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汽车摆臂式悬架的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交通运输管理,规定了轴荷限值,并取缔超限超载。这样,迫使许多企业开发多轴汽车或加装承载桥。有两种比较常见的方案:对于加装承载桥的,就是在原4×2或6×4的基础上,加装一个带空气弹簧的、空载时可举升、转向时可随动的承载桥,变成6×2或8×4车型;另一种方案就是重新设计一个摆臂式后悬架,使原4×2或6×4变成6×2车型,这种车型往往比较便宜、实用。
对二桥板簧卷耳中心取矩: -―――(52)
对三桥摆臂轴中心取矩: -―――(53)
联立式(52)和(53),消去 后得:
――――(54)
式中 为板簧卷耳中心离地高
为摆臂轴中心离地高
因簧载质量(悬架负荷)与轴荷的关系是确定的,即:
、 ,将它们以及式(49)、(50)之 、 代入式(54),并将 表为 ,得:
―――-(55)
式(54)、(55)即是有制动力时,摆臂式悬架中二、三桥之间的悬架负荷、轴荷的关系式。可见,负荷比和轴荷比都不是常数,与制动力大小有关。
――――(29)
可见,即使没有附加调节装置,在一般情况下,二、三桥的轴荷比 也随汽车的总质量 和重心位置 而变化,也就是,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比不同。但变化不大,不足以提高空载时的通过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式(29)改写成:
――――(30)
从式(30)可见,只有二、三桥各自的非簧载质量与其轴荷的比值相等,即 ;或者非簧载质量相对轴荷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 、 时,才有 和 均为常数,而且相等。
――――(5)
――――(6)
一般情况下,满载时是举不起来的,所以举升工况仅适用于空载:
――――(5)
――――(6)
式中 、 一、二桥空载轴荷
、 整备总质量及相应重心位置
从式(1)~(3)可见,只有求到轴荷比 ,各轴轴荷才能确定。
2)悬架负荷计算
知道一、二、三桥的非簧载质量(簧下质量) 、 、 ,则单边的簧载质量(簧上质量)为:
汽车摆臂式悬架的设计计算
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陈耀明
1981年7月初稿
2005年3月再稿
前言―――――(1)
1.结构简述―――――(2)
2.轴荷和悬架负荷的计算―――――(5)
3.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9)
1)静态下的悬架负荷比和轴荷比―――――(9)
2)摆臂式悬架的刚度和变形―――――(12)
1)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二、三桥轴荷比基本不变。
2)装有举升机构的摆臂式悬架,操纵该机构时轴荷比突变。
涉及随动转向的内容属多轴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理论,不在本文论述。
2.轴荷和悬架负荷的计算
1)轴荷计算
如上所述,三轴以上的多轴车,其轴荷未知数多于平衡条件所给定的方程数,属超静定问题。其轴荷分配还要取决于悬架的结构参数。这时,车型设计师(总布置设计)只能给出整车总质量 和整车重心至前桥的距离 作为已知条件。轴荷分配有待于悬架设计师根据悬架结构进行核算。
――――(7)
――――(8)
――――(9)
将式(7)~(9)代入式(1)~(4),得:
――――(10)
――――(11)
――――(12)
――――(13)
此外,还可以从图3的平衡条件,求到各桥的悬架负荷。这里,我们定义 为二、三桥的悬架负荷比:
――――(14)
――――(15)
――――(16)
――――(17)
3)制动工况下的轴荷计算
汽车制动时,由于纵向力矩的作用,轴荷会发生转移,即各桥轴荷重新分配。三轴汽车的轴荷转移比二轴汽车更复杂一些。制动时整车的受力情况如图6所示,按平衡条件,可建立下列三个方程式:
, ――――(45)
, ――――(46)
, ――――(47)
式中 、 、 为 一、二、三桥单边制动力
为单边总制动力(惯性力)
――――(41)
式中 为初始状态时二、三桥的悬架总负荷
为初始状态时第三桥的悬架负荷
将式(40)及(40)’代入式(39),得:
――――(42)
对等号两边微分:
,
――――(43)
