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应激与心理训练aaaa

合集下载

军人心理应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军人心理应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军人心理应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摘要】军人属于高心理应激水平群体,应激反应所带来的身心变化会对军人完成任务的绩效、家庭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健康产生影响。

军人应当通过认知控制、情绪调节、行为规划和人际关系调节等方式提高对应激的有效应对能力。

【关键词】军人;心理应激;应对【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281-02军人的职业特性使他们比普通大众面临更多的心理冲突和复杂问题的考验,研究表明军人属于高心理应激的群体,心理应激水平高于全国成人常模。

高度或持续的应激状态会对军事任务的完成效果、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提高军人心理应激能力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

1.军人心理应激源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又称应激反应。

引发这种反应的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刺激和情境被称为应激源。

当前随着军队改革和大发展时期的到来,军事任务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执行任务的空间距离显著扩展、武器装备愈发先进精密、任务环境充满挑战、家庭社会关系相对孤立等都成为军人的心理应激源。

1.1 军事心理应激源与其他职业相比,军人(特别是一线战斗部队的官兵)体现出自身独特的职业特点,任务中的突发事件使他们面临着较高的危险性,这是重要的应激源。

并且这类应激源出现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很难进行预测和有效处置,产生的后果又比较严重,往往会对军人产生较大的心理创伤。

另外,工作量繁重、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也是令军人处于应激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经常性的加班值班使身心持续处于高负荷的紧张状态,缺乏放松和调整,形成慢性应激反应。

除此之外,由于改革带来的对军人知识和能力的挑战,让军人对自身业务素质、学历提升、知识更新等有了更高的自我要求,与此相关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也成为心理应激源之一。

1.2 非军事心理应激源军人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圈子较为狭窄,但他们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很多需求要在社会环境中实现,特别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的状态下更加重了军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需求。

心理行为训练在提高新兵心理应激承受能力中的运用

心理行为训练在提高新兵心理应激承受能力中的运用

心理行为训练在提高新兵心理应激承受能力中的运用摘要:合理的心理应激不仅对于人的健康方面有提升作用,还能够让个体能够得到快速的功能活动反应。

但是长期的、超出个人承受范围的印记则是有副作用的,新兵训练期是青年军人感受到职业压力较大并容易出现心理应激的时期。

很容易引发系列心理应激反应,并可能导致一训练倦怠现象,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行为训练可以帮助新兵减少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心理应激承受能力,顺利渡过适应期。

关键词: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承受能力心理行为训练心理应激承受能力又称作应激回弹力、心理韧性、心理弹性等,它是指在遭受困难或者处于困境时,个体有效应对以及适应的能力。

心理应激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人,面对创伤或者困难时,往往比较镇定、积极乐观,反之则表现地较为沮丧。

新兵从相对轻松、自由、压力较小的社会环境进入紧张、封闭、严谨的军营环境,陌生的环境、应对经验不足、理想与现实差距等都会引起其心理应激反应。

因此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行为训练,不断提高新兵应激水平,促进新兵心理健康发展。

1新兵心理应激能力分析1.1新兵主要心理应激源新兵刚入伍期间,其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首先,环境的改变带给战士适应新环境的挑战,战士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与人际环境。

首先,军营节奏变化对兵种带来了新的考验,兵种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新的生存和人际关系。

军队的生活节奏很快,每天从早忙到晚,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因此,新兵们会出现紧张、焦虑、失眠、情绪起伏等身体和精神上的变化;军队中的严苛管理,极易使新战士出现抗拒和其他不好的心理;从一个比较简单的人际关系向一个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转变,如果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不佳,将会使新兵产生很多的心理问题。

新入伍士兵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新入伍士兵对新入伍士兵的不适应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其次,军队的军训是非常艰苦的,士兵们虽然对军训很感兴趣,也很激动,但是在没有参军之前,他们对军训一无所知,一旦参军,面对这种未知的情况,大部分士兵都会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之中,特别是听到一些士兵在军训中受伤的消息,士兵们就会感到不安,害怕,精神上的压力就会变得更大。

心理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研究

心理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研究

心理训练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研究
蓝新友;李权超;何英强;傅军;蒋忠军
【期刊名称】《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2(011)005
【摘要】目的探索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影响. 方法对某部全训士兵进行为期8个月的心理训练,应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理社会应激总值、正性情绪、积极应对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负性情绪、消极应对、SAS、SD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训练是提高军人心理社会应激耐受力的有效手段.
【总页数】2页(P551-552)
【作者】蓝新友;李权超;何英强;傅军;蒋忠军
【作者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07;广州军区联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07;广州军区联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广东,广
州,510507;75100部队后勤部卫,生处,545002;广州军区联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5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52.1;R135
【相关文献】
1.心理训练在提高警察心理应激承受能力中的作用 [J], 周凯
2.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社会心理承受力的引导与调适 [J], 侯维东;黄明
3.心理训练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承受能力中的运用 [J], 高瑛
4.综合性心理训练对军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J], 甘景梨;吕存生;杨代德;张万恒;高存友;杨春;牛峰
5.自编心理应激问卷作为军人心理应激水平评估工具的研究 [J], 李权超;何英强;蒋忠军;徐书同;蓝新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人心理应激防御训练的效果比较

