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文献综述

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文献综述
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

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2年春季学期

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的控制

一、文献综述的引言:

本次毕业设计是以已学的单片机知识,再配合为学习西,即AISG协议和电调天线使用,因此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学校交的的任务,必需要在已有的知识的情况下来了解未解的专业知识。其中,查看大量的文献综述,在原来已有的基础上来实现创新。

参阅文献可以给我们在陌生的领域上指引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不至于走弯路,而且大量的文献参阅可以让我们再很多的地方少出现错误。

文献的参考范围是有关本次课程设计而进行的,不需要看与其无关的知识,但是涉及的知识必需我们掌握,例如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的控制中,不仅需要知道什么是AISG,而且电调天线的使用方法也是必需熟悉的,其中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的过程也是必需的,所以在参考文献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侧重点,这样对我们的毕设设计的进程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就比如说,基于AISG的电调天线的控制系统中,从标题上需要知道的东西是AISG和电调天线。AISG,不同厂家的电调天线设备主要是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RCU)与控制设备或软件的互操作性,并实现对RCU设备的远程监控。电调天线,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通过电子下倾,改变天线的相位、水平分量、垂直分量幅值等参数,从而达到改变覆盖面积的作用。因此,这次的文献综述也是通过上述的情况而看开评论的。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

(1)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发展方向

移动通信天线的技术发展很快,早期我国主要使用的定向和全向型移动天线,后来普遍使用机械天线,现很多省市的移动网已经趋向于使用电调天线和双极化移动天线。随着移动通信特别是3G网络普及和应用深入,电调天线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问题也由此产生。例如,如何对基站设备惊醒同意的监管和管理,如何整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构建一个电调系统以实现最高的性价比,如何解决不同厂家的产品兼容性和操作性等。基于上述情况,世界几大厂商成立了AISG(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 )组织,并于2004年成立了AISG 协议。

之后,3 GPP组织以AISG.1为蓝本,开发了3GPP关于电调天线的相关规范,并定义了对电调天线设备的操作luant接口,其是个3层的协议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和应用层。2006年ASIG2.0出现,从而修正了前版本的错误,增加了对TMA 的支持,并充分考虑协议的可扩展性。

Aisg2.0的出现,世界一些天线设备厂商如Kathrein、Argus、Andrew等都开始了符合AISG的电调天线设备的研发工作,但是由于AISG只是一个协议文本,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法,而除了AISG协议和3GPP相关规范外,相关的文献并不多见,以致不同的厂商对于AISG的理解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常常造成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并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兼容和互操作。2007年开始,我们和国内某知名天线设备厂商合作,及时跟踪电调天线技术和AISG协议发展,综合运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了面向3G移动通信的、符合AISG2.0和3GPP规范的RCU、TMA、ALD手持控制器等电调天线设备[9-10],并开发了相应电调天线设备控制系统( ALDsControl System,ACS)。

2007年我们和国内某知名天线设备厂商合作,及时跟踪电调天线技术和

AISG协议发展,综合运用嵌入式技术开发了面向3G移动通信的、符合AISG2. 0和3GPP规范的RCU、TMA、ALD手持控制器等电调天线设备线设备控制系统(ALDs Control System, ACS) 。

(2)文献中了解的大体内容:

A、题目:基于AISG 协议的手持电调天线控制

1,Aisg协议要求使用rs-485总线,采用主从方式对多个天线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非常适合小型网控制。除此之外,aisg协议相当于osi7层模式的简化版本,包括了第1,2,7层的描述,为总线,天线设备,接口等物理层定制了严格的电气特性的参数;对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数据封装和功能进行了充分的描述;对应用层的各种天线设备控制命令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从而提高灵活性和安全性。

图一是手持式电调天线控制器的整机原理框图

(图一)

控制芯片采用avr的mega16,其他核心电路模块包括电源电路,镍福电池组充电保护电路,jtag调试及程序下载模块,液晶显示模块,rs-485收发器及其保护电路和siag天线接口的7个部分,当使用12镍福电池组工作时,通过专用升压芯片为天线接口提供12v和24v的直流电压,驱动总线上各个天线驱动器,并为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芯片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控制芯片获得从矩阵键盘输入的控制信息,通过rs-485收发器发送到连接在总线上的某个驱动器,并通过液晶显示模块输出控制信息,同时,总线上的某个驱动器也可以通过rs-485收发器与控制器通信,反馈天线的各种状态信息。当电量不足时,可以外接15v 稳压电源对系统供电,电池组供电通路被切断,同时还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2,数据链路层的描述:

Aisg的数据链路层对命令或者是数据帧的封装分为主机和从机俩种。这里

只对主机的封装进行说明。主机的命令帧分为6种,见表一。

Aisg设备地址应该存储于非易失性的存数设备中,每当上电就能读取。从机将比较从主机总线上接受到祯地址域,若和主机的地址符合,将恢复主机。在aisg中有俩个保留的地址,分别是0x00和0xff。地址0x00是广播地址,所有的从机都可以接受还有地址的信息帧。

主机与总线上的从机建立连接前必须配置连接在总线上的从机地址。

从机接收到该地址配置命令后先检查第一个pv域,判断是否与本机的厂商ID或序列码相同,若相同则将本机的地址值改为第二个pv域中的地址,然回复一个ua祯。

若从机发现第一个pv域中的id值与本机不符,但从机已使用第二个pv域中的地址值,则强置本机地址值为0,从而使自己与总线断开连接。是为了避免多个设备用同一个地址。若俩个pv域中的值都与本机不符,则从机不作任何应答(注:当设置好地址后,从机将处于非连接状态)。

