆反应。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4

其次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一、选择题1.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1B. Ag(s)+1/2Cl2(g)=AgCl(s) ΔH=-127 kJ·mol-1C. HgO(s)=Hg(l)+1/2O2(g) ΔH=+91 kJ·mol-1D. H2O2(l)= 1/2O2(g)+H2O(l) ΔH=-98 kJ·mol-12.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S=231J/(mol·K),则下列哪种状况下该反应可自发进行()A. 仅在低温下可以自发进行B.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 仅在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D.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4.关于反应进行方向的推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增的过程B. 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肯定是△H<0、△S<0C. △H<0的化学反应均是自发反应,△S<0的化学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D. 反应2Al203(s)+3C(s)= 2Al(s)+3C02(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H >05.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 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 冰在室温下溶化成水C. NaHCO3转化为Na2CO3D. 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6.以下对影响反应方向因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有时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打算性作用B. 有时熵变对反应的方向起打算性作用C. 焓变和熵变是推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D. 任何状况下,温度都不行能对反应的方向起打算性作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H<0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转变反应方向C. △H<0、△S>0的反应在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D. 一个化学反应的△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8.下列反应中ΔH>0,ΔS>0的是( )A. 2Mg(s) + CO2(g)→ 2MgO(s) + C(s)B. 低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NH3(g)+HCl(g) →NH4Cl(s)C.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SiO2(s) +2C(s) →Si(s)+2CO(g)D. 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反应:2H2O2(l) → 2H2O(l) + O2(g)9.下列对化学反应猜测正确的是( )选项化学方程式已知条件猜测A M(s)===X(g)+Y(s) ΔH>0 它是非自发反应B W(s)+x G(g)===2Q(g) ΔH<0,自发反应x可能等于1、2、3C4X(g)+5Y(g)===4W(g)+6G(g)能自发反应ΔH肯定小于0D 4M(s)+N(g)+2W(l)===4Q(s) 常温下,自发进行ΔH>0A. AB. BC. CD. 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B. 熵增且焓减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反应D. 自发反应肯定是熵增加的,熵减小的反应都是非自发的11.在101kPa,任何温度下,都不行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A. N2 (g) + 3H2 (g)2NH3 (g) ΔH <0B. CaCO3(g)CaO (s) + CO2 (g) ΔH >0C. 2CO (g)2C (s) + O2 (g) ΔH >0D. 4NH3 (g) + 5O2 (g)4NO (g) + 6H2O (g) ΔH <01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反应 TiO2(s)+2Cl2(g) = TiCl4(g) +O2(g) △H>0能自发进行,其缘由是△S>0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C. 0.5mol H2SO4与0.5mol Ba(OH)2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D. 已知H﹣H键能436 kJ•mol﹣1,F﹣F键能157 kJ•mol﹣1,H﹣F键能568 kJ•mol﹣1,则H2(g)+F2(g)=2HF(g) △H=﹣25 kJ•mol﹣113.有关化学反应方向的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 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C. 假如△H和△S均为正值,当温度上升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D. △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1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亲密相关。

2.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套

2.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套

2.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第1课时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4)基础达标1•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C.自发反应一定能实现D.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解析:选项A错,如NH4NO3溶于水是自发反应却是吸热反应;选项B错,当AHV 0, ASV0时有适当的温度也会发生自发反应;选项C错,有些自发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

答案:D2•以下自发反应可用AH判据来解释的是()A. 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1B. 2N2O5(g)====4NO 2(g)+O2(g) A H=+56.7 kJ • mol-1C. (NH4)2CO3(S)====NH4HCO3(S)+NH 3(g) A H=+74.9 kJ • mol-1D. 2H2(g)+O2(g)====2H 2O(I)A H=-285.8 kJ mol解析:H2燃烧为放热反应,同时AHV 0。

答案:D3. 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 2KCIO 3(S)====2KCI(S)+3O 2(g)-1A H=78.03 kJ mol 11 1A S=1 110 J -- nK)'l1B. CO(g)====C(S,石墨)+ — O2(g)-1A H=110.5 kJ • 1mol-1 -1A S-89.36 J mol KC. 4Fe(OH)2(S)+2H 2O( I)+O 2(g) ====4Fe(OH)3(s)-1A H=-444.3 kJ mol-1 -1A S=-280.1 J mol KD.NH 4HCO3(S)+CH 3COOH(aq) ====CO 2(g)+CH 3COONH 4(aq)+H 2O(l)-1A H=37.301 kJ • 1mol1 1A S=184.05 J • nK〕1解析:计算其AH T AS,若小于0,自发进行;大于0,非自发进行。