从式(43)可见, 正比于 。若主弹簧为线性弹簧,则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也是线性的,即其刚度 为常数。
由于悬架负荷比 和刚度 均为常数,可很容易求出后悬架的变形。从式(43)求积分:
计算是按路面附着系数 进行的。这种情况下,前轮压印,不抱死,附着力可全部利用;而中、后轮抱死,拖印,制动力下降20%,仅为附着力的80%。这就导出:
――――(48)
――――(49)
――――(50)
代入式(45)得:
――――(51)
此外,还要进一步求摆臂式悬架结构中各负荷的关系式,从图7,按平衡条件,有: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经批量生产带有摆臂式悬架的6×2载货汽车,延续了10多年。近年来又有客车企业生产了这种悬架的6×2客车。为了给开发这种悬架的设计者提供技术支持,笔者将20几年前的理论推导即设计计算方法进行整理,并做些删节、修改,为读者提供一份比较实用的技术资料,同时给出计算实例。
1.结构简述
现在世界多数地区的公路条件都越来越好,在公路上使用的车辆,只需采用较少数量的驱动轴就可以保证其动力性的发挥,所以多数车轴仅为承载桥。这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6×2、8×4、8×2这类多轴汽车,以及各种各样的半挂车。
多轴汽车和双轴汽车,除了结构上有具体差异之外,对于设计者而言,最大的计算要领是双轴车的轴荷分配属静定问题,而多轴车属超静定问题。
按平衡条件,求得:
――――(22)
――――(23)
将悬架负荷加倍,并加上非簧载质量之后,就求到举升后的轴荷:
――――(24)
――――(25)
式(24)、(25)与式(5)、(6)是等效的。如上所述,举升一般只在空载时实施,所以式(20)~(25)一般只用来计算空载工况。
从上述公式可知,只有求到悬架负荷比 或轴荷比 ,才能求出各桥之悬架负荷以至轴荷。也可以说,本节公式对所有关联式三轴汽车都适用,但最终的各轴轴荷值,取决于关联式悬架的悬架负荷分配或轴荷分配的关系式。
求解多轴车的轴荷,除了应用平衡条件外,必须找到若干个附加关系式,才能使方程式数目等于未知数(轴荷)数目,联立方程组之后才可解。这种附加关系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某些轴荷之间有关联作用,即通过悬架的杠杆关系,或气簧间的气压关系,找到其轴荷比的关系式;另一类是没有关联作用的,一般借助各轴悬架之间存在的变形一致原理,求到它们之间的挠度关系式,从而导出若干个附加关系式。多轴汽车解出轴荷之后,其它的设计计算就和双轴车没有太多区别了。
――――(35)
式中 由第三桥位移引起的主弹簧变形量
根据图5所示的杠杆关系,有:
――――(36)
――――(37)
联立后消去 ,得:
――――(38)
代入式(35)后再代入式(34),得:
――――(39)
按定义, , ,可导出:
――――(40)
――――(41)
因为 为常数,所以,在初始状态也有:
――――(40)
3.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
1)静态下的悬架负荷比和轴荷比
摆臂式悬架可以简化成图4的物理模型,其静态受力状况示于图5。按平衡条件:
――――(26)
――――(27)
联立式(26)、(27),消去 后得:
――――(28)
称为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的二、三桥悬架负荷比。可见,当杠杆比确定之后, 为常数。
按定义, 称为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的二、三桥轴荷比。将式(8)、(9)的关系式代入式(2)、(3),根据 和 的定义,可得:
定义 为二、三桥的轴荷比(满载),式中 、 分别为二、三桥的轴荷(满载)。从图2,按平衡条件,可求得:
――――(1)
――――(2)
――――(3)
而二、三桥的总轴荷为:
――――(4)
式中 一、二桥轴距
二、三桥轴距
第一桥轴荷
当第三桥被举升离地后, 。这时整车总质量、重心位置均无变化,仅是三轴车变成二轴车,求轴荷成为静定问题:
、 、 为一、二、三桥动轴荷即转移后轴荷
为整车总质量(满载,其它载荷状态类同)
为整车重心高度(满载)
为整车重心至前桥水平距离
为一、二桥轴距
为二、三桥轴距
一、二、三桥制动力的分配取决于制动系统参数及结构的设计,我们分别按两种常用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主要用于载货汽车和大客车:
