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设计学院环境心理学课后论文

学生姓名:陈禹佟

班级:规划1151

学号: 1107521115

任课教师:全震

2013年12月10日

环境心理学报告

姓名:陈禹佟班级:城市规划1151 学号:15

摘要:环境心理学在我们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见,通过学习我们能了解到怎样在设计任务中考虑到个人与群体的心理需求,合理的安排社区中的各种场景的布置要求,在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的时候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心理方面的需求。构建出一个适合居住的公共生活居住环境。

为什么老城区会让人感觉亲切?因为公共空间尺度合适,不是宏大而单调;空间没有被宽阔的机动车道割裂,联系紧密;空间功能多元化,各种人群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更有生机。

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逐渐摒弃功能主义,让每个区域的功能趋于综合化,使得空间更有生气和活力,也减少了时间性单向的交通压力。但我们的城市规划还是喜欢搞单一的商务区,高科技园,大学城。

"通过人的观察与感受,使公共环境中的活动与毗邻的住宅商店车间工厂的各种活动融会贯通,就能从双向扩展和丰富体验的可能性“:这是新的理念,在欧洲就见过不少临街办公室开着大大的玻璃窗并且毫无遮挡,外面对里面的东西和活动一览无遗。在瑞典,私人住宅的阳台和院落大多都是通透的,夏日经常见到有人在阳台上闲坐观望甚至用餐,外面的人也看到他们,大家互为风景。

通过学习环境心理学与《交往与空间》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规划与建筑学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景观方面的要求,也要考虑到人们的个体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需求。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只有通过这两方面完美的结合,建筑学这门非常实用的艺术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环境心理的表现主要的从几个方面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可以得到表现。其中建筑室外的空间生活与城市和小区的规划,室内外的逗留空间都会用影响到我们周边的人的生活。这就是环境心理对现在居住区人民的最大作用。

住宅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因素。它对于人的家庭、生活质量屯生活方式、健康水平、心理状态、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深刻广泛的影响。从居住环境的三大目标(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关系;良好的居住质量;与自然环境协调)总体分

析来说,在进行建筑平面布局时,各种房间的组合,室内家具,功能要求,大体上都有了初步的安排。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相继进入现代化住宅,这对室内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现代居住空间理论不再是以居住标准、卫生标准、大规模建造等问题为依据,而是以室内空间的大小和灵活多变的可能性;空间布局上的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明确性;多功能组合家具的可分割性;室内空间装饰及色彩的整体性、协调性、气氛情感情调的追求等多方面心理要求为重心。

同时还涉及人与人交往、人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历史、传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总之,居住空间环境要从更广泛、更全面、更科学的角度考虑,为人类创造优美的理想的生活环境,使整个社会和社区能够产生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家庭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互关系及进步的生活方式,并能保持个人、家庭、社会各自的特点。起居空间(或是方厅、客厅)和卧室是生活居室的核心空间。

人们一生大半时间在居室中渡过。过去在住宅设计中,只注意解决好外部的环境污染(隔声、隔热、防污染等),对室内人为的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各种现代化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势必打破住宅套型设计的陈旧格局。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应该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考虑,不能再单一地考虑盖个“盒子间”把人装进去就算完成了设计,而是要使居住空间除满足生理功能要求之外,还要使居住者在居室中得到休息,陶冶情操,从“家”这一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净化及升华,并能产生安全感和寻求自我尊重和对他人尊重的心态;寻求认识与理解,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

人与住宅的关系比人与其他建筑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人在住宅中有较多的自主性。可自由支配其中的一切,充分体现自己的意愿不受或者少受外界的干扰和限制。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时,就会萌生高层次的心理要求。

人的心理过程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应过程,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源泉。从居住环境角度看,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都属于存在的客观现实。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想象、思维、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都是对客观环境现实的反应。例如:房间的开与闭、冷与暖、明与暗、大与小、静与闹、亲与疏、轻与抑、衡与失、美与丑……等等,都是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评价相统一的概念。

在不同地区、民族、气候、社会等条件下,人的生理、物质需要虽然存在着许

多差别,但基本的心理要求都是相同的。现今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技术的进步,对住宅的要求不再是简单栖身的庇护所,而是要成为在工作之余调剂精神生活,发展个人专长和爱好,从事学习、娱乐、社交等的多功能场所。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不可能为每户城市居民提供较宽敞、大面积、多居室的住宅。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在当前居住标准上将建筑功能与心理因素在高层次上统一起来,让居住者能够参予设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要考虑人的感情、欲望、希求和理解,以满足住户千差万别的要求。在设计中创造出某种意境,赋予非生命的环境以“感情”,使人们在“感情”化的环境中,生理及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满足和鼓舞。

室内空间是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包括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生理与心理、功能与形象。鉴于这些因素,起居室的空间设计既复杂又丰富。那就是空间序列的结尾能有一个充分的高潮。一般是依靠一种从小到大的简单过程来完成的,精心地处理好起居室到其余房间的关系,并通过它的细部建立起某种逐渐过渡,完成一种从室外到起居室的实际高潮之间的一种准备。因而,起居室的设计可采用先抑后扬的空间序列,在进入起居厅之前,先经过一个低矮、小巧的空间;或者利用地面局部升高的地台上布置会客中心座位,有时还可利用升高的踏步直接当作座席使用,使家具和地面结合起来,产生更为简洁而富有变化的新颖室内空间序列也可在进门处设置博古架、装饰性隔断等,以这种似隔非隔的手法,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含蓄感;另外室内界面也可根据设计要求分别作强调、削弱、存在、消失、退后等处理,使空间产生扩大感;对于较窄小的居屋可利用室内镜面反映的虚像,把人们的视野带到镜面背后的虚幻中去,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增加室内的空间进深感;还能通过几个镜面的折射把原来平面的物体造成立体空间的幻觉。

可见室内狭小的空间,利用镜面不但扩大了空间感,而且也丰富了室内景观;室内可利用有一定景深的大幅画面,把人们的视野伸向远方,造成空间深远的意象,并利用阳台(或露台)把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室内,使室内外空间贫通,无限延伸、渗透……等等。用这些处理手法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来拓展起居室空间感。住宅是为人设计而存在的。而人是有独立的个性及自由心理的。人不管性格是怎样的差异,生活方式及习惯又是怎样的形形色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住宅的主人,都希望在己有的建设标准和分配基础上把住宅设计的更“感情化”一些,将有限的面积利用的更美、更实惠一些。

因此,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住宅时要从人的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