军人心理应激防御训练的效果比较

L gsis ia lay e in ia 5 0 2 hn o it ,Jn n Mitr R go ,Jn n 2 0 2 ,C ia c i
I btat 0bet e r e ue h t s idcd b lay eec e A s c】 r jci o rdc t s es n ue y mit xri .Meh d Mit y s f o v e r ir s to s la t n ir a
【 y wo d 】 Me tlh at Ke r s na e l h
Srs t s e
Su y o sc oo ia nev nin td fp y h lgclitre t o
Ar me my n
现 代 战 争 的高 技 术 特 征 与心 理 战 损 伤 的高 效 能性 , 加 了战争 的 残酷性 和 复杂性 。军事 应激 所 增
gu o e h n h c nrl f r h itre t n ( O0 ) lc s ta te o to at te nev ni e o P< .5.Co cu in P y h lgc l nevnin a n lso sc ooia itre t c n o
r d c h t s n u e y mi tr x r i . e u e t e sr s i d c d b l a y e ec s e i e
p y h s ma i y tms He r r t,b o d p e s r a d r n o l o lc s e e as e od d b fr s c o o t s mp o c a t a e lo r s u e n a d m b o d gu o e w r l r c r e eo e o

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预防和调适

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预防和调适

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预防和调适李浩新兵训练是新战友进入军营的起点,也是最艰苦最难以适应的一个阶段。

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加上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对未来的一切感到茫然无措,对现实的艰苦训练适应困难,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超负荷的强大的压力。

应激反应已经严重地影响训练效果和训练任务的完成,有时还会出现逃兵、自杀等严重的问题。

近几年笔者经常深入到新兵训练基地作基础的新兵心理调适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认为新兵训练心理应激反应的预防和调适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并且要形成一定的制度。

现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看法。

一、新兵训练心理应激的表现在新兵训练基地,带兵的干部经常向我反映,新兵训练工作现在越来越难作了,很多问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们说每天晚上很多新兵严重失眠或做恶梦,第二天早操起床困难,白天训练易冲动,对哨音反应过于敏感,出现肌肉紧张和呼吸困难,心慌胸闷,有些严重的出现思维和动作迟缓、目光呆滞、沉默无语,表情平淡冷漠,对事物没有兴趣,有时连家信都不愿拆看。

一位连长曾向我说过一个新兵,开始动作不很规范,带兵干部专门把他叫出队列让他做示范,给大家讲解,结果他反应迟钝,动作越做越差,反复下去竟然分不清左右,带兵干部就让他站在队列外看别人训练,到了晚上点名时,到处找不到他,最后在厕所里找到他,他说感到恶心,出现尿频尿急,原来他白天尿了裤子。

带兵干部笑话他是胆小鬼,他问题更加严重了,后来这名战士被送进了医院,这是一例典型的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疾患,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二、新兵训练心理应激诱因。

环境的转换是诱发心理应激的重要原因。

很多新兵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若掌上明珠,且大都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社会经验匮乏,一到部队就遇到了高强度的严格的军事训练,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严重不适应,这种环境的转换形成强烈的落差导致心理应激。