(1)同步附着系数小于路面附着系数
3)制动工况下的轴荷计算―――――(15)
(1)同步附着系统小于路面附着系数―――――(15)
(2)装用ABS防抱系统―――――(18)
4)驱动工况下的轴荷计算―――――(20)
4.装有举升机构的摆臂式悬架―――――(22)
5.计算实例―――――(25)
前言
凡是汽车运输业发达的国家,为了保护其公路,都对车辆的轴荷规定了限值。另一方面,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汽车公路长途运输的合理方式是趋向大吨位装载。这样,就促使大吨位载货车和客车采用多轴结构。
3)在举升臂A的枢轴上连接一个反向弹簧(扭杆或螺簧加杠杆),可以使摆臂式悬架的轴荷比,随着总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即,总载荷越小,二、三桥轴荷比越大,直到空载时,甚至使第三桥完全离地(轴荷比为∞)。
以上2)、3)项措施可防止空载或轻载时驱动轮打滑。
4)在二、三桥的轮胎之间临时压入一个传动轮,将驱动力传给承载桥,使二、三桥都驱动。这项措施只是当满载驱动时,若驱动轮打滑才临时使用。
――――(32)
定义悬架刚度(单边):
――――(33)
式中 、 二、三桥对车架的微幅位移
二、三桥悬架总负荷的相应变化量
假设第二桥上的主弹簧为线性的,则当第二桥位移 ,第三桥位移 时,主弹簧的挠度(变形)为 ,这时:
――――(34)
式中 单边主弹簧刚度
初始状态即 时的第二桥悬架负荷
由于主弹簧的挠度是由二桥和三桥的位移共同引起的,即:
式中 、 、 为一、二、三桥的悬架负荷即簧载质量,
为二、三桥簧载质量之和(单边)。而
――――(18) ――――(19)
为簧载总质量和其重心至前桥的距离。
当第三桥被举升离地后,第三桥的非簧载质量 变成簧载质量,且重心位置略有一些相应变化:
――――(20)
――――(21)
式中 为举升后的簧载总质量
为举升后簧载质量重心至前桥的距离
摆臂式悬架就是承载桥(第三桥)用纵向单摆臂铰接在支架上,而摆臂的另一端靠吊耳或滑套与驱动桥(第二桥)的板簧活动端连接,见图1。对板簧的前、后段和摆臂的前、后段选取一定的杠杆比,就可以建立二、三桥的轴荷分配关系式。因为第二桥是驱动桥,为了较好地防止驱动时打滑,无论第三桥是否单胎,二、三桥的轴荷比都大于1.5。对单胎者,一般选取满载静态下的轴荷比为1.85~2.0。
扎钉问题,虽经越野车的设计师们做过许多工作,仍无成效。对于公路用车,只有加强管理,使路上无钉,自然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基本可以达到“无钉”的要求。
根据当时设计工作的需要,笔者早年已推导出上述几种摆臂式悬架的计算公式。由于装有反向弹簧的自调轴荷比的,和带有传动轮的摆臂式悬架,其结构较复杂,实际上国内外都很少应用,本文给予删节。现提供的计算公式只涵盖:
式中 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常数
当 时, , ,亦即:
。按式(17)代入 、 值,按式(43)代入 值,得:
――――(44)
这里应注意的是,式中的 、 是初始状态(可以是满载设计状态)的簧载总质量及其重心位置,而 、 则是计算变形 时相应的总质量及其重心位置。当然,这两者可任取(如空、满载之间),求出的变形 为这两者之间的变形量。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者采取了下列几条措施:
1)承载桥设计成随动转向的,减小了转弯时的轮胎偏离角。但必须在倒车时限止偏离角变大的趋势,其措施有:倒车时后倾角变向、将随动功能锁死、甚至将承载桥举升离地等。这项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偏磨问题。
2)在空载时将承载桥举升离地,成为4×2车型。如图1所示,靠举升臂A将摆臂前端压下,第三桥就可举升。也可将举升臂布置在板簧后端,压下板簧就可举升第三桥。举升的动力可以是液力、气力或电力。
设计悬架时,往往需要从期望的轴荷比来计算出悬架负荷比,进而选择悬架的结构尺寸。这时,还可将式(29)改写为:
――――(31)
这样,有了悬架负荷比 或轴荷比 ,代入式(14)~(16)或式(10)~(12),以及式(1)~(3),就可求到各桥的静态悬架负荷或轴荷。
2)摆臂式悬架的刚度和变形
设定车架相对地面作平行移动,见图5,即:
摆臂式悬架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与其它多轴车一样,非转向的承载桥轮胎磨损厉害,尤其是单胎的承载桥,偏磨严重。
2)在空载或轻载时,承载桥就成为“多余”的,仍按基本不变的轴
荷比承载。这时除了增加车桥的阻力消耗外,在湿滑路面上增大驱动打滑的趋势。
3)与纵列双桥布置的多轴车一样,在混流公路上行驶容易扎钉。
对二桥板簧卷耳中心取矩: -―――(52)
对三桥摆臂轴中心取矩: -―――(53)
联立式(52)和(53),消去 后得:
――――(54)
式中 为板簧卷耳中心离地高
为摆臂轴中心离地高
因簧载质量(悬架负荷)与轴荷的关系是确定的,即:
、 ,将它们以及式(49)、(50)之 、 代入式(54),并将 表为 ,得:
―――-(55)
式(54)、(55)即是有制动力时,摆臂式悬架中二、三桥之间的悬架负荷、轴荷的关系式。可见,负荷比和轴荷比都不是常数,与制动力大小有关。
――――(29)
可见,即使没有附加调节装置,在一般情况下,二、三桥的轴荷比 也随汽车的总质量 和重心位置 而变化,也就是,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比不同。但变化不大,不足以提高空载时的通过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式(29)改写成:
――――(30)
从式(30)可见,只有二、三桥各自的非簧载质量与其轴荷的比值相等,即 ;或者非簧载质量相对轴荷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 、 时,才有 和 均为常数,而且相等。
――――(5)
――――(6)
一般情况下,满载时是举不起来的,所以举升工况仅适用于空载:
――――(5)
――――(6)
式中 、 一、二桥空载轴荷
、 整备总质量及相应重心位置
从式(1)~(3)可见,只有求到轴荷比 ,各轴轴荷才能确定。
2)悬架负荷计算
知道一、二、三桥的非簧载质量(簧下质量) 、 、 ,则单边的簧载质量(簧上质量)为:
汽车摆臂式悬架的设计计算
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陈耀明
1981年7月初稿
2005年3月再稿
前言―――――(1)
1.结构简述―――――(2)
2.轴荷和悬架负荷的计算―――――(5)
3.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9)
1)静态下的悬架负荷比和轴荷比―――――(9)
2)摆臂式悬架的刚度和变形―――――(12)
1)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二、三桥轴荷比基本不变。
2)装有举升机构的摆臂式悬架,操纵该机构时轴荷比突变。
涉及随动转向的内容属多轴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理论,不在本文论述。
2.轴荷和悬架负荷的计算
1)轴荷计算
如上所述,三轴以上的多轴车,其轴荷未知数多于平衡条件所给定的方程数,属超静定问题。其轴荷分配还要取决于悬架的结构参数。这时,车型设计师(总布置设计)只能给出整车总质量 和整车重心至前桥的距离 作为已知条件。轴荷分配有待于悬架设计师根据悬架结构进行核算。
――――(7)
――――(8)
――――(9)
将式(7)~(9)代入式(1)~(4),得:
――――(10)
――――(11)
――――(12)
――――(13)
此外,还可以从图3的平衡条件,求到各桥的悬架负荷。这里,我们定义 为二、三桥的悬架负荷比:
――――(14)
――――(15)
――――(16)
――――(17)
3)制动工况下的轴荷计算
汽车制动时,由于纵向力矩的作用,轴荷会发生转移,即各桥轴荷重新分配。三轴汽车的轴荷转移比二轴汽车更复杂一些。制动时整车的受力情况如图6所示,按平衡条件,可建立下列三个方程式:
, ――――(45)
, ――――(46)
, ――――(47)
式中 、 、 为 一、二、三桥单边制动力
为单边总制动力(惯性力)
――――(41)
式中 为初始状态时二、三桥的悬架总负荷
为初始状态时第三桥的悬架负荷
将式(40)及(40)’代入式(39),得:
――――(42)
对等号两边微分:
,
――――(43)
从式(43)可见, 正比于 。若主弹簧为线性弹簧,则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也是线性的,即其刚度 为常数。
由于悬架负荷比 和刚度 均为常数,可很容易求出后悬架的变形。从式(43)求积分:
计算是按路面附着系数 进行的。这种情况下,前轮压印,不抱死,附着力可全部利用;而中、后轮抱死,拖印,制动力下降20%,仅为附着力的80%。这就导出:
――――(48)
――――(49)
――――(50)
代入式(45)得:
――――(51)
此外,还要进一步求摆臂式悬架结构中各负荷的关系式,从图7,按平衡条件,有: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经批量生产带有摆臂式悬架的6×2载货汽车,延续了10多年。近年来又有客车企业生产了这种悬架的6×2客车。为了给开发这种悬架的设计者提供技术支持,笔者将20几年前的理论推导即设计计算方法进行整理,并做些删节、修改,为读者提供一份比较实用的技术资料,同时给出计算实例。
1.结构简述
现在世界多数地区的公路条件都越来越好,在公路上使用的车辆,只需采用较少数量的驱动轴就可以保证其动力性的发挥,所以多数车轴仅为承载桥。这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6×2、8×4、8×2这类多轴汽车,以及各种各样的半挂车。
多轴汽车和双轴汽车,除了结构上有具体差异之外,对于设计者而言,最大的计算要领是双轴车的轴荷分配属静定问题,而多轴车属超静定问题。
按平衡条件,求得:
――――(22)
――――(23)
将悬架负荷加倍,并加上非簧载质量之后,就求到举升后的轴荷:
――――(24)
――――(25)
式(24)、(25)与式(5)、(6)是等效的。如上所述,举升一般只在空载时实施,所以式(20)~(25)一般只用来计算空载工况。
从上述公式可知,只有求到悬架负荷比 或轴荷比 ,才能求出各桥之悬架负荷以至轴荷。也可以说,本节公式对所有关联式三轴汽车都适用,但最终的各轴轴荷值,取决于关联式悬架的悬架负荷分配或轴荷分配的关系式。
求解多轴车的轴荷,除了应用平衡条件外,必须找到若干个附加关系式,才能使方程式数目等于未知数(轴荷)数目,联立方程组之后才可解。这种附加关系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某些轴荷之间有关联作用,即通过悬架的杠杆关系,或气簧间的气压关系,找到其轴荷比的关系式;另一类是没有关联作用的,一般借助各轴悬架之间存在的变形一致原理,求到它们之间的挠度关系式,从而导出若干个附加关系式。多轴汽车解出轴荷之后,其它的设计计算就和双轴车没有太多区别了。
――――(35)
式中 由第三桥位移引起的主弹簧变形量
根据图5所示的杠杆关系,有:
――――(36)
――――(37)
联立后消去 ,得:
――――(38)
代入式(35)后再代入式(34),得:
――――(39)
按定义, , ,可导出:
――――(40)
――――(41)
因为 为常数,所以,在初始状态也有:
――――(40)
3.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
1)静态下的悬架负荷比和轴荷比
摆臂式悬架可以简化成图4的物理模型,其静态受力状况示于图5。按平衡条件:
――――(26)
――――(27)
联立式(26)、(27),消去 后得:
――――(28)
称为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的二、三桥悬架负荷比。可见,当杠杆比确定之后, 为常数。
按定义, 称为无附加装置的摆臂式悬架的二、三桥轴荷比。将式(8)、(9)的关系式代入式(2)、(3),根据 和 的定义,可得:
定义 为二、三桥的轴荷比(满载),式中 、 分别为二、三桥的轴荷(满载)。从图2,按平衡条件,可求得:
――――(1)
――――(2)
――――(3)
而二、三桥的总轴荷为:
――――(4)
式中 一、二桥轴距
二、三桥轴距
第一桥轴荷
当第三桥被举升离地后, 。这时整车总质量、重心位置均无变化,仅是三轴车变成二轴车,求轴荷成为静定问题:
、 、 为一、二、三桥动轴荷即转移后轴荷
为整车总质量(满载,其它载荷状态类同)
为整车重心高度(满载)
为整车重心至前桥水平距离
为一、二桥轴距
为二、三桥轴距
一、二、三桥制动力的分配取决于制动系统参数及结构的设计,我们分别按两种常用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主要用于载货汽车和大客车:
(1)同步附着系数小于路面附着系数
3)制动工况下的轴荷计算―――――(15)
(1)同步附着系统小于路面附着系数―――――(15)
(2)装用ABS防抱系统―――――(18)
4)驱动工况下的轴荷计算―――――(20)
4.装有举升机构的摆臂式悬架―――――(22)