某些情况下,总线上的设备厂商id或序列码是不知道的或是错误记录,此时可以使用设备扫描命令来确认连接的设备。该命令使用xid帧格式每个接收到该命令的从机将用屏蔽码屏蔽自己的厂商id,若屏蔽后的id值和命令中的唯一id值相同,则从机应答(注:建议每个从机在应答时加上随机延时,从而最大地避免主机同时收到多方应答的情况)。

SNRM-frame用于建立连接。主机向某一从机发送SNRM帧信息, 从机回复一个UA祯,当主机收到从机的UA祯后,相应的从机即与主机建立了连接。DISC-frame用于断开连接。主机向某一从机发送DISC祯信息,从机回复一个UA 祯,并附带断开状态,当主机收到从机的UA祯后,相应的从机即断开了连接。RR-frame是接收准备好命令祯。UI-frame是用于普通广播的命令。

3,文献总结

上述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AISG协议的便携式电调天线控制器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思路。正常工作时,负载电流可以达到350mA ,可以驱动大多数的电调天线。操作简易,携带方便,非常适合网友人员的随身携带进行基站维护和调控。利用手持便携式的控制器可以让工作人员就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以及实时的控制系统的运转状况,但是这种控制的范围有限。应用:采用CTSD技术的高速ADC 瞄准便携式医疗设备及工业成像系统。

B, 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元中AISG协议的控制:

1,以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器为背景, 从协议结构分析, 协议各层

的实现思路等方面介绍了AISG2.0协议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思路。

AISG2. 0, 实现电调天线的远程控制和监测、实现天线和相关控制设备的互操作。ET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电调倾角天线(RET)的远程控制,便于维护人员对整个网络中的天线倾角进行统一控制和调整, 从而极大地改变整个网络优化的操作流程和劳动强度。RCS系统包括电调天线( RET)、RET远程控制单元(Re mote Control Unit, RCU)、RET中心控制单元( Central ControlUnit,

CCU) 、基于PC机的RCU控制软件、手持控制器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RET控制器主要负责接收基站发来的AISG控制命令, 据此调节天线的下倾角和相关的控制参数。

2, RET远程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

RET远程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包括电调倾角控制、天线

参数配置、远程固件更新、告警上报等。其主要结构如图1所

示, 主要包括: AISG通信协议栈、天线下倾角控制部分、天线参

数存储单元和RCU固件存储模块。其中AISG协议是RET远程控制单元中最主要的部分。

3,AISG2. 0协议结构大体分析

AISG2. 0协议共包括3层, 对应到OSI模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物理层: 电气上可采用RS485标准或者共用射频馈线的Modem方式, 都为半双工通信;数据链路层: AISG2. 0协议的第二层是HDLC协议的一个子集;应用层: 应用层根据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功能, 目前该协议支持的设备包括RET和TMA, 因而应用层的功能函数都与这些设备的具体功能密切相关。

4,文献摘要:

本文以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器为背景, 从协议结构分析, 协议各层的实现思路等方面介绍了AISG2. 0协议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思路,这种方法成本比第一种的大,设计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但是这种控制系统是非常优越的,利用远处的计算机的设备来控制,加大了效率。

C,AISG协议的文献:

1,课题中AISG协议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课题的中间进行,因此了解的这一协议是至关重要的。AISG2. 0协议物理层的底层通信介质支持两种: RS485方式和Modem方式。RS485通讯方式采用多芯屏蔽电缆在RET与基站之间建立连接。Modem方式则是通讯控制信号和射频信号共用射频电缆, 将控制信号调制到射频信号上, 然后在接收方解调得到控制信号。这两种连接方式对于上层协议都是透明的。目前对于RET都是采用RS485方式, 对于TMA大都采用Modem方式。默认支持的波特率是9. 6kbps, 也支持38.4kbps和115. 2kbps(只针对于RS485方式)。

2,HDLC协议:

AISG2. 0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采用了HDLC协议的一个子集: UNC1, 15. 1TWA。其中: U 表示非平衡操作模式, 即网络是主从结构, 通信的启动和结束由主站控制, 从站只是被动的响应主站的查询; N表示响应方式为正常响应方式,

即数据帧中包含发送和接收序号, 默认情况下滑动窗口大小为1;15.1表示采用有发送/停止位的透明传输方式;TWA表示半双工通信方式。

通信数据帧格式如表1所示, 前导和结束标记分别为0x7E,有效字段包括从站地址、控制字、信息字段和两字节的CRC校验。帧的组织和通信采用小端模式: 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的顺序。由帧的结构可知,帧长度是可变的,最大不能超过78字节。帧的头尾都用0x7E做为标记, 也就是说在帧数据中不能包含数字0x7E, 如果帧数据中包含0x7E, 就用0x7D 0x5E代替, 相应的0x7D则用0x7D0x5D代替, 实现透明传输。AISG2. 0协议帧结构中的CRC校验采用CRC-CCITT标准, 多项式为x^16+x^12+x^5+1, 由于AISG帧传输采用小端模式, 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因而实际的CRC校验多项式为1+ x^5+x^12+x^16。所以在查找表的生成、检验算法方面都与标准CRC-CCITT有所不同。CRC校验不包括填充字符,这就要求在发送过程中, 应先计算CRC再进行字节填充;在接收过程中, 先剔除填充字节,再进行CRC校验。

3,文献摘要:

本文主要了解了AISG 协议的使用方法以及HDLC协议,由信息帧格式来控制和使用AISG协议,从而达到我们要求的指标。

D,电调天线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ACS系统拓扑结构和设备状态模型

本文以实际项目为背景,从主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具体实现方法等讨论电调天线设备控制系统ACS的设计与开发。ACS可以运行在手持控制器上,也可以运行在PC机上,它通过485线缆、射频馈线和USB- 485转换器与RCU、TMA等天线设备相连接,天线设备之间按照AISG规定通过485电缆以菊花链连接,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虚线表示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分界线,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通过HDLC帧进行通信,采取的是半双工的通信方式2,电调天线设备状态模型