训练过程中,施训练者不能正确把握新兵的心理特点,方法简单甚至粗暴,也可以导致心理应激。

军人心理应激状况及策略

军人心理应激状况及策略

【 摘要 】 目的: 了解 目前我部 军人应激状 态, 总结缓解策略. .方法 : 从 新入伍 军人厦入 伍一年后 军人群体 中各抽取 1 0 0例 作为研 究对 象, 应 用军人 理 应激 自
评问卷( P S E T ) 及9 O项症状 自 评量表( S C L一 9 0 )对这 两组样 本的 理 应激状 态进 行测试 , 回收 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及 分析=结果 : 两组样本 的统计 结果显示 , 新入 伍 军人组 中有2 7 人表 现出比较 明显的 理 应激状态, 明显 高于入伍后一年 军人组 的2人 , ( P < O . 0 5 ) , 结果具有可 比性 ; S C L一 9 0显示 , 新入伍 军人组的躯体化 , 焦 虑因子分也 显著高于入伍 一年后 军人 组, ( P < 0 . 0 5 ) , 结果具有 可比性 结论 : 军人应急0理状 态与入伍 时间有 关, Af t - 时间越长 , 应激状 态反 应越 少, 躯体化焦虑
2结 果
两组样 本的统计结 果 小, 新入伍军人组 中有 2 7 人袭现 出比较 明显的心理 组, 入伍 一 年后军人 1 0 0 例, 为乙组 , 两组 样本均为 随机抽选 , 均 为男性 , 甲组样 本 中军人年龄在 ( 1 8 — 2 2 ) 岁, 平均为( 2 0 3± 1 2 ) 岁, 其 中高 中学历者 5 6人 , 大 应激状 态 , 占2 7 %, 全组 T分平均分为( 5 6 3± 6 . 2 ) 分, 明娃高于入 伍后 年军 学专科学历者 3 7 人, 大学本科学历者 7 人; 乙组样本中军人年龄在( 1 9 — 2 3 ) 岁, 人组 的 2人 , 及1 、 分平均分 ( 4 3 . 3 ± 3 6 ) 分, ( P < 0 0 5 ) , 结果具有可比性 ; S C I 一 平均 为( 2 O . 7±1 3 ) 岁, 其 中高 中学历者 5 4 人, 大学专科学历者 3 8 入, 大学本科 9 o显永 , 1 组 各因子分 均高于乙组 , 其 中躯体 、 焦虑 、 人际和强迫 因子分 , 均明艟 学历 者 8 人, 两组军人在性别组成 , 年龄分布 , 及学历等一般情况方两 比较 , 差异 高于乙组 , ( P< 0 . 0 5 ) , 结 果具 有可比性 。 3讨 论 不具有统计学: 蓉 义, ( P> O . 0 5 ) , 结 果具有 可比性 。 1 . 2纳 入 和 排 除 标 准 军人应急心理状态与入伍时问有关 , 人伍时间越 长, 应激 状态 反应越 少, 其 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所选用 样本均 为我部 的臀通 军人 , 全部 理解 两项量 裘 巾躯体 、 焦虑 、 人际和强迫是影响军人心理应 激状态 的较 为明 娃的闭索 , 针对 军 上所有 问题 , 清楚此次研究的 目的和意 义, 并 自觉配合工作 。 人 H常心理健康的维护 , 可以着 霞从这几力 面人 手进行有 针对 性的心 理疏 导. . 排 除标准: 排除近期 有重 大家 庭变 故 , 心理 遭受 创伤 , 或 执行 危 险任务 的 同时研究结果娃示的新人伍军 人 与入 伍一年 后 人 的心理应 激状 态就有 明 显 军人 。 不同 , 可以针 对性 的刘新 入伍 军人进行躯体 、 焦虑 、 人际和强迫 因 予相 关的心 理 1 . 3研 究 方法 疏导 , 使新人伍军 人能尽快 适应部 队生活 , 调艘 心态 , 保持 积极 健康 , 可以通过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为纸笔形 式, 两组均在 同 ・ 环境 F 进行 答卷 , 以团体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 有针对性 的辅 导等措 施加强 军人 的心 理 承受能 力 , 完善其 为单位进行 , 在统 一时 间内由本次研 究小组 成员进 行问卷 的发 放及 回收工作 , 人格 , 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 , 这 对 于维护军 人的心理 健康 , 增强 战 王 卜 力, 具有 熏 并进行 现场监督工作 , 确保 问卷结果 的真实有效 。本 『 灭研究应用 的调查 问卷为 要 意 义 军人心理应激 自评问卷( P S E r ) 及9 0项症状 自评鲢表 ( S C L一 9 0 ), 对这两 组样 本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测试 , 问卷全 部 回收后剔 除未完成 的 、 回答 有明 娃偏 向 参考文献 的各类无效问卷 其中军人心 弹应 激 自评 问卷( P S E T ) 【 J : 由1 0个题 目组成 , [ 1 ] 李权超 , 陈星伟, 杨建魁 , 等. 驻港部 队军人心理 应激状况及 其影响 因素分析 要求调查对象根据 自己近期的真实感 受按照 “ 没有 、 有时、 经 常” 的答案进 行三 [ J ] . 中国行为 医学科学 ・ 卫生预 防, 2 0 0 3 , 1 2 ( 6 ) : 6 8 0— 6 8 1 级评定 , 问卷 内昝均为被 弼查者 的各项应 激性症 状 , 各 项问题 答案 得分之 和 为 [ 2 ] 李权超 , 何英强 , 解 亚宁, 等 我军军人心理 应激 自评 问卷 的编 制 J ] 解放 被测试者的应激分数 。9 0 项症 状 自 评 髓 表( S C L一 9 0 ) 《 3 : 该量表 由 9 0个 关 r 军 预 防 医学 杂志 , 2 0 0 3, 2 1 ( 4): 2 5 6—2 5 8 . 应激症状的问题组成 , 答 案为五级评 定 , 从】 ( 没有 症状 )一 5 ( 极 严 霞) , 表示症 [ 3 ] 汪向东 , 王希林 , 马 弘, 等 心理 卫生评 定量表手 册[ J ] 中国心理 卫生 杂志, 状的严黍程度 , 最后根据 各项 问题的 分数 高低来 体现 被测 试者 的心 理健 康水 1 9 9 9 ( 增刊 ): 3 1 — 3 5 甲, 分数越 高表明被测试 者的身心症 状越严重 统计指标 错症状因子分。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训练心理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训练心理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训练心理摘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恐怖主义在全球许多地区滋生蔓延的情况下,确保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完成,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对部队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艰苦紧张的军营生活,使部分官兵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青年官兵处在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适应能力、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失衡。

