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中医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
![中医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6386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e.png)
中医科绿色通道就诊制度一、确认急诊急救资格我院中医科设有专门的急诊急救区域,具备完善的急诊急救设施和专业人员。
所有中医科急诊医生均经过严格的急诊急救培训,持有相应的急诊急救资格证书。
对于疑似急重症患者,首诊医生需迅速评估患者状况,确认是否符合进入绿色通道的标准。
若符合,应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就诊程序。
二、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生负责初步评估患者病情,并决定是否需要启动绿色通道。
首诊医生需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表现、初步诊断和处理措施,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三、身份确认与联系对于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尽快核实其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
对于无法自行提供身份信息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通过其他途径尽快联系到其家属或监护人,并告知其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四、转诊与住院流程若患者病情超出中医科处理能力,需及时转诊至其他科室或医院。
转诊过程中,需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医科医护人员需协助完成住院手续,并与住院科室做好交接工作。
五、抢救生命为主在绿色通道就诊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始终坚持“抢救生命为主”的原则。
对于危及生命的急重症患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保持冷静、专业,密切配合,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六、优先入院抢救对于符合绿色通道就诊标准的患者,中医科应优先安排入院抢救。
入院流程应尽量简化,以缩短抢救时间。
抢救期间,中医科需协调相关科室和部门,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七、病情分级诊治中医科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诊治。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在门诊或留观室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及时转入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分级诊治旨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八、多部门协调机制中医科需与其他科室和部门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确保绿色通道就诊制度的顺利实施。
在遇到复杂病例或特殊情况时,中医科应及时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商讨治疗方案。
市医院医生首诊负责制实施细则范文
![市医院医生首诊负责制实施细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7bbd4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d.png)
市医院医生首诊负责制实施细则范文为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市市医院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医疗安全性,在市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制定了市医院医生首诊负责制实施细则,具体如下:
一、首诊医生的确定
1.市医院将选择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医生作为首诊医生,予以指定。
2.首诊医生应具备良好的医学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首诊医生的职责
1.对于来院就诊的患者,首诊医生应主动接诊,并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2.首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3.对于能够在首诊医生处就能解决的疾病或问题,首诊医生应予以解答和处理,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历。
4.对于需要转诊到其他科室或医院进一步诊治的患者,首诊医生应及时准确地撰写转诊申请,并将患者的病历资料一并转交。
5.首诊医生要及时与其他相关医生进行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顺利进行。
三、其他相关事项
1.市医院将加强对首诊医生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其医疗水平和专业素质。
2.市医院将建立健全患者投诉和反馈机制,对首诊医生的诊疗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3.市医院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方便首诊医生查阅和管理患者的病历资料。
4.患者对于首诊医生的医疗建议有异议的,可以向医院提出申诉,并进行相应处理。
总之,市医院医生首诊负责制实施细则的制定,将进一步强化医生责任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中医院医务科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
![中医院医务科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ca6766172ded630b1cb69e.png)
中医院医务科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目录首诊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1、三级医师查房规定 (3)2、二级医师查房规定 (4)3、一级医师查房规定 (5)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6)会诊制度 (6)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8)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0)一、手术分类 (11)二、手术医师级别 (12)1、住院医师 (12)2、主治医师 (12)3、副主任医师: (12)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12)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12)四、手术审批程序 (13)五、手术审批权限 (14)六、特殊手术审批权限 (14)(1)该学科新开展或高难度的重大手术。
(15)(2)邀请院外、国内相关专家参加的手术。
(15)(3)预知预后不良或危险性很大的手术。
(15)(4)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
(15)(5)干部病人(省、市、校领导,省内外知名人士)的手术。
(15)(6)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15)七、行政管理 (16)术前讨论制度 (17)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7)查对制度 (18)一、临床科室 (18)二、手术室 (19)三、药房 (19)四、血库 (19)五、检验科 (20)六、病理科 (20)七、放射线科 (20)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20)九、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基础代谢等部门) (21)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
(21)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21)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21)十、供应室 (21)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1)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21)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21)4、高压消毒灭菌后的物件要查验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