ACS(主设备)必须与电调天线设备(从设备)建立连接之后,才能对它们进行远程监控。从设备连接状态主要包括无地址状态、已赋地址状态、已连接状态,用于改变连接状态的操作主要包括配置地址、链路建立、链路断开、链路超时。根据AISG协议规定,从设备连接状态模型可以用图2表示。

从设备在系统复位或系统初始化后进入无地址状态,此时从设备仅对扫描、配置地址操作以及其它一些不需要回应的广播消息起作用,这时候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以XID帧进行通信,扫描挂接在菊花链总线的天线设备,并对扫描所得的从设备进行赋地址操作。已赋地址从设备收到主设备发送的SNRM帧后进入连接状态,进入连接状态后,主设备才可以对它们进行远程控制操作。当从设备收到主设备发送的DISC帧或指定时间内没有收到主设备发过来的帧,则又回到无地址状态。

3,HDLC帧

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所有的通信消息以HDLC帧的形式进行传输的,HDLC 帧格式如表1所示主要包括帧定界标记、HDLC地址、控制、数据域CRC 校验等字段。

HDLC帧的帧首标记为0x7E,标志一帧的开始,HDLC帧的帧尾标记同样为0x7E,标志一帧的结束。HDLC帧中的地址字段用于指明要发往的目的设备地址,可取0到255之间任意值,其中0表示无地址,255表示广播地址。HDLC帧中的控制字段主要表示帧的类型,或者记录轮询标志以及发送和接收帧的序号。当帧的类型为I帧或RR帧时,控制字段记录轮询标志以及发送和接收的序号。控制字段为0xBF时表示IN2FO域中封装的数据为XID帧。控制字段值为0x53、0x73、0x93时,分别指明HDLC帧具体类型为DISC帧、UA帧、SNRM帧,这个时候HDLC帧的INFO域为空。

HDLC帧的数据域字段用于封装主设备与从设备的通信消息,该字段的长度根据通信消息的不同而不同。HDLC帧中的CRC字段值采用16位循环校验算法获得,在发送过程中该字段值,计的是从帧首标记之后到INFO 域为止的所有字节。在接收过程中该字段值计算的是开始标记与结束标记之间(不包括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的所有字节。

4,文献摘要:

从本文中主要讲了电调天线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中,从系统拓扑结构、电调天线设备状态模型、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的HDLC帧,这三方面系统的阐述了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所需知道的。了解了才会将协议和天线有效结合,从而来控制系统。

三、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

1,李潮,刘书平,郭照新多通道高速信号的同步采集和处理[j]微计算机信息。微机计算机信息,2005,21(3):62—63

2,马潮.AVR 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践【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0.

3,吴松,葛海平,缪金迪. 遥控电调倾角天线及其在网络

优化中的应用[J].电信科学,2007(4) :91- 94.

4,Antenna Interface Standards GroupStandardNo. AISG1: Is2

sue1.1,Control Interfacefor AntennaDevices[S

5,吕炎炎,刘伟. 基于AISG2.0协议的电调天线远程控制单

元的设计实现[J]. 电子技术应用,2009(11) :33- 35

6,吕炎炎,曾荣荣. 遵循AISG2.0协议的固件更新策略设

计[J]. 测控技术,2010(9) :62- 65.

7,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SG Modem for Antenna Line Device Youn-Sung Lee, Hyun-Sik Kim, Hae-Moon Seo,Woo-Chool Park, and Seong-Dong Kim ,Dong Ku Kim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Yonsei University Seoul

基于无线通信的点菜系统软件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基于无线通信的点菜系统软件设计 1、前言部分 人类利用无线通信方法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了,古时候用的烽火就是最原始无线通信的影子。但那时候的无线通信技术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只有到19世纪末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开始,人类才开始真正大规模使用无线通信技术[1]。近数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更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它也成为了通信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现代的无线通信技术是建立在硬件电路基础上的,因此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就直接制约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回顾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自发明集成电路至今40多年以来,“从电路集成到系统集成”这句话是对IC产品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过程的最好总结,即整个集成电路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板上系统(System-on-board)到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的过程[2-5]。随着集成程度的不断提高,芯片的体积能耗和成本在逐步的降低。这也促使电子产品向便携式和低端市场发展。 虽然微电子的发展历史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但是射频芯片的发展却是近几年的事。从分类上来看,射频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目前国际上有很多专门生产射频芯片的公司,例如Nordic公司和Chipcon公司。这些芯片一般工作在免费频段,采用专门的调制解调技术,内部集成了很多的电路[6-9]。例如Nordic公司的NRF2401芯片,它是单片射频收发芯片,工作于2.4~2.5GHz 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ine,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芯片内置了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和调制器等功能模块,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芯片能耗非常低,以-5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只有10.5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8mA,有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使节能设计更为方便。 无线电子点菜系统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典型的应用。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餐饮业具有巨大的投资市场,被称为中国的黄金产业之一。如今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服务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2G电调系列天线

