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合集下载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4
容器及器材准备
离心管
用于尿液沉渣检验的离心管应清洁、 透明、带刻度,刻度上应至少标明 10ml、1ml、0.2ml,容积应大于 12ml,试管底部呈锥形或缩窄形。 试管口尽可能具有密封装置。最好 使用不易破碎的一次性塑料或玻璃 离心管
5
容器及器材准备
信息标记
尿标本容器、离心管、载玻片必 须便于标记和识别,且应保持洁 净。信息标记必须黏贴于容器上, 不能黏贴于容器盖,牢固且防潮, 即使在冰箱内仍保持信息清晰完 整
适用于尿糖、尿蛋白检验
26
标本保存和处理
麝香草酚
尿液标本中加入麝香草酚,但不 能抑制细菌生长,起防腐作用, 同时又能较好地保存尿液中的有 形成分。
适用于显微镜、化学成分检验
27
标本保存和处理
浓盐酸
适用于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 类固醇、儿茶酚胺检验
28
标本保存和处理
氟化钠
能防止尿糖酵解 适用于尿葡萄糖检验
9
容器及器材准备
尿液分析仪
可使用各类自动、半自动尿 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有形成分 分析仪,但仪器必须经权威机 构认可
10
容器及器材准备
成像系统
可使用计算机成像系统的显微镜、 标准化尿有形成分检测系统和相关 辅助软件自动处理结果,但检查方 法和尿沉渣结果报告方式须标准化
11
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
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 随机尿 晨尿 计时尿 中段尿
44
临床意义
高比重尿:
尿少比重增高:急性肾炎、肝病、心衰 尿多比重增高: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放射
造影剂
低比重尿:
低张尿:尿液比重常小于1.015 等张尿或等渗尿:尿液比重固定在1.010±0.003 急性肾衰多尿期、慢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疾病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尿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正确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以及要点说明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非常关键。

以下是尿培养标本采集的详细操作流程及相关要点说明:1.获取适当的尿样:尿样的采集应尽量在清洁干净的环境下进行。

首先,患者应接受适当的清洁步骤,包括清洁外阴部和尿道口。

推荐女性患者使用清洁的纸巾将阴部外壁从前至后擦拭,而男性患者应提起包皮,将阴茎头部擦拭干净。

然后,将第一次排尿排出,这是因为尿道口可能存在的细菌数量最多。

2.采集中段尿:接下来,用无菌容器收集中段尿。

中段尿是指尿道开口区域的尿液,它可以代表患者体内泌尿道的状况。

在接尿过程中,注意避免容器触碰到外界物体,以防止细菌污染。

3.适量尿样:尿培养所需的尿样量通常在5-10毫升之间。

太少的尿样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而太多的尿样则可能稀释了细菌的浓度,降低培养阳性率。

因此,尽量确保尿样量适当。

4.快速送样:收集完尿样后,尽快将尿样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因为尿样中的细菌会在一段时间后开始滋生,导致结果不准确。

通常建议在采集完尿样后的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或者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保存。

5.标记尿样:在送到实验室之前,务必在尿样容器上标记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和采样日期。

这有助于实验室对尿样进行正确的鉴定和处理。

6.保护尿液:尿液在送样之前需要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通常要求储存于2-8摄氏度的冷藏环境中,以防止细菌增殖或其他异常改变。

7.注意卫生:在尿样采集过程中,注意卫生特别重要。

避免尿样污染,源于尿路感染的细菌可能会附着在尿道、生殖器或肛门周围区域,采样时要特别小心。

8.避免使用抗菌剂:在采集尿样之前,避免患者使用任何抗菌剂,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细菌的培养结果产生干扰,降低阳性率。

9.全面记录:除了标记尿样容器,还需要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例如病史、症状和用药情况等。

