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网络概况介绍重点 共36页共38页

合集下载

《电信网络基础全》课件

《电信网络基础全》课件

04
电信网络安全与管理
电信网络安全概述
电信网络安全定义
电信网络安全是指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确保电信网络数据的保 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电信网络安全威胁
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包括网络攻击、病毒传播、非法入侵、数 据泄露等。
电信网络安全重要性
电信网络作为现代通信的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国家安全、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2
交换机
用于连接同一网络中的设备, 并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帧。
03
集线器
早期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个 设备并共享带宽。
电信网络传输介质
01
02
03
有线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等。
无线介质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等。
卫星传输
通过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数 据传输。
03
电信网络架构与设计
电信网络架构概述
《电信网络基础全》ppt课件
目录
• 电信网络概述 • 电信网络技术基础 • 电信网络架构与设计 • 电信网络安全与管理 • 电信网络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电信网络概述
电信网络的发展历程
2G数字通信
数字信号传输,支 持语音和低速数据 业务。
4G移动互联网
高速率、低时延, 支持各类移动互联 网应用。
可靠性原则
电信网络设计应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采取多种备份和冗余设计,以减
少故障发生。
可扩展性原则
电信网络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 求,方便新增和升级设备、扩容网
络容量。
安全性原则
电信网络设计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保护用户信息和网络安全。

电信网知识概要

电信网知识概要

电信网概要目录10 一.电信网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分类10 1.1定义10 1.2 组成要素:101.4 中国电信网目前的分类11二. 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11 2.1 公用电话自动交换网(PSTN)11 2.1.1 概述11 2.1.2 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及演变14 2.1.3 长途网的路由设置原则15 2.1.4 本地网的网路组织和路由计划16三.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N-ISDN16 3.1 概述16 3.2 ISDN的定义16 3.2.1 N-ISDN 用户--网络接口18 3.2.2 在ISDN用户--网路接口处的接入通路的类型和应用19 3.3 N-ISDN提供的业务19 3.3.1 承载业务19 3.3.2 用户终端业务20 3.3.3 补充业务20 3.4 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物理层203.4.1 基本接口(2B+D):21 3.4.2 基群速率接口(30B+D)21 3.5 ISDN的网络构成22 四.智能网(IN)22 4.1 概述22 4.2 实现智能网的三种模式22 4..2.1以已有的交换机为基础23 4.2.2 以计算机为基础。

23 4.2.3 以独立的SCP为核心。

24 4.3 智能网概念的三要素24 4.4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25 4.4.2 全局功能平面GFP264.4.3 分布功能平面 DFP29 4.5 我国国家智能网骨干网的结构29 4.6 我国国家智能网的目标网结构30 五.计算机互连网(Internet)30 5.1 概述30 5.2 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305.3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分类:30 5.3.1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31 5.3.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1 5.4 TCP/IP与ISO/OSI协议31 5.4.1 TCP/IP32 5.4.2 ISO / OSI33 5.5 Internet 用户进网方式:33 5.5.1 仿真终端方式(或称终端拨号入网方式):33 5.5.2 专线方式(DDN租用线、X.25租用线和帧中继)34 5.5.3 经ISDN基本速率2B+D接口进入Internet34 5.5.4 局域网方式34 六.同步数字系列(SDH)传送网34 6.1 概述34 6.2 SDH的产生35 6.3 SDH的特点36 6.4 SDH的帧结构37 6.5 SDH的复用原理37 6.6 SDH传送网的结构37 6.6.1概述37 6.6.2 我国SDH传送网结构396.7 SDH传送网的保护与恢复40 6.8 SDH传送网的网络管理41 七.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41 7.1 接入网的定义定界和在电信网中的位置:42 7.2 接入网的接口:43 7.2.1 V5接口44 7.3 接入网的分类:44 7.4 有线接入网44 7.4.1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45 7.4.2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46 7.4.3 光纤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 —OAN)47 7.4.4 OAN对光纤的基本要求48 7.5 无线接入网48 7.5.1 固定无线接入网的定义49 7.5.2 固定无线接入网的基本技术要求50 7.5.3 业务和功能53 7.5.3 固定无线接入网的传输性能要求53 7.6 混合接入网54 7.6.1 窄带无源光网络(PON)+单向HFC混合接入54 7.6.2 数字环路载波DLC+单向HFC混合接入54 7.6.3有线+无线混合接入54 八.公用数据通信网54 8.1 概述55 8.1.1数据终端设备(DTE)55 8.1.2 数据电路(DCE)55 8.1.3 数据传输方式56 8.2 公用交换分组数据网(Public Switching Package Data Network —PSPDN)56 8.2.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工作原理56 8.2.2 我国公用交换分组数据网(CHINAPAC)的结构57 8.2.3 分组交换机的设置57 8.2.4 CHINAPAC提供的数据通信业务功能57 8.2.5 用户业务类别58 8.2.6 终端进网与网间互连60九.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 简称DDN)60 9.1 概述61 9.2 DDN提供的业务61 9.3 DDN的结构62 9.4 用户接入方式62 9.5 帧中继629.5.1 帧中继产生的技术背景和基本概念63十、数字同步网63 10.1 概述63 10.2 滑动及其对通信的影响63 10.3 滑动性能指标和分配63 10.3.1 国际交换局间:64 10.3.2 国内交换局间:64 10.4 数字同步网的组织结构64 10.4.1 同步方法和同步方式65 10.4.2 我国数字同步网的等级主从同步方式65 10.5 数字同步网内时钟等级的确定66 十一.No.7公共信道信令网68 11.2 No.7信令网68 11.2.1 No.7信令系统的工作方式69 11.2.2 组成信令网的三要素69 11.2.3 信令网的结构和分类69 11.2.4 No.7信令网的编号序言: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社会。

