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 法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1)概说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1)概说](https://img.taocdn.com/s3/m/1af8edd8a6c30c2258019eb9.png)
三、语法的单位
(一)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
法单位。
词 ——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是由语素构成的高一级语法单位。
词组 ——词和词按一定句法Fra bibliotek则组合而成的语
法单位。
句子 ——由词组或词加上一个句调形成,是最大
的语法单位。(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产生出无限合法的结构
可递归
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我们 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 们知道他们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3)民族性
相较于语音和词汇,语法更能反映 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比如: 英语名词短语分单复数 汉语名词短语使用量词
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安、是、三、家、老、的、他、公”
(二)语法单位的分类
1.语素的分类
按音节的多少来分:
非音节、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语素
按语素意义的虚实来分:
实语素(词根)/虚语素(词缀)
按语素的用法来分:
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黏着语素) 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
2.词的分类
看、说、读、研究、整理…… 看看、说说、读读、研究研究、整理整理……
语法规则的这种抽象性,从语言编码的角度来说, 表现为一种极强的“生成性”
——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产生出无限合法的结构
可类推
动词重叠:看看、听听、说说、聊聊、找找…… 数+量+名:一个苹果、三条鲤鱼、四张桌子……
语法规则的这种抽象性,从语言编码的角度来说, 表现为一种极强的“生成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0d52b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为了规范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维护国家语言文字的纯正性和规范性,加强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律,对于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文字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维护国家语言文字的纯正性和规范性,加强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使用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以汉语普通话为基础,符合汉字表音法规定,成熟并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
第三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全国各个民族的共同财富,是各个民族相互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志。
第四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管理和推广工作,促进多语种文字的和谐发展。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定、推广和规范工作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管理机构负责,具体职责由法律和行政法规进行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普及第六条:全国公共场所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公示、标识、宣传和服务,不得擅自使用其他语言文字。
第七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广泛普及并得到正确使用,全国各级教育机构要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必修科目进行教学。
第八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进普及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语言文字保护和推广。
第九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应当注重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鼓励各界积极参与语言文字的普及和应用。
第三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第十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语音、语调的纯正和规范,不夸张、不失真。
现代汉语基础教程课件第五章语法——句子
![现代汉语基础教程课件第五章语法——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21448fcca21614791611285d.png)
一、句子的特殊成分和变化→ (一)独立语
(7)委婉表达自己看法的,常用“我想、让我说、我看、依我 看、我觉得”等词语。
(8)表示招呼、应答或感叹的,常用表示称谓的名词、叹词。 (9)模拟声音以增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的,用拟声词。
句首状语,即出现在句首的状语,它可以只修饰单句,如“对于他,你不应
该有什么偏见”中的“对于他”;也可以修饰复句,如“去年,老大考上了研究 生,老二大学也读三年级了”中的“去年”。根据构成上的不同,句首状语可分 为以下几种类型: (1)名词性句首状语,主要由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或方位短语及少数定 中短语充当,多表示时间或处所。 (2)介词短语充当的句首状语,以表示方式、依据、范围、对象的为多见。 (3)副词、形容词性词语充当的句首状语,多表示特定的语气或情态。
一、句子的特殊成分和变化→ (二)提示语
提示语是用在句子前面,并同句
子中的某个成分有一定复指关系的词或 短语,它有话题的作用,但不参与句子 的组织,其后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表 示。有的语法书称之为外位语、复说语。 提示语可分为称代式提示语和总分式提 示语。
一、句子的特殊成分和变化→ (二)提示语
一、句子的特殊成分和变化→ (五)省略
课堂互动
下列句子是不是倒装句或省略 句?谈谈你的看法。 (1)谁呀? (2)今天星期一。 (3)下雨了。 (4)他一句话也没说。 (5)多可笑哇,你看。 (6)快过来!