答案:B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反应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那么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自发进行B. 某反应高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那么低温条件下也不能自发进行C. 反应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与反应温度无关D. 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的作用解析:反应能否进行取决于AH-T AS,当AH T ASV 0时能自发进行,因而选项A、B不正确;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因而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测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测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20mL1⋅的硫酸与铁片反应时,加入氯化钾溶液,反应速率不变4mol L-B.增加反应物的质量,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合成氨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HNO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D.1⋅盐酸和1⋅30.1mol L-0.1mol L-2.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905.9 kJ·mol-1,在5 L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NH3和1 mol 的O2,2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 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2 min v(O2)=0.05 mol·L-1·min-1B.2分钟内O2的转化率是50%C.2分钟末c(H2O)=0.6 mol/L D.2分钟反应放出的热量值等于90.59 kJ3.在密闭容器中,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1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不变D.a>b4.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等于0.5B.A的平衡转化率为40%C.x的值为1D.A和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5.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由铁粉换铁块②加NaNO3固体③将0.01mol·L-1的稀盐酸换成98%的硫酸溶液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0mL0.1mol·L-1盐酸A.③⑤B.①③C.⑥⑦D.⑦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1·s -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1B .由v =ct∆∆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C .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D .在2SO 2(g)+O 2(g) 2SO 3(g)反应中,t 1、t 2时刻,SO 3(g)浓度分别是c 1、c 2,则t 1~t 2时间内,生成SO 2(g)的平均速率为v =2121--c c t t 7.下列对化学反应预测正确的是A .AB .BC .CD .D8.在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A(g)2B(g)+C(g)ΔH>0达到平衡后,能使B 的浓度增大的措施是 A .降温B .升温C .使用催化剂D .减少A 的浓度9.在温度T 1时,向一体积固定为2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 2和3molH 2发生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 △H<0,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CO 2的转化率为20%。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单元测试题--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单元测试题--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第1页,共9页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1.H 2与ICl 的反应分①、①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放热反应B .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H 2与ICl 的总反应速率快慢取决于反应①D .反应H 2(g)+2ICl(g)=I 2(g)+2HCl(g)的ΔH =-218kJ·mol -12.3.25 g 锌与100 mL 1 mol·L -1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 2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滴加几滴浓盐酸 B .滴加几滴浓硝酸 C .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D .加入少量锌粒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燃煤时将煤块粉碎为煤粉B .制作绿豆糕时添加适量的食品防腐剂C .空运水果时在包装箱中放入冰袋D .炼铁时采用增加炉子高度的方法减少尾气排放 4.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24225C H (g)+H O(g)C H 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224n H O =n C H =1mol ,容器体积为2L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 0∆>试卷第2页,共9页B .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123p >p >pC .图中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5K=8D .达到平衡状态a 、b 所需要的时间:a b < 5.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242NO (g)(红棕色)N O (g)(无色)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 .22H (g)+I (g)2HI(g)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 .22C(s)+O (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223N (g)+3H (g)2NH (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O ,平衡向左移动6.在 3 个初始温度均为 T ①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 + O 2(g) ⇌ 2SO 3(g) ΔH < 0。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二节化学反应限度(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二节化学反应限度(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

第二节化学反应限度(三)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B.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C.平衡常数K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反应浓度、压强有关D.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C(s)并充入2molH2O(g),发生反应C(s)+H2O(g)CO(g)+H2(g),反应过程中测得如下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6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再改变B.6min~8min时间段内,υ(H2)=0mol·L-1·min-1C.该条件下,无论反应多长时间,c(H2)<1mol·L-1D.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8min时向该容器中充入少量He(g),平衡将会发生移动3.吸热反应N2(g)+O2(g)2NO(g),在2000℃时,K=6.2×10-4。

