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作者:黄玉珍
来源:《小学时代·下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 要】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而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是以学生这一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为中心和出发点、归宿的。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因此,为了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其策略主要有让学生好奇地问、尽情地读、大胆地想、自由地说。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其主体是学生,学生要想成为阅读与阅读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参与到阅读实践中来,收获更加真切的体验,从文本中汲取营养,并掌握阅读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且具有个性化特点,该环节不可替代。
要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就必须要让学生亲自与文本阅读,并进行体验,将自身的经验与生活和文本发生互相作用,体会到文本的意义并提升精神。实现有效对话,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观念与思想,并掌握作者所使用的表达方法、语言形式等;同时学生可以用文本照映自身,并受到熏陶,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时可使个性得到发展。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要求学生有行动和思维参与,且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自主参与。
我们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越来越不愿意说话,学习是被动的。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学生的感受与文本意义不能很好地交融,即使回答问题也总是答非所问,或者从众现象严重。因此,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策略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呢?
一、走进文本,让学生好奇地问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雅克·卢梭认为,儿童有自身独特的想法、看法与感情,成年人不能用自身的想法、看法与感情去代替。在开始讲课时,教师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读题之后质疑,放手让学生好奇地发问。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一步步走近文本,了解文章主要内容;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设可以提出质疑的机会,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讲述自己的见解。
现代教育理论观点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要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中,而不能被动接受。要想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对其自主学习的尊重,就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
二、深入文本,让学生尽情地读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很有道理的。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正确解读,如难句、新词等,并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阅读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策略:扫读、跳读、精读,快速默读,有目的地读。学生抓住感兴趣的内容反复朗读或者抓住关键词句,圈点勾画,反复品味,从旁写批注,与文本深入对话,真正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个人读、男女读、角色读、小组读、师生读,或者变化节奏、音调、音长进行有感情朗读。如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第九自然段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方法,把月光曲的内容通过想象,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第一幅画面:月亮升起,音乐轻松舒缓;第二幅画面:月亮升高,曲调渐强发展;第三幅画面:风卷巨浪,音乐激越高昂。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从音调上进行变化,反复朗读。这样,读中悟,悟中读,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月光曲》的美妙动听,体会到了贝多芬杰出的才华。
因此,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老师就必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课文,这是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同时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老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三、升华文本,让学生大胆地想
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帮助其理解课文,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境,走进课文中角色的内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使用能力。
教师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特色、学生的特点、教学的风格、目的等,据此重新整合教材,让教材成为生动的案例,以学生的感受、见解、想法、问题等作为生长点,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并获得精神的提升,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师抓住课文留白处,引领学生大胆进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如《好的故事》一文,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喻指作者向往的理想世界。作者写梦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美的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的语言想象画面,说说自己看到的: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因此,我们引领学生大胆想象时,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利用生活经验,更深刻地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语文的教学应当向生
活中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能够联系自己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把语文的学习外延到生活中去。
四、走出文本,让学生自由地说
阅读是文本和读者之间互相作用的一个过程,读者与文本会产生问与答、批评与赞扬、肯定与否定等互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阅读,从文本中汲取营养,同时不能过于依赖文本,要帮助学生形成敢质疑的信心,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读死书,方可称为阅读。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性,将现代对话理论作为指导,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且积极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并在对话的过程中理解文本,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最終达到帮助学生构建精神世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02).
[2]杜伟宇,张振新,智春忆.论课文有效对话的实现[J].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