二、句类→ (一)陈述句
陈述句用来述说一件事情,语调通常比较平
直,句末略降,书面语中用句号表示,有时带有 语气词“的、了、嘛、啊、呢、罢了”等。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0d269e428ea81c758f5788d.png)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一、名詞解釋: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西式;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
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
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句型和句类两类。
第五章 语义特征分析法
![第五章 语义特征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0467378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0.png)
• 马庆株的一项研究成果
• 实例:
• (1)A死了三天了
•
B等了三天了
•C看Leabharlann 三天了•D挂了三天了
• 词类序列相同,层次相同,内部构造相同。
• 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尽相同,实际代表了四 种不同的情况:
• A句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死” 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
• 类似的例子:
• 伤了三天了 • 熄了三天了 • 丢了三天了 • 出现了三天了 • 娶了三天了 • 到任了三天了
• 例如: • 看[+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 看见[+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动作者能主观决 定并自由支配的、
有意识的
• “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术语借用到语法学中, 有两个目的:
• 一是用以解释造成同形多义句法格式的原 因
• 二是用以说明在某个句法格式中,为什么 同是动词,或同是形容词,或同是名词而 有的能进入,有的不能进入。
• 通过上例发现,我们是通过分析该句法格 式中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动词在该句法格式 内所呈现的互有差异的不同小类的词的不 同语义特征,来达到说明造成该同形、歧 义句法格式的原因的。
二、关于语义特征
•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原是语义 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个词在意义上所具 有的特点。
第四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
一、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 产生
• 可以用来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用来解释 造成歧义现象的原因
• 前面举过用变换分析分化“名词(处所)+ 动词+着+名词”歧义句式的实例。
• 通过变换分化为两个句式:
现代汉语 语法
![现代汉语 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5021d480eb6294dd886c4c.png)
(二)动词
1、动词的种类
(1)动作 (2)心理活动(3)存在、变化、消失 (4)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前面能加副词“不”,但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表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短暂。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 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组成BB式。
BB式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表示“每一”或“许 多 BB式重叠量词作谓语表示“多” BB式重叠量词作状语表示“逐一” 数量短语重叠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数量短语重叠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
所见所闻 不要被他的话所蒙蔽。 为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给——加强语气。 连——表示强调。 们——表示群体。
这事儿被他给办砸了。
我把房间都给收拾出来了。
我连想都没想过。
连三岁孩子都懂这理。
小弟弟小妹妹们。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
半夜未到家。
(四)语气词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啊、啦、也好、嘛
名、动、形、区别、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种类(1)表示人和事物 (2)表时间 (3)表处所 (4)表方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一般能加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有的名词能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状语。 方位名词组成方位短语表处所或时间,也可单用
现代汉语重点(2)
![现代汉语重点(2)](https://img.taocdn.com/s3/m/b698e04a16fc700abb68fcee.png)
现代汉语重点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二、语法的性质1、语法的性质有哪些P3语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1)抽象性①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式、类型及如表达语义的规则。
②语法指的是抽象出来的公式,舍弃了个别的、具体的容,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
③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解释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格式。
④例:汉语里的“看、说”可以说成“看看、说说”从中抽象出一条词的变化规律: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①稳固性:任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
②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逐渐产生出来。
③例: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
(3)民族性①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②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有共性而忽略了语法的民族特点。
③例:比如“两本书”在汉语里有量词的习惯,“two 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P4(具体看课本和笔记,分析具体用法)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1、划分词类的依据有哪些P7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1)词的语法功能①词的分布功能:主要是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能作主语、宾语,就是能居主位、宾位。
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叫虚词。
②词的组合能力:A、实词与另一些诗词的组合能力。
例:“新的机遇”正确,“不机遇”错误B、虚词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