2000℃时,在10L密闭容器内放入2.94×10-3mol NO、2.50×10-1mol N2和4.00×10-2mol 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B.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为非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正向进行C.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为非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逆向进行D.无法判断4.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是CO(g)+H2O(g)CO2(g)+H2(g)下列情况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B .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C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D .CO 的浓度不再改变5.已知:X(g)+2Y(g) ⇌3Z(g)ΔH =-akJ·mol -1(a>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该反应就停止B .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 、Y 、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和充分反应生成Z 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 6.已知NO 和O 2转化为NO 2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N 2O 2(g) (快) △H 1<0 平衡常数K 1②N 2O 2(g)+O 2(g) 2NO 2(g) (慢) △H 2<0 平衡常数K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NO(g)+O 2(g) 2NO 2(g) △H=-(△H 1-△H 2) B .2NO(g)+O 2(g)2NO 2(g)的平衡常数12K K=KC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D .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 2(g) 2NO 2(g)的反应速率7.下图所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 .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FeS 和CuS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 sp (FeS)>K sp (CuS)B .图乙表示pH=2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 变化曲线,则酸性:甲酸<乙酸C .图丙表示用0.1000 mol·L -l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硫酸的滴定曲线,则c(H 2SO 4)=0.1000 mol·L -1D .图丁表示反应N 2(g)+3H 2(g)⇌2NH 3(g)平衡时NH 3体积分数随起始n(N 2)/n(H 2)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αA (H 2)=αB (H 2)8.已知在一定温度下,缺铁氧化物FeO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能分解CO 2:CO 2(g)⇌O 2(g)+C(s),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进程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B.a表示的催化剂效率高于b表示的催化剂效率C.改变催化剂.既能改变反应热.也能改变活化能D.该反应可自发进行2.反应A(g)+3B(g)=2C(g)+2D(g),不同物质代表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v(D=0.4 mol•L-1•s-1 B.v(C)=0.5mol•L-1•s-1C.v(B)=0.6 mol•L-1•s-1 D.v(A)=0.15 mol•L-1•s-13.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有泡沫逸出B.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气泡产生速率加快C.合成氨增压,氨产率增大D.装有NO2的烧瓶置于热水中颜色加深4.下列四种酸与锌片反应,起始时生成H2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0 ℃ 20 mL 3 mol/L的盐酸 B.10 ℃ 40 mL 2 mol/L的醋酸C.20 ℃ 20 mL 2 mol/L的硫酸 D.20 ℃ 10 mL 4 mol/L的硝酸5.已知氟化氢气体存在下列平衡:2(HF)33(HF)2,(HF)22HF;若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 g·mol -1,则(HF)3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A.小于10% B.大于10% C.等于10% D.大于或等于10% 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xA(g) +yB(g) zC(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达平衡后,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0.3mol/L。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转化率减小 D.C的体积分数下降7.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分子能量增加,从而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C.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D.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8.加热HCOONa固体,发生的反应有:2HCOONa Na2C2O4+H2↑ ①2HCOONa Na2CO3 +H2↑+CO↑ ②Na2C2O4Na2CO3 + CO ↑ ③HCOONa加热分解时,固体失重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练习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练习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1. 下列变化过程中,ΔH<0、ΔS>0的是( )A.2SO32SO2+O2B.2C2H6(g)+7O2(g)===4CO2(g)+6H2O(g)+4-3C.NH4NO3(s)===NH(aq)+NO(aq) D.Cl2===2Cl解析: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数量增加,所以该反应过程中,ΔH<0、ΔS>0。

答案:B2.下列对熵(S)、熵变(ΔS)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熵变B.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熵变C.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D.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解析:要注意区分熵变、焓变的差异。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焓变。

答案:A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B.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C.A的质量不再改变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解析:设反应正向进行,则恒容时:A的质量减少;混合气体的压强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而不变;密度因气体质量增加而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因m混增大而n混不变而增加,而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时,不变的量不能成为平衡的标志,变化的量则能,A项错。

答案:A4.(2008·上海,19)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SO3+NO ②SO3+H2O===H2SO4 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C.浓H2SO4滴入萤石c(CaF2)中,加热 D.加入少量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解析:由于反应①SO2+NO2===SO3+NO ②SO3+H2O===H2SO4 ③2NO+O2===2NO2,可见NO2反应前后没有改变,起催化作用,但从SO2~SO~H2SO4可见NO2又起了氧化剂作用。