关键词:军人心理问题训练心理【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013-02在现代社会中,一旦人们提起心理健康问题,马上把它同精神不正常联系在一起,仿佛涉及自己的心理健康与否,就会把自己归为“疯子”、“呆子”一类。

其实,心理愉快是心理健康追求的首要目标。

心理健康的科学定义[1]是指个体的心理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对人类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年代、民族、文化经济条件下是完成不同的,甚至不同的国家标准也各不同。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把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②性格健全,没有缺陷。

③情感和情绪的稳定和协调。

④智力正常。

⑤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为。

⑥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⑦适度的反应能力。

⑧注意的集中度和完好感知能力。

⑨健全的思维。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是指军人在学习训练、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

它是军人暂时的心理失调,不是心理疾病;它与思想问题有联系,但不宜笼统地归于思想问题。

处理方法以自我调适为主,基层干部的心理疏导和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了解青年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类型、成因和调适方法,对于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1 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2]1.1 适应问题。

从老百姓到军人,从战士到班长、军官,青年军人经常要面对新的情况,扮演新的角色,执行新的任务,适应新的环境。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教程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教程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教程一、了解军人心理行为训练的重要性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是军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士兵们在战斗中经历着高强度的心理和身体压力,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冷静的判断力。

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士兵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战争环境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二、培养士兵的心理韧性和稳定性1. 士兵们需要学会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通过模拟战斗和战争环境、训练士兵们的心理抗压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极端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

2. 建立士兵的信心和自信心。

通过真实的战场模拟训练,让士兵们亲身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战斗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3. 培养士兵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团队合作训练和任务分工,士兵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集体利益,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提高士兵的决策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1. 士兵们需要学会在战斗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通过战术训练和模拟战斗,培养士兵们的决策能力、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培养士兵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军事训练,士兵们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压力和冲动,保持冷静和理智。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四、加强士兵的沟通和应对能力1. 士兵们需要学会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通过团队合作训练、战术演练和模拟战斗,士兵们能够与战友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2. 士兵们需要学会应对战争环境中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通过模拟战斗和应急训练,士兵们能够学会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和有效应对,提高生存能力和战斗力。

五、保障士兵的心理健康和福利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军队应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士兵们处理战斗环境中的心理压力和创伤,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2. 关注士兵的个人需求和福利。

军队应关注士兵的个人需求和福利,提供合适的休假和娱乐活动,帮助士兵们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

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

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关键词】军人;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干预【关键词】军人;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干预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要经常面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挑战,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与职业性质有关,如战争爆发、反恐怖袭击、平息社会动乱、执行特种任务等,这类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危险性与艰巨性;第二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造成心理影响的突发事件,如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核泄漏、洪水、金融危机等,这类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第三类是灾难性事件的援助性工作,如飞机失事、海啸、矿难、地震、重大交通事故等事件,第一受害者虽非军人,但作为救助者,异常的场景使其心理受到冲击和伤害,这类事件通常具有紧迫性和震撼性。

但无论哪一种突发事件,都会诱发军人异常心理应激反应,对军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对预防和应对军人心理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1 突发事件与军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的外在表现突发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

在突发事件面前,军人个体如果没有类似的事件经验,也没有充分的应对准备,再加上外界信息的不明确性,很可能造成军人生理功能和心理机能的改变,而其中又属情绪异常最易被直接观察到[1]。

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疑虑、悲伤、沮丧、忧郁、易怒、绝望、麻木、孤独、紧张、烦躁、自责、过分敏感等各种负性情绪。

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肌肉高度紧张,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噩梦,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等。

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推理和判断能力下降,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信任他人,以及出现躲避和警觉反应,或者逃避现实,出现强迫行为,操作技能水平降低等。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是为了帮助士兵们在高压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战争应激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战时应激心理训练的例子:
1. 军事演习:进行实际的战场模拟演习,让士兵们亲身体验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压力。

