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人类起源》教案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和主要事件;2. 掌握人类的进化历程和重大成就;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人类起源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化石等证据,探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3.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人类的进化历程和重大成就;3. 人类起源的相关问题分析。

三、教学难点:1. 人类起源的具体过程和事件;2. 人类进化过程中重大成就的判断和理解;3. 人类起源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3. 实验室准备化石标本、模型等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化石标本或播放人类起源的短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人类起源的过程、进化历程和重大成就;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类起源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5.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化石等证据,探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重点知识;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成就;2. 掌握人类起源的证据和化石的意义;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人类起源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化石等证据,探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3.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和讨论。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学习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如进化论、古人类学等。

掌握如何查找和分析人类起源的资料和信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通过查阅书籍、文章、网站等资源来获取关于人类起源的信息。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求知精神,敢于质疑和探索未知领域。

增强学生对人类起源和人类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包括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和进化理论的建立。

了解人类的祖先和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2. 人类文明的起源学习人类文明的起源,包括农业革命、工具制造和文化发展等。

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重要事件。

3. 人类社会的发展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如科技发展、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供相关资料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 案例分析法提供人类起源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过程性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成果性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小组任务和个体作业的质量,包括信息的准确性、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

评估学生的学习日记或反思报告,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综合性学生 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生 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生追寻人类起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化石的形成和作用学会使用考古工具和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化石和考古遗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合作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运用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和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文化意识二、教学内容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人类的起源地和发展趋势2. 化石的形成和作用化石的形成过程化石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历程3. 考古工具和方法考古工具的种类和用途考古挖掘的基本方法考古遗址的保护和修复技术三、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多媒体资料2. 化石和考古遗址的图片和实物模型3. 考古工具和设备的实物或模型4. 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的进化历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的意义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参观化石和考古遗址的展览,观察和分析化石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考古工具和方法的实际操作,体验考古挖掘的过程和技巧3. 总结与反思: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收获,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课堂回答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人类起源和化石知识的掌握程度4.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考,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设计1. 课程结构:导入:5分钟探究活动:30分钟总结与反思:10分钟2.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运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多媒体和实物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能力七、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人类的进化历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综合性学生 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生 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追寻人类起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

学习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科学理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化石和考古资料,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运用比较法和逻辑推理,探讨人类起源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

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科学理论。

2. 教学难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科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对考古资料和化石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知识。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化石标本。

2. 学生准备:对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具备观察和分析化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

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

讲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介绍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科学理论。

3. 教学活动:观察化石和考古资料,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进行比较法和逻辑推理,探讨人类起源的问题。

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编写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短文。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拓展1. 相关知识介绍:介绍其他物种的进化历程。

介绍人类起源地的相关地理知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其他物种的进化历程。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了解人类起源地的地理环境。

七、教学互动1. 教师提问: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回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八、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介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人类起源和进化相关的案例,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1. 人类起源的定义和意义。

2. 人类起源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意义和重要性。

2. 介绍人类起源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3. 探讨人类起源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教学资源:1. 人类起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人类起源的相关书籍和文章。

评估方式:1. 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表现。

2. 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人类的进化历程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和重要事件。

2. 学生理解人类进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 人类的进化历程的概述。

2. 人类进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2. 探讨人类进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教学资源:1. 人类进化历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人类进化的相关书籍和文章。

评估方式:1. 学生对人类进化历程的概述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类进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人类的起源地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学生理解人类起源地的重要性和相关证据。

教学内容:1. 人类起源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人类起源地的重要性和相关证据。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图片了解人类起源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2. 探讨人类起源地的重要性和相关证据。

1. 人类起源地的地图和图片资料。

2. 人类起源地的重要性和相关证据的书籍和文章。

评估方式:1. 学生对人类起源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类起源地的重要性和相关证据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人类的祖先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人类的祖先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2. 学生理解人类祖先与现代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人类的祖先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重要事件的时间顺序理解人类的起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化石和古人类遗址,学习科学家研究人类起源的方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信息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尊重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提高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重要事件的时间顺序科学家研究人类起源的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的起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搜集和分析有关人类起源的信息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教学材料确定合适的考察点和考察时间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章节内容准备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起源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意义和价值2. 课堂讲解:讲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重要事件的时间顺序通过实例说明人类的起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科学家研究人类起源的方法分享搜集到的有关人类起源的信息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观化石和古人类遗址,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的积极性、思考的深度等2. 学生报告: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人类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六、教学延伸1.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自然科学展览,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2. 鼓励学生参加与人类起源相关的科学讲座或学术活动,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强化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掌握进化论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类进化的原因和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起源的过程、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人类进化原因的分析,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自主获取知识。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2. 资料:人类起源相关论文、书籍、图片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问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人类进化的原因和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进化的关键事件。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

