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化学平衡优秀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精品导学案:2.3.2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锦州中学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课题:__2-3-2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________总第__8__课时编写人:__刘净___审核人:__王冬晓___ 时间:__2015_年_9_月___日目标:(简洁、明确、概念、要点、规律)1.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以及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知识系统化、问题化)2-3-2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一.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过程(情景)(2)概念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温度、浓度、气体反应的压强)而发生的变化,简称平衡移动。
(3)实质(原因)外界条件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破坏了原平衡状态。
(4)移动方向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1)浓度[科学探究]实验2-5 已知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2O72- +H2O2CrO42-+2H +。
K2Cr2O7为橙色,K2CrO4为黄色。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 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科学探究]实验2-6 向盛有5 mL 0.005 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 mol/L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
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Fe3++3SCN- Fe(SCN)3(1)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4滴1 mol/L 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 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I.规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2.3.4等效平衡
目标:(简短、明确、观点、重点、规律)1.认识等效均衡的含义。
2.掌握等效均衡的运用。
重点:等效均衡的运用难点:等效均衡的运用教课方案(知识系统化、问题化)2-3-4 等效均衡1.定义化学均衡状态与条件息息有关,而与成立均衡的门路没关。
关于同一可逆反响,在必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以不一样投料方式 (即从正反响、逆反响或正、逆反响同时开始)进行反响,只需达到均衡时各组分在混淆物中的百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 相等,这样的化学均衡即互称为等效均衡。
2.理解3.分类(1)恒温、恒容条件下,关于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可变的反响:假如按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转变为方程式同一边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与对应组分的开端加入量同样,那么成立的化学均衡状态是等效的。
(2)恒温、恒容条件下,关于反响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响:按不一样的投料方式,假如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换算到同一边时,只需反响物 (或生成物 )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的比率同样,即互为等效均衡。
教师寄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堂练习(5~10分钟)1.已知 t℃, p kPa 时,在容积为V L 密闭容器内充有 1 mol A 和 1 mol B 。
保持恒温..恒压,使反响A(g)+ B(g)C(g) 达到均衡时, C 的体积分数为40% 。
试回答有关问题:..(1) 欲使温度和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内充入反响达到均衡时,容器的容积为和 2molB,则。
(2) 若另选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仍控制温度为t℃,使达到均衡状态时, C 的体积分数仍为40% ,则该密闭容器的容积为和1 molB。
反响课后作业(限 60 分钟内达成)作业 1: ---必做题(占 80%,难度系数易0.5,中0.3)1.同样温度下,容积同样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以下反响:2SO2 (g)+ O2(g) 2SO3(g)△ H= -197 kJ/mol,实验测得有关数据以下:容器编号开端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均衡时系统能量SO2 O 2 SO 3 的变化 /kJ 甲 2 1 0 放出热量: Q1乙 1.8 0.9 0.2 放出热量: Q2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197>Q1>Q2 B.达到均衡时 SO2的体积分数:甲 >乙C.两容器中反响的均衡常数相等D.生成 1 mol SO3(l) 时放出的热量大于 98.5 kJ2.将 2.0 mol SO 2气体和 2.0 mol SO 3气体混淆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必定条件下发生反响: 2SO(g)2 + O2(g) 2SO3(g) ,达到均衡时SO3为 n mol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会根据反应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温度、气体反应的压强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v (正)>v (逆)――→正向反应一定时间v (正)=v (逆)――→改变条件v (正)≠v (逆)――→一定时间v ′(正)=v ′(逆)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探究1 依据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Cr 2O 2-7(橙色)+H 2O 2CrO 2-4(黄色)+2H +,完成实验。
3对可逆反应Fe 3++3SCN-Fe(SCN)3,分别增大c (Fe 3+)和c (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减小了Fe 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影响 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 2(g)+I 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 (正)≠v (逆)。
(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平衡中v (正)>v (逆),则平衡正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教学教案
2.3.2化学平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涵义②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③掌握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以及形成化学平衡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问题讨论”、“交流思考”、“实验探究”等栏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使学习变为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欣赏。
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学情分析】鉴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本部分知识较难理解,所以在学习时将速度放慢一些。
