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9c76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f.png)
透视还可以用来表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通过透视剖面图等形式来展示产 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
产品材质表现方法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 的材质质感,通过光影效果和色彩处理 可以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和纹理
利用一点透视和两点 透视原理,构建具有 深度感和立体感的动 画场景。
运用色彩、光影等视 觉元素,增强场景的 空间感和真实感。
通过调整视角和视平 线的高低,表现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远近关 系。
角色动作设计和运动规律掌握
根据透视原理,设计符合角色性 格和情绪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动
态美。
掌握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更加 自然、流畅,符合物理原理。
2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的设 计理念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师的创 意和想法。
3
透视效果图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 据,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产品 的实现与其设计意图相符合。
产品结构表达技巧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关系,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准确地表现 出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比例和连接方式。
与眼睛平齐的水平线,是确定画面中 物体高度和深度的基准线。
消失点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两侧的垂直线分 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最终消失在 视平线上的两个点,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与视平线确定方法
01
02
03
确定视平线
根据观察者的眼睛高度和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确 定视平线的位置。
确定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根据物体两侧 垂直线的汇集方向,分别 定出左右两个消失点。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4aea0b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 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和
材料,以提高绘画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条的控制力。
几何体练习
从立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几何 形状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
的几何形态。
实际场景素描
将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如街景、室内空间等,以提
高对透视的理解和应用。
持续实践
经常进行透视练习,通过不断 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透视技巧
。
提高透视技巧的建议
理论知识学习
深入学习透视原理和技 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
产品功能优化
通过透视技巧,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优化产品的功能 和操作方式,提高产品的 用户体验。
产品视觉传达
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师可 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 和卖点,提高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05
透视的练习和技巧
练习透视的方法
01
02
03
04
基础线条练习
从简单的直线开始,逐渐尝试 绘制曲线和弧线,以培养对线
问题二
如何处理复杂的透视场景?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 解答:先简化场景,将其拆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然后分别处理每一个几何体的透视关系,最后再组合起来。
透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三
如何判断透视是否准确?
• 解答
将作品放在远处观察,看物体是 否看起来“正常”。也可以使用 辅助线或平行尺进行检查。
问题四
如何提高透视的绘画速度?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也称为成角透视,是指 物体的两组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 角度,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两个 不同的灭点的透视效果。
02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定义
一点透视是一种线性透视方法,其中平行线在远处汇聚到一个点,这个点通常被 称为灭点。
建筑表现技法一点透视
![建筑表现技法一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29f85a365a8102d276a22fa6.png)
建筑表现技法之一点透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点透视的画法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
作为一名从事绘制室内效果图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境方能着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
同时,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
一个从事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设计和绘制人员,其素描和色彩的功底深浅将直接影响表现图的水准高低。
因其室内的尺度与人体更为接近,光照形式也较室外建筑复杂多变,所以对室内景物的表现就更为细致入微,光影的处理和质感的体现都达到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一定的绘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具有娴熟的表现图技法。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室内装修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良的表现图。
