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都淮安及其历史地位的形成
淮安大运河文化作文
淮安大运河文化作文一、淮安大运河的历史渊源淮安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
而淮安的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水运干线,连接了长江和黄河,全长约1,794公里。
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中华民族文明与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淮安大运河文化的特色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辉煌。
在淮安境内的大运河沿线,有着许多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体现了淮安大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淮安的大运河文化体现在建筑上。
顺着大运河沿线来到淮安,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群落。
例如,淮安市区内的盐城大街和运河街,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这些建筑以其特有的气韵和精美的雕刻赢得了众多游客的赞美。
其次,淮安的大运河文化体现在传统艺术上。
在大运河沿线的村落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和艺术表演。
例如,淮安的扇子、剪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大运河沿线的村庄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戏曲表演,如秧歌、粤剧等,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再次,淮安的大运河文化体现在民俗风情上。
在淮安沿线的村庄,许多古老的民俗还在延续着。
百姓们举行的传统节日、民间婚嫁礼仪等,都是淮安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淮安的大运河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其中的灯船表演更是独树一帜。
三、淮安大运河文化的意义淮安大运河文化不仅仅是地方文化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它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首先,淮安大运河文化体现了古代人民对水利工程的智慧与勇气。
建设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人民对水运交通的重要创新,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淮安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古代人民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淮安大运河文化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兴盛。
淮安简介
淮安简介:淮安是一代伟人开国总理的故乡,是文化名城,像涟水,洪泽,金湖,盱眙四个县。
清河,清浦,淮安,淮阴四个区,另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辖区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城市化率达45%,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
(1)魅力淮安:淮安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具体于4万年前下草湾古人类就留下了新世纪文化。
举世闻名的清涟港文化也发现与此。
明清时期,中国漕运盐运的枢纽地段,使淮安享有“今无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舟”的美誉。
自古就是南船北马,九省通渠的南北交汇之地和区域交通枢纽。
厚重的历史给这块风水宝地以诱人的景色。
改革的春风让这片热土迸发出昂扬的活力。
全市上下倾力打造的苏北重要城市和“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集聚新高地,让今日的淮安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淮安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
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成为五张城市名片。
1,文化名城:淮安秦始至现,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名族英雄关天培等。
全市共有国家和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
2,运河之都:明清时期,淮安是全国漕运之会。
漕运制造,漕粮储备转运,河道治理和淮北盐集散五大中心。
康乾盛世时,人口超过50万,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京杭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淮安因地处秦岭,淮河一线,其后上具有典型的南北温带与亚热带过度特征,获得国家政委局批准建成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
3,伟人故里:一代伟人周恩来诞生在淮安,并在淮安生活了12年。
现存有周恩来故居,童年读书处,和周恩来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美食之乡;。
大运河考察记之淮安
大运河考察记之淮安作者:石永民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3年第3期淮安,取淮水安澜之意,位于大运河入淮之口,古城历2200 多年,至今城址不变,风貌犹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运河淮安段北起骆马湖民便河船闸,南迄北运西闸,全长169公里,横跨淮、沂、泗诸水系,贯通骆马湖、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五大湖泊,成为淮安灌溉、防洪、防涝、航运结合的主要河流。
淮安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有“运河之都”之称。
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百余万人开挖通济渠后,江南贡赋皆经淮安北运,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唐代,楚州城以其繁华被白居易称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隋唐宋时期,掌管漕运等的淮南转运使行辕在楚州,楚州成为“江船达扬州入淮,汴船自清口达河阴”的中转枢纽。
明代中叶,为了确保漕运用水量,明政府规定“淮河以北的船只,除漕船照章通行外,其余船只一律禁止通行”。
于是淮阴就成了“南船北马”的分界点。
明清两朝,漕运达于鼎盛时,淮安“常盈仓”有廒八十座,可容纳漕粮150 万石。
明代又在清江浦创办清江漕船厂,绵延23 里,工匠6000 多人。
清代淮安融“漕、河、盐、榷”四大重地于一身,繁华一时,康熙、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均驻跸此地。
淮安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誉。
淮安古迹名胜众多,漕运文化特色显著,积淀深厚。
明清时期淮安城市的繁华,更是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涌现出一大批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
如“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汉辞赋家枚乘,《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周恩来总理就出生在淮安。
淮安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著名的淮扬菜肴通过大运河舟楫往来,扬名天下。
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巫支祁的传说、水漫泗州城传说、南闸民歌、洪泽湖渔鼓、金湖香火戏、洪泽湖渔具制作技艺、淮安茶馓制作技艺、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洪泽湖渔家婚嫁习俗,以及淮阴马头灯舞、淮剧、淮海琴书、洪泽湖木船制造技艺、高沟酒酿造技艺,“淮扬菜传说”、“高家堰传说”、白马湖打夯号子、高涧腰鼓、软兜长鱼烹饪技艺、淮河服饰等。
淮安:天下之中,运河之都