6.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第一课时:人类起源的概述,进化论的基本概念,人类进化的原因。

2. 第二课时:人类进化的过程,关键事件分析,进化论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应用。

3. 第三课时:人类起源的证据,化石研究,基因研究。

4. 第四课时:人类起源的意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探索人类起源的方法和手段。

5. 第五课时:课堂总结,课后作业布置,进一步探究人类起源的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追寻人类起源》。

(2)了解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搜集与人类起源相关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学会利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整理和展示学习成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相信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追寻人类起源》。

2. 了解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把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提炼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炼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起源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追寻人类起源》及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合作探讨。

4. 相关知识背景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起源这一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追寻人类起源》,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提炼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追寻人类起源》。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如“人类起源”、“进化论”等。

(3)了解人类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尊重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追寻人类起源》的阅读与理解。

2. 人类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的学习。

3. 人类起源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追寻人类起源》的阅读与理解。

(2)人类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人类起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对人类起源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追寻人类起源》。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人类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的学习:(1)教师讲解人类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2)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4. 小组合作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评价。

2. 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价。

3. 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的评价。

4. 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评价。

5. 学生对人类起源的理解和认同感的评价。

六、教学资源:1. 课文《追寻人类起源》文本。

2. 人类起源的相关图片、视频或多媒体资料。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人类起源》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

(2)能够正确使用语文工具书,查找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人类起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人类起源的科学理论及其证据。

2. 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人类起源》及相关阅读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起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人类起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 课堂讲解根据课文内容,讲解人类起源的科学理论及其证据,引导学生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

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人类起源的意义和影响。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类起源的科学理论和证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6.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类起源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人类起源》的理解程度,包括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写作能力和对人类起源的思考。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人类起源的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类起源的地理环境。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重要的事件和特征。

能够分析化石证据对人类起源的研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化石和古代工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运用比较法,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变化和适应。

利用资料和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研究成果。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类的起源:介绍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原始人类的出现和进化。

讲解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重要的事件,如直立行走、大脑发展、语言的产生等。

2. 人类的进化特征:分析人类的进化特征,如脑容量的增加、身体的适应性变化等。

讨论这些特征对人类适应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科书。

2. 实物资源:化石、古代工具的实物或模型。

3. 图片和视频资源:人类进化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石和古代工具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从原始状态进化到现代形态的。

2.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观察化石和古代工具,讨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特征和变化。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展示所观察到的进化特征。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教师进行讲解,详细介绍人类进化的过程和重要事件。

3.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顾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特征。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论文和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内容:3. 人类的迁徙与文明发展:介绍人类从非洲起源后向世界各地迁徙的过程。

《追寻人类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追寻人类起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追寻人类起源》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追寻人类起源》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起源的科学研究成果。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科学术语和概念。

3.探究人类起源的过程和科学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2.运用课文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演化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生命的起源。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课文中的科学观点。

(2)分析课文中的科学方法,如比较法、实验法等。

4.小结本节课内容(2)强调人类起源的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展示与人类起源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2.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科学术语和概念,如“化石”、“进化”等。

(2)分析课文中的科学方法和研究过程。

3.课堂实践(1)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生物进化的过程。

(2)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的科学性。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课后作业展示(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2.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人类起源的研究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启示?(2)分析人类起源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强调人类起源研究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科学,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2.收集人类起源的研究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火的使用等;(3)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化石和骨骼,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变化;(2)运用比较法,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3)运用逻辑推理,探讨人类起源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2. 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事件;3. 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三、教学难点:1. 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事件的理解和运用;2.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逻辑推理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化石和骨骼标本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人类进化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2)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类起源的了解和疑问。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人类进化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火的使用等;(2)教师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如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3)教师运用逻辑推理,探讨人类起源的问题。