例:“我的书”“高兴地说”“听得津津有味”(2)词的形态变化①构形形态:主要为重叠例:“看看”“红红的”②构词形态:主要为加词缀例:“凿”加词缀“子”变为“凿子”(3)词的意义词的意义是具有参考作用的,这里的词的意义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词的意义,而是指概括了的某一类的词的意义。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29c0b9a8114431b90dd8cc.png)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学习要点及目的了解语法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学习要点及目的了解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a05bf10b4c2e3f56276382.png)
• 妈妈看书 • 妹妹看书 • 小王看书
| 聚合
例2:
妹妹看书 ——组合 妹妹上学 妹妹写字
| 聚合
• 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是语法规律中最基本的两 种关系。
• 不同的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类型,例 如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
• 不同的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 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二、思考题
• 1.下列几个例子横线两边的意思一样吗?如果不一样, 那么,它们分别说明了汉语的什么特点? (1)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 (2)香菜——菜香 (3)白酒——白葡萄酒——白葡萄酒。
• 2.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词。 一天,我_______朋友一起在外边玩,我哥哥_______打 棒球。大概一刻钟_______后,我听见哥哥叫我, _______我没在意,继续玩_______很起劲。后来我 _______听到了他大叫一_______,我这才向他跑 _______,只看到哥哥蹲_______那儿,站不______ _______了。
• (一)名词 • 1、名词的语法特点 • 1)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 2. 词的结构跟短语的结构大体一致
•
短语
联合:哥哥弟弟
偏正:牛皮鞋子
述宾:管理家务
述补:说得明白
主谓:国家经营
词 兄弟 皮鞋 管家 说明 国营
• 由于复合词的结构跟短语的结构基本一致,所 以有时候,词和短语的界限就分不清楚。例如: 洗澡—洗个热水澡 理发—理个短发 革命—革地主的命 鞠躬—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提高—提得高提不高 睡觉—睡了2小时的觉
• 名词:有数的变化,可以后加复数形式-s或 -es。
• 动词:有时的变化,可以后加-ed、-ing。 • 形容词:有级的变化,可以后加-er、-est。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dfe3faa9b7360b4c2e3f64c9.png)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和语法体系(这俩术语均有两种解释)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1)语法——语法规律,客观的语法事实 + 语法学的理论,学者对语法事实的主观说明语法体系——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 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学说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一个民族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是一个民族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2)语法研究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研究组成。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包括传统的词法和句法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及反作用语用: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境,句子的语调、口气等的影响及反作用2.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
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也表现在语法上。
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3.语法单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构词的备用单位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构成短语、句子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造句的备用单位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词词组>语素词可以 = 句子词组可以 = 句子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1)句法成分到底是什么,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如: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2)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口诀: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eac9f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2.png)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教学目的系统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及其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共分10节:语法概说,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句子的分类,常见的句法失误,复句,句群,标点符号等。
其中了解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分析语句的结构类型和变换关系,掌握其表意的异同等是教学重点,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规律,提高驾驭汉语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安排34学时。
教学方法及手段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讲多练,练习方式采取口头书面相结合。
3.课内课外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1.语法有两个含义:语法结构规则本身;研究语法的科学,即语法学。
2.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语法系统;语法学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稳固性。
语法的发展变化相对于语音、语义、词汇来说是最为缓慢的,但不否认语法规则具有时代性。
3.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1.语法单位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前三种是语言的材料单位,而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
句子的语气类型叫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的结构类型叫句型,分单句和复句两类。
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17e13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0.png)
特别是表示物体名词的语法属性在有 的语言中表现更为复杂,跟自然的性属几 乎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如德语:
die Milch(牛奶 阴性) ←俄语→中性 die Sonne (太阳 阴性)←俄语→中性 die Klasse (班级 阴性)←俄语→阴性
语法范畴反映了古代人对事物的认 识.当然,他们的认识跟现代人是不同一 样的.
mouse--mice go-----went
buy---bought
good---better---best
6 重叠 用词根语素或词干的重复出现来造成 词形变化的方法.
汉语的重叠比较普遍,动词、形容词、 量词都可以重叠.注意:
各种重叠变化所表示语法意义的不 同.
动词重叠:表示短时貌,尝试态.
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加深.