淮安:天下之中,运河之都作者:越声来源:《小演奏家》2018年第06期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位于大运河与古淮河交汇处,地处我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素有“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的美誉,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盛赞淮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在历史上,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既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
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淮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
淮安运河文化之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此后邗沟经不断开凿整修,至公元1293年形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
淮安运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淮安运河博物馆就是一座具有厚重运河文化特征、鲜明地方文化气息和独特生态园林特点的综合类博物馆群,总占地面积达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博物馆主体坐落在清江浦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运河中洲岛上,下辖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运河楹联馆、大运河名人馆、陈潘二公祠及周信芳故居陈列馆,博物馆群运用图板、书画、人物蜡像、幻影成像、场景再现、实物展示、多维全息数码互动游戏、声光电技术等复合方式布展,呈现了运河历史、地方戏曲、当地名人、河道治理、漕粮仓储运输对“运河之都”淮安的影响。
其中,淮安戏曲博物馆是展示和宣传淮安戏曲历史和成果的重要阵地。
淮剧由苏北民歌、号子、民间说唱及香火戏发展而来,产生于两淮(淮阴、淮安),流行于盐阜(盐城、阜宁)、扬泰(扬州、泰州)以及沪宁沿线和皖东地区。
穿行于博物馆内,随处可以感受到王瑶卿、周信芳等戏曲大师和傩戏、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
从千古名将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淮河以甘甜丰润的乳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淮安人,也哺育了一位又一位历史丰碑式的将相之才和文学巨匠。
基于考古资料分析大运河在淮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cerch淮安被称为运河之都是有原因的。
在古代,“都”具有独立的区域性,可以是政治决策中心,也可以是军事指挥中心,同时还具备经济调控中心和文化辐射中心的作用。
“都”可以说是全国社会的缩影。
在当今社会,淮安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都有了很大的规模,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很多便利的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
一、大运河在淮安的历史地位(一)政治地理方面的地位淮安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处于南北的要冲。
淮安在古代是一个运输漕粮的中转站,属于河务重镇,同时兼具盐务。
这些优势令淮安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关键地段,也因此承担着独特的职能。
明清时期,朝廷在淮安设置了水运管理机构,可见当时淮安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根据史料记载,清代在淮安成立有具体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治理中心、漕粮装运中心以及淮北盐的集散中心等。
根据现存的物志史料可以发现,淮安存有河道总督遗址、府衙以及清江浦丰仓遗址、淮安钞关遗址等。
这些遗址能够充分证明在古代朝廷对淮安的重视,也证明了淮安在京杭大运河中起到的作用。
当朝廷重视一个地方之后,这个地方的政治地位必然会有所提升,淮安便是这样。
因为朝廷的重视逐渐发展了一批古镇,这些古镇的结构具有很明显的特点。
淮安古城是我国唯一个三座城相连的古城。
这其中必须要提到清河旧县遗址。
这个地区在古代完全是淮安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江浦原是明朝永乐年间陈暄开凿的运河,自从开凿之后并成为了漕运、水利、河道以及盐运的枢纽,成为了非常闻名的商埠。
清朝清江浦原移到了清江浦。
现在这个地方还存留了很多的遗址,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诸多出名的城墙。
(二)文化方面的地位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不管是现在的城市还是古代的城市。
淮安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在古代淮安凭借自身的运河文化,成为了一个当时很重要的文化辐射中心。
运河淮安段文化相当丰富,由于是南北联系的重要城市,南北文化都在这里有所体现,并发生了融合,令其呈现出与很多城市不一样的文化和思想。
运河之都——淮安的兴衰
一、我们的家乡淮安属江苏省省辖市,位于苏北平原中心地域,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涟水、洪泽、金湖、盱眙4县,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17.68万。
距今约四万年,淮安已出现人类足迹。
相传大禹曾治水于此,故其名有淮水安澜之意。
南齐时期,“淮安”之名始见。
历史上淮安曾经一度兴盛,成为全国性城市,走出了多位历史名人,但近代却不断衰败,尽失历史荣耀,从一座繁华的大城市蜕变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苏北小城。
淮安,是一座拥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了解淮安的兴衰历程,有助于我们找出兴衰的原因,找到淮安发展的方向,为家乡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兴盛的基础夏朝伯益的后裔在淮安地区建立了封国——徐国,创造了发达的农牧业和纺织业。
今天出土了大量当时使用的钱币,说明当时的商贸也很发达。
淮安地区处于交通枢纽,淮阴故城、泗口镇和北辰镇(即淮安前身)先后兴起。
当时陆上交通干道善道也经过淮安,在这一古道上出土了大量文物,如著名的陈璋圆壶。
淮安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也有所发展。
淮安地区扼交通要津,富灌溉之利,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秦汉时期,淮安地区的水利工程得到较大发展。
汉献帝时陈登筑高家堰30里,阻挡了淮河洪水,淮安土地丰饶,农业繁荣,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三、淮安的繁荣(1)大运河的开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百余万人开通自洛阳至泗州的通济渠,又征发淮南十余万人将邗沟截弯取直。
隋大运河在淮安境内总长约300里,“渠广四十步,旁皆筑御道,树以柳”。
这条劳动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开凿的大运河给淮安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其历史意义被后人无数次地评说。
唐代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评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民南迁,开发江南,我国的经济中心向南迁移。
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南北漕运(供给皇粮的水上运输)兴起。
淮安文化
淮安文化特色江苏省淮安市,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位于江淮平原东部,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淮安交汇,历史上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的文化特色也因处于南北交汇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安文化。
一、运河文化漕运以盐粮为主,而粮食和盐都是国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中华王朝的命脉所在。