【精选】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测试题3鲁科版选修4

【精选】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测试题3鲁科版选修4

第二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熵增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反应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 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H218O的普通水时,阳极可能产生两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氧分子C. 反应A(g) B(g) △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 a kJ/mol,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 b kJ/mol,则△H=- (E a-E b) kJ/molD. 3x%的A物质的溶液与x%的A物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小于2x%,则A可能为乙醇3.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固体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化学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低温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 15℃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2.0C. 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D. 恒温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molNH3和1molCO2,达平衡后CO2浓度不变4.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 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ΔH>0B. 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 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 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 根据图④,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5.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 △H=+56.7 kJ/mol,其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反应是放热反应B. 反应是吸热反应C. 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D. 是熵减小的反应6.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若ΔH<0,△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 若ΔH>0,△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 若ΔH>0,△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D. 若ΔH<0,△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吸热反应一定不可以自发进行B.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C. NH4HCO3(s)=NH3(g)+H2O(g)+CO2(g) △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D. 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平衡逆移,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减小8.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9.判断下列反应的熵值增加的是()A.2H2(g)+O2(g)═2H2O(l)B.H2(g)+Cl2(g)═2HCl(g)C.(NH4)2CO3(s)═NH4HCO3(s)+NH3(g)D.Cu(s)+Cl2(g)═CuCl2(s)10.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g)+2H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下是非自发反应,高温下是自发反应B.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反应C.低温下是自发反应,高温下是非自发反应D.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反应11.下列过程方向的判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B、等物质的量的同一种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C、不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D、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反应过程12.下列反应一定不能自发的是()A.2KClO3(s)═2KCl(s)+3O2(g)△H=-78.03kJ·mol-1 △S=+1110 J·mol-1·K-1B.CO(g)═C(s,石墨)+ O2(g)△H=+110.5kJ·mol-1 △S=-89.36 J·mol-1·K-1C.4Fe(OH)2(s)+2H2O(l)+O2(g)═4Fe(OH)3(s)△H=-444.3kJ·mol-1 △S=-280.1 J.mol-1·K-1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H=+37.301kJ·mol-1 △S=+184.05 J·mol-1·K-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焓一定减小C.对于熵增反应,若一定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D.对于△H>0的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S<014.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 HF,因此 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则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 H2的速率二、非选择题15.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浙江省在原先推行乙醇汽油的基础上,开始试点甲醇汽油(即在汽油中添加一定量的甲醇),根据检测的数据分析认为,若宁波全市的140余万辆机动车全部使用甲醇汽油,一年内能减少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排放将近100万吨。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单元复习(习题)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单元复习(习题)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单元复习(习题)1. 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剂转化器,它能使NO 和C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为2NO(g)+2CO(g)N 2(g)+2CO 2(g),由此可知( )A .该反应是熵增加的反应B .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合适的催化剂C .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的速率D .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因此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2. 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 将等物质的量的X 、Y 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H <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减小B .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Z 的浓度不变C .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 的浓度不变D .恒压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Z ,X 的体积分数增大4.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红棕色的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B .H 2、I 2、HI 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 .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 .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5.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222[H O][CO]=[CO ][H ]K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 2OCO 2+H 2 6. 可逆反应m A(g)+n B(g)c C(g)+d D(g),达到平衡时,物质C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0,△S>0 B.△H>0,△S<0C.△H>0,△S>0 D.△H<0,△S<07.如图表示反应X(g)4Y(g)+Z(g) △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6 min后,反应就终止了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8.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 X(g)n Y(g)△H=Q kJ•mol-1。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4题)1.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2.温度为T0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Z(g)(未配平),4 min 时达到平衡,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单位略)B.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C.发生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υ(X)=υ(Y)=2υ(Z)D.该反应正反应的反应热ΔH<03.恒温恒容的清况下,反应A 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1:1:2的状态4.(CH3NH3)(PbI3)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吸光材料,其降解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不是催化剂B.H2O与CH3NH+发生作用,生成H3O+和CH3NH23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NH3)(PbI3)催化剂HI+CH3NH2+PbI2D.及时分离出HI有利于提高产率5.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B.温度、压强一定时,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C.反应的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无关6.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2SO 2(气)+O 2(气) 2SO 3(气) B .3H 2(气)+N 2(气) 2NH 3(气) C .H 2(气)+I 2(气)2HI(气)D .C(固)+CO 2(气)2CO(气)2.用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3.室温下,铁块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较慢,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将反应液适当加热 B .用较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C .将铁块换成铁粉D .加适量蒸馏水稀释盐酸4.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X 和足量Y ,发生反应:2X(g)+Y(s)Z(g)+W(g),建立平衡后,若再加入b mol X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正向移动 B .Z 的气体体积分数不变 C .Y 的转化率增大D .X 的转化率减小5.在25℃时,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则25℃时,反应X+3Y ⇌2Z 的平衡常数为 A .500B .600C .1200D .16006.用CO还原N2O的方程式为N2O(g)+CO(g)⇌N2(g)+CO2(g)。