中国电信网络介绍

中国电信网络介绍

中国电信网络介绍在通信线路方面,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拥有一张以光缆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全方位、大容量、多手段、高速率、安全可靠的通信传输网,在数据通信方面具有通信保障能力西部第一、网络覆盖西部第一、中继带宽西部第一的优势。

中国电信基础数据通信网络向用户主要提供下列几种通信电路:MSTP电路、SDH数字电路、DDN电路、帧中继电路、ATM电路和基于IP的MPLS VPN电路。

其中,DDN电路和帧中继FR电路主要用于2Mbps以下速率要求,且稳定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业务,SDH、ATM电路和基于IP的MPLS VPN电路主要提供2Mbps 及以上速率要求的业务中国电信MPLS VPN业务简介中国宽带互联网(CHINANET)MPLS VPN业务能够向用户提供2Mbps以上速率的电路,是建设企事业单位内部Intranet网的理想网络通信平台。

四川电信于2001年即完成全省MPLS VPN网络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经过几年的网络优化和升级扩容,网络性能和网络覆盖范围已非常完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维护支撑人员。

中国电信MPLS-VPN业务网采用先进的高性能路由器以及155M-2.5G SDH/DWDM高速数字电路,为客户提供国内/国际MPLS-VPN服务。

中国电信MPLS-VPN业务网目前覆盖所有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在部分省份覆盖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国际上通达港、澳、台及北美等地区。

支持数字电路、帧中继、DDN、ATM、以太网等多种接入方式,能够为全国性及跨国集团客户提供速率为N*64K-2.5G、端到端的MPLS VPN业务,并且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扩展网络(增加端口、提高速率等)。

四川电信建成的MPLS-VPN业务省网省中心各路由器间的带宽为2.5G,省中心路由器到各市州节点路由器间中继带宽多数为2.5G,至少也有155M。

为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各市州到成都还建立了2M的ATM备份电路。

1.电信通信网概述PPT课件

1.电信通信网概述PPT课件
课程内容安排
本课内容将分为三大部分: 1.基础知识部分
(电信网概述、电信企业和电信业务、电信生产组 织基础)
2.专业网络与业务的组织管理
(电话网、数据网、移动网及其生产组织)
3.电信企业内部的组织与管理
(电信企业经营、电信技术、设备及工程管理)
2002-03-14
-
1
第一章
电信通信网概述
2002-03-14
2002-03-14
-
23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的优点:①报文交换机具有存储 和处理能力,可以使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 之间相互进行通信;②可以在同一线路上 以报文为单位实现时分多路复用,线路利 用率高;③无呼损;④同一报文可以由交 换机转发到不同的收信地点。
报文交换的缺点:①信息传输时延大, 时延的变化也大;②对于交换机的要求 高,交换设备费用高。
2002-03-14
-
7
电信网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电信网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电信网的硬件即构成电信网的设备,一 般主要包括三部分组成:终端设备、传 输设备和交换设备。
电信网的软件即一整套的网路技术,使 由设备组成的静态网成为一个能够正常 运转的动态体系。
2002-03-14
-
8
电信网的分层概念
从概念上,电信网可以分为装备(物理) 网、业务网和支撑网。
2002-03-14
-
2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优点:①传输时延小,且对一 次接续而言,传输时延不变;②交换机对 用户信息不作存储、分析和处理,不必附 加控制信息,信息传输效率较高。
电路交换的缺点:①当传输信息较短时, 电路接续时间可能大于通信时间,网络利 用率低;②线路利用率低; ③电路交换 机不具备变码、变速的功能,不同类型终 端不能互相通信; ④当对方用户忙或网 络负荷过重时,则出现呼损。 ⑤传输质 量依赖于线路的性能;

