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极为主要的立场,也牢牢地占领着重要地位。
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根源新颖的资源,其中一些资源作为基础实力使它们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数量众多的能源类资源、少见但依然有用的特殊资源以及相对较少的金融资源。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这是增进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必要条件,有助于实现全球分工更高效的实施。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也表现出了日益增长的投资和出口贸易,有效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发展迅猛,获得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国家,其消费方式和市场参与者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持续上涨,为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和投资带来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总而言之,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国际分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珍贵的资源,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及出口贸易活跃,市场参与度不断提高,日益带来更多关于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要素。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全会高度评价“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过去的五年,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作为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在国际社会有受人尊重的地位。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地位是靠实力做保证的。
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在国际社会中,贫穷的国家无地位可言。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24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5705万人,占总人口的58.2%。
初步核算,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平均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10502.12元(按目前汇率计算,约为1269.91美元)。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25718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1548亿美元,其中,出口5934亿美元,进口5614亿美元,进出口相抵,顺差320亿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
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2%。
城镇人口2004年总收入为:9422元×52483万人=49449.4826万元乡村人口2004年总收入为:2936元×75705万人=22226.9880万元全国城乡人民2004年总收入为:49449。
4826万元+22226.9880万元=71676.4706万元全国城乡人民2004年人均收入为:71676。
4706万元÷129988万人=5514.08元全国城乡人民2004年人均日收入为:5514.08元÷365天=15.11元目前的汇率约为100美元=827元人民币。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这些都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中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承担着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最终产品组装和出口等多个环节的任务,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和服务。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在多个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比如,在电子制造业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在纺织业中,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市场占有率很高;在汽车制造业中,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在积极地迎头赶上。
总体来看,在国际分工中,中国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制造业领域,还在服务业、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断提高和优化,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将会愈加重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分析题及答案要点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是“一超多强”。
首先,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掌握了国际政治的话语主导权,甚至经常无视国际政治规则,越过联合国执行其政治意志,其政治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
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元气大伤,但其军事实力,尤其是核力量依然十分强大。
尤其是普京总统上台后,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恢复,因此依然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前苏联的传统势力范围,如中亚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
欧盟作为欧洲各强国的联合体,在国际政治格局当中亦占据的一强的地位。
欧盟三大强国英法德本身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在其原殖民地国家和传统势力范围(如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依然保持着政治影响力上的优势。
而随着欧盟的日渐扩张和更加紧密的合作,这个成员国普遍具有发达的经济和领先的科技水平的国家联合体必将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对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相形见绌。
但相对而言,借助其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可以列为一强之列。
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愈发想要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现状,其政治动向值得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亦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强大。
在许多国际热点问题上,如朝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和中国一样,印度的国力也在飞速增长。
而且印度人从来都没有满足于在国际上默默无闻的形象。
在巩固南亚次大陆霸权的同时,印度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国际政治的强国。
而印度拥有核武器的现实也给印度的影响力增加了一个很有分量的砝码。
一些二流强国,诸如巴西,澳大利亚等,也在国力增长的同时,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际政治事务当中,但是限于其国力的现状,这些国家顶多是地区性的强国,和上述位列“一超多强”的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更大的历史舞台出现在中国面前,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尽管目前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随着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逐渐成长为一支世界性的主导军,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性的大国。
第一,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不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
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维护者第三世界国家的安全,所以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带领下,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开国门,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不但引领着发展中国家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在加强自己的实力的同时也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世界大国,在第三世界中起引领作用,在国际事务中也同样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2)中国是第三世界大国,对第三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了第三世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力量。
(3)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中国作为代表第三世界的惟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快速崛起和政治影响力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际上有很多的机构,例如联合国、WTO、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中国已经成为这些机构中的重要成员,并为世界提供了诸多的贡献。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中国的加入WTO,为世界经济贸易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全球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也让国际社会瞩目。
过去30多年,中国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9%,中国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和制造业基地。
中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科研实力显著提升,这都让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次,在政治方面,中国一直在积极参与国际体系中,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显著贡献。
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崇和平、合作、互利,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人道主义事务等国际事务。
当世界发生重大灾难或危机时,中国总会决定向有困难的国家和地区伸出援手,尊重各国的发展模式和意见,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中国在文化领域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备受关注。
中国在文化领域中的输出也越来越强劲,许多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如中国春节文化、中国制造等,正在深入世界各地,成为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这也让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扩大。
在現今國際格局中,中美兩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强权。
中國在經濟、技術、文化等方面的崛起對于全球體系的影响非常巨大,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都是中國需要面對與解決的問題。
總的來說,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不断提升,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和适应变化。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变得日益重要。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大贸易国之一,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
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为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升级其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规则制定,为全球贸易和投资创造了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然而,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面临一些挑战。
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抬头,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了压力。