在体积均为1 L的密闭容器A(500 ℃,恒温)、B(起始500 ℃,绝热)中分别加入0.1 mol N2O、0.4 mol CO和相同催化剂。

实验测得A、B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容器中N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图中的a曲线B.要缩短b曲线对应容器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N2O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缩小容器体积的措施C.500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 45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7.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0.5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单元测试2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单元测试2 鲁科版选修4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对于反应CO(g)+H2O(g) CO 2(g)+H 2(g) Δ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 也随之改变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解析:选B 。

A 项,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途径,但反应的ΔH 只与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并不发生改变。

B 项,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 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D 项,原电池反应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因此反应放出的热量将减少。

2.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 2,发生反应:H 2(g)+I 2(g) 2HI(g) ΔH >0,当达到平衡后,t 1时刻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混合气体密度增大B .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 .H 2的转化率增大,HI 的平衡浓度变小D .改变条件前后,速率图像如图所示解析:选D 。

由于可逆反应H 2(g)+I 2(g) 2HI(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总物质的量不变),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V 、n 不变,R 是常数,p 增大,T 必然升高。

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移动,则H 2的转化率增大,HI 的平衡浓度增大;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所以密度不变。

3.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各组分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20%B .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L-1·min-1解析:选D。

《2.2.2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知识清单和分层练习(解析版)

《2.2.2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知识清单和分层练习(解析版)

基础知识清单2.2.2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平衡状态)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可逆反应方程式用“”连接,把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为正反应,把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逆反应。

3.特点(1)同一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

(2)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不能实现完全转化。

(3)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于同一反应体系。

(4)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仍在进行,没有停止。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1)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实例:以N 2+3H 22NH 3为例N 2+3H 22NH 3反应物浓度 v 正 生成物浓度 v 逆 开始时c (N 2)最大 c (H 2)最大 最大进行中 c (N 2)减小 c (H 2)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平衡时 c (N 2)不变 c (H 2)不变不变 不变 不变(2)化学平衡建立的浓度—课后分层练2.化学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不变时,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称之为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4.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1.直接标志 (1)v 正=v 逆①同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①在化学方程式同一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①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不同物质的生成(或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①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2.间接标志——“变量不变”(1)反应体系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

(2)对于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有颜色物质的可逆反应,若体系中颜色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根据平均摩尔质量(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M =m (气总)n (气总),若⎺M 在反应过程中是一变量,则平均摩尔质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鲁科版选修4

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鲁科版选修4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 向2L密闭容器里充人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 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等于0.6mol/L B.小于0.6mol/LC.等于0.8mol/L D.大于0.8mol/L2. 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 (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 (g)=2C(s)+O2(g)3. 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4. 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mol·L-1·s-1(B)=mol·L-1·s-1(C)=mol·L-1·s-1(D)=1 mol·L-1·s-15. 反应A+B →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 = k c (A) c (B),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