这有助于他们适应战争环境,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2. 心理模拟训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模拟各种战斗场景和战争应激情境,让士兵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心理训练。

这有助于他们培养战争应激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3. 暴露疗法:通过逐渐暴露士兵们于战争相关的刺激物,如枪声、爆炸声等,让他们逐渐适应和克服对这些刺激物的恐惧和焦虑。

这有助于提高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对能力。

4. 情绪管理训练: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方式,帮助士兵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焦虑和压力。

这对于在战场上保持冷静和集中很重要。

5. 团队合作训练:组织士兵们进行团队合作训练,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培养士兵们之间的互助精神。

这有助于他们在战场上共同战斗,互相支持和鼓励。

这些训练方法有助于提升士兵们在战争环境中的心理韧性和战斗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战争应激。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教程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教程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教程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
自我认识是指人们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缺点,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

军人应该有
正确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限制,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

同时,应该学会控制
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工作效率和判断能力。

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
军人应该学会自我安慰和鼓励,保持冷静和坚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二、压力管理和适应能力
在军事活动中,军人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身体上的疲劳、心理上的焦虑、恐惧等。

军人应该具备压力管理和适应能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适当的锻炼、饮食和睡眠,可以有效地增强身体素质和精神抗压能力;通过及时沟通和交流,可以减轻
心理上的负担和焦虑;同时,军人还应该学会寻求并接受帮助,避免自闭和抑郁。

三、团队合作和群体心理
军事活动是一个集体行动,要求军人能够和队友紧密合作和协作,达到更好的目标。

因此,军人应该具备团队合作和群体心理,学会交流和沟通、信任和支持队友,强化团结
和配合。

通过集体讨论、团队建设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

总之,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自我认识、压力管理、团队合
作等方面入手,提高军人心理素质和战斗力。

通过实际训练和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军人的
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为完成军事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军人心理健康与应激

军人心理健康与应激

军人心理健康与应激2.1 概述军人职业具有环境复杂、条件艰苦、任务艰巨、机动性和危险性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军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军人的综合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始终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发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心理健康状况是衡量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维护健康的心理,培养良好的情感、气质和性格,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不仅是军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和预防过激行为及犯罪的需要。

2.1.1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正常的心理状态,适应各种环境,并经受得住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这里强调的是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强调了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的一致性。

它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性。

2.1.2 军人心理健康军人心理健康与一般人的心理健康有联系也有区别。

由于军队环境和任务的特殊性,对军人心理健康的要求比普通人的标准要高。

军人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体能、智能和军事技能,还要具有适合于军事环境的健康人格,能够较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战争环境,在军事训练、学习工作和执行任务中表现出良好的心身状态。

2.1.3 军人心理健康的评定关于心理健康的评定,国内外的提法较多,主要是以个体的认知、情绪、意志、个性、行为、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表现来确定。

2.1.4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导部队和军人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发生,维护和促进军人心理健康,以适应部队的需要。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是军队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军人应积极参与,尚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位,要注意主动学习和参与心理训练。

2.1.5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增强适应环境的心理准备青年入伍、战士入学阶段,面临着地域、环境、生活习惯的大变迁,少数人由于个性的缺陷和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出现焦虑、恐惧、退缩、软弱以及多愁善感的心态,产生心理的消极防卫,甚至导致中断训练和学习。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

战时应激心理训练例子在战争时期,人们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应对各种困难。

激励和训练士兵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战时,应激心理训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士兵们克服恐惧、焦虑和疲劳,保持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

在二战期间,美军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实验,即“箭塔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一些新兵被派往一座名为“箭塔”的小岛上,任务是在岛上找到隐藏的标有箭头的木板。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木板其实被埋在了土里,根本无法找到。

当士兵们找了很长时间都毫无结果时,他们开始感到绝望和沮丧。

但是,指导员却告诉他们,其实这只是一项训练,目的是考察他们的毅力和意志力。

这种应激心理训练有效地激励了士兵们,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寻找木板,最终找到了隐藏的箭头。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应激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士兵们战胜困难,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

除了军事训练外,应激心理训练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们经常通过心理训练来提高竞技状态。

在一些高强度的比赛中,运动员们可能会面临种种压力,如比分落后、观众嘘声等,这时候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应激心理训练,运动员们可以学会控制情绪,保持专注,提升自信心,从而在关键时刻取得成功。

另外,心理医生们也常常使用应激心理训练来帮助患者克服创伤和困难。

比如,在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后,一些人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低落、恐惧、抑郁等。

通过心理治疗和训练,医生们可以帮助这些人重新建立信心,重塑自信,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总的来说,应激心理训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平时,学会应对挑战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注重心理健康,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战时心理应激与心理救护