如英语中单数、复数可以概括为“数” 的语法范畴,阴性、阳性、中性可以概括 为“性”的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 现出来。
语法形式可以概括为两大类手段:
综合手段和分析手段
相应地,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两大 类范畴:
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
由综合手段[词形变化]表现的语 法意义概括起来形成的范畴就是词法范畴。 由分析手段[语序、虚词、语调等]表现 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形成的范畴叫句法范 畴。
语法单位的抽象性:以名词为例
名词一般理解为人或事物的名称,但其 来源与表现极不相同:
桌子 铅笔 : 物 张三 李四 : 人
方便 希望 :
技术 科学 :
西方语言的以形态作为划分词类的主
要标准,但形态并无普遍性:
music\ sheep\ cattle\ Chinese\ Japanese 等名词无形态:
量词重叠:表示遍指,每个之意.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de3c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3.png)
不同学 很教师 很绅士
(3)名词一般不能用重叠表达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 谓词和其他少数名词是重叠形式,属于语素重叠,是构 词形态,不是构形形态。
* 教室教室
文化文化
羊羊
妈妈 星星
家家
人人
(4)经常用在介词后,组成介词短语。 用桶盛水
在黑板上写字 把书翻开
(5)名词单复数同形,部分指人名词或代词在表复数时, 可加后缀“们”。师范加“们”后不能再受数量短语修饰 。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们”字表定指,一 般名词加们不做宾语。
“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两 大部分
1.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词的构成,词形变 化(形态学)。
2.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 型。
(四)语法体系也有两重含义
1. 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 规律的系统性。
2.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不同 的语法学说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系统。
(三)划分词类的标准
b.实词和实词组合时的方式如何。
我的老师
我老师
我和老师
*我老师
c.实词之间组成怎样的句法关系。 火车开出站了。 开出了一列火车。 开出的是一列火车。 开出的火车是到重庆的。
(三)划分词类的标准
3)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a. 名词与虚词的组合。
学校的实验楼。 在学校
学校的 师
学校和老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
包括4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 1. 词名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名称的词。
1)专有名词 老子 周恩来 重庆 大学城
2)普通名词 外汉 飞机 游船 文化 政治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 法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 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92d07d011ca300a6c390b3.png)
第五章语法一、名词解释1.语法2.实词3.双宾句4.虚词5.兼语短语6.句子7.语素8.短语9.祈使句10.方位短语11.疑问句12.非主谓句二、填空题:1.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对汉语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2.实词和虚词最大的不同是虚词不能单独充当成分。
3.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4.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两大类。
5.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见的语气词有。
6.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
7.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8.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9.现代汉语的五种基本短语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它们是根据来分类的。
1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被修饰的是。
11.兼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短语套合而成。
12.“今天春节”是关系的短语。
13.“从黄河游泳”从结构关系上看是短语。
14.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表示不同的语气。
15.从主语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
16.根据结构关系,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
17.根据主谓句中谓语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主谓句分为四种,即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句。
18.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
19.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成的句子。