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护理课件

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护理课件
尿液标本与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 理护理课件
目录
•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注意事项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录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风险及防 范措施
• 尿液与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01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尿液标本采集
确保尿液标本新鲜、无污染,准 确反映患者的病情。
粪便标本采集
确保粪便标本具有代表性,能够反 映肠道健康状况。
评价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反馈等方式,对 尿液和粪便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护理 质量进行评价。
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
培训与教育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尿液和粪便标本 采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 和技能。
在处理尿液标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污染。检测尿液标本时,应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常 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尿潜血等。检测后应对结果进行仔细分析,以确保准确性。对于异常结果,应及时 通知患者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02
粪便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采集过程中的护理操作
• 容器标记与处理:将尿液留取在适当的容器中,并标记好 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留取时间等。
采集过程中的护理操作
观察粪便情况
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性 状、气味等,以便初步判 断是否存在异常。
采集适量标本
使用适当的采集工具,采 集适量的粪便样本。
避免污染
确保采集过程中使用的工 具干净、无菌,避免粪便 受到污染。
护士操作失误
采集尿液和粪便标本时,护士 可能因操作失误导致标本采集 量不足或采集错误,影响检验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尿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正确采集尿培养标本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关于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解释。

一、标本采集方法:1.收集首次晨尿标本:清晨最好是第一次尿液,因为此时尿液中的细菌浓度较高。

2.进行外阴清洁:使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外阴区域,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女性需将阴唇手动分开,确保清洁彻底。

3.收集中段尿标本:开始排尿后稍停一下,然后收集中段尿液,即尿液绝大部分已排出时。

避免采集开头或结束的尿液,因为这些尿液可能含有细菌或其他污染物。

4.使用尿杯收集尿液:选择干净、无菌的尿杯,以容纳20-30毫升的尿液。

尽量避免用其他容器,如塑料袋或纸杯。

5.避免污染: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任何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6.确保标本完整:尽量采集足够多的尿液,以便于后续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培养和检测。

二、注意事项:1.尽量保持尿液无菌:在采集尿液之前,应提前清洁双手,并选择干净的尿杯。

尽可能避免尿液与手部或尿道开放部位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2.避免采集污染:尽量避免将尿液与尿杯外部或其他物体接触,以防止细菌污染。

同时,避免将尿液滴入马桶或便池中,以阻止其他细菌的混入。

3.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在清洁外阴区域时,不要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清洁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最好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外阴清洁。

4.避免尿液污染:女性在清洁外阴后,使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等清洁自下而上,以避免将尿道口处的细菌带入尿液中。

5.尽快送交实验室: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通常在2小时内。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应将标本存放在冰箱内冷藏,但不要冷冻。

尿液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实验,能够识别尿液中是否存在致病菌,有助于及早发现尿路感染等疾病。

通过正确和规范的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以及严格遵守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尿培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了解和遵循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尿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标准版文档