(21)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21)一、病历书写的一般要求: (21)二、门诊病历书写要求 (23)三、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23)四、住院病历书写要求: (24)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29)分级护理制度 (30)一、特别护理 (31)(一)病情依据: (31)(二)护理要求: (31)二、一级护理 (31)(一)病情依据: (31)(二)护理要求: (31)三、二级护理 (32)(一)病情依据: (32)(二)护理要求: (32)四、三级护理 (32)(一)病情依据: (32)(二)护理要求: (32)新技术准入制度 (33)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34)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36)(一)分级原则 (36)(二)分级管理 (37)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37)临床用血安全管理审批制度 (39)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0)一、计算机安全管理 (41)二、网络硬件的管理 (42)四、软件及信息安全 (42)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c1aa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a.png)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是指在中医医疗机构中,首诊医生对患者的就诊负全责的一种医疗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追求高效、便捷和负责任的诊疗服务,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背景、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对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系统,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需求的增加,中医医疗机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成为摆在中医院面前的重要问题。
因此,中医院开始推行首诊负责制度,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二、特点1. 一站式服务:根据患者的需求,首诊医生将负责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症状等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纵向沟通:首诊医生将与其他部门的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3. 横向联动:中医院将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等相关方面建立联动机制,实现患者疾病管理的全过程。
4. 个性化诊疗:首诊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供更加贴合患者需求的医疗服务。
三、效果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的推行,对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体验和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1. 提高效率:首诊医生负责全面了解患者情况,避免了因多次转诊导致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减少了就医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
2. 优化治疗:首诊医生对患者情况有深入了解,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在中医院就诊时只需与首诊医生沟通,方便了就医流程,减少了与多个医生沟通的困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 加强医患沟通:首诊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更为直接、准确,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增强了医患信任和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管理制度,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优化患者治疗体验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医院将继续探索和完善首诊负责制度,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医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中医临床科室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39652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c.png)
中医临床科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规范中医临床科室的各项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首诊负责制1. 患者首诊由中医临床科室负责,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 首诊医师需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确保诊断准确。
3. 首诊医师负责患者病历的书写,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
三、查房制度1. 中医临床科室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别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2. 各级医师查房时间分别为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
3. 查房时,各级医师需详细询问患者病情,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脉象等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4. 主治医师负责日常诊疗工作,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负责重大诊疗决策和术前评估。
四、病例讨论制度1. 中医临床科室定期举行病例讨论会,分析患者病情,提高诊疗水平。
2. 病例讨论会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体医师参加。
3. 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病史、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等。
4. 病例讨论会记录需纳入患者病历,以便查阅和追踪。
五、急危重病人抢救及报告制度1. 中医临床科室对急危重病人实行24小时抢救制度,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遇到急危重病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3. 抢救过程中,各级医师需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抢救程序和治疗方案。
4. 抢救结束后,及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抢救记录。
六、会诊制度1. 中医临床科室对疑难病例、复杂病例或需跨学科治疗的患者,主动邀请相关科室会诊。
2. 会诊申请由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审批。
3. 会诊由相关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必要时邀请专家参与。
4. 会诊意见纳入患者病历,作为诊疗依据。
七、围手术期管理制度1. 中医临床科室对拟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
2. 术前由主治医师组织病例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和术后治疗计划。
3.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康复。
二甲中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二甲中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14073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d.png)
总分:100 分得分:分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年月日考核指标1、首诊负责制度2、会诊制度3、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考核要点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允许浮现任何推委、延误救治现象;如有患者因病情需要抢救、留观、会诊、住院、转科或者转院等情形的,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1、积极完成院内会诊任务 ,普通会诊,应邀医师在 24 小时之内完成,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2、邀请院外医师会诊和我院医师外出会诊的按规定执行,并作好记录.按规定开展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并做好抢救记录。
