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问题,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不断深入,教育创新改革向纵深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的。它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有利于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内容已作为中小学核心课程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此可见,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国内外在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新思路和新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在学校里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次所确定的研究课题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而产生的。它全面概括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实施策略和指导方法。通过研究,旨在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科技兴国信念、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广博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参与、动手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以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引领青少年学生创新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目标:①探索一套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策略,并通过创新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②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带动各学科深化教学改革,使原来的以教为主的传授式教学真正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创造性教学。③能促使学生优化学习行为,从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精神,能不断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2.研究内容:
①明确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意义和目的。
②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实施策略。
③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导方法。
3.研究假设和创新点:
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指导方法。
难点: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实施策略。
创新点: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育新体系,有机地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得到训练,科学素质得到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方法:
①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采用量化与非量化手段了解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理性分析,从理论上提高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认识,进而把握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②采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有关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实施策略。
③以行动研究法作为探讨创新教育规律,验证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
④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相结合,依据我们制定的课题规划,结合参与学校实际和课题的具体实施情况,重视过程形成和技术的创新。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研究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主动地建立与应用的各方面的条件,形成典型,以点带面,使之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目的,总结出在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成果。
2.课题研究思路和步骤:本次设计的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为保证课题实施内容的落实,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共分为四个阶段来实施完成。
第一阶段(2013.3——4月)——确定实施对象,通过问卷、提问和访谈等形式,让实施对象全面了解、明确开展本课题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阶段(2013.5——12月)——实施活动的阶段,强化组织与实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的创新,总结实施活动的策略。
第三阶段(2014.1——3月)——创新指导方法,保证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
第四阶段(2014.4——6月)——总结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活动,整理写出实施本次活动的研究报告,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3.技术路线:①严格执行甘肃省教科所和嘉峪关市教研部门对课题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咨询,寻求帮助,接受对课题实施成果的审查和验收。
②服从柳林镇宋村小学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对此
课题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以保证课题实施质量的评估。
③努力开展课题的实施工作,虚心请教,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实施的各项具体任务。
④及时整理资料、存档,不断总结经验和实施课题的理论。
四、预期研究成果。
系列论文一:《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和目的》系列论文二:《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系列论文三:《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方法》
课题研究报告:《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方法》。
五、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及主要参考文献。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荣获2014年全省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2.《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科技活动方案,荣获2014年第七届县级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