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古诗词、论语、孟子、诸子散文精选.doc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古诗词、论语、孟子、诸子散文精选.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7fed47964bcf84b9d57b94.png)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古诗词、论语、孟子、诸子散文精选1.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3.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年级上学期诵读古诗1. 蝉(唐)虞世南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 秋风。
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3.山中留客(唐)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4.题菊花(唐)黄巢飒(sà)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6.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四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精选五篇)
![四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97643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2.png)
四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精选五篇)第一篇:四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目录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3.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4.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5.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6.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7.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9.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10.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1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12.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13.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 14.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 1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第一首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作品简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
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第二首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品简析:《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山水诗,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言绝句。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docx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67981d1ee06eff9aff807a0.png)
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 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影帝山客犹眠。
译文:桃花的花瓣上述含着昨夜的雨珠,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2.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 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青螺。
3、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ihTo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Z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4、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來,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Z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5、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
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8、客中行(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杳,玉碗盛来琥珀光。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0905484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2.png)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诗文诵读篇目1.《赠范晔》南朝·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2.《咏兰花》明·张羽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3.《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P1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春草唐·彦谦P118天北天南绕路远,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6.赠别唐·杜牧P196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7.对雪唐·高骈P22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清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8.淮上渔者唐·郑谷P227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9.晓日唐·韩偓P228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10.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2.四时田园杂兴之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3.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4.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5.北青萝唐·李商隐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16.蝉唐·李商隐P149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阅读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阅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b3e4e7c561252d380eb6eeb.png)
经典诵读(阅读篇)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liáo kuò]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注释⑴重阳:重阳节(TheDoubleNinthFestival)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⑵岁岁:年年。
⑶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⑷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⑸黄花:指菊花。
⑹分外:格外。
⑺劲:强劲。
⑻不似:不类似,不像。
⑼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⑽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⑾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ff7a6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9.png)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
哎,说起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那可真是咱们小时候的宝贝书啊!里头装的全是些巴适得很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是韵味十足。
记得开篇就是《静夜思》,李白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四川话一读,更觉得亲切得很。
就好像李白老汉儿就坐在咱家院坝里头,对着月亮,喝着小酒,吟诗作对一样。
还有那《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读起来简单易懂,道理也深刻。
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拿这些来教我们,说啥子“娃儿要学好,三字经不能少”。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那么个理儿。
里头还有好些古诗,啥子《春晓》、《村居》啊,一读起来就让人想起那些个春天,花儿开,鸟儿叫,我们在田坎上疯跑的日子。
那时候的日子,可真是无忧无虑,快乐得很呐!
还有那些个成语故事,啥子“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听起来好笑得很,但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道理。
就比如说“狐假虎威”,讲的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告诉我们不要仗势欺人。
这些故事,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有意思得很。
四年级经典诵读上册,真的是一本好书。
它不光教我们读书认字,还让我们懂得了好多道理。
那时候的我们,虽然年纪小,但心里头却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怀念得很呐!。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785543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2.png)