5.计算实例―――――(25)
前言
凡是汽车运输业发达的国家,为了保护其公路,都对车辆的轴荷规定了限值。另一方面,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汽车公路长途运输的合理方式是趋向大吨位装载。这样,就促使大吨位载货车和客车采用多轴结构。
3)在举升臂A的枢轴上连接一个反向弹簧(扭杆或螺簧加杠杆),可以使摆臂式悬架的轴荷比,随着总载荷的变化而变化。即,总载荷越小,二、三桥轴荷比越大,直到空载时,甚至使第三桥完全离地(轴荷比为∞)。
以上2)、3)项措施可防止空载或轻载时驱动轮打滑。
4)在二、三桥的轮胎之间临时压入一个传动轮,将驱动力传给承载桥,使二、三桥都驱动。这项措施只是当满载驱动时,若驱动轮打滑才临时使用。
――――(32)
定义悬架刚度(单边):
――――(33)
式中 、 二、三桥对车架的微幅位移
二、三桥悬架总负荷的相应变化量
假设第二桥上的主弹簧为线性的,则当第二桥位移 ,第三桥位移 时,主弹簧的挠度(变形)为 ,这时:
――――(34)
式中 单边主弹簧刚度
初始状态即 时的第二桥悬架负荷
由于主弹簧的挠度是由二桥和三桥的位移共同引起的,即:
式中 、 、 为一、二、三桥的悬架负荷即簧载质量,
为二、三桥簧载质量之和(单边)。而
――――(18) ――――(19)
为簧载总质量和其重心至前桥的距离。
当第三桥被举升离地后,第三桥的非簧载质量 变成簧载质量,且重心位置略有一些相应变化:
――――(20)
――――(21)
式中 为举升后的簧载总质量
为举升后簧载质量重心至前桥的距离
摆臂式悬架就是承载桥(第三桥)用纵向单摆臂铰接在支架上,而摆臂的另一端靠吊耳或滑套与驱动桥(第二桥)的板簧活动端连接,见图1。对板簧的前、后段和摆臂的前、后段选取一定的杠杆比,就可以建立二、三桥的轴荷分配关系式。因为第二桥是驱动桥,为了较好地防止驱动时打滑,无论第三桥是否单胎,二、三桥的轴荷比都大于1.5。对单胎者,一般选取满载静态下的轴荷比为1.85~2.0。
扎钉问题,虽经越野车的设计师们做过许多工作,仍无成效。对于公路用车,只有加强管理,使路上无钉,自然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基本可以达到“无钉”的要求。
根据当时设计工作的需要,笔者早年已推导出上述几种摆臂式悬架的计算公式。由于装有反向弹簧的自调轴荷比的,和带有传动轮的摆臂式悬架,其结构较复杂,实际上国内外都很少应用,本文给予删节。现提供的计算公式只涵盖:
式中 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常数
当 时, , ,亦即:
。按式(17)代入 、 值,按式(43)代入 值,得:
――――(44)
这里应注意的是,式中的 、 是初始状态(可以是满载设计状态)的簧载总质量及其重心位置,而 、 则是计算变形 时相应的总质量及其重心位置。当然,这两者可任取(如空、满载之间),求出的变形 为这两者之间的变形量。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者采取了下列几条措施:
1)承载桥设计成随动转向的,减小了转弯时的轮胎偏离角。但必须在倒车时限止偏离角变大的趋势,其措施有:倒车时后倾角变向、将随动功能锁死、甚至将承载桥举升离地等。这项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偏磨问题。
2)在空载时将承载桥举升离地,成为4×2车型。如图1所示,靠举升臂A将摆臂前端压下,第三桥就可举升。也可将举升臂布置在板簧后端,压下板簧就可举升第三桥。举升的动力可以是液力、气力或电力。
设计悬架时,往往需要从期望的轴荷比来计算出悬架负荷比,进而选择悬架的结构尺寸。这时,还可将式(29)改写为:
――――(31)
这样,有了悬架负荷比 或轴荷比 ,代入式(14)~(16)或式(10)~(12),以及式(1)~(3),就可求到各桥的静态悬架负荷或轴荷。
2)摆臂式悬架的刚度和变形
设定车架相对地面作平行移动,见图5,即:
摆臂式悬架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与其它多轴车一样,非转向的承载桥轮胎磨损厉害,尤其是单胎的承载桥,偏磨严重。
2)在空载或轻载时,承载桥就成为“多余”的,仍按基本不变的轴
荷比承载。这时除了增加车桥的阻力消耗外,在湿滑路面上增大驱动打滑的趋势。
3)与纵列双桥布置的多轴车一样,在混流公路上行驶容易扎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