4. 实践探究:(1)学生观察化石和骨骼标本,分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变化;(2)学生运用比较法,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3)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提出自己对人类起源的疑问和猜想;(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8.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综合性学生 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生 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生追寻人类起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2. 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2. 人类的祖先和生活方式3. 人类起源的证据和化石4. 人类进化的重大事件5. 人类起源的意义和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人类起源的图片、视频和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化石模型,加深对人类起源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实践活动作品,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2. 人类起源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模型。

3. 化石模型制作材料,如石膏、沙土等。

4. 学生分组合作的空间和设施。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化石图片,引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

2. 讲授:介绍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讲解重大事件和证据。

3.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亲手制作化石模型,加深对人类起源的理解。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人类起源的过程和意义,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重大事件和证据。

2. 教学难点:人类起源的意义和影响,实践活动中的化石制作。

八、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图片、视频和模型。

2. 准备化石模型制作材料,如石膏、沙土等。

3. 安排学生分组合作的空间和设施。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分析人类起源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

(2)通过讨论,分析人类起源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对人类起源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难句的理解。

2. 人类起源问题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

2. 讨论法:通过讨论,分析人类起源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起源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问题。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 讨论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起源的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4. 知识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拓展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阅读课文、参与讨论等。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类起源的理解程度。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人类起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人类起源的过程。

2. 请学生分析人类起源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人类起源的实地考察或参观相关展览,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2)掌握人类的始祖——森林古猿的特点;(3)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及重要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人类起源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2)人类的始祖——森林古猿的特点;(3)人类进化的历程及重要事件。

2. 教学难点:(1)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2)人类起源的证据和理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的人类起源的图片、视频和资料;(2)准备教学课件和黑板;(3)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的人类起源的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的始祖——森林古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问题;(2)学生分享预习时了解的人类起源的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2)学生结合教材和图片,分析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3. 课堂讨论:(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人类起源的问题;(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知识拓展:(1)教师展示人类进化的历程及重要事件的图片和视频;(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思维导图;2. 写一篇关于人类起源的小论文;3. 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掌握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2. 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三、教学难点1. 人类起源的详细过程和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2. 如何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兴趣和好奇心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和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2.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人类起源的奥秘。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语文》相关章节2. 课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图片、视频等3. 参考资料: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相关书籍和文章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起源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问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记录下自己的疑问。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人类起源的奥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4. 讲解与展示:讲解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和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展示相关课件和资料。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深入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6. 练习与思考: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起源的意义和影响。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和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2. 强调人类起源的重要性和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进一步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理解人类进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人类起源的过程,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体会人类进化的艰辛,珍视人类的文明成果;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及人类进化的重要事件。

2. 教学难点:(1)人类起源的详细过程及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信息,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人类起源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类起源的过程。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地展示人类起源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人类起源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从原始的生物进化而来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人类起源的过程。

(2)讲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人类起源的过程。

(2)各组汇报展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发表对人类起源的思考。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人类起源的过程及进化事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展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合作能力。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追寻人类起源》教案设计第一章:人类的起源1.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理解人类与动物的区别。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进化过程,人类与动物的区别。

1.3 教学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人类与动物的区别。

第二章:人类的进化2.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理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的进化过程,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2.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化石和考古发现,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三章:古代文明的发展3.1 学习目标: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理解古代文明的成就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古代文明的成就和影响。

3.3 教学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古代文明的成就和影响。

第四章:人类的探索与发展4.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探索与发展过程,理解人类的进步和创新。

4.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人类的进步和创新。

4.3 教学活动:通过观察科技产品和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探索与发展过程;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人类的进步和创新。

第五章: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交流5.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过程,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过程,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重要性。

5.3 教学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交流过程;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重要性。

第六章: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演变6.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理解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6.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演变过程,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6.3 教学活动: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追寻人类起源》教案1一、活动目标1.了解自古以来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懂得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2.了解我国考古工作者的杰出贡献和旧中国曾经蒙受的文化掠夺;3.了解古人丰富的想像力和古代神话永恒的魅力;4.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5.继续学习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引用资料的方法,以及注明资料出处的格式;6.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7.学习用不同的口气讲述不同的内容,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讲述科学知识, 要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8.培养想像能力,学习想像作文;9.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师准备1.准备“一桶水”:根据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自己要以浓厚的兴趣,去追寻人类起源,要锐意搜集资料,储备足够的知识,同时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和心得体会,做到有足够本钱去指导学生活动。