作为明清两代融“漕、河、盐、榷”四大重地于一身的淮安繁华一时,康熙、乾隆六次南巡均驻跸此地,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1、水利文化淮安段大运河的开凿、治理和相关治河保运衙署的兴废过程,以及相关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兴废过程是淮安历史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淮安一直是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也是水利设施工程最多的一段。
清康熙时,河道总督行馆设于淮安清江浦。
清代雍正后,江南河道总督署设在淮安。
2、漕运文化隋代开南北大运河,唐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漕粮和漕盐运输,北宋时漕运量大幅增加,南宋时南北漕运受阻。
明、清时漕运为最盛。
一千多年的漕运文化反映了漕运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漕运有关的漕船制造文化以及与漕粮运输装卸地点相关的漕运码头文化和与漕粮储存、转搬相关的漕仓文化等。
3、淮安城市商业文化由于淮安一直是运河线上的一座枢纽城市,因此淮安商业文化很丰厚,并且打上大运河的烙印。
唐、宋时淮安商业就很繁荣。
明、清时漕运总督署、清代河道总督署,明、清淮北盐运分司、税关的设立和造船厂、漕粮转搬仓建成后,淮安商业达于鼎盛期。
4、榷关文化明清时淮安的商品贸易非常发达,朝廷为了保证商品税的征收,在淮安设立税关。
淮安关是运河沿线的重要税关之一。
淮安税关折射出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税收制度,其文化遗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5、运河宗教文化淮安历史上的水神崇拜很兴盛,建有很多庙宇祠堂,如淮渎庙、陈潘二公祠、惠济祠、栗大王庙、风湖大王庙、金龙大王庙等,除史书有相关记载外,今还有若干遗存。
淮安大运河的历史作文
淮安大运河的历史作文
淮安大运河,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是中国境内大运河的一段重要水道。
淮安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淮安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淮安是吴国的一部分,随后历经战争和政权更迭,大运河也在不断建设和修整之中。
大运河贯穿淮安市区,河水幽深静谧,沿岸遍布古老的石桥和历史悠久的建筑。
在古代,大运河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重要水道,是商贾往来的要道之一。
淮安作为大运河的重要港口城市,曾是繁华的商业中心,许多商贾云集于此,使得城市兴盛一时。
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淮安大运河见证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迁,也留下了许多历史的印记。
沿河修建的古城墙、古桥、古街以及古建筑等,都是淮安大运河历史的重要见证。
这些古老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让人们可以窥见过去的辉煌和荣耀。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运河的功能逐渐式微,曾经繁华的淮安也经历了起起落落。
但是,在当代,淮安大运河却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段古老的历史之美。
总的来说,淮安大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段,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它见证了古代商贸的繁荣,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也昭示着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活力。
淮安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水道,更是一段承载着文明与传承的历史长河。
让我们珍惜历史,传承文化,共同守护这段珍贵的地域文化遗产。
1。
运河之都——淮安(讲稿)
运河之都——淮安从高空中俯瞰中国大地,惟见两条“巨龙”组成了一个汉字的“人”,飞舞灵动,若隐若现。
这,可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贡献给地球的一个奇迹,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阳刚、雄健、高矗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妩媚、深沉的一“捺”,就是大运河。
而淮安境内运河,曾是全长1700余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历史最辉煌、地位最重要的一段精华——明清两代五百多年间,无论在国家统治者还是寻常百姓眼里:她,都是大运河的中枢和灵魂。
故2008年,在全国政协举办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高端论坛上,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市“运河之都”称号。
一、中华大地上最早的运河——徐国运河淮安盱眙境内下草湾,考古发现约四万多年前晚更新世新人类的遗存,这是江苏大地上最早的氏族聚居群体。
大约距今六七千年前,青莲冈、钵池山等近水台地上,长期定居着一些氏族部落,形成了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母系氏族公社。
这就是由郭沫若亲自命名的青莲冈文化(略晚于河姆渡,早于大汶口、龙山文化)。
发达的徐文化:勤劳智慧的徐人,以善织帛与制作青铜器饮誉中原华胄,以歌舞器乐遥启吴韵楚风。
伯益的后代徐国人开凿了最早的陈蔡运河(早于吴国的泰伯河、秦国的郑国渠),向国都大徐城源源不断运输粮草。
可惜,其遗迹现已淹没于洪泽湖底。
(图一:烟波浩渺的洪泽湖。
见《淮安》影集37页。
)二、至今仍在通航的古运河——邗沟隋炀帝开运河、乘龙舟、看琼花的艳史,一千多年来,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其实最早开凿邗沟的,是野心勃勃北上中原争霸的吴王夫差。
春秋末,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吴国灭徐。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连接江淮的运河——邗沟:由长江北岸邗城起,经邵伯湖、高邮湖、宝应湖接射阳湖到淮河南岸的末口。
全长200多公里。
孕育了两座因水而兴,缘水而盛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与淮安。
(图二:文通塔苑。
15页)三、隋唐南北大运河之山阳渎隋文帝杨坚为统一中国攻打南陈,开皇七年(587)大体循邗沟故道疏浚重修了山阳渎。
“运河之都”的形成及其嬗替
T he Form a t ion an d Evo lu t ion of “Can a l C ity”
XUN D e - lin (Huai’ an M unic ipal Local H istory R esearch Office, Huai’ an J iangsu 223001, China) Abstrac t: The for m ation of the status of " Canal C ity" Huai’ an was not only dec ided by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 tion but also benefited from the weighed political decision - m aking of the M ing and Q ing imperia l cour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 ent in the m anagement of an important section. The decline and evolution of the city was c lose ly related to the C anal. Key wor ds: H uai’ an; Canal C ity; the Canal
小清 口和 邗 沟 入淮 处末 口 。我们 这 里讲 的“ 两 淮” , 主要是第三种含 义。历史上两淮的兴衰 , 主 淮河的交汇处 。这里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人工 要取决于运河 、 淮河、 泗水 、 黄河 , 特别是大运河交 河段 — — — 邗沟 入淮处 , 以 及中运 河的前 身 — — — 古 通运输系统的变迁 。 泗水入淮处 ,城市是完全因水运而产生 、 因运河而 远古时代 , 两淮位于淮河三角洲平原上 , 地势 兴起的 。而其“ 运河之都 ” 地位的 形成 , 则不仅是 卑下 。古淮河由 安徽五河县 迤逦入境 , 经盱眙县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 而且得益 于明清朝廷 政治上的权衡决策及 中央重要管理机构 的驻节 。 城西 , 东北流至龟山 , 斜穿洪 泽凹陷区 , 达淮阴故 城马头镇西 ,又东北流经清江浦与王营镇之间 , 转 其衰变嬗替亦与运河息息相关。 而东南流 , 经古淮安 城北东北流 , 经涟水城南 , 又 1 以淮阴故城为中心 ,淮安城市的三 东北流 , 至云梯关入海 。古泗水由今徐 州睢宁县 古邳镇东南流 , 大 体沿今宿迁市 宿城区 、 泗阳县 、 点式肇兴 淮安市淮阴区境内的废黄河 东南流 , 至 淮阴故城 今天的淮 安市区 , 即是 历史上 通常说 的“ 两 码头镇北分两支流入淮河 , 其西北为小清口 , 北为 淮” 。历史上的“ 两淮 ” , 大致有三种含义 : 一是泛 大清口 。史书上讲的泗口 ,多指大清口 。 指淮河南北的广大地区 ; 二是指淮阴 (元明清时期 早在夏商 周时 期 , 淮安 就是 南 北交 通枢 纽 。 称清河县 ) 、 淮安 (史称射阳县 、 山阳县 , 今楚州区 ) 《 尚书 禹贡 》 述九州 贡道 : 扬 州贡道是“ 沿 于江 二县 ;三是指 今市区 中分别 属于原 淮阴县 (清河 海 ,达于 淮泗 ” ; 徐 州贡 道 则是“ 浮 于 淮泗 , 达 于 ) 区、 清浦区的大部 、 淮阴区王营 、 西坝 、 码头、 杨庄 河” 。显然 ,二 州贡道以淮阴故城北岸的淮 、 泗水 和原淮安县 (楚州区淮城 、 河下 、 板闸 、 河北 ) 的部 交汇处的大小清口为转轴 , 位于大清口 的泗口古 分 , 它们分布于 古淮河两岸 , 横跨泗水入 淮处大 、 镇和淮阴故城 , 是最早因水运而兴起的沿淮 、 沿运