评分细则根据患者和各科室、部门的投诉意见,发现未落实首诊负责制的,一次扣 1 分。
参考其他科室意见和会诊登记本,拒绝院内会诊的,发现一次不得分,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超时一次扣 0。
5 分。
会诊登记本有缺陷,每项扣 0。
5 分。
未按规定邀请院外医师会诊和我院医师私自外出会诊的 ,发现一次扣 0。
5 分。
抽查 2 份抢救记录,未按规定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的,一份扣1 分。
分扣值分3112得分4、查对制度5、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6、新技术准入制度医师开医嘱、处方及护士执行医嘱等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科室应设“三线医师负责制”,提前制定排班表(包括节假日),如有需要调换班的,应提前向科主任说明,严禁浮现塌班、空岗现象。
值班医师应认真完成值班工作,并做好交接,每日晨会交接一次,危重病人应做到床旁交接班。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按规定申报、审批。
7、健全科室其他管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具体参照20”目标管理考核细则) ,并落实。
、成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制定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并落实。
2、合理检查,DR 检查阳性率> 50%,CT 检查阳性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现一次扣 1 分. 2根据排班表及考勤情况,浮现 1 次塌班、空岗现象的,不得分; 3 查交接班本和科主任查房记录本,并实地考察,不符合早交班流程及要求的,每项扣 0.5 分;不符合科主任查房流程及要求的,每项扣 0.5 分。
首诊负责制度医院概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首诊负责制度医院概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817bee5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d.png)
首诊负责制度医院概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诊负责制度医院概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一、院区概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建造面积约10万平方米。
作为一所中西医结合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东直门医院拥有世界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独具特色的中西医诊疗技术,在多个医疗领域拥有率先地位。
二、医院概况东直门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大型综合医院。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其中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各类医务人员。
医院设有中西医结合科室、传统中医科室、针灸科室、康复科室、手术室等,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三、首诊负责制度实施情况自2022年起,东直门医院全面实施首诊负责制度,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院建立了首诊负责制度管理机制,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方案。
在此基础上,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为患者提供高水平、高品质的诊疗服务。
四、医疗设备东直门医院拥有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其中包括CT、MRI、PET-CT等多种先进仪器。
这些设备能够为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诊断信息,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五、医疗质量保障东直门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原则,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医院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建立了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科学和有效。
六、总结1、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首诊负责制度:是指在就诊中,初诊医生应该做到对患者就医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确定治疗方向。
同时,负责引导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整个治疗流程,包括复核、转诊、调查等一系列问题,建立医患沟通和记录体系。
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医院根据不同的工作流程和流程之间的联系,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程序,以保证医疗服务能够达到顾客满意度,并保证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和医疗行业标准。
首诊负责制-东莞中医院
![首诊负责制-东莞中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2c7bd3cb81c758f5f61f67d5.png)
目录一、首诊负责制 (2)二、主诊医师负责制度 (3)三、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4)四、查房制度 (5)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6)五、值班、交接班制度 (8)六、病例讨论制度 (10)七、会诊制度 (11)八、查对制度 (14)九、检诊、分诊制度 (17)十、转院、转科制度 (18)十一、患者转运保障制度 (19)十二、急诊工作制度 (21)十三、抢救室工作制度 (22)十四、急危重病人抢救及报告制度 (23)附:危重患者抢救工作相关管理规定 (23)十五、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 (25)十六、规范绿色通道制度 (26)十七、急诊手术管理制度 (27)十八、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 (29)十九、东莞市中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 (31)附1:临床“危急值”数值 (32)附2:“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35)二十、东莞市中医院医疗告知制度 (36)二十一、东莞市中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41)二十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44)二十三、东莞市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建设 (46)二十四、东莞市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51)二十五、东莞市中医院医疗安全预警制度 (60)二十六、医疗行为报告制度 (69)二十七、医嘱制度 (71)二十八、处方制度 (72)二十九、处方管理办法 (74)三十、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79)三十一、病历书写制度 (82)三十二、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84)三十三、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 (98)三十四、东莞市中医院住院病历管理制度 (104)三十五、住院病历环节质量与时限基本要求 (108)三十六、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112)三十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试行) (113)三十八、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15)三十九、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125)四十、东莞市中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127)四十一、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131)四十二、东莞市中医院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133)四十三、关于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办法 (135)四十四、高风险诊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管理制度 (138)附:东莞市中医院高风险诊疗项目目录 (139)四十五、东莞市中医院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 (142)四十六、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146)四十七、东莞市中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47)四十八、东莞市中医院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49)四十九、东莞市中医院医疗投诉纠纷事故处理程序 (150)五十、手术管理工作制度 (152)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新增) (153)五十一、麻醉科工作制度 (155)附: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新增) (157)五十二、术前讨论制度 (157)五十三、东莞市中医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163)五十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64)五十五、东莞市中医院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166)五十六、东莞市中医院手术并发症报告制度 (166)五十七、东莞市中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监测制度 (168)五十八、东莞市中医院重大手术报告制度 (174)五十九、东莞市中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177)六十、东莞市中医院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181)六十一、东莞市中医院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187)六十二、东莞市中医院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及程序 (198)六十三、东莞市中医院腔镜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202)六十四、腔镜医师能力评价与授权制度及程序 (204)六十五、东莞市中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 (206)六十六、东莞市中医院总住院医师制度 (215)六十七、东莞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法(修订稿) (219)一、首诊负责制1、病人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0302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4.png)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了更好地提供中医医疗服务,中医院逐渐引入了首诊负责制度。
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对患者和中医医疗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什么是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是指由中医医生在患者首次就诊时,承担起全面负责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责任。
与传统的分科就诊不同,患者在前往中医院就诊时,将由一位首诊医生全程负责,进行综合评估、诊断和治疗。
首诊医生在患者就诊时,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并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后续就诊中,将继续由首诊医生进行随访和治疗。
二、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的原因1. 统筹资源,提高效率:传统的分科就诊模式,患者需要在不同科室之间转诊,增加了就诊的时间和成本。
而采用首诊负责制度,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2. 综合疾病管理: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追求以人为本的医疗模式。
首诊负责制度可以使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全貌,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更好地实施综合疾病管理。
三、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对患者的影响1.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患者可以获得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诊医生会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提高患者就诊体验:首诊医生全程负责的就诊模式,减少了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的来回奔波,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
患者只需跟随首诊医生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获得集中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就诊体验。
3. 加强医患关系建立:首诊医生与患者形成长期的医患关系,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进而提高医患合作效果。
四、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对中医医疗发展的影响1. 加强中医医生的综合能力:首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中医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掌握西医诊断和治疗知识。
这样可以促使中医医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首诊负责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991ef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1.png)
首诊负责制度应包括首诊医院、首诊科室、首诊医师负责制度三项内容。
一、首诊医院负责制患者到我院就诊,必须及时得到最妥善的处理,即:子细全面的检查,准确无误的诊断,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委病人,拒绝病人于院外。
二、首诊科室负责制1 、凡患者在某科就诊,即应由就诊科室负责进行问诊、查体、进行必要的各项检查,并予以初步诊断;2、凡考虑不属于本科疾病,需他科室会诊或者需转往他科或者他院者,均需首诊科室负责联系、安排会诊及协助转院。
首诊科室的会诊资料必须齐全,转诊手续必须完备。
参预会议的科室应详细填写会诊意见;73、凡因诊断不明或者属临界性疾病 (即两个临床科室均可处理者,如:尿路感染、溺水、电击等),原则上由首诊科室收治或者观察患者,他科予以协助。
不得以任何借口互相推委、迟延。
三、首诊医师负责制1、凡接诊医师应负责实施患者诊断、治疗的全过程,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就诊过程中互相推委病人。
2、需请上级医师及他科会诊时,由首诊医师全部负责实施,并认真执行上级医师及他科会诊医师医嘱。
3、在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的同时,同科医护人员必须突出协作精神,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委迟延诊治。
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查房,应由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 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 次,查房普通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2 次-3 次。
二、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暂时检查病员。
三、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 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任或者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四、查房的内容:1 、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历;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