电调系列天线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目录 800MHz电调天线 MB800-65-15.5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800-65-17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800-65-18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00MHz电调天线 MB900-65-16.5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900-65-17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900-65-18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00&900MHz电调天线 MB800/900-65-15.5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800/900-65-17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800/900-65-18DE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00MHz电调天线 MB1800-65-15DE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1800-65-17DE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1800-65-18DE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G宽频电调天线 MB3F-65-15DE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3F-65-17DE10(不能提供)................................ 错误!未定义书签。MB3F-65-18DE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3F-65-20DE6(不能提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频双极化电调天线 MB900/1800-65-14/17DE14/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MB900/1800-65-17/18DE14/10 .............................. 错误!未定义书签。M B B880000--6655--1155..55D D E E1144 M 倾角设置可以通过手动调节或者外加驱动器等装置遥控调节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小车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遥控小车设计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线电遥控是利用无线电信号来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技术,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指令或驱动其它各种相应的机械,去完成各种操作,已经广泛运用于机械领域,不但提高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和操作性,还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啊。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接近,比如遥控门窗,遥控风扇、遥控座椅、遥控小车等都是无线电技术的成功应用于生活的例子。 2、研究主要成果 智能小车,也称轮式机器人,是一种以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的科技创意性设计。从普通的玩具遥控车到无限工业控制车辆,从短程控制到外太空探险小车的控制,可以预见今后无线智能遥控小车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在最近几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各种高科技广泛应用于玩具制造领域,使其娱乐性和互动性不断提高。根据美国玩具协会的调查统计,近年来全球玩具销量增幅与全球平均GDP增幅大致相当。而全球玩具市场的内在结构比重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玩具的市场比重在逐步缩水,高科技含量的电子玩具则蒸蒸日上。美国玩具市场的高科技电子玩具的年销售额2004年较2003年增长52%,而传统玩具的年销售额仅增长3%。英国玩具零售商协会选出的2001年圣诞最受欢迎的十大玩具中,在七款玩具配有电子元件。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互动式玩具已经成为玩具行业发展的主流。普通的无线遥控车大家都很熟悉,市场里有很多提供小孩子玩玩的遥控小车,还有神奇的天堂电玩WII。 3、发展趋势 无论是简单的还是难的,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智能无线遥控小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无线控制和启动两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加上更多的复杂功能,比如: ①测速:由单片机定时器根据高低电平计数脉冲与车轮周长通过算法得出车速,再根据车速和行驶时间得出行驶里程。 ②红外避障:红外发射管通过三极管和电阻接到一从单片机的PB口,红外接受管的数据口接到它的PC口,当检测到有障碍物时,接受管的数据口输出为低电平并送

智能家居系统搭建方案

智能家居系统搭建方案 这是一个探索性项目,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搭建指南。具体系统架构图如下所示: 方案简介: ?使用Home Assistant、HomeBridge 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 ?使用Amazon Echo 作为语音输入工具(当前仅支持英语) ?使用iPhone 的“家庭”应用作为控制工具 ?可以使用任何的设备连接Home Assistant 服务来控制应用

1 基础知识篇1.1智能家居简介 当前,我们谈论智能家居的时候,我们实现上是在讨论:家庭自动化。引自维基百科,对于智能家居的介绍1: Home automation or smart home (also known as domotics) is building automation for the home. 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AI 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这一点(智能化)在最近几年里,应该会发生一些剧烈的变化。而无论如何,我可不太希望我要被机器催着起床。 开始实战之前,让我们先关注于当前智能家居的几个关键点: ?设备。这些设备要么使用WiFi,要么要使用蓝牙,方便使用手机连接上这些设备。依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以WiFi 为主,在手机上配置完后,可以轻松地实现远程控制。与此同时,他们在与手机通讯的时候,会使用一些自定义的通讯规则,并且似乎很容易被破解(参见仿真器一节)。如Philips Hue 智能灯、Wemo 开关等等,他们都已经可以被仿真,并作为Homekit 组件使用。 ?自动化。自动化是指你可以定时也开关某个特定的设备,闹钟一响,便打开灯诸如此类的。

?场景(规则)。与自动化稍微区别的是,场景是某个特定场合下,对一系列设备的操作,如早起,便开灯、打开窗帘,离开家,则锁门、关闭一系列用电器、开启防盗功能等等。 ?中心网关。当我们所使用的一系列设备拥有WiFi 功能时,装有各种软件的手机便相当于控制中枢。而这样的设计本身是不合理的,你要在手机上安装一系列的应用。这个时候,便需要一个额外的软件作为中心,来接入这些设备,而手机上也不需要多余的额外软件。如HomeKit、Home Assistant 就是这样的例子。 而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我们只需要关注便利的生活。作为一个极客,我们则关注于如何改造成需要的功能。 1.2智能音箱 学术上有个概念是“传声器阵列”,主要由一定数目的声学传感器组成,用来对声场的空间特性进行采样并处理的系统。 如下图所示Amazon Echo 的电路板: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武汉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学院(系):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科0802班 学生姓名:孙阳 指导教师:刘成国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孙阳专业班级:电信科0802 指导教师:刘成国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加温控制器的改进设计与实现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 研究已有智能温控系统,确定系统改进方案; (2) 设计各子系统电路,完成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整机的设计与实现; (3) 研究改进的控制模式,形成代码,在单片机系统中运行; (4) 翻译与本题目有关的外文文献; (5) 撰写毕业论文。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查阅不少于15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完成开题报告; (2) 完成电路的设计、系统的联试和整机调式、安装; (3) 测试系统功能,完善系统样机功能; (4) 按要求完成不少于5000汉字的英文文献翻译; (5) 完成不少于12000字数的毕业论文。 必读参考资料: [1] 高峰.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学出版社[M].2009 [2] Zhang Huaguang, He Xiji, Fuzzy auto-adapting control and application[J], The publishing company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297-306,2002. [3] Li Zhuo, Xiao Deyun, He Shizhong, Fuzzy auto-adapting PI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J], Control and decision-making, (3), 340-345, 1996.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