战时心理应激与心理救护
战时心理应激与心理 救护
主讲人:王秀花
2015.11.10
心理应激:心理压力医学上又称 为心理应激,是指来自心理的、社会 的、文化的各种事件,被大脑皮层接 受,在认知、人格特征等因素的作用 下,大脑将刺激信号加以转换成为抽 象观念,并进行加工、处理、储存, 再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相 互作用而导致各种疾病。
平时人防宣教、心理疏导的模拟演练
2.人防心理防护的专业性。组建人防心理防护专业队伍开展 宣传教育 活动。建立人防心理防护专业队伍。我们必须在城市组 建一支人防心理 防护专业队,通过专业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学知 识,熟悉心理疏导方法, 会使用心理防护器具。平时由人防心理 防护专业队深入机关、单位、学 校、社区组织群众开展人防心理 防护训练,战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3.人防演练的实践性。搞好训练 ,开展活动,发挥作用。队 伍的建设, 不开展活动,不组织训练。要坚持不懈抓好人民群众 的防务知识和训练。 要以保护自己为目的,切实抓好人民群众的 防空知识和技能工作。以社 会组织为依托切实抓好人防心理防护。 平时主要开展人防心理防护训练, 利用人防大型活动,开展心理 防护实践,提高心理防护本领,战时结合 战场情况对民众进行心理促导心理干预心理教育活动。
战时心理应激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3.消化系统。紧张、焦虑、激动、愤怒时,胃液分泌量增 加, 胃酸和胃蛋白酶之含量均增高,胃蠕动加快加速。抑郁、 悲哀、 沮丧时则胃液分泌量减少,酸度和胃蛋白酶之含量下 降,胃蠕动 减慢。极度紧张和恐惧时可以引起肛门括约肌松 弛而出现大便失禁。 4.骨骼肌系统。紧张、兴奋、激动、愤怒时,骨骼肌小血 管扩张,肌糖元动员,耗氧量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增强,因 而在愤 怒而进入决斗时,表现力大无穷。抑郁、沮丧时的变 化则相反。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关键词】中国军人;心理健康;应激;心理训练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人不但要面临战争的高风险,还要面临部队、家庭和社会应激等诸多问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

近年来一些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发现军人尤其是战士的心理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一些重大事故、恶性案件、非正常死亡多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个人战斗力和部队内部的安定团结,从而影响部队整体战斗力。

因此,重视军人心理健康,提高军人心理素质,加强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军队面临的严峻课题。

这一点在军内已基本达成共识。

本文对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综述如下。

1 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1.1 军人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其基础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于地方人群,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

王焕林等[1]采取分层抽取全军所有军、兵种的现役军人19662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获得了我国军人scl90常模。

结果显示,军人scl90总分为144.10±43.20,其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地方人群(p <0.01)。

原因为军队的主体由作战及训练部队组成,其军事行动强度大、机动性强,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其心理紧张度亦随之增高。

有调查显示[2~5],军种、兵种、性别、文化程度、军龄、职别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陆军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海军和空军;军官的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军人常模,士官其次,士兵最低;女军人普遍比男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文化程度低的兵比文化程度高的兵、新兵比老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低。

心理问题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等方面。

1.2 生活环境可明显影响军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由于职业要求,军人常驻扎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如驻新疆部队,由于新疆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兵营生活相对艰苦,交通及通信相对不便,更易有孤独苦闷的感觉,加上训练强度高、作风纪律严、任务重等,更易出现压抑、情感脆弱等心理变化。

部队官兵常见心理问题防治对策

部队官兵常见心理问题防治对策

部队官兵常见心理问题防治对策随着现代化军队建设的不断推进,军队官兵在服役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为了保障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势在必行。

一、常见心理问题1.情感焦虑:部队官兵经常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中,常常会感到压力和焦虑,同时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也较为困难,这导致他们情感上比较孤立,容易出现情感问题。

2.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遇突发事件,特别是遭受伤亡,会对军人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创伤,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3.失眠抑郁: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和执行任务,以及缺乏充足的休息,会导致官兵出现失眠、抑郁等问题。

4.个性心理障碍:一些官兵由于个体差异、生长环境等因素会表现出个性心理问题,如心理偏执、嫉妒心理等。

二、对策措施1.坚持心理测评:心理测评对于发现官兵的心理问题,及早干预很有帮助。

所以,军队需要坚持心理测评,对官兵进行评估和筛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军人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文化娱乐,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面,缓解压力,增强抗压能力。

3.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服务:军队应该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机构,向遇到问题的官兵提供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服务,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4.关注家庭问题:军队应该加大对官兵家庭的关注力度,并采取措施加强与家人的联络,同时也要关注退伍军人的心理健康。