中医院门急诊首诊负责制
![中医院门急诊首诊负责制](https://img.taocdn.com/s3/m/6d425eae77232f60dccca12e.png)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居住物业是指具备居住功能、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包括住宅小区、单体住宅楼、公寓、别墅、度假村等;当然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场地。
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它管理者进行管理。
下面一起看下为大家整理的物业管理制度文章。
中医院门、急诊首诊负责制首诊负责制是指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诊治患者,而应热情接待,详细检查,认真书写病历和各种检查申请单,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
1、门诊首诊负责制(1)门诊患者经分诊台分诊、挂号后到相关科室就诊,首诊医师应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详细询问病史,精心进行诊治。
(2)首诊医师经诊查患者后,判断患者病情属他科疾患,应给予认真处理,耐心解释,介绍患者到他科就诊;遇到诊疗有困难或涉及多学科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先完成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及时请上级医师进行指导,必要时邀请他科会诊或报告门诊主任进行疑难病会诊。
(3)首诊医师邀请其他科室会诊时,被邀请科室应安排高年资医师及时参加会诊,将会诊意见当面向首诊科室医师交待,并做病历记录,必要时协助首诊科室进行诊治。
(4)病情涉及到两科以上的患者,如需住院治疗,应按照“专病专治”原则根据患者的主要病情收住院,如有争议由门诊主任根据病情决定,科室不得拒收患者。
在未确定接受科室前,首诊科室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
(5)各科首诊医师均应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医院整体利益为重,认真做好首诊负责工作。
2、急诊首诊负责制(1)一般急诊病人,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由急诊科护士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
(2)重危病人病情属他科疾患,首诊医师应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马上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协助救治。
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医院首诊负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f59c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e.png)
医院首诊负责制度首诊医师是指患者在我院就医期间第一位接诊的医师。
首诊负责制度是指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诊治患者,做到热情接待、仔细检查、认真书写病历,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
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范围内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一、门诊首诊负责制度1.首诊医师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完成病历记录、体格检查和诊治。
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如经检查后判断患者属他科疾病,医师应向患者提出下一步就诊建议并在病历中记录。
2.如遇到诊疗有困难或涉及多学科的患者,首诊医师先完成病历记录和体检,及时请上级医师指导,必要时可收治住院进一步诊治或转诊至其他科室。
3.对于需要检查但本次门诊时间难以获得检查结果需下午继续诊疗时,普通门诊由本科医师处理,患者不再挂号;如遇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完成检查后的复诊,首诊医师可推荐本科同级别及以上的医师负责复诊。
4.在门诊期间,如遇危重病例需现场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并与急诊科联系,急诊科立即准备抢救设备并组织急诊医师到门诊现场救治,急诊科医师作为第一负责人。
5.如遇危重病例需转送至急诊科抢救时,首诊医师应立即通知门诊护士台准备轮椅、同时通知急诊科准备抢救设备,负责护送患者至急诊抢救室,向急诊抢救医师介绍病史和诊疗经过,并写好门诊病历,注明转科申请和时间,交接完成后急诊科医师作为第一负责人。
6.所有检查或治疗应得到患者或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必要时完成书面知情告知和诊疗选择并签字。
二、急诊首诊负责制度1.患者经分诊到相关科室就诊(危重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各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病人诊治。
2.首诊医师检查患者后,若判定为他科疾病时也应书写病历,并作必要的检查处理,尤其对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应及时实施抢救,同时提请有关科室会诊。
做好当面交接方能离开,在尚未交接前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3.凡遇诊断治疗有困难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中医院核心制度
![中医院核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ba5b4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3.png)
2023-11-11•首诊负责制度•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目录•会诊制度•转科、转院制度•医嘱制度01首诊负责制度初次接诊病人,应详细询问病史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诱因、主要症状及其特点。
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询问女性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等。
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情况。
询问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等一般情况。
完成病历书写,做出诊断及治疗意见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及特点,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并做好记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诊断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做好记录。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向患者交代治疗计划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于急危重症病人,必须及时进行抢救,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于急危重症病人,必须及时进行抢救,不得延误时机。
对于需要请上级医师会诊的病人,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及治疗情况。
上级医师应及时对下级医师的病人进行会诊,并给出具体的治疗意见和建议。
02查房制度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一次住院医师每日需对所负责的病人进行一次查房,以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查房过程中,要认真询问病人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并请上级医师参加抢救和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要陪同查房,并详细汇报病人病情及治疗情况下级医师需详细汇报病人病情及治疗情况,包括病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案等。
上级医师应根据下级医师的汇报,对病人进行更为深入的检查和诊断,并指导下级医师进行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如实习医师、住院医师等)应陪同查房,以便学习并掌握更多临床经验。
查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卫生规定,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查房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规定,注意手卫生和消毒隔离,以防止交叉感染。