第一节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标准版文档

信息不清、标本采集时间不清或
麝香草酚(<lg/L尿 )
尿标本采集时间超过2小时的标本
硼酸( lg/L尿 )
应拒收
检验后的处理
严格消毒
尿液的处理( 10g/L过氧乙酸, 或30~50g/L漂白粉) 重复使用容器的消毒(70%乙醇 或30~50g/L漂白粉浸泡 ) 一次性尿杯的销毁
三、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质量保证
二、尿液标本接收与处理
• (一)待检者准备:根据检验申请目的,告知待检者采集尿标本的严格消毒处理 。 • (二)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 • 常规用一次性塑料尿杯 • 收集细菌培养的尿标本应选用无菌容器 • 容器周围应标有患者姓名、检验联号(条形码)
二、尿液标本接收与处理
标本的接收与拒收
标本的保存
标本标记信息 二容收二标第标 ①生(收(重二容收容收重标二收运生生待收收生健收、器集、准一准患活一集二复、器集器集复准、集送活活检集集理全集尿 周 细 尿 操 节 操者 习 ) 细 ) 使 尿 周 细 周 细 使 操 尿 细 要 习 习 者 细 细 性 尿 细液围菌液作作 姓惯待菌尿用液围菌围菌用作液菌求惯惯的菌菌状液菌标应培标程尿程 名(检培液容标应培应培容程标培(((状培培态标培本标养本序液序 、如者养标器本标养标养器序本养缩如如态养养本养①②③(接有的接制标制 性饮准的本的接有的有的的制接的短饮饮控的的的的采采患年收患尿收定本定 别食备尿的消收患尿患尿消定收尿时食食制尿尿验尿集集者龄方姓的与者标与与采与 、、:标收毒与者标者标毒与与标间、、(标标收标、法名日处姓本处下集下 科饥根本集(处姓本姓本(下处本、饥饥告本本制本性、、期理名应理发与发别饿据应容理名应名应发理应防饿饿知应应度应77尿性、别00、选处、、检选器、选、选选止、、、选选选%%量别时、检用理床运验用:检用检用用气运运控用用用乙乙、、间妊保科验无号动申无验无验无无泡动动制无无无醇醇娠存别联菌、请菌联菌联菌菌、、、)菌菌菌或或、条、号容饮目容号容号容容生饮饮入容容容33件床月00(器酒的器(器(器器物酒酒文器器器~~等号经条等,条条安等等字55等00形告形形全gg))))//LL码知码码)漂漂)待))白白检粉粉者浸浸采防甲甲浓泡泡集腐醛苯盐尿剂溶(酸:液0l标0.12m(5.本.l~0/L.低1的化5m尿ml温严学l/1/保格01防00m0存消腐lml尿毒尿))处理 。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

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流程尿常规检验自动化仪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某些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尿液分析中应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

一、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尿液标本的采集要求新鲜。

住院病人尿常规检测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门诊或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但在标本容器上必须注明留取时间。

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要清洁。

使用清洁一次性有盖的容器, 容器上应贴有病人姓名、验联号(或条码)。

165尿液标本的送检: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

一般尿液标本留取至少为10m1,应在 2h 内检查完毕,以免细菌繁殖及有形成分破坏。

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一)尿试剂带的质量管理1、尿试剂带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放在30℃以下,防潮、通风条件好处密封保存。

2、使用时取出必要数,盖紧容器。

取出而没有使用过的试剂带不要重复放回原试剂带瓶内,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开封后的尿试剂带严禁冰箱存放,以防潮湿,不要放置易污染场所。

4、试剂带的反应部分严禁用手接触,不要使用变色的试剂带、过期的试剂带。

(二)仪器的质量管理尿化学分析仪是一种光学电子仪器,需要正确使用和保养。

仪器均附有“空白试带”,是用以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工具,应在规定时间检测并作好记录,如果检测结果与“空白试带”要求结果不符,应停止使用并请厂商修理。

仪器的保养十分重要,如进样板上的污垢要及时处理。

不注意这些同样会影响尿分析结果(三)尿液质控品的质量管理经常进行质控检测,掌握尿试带的状态,防止因保存条件不当造成使用前已失活或变质,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

做好质控记录并存档备查。

1、室内质控流程①对新购进的仪器要进行技术性能全面测试和评价,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每天开机前,要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

③对使用中的仪器,要根据操作需要和厂家对仪器的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这是保证仪器准确的根本。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液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液样本收集可能是用于治疗诊断、药物测试和其他目的的常见策略。