WIFI文献综述

WIFI技术的应用 由于互联网在全球的快速普及与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人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需要上网,产生了大量的WLAN 服务需求。随着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笔记本电脑、手机、掌上电脑等支持WI兀的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WLAN 服务的需求。 基于WIFI标准的WLAN网络是目前最为普及的无线网络形式。由于WIFI技术无线接入和高速传输的技术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对3G网络的补充。而且基于WIFl标准的WLAN网络相对基于3G 标准的3G网络成本低廉。对于正在抢占3G市场的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来说.WIFI技术无疑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 1、WIFI及其技术特点 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具有此认证的产品符合IEEE802.11系列无线网络协议。该系列协议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该技术使用2.4GHz或5GHz附近频段。 WIFI网络是由AP(Access Point)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AP 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它是当作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因此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PC均可透过AP去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其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置无线发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而无线网卡则是负责接收由AP所发射信号的CLIENT端设备。 WIFI(Wireless Fidelity)技术即IEEE802.11协议.无线接入和高速传输是WIFI的主要技术优点.其中IEEE802.11b最高速度为11Mbps,IEEE802.11a与IEEE802.119的最高速度为54Mbps。现在多用的IEEE802.11b与IEEE802.11g设备使用的频段为2.4~2.4835GHz的免许可频段。在频率资源上不存在限制,因此使用成本低廉也成为了WIFI技术的又一大优势。WIFI无线网络是由 AP(Access Point)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组网方式较为简单。我们通常将AP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将能搜索到WIFI网络的地方称为热点区域。任何一个装有无线网卡的终端(现在主要的终端是笔记本电脑和带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进入WI兀覆盖区域均可以通过AP来无线高速接入英特网。另外IEEE802.11规定的发射功率不超过100毫瓦,实际发射功率大约为60-70毫瓦。而手机的

电调天线控制系统

目录 一、系统概述 (2) 1.1 系统描述 (2) 1.2 电调天线的手动调节 (2) 1.3 电调天线的本地控制 (3) 1.4 电调天线的远程控制 (3) 二、附件介绍 (4) 2.1 驱动器MBRET-RCU-A (4) 2.2 手持控制器MBRET-CCU-A (4) 2.3 台式控制器MBRET-CCU-B (5) 2.4 控制信号避雷器MBLPD-AISG-C01 (5) 2.5 控制电缆MBRET-CXXX (6) 三、系统组件 (7)

远程电调天线控制系统简介 一、 系统概述 1.1 系统描述 本公司生产的电调天线采用组件配置模式,当不接驱动器时,装上手动调节杆即成为手调天线,这适用于一些天线安装位置不高,易维护且对自动化程序要求不高的场合。当天线安装位置较高,不易维护,但调节机会较少且对成本要求苛刻的场合,我们提供手持式的天线控制器,通过它,维护人员可以对多个基站的天线进行独立控制。同样,对于调节比较频繁的场合,我们提供机架安装方式的电调天线控制器,它可以通过RS232接口、USB 与PC 机相连,完成电调天线的本地控制或者通过以太网络进行远程控制。 所有的控制器提供12V 4A 或24V 2A 的直流驱动电源,驱动器的连接数量取决于驱动器的功耗及电缆的损耗。 1.2 电调天线的手动调节 本公司的所有电调天线均采用组件配置模式,在安装位置低,维护方便,调节机会少的一些地方,可以只选择手动电调天线,将天线手动调节到所需要的角度,然后用自带的锁紧螺母固定即可。 天线1 天线2 天线3 RCU3 RCU2 RCU1

图1 天线的本地控制 1.3 电调天线的本地控制 电调天线可以通过手持控制器(MBRET-CCU-A)或台式控制器(MBRET-CCU-B)实现本地控制。当采用手持控制器来控制电调天线时,手持控制器可以由维护人员随身携带。当采用PC机时,可以通过台式控制器的RS232接口控制。当采用笔记本电脑对天线进行调试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的USB接口实现通信(目前大部分笔记本已经取消了串口,USB接口较常用)。台式控制器完成PC机与天线驱动器之间的协议转换,然后将指令发至驱动器执行,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1.4 电调天线的远程控制 对于调节比较频繁,自动化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机架安装方式的台式控制器。机架式的天线控制器提供了一个PPP串口和一个网口,通过PPP串口接一个MODEM可以实现远程无线连接。通过以太网接入内部网络可以实现局域网网内控制或INTERNET远程控制。图2是通过MODEM和INTERNET网络的电调天线控制示意图。 MBRET-CCU-B USB RS-232 PSTN 公共电话网 MBRET-CCU-B MODEM 电话线 电话线 MODEM RS-232 HTTP 网管中心交换机 电话线 MODEM RS-232 电话线 MODEM RS-232 HTTP HTTP MBRET-CCU-B MBRET-CCU-B RS-232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 年级专业:201*级财务管理 姓名: 学号:132148*** 题目名称: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此处勿忘将题目名称写上。下同。 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浅谈源星科技有限司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 企业时刻都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各种风 险。财务系统系统作为企业风险预警器,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 范。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防范 导言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开展竞争,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决策前景在大多数情况 下是不确定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不确定因素加以分析预测和管理,西方很多学者 把大量的数学方法,统计方法以及敏感性分析方法引入了风险管理决策。企业是国 民经济非常重要的支柱,企业的发展状况时刻决定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稳定发展, 它的生死存亡直接影响国计民生,而企业的命脉是企业财务,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被企 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借助各文献研究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并把它应用到厦 门源星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实践中,能使厦门源星科技有限公司适时监测其财务风 险,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风险,避免因为财务风险的积聚而转化为财务危机。 一、源星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现状 1.偿债风险 2012年初,源星公司完成了对同行业鸿兴科技公司的并购,而本次出现的偿债 问题主要就是因为这次的并购引起的。鸿兴科技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但是 由于财务处理不当、经营决策失误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公司很难再正常运营下去。并 购之后,源星公司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必要的现金持有量以及短期融资,导致 支付困难。 2.营运风险 风险的源头还是了在2012年初的并购鸿兴公司上,这次的并购导致本公司必要 的现金持有量不足,但是在并购的同时公司又相应的扩大了销售规模,销售规模的 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盈利,但是同时又需要不断扩大业务筹集营运资金,出现过 度交易的情形。一部分营运资金被暂时占用。营运资金不足现金循环就无法顺利进 行,将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赢利风险