【教学方法】1.实验法 2.学案导学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复习引入→新课讲解→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预习【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课时安排】2课时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复习化学平衡的定义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可逆反应等——V正 =V逆(用同一物质浓度表示)动——动态平衡。
(V正=V逆≠0)定——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新课如果改变化学平衡该条件会发生什么事?这个过程叫什么?化学平衡被打破。
化学平衡移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化学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那么有哪些条件可能改变化学平衡?这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讨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观看视频【实验2-7】请同学们描述实验现象2NO2 = N2O4∆H =- 57 KJ/mol认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一1.描述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2.画出该速率-时间图。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化学2.3.3化学平衡(3)导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平衡(案)第三课时【习目标】 1、了解平衡常的涵义。
2、能利用平衡常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难点】平衡常的表示方法和应用【复习】:勒夏特列原:。
【习过程】三、平衡常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具有定量关系。
的内容以及浓度关系据表,根据教材P28--29分析并验算表中所给的据,可以得到结论: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是一个常。
这个常就是该反应的平衡常(简称平衡常)。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A(g)+ B(g)p(g)+ qD(g)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3、平衡常的意义:(1)平衡常的大小反映了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反应物转率;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反应物转率。
一般的说,当>105时,该反应进行的就基本完全了。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对于可逆反应:A(g)+ B(g)p(g)+ q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p()·q(D)/(A)·(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c<,反应向进行;Qc=,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c>,反应向进行。
Qc(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用平衡常可分析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后平衡移动的方向。
4、使用平衡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平衡常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3)、平衡常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①将计量扩大或缩小,值可能会相应改变。
②可逆反应的(正)与(逆)互为倒。
③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等于分步平衡常之乘积(商)。
【练习一】 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的表达式 ①FO ()+O(g)F()+O 2(g), =②2O(g) + O 2(g) 2O 2(g) , = ③O 3() O() +O 2(g) , = 【练习二】:N 2(g)+3H 2(g)2NH 3(g)的平衡常为1,1/2N 2(g)+3/2H 2(g)NH 3(g)的平衡常为2,NH 3(g)1/2N 2(g)+3/2H 2(g)的平衡常为3;则1和2的关系式为: ;2和3的关系式: 。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04课时《化学平衡》 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化学学案第4课时——化学平衡(一)[目标]1.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重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难点]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过程][阅读]课本P37第一自然段。
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逆反应在条件下,进行。
可逆反应能否进行到底?。
2.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二)一. 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2.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从以上对合成氨的反应分析,可以得出,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是:3.化学平衡状态:阅读课本37页第二段,以蔗糖溶解为例,理解溶解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可逆反应情形如何?以CO+H2O(g) CO2+H2为例在一定条件下,将0.01mol CO和0.01 mol H2O(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分析以下反应过程:①. 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②. 反应进行中,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③.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限度,和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简称反应混合物)就处于,简称。
图象表示: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和都仍在继续进行,只是由于在同一瞬间,正反应生成CO2和H2分子数和逆反应所消耗的CO2和H2分子数,即相等,因此,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由此可见,化学平衡是一种。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状态是指。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定:变:。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2.3 化学平衡(导学案)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2)【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2.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习重点】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学习难点】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1.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是可以通过而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2. 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影响因素阅读课本p26-27页,研究实验2-5、2-6,思考与交流,学与问,思考浓度如何影响平衡的移动浓度: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注意: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阅读课本p28页,研究实验2-7,思考温度如何影响平衡的移动温度: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向移动,降温平衡向移动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的方向移动[注意] 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②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的,改变压强不能使平衡移动;③压强的变化必须改变混合物浓度(即容器体积有变化)才能使平衡移动。