经典诵读姓名:班级:1.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 陆游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chuàng)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离思(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过松源县晨饮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6.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lài)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7.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8.新雷(清 )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9.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0.还自广陵(宋)秦观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1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14.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五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五_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a533d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5.png)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五(一)经典国学再现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我是小助手致,竭尽。
严:端庄严肃丑,同类。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恭敬之心地侍候;在奉养的时候,要尽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做;父母生病的时候,要带着忧虑的心态尽心尽力地照料;父母去世时,要竭尽悲痛的心情去料理后事;祭奠祖先的时候,要竭尽严肃地去对待。
这五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算作是尽到了侍奉父母的责任。
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做到身居高位而不骄横傲慢,身居低位而不违法作乱,在同事之间,要和顺相处而不起纷争。
身居上位,如果骄横傲慢就会导致灭亡,身居低位违法作乱就会遭受刑罚,在同事间纷争不断就会引起互相残杀。
这三项恶事如果除去,让父母每日担心自己,就算每天都用猪牛羊肉去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啊。
”考考你的智慧1.选择加点字的合适意思。
A.送给,给予。
B.招引,使达到。
C.竭尽。
(1)大会开始,由主席首先致.辞。
()(2)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3)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致.病的。
()2.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有五致、三戒,都是什么呢?3.为什么说“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弘扬传统文化泰伯采药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两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子。
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红色的雀鸟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上,表示有圣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祥瑞的出现,又发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就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
泰伯知道了父亲的心意,就和大弟仲雍商量应该如何顺从父亲的意愿。
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了周国,远远地来到南方荆蛮之地。
四年级《经典诵读》人教版76到100首
![四年级《经典诵读》人教版76到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a761d66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6.png)
四年级《经典诵读》人教版76到100首四年级《经典诵读》100篇经典诵读:1.《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古滕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湖口望庐山瀑布》(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6.《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9.《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15.《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6.《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四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篇目
![四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0ce30c91c77da26925c5b056.png)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篇目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古诗经典朗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古诗经典朗诵](https://img.taocdn.com/s3/m/9576d9a9dd3383c4bb4cd21e.png)
四年级上学期背诵[20篇(段)1.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译文千里的云似乎变成了黄色,阳光也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2.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
译文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
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3.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注释挽弓:拉开、开弓。
擒:捉、拿。
译文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头。
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成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4.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1、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2、锤:捶打,敲击。
3、击:撞击。
4、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5、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随便6、青白:指高尚节操。
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译文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5.寿阳曲.渔村夕照元马致远鸣榔罢,闪暮光。
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注释①浦:水边。
②酒旆(pèi):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
这里指酒旗——酒店的招子。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e6d43f619e8b8f67d1cb90c.png)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内容第一部分:国学经典《大学》选读1、本末始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修身为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3、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4、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5、齐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5)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6、治国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四年级上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经典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9eb96a62856a561253d36f2f.png)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四年级上)第一单元:乡村即景1.《乡村》2.《芦花》3.《荷》第二单元:天的魔术4.《日时》5.《雪》6.《日月星》第三单元:别样的争和辩7.《猫捕鱼》8.《龟兔竞走》第四单元:读书要得法9.《读书》10.《读书有三到》11.《读书需有疑》第五单元智慧少年12.《道边李苦》13.《破瓮救友》第六单元:听孔夫子讲学习14. 摘自《学而》15. 摘自《为政》16. 摘自《为政》第七单元:听孔夫子讲道与德17.“朝闻道,夕死可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八单元:听孔夫子讲君子与小人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一单元乡村即景1、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2、芦花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3、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第二单元天的魔术4、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译文:子 [zǐ] (夜十一点至一点)。
丑 [chǒu] (凌晨一点至三点)。
寅 [yín] (夜三点至五点)。
卯 [mǎo](早晨五点至七点)。
辰 [chén] (上午七点至九点)巳[sì] (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午 [wǔ] (白天十一点到一点)未[wèi] (下午一点至三点)申 [shēn] (下午三点至五点)。