电信网络介绍PPT课件

电信网络介绍PPT课件

衡阳
40x10G b/s W DM ( Nortel)
宜章
高速南环
英德
汕尾
潮州
厦门
泉州
广州
吉林
大石桥
辽阳 鞍山
3 2 x2 .5 G b /s WDM(华为)
大连
东部环
烟台 秦皇岛
唐山
青岛
天津
德州
潍坊
济南
徐州
淄博
连云港
蚌埠
4x10Gb/s W DM
(北电)
32x2.5Gb/s W DM
(阿尔卡特)
南通 靖江
西昌
重庆
涪陵 黔江
建始
荆州
攀枝花
3 2 x1 0 G b /s W DM ( Alcatel)
昆明
六盘水
遵义
贵阳
怀化
32/40x10G b/s W DM ( 华 为 /Nortel)
西南环
玉溪
河池
个旧
桂林
南宁 柳州
玉林
长春
32x2.5Gb/s W DM ( 烽 火 )
四平
东北环
铁岭
北京
保定 石家庄
沈阳 廊坊
• 建议:根据网络对安全和质量的不同要求,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屏蔽光缆中断 对业务和客户的影响。
• 省际干线采用带业务割接比 例达到99.58%
• 省内干线带业务割接比例达 到93%
• 割接已经成为业务中断时长 的次要因素业务
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
11
光缆网络-主要问题
• 问题:基本建设对光缆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引起的光缆障碍70次,约占障碍总次数的39.54% 造成系统业务中断时长178719等效155M分钟,约占线路类故障总业务业务中 断时长的52.91% 引发的割接占全部线路割接的60%

1.电信通信网概述PPT课件

1.电信通信网概述PPT课件

2002-03-14
-
27
ATM交换
ATM交换技术兼收并蓄了电路交换与分 组交换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高速率、 大信息容量、高通过量;②低时延;③ 易于交换控制;④易于扩展;⑤可以满 足不同业务的质量要求。
2002-03-14
-
28
按照信息转移方式分类
按照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有采用同步 转移模式(STM)和采用02-03-14
-
30
第三节
电信网的结构
2002-03-14
-
31
电信网结构的定义
电信网结构是指电信网各种网路单元按 技术要求和经济原则进行组合配置的组 合逻辑和配置形式;组合逻辑描述网路 功能的体系结构,配置形式描述网路单 元的邻接关系,即节点和传输链路所组 成的拓扑结构。
2002-03-14
2002-03-14
-
19
按照交换方式分类
按照交换方式的不同,电信网分为: 电路交换网 报文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 宽带交换网
2002-03-14
-
20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在两个 通信终端之间,建立起一条端到端的物 理链路,在通信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 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不允许其 他用户共享该链路,通信结束后再释放 这条链路。
分级网中的路由同样划分等级,路由选 择有其严格的规则。为尽量集中业务量, 提高全网传输系统利用率所采用的结构 形式。
2002-03-14
-
45
分级网举例
90年代之前,我国的长途电话网为典型 的分级网,分为端局和C1、C2、C3、C4 五级结构(图1-17)-。
在分级网中存在基干电路、低呼损直达 电路和高效直达电路的划分。按照直达 路由—迂回路由—基干路由的顺序进行 选路。

电信网

电信网

3电话网结构简介电话网是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的网络,按其功能可分为传输网、交换网、信号网、同步网和管理网。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本地网和长途网。

(一)目前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国际网长途局地网C 1C 2C 3C 4C 5汇接局TM图1 电话网的等级结构长途网由C 1~C 5组成,C 1交换中心之间个个互连成网状网,其它各级交换中心,以逐级汇接为主,辅以一定数量的直达电话。

本地网由多个汇接局和端局组成,汇接局又可有农话汇接局,郊县汇接局和市话汇接局,形成多级结构。

农话汇接局农话端局图2 大中城市本地网的网络结构(二)九五期间本地网规划的目标 (2) 二级结构,一次转接(3) 少局点,大容量,单局容量可达5~20万门(4)发展接入网技术,使用模块和接入网进行组网(5)本地网汇接局采用分区单汇接/双汇接或全覆盖方式,端局双归属(6)一个本地网建一个NMC和一对LSTP,七号信令链路集中,数量减少(7)ISDN网建设,以改版本升级为主,远端模块覆盖为辅的方式(三)扩大本地网的网络结构1、特大和大城市的网络结构采取分区汇接的方式组网,设若干汇接区,每个汇接区设1~2个汇接局,郊县不设汇接局,郊县端局通过不同的物理路由接入中心城市的两个汇接局。

分区汇接分为分区双汇接局和分区单汇接局。

──分区双汇接局每个汇接区设两个汇接局,两个汇接局对本区内端局全覆盖,汇接局间个个相连,同区两个汇接局地位平等,话务负荷分担,汇接局之间不允许同级迂回。

──分区单汇接局每个汇接区设一个汇接局,汇接局之间个个相连。

端局除了接入本区的汇接局外,还应接入其它汇接区的一个汇接局,实现端局双归属,同一汇接区的端局应接入相同的两个汇接局,汇接局之间不允许同级迂回。

特大和大城市本地网汇接方式的选择是采取双汇接局方式还是单汇接局方式需根据全网的容量,端局数目的多少,端局容量,话务转接量来确定。

●网络容量大,端局数目多,且容量不大,转接话务量大时,采用分区双汇接方式●网络容量不大,端局数目少,转接话务量小时,采用分区单汇接方式两种方式可共存于同一本地网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