20.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
21.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祈使、感叹四种。
22.根据结构特点,疑问句可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
23.就词性来说,“突然”是,“忽然”是。
24.就词性来说,“正在”是,“现在”则是。
25.从结构关系看,“他自己、西岳华山、校长蔡元培”等是短语。
26.“学校管理部门同志的想法”中的定语是。
27.从语义类别看,补语可以分为、、、、、、七类。
第5章 现代汉语语法
![第5章 现代汉语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045123647d27284b73519d.png)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主谓句
名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句子
单句
句型(根据句 子的结构分)
复句
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性非主谓句
2.句子成分
句子结构的组成部分,是 按照不同的结构关系定出的。
① 八种一般句子成分,两两相 对,具有同现性。
●介词的意义较虚,动词意义实在。 “你叫他来。”“叫”有 使令的意思,为动词。 “他叫人打了” “叫” 有“被”的意思,为介词。
②区分连词和介词
● 作连词时,其前后项是并列关系, 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意思不变;作 介词时,其前后项不能调换位置。 如: 二黑跟小芹两个人一到区 上就放开了。 “跟”为连 词。 “现在菊英要和他们分家 了。”“和”为介词。
单位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定它的类。
二、短语的结构类
构成短语成分间有各种 语法关系,形成其结构类型。
主谓短语 基 本 结 构 类 如:阳光灿烂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中补短语 联合短语
如:热爱祖国
定中短语 如:我的书
状中短语 如:非常聪明
如:看得不清楚 如:你或小李
连谓短语
如:下了班回家
兼语短语
如:让我十分感动
2. 虚词的区分
①区分介词和动词
●介词不能作谓语,动词可以。
“王老师在吗?”为动词 “小张在教室学习。”为介 词
● 介词后边不能加动态助词“了、
着、过”,动词可以。 可以说“我和他比了比。”
而不能说 “他比了我高。”
●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可以说“你去叫叫他。” 而不能说“他叫叫人家打了。
如:今天星期六。/这条鱼六块钱。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 第二节 词汇(上)3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 第二节 词汇(上)3](https://img.taocdn.com/s3/m/648b04ff25c52cc58ad6be88.png)
• 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 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
• 叹词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单独成句。 • 但它一般不与实词发生结构关系。
• 叹词模拟人的感情呼声,拟声词摹拟人与自然的声音,两者有共同 的意义和功能,可合称“声词/拟音词”。
练习:
• 1、误用量词有时是由于没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量词跟名词的搭配 规律或习惯的差异,试举出“羊 鱼 树 针 桥 车”,在它前面填上 一和专用量词,然后在方括号里填上自己方言的专用量词。如“一 只[个]羊”
不能加数 量短语
✔
✖
有时能直 接加数词, 有时又能 加数量短 语的
✔
名词
✖
✔
✔
量词的语法特征
量词总是位于数词和名词之间,数词与量词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 补语、宾语等。 如:一个人;一把拉住;看一次;看一本
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逐一、多,能单独充当定语、状 语、主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 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代代相传;个个都是好样的;歌声阵阵
练习3:
• 指出下列各组内的词的词性,并说明他们在功能上的区别: • 一概—— 一致 • 家务——医务 • 常常——往常
练习4:
• 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第五章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模式
![第五章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f47b6db84ae45c3b358ce3.png)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训”指的是教师的指导、辅导。 “练”指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 训练的目标是什么? 叶圣陶说: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 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样, 他们就能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
“四式”是指导读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即 “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 “复读式”。
鲁迅:倘若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 及作者个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 才较为确凿。要不然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五、去语文化; 六、误读。
一、教学原则的概述与举例