以下是尿液样本收集的一些常见策略和保障措施:策略:1. 干净接球法:-通常是用于安排小便样本收集的最常见策略。

-收集尿液的人用提供的清洁湿巾清洁其生殖器区域,然后开始将少量尿液倒入罐中。

-中流时,他们将一包尿液收集到给定的无菌支架中,保证支架不会接触皮肤。

2. 24 小时小便收集:-该策略包括收集24 小时内排出的所有尿液。

-个人首先净化膀胱并处理该测试。

-然后,他们会收集接下来24 小时内所有后续尿检结果,并将每个结果放入干净、贴有标签的支架中。

-在收集期间将收集到的尿液冷藏或放置在阴凉处至关重要。

3. 定时尿液收集:-该策略包括在指定时间段内的特定时段(例如每小时或每隔几个小时)收集尿检结果。

-每个测试都收集在干净的支架中并标有收集时间。

保障措施:1. 适当的标签:-确保每个尿样容器上都贴有患者姓名、日期、收集时间和任何其他相关数据的适当标签。

2. 无菌程序:-使用无菌支架和装置收集尿液,以避免污染。

-最近接受尿检时教育该人彻底洗手。

3. 预期污染:-教育该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用手或生殖器区域触摸尿液收集支架的内部或支架的边缘。

-对于女士,在刚开始小便一段时间后,将阴唇分开并用清洁湿巾彻底清洁阴唇。

-对于男性,收缩包皮(如果合适的话)并在最近排尿时用清洁湿巾清洁阴茎。

4. 容量和运输:-合理地存储收集到的小便样本,并同意正在执行的测试的特定先决条件。

-如果无法立即进行测试,请冷藏样品,直到它们被运送到研究机构。

5. 保护和高贵:-确保收集尿样的人在收集尿样的过程中拥有隐私,以维护其尊严。

6. 遵循规则:-遵循研究机构或医疗保健办公室给出的标准工作策略和规则来收集尿液样本。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和保障措施,医疗保健专家可以保证为示范测试或其他目的而收集的尿液样本的准确性和判断力。

尿液样本处理方法

尿液样本处理方法

尿液样本处理方法
尿液样本处理方法如下:
尿液样本的正确留取方法包括选用合适的容器、保持个人卫生、收集尿液和便便的方法。

1.选用合适的容器:尿液采集需要使用无菌尿杯,而便便采集需要使用便便采集器。

一般医院或实验室会提供这些容器,确保容器干净、无菌。

2.保持个人卫生:在收集尿液和便便样本之前,确保清洁生殖器官。

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采集尿液样本,以免污染。

3.收集尿液:收集尿液时,采用中段尿液法。

即先排出一小部分尿液,然后将无菌尿杯放在尿道下方,接收中段尿液,至少需要10-30毫升。

避免尿液直接接触杯口,以免污染。

4.收集便便:收集便便时,使用便便采集器。

在排便前准备好容器,将便便排入采集器中。

需要收集的量以一勺左右为宜,不要过多。

避免污染采集器外部。

完成样本采集后,尽快送到医院或实验室进行检测。

请遵循医生或实验室的具体指示,了解样本保存和运输的要求。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由环卫部门处理:设立专用容器,收集弃用的尿液标本,统一集中消毒后,交由环境卫生部门处理。
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
留取尿液标本时要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尿液标本收集后要立即送检,以避免细菌污染、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的变化 。
培养用尿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03
04
02
01
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01
24小时尿 收集24h全部尿液,适于尿液化学成分的定量检验如尿蛋白、17-羟类固醇等,注意加防腐剂。
02
特殊试验尿
01
02
尿三杯实验 多用于男性下尿路及生殖系统疾病定位初步判断。
01
耐受性试验尿 经前列腺按摩后排尿收集尿标本,通过观察尿液变化了解耐受性。
02
无菌尿 有肾脏或尿路感染患者,需作尿病原微生物学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应采集无菌尿液,常用的方法有中段尿。
掌握掌握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常用理化 检验及其他特殊检验的方法。
重点掌握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常用理化 检验及其他特殊检验的方法。
难点尿液标本采集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Major Objectives
第一小节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
一、尿液生成
肾单位 (nephron) 是肾脏生成尿液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肾脏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是完成泌尿功能的基础。
肾小球滤过 (glomerular filtration)
屏障作用:主要指孔径屏障与电荷屏障。 滤过膜的通透性 滤过膜 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与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共同组成。
2.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
3.肾小管分泌 (tubular secretion) 肾小管上皮细胞生成和分泌H+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二)2024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二)2024