其原因就是,建筑表现图的表现虽然同一般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纯绘画而言室内设计效果图更注重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它有许多严格的制约和要求,更多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表现,作画步骤也十分理性化和公式化。
所以,若不熟练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使具有相当的绘画能力,有时也不知如何着手,既快又好的画出具有征服力的室内设计效果图。
一张优秀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必须是设计与表现设计师与画师共同创造的结晶。
只有先诞生高品质的设计原型,再加上优秀建筑画师的表现,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表现图。
反之,二者缺一,就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14-透视
![14-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728086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5.png)
画走廊
画门窗
正立面图
P
P
PH
PH
h
h
S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
PH
PH
画面线
平面图
立面图
h
h
视平线
基线
P
P
S
1. 作墙角线的透视
2. 作阁橱的透视
3. 作门的透视
基线
P
P
h
h
视平线
PH
PH
画面线
平面图
S
立面图
4. 作衣柜的透视
例12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 (续)
5. 作床和椅的透视
透视投影 perspective projection
透视的基本知识
水平线的透视
一点透视的画法
两点透视的画法
透视概述
透视图的形成
当人透过玻璃窗看室外建筑物时,在玻璃窗上留下的图形,就是建筑物的透视图。
根据建筑物的正投影图,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效果图),可为人们评估建筑物提供依据。
基线 — 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在 画面上以 P-P表示基线,在平面 图中以 PH-PH表示画面的位置。
站点 (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影。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1. 求灭点 一点透视主点即灭点。对两点透视,过站点s 作长、宽两方向的平行线,分别交画面线 PH— PH 于两点,再过 这两点分别作垂直线交于视平线 h — h 上得左右两灭点 Vx 及Vy (若画面线与视平线不平行,应量取相应距离在视平线上确定灭 点)。
2. 求各直线的透视方向 一般是直线的画面交点与灭点的 连线。
14-透视
![14-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d371c4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3.png)
Vx
灭点
Vy
灭点
s
站点
例3 求形体的一点透视
1. 看清条件
2. 求灭点〔主点〕
3. 求各线的透视方向
4. 求端点的透视
5. 连轮廓线
6. 加粗轮廓线
o
C
D
o
a'(b')
c' (d')
d
b
a
c
PH
PH
画面线
h
h
视平线
P
P
基 线
s
站点
s'
主点
o
B
A
o
俯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b
p
a
p
例4 作纪念碑的透视图。
真高线
h
P
P
h
V
y
V
X
PH
PH
s
真高线
V
x
V
y
例11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看清题意右立面图Fra bibliotek平面图
正立面图
s
vX
vY
确定站点
定视平线
h
h
确定画面 位置
找灭点的 投影
例11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1〕
转变作图条件--将画面线转为水平。
先画屋盖、外墙和柱子的透视。
正立面图
PH
PH
P
P
s
h
h
例11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2〕
p
p
例13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
h
h
PH
PH
S
视平线
基 线
画面线
站点
平面图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共248页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共2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d0a80975cc7931b764ce1530.png)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
建筑一点透视2
![建筑一点透视2](https://img.taocdn.com/s3/m/63541aa8d1f34693daef3eb9.png)
HL
GL
6、加深可见轮廓 、 线。 e
5、一点透视图距点法画法
一点透视图画法
主点
一 点 透 视 图 画 法
一点透视图画法
一点透视图画法
一 点 透 视 图 画 法
二、透视等分法(1)
又叫等距离透视 画法。在动画的场景 设计中,往往会碰上 等距离透视问题,这 需要运用等分法去解 决。
1、对角线等分法 、
ji fa 后 房
透
视
中
等
分
基
本
(3) 对角线相交求深等分法
a
c b a
a
e b
g d
f c
c b d
a
h e b g d a f c
i a e b j i e b g d h f c g
h f c d
远去的火车,如何准确地画出各车厢透视变形长度及宽度。
度 及 宽 度 。 远 去 的 火 车 , 如 何 准 确 地 画 出 各 车 厢 透 视 变 形 长
E
E
E
(2)利用对角线三等分的画法 (2)利用对角线三等分的画法
透 视 中 等 分 基 本 技 法
透视中等分基本技法
tou shi zhong deng分ji后房ji fa
d a
a
d
b a
f e
c d
b a
f e
c d
b
c
b
c
tou shi zhong deng tou shi zhong deng ji 技 法 分
选择视高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题选
择两上底面之间。
e
作图步 骤首先找出视心, 1、首先找出视心,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0fb8d49c852458fb760b563b.png)
两点透视口诀
? 平行线组共灭点 ? 透视方向是关键 ? 视线交点求端点 ? 画面上定真高线
第五章:斜面透视
? 斜面透视的基本特征
1. 倾斜线的消失特点 2. 天点或地点距地平线愈近,说明斜面的倾
角愈小,反之倾角愈大。 3. 平行透视、余角透视中的斜面透视,会为
其构图画面增加动感,使画面结构丰 富。
(3).在 ad和bc线上,做适当的等分点,从而确定横向的测量点); (4).由真高线 ab确定室内物体的高度;
距点法求作家具透视图
家具透视图 距点:视点到心点的距离分别画在心点左右两边,距点法又称 45°法。 其实质是通过距点来确定家具或室内透视的长度或进深。
具体求法有减切法和加增法,如图:
1.减切法:
?