当c (A) = c (B) = 1mol/L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增大c (A)时,v也增大B.只增大c (A)时,v值不变C.只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D.只升高温度时,k值变小6. 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mol·L-1。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专题训练(含答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专题训练(含答案)
A.反应速率
B.该反应方程式中,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
12.对于反应:2NO2⇌N2O4已经达到平衡的密闭体系,增大容器体积减小压强,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气体颜色与原平衡体系相比( )
A.变深B.变浅C.不变D.无法确定
13.只改变一个条件,化学反应aA(g)+B(g) cC(g)的变化图像如下,其中 表示平衡转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2
0.2
①请写出T1℃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已知K500℃>K600℃,则该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请求出0~4 s时v(SO2)=_________。
③T1℃时NO2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若想增大NO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填字母)。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16.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 bZ(g);△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中a:b=1:3
A.K1= B.反应②的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K2
C.若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则升温时K2减小D.恒温时增大H2的浓度,K1将减小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A.催化剂B.温度C.浓度D.压强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一、判断1、反应 aA + fF = gG + dD 的Δr G m <0,则该反应在标态下也一定可以自发进行。

2、加正催化剂不仅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也可以加快逆反应速率,还可以提高反应的产率。

3、在298K 时,最稳定纯态单质的θθθmm f m f S G H ,,∆∆均为零。

4、Δr G m 代数值越小,K θ就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5、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由于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6、对大多数反应而言,升高温度吸热反应的速率增大,而放热反应的速率却减小。

7、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8、反应的焓变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二、选择1、下列热力学函数数值等于零的是 。

(1)θm S (O 2,g ) (2)θm f H ∆ (I 2, g) (3)θm f G ∆(金刚石)(4)θm f G ∆(N 2, g )(5)θm f G ∆(Cl 2 ,l )2、下列物质在0k 时的标准熵为零的是 。

(1)理想溶液 (2)理想气体 (3)完美晶体 (4)纯液体 3、在恒温、恒压下,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方向所用的热力学函数为 。

(1)H ∆ (2)G ∆ (3)θG ∆ (4)θH ∆ 4、下列反应中反应熵增加的是 。

(1)N 2(g) +3H 2(g) → 2NH 3(g) (2)H 2O( l ) → H 2(g) +21O 2(g) (3)2CO(g) + O 2(g) → 2CO 2(g) (4)2HBr(g) → H 2(g) + Br 2(l)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1)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随起始浓度而变 (2)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另一种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而变 (3)平衡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4)平衡常数随起始浓度不同而变化 6、下列符号表示状态函数的是 。

(1)U ∆ (2)θm S (3)θm r H ∆ (4)G7、一个气相反应 :mA(g) + nB(g) →qC(g) 达平衡时 。

苏教版化学选修四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四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2n mol 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D.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2.下列过程属于熵增的是A.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水 B.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C.碳酸氢铵在常温情况下分解 D.CO点燃时生成CO2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N AB.4.6 g甲苯(C7H8)和丙三醇(C3H8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4N AC.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92N AD.已知SO 2(g)+1/2O2(g)SO3(g) △H=−98.32 kJ·mol−1,则向容器中充入N A个SO2分子和0.5N A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98.32kJ4.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反应C(s)+H2O(g)═CO(g)+H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Mg(l)+Cl2(g)的△H>0,△S<0C.放热的自发过程,一定是熵增加的过程D.液态水可自发挥发成水蒸气的过程是熵减的过程6.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根据图②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H<0C.图③可表示向Ba(OH)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至过量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H>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熵变无关C.室温下,CaCO3(s) = CaO(s)+CO2(g)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H<0D.同一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变化是焓增和熵增的过程8.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

《第2讲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训练

《第2讲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训练

《第2讲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训练1.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与HCl(g)反应生成NH4Cl(s)C.干冰(CO2)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答案】B【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熵减小△S<0,B正确。

2.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主要特征是()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答案】D3.反应:2SO 2+O22SO3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氧化硫的合成速率与分解速率相等B.二氧化硫、氧气、三氧化硫的分子数之比是2:l:2C.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再化合生成三氧化硫D.使用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倍数相等【答案】AD4.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 v正(H2) B.v正(N2)= v逆(H2)C.3v正(N2)= v逆(H2) D.v正(N2)= 3v逆(H2)【答案】C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闻内生成m mol A,同时生成3mmol 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分子数之比为l:3:2;⑤单位时间内生成3m mol B,同时生成2m mol C;⑥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⑤⑥C.只有①⑤D.全部【答案】A+N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6.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3H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C.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D.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断裂【答案】AD7.可逆反应H 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C.H2、I2、HI浓度相等D.I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变【答案】BD8.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18O 存在于()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存在于O2、SO2和SO3中【答案】D9.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性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答案】C1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答案】D【解析】由图知:N的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M的物质的量增加,是生成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专题2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A)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2.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S m(s)>S m(l)>S m(g)B.S m (l)>S m(s)>S m(g)C.S m(g)>S m(l)>S m(s)D.S m(g)>S m(s)>S m (l)3.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 )A.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为液态B.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C.散落的火柴的无序排列D.CO点燃时生成CO2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5.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熵增加反应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8.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9.250℃和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少的反应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二、计算题10..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符号为△H,单位为kJ/mol)和熵判据(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即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为△G,单位为kJ/mol)将更适合于所有过程的自发性判断。