介绍淮安
淮安旅游推荐
历史人物景点
周恩来纪念馆 吴承恩故居 明祖陵 韩信故居 关天培祠 管鲍分金亭
古建筑
镇淮楼 东阳城遗址 古泗州 洪泽湖大堤 中国漕运博物馆 千年河下古镇
淮安自然景观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甘泉山 清晏园 楚秀园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 樱花园
中国漕运博物馆
中国漕运博物馆坐落 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 区漕运广示漕运文化而筹 建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 是2002年中国重大 考古发现之一,漕运 博物馆建与漕运总督 署遗址相整合,向世 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 迹和历史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淮安的历史名人
周恩来
韩信
刘鹗
梁红玉
吴承恩
枚乘
赵嘏
张耒
关天培
阎若璩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 小名大鸾。原籍 浙江绍兴,生于 江苏淮安。中华 人民共和国开国 总理,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之一, 伟大的政治家、 军事家,享誉世 界的外交家。
韩信
【淮 剧】 淮安是淮剧的主要发源地和流 行地区。它主要是由农村秧歌、 号子形成的“哩哩调”,青苗 会上僮子演唱的“香火戏”, 昆曲、徽班艺人带来的其它剧 种剧目和唱腔逐渐混合发展而 成的,大约有100多年历史。主 要曲调有老淮调、下河调、拉 调、靠把调、自由调,均用方 言演唱。传统剧目早期有“九 莲十三英”(剧目名称中均带 “英”字或“莲”字),后经 改革整理,有《白蛇传》、 《杨家将》、《牙痕记》、 《秦香莲》等,其中“断桥”、 “告御状”、“河塘搬兵”等 唱段家喻户晓,绝大多数人都 会哼上几句。目前流行于上海 与苏北地区。
江苏省淮海中学
淮安“运河之都”历史地位的确立
淮安“运河之都”历史地位的确立
苟德麟
【期刊名称】《江苏地方志》
【年(卷),期】2024()3
【摘要】淮安,位于大运河中部,是横跨宋元明清时期的黄、淮、运河交汇处。
明清时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朝廷相关的政治举措、治水方略,使得淮安成为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黄准运河道治理中心以及全国著名的准安椎关所在地,从而确立了“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
【总页数】6页(P4-9)
【作者】苟德麟
【作者单位】淮安市大运河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从大运河漕运与北京的关系看淮安城的历史地位
2.从考古资料看淮安在大运河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3.论历史时期淮安在运河水运中的地位与作用
4.基于考古资料分析大运河在淮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5.运河之都淮安及其历史地位的形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淮安的历史演变概括50字
淮安的历史演变概括
1.青莲岗文化:6000年前,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载入史册的“青莲
岗文化”。
2.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
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
市境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始置
县邑有淮阴(治今淮阴区马头镇)、盱眙(治今盱眙县城东北)、东阳(治今盱眙县马坝东南)。
4.隋唐五代时期: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建置也较稳定,大抵淮北属泗
州(治今盱眙县城北淮河对岸),淮南属楚州(治今淮安区淮城镇),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
5.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
明代淮安府辖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
宿迁、沭阳、睢宁、赣榆、邳州、海州,共9县2州,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
淮安清江浦区里运河文化作文
淮安清江浦区里运河文化作文我们美丽的家园——清浦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原名清江浦。
他有着令世世代代清浦人自豪的运河文化。
有着“中国运河之都”之称的江苏省淮安市,与运河结缘两千五百年,在历史上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衰。
而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清江浦,是淮安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江浦,原是水名,到了后来才被后人改为城镇的名称。
这是与运河文化的变化密切相关。
隋朝开凿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附近,因此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而隋唐的大运河在我们今天的淮安市境内即淮安区到淮安区码头镇段,是用的淮河河道。
宋代以后,北方的黄河经常泛滥,滚滚的长江水,夹着大批的泥沙向东南方而来,抢夺了淮河河道。
这使得今天的淮安市境内即淮安区到淮安区码头镇段的这段河道,难以行舟。
于是,明代,永乐年间,漕运总督陈瑄,利用沙河故道,加以疏浚,易其名为清江浦,即今天横穿主城区的里运河。
并可以更加直接的到达北京,从那时起京杭运河从此疏通。
也称为了南北交通的一大要道。
史称:南船北马,九省通衢。
陈瑄开埠,掀开了清江浦的辉煌历史。
清江浦的繁荣令人瞩目,明代诗人在诗中描写了“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石码头情景。
每届漕运,“帆樯如林,百货山积”。
舳舫蔽水,络绎不绝,江南水手、居民乘船北上往来频繁。
明代漕运,准许运军附载私货和旅客,不征税收,促进了民间贸易的繁盛。
来自全国的商贾,乘船云集清江浦,呈现“南艘鳞集,商有兴贩之便”,“四方百货,信于往时”之势。
明成化年间,贸易集市多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直接促进了内河航运的发展。
里运河因运河而生,而运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也随之发展。
到了清朝,清江浦继续保持繁荣。
乾隆时期,清江浦进入全盛阶段,包含清江浦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东南四都”、“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这里文化发达,人才辈出。
来往的文人墨客只能众多,他们都被运河之美所吸引,也为运河留下了许多佳句,也体现了丰富的运河文化。
如:清江浦【明】方尚祖高台纵目思悠悠,排泣当年胜迹留。
介绍淮安
中国漕运博物馆
中国漕运博物馆坐落 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 区漕运广场内漕运总 督署遗址附近。作为 “运河之都”的淮安, 为展示漕运文化而筹 建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 是2002年中国重大 考古发现之一,漕运 博物馆建与漕运总督 署遗址相整合,向世 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 迹和历史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吴承恩故居