特点: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
合表现庄重、严肃的室内空间或建筑物,
缺点比较呆板,与真实效果有一定的距
离。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建筑师法,也称视线法,利用建筑物与视点的连线与画面相交 的迹点,再通过已知的数据点结合灭点求出透视图。
平行透视的画法
?
室内一点透视求作方法有两种简易的求作方式:
( 12 )距点: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 平线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
( 13 )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灭点; ( 14 )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
点;
( 15 )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网格法 ,(量线法)(2种),足线法 (视线法) .
1.视线法
如图( 1) .将平面图所要展示的部分紧靠在绘图纸上定 图的边线 PP,在PP线下方确定基线 GL;(2).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67deafbd312b3169a451a4ee.png)
点的透视规律之二: 点的透视与该点的基透视同在 一条垂直于基线GL的竖线上。
13
(3)位于画面P上的点(例如B),它的透视B与本身重合; 它的基透视b也与基面投影b重合,并且落在基线GL 上。
图1-3 点的透视规律
14
点的透视规律之三 在画面上的点,它的透视与本身 重合;它的基透视也与基面投影 重合,并且落在基线上。
一般来说,形体所有表面的形状在这种投影图都 发生了变形,因此作图时关键之处是要遵循透视投 影作图的基本规律,解决好度量问题。
本课程将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以 及绘画透视图最基本的方法——视线法和度量法。
2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知识
透视图是用中 心投影法作出的投影, 其形成过程大致上如 图所示:
55
第二章 平视时方形景物的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
56
第一节 平行透视的形成、特点和透视规律
一、平行透视的形成和特点 各种物体,不管它们的形状结构多么复杂,都可归
纳在一个和数个正 平行六面体内。它 们都具有长、宽、 高三组主要方向的 轮廓线,这些轮廓 线与画面可能平行, 也可能不平行。
57
以立方体为例,如果立方体有两组主向轮廓线与 画面平行,叫做平行透视。或者说方形物体,存在着 与画面平行的面,所产生的的透视现象都叫做平行透 视。
高
hP
长
s°
宽
S
g
h
s
g
H
58
二、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 (一)平行透视只有一个主向灭点——主点。
主点
h
h
2
1 3
59
(二)正平行六面体包含主点时,只能看到一个面,即只 能看见正面,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图3-2)。由于这 时的透视形象不能反映其实体,因此在表现正六面时 要尽量避免。画室内景画的平行透视时也同样包含主 点,但因为看到的是正六边形体的内部(图3-3)。
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
![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1986fe8d524de518964b7dc9.png)
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1.一点透视求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ABCD。
2)确定视高H.L.,一般设在1.5m-1.7m之间。
3)灭点VP及M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4)从M点引到A-D的尺寸格的连线,在A-a上的交点为进深点,作垂线。
5)利用VP连接墙壁天井的尺寸分割线。
6)根据平行法的原理求出透视方格,在此基础上求出室内透视。
图例:根据室内的平面、剖面,求室内透视。
作法:1)先按室内的比例尺寸,求出室内透视格。
2)在透视方格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布置透视图。
3)在平面透视的边角点上作垂线,量出实际高度点连接完成室内透视(图41-45)。
2.二点透视求法作法一:1)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A-B,兼作量高线。
2)AB间选定视高H.L.,过B作水平的辅助线,作G.L.用。
3)在H.L.上确定灭点V1、V2,画出墙边线。
4)以V1、V2、为直径画半圆,在半圆上确定视点E。
5)根据E点,分别以V1、V2为圆心求出M1、M2量点。
6)在G.L.上,根据AB的尺寸画出等分。
7)M1、M2分别与等分点连接,求出地面、墙柱等分点。
8)各等分点分别与V1、V2连接,求出透视图(图46、47)。
作法二:1)过P点作一水平线P-C,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连结CD交视平线于M1点。
3)从M1点向P-C各等分连线,在PD上的交点,为V1方向的地板透视点,各点连接V1.448)。
)BP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
窗格的方法也如此(图作法三:1)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ABCD边框。