尿路感染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二)引言概述: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地进行尿路感染标本采集对于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尿路感染标本采集的具体方法和流程,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

正文内容:一、尿液标本采集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收集早晨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

2.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使用尿袋收集尿液样本;对于不能排尿的患者,使用尿管取样。

3. 尿液采集过程:患者用清水清洗外阴部,用干净的膜盖收集尿液,避免污染,收集约20至30毫升的中段尿液。

4. 标本的处理:准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采集后的尿液标本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

二、尿液镜检1. 标本准备:将尿液标本充分摇匀,取出适量标本转移到清洁的玻片上。

2. 镜检过程: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沉渣中的细胞、细菌、结晶等物质,并记录相应的数量和形态。

3. 结果解读:根据镜检结果,评估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出现等。

三、细菌培养1. 标本处理:将尿液标本转移到消毒的培养皿中,避免污染。

2. 细菌培养:将培养皿置于恰当的温度和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至48小时)。

3. 结果观察和鉴定:观察培养皿中是否出现细菌生长,记录菌落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4. 鉴定和药敏试验:通过进一步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确定细菌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四、病原体检测1. 快速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尿液标本中的病原体进行快速筛查,如荧光定量PCR、免疫层析试纸等。

2. 分子生物学检测:对于复杂的尿路感染病原体检测,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实时荧光PCR、基因芯片等。

五、结果分析和报告1. 结果解读:综合尿液标本检测结果,分析病原体的种类、数量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2. 报告撰写:将结果编写成标准的实验报告,并及时交给主治医师。

3. 临床应用:根据标本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用药策略,以提高治愈率。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实用文档
Major Objectives
➢了解尿液生成过程。 ➢熟悉尿液组成成分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掌握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常用理化
检验及其他特殊检验的方法。 ➢重点掌握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常用理化
检验及其他特殊检验的方法。 ➢难点尿液标本采集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
实用文档
第六章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e Sample
实用文档
KEY POINTS
➢ The production progress of urine. ➢ Urinalysis is mainly used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Collecting methods and type of urine aliquot and total quality control ➢ Preservation and handling of urine alipuot.
实用文档
• 记时尿 (1) 3小时尿 一般是收集上午6~9时时段 内的尿液,多用于检查尿液有形成分,适用 于尿液有形成分排泄率检查。
实用文档
(2) 餐后尿 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 液。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 蛋白尿或尿胆原。
(3) 24小时尿 收集24h全部尿液,适于尿 液化学成分的定量检验如尿蛋白、17-羟类 固醇等,注意加防腐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种类主要有 : • 晨尿
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液标本, 为首次晨尿适合住院病人、疑诊肾脏病人及 泌尿系统疾病动态观察和早期妊娠实验。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及流程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及流程

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法及流程 尿液的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结核菌培养、真菌涂⽚、结核菌涂⽚。

下⾯是yjbys店铺为⼤家带来的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法及流程,欢迎阅读。

⼀、检查项⽬ 尿液的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结核菌培养、真菌涂⽚、结核菌涂⽚。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应在抗⽣素应⽤前或停药⼀周后采集标本,如不能停⽤抗⽣素,应于下次抗⽣素应⽤前采集。

【标本送检指征】 1.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2.⾁眼脓尿或⾎尿; 3.尿常规检查表现为⽩细胞和/或亚硝酸盐阳性; 4.不明原因的发热,⽆其他局部症状; 5.留置导尿管的病⼈出现发热; 6.膀胱排空功能受损; 7.泌尿系统疾病⼿术前。