吴承恩故居,是明代杰 出的文学家、世界文化 名人、《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 淮安楚州区河下古镇的 打铜巷巷尾。河下地处 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 河。故居为古朴典雅的 青砖小院,内有书房等 建筑。吴承恩故居以成 为著名旅游景点,接待 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 客。
明祖陵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 眙县洪泽湖的西岸,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 祖、曾祖、祖父的衣 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 葬地。朱元璋一统天 下以后,于洪武十九 年(公元1386年)在 此地建祖陵,追封并 重葬其祖父朱初一、 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 百六三代帝后,次年 在陵前建享殿,永乐 十一年(公元1413年) 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 墙。
淮安的文化与教育
丰富多彩的文化
日渐发展的教育
丰富多彩的文化
作为新石器时期青莲岗文化的 发祥地,淮安人民在悠久的历 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的古楚文 化,是闻名全国的名人故里、 革命老区和史家重叙的商榷重 关、运河都市。1986年,淮 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 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十番】 “十番锣鼓”,又称武昆。它是清朝皇宫 和漕运总督府音乐流传至淮安民间,同 淮安盛行多年的昆曲相融合,并加入锣 鼓打击乐器而形成的淮安特有的民间音 乐。“十番”的曲牌共计有二十多种, 音乐分三个声部:第一声部是器乐曲, 第二声部是唱腔,第三声部是打击乐。 器乐曲旋律优美,韵味十足。乐器有笛、 萧、笙、琵琶、二胡、京胡;唱腔的唱 词文学性较高,大部分是反映人们健康 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词句;打击乐有 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堂锣、号筒、 木鱼、拍铃、拍板,节奏稳捷,轻重分 明,各件乐器交替打出各种点子,具有 独特性。淮安曾有十几支演奏“十番” 的民间团体(俗称堂子会)。每逢农历 四月二十八的“都天会”和五月初一的 “东岳庙会”,各个堂子会招集所有的 艺人结队,走街串巷,最后汇集到“东 岳庙”打擂台,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古运河遗址:淮安的历史遗迹
古运河遗址:淮安的历史遗迹淮安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作为一个古代水运枢纽,淮安曾经有许多运河交汇于此,成为商贸繁荣的地方。
在淮安的境内,保存有众多的古运河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淮安的繁荣历史,也是历史爱好者和游客们寻找古代水运文明的宝贵资源。
淮安的运河系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淮安成为了古代运河的枢纽城市之一。
淮安境内的运河遗址主要包括京杭大运河、徐淮运河、凤凰河等。
这些运河遗址记录了淮安在古代水运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也是淮安的重要运河之一。
这条运河的正式名称为京杭大运河,贯穿了中国的东西部,全长超过1,400公里。
在淮安境内,京杭大运河的遗址仍然可见。
在古代,京杭大运河曾经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提供了畅通的水路交通,方便了商品的运输和贸易往来。
如今,这些运河遗址成为了淮安历史的见证,也是游客们感受古代运河文化的重要场所。
其次,徐淮运河是淮安的另一个重要运河遗址。
徐淮运河是连接徐州和淮安的重要水运通道,全长约220公里。
在古代,徐淮运河为淮安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淮安与周边地区进行物资贸易的桥梁。
如今,徐淮运河的遗址受到保护,并成为了文化旅游的景点。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代船运的繁华景象,感受水路交通的便利。
凤凰河是淮安最著名的一条运河,也是淮安的古代水运重要通道之一。
凤凰河是连接淮安和扬州的水道,全长约80公里。
在古代,凤凰河被视为淮安的经济命脉,也是重要的商贸运输通道。
凤凰河畔的古运河遗址仍然保存完好,游客们可以通过游船等形式,领略到凤凰河的风采。
如今,凤凰河的河道两岸还建有许多古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与运河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淮安的古运河遗址无疑是一部古代水运文明的活化石。
通过对这些古运河遗址的探寻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水运在淮安的重要地位,也能够感受到当时的繁荣景象。
而且,这些古运河遗址还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使得淮安的历史更加丰富多样。
淮安发展概况
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及展望淮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隋朝开凿大运河后,淮安成为漕运重要孔道,明清时期淮安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淮安位于淮河下游和苏北平原中部,处在我国自然气候的南北分界线上,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以来,淮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为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新兴的工业城市、风景优美的生态旅游城市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开放型城市;“十一五”以来,淮安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为未来淮安的发展描绘了一副崭新的宏伟蓝图;第一部分: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部俗称苏北腹地,辖区呈不规则条块状,西南、东北走向,其地理范围为东经118度12分~119度36分,北纬32度43分~34度06分,中心城区位于东经119.15度,北纬33.5度;淮安的地理位置特点:①淮安濒临黄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区的北部;②淮安位于淮河下游,处于中国地理和自然气候的南北分界线上;二、地质地貌淮安境内的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部为丘陵地区,属皖东丘陵的余脉,一般真高50-100米,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丘陵岗地面积占市域面积18.32 %;其他地域大部都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平原面积占市域面积69.39%;全境最高点在盱眙裂山,真高194.1米;全市最低点,在楚州博里,地面真高仅2.3~3.3米;三、河流水系淮安境内河塘众多,河湖交错,水网密布,风光秀美;境内主要湖泊,有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等,湖泊面积占市域面积11.39%;主要河流, 有淮河、大运河、里运河、废黄河、盐河、淮沭新河、南六塘河、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及淮河入海水道等;淮安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全市水域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一,被誉为"一片漂浮在水上的土地";全市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在全国名列前茅;四、自然气候淮安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境内属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区,气候特点是四季明显春季较短,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有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约940毫米,夏季雨水集中,冬季雨水稀少,春秋两季雨量相当占全年降水量20%;由于濒邻黄海,受海洋水体影响,淮安空气湿润,季节温差和昼夜温差都比较小,年平均气温14℃左右冬季湿冷,年日照时数2000-2430小时,无霜期240天左右,平均风速一般在2.9-3.6米/秒之间;五、矿产资源淮安的矿产资源市分布相对集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是我国唯一具有开采价值的蕴藏地;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20亿吨;第二部分:城市变迁淮安是一座历史名城,千百年来,虽历经风雨,多次更名,区划建制屡作调整,但始终是郡县州道府治,不失为江北重镇、战略要地;一、政区演变上古时期早在五六千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夏商周时期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既有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故成为春秋战国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所有;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始置县邑有淮阴、盱眙、东阳; 