总之,军人肩负祖国的重任,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军事活动成功的关键。

军队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保障体系,为官兵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关爱,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方法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方法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方法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放松训练:通过放松身体来调整紧张的心理,保持身心一致。

在日常训练空隙做一些放松身体的运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自由舞蹈、适量跑跳运动等等,还可以配合深呼吸、小睡等活动,以改变官兵的心理状态。

2. 暗示训练:运用出声的或内隐的言语信息或某种特定的动作姿势来主动地调控自身的心理状态,以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比如在寒冷条件下强行军时,可给予自己一些有利身心的心理暗示,比如“我充满了力量,今天天气很好”等等。

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人体的代谢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容易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感和疲劳感。

3. 催眠练习:通过生理调控、语言暗示等方法调整军人们的心态,并放松身体。

在训练和战斗空隙,利用催眠技术能够使军人尽快从紧张应急的情绪中出来,有效减少紧张情绪的积累,从而延长心理耐力。

这些方法有助于军人更好地应对紧张、压力等情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部队心理应激训练探索

部队心理应激训练探索

部队心理应激训练探索作者:王尧张涛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7期摘要:部队心理应激训练是以遂行多样化任务牵引,以提高官兵有效调节心理应激的能力为目标,应用系统脱敏法,搜集实况素材,依托素材库进行事前训练,有效提高部队战斗力。

关键词:部队;心理应激训练;系统脱敏法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7-0248-01部队遂行任务环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多样性对官兵的心理耐受力和应激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官兵在执行不同任务时,现场的恐怖场面或惨烈场景往往会对冲在一线的官兵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危及他们的心理安全,进一步引发急性应激障碍。

尤其是恐怖袭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手段越来越极端和残忍,这就需要官兵高质量、高效率的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

心理应激训练部队还处于探索阶段。

为了更大程度的实现训练效果,可以采用模拟与官兵工作相关的真实场景的方式进行事前训练,以系统脱敏疗法为依据,辅以有效的放松训练。

系统脱敏技术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程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以增强个体的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传统的系统脱敏技术包括三个程序:建立焦虑或恐惧事件等级、放松训练、脱敏的练习。

建立焦虑或恐惧事件等级是找出所有使求助者感到焦虑或恐惧的事件,然后由求助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而放松训练就是通过控制呼吸和调节肌肉紧张感等手段,使个体掌握面对紧张的情境及时调整自己到放松状态的能力。

脱敏的练习是个体利用学到的放松技术进入放松状态后,想象并体会低等级的刺激事件,利用放松对抗刺激事件引起的紧张状态,当低等级刺激事件不再引起紧张时,个体逐步提升想象的刺激事件等级,并重复以上步骤。

传统的系统脱敏技术只适合个体逐一操作,考虑到部队群体的同质性,以及有限的训练时间、空间,可以简化传统程序。

军人心理应激与心理训练aaaa

军人心理应激与心理训练aaaa

你是否经常在同一时间干几 些有感染力的手势,如攥拳
件事?
头或敲桌子?
你是否经常把话题转到你感 你是否认为行动迅速是成功
兴趣的问题上?
的关键?
当你休息时是否有点负疚感?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
你是否经常不注意环境中的 新事物?
用数字给你的成就打分,如 挣得钱数、工作的数量等。
军人职业应激的心理症状
有辆卡 车挡住 了我的 视线。
A型行为模式
在谈话中你是否过分强调一 你是否更关心结果而不是过
些词,而对最后几个词一带 程?
而过?
你是否经常在很短时间内安
你行动、吃饭、走路的速度 排很多事情?
是否总是很快?
你是否发现你和也喜欢赶时
当事件的进展不如你所愿时, 间的人在暗地里竞争?
你是否会变得不耐烦或生气? 在交谈时,你是否喜欢用一
胃肠失调,如溃疡; 身体受伤; 身体疲劳; 死亡; 心脏疾病;
汗流量增加; 皮肤功能失调; 头痛; 癌症; 肌肉紧张; 睡眠不好。
军人职业应激的行为特征
拖延和避免工作; 没胃口,瘦得快;
表现和工作能力降低; 冒险行为增加,包括
酗酒和吸毒; 工作完全破坏; 去医院次数增加; 为逃避而饮食过度,
刺激的剥夺与超载
影响应激性评价的因素
错误知觉 情绪性 不确定性 自我效能 归因模式
对发生车祸的归因
一般 特殊
内部
稳定 不稳定
我一向 我疲倦 对机械 时做不 不在行。 好任何
事。
我开车 技术太 差。
我累了 就开不 好车。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今天路 上塞车 太多。
今天日 子不好, 诸事不 宜。
那个转 弯引起 很多事 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的工作
生活事件应激
预防策略
通过调整生活躲避应激源; 调整要求水平; 改变引起应激的行为方式; 扩展应对资源
——身体优势 ——心理优势(信心、控制感、自尊) ——认知优势(信念、时间管理、专业能力) ——社会优势(社会支持、友谊技巧) ——经济优势
斗争策略
监视应激源和症状 集中资源
刺激的剥夺与超载
影响应激性评价的因素
错误知觉 情绪性
不确定性
自我效能 归因模式
对发生车祸的归因
内部 稳定 不稳定
一般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今天路 上塞车 太多。
那个转 弯引起 很多事 故。
我一向 我疲倦 对机械 时做不 不在行。 好任何 事。
我开车 技术太 差。 我累了 就开不 好车。
导致肥胖; 由于胆怯、吃得少, 可能伴随抑郁;
财产,偷窃; 与家庭和朋友的关系 恶化; 自杀或试图自杀。
军人职业应激因素
工作条件——工作数量超载、工作质量超载、
生产线歇斯底里症、人的决策责任、物理危险、 倒班、技术应激; 角色应激——角色模糊、性别偏见、性骚扰; 人际关系——不理想的工作和社会支持体系、 政治竞争和嫉妒和生气、缺乏对人的关心; 职业发展——降职、升职、工作安全性、抱负 心受挫; 组织结构——僵化结构、政治斗争、监督不足 和训练不足、不参与决策; 家庭影响——夫妻缺少支持、婚姻冲突、双重 工作应激。
攻击应激源(解决问
题、坚定、脱敏) 容忍应激源(认知重 组、否认、感觉集中) 降低唤醒(放松、倾 诉、宣泄、服药)
自发产生放松练习
手臂和腿的加重练习; 手臂和腿加热练习;
心脏的加重与加热练习;
有节奏的呼吸; 使腹部加热; 使前额发凉。
自发产生放松训练
看看自己的前额; 使大脑沉浸在对