公式为△G=△H-T△S(T指开尔文温度);若△G<0,反应自发进行。

电子工业中清洗硅片上的SiO2(s)的反应是:SiO2(s)+4HF(g)==SiF4(g)+2H2O(g)△H(298.15K)=-94.0kJ·mol-1△S(298.15K)=-75.8J·mol-1·K-1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化,试求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

2.(专题2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B卷)一、选择题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A.反应进行的方向B.反应的快慢C.反应进行的限度D.反应物的多少2.(07全国II理综)已知:C(s)+CO 2(g)2CO(g)△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6.下列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是( )A.NaOH+HCl=NaCl+H2OB.NH4Br(s)=NH3(g)+HBr(g)C.2CO+O2=CO2D.C(s)+H2O(g)=CO(g)+H2(g)(多选)7.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 O2(g)= CO2(g) ΔH2= —393.5kJ/mol,C(金刚石、s)+ O2(g)= CO2(g) ΔH2= —395.4kJ/mol。

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B.金刚石转化石墨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C.相同质量时,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D.相同质量时,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二、计算题8.在298 K时,下列反应的ΔH依次为:C2H5OH(l) +3O2(g)→2CO2(g) + 3H2O(l);△H1= -1366.8 kJ. mol—1C(石墨) + O2(g) → CO2(g);△H2= -393.5 kJ. mol—1H2(g) + 1/2O2(g) →H2O(l);△H3= -285.8kJ. mol—1乙醇(C2H5OH)、氢气、石墨和氧气的熵值分别为:161.0、130.6、5.74、205.3 J·mol—1·K—1,则298K时,由单质生成1mol乙醇的ΔH、ΔS及ΔH-TΔS分别为多少?3.(专题2 第二单元)化学平衡状态一、选择题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C部分反应 D.气体反应2.(2002年上海理综)14CO 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微粒有( )A .14CO2B.14CO2,14CO C.14CO2,14CO,14C D.14CO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多选)5.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6.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22SO3,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SO3共存B.容器中SO2和SO3的浓度相同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为2:1:2D.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速度v 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 B=2 mol/(L·min)B.正反应速度v 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 C=2 mol/(L·min)C.正反应速度v 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 B=1.5 mol/(L·min)D.正反应速度v 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 C=1.5mol/(L·min)(气) + Y2(气) 2Z(气), 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多选)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0.1 mol/L, 0.3 mol/L, 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为0.3 mol/LB. Y2为0.35 mol/LC. X2为0.2 mol/LD. Z为0.4 mol/L(多选)9.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 2 : 2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多选)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11.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问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二、填空题1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p三、计算题13.某温度时,将1molNO2分解:2NO22NO+O2,并达到平衡,此时NO•的体积分数为40%,求:(1)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2)平衡时NO2、O2的体积分数。

4.(专题2 第二单元)化学平衡常数一、选择题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1.对于可逆反应C(s)+H是( )A.K=[c(C)·c(H2O)]/ [c(CO)·c(H2)]B.K= [c(CO)·c(H2)]/ [c(C)·c(H2O)]C.K=[c(H2O)]/ [c(CO)·c(H2)]D.K=[c(CO)·c(H2)/ [c(H2O)]](多选)2.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平衡常数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D.使用催化剂能使平衡常数增大(多选)3.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大说明( )A.反应物平衡浓度较大B. 反应物平衡浓度较小C.生成物平衡浓度较大D. 生成物平衡浓度较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任意反应进行的程度B. 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小C. 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大D.温度越高,K值越大5.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B. 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 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7.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二、填空题8.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如下:FeO(固)+CO(气) Fe(固)+CO(气) △H<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