2.拟定“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活动进度表。

3.开列书目和网址。

4.提供稀缺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等等。

5.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文件袋。

6.做好教案。

三、活动指导(一)活动前的动员和指导1.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示例《女娲造人》和《伊甸园里》两则神话故事,一则出自中国,一则出自西方,从两则神话中,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两则故事也有许多共同点。

第一,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无论东方西方,古人早都思考人类起源问题。

第二,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有创造人的神,不过一则设想为女娲,一则设想为上帝罢了。

第三,制造人的材料都设想为泥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

第四,人的形象都是按照创造者自身的形象设计的。

第五,两则神话又都说到人类为什么有男女性的差别。

在完全隔绝的状态下,东西方的想像竟有这么多相似点,这是非常有趣的。

那时是人类童年时代,那种认识真是天真幼稚得可以,但是古人是很富有想像力的。

如果把神话当作科学,像牛津的那个主教塞缪尔·威尔伯福斯那样,那就成为科学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如果把神话当作艺术,当作原始的文学艺术,那么古人的想像就具有永久的魅力。

关于人类起源,直到19世纪才走上科学的道路,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

但是,科学的探索没有止步。

各种报刊不时报道古人类研究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2001年7月30日《北京晚报》就有一则科教新闻。

人类到底多大了专家今日说:新证据可能把人类起源提前160万年本报讯(记者王学锋)生活在440万年前的地猿始祖种高居“人类始祖”宝座已经7年之久,现在,它的地位开始动摇,中科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吴新智今天向记者介绍,最近的考古发现将使人类祖先的生活时间向前延长至五六百万年前。

199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地猿始祖化石,学术界基本上承认它是已知的“人类最早的祖先”。

之后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更早人类的化石,大的突破出现在最近一段。

首先是法国科学家称其在肯尼亚发现了一种600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化石,取名为千禧人,并称已经具有直立行走能力,应是人类最早祖先;然后是发现地猿始祖种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于本月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原始人类的化石,它可能属于地猿始祖种的早期形态,大约生活在520万年至580万年前,并取名为地猿始祖种家族祖先亚种。

二者谁最后进化成为现代人类?法美两国科学家甚至为此争论不休。

吴新智称,这两类化石尚未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如果成果得到承认,人类历史将从440万年变成600万年。

“这些都是直立行走意义上的人,而从能够制造工具的意义来讲,目前可知的最早人类仍然是250万年。

”新发现的人类化石是否意味着就是真正的人类祖先?吴新智院士表示,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能说明其为共同祖先,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些化石代表的人类“只是我们真正祖先的堂兄弟”,人类祖先尚未找到。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起源研究所所长唐纳德·约翰逊对此的解释是,人类进化之树上布满了枝节,无法判断到底是哪一枝进化成了今天的人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家族“嫡长子”,人类起源之谜仍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化石。

人类到底起源于何时?人类到底从何而来?现在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要来个“上下求索”。

上,搜集古代各民族关于神创造人的神话故事;下,搜集当今关于人类起源种种说法。

要尽自己的能力,把人类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过程摸一遍。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

正像居里夫人所说的,“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在上下求索的活动中,我们将迷醉于神话故事,又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样,迷醉于科学不断增加的崭新的优美的景色之中。

2.提出活动目标。

3.宣布活动进度表。

4.各自拟定学习计划,包括──①合作伙伴;②作文选题;③搜集资料进度;④填表日期;⑤准备讨论发言提纲的时间。

(二)各项活动指导1.神话故事的搜集和讲述。

①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一种方式,给以辅导。

A.推荐书目,提供网址。

B.印制“关于神创造了人类的神话汇编”。

C.推选若干同学,各发一份材料,准备讲述。

②最好让学生自由结合,几人一组,合作搜集。

③指导学生用尽量简便的方法将搜集的资料录下存入文件袋。

A.图书资料复印。

B.网上资料下载。

C.自家的报刊可以剪贴。

D.没有标题的拟出标题。

E.每份资料都需注明出处。

如《女娲造人》出处:袁珂《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

F.三份以上的资料要编排次序。

G.资料应该互通有无。

④在学生搜集资料期间,教师经常了解进展情况,针对情况,或个别指导,或在班上讲一讲。

⑤讲述前让学生作好准备,难记的细节要记清楚,怎样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要精心考虑,认真练习。