(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的一般原 理,是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进行教 学的基本依据。 (二)中国古代教学原则举例 因材施教 知行统一 学思结合 启发问难
1、发现教学法 2、SQ3R学习法 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 3、科学扫描法 4、问题教学法 5、暗示教学法 6、快乐教学法
7、范例教学法 8、图表教学法 9、利用图书馆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之二短语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之二短语](https://img.taocdn.com/s3/m/cc5c811f10a6f524ccbf85bb.png)
他们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精神抖擞——状语 他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头也不回——状语 他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话都说不出来——补语 他不敢出面作证说明他心里有顾虑。 他不敢出面作证——主语 他心里有顾虑——宾语 同其他类型的短语相比较,主谓短语直接成分之间的 关系比较松散,主语与谓语之间可以有停顿,也可加 上相应的语气词。例如: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那时候的学生啊,都喜欢朗诵徐志摩的诗歌
短语结构类——动宾短语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如: 去北京 买一本 写小说 站着一个人 吃惯了食堂 关心集体 踢前锋 寻找幸福的起点
主语和谓语是相对应的句子成分, 述语和宾语是相对应的句子成分, 主语和宾语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短语结构类——偏正结构
短语分类
一、短语的结构类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中补短语 联合短语(基本短语)
连谓短语 兼语短语 同位短语 方位短语 量词短语 介词短语 助词短语 二、短语的功能类 名词性短语 谓词性短语
三、根据单独成句的能力
可以将短语分为自由短语和粘着短语。 自由短语加上相应的语调或语气词后可以单独成 句。 例如: 明天星期天。 运转正常。 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 推开大门走进去。 粘着短语不能单独成句。 例如: 被大家 把脏水 所见
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 A、高尚的情操 崇高理想 南国风光 春天般的温暖 他的到来 老人的孤独 这部著作的出版 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 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一般是词性成分,例如名词、代词、 数词、定中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等。 有时谓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中心语, 例如:“经济的振兴”、“智力的开发”、“框框的束 缚”、“满腹的怨恨”。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cae94fc850ad02de804174.png)
“小李,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愉快。”(包括式)
“昨天跟你说过,去上海。”
“那(nà )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如“那是教室,这是寝 室。”“哪”(nǎ)是疑问代词,表示疑问,如“哪是你的座位?” 也可以用于虚指,如“哪天有空,我们去看赛球。”又可以用于任 指,如“这几盆花,哪一盆都好。”
现代汉语课件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23
⑥这个特别恶狠狠的抢劫犯,终于被刑警逮捕了。 形容词“恶狠狠”不能加程度副词,“特别”应删。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24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三
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 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 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26
二、用“△”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 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类分别填在表里。(重复 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
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 一股带看清凉和花香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早起的飞燕
掠过小白杨树的头顶,找食去了。多嘴的小麻雀刚睁开眼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14
动词
形容词 区别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代词
现代汉语课件
三、给下列各词分别归类。
①热爱(动词)、可爱(形容词) ②答案(名词)、答应(动词) ③战争(名词)、作战(动词)
④非常(副词)、平常(形容词)
⑤青年(名词)、年轻(形容词) ⑥坚决(形容词)、决心(名词)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递归性
▪ 指语法结构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 功能的结构去替换与扩展。
▪ 唱一支歌→唱一支五月天的歌→…… ▪ (三)稳定性
▪ 从历时角度来看,语法是语言结构要素中最 为稳定的一个要素。
▪ (四)民族性和地方性
▪ 汉语主要采用“主谓宾”的结构形式,藏语 则采用“主宾谓”的形式。
▪ 粤语中“我走先”、“怎么样了你?”
第五章 语 法