结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方向移动(即勒夏特列原理)【注意】:“减弱”的含义:平衡移动后结果变化的方向不变,但程度减小。
例如,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移动后该反应物浓度仍增加,只是增加的程度比没有平衡移动时要小。
另外,催化剂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 .【练习】反应N2(g)+3H2 (g)2NH3 (g)△H<0达到化学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根据反应体系中的变化填空:①若N2的平衡浓度为a mol/L,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N2使其浓度增大到b mol/L后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N2的浓度为c mol/L,则a、b、c的大小为;②若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1 ,之后缩小反应体系体积使压强增大到P2,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的压强为P3 ,则P1、 P2、 P3的大小为;③若平衡体系的温度为T1 ,之后将温度升高到 T2,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的温度为T3 ,则T1、 T2、 T3的大小为。
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导学案课时一〔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了解化学平衡形状等基本概念。
2、了解化学平衡形状构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重 点、难 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2、化学平衡形状的判别。
自主学习一.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1.溶解平衡:当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的固体溶质溶解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固体溶质外表的结晶进程两种进程的速率 ___,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 ___。
我们把这类进程称作 __。
表述这类进程时,采用〝 〞来替代反响式中原来用的〝====〞号,把从左向右的进程称作 ___;由右向左的反响称作 _。
溶解、结晶进程可表示为: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2.可逆反响: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 停止,同时又能向 向停止的反响,叫做可逆反响。
绝大局部的反响都存在可逆性,一些反响在普通条件下并非可逆反响,只不过可逆水平小而将其疏忽了而已。
3.不可逆反响:能停止究竟的反响。
如:H 2的熄灭、酸碱中和、生成沉淀的发应、生成气体的反响、一些氧化恢复反响。
二、化学平衡形状化学平衡形状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 和 相等,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坚持不变的形状,称为化学平衡形状,简称化学平衡。
协作探求一.探求化学平衡形状1.探求效果:当蔗糖不再溶解时,我们说它构成了饱和溶液。
这是大家对蔗糖的微观看法,那微观世界有时一个怎样的进程呢?剖析:一方面蔗糖分子不停的脱离蔗糖晶体外表溶解浸入水中;另一方面,溶解进入水中的蔗糖分子又不停地聚集在蔗糖晶体的外表。
末尾时 :v 〔溶解〕 v 〔结晶〕=0;进程中:v 〔溶解〕逐渐减小,v 〔结晶〕逐渐增大;构成饱和溶液后 :v 〔溶解〕 v 〔结晶〕。
2.经过蔗糖溶解平衡的规律总结化学平衡的特征: (1)动 : ,达平衡后,正逆反响仍在停止(v (正)= v (逆)≠0〕(2)等 : 〔留意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响速率〕(3)定 :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各组分的 。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05课时《化学平衡》 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二化学学案第5课时——化学平衡(二)二、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pD(g)+ qD(g)n量一定时,只有当p 一定,但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 H2+I2(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n molH2同时生成n molHI.②. 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 百分组成HI﹪=I2﹪.④. 反应速率v(H2)=v(I2)=1/2v(HI)时.⑤. [HI]:[H2]:[I2]=2:1:1时.⑥.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 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 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讨论在上述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N2O4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三、等效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开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质量分数(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
(1)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①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②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2)定温(T)、定压(P)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练习2:1、在101kpa500℃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平衡时,测得SO3的体积分数为91﹪ .若将2mol的SO3通入密闭容器中,仍在101kPa500℃下进行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又为多少呢?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2molA和1mol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C)=wmol/L。
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四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导学案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导学案课时一(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重 点、难 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自主学习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溶解平衡:当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的固体溶质溶解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固体溶质表面的结晶过程两种过程的速率 ___,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 ___。
我们把这类过程称作 __。
表述这类过程时,采用“ ”来代替反应式中原来用的“====”号,把从左向右的过程称作 ___;由右向左的反应称作 _。
溶解、结晶过程可表示为: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2.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 进行,同时又能向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绝大部分的反应都存在可逆性,一些反应在一般条件下并非可逆反应,只不过可逆程度小而将其忽略了而已。
3.不可逆反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如:H2的燃烧、酸碱中和、生成沉淀的发应、生成气体的反应、一些氧化还原反应。
二、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和 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合作探究一.探究化学平衡状态1.探究问题:当蔗糖不再溶解时,我们说它形成了饱和溶液。