天线近场测量的综述

内部☆ 天线近场测量的综述 An OutIine of Near 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 一引言 天线工程一问世.天线测量就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方法的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与之配套系统的实用与否。随着通讯设备不断更新,对天线的要求愈来愈高,常规远场测量天线的方法由于实施中存在着许多困难,有时甚至无能为力,于是人们就渴望通过测量天线的源场而计算出其辐射场的方法。然而由于探头不够理想和计算公式的过多近似,致使这种方法未能赋于实用。为了减小探头与被测天线间的相互影响,Barrett等人在50年代采用了离开天线口面几个波长来测量其波前的幅相特性,实验结果令人大为振奋,由此掀开了近场测量研究的序幕,这一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天线工程急待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从而使天线测量手段以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四十多年过去了,近场测量技术已由理论研究进入了应用研究阶段,并由频域延拓到了时域,它不仅能够测量天线的辐射特性,而且能够诊断天线口径分布,为设计提供可靠、准确设计依据;与此同时,人们利用它进行了目标散射特性的研究,即隐身技术和反隐身技术的研究,从而使该技术的研究有了新的研究手段,进而使此项研究进入了用近场测量的方法对目标成像技术的探索阶段。 二、近场测量技术发展的过程 近场测量的技术研究从五十年代发展至今,其研究方向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近场测量技术所经历的时间

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研究 在Barrett等人的实验之后,Richnlond等人用空气和介质填充的开口波导分别测量了微波天线的近场,并把由近场测量所计算得到的方向图与直接远场法测得的结果相比较,其方向图在主瓣和第一副瓣吻合较好,远副瓣和远场法相差较大。于是人们就分析其原因,最终归结为探头是非理想起点源所致,因此,出现了各种方法的探头修正理论。直到1963年Karns等人提出了平面波分析理论才从理论上严格地解决了非点源探头修正的问题。与此同时,Paris和Leach等人用罗仑兹互易定理也推出了含有探头修正的平面波与柱面波展开表达式[1,2]。Joy等人也给出了含有探头修正下的球面波展开式及其应用[3 ]。至此,频域近场测量模式展开理论已完全成熟,因此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了应用领域。在随后的十年里,美国标准局(NBS)等研究机构进行大量的实验证明此方法的准确性[4],其中取样间隔、探头型式的选择以及误差分析是研究者们关心的热门问题。 2.取样间隔及取样间距 由于模式展开理论是建立在付里叶变换的基础上,根据付里叶变换中抽样定理[5],对带宽有限的函数。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增量代替积分元不引人计算误差,而平面、柱面、球面的模式展开式对辐射场而言都是带宽有限的函数,忽略探头与被测天线间的电抗耦合(取样间距选取的准则),取样间隔与取样间距按表2所示的准则进行选取(参看图1坐标系)。 表2 取样间隔与取样问距的准则 表中:λ—工作波长;d—探头距被测天线口径面的距离;a—完全包围教测天线最小柱面或球面的半径;a'—极平面取样的最大圆半径.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文献综述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是传感器技术、MEMS技术、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加速度传感器、微处理器、射频收发芯片及电源构成。目前,国内外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其他类型的无线传感器,按体系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1)COTS( Commercial Off The Shelf)节点,该类节点中的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等使用的都是现成的商用产品。典型代表有美国伯克利大学加州分校(UCB)的MICATelos节点,欧洲传感器研究项目小组开发的EyesIFX节点,中科院研究的GAIN系列也属于该类节点。这种节点除了无线传感器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低成本、短周期、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等优势,被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广泛采纳,所以该类型的节点是最多的。 (2)SOC(System On Chip)节点,该类节点只使用一个芯片,就可实现节点的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功能。SOC节点通常都为特定的应用而开发,由于需要芯片设计能力,因此开发门槛较高,成果相对较少。典型代表有Rockwell科学实验室的WINS节点、麻省理工开发的uAMPS-III等。 (3)Smart Dust节点,又称微型节点或尘埃节点。该类节点使用了业界最尖端的技术,体积只有几个平方毫米,通常为军事应用而开发,微型节点的代表为Smart Dust节点和SPEC节点,都由UCB研制。内嵌微处理器是无线加速度传感相比于传统传感器的又一特点,微处理器负责控制传感器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收发。 二、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实际上就是将以加速度传感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射频芯片为核心的无线传输模块,以及以微电池能量模块集成并封装在一个外壳内的系统。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工作时,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加速度信号(模拟信号),然后送入A/D转换器使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在作A/D转换之前,一般会设置信号调理电路,用来放大和滤波(如对建筑结构的检测,由于大跨度桥梁等大型建筑结构的自振频率较低,而桥面振动、桥梁负荷冲击等对振动信号的影响又相对较大,因此,在A/D采样之前需对模拟信号作抗混滤波处理,以滤除或降低高频干扰)。A/D的输出传送给微处理器进行预处理并存储数据,得到的预处理加速度数据将送给无线收发模块进行无线传输。最后,接受装置接收并数据传输给PC机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与显示。典型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检测区域进行数据采集与信号调理。 (2)数据处理模块:微处理器对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进行控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存储。 (3)无线传输模块:以射频芯片为核心,根据IEEE802.15.4协议进行无线通信,传输控制信息并首发数据信息。 (4)能量模块:为另三大模块提供电源,一般为微电池 三、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存在的问题