西汉年间,市境又增置淮浦、射阳、富陵等县;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分射阳县设山阳县,同时废东阳县,属地划入山阳县;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县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南宋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在淮河以北设置清河县今淮阴区的淮北地域,治清口今码头镇北,“清河”之名由此而来;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将淮阴、淮安县并入山阳县,保留清河县,设置淮安路,治山阳县,辖山阳、清河、桃园、盐城等四县和“一府三州”,即临淮府领虹、五河、盱眙、天长、海宁州即海州,领朐山、沭阳、赣榆、安东州涟水、泗州临淮;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改淮安路为淮安府,府治仍设在山阳县,辖9县两州,即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沭阳、赣榆、宿迁、睢宁9县和海州、邳州,盱眙、泗州划属凤阳府;,民国时期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建国后1956年5月,将洪泽湖东平原和四周部分陆地15个乡、4个镇和1个港分别从盱眙、淮阴、泗洪、泗阳等县析出,成立洪泽县1958年9月,清江市与淮阴县合并成立淮阴市;1959年10月,由宝应县析出,设立金湖县;1964年9月,撤消淮阴市建制,清江市、淮阴县分置淮阴县政府驻清江市,1972年迁驻王营镇;1983年3月,撤消淮阴专区和清江市建制,设立地级淮阴市,辖清河、清浦、淮阴、淮安、涟水、灌南、沭阳、泗阳、宿迁、泗洪、洪泽、盱眙、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淮安市现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湖4县,共115个乡镇24个乡、91个镇,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538.74万人,常住人口480.40万人;二、运河之都淮安地处淮河、泗水下游,历史上一直是联系中原与江淮地区的交通孔道,而泗口则是古代东部南北水陆交通的战略要冲;夏商周时期,淮安由于“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境内在经济上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当时淮安的先民们利用地势低平、水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种植水稻和小麦,布帛生产已领先中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淮安境内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既有邗沟连接江淮,还有善道通达南北;秦汉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灌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筑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护农田,并修破釜塘灌溉农田;铁制农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广,故虽迭经战乱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同时交通运输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筑的驰道自境内穿过,陈登则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境内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汉代兴起家学和私学,并涌现出一批文学大家,如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隋唐五代时期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其间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对市境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业年间,自洛阳至扬州的漕运要道大运河凿成,境内则成为漕运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设置官署,委派大员掌管、督办漕运;唐初,涟水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为运销淮盐,垂拱年间开运盐河,淮安盐运又兴;楚州治今楚州区淮城、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对岸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宋元时期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漕运、盐运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鼓励垦殖,修复和增建灌溉设施,引进推广“占城稻”;“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正是这一时期的生动写照;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遭受兵火的长期荼毒;经历长期战乱,市境一片凄凉;而由黄河夺淮带来的频繁水灾,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萧条;宋元时期,境内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发展,府、州、县学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颇多,如著名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主修奉元历的著名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开明清写意画先河的著名画家龚开,画鉴作者、著名书画鉴赏家和理论家汤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题刻,其中不乏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兆页等大家的珍品;明清时期明永乐年间,淮安漕运又兴,明中叶以后,黄河全流夺淮,境内水患愈演愈烈,农业衰落,鱼米之乡的盛景不再;明清两朝都委派大员驻淮治河;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 