酉[yǒu] (下午五点至七点)戌 [xū] (下午七点至九点)亥 [hài] (晚九点至十一点)5、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诗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经典诵读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3c41bb8dd3383c4bb4cd2b8.png)
采桑子·重阳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一九五八年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好事近·春路雨添花秦代秦观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天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饮酒其五晋代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江上宋代王安石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初秋行圃宋代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花影宋代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宋代杨万里其一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上经典诵读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占: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译文】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
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①淮上:扬州。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④杨花:柳絮。
⑤愁杀:愁绪满怀。
杀,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⑥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⑦离亭:驿亭。
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⑧潇湘:指今湖南一带。
⑨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译文】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蓬蒿:两种野草。
③直待:直等到。
④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
②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
③稻梁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
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
④豚栅:小猪猪圈。
⑤鸡栖:鸡舍。
⑥对:相对。
⑦扉:门。
⑧桑柘: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
⑨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
⑩春社散:春社的聚宴已经散了。
醉人:喝醉酒的人。
【译文】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
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夕阳西沉,桑柘树林映照出长长的阴影。
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来。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注释】①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
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
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
②春深:春末,晚春。
③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
寸阴,极短的时间。
④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⑤引笑:逗笑,开玩笑。
⑥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⑦追寻:深入钻研。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唐]高蟾天上碧桃 露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①天上:指皇帝、朝廷。
②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
③和:带着,沾染着。
④日:太阳。
⑤倚:傍着。
⑥芙蓉:荷花。
【译文】天上仙家的碧桃树沾染着雨露种下,太阳边的红杏倚靠着云彩而栽。
我这朵芙蓉长在萧瑟的秋天的江边,但不抱怨春风为何不吹来让我这朵花开一开。
云[唐]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 。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注释】①千形万象:指云的形态变化无穷。
②竟还空:终究一场空,不见雨下来。
竟,终于。
还,返回。
③片复重:时而一片片、一朵朵,时而重重叠叠。
重,云朵重叠。
④无限:无数。
⑤旱苗:遭旱的禾苗。
⑥尽:死尽。
⑦悠悠:悠然自得的样子。
⑧奇峰:远处旱云耸立如同奇异的山峰。
【译文】旱云形象千姿百态竞返长空,片片重叠藏进深山映入水中。
无数旱苗枯干欲死急盼甘雨,空中云朵悠然自在化作奇峰。
七夕[宋]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注释】①七夕: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
古代神话,七夕牛朗织女在天河相会。
②未会:不明白,不理解。
③不道:岂不知道。
【译文】如果织女不是见到牛郎她会怎么样?我愿意与织女共同弄梭织布。
期盼年年岁岁这样度过,其实在人间这样的事又是何其的多?只不过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罢了。
清明[sònɡ宋]wánɡ王yǔ禹chēng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释】①兴味:兴趣、趣味。
②萧然:清净冷落。
③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山舍偶题[唐]李九龄门掩松萝一径深,偶携藜杖出前林。
谁知尽日看山坐,万古兴亡总在心。
【注释】携:拄着,带着。
【译文】门前松萝缠绕,曲径通幽,我偶尔会拄着藜杖到前面的林子里漫步。
谁知道整天坐在那里注视远山,古往今来的兴亡之感总会油然而生。
宿洞霄宫[宋]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注释】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西南大涤山中,唐建天柱观,宋改名洞霄宫。
②尽:边际。
③无垠:无边,无尽。
【译文】秋天的大涤山如此之大,美景看也看不完,我的秋思也无边无际。
碧绿的涧水漂流着落下的红叶,青翠的山林点缀着白云。
阴凉的所在,一只鸟儿轻轻飞来栖息;落日时分,蝉儿还在胡乱鸣叫。
此夜,有谁在枕上听芭蕉雨呢?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风波:波浪。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
这里指烧瓦工人。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②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③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
④大厦:高大的屋子。
【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田家[宋]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绿桑高下:形容桑树高低错落。
②平川:宽阔平坦的陆地。
③赛罢田神:指春祭。
赛神,又叫“赛社”,以酬谢神灵。
田神,农神。
④喧:噪杂,喧闹,热闹。
⑤鸣鸠:即斑鸠,一种小鸟。
⑥屋头:宅边,房前屋后。
初日:初升的太阳,雨后刚出的太阳。
【译文】高高低低的桑树,掩映着平畴万里;田神赛事已经结束,可笑语仍喧喧。
林子外面一声鸡鸣,打破了乡间生活的宁静,也更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的恬静;一场春雨,匆来骤去,瞧哇,屋檐上,刚刚露头的太阳将它那如金如锦的余晖泼洒在繁花丛中,多么静谧,多么绚烂!梅[宋]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注释】①尘埃:尘土,比喻污浊的事物。
②侵:侵蚀。
③林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
他的《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译文】高洁的梅花,不受尘埃半点侵蚀,甘心淡泊地生长在竹篱边、茅舍旁。
只因错误地认识了酷爱梅花的林和靖,惹得诗人谈笑至今。
题舫子[宋]王安石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 白鸥沙。
【注释】①题舫子:题诗船身。
②舫子:船身宽平的小船。
③留连:喜欢得不肯离开。
④日斜:傍晚时分。
⑤黄犊:小黄牛。
犊:小牛。
⑥占:占据。
【译文】喜欢这江边的好景色,直到太阳落了仍不肯回去。
躺在黄牛吃草的草地上睡觉,时而又到白鸥栖息的沙滩上坐坐。
题屏[宋]刘季孙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注释】①呢喃:燕鸣声。
②底事:何事,什么事。
③浑不解:完全不明白。
浑,都,全部。
【译文】梁上燕子的鸣叫声,呢呢喃喃的。
也不知为了什么事,吵醒了梦中的闲人。
我的这种悠闲自得之乐,说给谁听,都全然不能理解,还不如带着美酒,拄了拐杖去观赏芝山的风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
②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③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④遮:遮盖,遮挡。
⑤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⑥忽:突然。
⑦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⑧跳珠:跳动的珍珠,形容雨大势急。
⑨卷地:风从地面卷起。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春宵[宋]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注释】①春宵:春夜。
亦喻指可贵的欢乐时光。
②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
③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淡的香味。
④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⑤歌管:唱歌奏乐。
管,笙箫。
⑥夜沉沉:夜深。
【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
花朵散发出丝丝缕缕醉人的清香,在月光下摇曳着朦胧的倩影。
楼台处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声与箫声。
夜深了,望着院中空荡荡的秋千架,我沉醉于良宵美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