▪ 第一节 语法的性质及其单位 ▪ 一、语法和语法学 ▪ 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
的汇集,它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组词成 句的规则。专门研究语法的学科叫语法学。
▪ 二、语法的特点 ▪ (一)抽象性 ▪ 语法的抽象是对词或句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
抽象出来的是语法意义。语法抽象的结果常常 是一些结构、模式、类型。
▪ 如英语名词中的普通格和所有格。汉语没有 格的范畴。
▪ 4.体
▪ 动词以词形变化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状态的语 法意义。
▪ 汉语的“着”、“了”、“过”被认为是表 示体。
▪ 5.时 ▪ 表示行为发生时间的语法意义的一个类别。 ▪ 如英语的现在时、过去时。汉语无时的范畴。 ▪ 6.态 ▪ 以动词词形变化表明主体或客体与动作关系的
▪ 以上几种方法属于综合型手段。
▪ 6.词序
▪ 运用句子中词与词组合次序的变化表达一
定的语法意义,如“我请他”和“他请 我”。
▪ 7.虚词
▪ 专门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在句法组合中表
达不同的语法关系,如“and”、“的”。
▪ 8.语调
▪ 在句子中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说话人的不
同态度,如“他来了。”和“他来 了?”。
▪ 9.冠词
▪ 主要作为名词的附加词并对该名词加以修
饰或限制,如“the boy”、“a book”。
▪ 10.前置词和后置词
▪ 表示词与词在话语中的各种关系。多 出现在俄语里。
▪ 11.助动词
▪ 位于动词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词,如 “shall”、“will”。
▪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称为综合——分析 型手段。
▪ 三、形态和形态分类
▪ 形态一般指词法范围内的语法形式。
▪ 根据形态的方式(手段)可以把语言相对 地分为综合语(如俄语)、分析语(如汉 语)、综合——分析语。
▪ 根据形态的结构可以把语言相对地分为孤 立语也叫词根语(如汉语)、粘着语也叫 胶着语(如土耳其语)、屈折语(如俄语 和德语)、多式综合语也叫编插语、抱合 语(如印第安语)。
第二节 词法
▪ 一、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 词的语法意义是指在组合和聚合中所产生的
关系意义。 ▪ 语法意义又可进一步分为范畴义、关系义与
功能义。 ▪ 把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语概括所形成的意义
类别就叫语法范畴。词的语法范畴包括词形 范畴和词类范畴两种。
▪ (一)词形范畴 ▪ 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种类。 ▪ 1.性
一种语法意义。
▪ 一般分主动态和被动态。 ▪ 7.式 ▪ 用动词词形变化表示说话人对所谈事物所持的
态度的语法意义的一个类别。
▪ 如英语的陈述式、虚拟式等。
▪ 8.人称
▪ 以动词词形变化表示行为发生者的一种语法 意义的类别。
▪ 如英语“be”和不同人称连用时的词形变化 ▪ 9.级
▪ 以形容词和副词的词形变化表示性质或属性 的程度区别的语法意义的一个类别。
▪ 一般分为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 英语“young-younger-youngest”
▪ (二)词类范畴 ▪ 词的分类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1、形态标准,即根据词的词形变化确定词类。 ▪ 俄语中有性、数、格变化的常常是名词。 ▪ 2、意义标准,指建立在词汇意义基础上的一
种范畴意义。
▪ 四、形态学描写的几种模式
▪ 1、WP,即“词和聚合体”模型(Word and Paradigm),是传统语法中分析词的构形的 标准方式。
▪ 2、IP,即“项目和变化”模型(Item and Process),这种方法把构形和构词看成是同 样的一种派生过程。
▪ 名词形容词用词尾标志或词形变化表现的语 法上的性别观念种类。
▪ 在俄语中常见,汉语没有性的范畴。 ▪ 2.数
▪ 运用词形变化表明某类词的数目的语法意义 的一个种类。 一般表现为单数和复数两种, 如英语“cat-cats”
▪ 3.格
▪ 从名词、代词、形容词在句中与其他词的关 系中,以词形变化的形式概括出来的语法意 义的一个种类。
▪ (二)句子
▪ 句子是具有一定语调的,表达相对完整的 思想和感情,按照一定语法规则组织起来 的交际的基本单位。
▪ 形式和意义是句子必备的成分,结构和功 能是句子的分类依据。
▪ 根据句子的结构,可把句子分为主谓句和 非主谓句。
▪ 根据句子的表述功能,可把句子成分分为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几种。
▪ “花”、“石”、“草”、“木”等从意义 上即可归为名词
▪ 3、功能标准:
▪ 包括三种情况:
▪ (1)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如汉语名词不与 “不”组合。
▪ (2)词的句法功能;如名词常充当主语和宾 语。
▪ (3)词的重叠方式,如形容词的重叠多为 AABB(老老实实),动词则为ABAB(整理 整理)。
▪ 3.重叠法
▪ 利用词根全部或局部的重叠表达一定的语法 意义的方式 ,如“人人”
▪ 4.异根法
▪ 用不同的词根表达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 的方法 ,如“she”-“her”
▪ 5.重音法
▪ 利用词中重音移动的方法表达一定的语法意 义 ,如“im’p”。
▪ 三、语法的单位
▪ (一)词组
▪ 词组是实词与实词的有机组合。
▪ 根据组合关系可把词组分为陈述、支配、 修饰、平行、补充五种关系;
▪ 根据组合层次可把词组分为简单词组和复 杂词组;
▪ 根据组合的程度可把词组分为自有词组和 固定词组;
▪ 根据中心词的词性可把词组分为名词性词 组、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
▪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
▪ 语法形式主要指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可感 知的语音形式。对语法形式再概括所得出 的类别就是语法手段,也叫语法方式。
▪ 1.内部屈折法
▪ 在词根内以语音交替变化为手段改变语法 意义的一种方法 ,如“foot”-“feet”
▪ 2.附加法
▪ 在词根上加词缀或在词干上加词尾改变语 法意义的方法 ,如“book”-“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