淮安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明清两朝仅山阳今楚州区一县就有进士200余人,河下镇还出了状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话;这里还产生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著名经学大师阎若璩,“扬州八怪”之一的花鸟画家边寿民,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等一批名人;第三部分:走向辉煌1949年10月1日,揭开了淮安历史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淮安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古老的淮安,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六十年的短暂岁月里,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在广袤的苏北平原上;一、发展成就一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以后,淮安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使农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00万亩,其中水田410万亩,旱地190万亩,形成了蔬菜、家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45.7万吨、油料10.5万吨,水果总产量7.6万吨,肉类总产量为28.3万吨,水产品产量25.3万吨;二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余家,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119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60家;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电子信息、特钢、盐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元产业开始起步;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37亿元,生产钢材308万吨、生铁276万吨、水泥279万吨、白酒7009万升、原盐237万吨、加工原油80万吨,发电116亿千瓦时;三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8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80公里,京沪、宁宿徐、宿淮、淮盐、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高速公路通车密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境内现有航道148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510公里;新长铁路在我市境内全长81公里,并与国家干线铁路联网运营;淮安民用机场投入运营,开通了多条重要航线;四风光秀丽的生态家园;十一五”以来,淮安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38.7%、森林覆盖率23.2% ,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与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构成了一幅幅风光秀美的画卷;201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159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者1156万人次,入境游客2.83万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9亿元,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475万美元;五极具发展潜力的开放型城市;淮安市先后与日本、香港、美国、欧盟等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吸引了台湾鸿海集团、达方电子、韩泰轮胎等20多个国际知名大公司、大企业来淮投资,全市现有各类外资企业10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了26亿美元;先后与法国、白俄罗斯、美国、韩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11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2006年,淮安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09年6月,在台湾民众最想居住的大陆城市评选中名列第6;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淮安跨越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在苏北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以县为单位全面实现小康;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将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为省级战略;推进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关键在于显著提升城市的要素吸引力、产业集聚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市委市政府提出,我们要紧扣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宏伟蓝图,全力落实“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总体要求和“十二五”奋斗目标,把增强实力、做优环境、改善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统筹发展不动摇,确保城乡环境更优、城市面貌更美,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在苏北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坚持和谐发展不动摇,确保群众生活富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进程中,全力打造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富庶美丽幸福新淮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淮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淮安的明天会一定会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河之都淮安及其历史地位的形成赵明奇韩秋红[提要] 本文通过都城概念的界定,分别从政治决策中心、经济调控中心和文化辐射中心三个方面考察、论证淮安在运河史上的地位,认为淮安在运河城市中具有中心性、首位性和传承性特点,誉称运河之都是历史事实,名符其实。
[关键词] 运河历史运河城市漕政淮安一名词“都”的概念界定都是在国家机构产生以后出现的。
但是它的出现不是突然的,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国家产生以前的原始社会里,氏族村落已逐渐采用壕沟或围墙作为保护安全的措施,整个村落也有一定的布局。
这就是城市的萌芽,也可以说是都城的起源。
从周初在洛阳营建成周的城郭以后,中国都城的基本结构就已基本定型。
[1]“都”也因此很早就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即云:“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
”《说文解字》:“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广韵》:“天子所宫曰都。
”《释名》:“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
”总之,从文献记载和已有的考古发掘来看,在古代中国,“都”作为“天子所宫,宗庙所在”,首先凸显的是国家政权中枢的政治性意义;既然“都”是天子、宗庙所在,则“城”(军事防御系统)和“市”(统治者及其治下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贸易的地理空间)当然也随之产生。
故人们往往以“都城”“都市”并称。
而在英文里,表示“都”的词组是“Captial City”。
“Captial”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apitalis”,其词根“caput”,具有“头”、“首位的”、“重要的”、“资本的”含义;“city”来自拉丁文“civitas”,具有城市、城邦等含义。
故而该词的准确翻译应为“首都城市”。
如此看来,在对“都”的认识上,中西确有相通之处。
“都”的内涵正“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带有国徽的一面,象征着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特殊意义;另一面则反映着其作为城市与社区的普遍意义。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都”的表现形式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今天大多数国家的“都”都已褪去了王权、神权色彩,但是“都”的本质与特征却没有变——它依然作为一种“普遍准则”而存在。
笔者以为,“都”之特征有:1.从功能上看,“都”首先应具有全国性或统治上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政治决策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功能——这是其核心特征、本质特征;对绝大多数“都”而言,它同时还会是经济调控中心、文化辐射中心。
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社会表现的尤为突出。