在查房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尊重病人的权利和尊严,避免在查房过程中泄露病人的个人信息和病情。
中医科各项规章制度
![中医科各项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3db3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2.png)
中医科各项规章制度一、中医科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中医应以健康发掘、整理、总结、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3. 中医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4. 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
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5. 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6. 外带处方,不能转抄,只能供参考。
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7. 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8. 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新路子。
二、中医科工作人员职责(一)中医科主任职责1. 在院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预防、行政管理及临床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2. 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 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 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 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提高中医药知识,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 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7. 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 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 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
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二)中医科医师职责1. 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分管病区的医疗、科研、预防工作。
2. 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 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中医诊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内容
![中医诊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db8d17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1.png)
中医诊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内容《中医诊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这可太重要啦!》嘿,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医诊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内容,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哟!你想想,咱去看中医,那可是把自己的健康交到人家手里啦。
这核心制度就像是一个超级大保镖,保障着咱的安全呐!首先呢,是首诊负责制度。
就好比咱去餐厅吃饭,第一个接待咱的服务员得把咱伺候好了,从咱一进门就得负责到底。
医生也是一样啊,第一个接诊的中医得对咱的病情全面负责,不能说半截给人扔那儿不管啦。
要是碰到个不负责任的,那咱可就倒霉咯,还好有这个制度给咱保驾护航呢!然后就是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嘿,这就像打怪升级一样!主任中医师就像是大boss,经验丰富,下面还有副主任中医师、住院医师,一级比一级厉害,一层一层把关,确保咱的病能被瞧得明明白白的。
这样咱心里也踏实不是?还有呢,会诊制度也很重要哇!有时咱这病情太复杂,一个医生搞不定,这时候就得把各路“大神”请来一起会诊。
就跟要攻打一个大boss,得组织个团队一起上一样,大家商量着怎么把咱的病治好。
这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呀!病历管理制度也不能小瞧,那病历就像是咱病情的“成长记录”。
要是写得乱七八糟或者丢了,那可麻烦大了。
就好比咱小时候的日记本丢了一样,好多珍贵的记忆就没啦。
好的病历管理,能让医生更好地了解咱的病史,治病也更有把握呢。
查对制度也特别关键。
你想啊,万一抓药的时候抓错啦,那不是要命嘛!人家的药是救命的,要是弄错了,那可就成了“要命”的啦!所以这个制度可得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马虎。
总之啊,这些中医诊所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可都是为了保障咱们的健康。
它们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防线,让咱能安心地把自己交给中医。
咱可得好好感谢有这些制度,让咱能放心地去瞧中医,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希望每个中医诊所都能严格执行这些制度,让咱们老百姓都能享受到高质量、安全的中医医疗服务哇!。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7bdc0edd36a32d737581f6.png)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综合性中医医院门诊服务程序:应诊
![综合性中医医院门诊服务程序:应诊](https://img.taocdn.com/s3/m/021cc5d6a6c30c2259019ed3.png)
综合性中医医院门诊服务程序规范第6部分:应诊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综合性中医医院门诊医生为患者提供诊病服务的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门诊应诊工作,其他中医医院门诊服务有关的工作程序也可参考使用。
本部分不适用于中医医院急诊服务工作。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首诊医生负责制 principle consultant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3 接诊患者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4 采集中医疾病信息4.1 询问主诉询问促使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症状及其持续时间。
4.2. 中医四诊4.2.1 望诊在开始接触患者的短暂时间内,首先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神情、面部色泽、形体及动态等)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之上,再根据病情诊断的需要,对患者的某些局部(如头面、颈项、躯体、四肢、二阴、皮肤等)情况及某引起排出物(如痰、涎、涕、呕吐物、大小便等)的形、色、质、量等进行观察;常规情况下,对每位患者的舌象都要观察;望色泽时应注意排除各种体内、外因素所致色泽的生理性改变;将患者色泽的变化与正常的色泽进行比较。
对3岁以下患儿,应注意观察其食指络脉的情况。
4.2.2 闻诊医生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或进行体格检查时,应当仔细听患者所发之声音和嗅患者发出的气味。
如遇患者自诉有异常声音或气味的症状但当时无表现者,可通过询问患者及陪诊者而获取相关资料。
4.2.3 问诊根据就诊对象的具体情况,对诊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疾病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而有重点的询问。
对于初诊的患者,围绕主诉对其现病史及既往史进行详细询问,必要时再对其家族史、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和家庭史等进行询问。
现病史的采集包括发病情况、病程经过、诊治经过、现在症等。
对于急性或危重疾病的患者,首先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的扼要询问,抓住主症,并进行重点检查,以迅速救治患者或缓解患者的病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
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