【标本采集容器】 ⽆菌试管或⽆菌尿液标本留取容器。

【标本的.采集⽅法】 1.清洁中段尿标本,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清晨起床后⽤肥皂⽔清洗会阴部,⼥性应⽤⼿分开⼤阴唇,男性应翻上包⽪,仔细清洗,再⽤清⽔冲洗尿道⼝周围,开始排尿,将前段尿排去,插⼊性接取中段尿约10ml于⽆菌容器中,⽴即送检,于⼀⼩时内接种。

该⽅法简单、易⾏,是最常⽤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法,但很容易受到会阴部细菌污染,应由医护⼈员采集或在医护⼈员指导下由患者正确留取。

2.耻⾻上膀胱穿刺:使⽤⽆菌注射器直接从耻⾻上经⽪穿⼊膀胱吸取尿液,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标准”⽅法,但有⼀定的痛苦,病⼈难以接受。

主要⽤于厌氧菌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的婴⼉尿标本的采集。

3.直接导尿:按常规⽅法对会阴部进⾏清洗消毒后,⽤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膀胱,获取膀胱尿液。

可减少尿液标本的污染,准确地反映膀胱感染情况。

但有可能将下尿道的细菌引⼊膀胱,导致继发感染,⼀般不提倡使⽤。

4.⼩⼉收集包:对于⽆控制能⼒的⼩⼉可应⽤收集包收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验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

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分析,必要时可使⽤耻⾻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复查。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微生物检验课件)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尿液标本的采集(微生物检验课件)