⑥选定讲故事的同学,安排一定的讲故事的时间。

⑦讲述完毕,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评价。

2.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的搜集和填表。

①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②规定填表完成时间。

③指导学生用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的文字填写表格。

④检查填表情况,并作交流、讲评。

3.讨论: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为什么能够广泛流传?①事前让学生探究这类神话的魅力何在,准备好发言提纲。

通俗地说,就是,像《女娲造人》《伊甸园里》这类神话故事,你为什么那样喜欢听,为什么明知没有上帝,没有女娲,而上帝造人,女娲造人的故事听起来还是津津有味。

下列提示,供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之用。

第一,这类神话都描写了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情景,这是引人遐想的。

第二,这类神话都有奇妙的想像,这是非常有趣的。

第三,这类神话无非是现实的人类繁衍历史的改造,非常富有人性,这是令人感觉亲切的。

例如,现实世界中,是母亲怀孕生育子女,孩子使母亲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女娲造人》不过是想像女娲用泥土造成孩子罢了,女娲的形象分明是母亲的形象,完全是人性化的,她的辛苦和快乐是让人共鸣的。

②讨论时教师应记录发言情况,对于学生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应给以热情的鼓励。

③这个讨论可以接第一项活动进行,先讲故事,再来讨论,顺理成章。

4.关于人类起源新的说法①指导学生搜集材料。

②安排交流活动。

方式可以多样,可以讲述,也可以打印材料张贴在墙报专栏里。

打印材料,宜加标题,文字要简明扼要。

5.作文。

第一题如“人类起源概说”,是说明性的,功夫主要在资料的筛选、梳理、组合,说明的文字要平实、简明、准确。

如“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是阐述性的,参加讨论集思广益之后,宜提炼出若干分论点,逐一分析举例论证。

如“‘神创论’可以休矣”是反驳性的,应该以科学为武器,以人类进化的事实为论据批判“神创论”的荒谬性。

第二题搜集资料之后,不应照抄照搬,应该在弄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加以表述。

四、活动建议1.教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不断扩大阅读面、知识面。

新语文教育是一门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大大拓宽了,它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适应此种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语文教师应该走出传统语文的狭小天地,不但要精通语文,而且要努力培养广泛的兴趣,文学作品要读,各种门类的自然科学也要广泛涉猎。

2.五项活动宜归并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搜集资料──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关于人类起源的新说法;──“北京人”头盖骨下落的资料。

第二阶段口语交际──讲述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讨论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交流人类起源之新说。

第三阶段写作──填表;──作文。

3.语文课程资源缺乏的学校,应该变通活动方式,努力实现活动目标。

这次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图书馆与网络,农村中学资源缺乏,图书资料不是应有尽有,网络尚未普及,展开活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提前准备若干图书资料还是可以做到的,即使只有几本书,变通了方法,活动目标基本上还是可以达到的。

五、活动评价1.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乃属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从正面加以引导。

2.评价不但要教师来评,而且要学生互评和自评。

3.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

4.重视评价搜集资料的过程,重视评价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占有多少材料,还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教师在检阅学生的文件袋之后,应该做出积极的评价,写出鼓励性的评语。

5.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要反映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既要评分,又要写评语。

6.写作档案评价,包括作文成绩和反映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进步情况这三方面的评语。

有关资料一、研究神话的意义(袁珂)至于说到为什么要研究神话,我想举出下面的几点理由,来作为说明。

首先,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一个大人固然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子,可是一个小孩子的天真烂漫毕竟也还是令人高兴的。

从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是怎样的:他们怎样设想世界的构成,怎样歌颂人民的英雄,怎样想望生活过得更美好,怎样赞美劳动和斗争……等等。

研究神话,可以使我们更加懂得应该热爱生活和热爱人民。

其次,因为神话本身就是富于兴趣,它对于文学艺术有很大的影响,文学艺术靠了它才更加显得美丽而年青。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希腊古代精美绝伦的雕刻,就几乎全和神话有关。

再如中国殷周时代的鼎彝,多用饕餮、夔、夔龙、夔凤、蛟、螭……等奇禽异兽的铸像作为装饰,就很富于神话意味;大诗人屈原著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也都取材于神话,藉此以抒写其对当时楚国昏庸腐败的政治的悲愤。

他如埃及壁画,印度史诗,都具有神话的因素:这都说明神话对文学艺术是起着丰美的作用的,研究神话,可以使我们对古代优美的文学艺术遗产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