电调天线基本步骤指令

精心整理 1、LSTRET 查询是否存在电调天线 若没有查到相应结果,无电调天线,不能电调。 2、若有单元动态信息且开工状态,可用;实际倾角有值,可直接调整: ⑴MODRETSUBUNIT 设置下倾角;DSPRETSUBUNIT 查询默认20 ⑵MODBFANT 设置权值;(与倾角值相同)(F 频需要,D 频不需要) 3、有单元动态信息开工状态不可用;实际倾角NULL ,则进行下一步,开启天线端口 (1)MODANTENNAPORT F 频段: MODANTENNAPORT:CN=0,SRN=60,SN=0,PN=R0A,PWRSWITCH=ON,THRESHOLDTYPE=UER_SELF_DEFINE,UOT D 频段:(2(3)(4)((5)(6)4、 F 频段: ADDBFANT: DEVICENO=0,CONNSRN=60,MODELNO="TJAAU",TILT=2,BEAMWIDTH=65,BAND=39; ADDBFANT: DEVICENO=1,CONNSRN=61,MODELNO="TJAAU",TILT=2,BEAMWIDTH=65,BAND=39; ADDBFANT: DEVICENO=2,CONNSRN=62,MODELNO="TJAAU",TILT=2,BEAMWIDTH=65,BAND=39; D 频段: ADDBFANT: DEVICENO=0,CONNSRN=200,MODELNO="TJAAU",TILT=2,BEAMWIDTH=65,BAND=38;

精心整理 ADDBFANT: DEVICENO=1,CONNSRN=201,MODELNO="TJAAU",TILT=2,BEAMWIDTH=65,BAND=38; ADDBFANT: DEVICENO=2,CONNSRN=202,MODELNO="TJAAU",TILT=2,BEAMWIDTH=65,BAND=38; 判断范围是PUSCH上检测到用户级别的RSRP为index0到PUSCH上检测到用户级别的RSRP为index8占比为50%以上算是弱覆盖或者是PUSCH上检测到用户级别的RSRP为index17到PUSCH 上检测到用户级别的RSRP为index23占比为8%以下算是弱覆盖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纳氢氧化铝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学生姓名:任旭洋 指导教师:潘明珠讲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对关于纳氢氧化铝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基本概括了今年来国内外关于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氢氧化铝,木塑复合材料,阻燃 正文: 木塑复合材料是最具潜力的一种新型的通用复合材料,它是由一种大量可再生的且价格低廉的木粉或木纤维和聚合物树脂复合而成的。它的开发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回收废旧塑料,消除白色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美观、可再生、成本低、防虫、防腐、抗滑、可喷涂、比纯塑料产品的硬度高,可与木材一样进行加工、粘接和固定等优点。因此,木塑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门窗、地板、舰船材料、栅栏材料、家具材料和汽车材料等。从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对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 有大量的论文和专利发表[],并有专门的国际会议研讨该领域的技术和发展, 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随着木塑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该复合材料的防火安全性的研究应用受到很高的重视。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涉及到对木材组分阻燃和对聚合物的阻燃。聚烯烃和木材的阻燃常采用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含卤阻燃剂( 十溴二苯醚等)和含磷阻燃剂( 聚磷酸铵、磷酸酯等) 等, 而材料的无卤阻燃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为阻燃添加剂对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贺金梅从各个组分出发研究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阻燃,适用于复

合材料中单一组分的阻燃剂都被考虑在内。发现对该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最好,可赋予其氧指数,比未阻燃配方提高了个单位,非常适合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而且也没过多地劣化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邵博等以对木粉复合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研究发现:添加量达到时表现出显著的阻燃作用,并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房轶群等用淀粉阻燃体系阻燃木粉复合材料,锥形量热仪分析表明:淀粉对木粉复合材料是有效的阻燃体系,当添加量在以下,淀粉添加量在以下时,复合材料可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李斌等对()阻燃的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随木粉和()添加量的增加()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效率增加, 高木粉添加量的复合材料氧指数达()的阻燃效率达。增加木粉含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但()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而明显提高弯曲强度。增加木粉和()的含量,均能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破坏复合材料的韧性。结论:()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木粉复合材料是易燃材料,木粉添加量增加, 其氧指数略有上升。采用()阻燃剂能较好地提高该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而且高木粉添加量体系更有利于()对材料阻燃效率的提高,这可从各材料体系中()每单位百分含量对值的贡献得到证实。() 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 木粉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明显的增加,但()阻燃剂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木粉添加量和()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明显的降低,破坏了复合材料的韧性。 殷希丽等重点讨论了提高()阻燃性能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经过超微细化、超微细化后硅烷处理、复合处理后添加到高聚物中的阻燃效果和对高聚物物理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作为阻燃剂的发展方向及在高聚物应用中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结论:()()经过超微细处理后作为阻燃剂添加到高聚物中,高聚物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粒径对高聚物阻燃性能有很大影响,粒径越小,阻燃性能越好,起主要作用。 ()()经过超微细处理并硅烷处理后,其阻燃性能同单纯超微细处理相比,阻燃性能更好。 ()由于高聚物的种类或硫化体系不同,应选用不同活性剂处理的()阻燃剂与之相匹配;所选的硫化助剂也应当起到协同作用。

天线近场测量的综述

天线近场测量的综述

内部☆ 天线近场测量的综述 An OutIine of Near 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 一引言 天线工程一问世.天线测量就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方法的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与之配套系统的实用与否。随着通讯设备不断更新,对天线的要求愈来愈高,常规远场测量天线的方法由于实施中存在着许多困难,有时甚至无能为力,于是人们就渴望通过测量天线的源场而计算出其辐射场的方法。然而由于探头不够理想和计算公式的过多近似,致使这种方法未能赋于实用。为了减小探头与被测天线间的相互影响,Barrett等人在50年代采用了离开天线口面几个波长来测量其波前的幅相特性,实验结果令人大为振奋,由此掀开了近场测量研究的序幕,这一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天线工程急待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从而使天线测量手段以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四十多年过去了,近场测量技术已由理论研究进入了应用研究阶段,并由频域延拓到了时域,它不仅能够测量天线的辐射特性,而且能够诊断天线口径分布,为设计提供可靠、准确设计依据;与此同时,人们利用它进行了目标散射特性的研究,即隐身技术和反隐身技术的研究,从而使该技术的研究有了新的研究手段,进而使此项研究进入了用近场测量的方法对目标成像技术的探索阶段。 二、近场测量技术发展的过程 近场测量的技术研究从五十年代发展至今,其研究方向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近场测量技术所经历的时间