这是大家对蔗糖的宏观认识,那微观世界有时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分析:一方面蔗糖分子不停的脱离蔗糖晶体表面溶解浸入水中;另一方面,溶解进入水中的蔗糖分子又不停地聚集在蔗糖晶体的表面。
开始时 :v (溶解) v (结晶)=0;过程中:v (溶解)逐渐减小,v (结晶)逐渐增大;形成饱和溶液后 :v (溶解) v (结晶)。
2.通过蔗糖溶解平衡的规律总结化学平衡的特征:(1)动 : ,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 v(逆)≠0)(2)等 : (注意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3)定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各组分的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2.3.1化学平衡
目标:(简短、明确、观点、重点、规律)1.认识化学反响的可逆性。
2.认识化学均衡成立的过程。
重点:描绘化学均衡成立的过程。
难点:判断可逆反响达到均衡状态的标记。
教课方案(知识系统化、问题化)2-3-1 化学均衡一、可逆反响与不行逆反响1.可逆反响(1)观点在同样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响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响方向进行的反响。
(2)表示方法商定采纳“”表示,把从左向右的反响称作正(向)反响,从右向左的反响称作逆(向)反响。
比如:SO2和 H2O 可表示为 SO2+H2OH2SO3( 3)特点可逆反响发生的条件同样,反响不可以进行究竟,反响物不可以实现完整转变,且反响系统中,与化学反响相关的各样物质共存。
(4)典型的可逆反响2.不行逆反响有些反响的逆反响进行程度太小因此忽视,把几乎完整进行的反响叫不行逆反响,用2+2—“ ===号”表示。
比如:Ba +SO4==BaSO4↓典型的非可逆反响(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过程(3)氢气焚烧和水的通电分解(4)氨气和氯化氢合成氯化铵和氯化铵的加热分解二、化学均衡状态1.化学均衡的成立假如把某一可逆反响的反响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响过程以下:(1)反响开始时:反响物的浓度最大,正反响速率最大.生成物的浓度为零,逆反响速率为零.(2)反响进行时:反响物的浓度渐渐减小,正反响速率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渐渐增大,逆反响速率渐渐增大.(3)最后在某一时辰,正反响速率与逆反响速率相等,反响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生成物的浓度也不再变化。
上述过程用图示法表示以下2.观点在必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当正反响和逆反响的速率相等,反响系统中全部参加反响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3.特点三、判断可逆反响达到均衡状态的标记教师寄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讲堂练习( 5~10 分钟)【例 1】在某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 原子构成的氧气(18O2),在必定条件下达到均衡时,则18O 存在于()A 、只存在于 O2中B、只存在于 O2和 SO3中C、只存在于 SO2和 SO3中D、SO2、SO3和 O2中都有可能存在【例 2】必定温度下,可逆反响A(g)+3B (g) 2C(g)达到均衡的标记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生成 3n mol B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 B、 C 的分子数比为1∶3∶2 (12 分)在 200 ℃,【例 3】将 a mol H2(g) 和 b mol I2(g)充入到体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I2(g)+H2(g)2HI(g)(1)反响刚开始时,因为 c(H2)=________,c(I2)=________,而 c(HI)=________,因此化学反响速率 ________最大,而 ________最小 ( 为零 ) ;(2) 跟着反应的进行,反响混淆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向为c(H2)________,c( I 2)________,而c(HI)________ ,进而化学反响速率v( 正 )________ ,而v( 逆 )________ ;(3) 当反响进行到v( 正 )与v( 逆 )________ 时,此可逆反响就达到了均衡,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反响混淆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反响物的转变率和生成物的产率及系统的总压强( 或各组分的分压) 都将 ________。
高中化学 2.3.1化学平衡状态时 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2.3.1化学平衡状态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2.3.1化学平衡状态时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化学平衡状态[目标要求]1.知道什么是可逆反应。
2.知道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3.会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一、可逆反应1。
概念n2+3h22nh3。
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如:2.特点(1)在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反反应同时发生和存在。
(2)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也不能完全转化。
(3)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同存于同一反应体系。
(4)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仍在进行,没有停止。
二、化学平衡状态1.含义在某些条件下,当正向和反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参与反应系统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可以保持恒定。
2.特征① 可逆反应② 等:V正向=V反向③ 固定:材料常数④ 动态:动态平衡,反应不会停止⑤ 变化:条件变化,平衡移动III.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
检查V(正向)和V(反向)是否相等。
2.检查系统中的物质是否保持恒定。
知识点一可逆反应1.在封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应:X2(g)+Y2(g)2Z(g)。
已知X2、Y2和Z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1-1-1(),0.3毫升,0.2毫升。
在某些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每种物质的浓度可能会降低a.z为0.3moll1-b.x2为0.2moll1-c.y2为0.4moll1-d.c(x2)+c(y2)+c(z)=0.55moll1-答案a在分析可逆反应中,反应体系中的所有物质必须共存。
如果选项B和C中的数据存在,则Z的浓度为0,这是不可能的,选项a符合问题的含义;因为该反应是一个总体积恒定的反应,当达到平衡时,无论X2、Y2和Z如何变化,总物质的量都不会改变,总浓度也不会改变,即C(X2)+C(Y2)+C(Z)=0.6mol 1。
-知识点2:根据V正=V负判断平衡状态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 nmol AB和nmol B2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含答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2.通过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知道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3.能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表示方法:采用“”连接,把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称作正反应,把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作逆反应。
例如:SO 2和O 2的反应可表示为2SO 2+O 2催化剂△2SO 3。
2.不可逆反应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可忽略,把这类反应称作不可逆反应,用“===”连接。