2)确立视高H.L.,灭点V1,任意定出M点,V2灭点线,由V2交点b引垂线,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用M点求出进深,找出CD中点O,连接V1,连接E-d。
4)再依次用对角线、分割增殖法求出透视图(图49、50)。
你本可以用那些和他们一起抱怨人生的时间,来读一篇有趣的小说,或者玩一个你喜欢的游戏。
渐渐的,你不再像以往那样开心快乐,曾经的梦想湮灭在每日回荡在耳边的抱怨中。
透视的名词解释
![透视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5f78d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f.png)
透视的名词解释透视是一种艺术技法,用于在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它在绘画、建筑、摄影以及其他视觉艺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透视的原理是基于光线传播的特性,通过准确地绘制景物在视线中的投影来营造出深度和立体感。
它使得画面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大小。
在绘画中,透视分为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以及更高级的多点透视。
单点透视是指在作品中只有一个消失点,而物体的面与画面平行。
两点透视是指作品中有两个消失点,用于表现物体的后退或倾斜。
多点透视则是指使用多个消失点来创造更复杂的景物空间和透视效果。
透视在建筑设计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建筑师来说,透视是将设计蓝图转化为实际建筑的重要工具。
通过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按照透视原理绘制,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其外观、形状和空间布局。
建筑师可以借助透视来预测建筑物在具体环境中的效果,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最终建成的建筑符合预期。
除了绘画和建筑,透视还在摄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摄影中的透视旨在通过镜头的焦距和位置来捕捉真实世界的景象,并进行正确的透视处理。
通过控制焦距和景深,摄影师可以在作品中创造出层次感和远近感,使画面更具深度和立体感。
透视还可以用于创造视觉冲击力,使观者对照片中的物体有更直观的感受和共鸣。
透视作为一种视觉技巧,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动画设计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
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运用透视原理来精确地表达场景的空间关系,并通过镜头的运动来强调情节的紧张感和戏剧效果。
在动画设计中,透视可以让角色和背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逼真的表现效果。
在虚拟现实中,透视技术被用于在虚拟世界中模拟现实的视觉感受,使用户感受到立体、真实的体验。
透视作为一种艺术技巧,为视觉艺术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
它可以让画面更具深度和立体感,使观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大小。
透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透视的运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观者感受到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建筑制图透视
![建筑制图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5212e3df26fff705cc170a3b.png)
透视的基本术语:
透视的组成
• 主要的由视点,视平线,视中线,主点,基线, 地面,画面所构成。
组成的基本术语解释
1,视点:是绘画作者眼睛的部位。 2,画面:绘画作者写生观察景物时的假想平面。 3,视中线:由视点向视锥底面所作的垂直线,即视点与视 圈中心的连线。通常把视点到视圈的垂直距离叫视距。 4,视平线:与绘画作者眼睛等高平行的水平线。即通过心 点所画的水平线。 5,基面:实际景物所处的底平面。 6,基线:画面与基面的交界线。
2,两角透视(成角透视):
一个立方体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有一条棱与水平面垂直,它的变线 (共有8条线),分别消失于灭点的作图方法称为成角透视,也是两 角透视,两个消失点。 3,三点透视(斜角透视):如果画面倾斜于基面,即画面与建筑物的三组主
要方向的轮廓线都相交,于是画面上就会形成三个灭点。
透视图的特点
• 由于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份之间所处空间位置远 近不同引起的近大远小的变化象,特点是近大远小,近高 远低,近长远短,互相平行的直线的பைடு நூலகம்视汇交于一点。
透视的分类
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如果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那么它的变线(共4条)在画面中消失于灭 点(心点)的作图方法叫做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673c44fd102de2bd9605881f.png)
⑨、左右墙面与顶面分别按长度和高度的尺度连接与VP灭点, 这样一个准确的三维空间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
天花板的宽度怎 么定?