程? 你是否经常在很短时间内安 排很多事情? 你是否发现你和也喜欢赶时 间的人在暗地里竞争? 在交谈时,你是否喜欢用一 些有感染力的手势,如攥拳 头或敲桌子? 你是否认为行动迅速是成功 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 用数字给你的成就打分,如 挣得钱数、工作的数量等。
军人职业应激的心理症状
今天日 子不好, 诸事不 宜。
有辆卡 车挡住 了我的 视线。
特殊
A型行为模式
在谈话中你是否过分强调一 你是否更关心结果而不是过

些词,而对最后几个词一带 而过? 你行动、吃饭、走路的速度 是否总是很快? 当事件的进展不如你所愿时, 你是否会变得不耐烦或生气? 你是否经常在同一时间干几 件事? 你是否经常把话题转到你感 兴趣的问题上? 当你休息时是否有点负疚感? 你是否经常不注意环境中的 新事物?
焦虑、紧张、迷惑和 孤独感和疏远感;
急躁; 厌烦和工作不满情绪; 疲劳感、生气、憎恨; 精神疲劳和低智能工 情绪过敏和反应过度; 作; 感情压抑; 注意力分散; 交流的效果降低; 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 退缩和忧郁; 自信心不足。
军人职业应激的生理症状
心率加快,血压增高; 呼吸问题; 肾上腺激素和去甲肾 汗流量增加; 皮肤功能失调; 头痛; 癌症;
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胃肠失调,如溃疡; 身体受伤; 身体疲劳; 死亡; 心脏疾病;
肌肉紧张;
睡眠不好。
军人职业应激的行为特征
拖延和避免工作; 没胃口,瘦得快; 表现和工作能力降低; 冒险行为增加,包括 不顾后果的驾车和赌 酗酒和吸毒; 博; 工作完全破坏; 侵犯他人,破坏公共 去医院次数增加; 为逃避而饮食过度,
颜色的想象中; 专注物体; 抽象转化; 超越感受; 想象他人
如何应对压力反应?
体能 训练 是非 常必 要的
休息好才能战斗好
补充能量
控制感
收集信息
激励
及时救护
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
军人心理应激与心理训练
应激
应激指使人感到紧张的
事件或环境刺激。 应激指人体内部出现的 解释性、情感性、防御 性的心理应对状态。 应激指人体对需要或伤 害入侵的一种生理唤醒 反应。
执行猴与伙伴猴(布莱利1955)
警戒反应 抗拒 衰竭
应激的认知系统(出院病房)
标定——为事件指定意义; 猜测——对未知的推论(积极与消极模式); 填空——寻求信息。
减少职业应激的个人策略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 接受自己的力量、缺点、成功和失败; 拥有一个能够坦率交谈的好朋友; 用积极有建设性的行动来对待工作中应激
的来源; 除了与战友交流外,保持自己的社交生活; 从事工作以外的创造性活动; 使从事的工作有意义; 用分析法对待个人应激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