例如:Ba 2++SO 2-4===BaSO 4↓。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 )(2)NH 3和HCl 生成NH 4Cl 与NH 4Cl 分解生成NH 3和HCl 互为可逆反应。
( )(3)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能达到100%。
( )答案:(1)√ (2)× (3)×2.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 )①H 2+Cl 2=====点燃2HCl 与2HCl=====电解H 2↑+Cl 2↑②H 2SO 4(浓)+2HBr===2H 2O +Br 2+SO 2↑与Br 2+SO 2+2H 2O===2HBr +H 2SO 4③2NO 2===N 2O 4与N 2O 4===2NO 2④2SO 2+O 2=====催化剂△2SO 3与2SO 3=====催化剂△2SO 2+O 2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解析:选C 。
可逆反应必须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都能进行的反应,③④互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征(1)双向性:可逆反应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
(2)双同性:正、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是同时进行的。
最新人教版选修四高中化学2.3.1化学平衡(1)导学案
第二章 第三节 平衡(案)第 一 课时【习目标】 1 描述平衡建立的过程 2 能正确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重、难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复 习】 :可逆反应:在 下,既能向 同时又能的反应。
其特征是 【习过程】 一、平衡的建立 1、平衡的建立以O+H 2O(g) O 2+H 2反应为例在一定条件下,将001 O 和001 H 2O(g)通入 1 L 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的浓度为 ,逆反应速率为 (2)反应进行中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
生成物的浓度 ,逆反应速率 。
(3)肯定最终有一时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此时,反应物的浓度 ,生成物的浓度也 ,即达到了平衡状态,如上图所示。
2、平衡状态 定义: 。
3、平衡的特征:(1)条件: (2)对象:(3) 等: [§§] (4) 动: (5) 定:催化剂高温4 达到平衡的标志:以A(g)+B(g)p(g)为例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A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相等,A的消耗速率与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p,B生成速率与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p。
②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间接标志: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注:+≠p)②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④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练习一】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g)+B(g)p(g)+qD(g),根据对平衡概念的解,判断下列各情况下,是否达到平衡。
5 平衡的移动: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改变外界条件,使v正 v逆,平衡就会发生移动,最终v′正 v′逆,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若v正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正 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如果改变外界条件v正、v逆也改变,但改变后v正 v逆,则平衡不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地实质以及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2、掌握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地影响;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地涵义,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地原理及其探究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实验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地方法,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地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地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地影响。
教学难点:平衡移动地原理分析及其应用。
课前思考: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若气体颜色加深,平衡一定移动吗?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原平衡怎样移动?
3.对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状态:(1)若改变物质的浓度,化学平衡是否一定发生移动?(2)若改变体系的温度呢?
4.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时,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吗?
平衡规律:
(1)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化学平衡状态:增大压强,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化学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
【典题例证】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勒夏特列原理
1.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则平衡将向着能够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注意事项:(1)研究对象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时的平衡移动方向。
(3)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外界条件的改变,但不能完全“”这种改变。
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CO(g)+NO
2(g)CO
2
(g)+NO(g)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合成NH
3的反应,为提高NH
3
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的温度
C.溴水中存在平衡:Br
2+H
2
O HBr+HBrO,当加入AgNO
3
溶液后,溶液颜色
变浅
D.对2HI(g) H
2(g)+I
2
(g),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压缩体积)可使体系颜
色变深
2.COCl
2(g)CO(g)+Cl
2
(g) ΔH>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能提高COCl2转
化率的措施( )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3.已知反应A
2(g)+2B
2
(g) 2AB
2
(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4.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 B(g)+C(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是气态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C,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
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5.现有反应:m A(g)+n B(g) p 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且m+n______(填“>”、“=”或“<”)p。
(2)减压使容器体积增大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