如果进深为6米?
在距左墙1米距 后墙1米的位置 放置一正方体的 方盒子。
5
(2)、从里向外作图步 骤
室内空间为:高3m、宽6m、进深5m
①、在画面中以同样的方法确定长方形框ABCD ,AB=6、 BC=3 ,定HL线、VP点的位置 D C
辅助线延长相交与VP点;
网格法由外向内一点透视具体作图步骤
3
⑤、定M点,从M点分 别与AB上的1、2、 3、4点相连,可与 AVP线相交得到 1’2’3’4’ 即空间的进 深。 ⑥、画内墙:过4’向上 引垂线与cvp交与c 点,再作平行线等, 可得到内墙abdc。
1
M点决定了前墙距后墙的距离,M点距真高线越近前墙距后墙越远,M 点距真高线越远前墙距后墙越近。
二、室内一点透视作图方法
1、基本空间位置
图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 是一点透视图的基本构图。 有五个面,室内透视图常用 图。 图2、3、9是视点在物体下方, 在室内中要描画比眼睛更高 位置的物体时所使用的 透 视。 图4、8、1,视点位置在眼睛 的高度时所使用的透视图。 图5、6、7视点在物体上方, 在室内中表现比眼睛低得物 体所使用的透视。
作网格线
• 根据平面布置图画出家具在地面的平面投影位置。
• 把地面上的平面投影垂直向上拉升至一定尺寸的高度。
刻画并完善画面的细部。
• 在线稿图的基础上用彩铅和马克笔完成设计表达。
(2) 两点透视
优点:画面效果比较自由、活泼,反映空间比较接近人 的真实感受。 缺点:角度选择不好,易产生变形。
(3) 轴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图10a所示, 设已知建筑形体 的两面投影及GL、 HL和e等有关条 件,作透视图。
45
作图步骤: 一、画平面图的 基透视(图10b);
46
二、利用正面投影中给出的主体高度定出墙角A的真高 线,过其顶点作左右方向水平屋檐的全透视,分别与 过点b、d的竖直线相交的墙角B、D的高度,再据此高 度作左右两方向的透视线,就可得到主体部分的透视 轮廓(图10c);
为了便于说明和易于理解透视原理和掌握透视投影 的作图方法,下面先介绍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如图2)
图2 基本术语和符号
5
(1)基面 (2)画面 (3)基线 (4)视点
G:建筑形体所在的地平面,(H投影面)。 P:透视图所在的平面,(V投影面)。 GL:画面与基面的交线,(相当于OX投影轴)。 E:投影中心,相当于人的眼睛。
建 筑 透 视
1
第一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与画法
透视投影是用中心投影法将形体投射到投影面 上,从而获得比较接近人眼观察的视觉效果,且具 有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等特点的一种单 面投影。 一般来说,形体所有表面的形状在这种投影图 都发生了变形,因此作图时关键之处是要遵循透视 投影作图的基本规律,解决好度量问题。 本课程将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 以及绘画透视图最基本的方法——视线法和度量法。
以上术语必须 弄清楚它们的含 义,在绘画实践 中逐步加深认识。
9
二、点的透视规律 (1) 视点 E 确定之后,空间一点(景物) A 在画面 P上有 惟一确定的透视 A 。但反过来仅据 A 却不能完全确定 点A在空间的位置。因为在视线EA上所有点的透视都 重合于A。
但是当给定点A 的基透视a之后,点 A的空间位置(前后) 就可以惟一确定了。
2
第一节
透视的基本知识
透视图是用中心 投影法作出的投影, 其形成过程大致上如 图所示:
图1-体引一系 列投射线(视线), 投射线与投影面的交 点所组成的图即为形 体的透视投影。 这种图应用于表现 建筑物时,则通称为 建筑透视图。
4
一、基本术语和符号
(b)EFd∥CD Ef∥cd(基透视) Fd为地下点