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研究 在Barrett等人的实验之后,Richnlond等人用空气和介质填充的开口波导分别测量了微波天线的近场,并把由近场测量所计算得到的方向图与直接远场法测得的结果相比较,其方向图在主瓣和第一副瓣吻合较好,远副瓣和远场法相差较大。于是人们就分析其原因,最终归结为探头是非理想起点源所致,因此,出现了各种方法的探头修正理论。直到1963年Karns等人提出了平面波分析理论才从理论上严格地解决了非点源探头修正的问题。与此同时,Paris和Leach等人用罗仑兹互易定理也推出了含有探头修正的平面波与柱面波展开表达式[1,2]。Joy 等人也给出了含有探头修正下的球面波展开式及其应用[3 ]。至此,频域近场测量模式展开理论已完全成熟,因此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了应用领域。在随后的十年里,美国标准局(NBS)等研究机构进行大量的实验证明此方法的准确性[4],其中取样间隔、探头型式的选择以及误差分析是研究者们关心的热门问题。 2.取样间隔及取样间距 由于模式展开理论是建立在付里叶变换的基础上,根据付里叶变换中抽样定理[5],对带宽有限的函数。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增量代替积分元不引人计算误差,而平面、柱面、球面的模式展开式对辐射场而言都是带宽有限的函数,忽略探头与被测天线间的电抗耦合(取样间距选取的准则),取样间隔与取样间距按表2所示的准则进行选取(参看图1坐标系)。 表2 取样间隔与取样问距的准则 表中:λ—工作波长;d—探头距被测天线口径面的距离;a—完全包围教测天

铁塔改造方案及无线改造方案

附件4 铁塔改造方案及无线改造方案 一、主要场景的铁塔扩容改造方法 (一)角钢塔、钢管塔 1.增加截面(方法编号:JG 001) 通过在原构件上连接型钢、钢板等达到提高原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该方式的连接可不拆卸原有构件,直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如图1-1所示。 图1-1 增加截面示意 2.直接增加天线支架(方法编号:JG002) 依据安全评估的结果,如铁塔可以直接新增天线,可以直接在原塔结构上新增天线支架。如图1-2所示。 图1-2增加支臂示意图1-3增加平台示意

3.直接增加平台(方法编号:JG003) 依据安全评估的结果,如铁塔可以直接新增平台,可以直接在原塔结构上新增平台。如图1-3所示。 4.拆除平台更换为支架(方法编号:JG004) 平台的直径一般在2.5米以上,护栏高度1.1米以上,平台的挡风面积及体形系数都大于天线的挡风面积和体形系数,因此拆除平台换天线支架,可以有效的降低铁塔的荷载,为新增天线创造条件。改造方式如图1-4所示。 5.拆除平台更换为简易平台(方法编号:JG005) 由于简易平台与传统平台相比取消了护栏,这就大大降低了平台的挡风面积,同时又兼顾了更好的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如图1-5所示。 图1-4 拆平台换支架示意图1-5 拆平台换简易平台示意 6.降平台高度或塔高度(方法编号:JG006) 铁塔是悬臂结构,降低铁塔总高度或者降低平台固定位置高度能有效减少铁塔的负荷。如图1-6所示。

图1-6 降平台高或降塔高示意 部分存量铁塔塔身安装有运营商的徽标,拆除徽标会减少铁塔的荷载,给新增天线创造条件。如图1-7所示。 图1-7 拆除徽标示意 (二)单管塔 1.直接增加天线支架(方法编号:DG001) 依据安全评估的结果,如铁塔可以直接新增天线,可以直接在原塔结构上新增天线支架。如图1-8所示。 2.直接增加平台(方法编号:DG002)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写法

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包括: ①过程管理手册;②文献综述(3000~5000字);③翻译文章(包括外文原文)(与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内容);④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包括封面、题目、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论文目录、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附录(可选)等;⑤其他附件。有条件的可将文字资料装订成册,鼓励制作电子文档。毕业设计作品应提交作品说明书。这些材料要求在答辩之前全部填写完成。 文献综述写法 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 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 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 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着、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近场天线测量作业

作业一:分别采用直接求和与快速Fourier 变换(FFT )两种方法计算出)(ωF ,并与理 论计算结果比较,并比较两种方法所用时间。 1. 已知x e x f -=)( 求 dx e e F x j x πωω2)(? ∞ ∞ --= 直接积分:2 )2(12 )(πωω+= F (1-1) 当ω很大时,0)(≈ωF 取100=Ω时,010 )(5 ≈<-ωF 故近似认为当Ω>ω时,0)(≈ωF ,即可以近似认为f (x )是一个谱宽有限得函数,带限为2Ω,取005.02=Ω ≤?ππ x ,则由取样定理有 2()m x j m x m F e e x πωω∞ -??=-∞ = ???∑ 令x N n ?=ω, ∑-- =?-?≈12 2 2)(N N m N mn j x m x e e F πω 令,2 k N m =+ 则有 ∑-=-?--?≈?10 )2 (2)2 ()(N k N k N n j x N k x e e x N n F π ∑-=?- -?-=10 2)2 () 1(N k N kn j x N k n e xe π ∑-=-=1 2)1(N k N kn j k n e f π (1,,1,0-=N n Λ) (1-2)

其中: ??? ? ??? -=?-=?=?-?-1 ,,212, ,1,0)2()2(N N k xe N k xe f x k N x N k k ΛΛ (1-3) 取N=2048,则1024*0.005≈5,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