尿液标本
尿液标本
尿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 留取尿液标本时要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尿液标本收集后要立即送检,以避免细菌污染、
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的变化。 培养用尿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 粪便标本务必新鲜,不可混入尿液,盛器应洁净干燥,如作粪便细菌学
检查应采集于消毒的容器内。
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挑取有粘液或脓血部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 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
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采集粪便,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 因过稀或混有油滴而不适合作检查标本。
简述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简述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
尿液标本采集
学会尿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学会尿液来自本的运送方法 知道尿液标本的评价指标 知道尿液标本的拒收标准
尿液标本的采集
有肾脏或尿路感染患者,需作尿液病原微生物学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应采集无菌尿液,常用中段尿采集法。
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小时内及时送检。
尿液标本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4小时尿 收集24h全部尿液,适于尿液 化学成分的定量检验如尿蛋白、17-羟类固 醇等,注意加防腐剂。
特殊试验尿
❖ 尿三杯实验 多用于男性下尿路及生殖
系统疾病定位初步判断。
❖ 耐受性试验尿 经前列腺按摩后排尿收集
尿标本,通过观察尿液变化了解耐受性。
❖ 无菌尿 有肾脏或尿路感染患者,需作 尿病原微生物学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 验,应采集无菌尿液,常用的方法有中段 尿。
(二)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尿液检验全析中 (检验中)质量控制 分析后 (检验后)质量控制
1.患者准备
(1)医生要指导患者正确收集尿标本 。 (2)标本采集前,控制病人的饮食饮水。
(3)治疗药物对检验的影响: 蛋白质检验:假阴性—大剂量青霉素
假阳性—洗必泰 尿糖检验:假阴性—高浓度酮体、Vit C、水杨酸
三、尿液标本采集质量管理
1.规范化管理 2.检验的申请 3.受检者准备 4.标本 5.接收标本
6.检验报告 7.纠正失控 8.紧急报告 9.记录和保存检验结果 10.质量控制评估 11.参加室间质评
第二节 尿液标本的处理
检验前的处理,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尿液刚 排出时的原有成分的质、量和性质,以保证检 验结果的可靠性。检验中的处理,必须按采用 充分混匀、离心沉淀、定量检查等操作规程, 使尿液检测符合规范的报告方式。
第六章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Urine Sample
KEY POINTS
➢ The production progress of urine. ➢ Urinalysis is mainly used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Collecting methods and type of urine aliquot and total quality control ➢ Preservation and handling of urine alipuot.
假阳性—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等 胆红素检验:假阴性—Vit C
假阳性—氯丙嗪、 PAS等
尿中Hb的检验:假阴性—Vit C NIT:假阴性—Vit C
(4)限制病人的体育锻炼: 晨间锻炼对RBC、WBC、Pro呈假阳性
(三)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种类主要有 : • 晨尿
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液标 本,为首次晨尿适合住院病人、疑诊肾脏病 人及泌尿系统疾病动态观察和早期妊娠实验。
二、标本质量及处理
(一)标本的质量控制 1.控制冷藏时间 4.控制麝香草酚用量 2.控制甲醛用量 5.防止浓盐酸灼伤 3.控制甲苯用量
(二)检验后尿液标本处理
尿液标本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疾病传播等其 它危及生物安全的后果。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①向下水道排放:尿液标本检验完毕后,加 入过氧乙酸或漂白粉消毒处理,再向下水道内 排放。
肾单位 (nephron)
是肾脏生成尿液 的基本功能单位,由 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 泌尿功能。肾脏基本 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是完成泌尿功能的基 础。
(二)尿液的生成和基本功能
1、 生成 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 (kidney)
时,经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肾 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而生成 的。 2、基本功能 •排泄废物 •维持体内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 •维持内环境稳定
一、标本保存
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小时内及时送检, 最好在30min内完成检验。常用的方法有:
(一) 冷藏或冰冻 1.4℃冷藏 保持尿液的弱酸性及某些成分的 生物活性。 2.冰冻 可较好地保存尿中酶类、激素等。
(二) 化学防腐
防腐的目的是保持尿液的酸碱性而且不影响化学 成分的测定。常用的防腐剂有: 1.甲醛 (formalin) 4.麝香草酚 (thymol) 2.甲苯 (toluene) 5.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 3.浓盐酸或冰乙酸 6.戊二醛 (glutaraldehyde)
Major Objectives
➢了解尿液生成过程。 ➢熟悉尿液组成成分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掌握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常用理化
检验及其他特殊检验的方法。 ➢重点掌握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常用理化
检验及其他特殊检验的方法。 ➢难点尿液标本采集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采集
一、尿液生成
(一) 肾组织基本结构
• 随机尿
即随时留取的尿液标本。这种标本不受 时间限制,标本新鲜易得,最适合于门诊、 急诊患者的尿液筛检试验,以及隐血、酮 体、尿糖、尿淀粉酶等的检验。
• 记时尿
(1) 3小时尿 一般是收集上午6~9时时段 内的尿液,多用于检查尿液有形成分,适用 于尿液有形成分排泄率检查。
(2) 餐后尿 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 液。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 蛋白尿或尿胆原。
1.肾小球滤过 (glomerular filtration)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 动脉经过分支,形 成无数毛细血管后, 又汇集成出球小动 脉的球形毛细血管 网,位于肾皮质, 故称肾小球。 肾 小球外包绕着肾小 囊。
滤过膜 肾小球的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 与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共同组成。
(1)屏障作用:主要指 孔径屏障与电荷 屏障。
(2) 滤过膜的通透性
2.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
3.肾小管分泌 (tubular secretion)
肾小管上皮细胞生成和分泌H+
二、尿标本采集方法与种类
(一)检验目的
1.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 2.其他系统疾病诊断和观察 3.安全用药监测 4.职业病辅助诊断 5.健康状况评估 6.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检查
②由环卫部门处理:设立专用容器,收集弃 用的尿液标本,统一集中消毒后,交由环境卫 生部门处理。
③容器消毒:对特殊的标本容器,经试剂浸 泡洗涤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后备用。
④烧毁:使用一次性尿杯者,应先消毒后毁 形,再集中烧毁。
尿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 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 2. 留取尿液标本时要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3. 尿液标本收集后要立即送检,以避免细菌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