21
直线的透视规律之三 与画面相交的一般位置直线有两种情况: 前高后低(上斜变线)和前低后高(下斜变线)的 斜线透视,其灭点分别在视平线上方和下方。
22
从这两图可看出,其中F1与f或Fd与f分别在垂直 于HL的一条竖直的投影连线(灭线)上。
23
55
第二章 平视时方形景物的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
56
第一节 平行透视的形成、特点和透视规律
一、平行透视的形成和特点
各种物体,不管它们的形状结构多么复杂,都可归 纳在一个和数个正 平行六面体内。它 们都具有长、宽、 高三组主要方向的 轮廓线,这些轮廓 线与画面可能平行, 也可能不平行。
57
以立方体为例,如果立方体有两组主向轮廓线与 画面平行,叫做平行透视。或者说方形物体,存在着 与画面平行的面,所产生的的透视现象都叫做平行透 视。
39
作图: 在图纸的适当位 置上画出基线及视 平线之后,便可根 据已知条件求出视 平线上的两个灭点 F1、F2和平面图主 体轮廓的全长透视 AF1、AF2;
40
对平面图中部凸 出的部位,可顺其 方向用直线引至基 线上得点1、2、3, 于是就可以在画面 上画出凸出部分的 全透视。 取其有效部分 就可以得到该建 筑物平面图的透 视——基透视。
图1-4 与画面相交的基面 平行线的透视特征
16
直线的透视规律之一
与画面相交的与基 面平行的直线的灭点 必在视平线上。
灭点与迹 点的连线为 其全长透视。
17
(2)与画面垂直的基面平行线的灭点与主点Vc重合,其 他性质与上述的画面相交线相同(图5)。
图1-5 与画面垂直的基面 平行线透视特征
18
31
图8
平面图形的透视特征及其画法
32
(1)选定一张图纸即画面 P,根据给定的条件或要 求在适当的位置画出基线 GL和视平线HL如右图的上 半部所示。 (2)在画面P的下方画出基 面G上的所有投影。
33
(3)过e点作ef1∥ad、ef2∥ab分别与GL相交于f1、f2, 过f1、f2作投影连线分别与画面P上的视平线HL 相交得两个灭点F1、F2 (可参阅图a)。
13
(3)位于画面P上的点(例如B),它的透视B与本身重合; 它的基透视b也与基面投影b重合,并且落在基线GL上。
图1-3 点的透视规律
14
点的透视规律之三
在画面上的点,它的透视与本 身重合;它的基透视也与基面投 影重合,并且落在基线上。
15
三、直线的透视规律(与画面五种位置透视) (1)与画面相交的基面平行线(即水平线)的灭点必在视平 线上,它与画面的交点M到基线的距离反映该水平线到 基面的距离,如图。其中MF称直线AB的全透视; AB为 直线AB的透视;那么mF就称直线AB基透视的全长透视。
图1-7 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和 在画面上的竖直线的透视特征
26
直线的透视规律之五 位于画面上的竖直 线的透视与本身重合。
27
第二节
平面图形的透视特征及画法入门
一、平面图形的透视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平面 图形的透视特征仍为 平面图形(但当平面通 过视点时,其透视将 积聚成一直线)。
28
如图所示,设有一矩形ABCD位于基面上(图中用投影 abcd标记),显然,分别作出矩形的直线AB,BC,…的透 视AB,BC,…之后, 由这些直线透视组 成的轮廓,就是该 平面图形的透视。
图1-11 二点透视
51
二、二点透视 当画面垂直于基面,方形景物两相邻主立面与画面倾 斜成某种角度而视点位于画面的前方时,所得到的透 视图因为在长度
和宽度两个方向 上各有一个灭点, 所以称之为二点 透视,也称成角 透视,
(a)
图1-12 二点透视
52
二点透视的特点是建筑形体的两个主立面都得到表 现,作图相对复杂。但由于表现效果好,故在建筑设 计中应用十分广泛。这种透视在高度方向上的轮廓线 始终是竖立的。
(b)
36
(6)在画面P上分别作 透视线BF1和DF2相交于 C;于是得四边形ABCD, 此四边形即为所求的 透视图。