[3]2.从作用上看,“都”应具有首位性特征。
其乃一国、一域之中心、全国社会之缩影,人才荟萃,物品丰备,户口繁多,“都”“国”往往互易,其地位兹不待言。
3.都城形制的传承性。
形制是都城核心区的平面布局模式,我国古代城市平面具有规整方正的基本特征。
自周人营国制度确立以来,都城的指导思想就是体现“天子之威”;在形制上强调方正、对称,宫城居中,突出表现了都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中国传统伦理与哲学思想的建设理念[4]。
所以,判断一地是否可称之为“都”,必须要视考察对象之本质、特征是否与“都”之本质、特征相契合。
本文正是以此理念为指导,来对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地位进行历史考察和论证。
本文所述历史淮安的都市地属,即今之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清浦区、清河区和淮阴区。
二运河之都的核心功能:漕政何为漕运?《史记·平准书第八》中有唐司马贞之“索隐”作以解释:水运曰漕也。
人们很早就重视水运,因为它经济而且省力。
但是中国古代的主要河流都是东西走向,人们为了打破这种自然局限而汇通南北,所以又开凿了南北走向的人工河——运河。
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东渐北移和经济中心的逐步南移,贯通南北的运河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至后来俨然成为古代中国的“生命线”;运河的畅通亦由此催生了运河两岸城市的繁华,淮安就是受益者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淮安凭其“地利”,最终确立了“运河之都”的地位,成为了维系运河流域全局的关键。
此乃历史的必然。
淮安跨徐、扬之境,居南北之冲,近长江而濒黄海,古淮水、泗水在此交汇,境内水网密布、河湖交错,被誉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土地”[5],其似乎天生就是为运河而生。
事实上,我国历史上有迹可寻的第一条运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的邗沟,其入淮处就选在了末口(今淮安城区)。
但是,淮安以“漕运”为核心的城市功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早期的淮安更多地是凸显了军事要地的作用。
如吴王开邗沟至末口而入淮,是为了找一条“通粮道”以伐齐;魏文帝开山阳池,是为了伐吴;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开山阳渎,是准备伐陈;隋炀帝凿通千里运河(山阳渎亦是其中一部分),是为了游幸江南和征高丽;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开老鹳河水,也是因为伐南唐而受阻于北神堰(末口)不得渡。
隋唐以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国家政治中心东渐北移和经济中心南移的变化,使得开通的大运河一跃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干线,漕运量开始猛增。
淮安的主要城市功能亦由此开始慢慢转变为漕运要津。
这种变化在隋大运河开通之初就显现出来。
杜佑的《通典·州郡典·河南府》中载:“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因淮安是运河干线上的重要一环,为了搞好淮安的转运衔接工作,隋就在其地设立了漕运专署。
唐代的水运,西起长安,由漕渠华阴入渭水,由渭水而入黄河,至河阴(河南荥阳)入汴水即通济渠,经汴州(开封)入淮河;最后由淮阴经山阳渎至扬州入长江口。
唐初,京师所需,主要仰给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安史之乱后,黄河中下游南北为藩镇割据;唐遂把漕运转向东南,顺着山阳渎、汴河源源西进,这条运道成了晚唐的生命命脉,所谓“三江五湖,陈陈红粒,雪帆桂楫,输纳帝乡,可以震耀夷夏。
”[6]唐代玄宗开元年间,名臣裴耀卿以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份兼任江淮转运使;天宝元年,以长安令韦坚为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代宗时,刘晏以御使大夫身份领江淮转运使;德宗时,特命江淮转运使韩滉武装护漕。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关中粮竭,禁卫军即将哗变,幸而韩滉运米三万斛到陕州,德宗因此对太子说:“吾父子得生矣。
”[7]而唐末期,因“江淮转运路绝”,唐政权也随之灭亡。
北宋因定都于东京(开封),更使得漕运为国家经济部门之首。
原因正如宣徽北院使张方平在其《论汴河疏》所言:今之京师,乃“天下四卫八达之地者也……大体利漕运而瞻师旅,依重师而为国也,则是今日之势。
国依兵而立,兵依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根本。
”[8]北宋时期,汴河为漕运骨干之首,而淮南运河又为汴河之首。
太宗雍熙年间(公元984—987年):“开河自楚州至淮阴,凡六十里,舟行便之”;除此外,“时加检修真、扬、楚、泗、高邮运河堤岸,设斗门水牐,工时之费,在所不计。
”[9]太宗至道年间,江南、淮南、两浙、荆湖路租糶,在真州(仪征)、扬州、楚州(淮安)、泗州置仓受纳,分调舟船泝流入汴,以达京师。
[10] 北宋时期,年漕运量高达600万石至800万石,而每年在楚、泗二州损失的过往船只即多达170艘左右。
宋室南渡后,依《绍兴和议》,因与金以淮水中流为界,淮阴、楚州间的运河成为金宋双方进攻退守的中间地带,运河漕运中心亦随之转移。
但绍熙五年(1194年),仍兴筑了自扬州江都县至楚州淮阴县三百六十里的堤堰。
[11] 元代对大运河进行了重大改道:一是将隋运河“北京—洛阳—杭州”的走向取直,把旧运河的中段东移至山东境内;二是修通京、津河道。
这样就使得前代多支型分布的运河转变为单线型,从而南北之间得以更直接地相连,由此奠定了今日京杭运河的基本走向和规模。
但终元一朝,对于漕运,其实行的是以海运为主、大运河为辅的南北运输线路。
尽管如此,元对于运河的管理却是日益完善。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政府设京畿、江淮两处都漕运司,分段责成其年各运粮200万石。
后来,又增设了淮安分司、济州分司和利津分司,实行长短途两种纲运。
这对淮安具有着重要意义:一是运河的取直,淮安因此成为大运河的南北适中之地;二是政府的漕运管理机构开始进驻淮安。
这为淮安在明清时期成为运河之都奠定了基础。
明代南粮北运,初以海运为主;永乐初改以海、河兼运;以后则以河运为主。
河运因此在明代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
明永乐年间恢复漕运后,为保证漕运畅通和漕粮运输的安全,始设漕运总兵官掌漕运河道之事,正二品衔,河道由漕总兼任,首任为平江伯陈瑄。
“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以次出运河。
虽山东、河南粮艘不经此地,亦皆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实咽喉要地也。
”[12]景泰二年(1451年),始设固定的专职漕运的官员,称漕运总督,与运粮总兵官等同时入京。
首任总漕为副都御使王竑,并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及徐、和、滁三州,驻淮安,与漕运总兵官、参将同理漕事。
此后,又屡经变化,到万历七年(1579年),始成“总督漕运都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的职衔。
“漕司领十二总(即把总)、十二万军(漕军),与京操十二营军(守卫京师的十二团营的军队)相准。
”[13]明代的漕运组织,在宪宗成化年间(1456—1487)已趋完善。
设漕运都御史一人,理刑部主事二人,皆驻淮安;其职责是每当漕期,刑部派主事一员或员外郎一员,处理军民交兑纠纷或运军犯法等案件;官员每三年一替换。
管厂(指管理清江等船厂)的工部主事二人,驻清江浦。
监仓(指负责粮仓驻在的漕粮保管事宜)的户部主事四人,分驻淮安、临清、徐州、德州。
设提举二人,一驻清江浦,一驻临清,儹运(指催促漕运)粮储,镇守地方;总工官一人,协同漕运;参将一人,皆驻淮安。
此外,朝廷还时差户部主事,亲临现场监督漕粮的交兑工作。
其中于成化七年(1471年),设总理河道,驻地济宁,与总漕平行。
从此,河道与漕司分成两个系统,成为常设。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由于倭寇骚扰,于淮安增设提督军务以加强护漕的武装力量。
嘉靖四十年,提督军务之职并归漕运总督。
明代有关漕运的具体工作程序是:漕运总督每年正月经理由瓜州(扬州)、淮安过闸的漕船通行;漕运总兵则驻徐州、邳州,督漕船“过洪入闸”,并同漕运参政(隆庆六年废漕运参将而设此职,乃漕运总督助手)“管押赴京”。
儹运的有御使、郎中等官,加上把总、押拨运车,各司其职。
当漕船顺利通过了淮安,过了吕梁洪等处,自巡抚、河道、漕司均以“各以职掌奏报”。
明代漕运之法也更完备。
《明史·食货志·漕运》载:“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长运而制定。
”此种运输法,是通过民运与军运进行的。
支运,又称转搬法,前代已有采用;至明,永乐十三年始行。
时平江伯陈瑄主持漕政时,就在上述等运河沿线重镇分别建筑中转粮仓——转搬仓,各自接纳指定地区的民船送来漕粮,然后再分别派官军承运到指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