37
例1 已知某建筑物的平面图并给定基线和站点的位置如 图所示,设视高为H,试画该平面图的透视。
图9 某建筑物 平面图的透视画法
38
解 回顾上述的画法入门,发现投影面的边框对画图没 有意义,可以省去; 另外,把基面G上 的投影放在画面P 的下方,作图时 在视觉上感到不 便,不如把它移 到画面P的上方为 好。
直线的透视规律之二
与画面垂直的基面平行 线的灭点与主点Vc重合
19
(3) 与画面相交的一般位置直线有两种情况: ①前低后高直线的灭点F1在视平线上的上方,称为天际 点;
(a)EF1∥BA Ef∥ba F1为天 际点
20
②前高后低直线的灭点Fd在视平线下方,简称地下点。 但它们基透视的灭点仍在视平线上。
49
一、一点透视 当画面垂直于基面,建筑形体有一主立面平行于画 面而视点位于画面的前方时,所得的透视因为只在宽度 方向上有一个灭点,所以称之为一点透视,也称平行透 视。
图11
一点透视
50
一点透视的特点是建筑形体主立面不变形,作图相 对简便。这种图在室内设计中获得广泛应用,也适用 于表现只有一个主立面形状较复杂的建筑形体。
7
(11)点的透视:通过空间任意一点的视线与画面的交点。 (12)透视图:形体在的画面上中心投影,即无数多点的 透视的集合。
8
(13)主灭点 F(简称灭点):直线上无穷远点的透视称为 灭点;同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具有同一个灭点,但主 灭点F仅指形体上某些特定方向直线的灭点,其中, 水平方向直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 (14)基透视:形体的基面投影的透视,即建筑物的水平 投影的透视。
(c)画入主体高度
47
三、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画出副体部分的透视轮廓。但 由于它的墙角不在画面上,故须先顺其方向延长到 画面上之后才能取得他的真高来作图。 四、最后区分可见性并加深线的图10b。
(b)再画副体高度
图10
用视线法画建筑形体的透视图
48
第四节
建筑透视图的分类
由于视点及建筑形体相对于画面位置的不同,建 筑形体的透视形象也就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形象的 透视图其适用范围以及作图要领不尽相同。按照画 面、视点和建筑形体三者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 来分,建筑透视图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4)与画面平行的直线没有灭点,它的透视平行于直线 本身;其基透视为平行于基线的水平直线。如图,A B ∥A B,ab∥GL, A B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反映AB对基面 的倾角α。
图7 与画面平 行的直线和在画 面上的竖直线的 透视特征
24
直线的透视规律之四 与画面平行的直线没有灭点。
25
(5)位于画面上的竖直线的透视与本身重合,即反映直 线本身的实长,称为真高线。如图7中的竖直线CD.
41
最后画出建 筑物平面图的 透视——基透视。
图9 某建筑物平面图 的透视画法
42
课堂练习 : 根据已知条件,画45°基透视(透视图)。
43
第三节
建筑形体的透视
作建筑形体的透视图,一般分两步进行。 (1)先作建筑形体的透视,即建筑平面图的透视,解决 长度与宽度两个方向上的度量问题。 (2)进行形体高度的透视作图,即解决高度方向上的度 量问题。 解决前者最基本的方法是视线法;解决后者最基 本的方法则是利用重合于画面上的真高线,即过真 高线上的点作水平线的全长透视去截取所需要的形 体透视高度。
10
点的透视规律之一 点与其基透视共同反映 点的准确空间位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