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总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也需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地位,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中国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作用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长,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发展迅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战略军事也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大增强。
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核心大国之一,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现行的内外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
这一切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从政治上说,世界格局正处在在多极化过渡阶段,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冲突依然存在;从经济上说,世界经济一方面呈现全球化趋势,各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也在发展。
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际政治方面,中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维护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进入21世纪,世界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国际社会在探索和实践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应该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度,以合作谋求和平,以合作促进发展,努力扩大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寻求互利共赢,而中国始终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邦、富邻的政策,在维护地区和平中,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还积极推动建立中非和中阿合作论坛,加强新形势下与发展中国家的集团对话与合作,稳定和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战略稳定。
中国与主要的大国建立了不通过形式的伙伴关系,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中国强调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反对“人权“为借口干涉内政,同时本国的人权状况不断改善,并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活动,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积极广泛建立”伙伴关系“,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同时还积极探索与各大国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中国既遵循“不称霸”的基本立场,又强调要有所作为,冷战结束后,在坚持韬光养晦、永不称霸的前提下,中国外交也有所作为,积极活跃于世界舞台,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论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当代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大国以及一个拥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国家。
在面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时,中国作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不断探索并开展具有建设性的合作。
这份文档试图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以及其作用,对当代中国角色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显著提高。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进一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其在国际金融重要机构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组织中谋求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打下了基础。
同时,中国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在国际关系中拥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和实际操作空间。
基于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显著提升,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重要国家之一。
其次,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其贡献逐渐显现。
中国利用自身国际地位和在各领域中的经验、资源积累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对世界受益的工作。
首先,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
中国已经开始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减排进程。
此外,中国已经积极主导各种形式的全球化倡议,如“一带一路”等,试图通过建立基础设施、推动贸易和互联互通,实现经济的互相合作和共同发展,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和联系。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也是积极参与者,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虽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和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但面临的挑战仍然存在。
中国仍然存在经济转型难题,必须应对许多国内和外部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
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形象逐渐彰显。
中国在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稳定周边环境,区域合作经一部深化,增强在国际机制中的影响力,维护国家利益,在致力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各项行动,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中国地位作用当代中国对国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腾飞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中国。
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概括为:在全球范围,尤其对于周边的地区,中国是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我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中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在外交上的地位和欧盟并列,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中国的作用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团结一切可团结的朋友、相互发展、相互进步、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世界的繁荣稳定。
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进步。
这推动了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中国在不断发展中成为了第三世界的大国,对第三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了第三世界维持和平、促进发展的力量。
中国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发展,为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奠定了基础。
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对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维持世界和平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作者: 平惠敏
出版物刊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25-29页
主题词: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国际分工体系;世界经济;劳动生产率水平;当今世界;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分工格局;世界市场;国际贸易
摘要: <正>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经济进入了国际化的新时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明显加深,但由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基础的不同和目前发达国家对资本、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平等互利关系,发展中国家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
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分析。
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摘要: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而后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根本指导开始参加国际分工。
加入WTO以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加深入,但我国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地位一直较低,所处产品环节增值能力不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大多处于生产与组装的环节。
我国以比较优势长期参与国际分工中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环节也不利于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突破我国在国际分工地位中的瓶颈,展望我国在以后国际分工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国际分工;比较优势;劳动力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参加国际分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摈弃了以往错误的发展战略,重新认识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现状。
基于当时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价格廉价,资本较为稀缺的现状,我国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开始参与国际分工。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两理想却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这种方法可以使参与国际分工不同环节的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带来的好处,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生产技术上却较为落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从此之后,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开始逐渐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分工中有了自己的地位。
二、我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现状和分析改革开放之后,正是通过比较优势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使中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利用丰富的劳动资源,稀缺的资本,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我国通过大力吸引外资进入,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但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中,我国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参与国际分工,无法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所以我国依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世界加工厂:中国在当代国际分工中的现实地位
维普资讯
区 总 部 移 往 中 国 , 提 升 中 国 在 其 区 域 以 化 , 至是全 球化 经 营 中的 战略地 位 。 甚
一
19- 20 9 0 0 1年 末 全 国 实 有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户 数 发 展 趋 势 图
明证 。
国、 日本 等 工 业 化 国 家 都
曾 扮 演 过 世 界 工 厂 的 角 色 。 但 是 , 年 一 多前 , 《 经 商 务》 发 专 辑 正 告 , 当 日 刊 中 国 已 经 取 代 日 本 , 为 今 日 之 世 界 工 厂 成 时 , 令 中 国 的 经 济 学 家 们 有 些 措 手 不 却 及 : 国 有 能 力 成 为 世 界 工 厂 吗 ? 中 国 中 真 的已 经取 代 日本成 为世 界 工厂 了吗?
维普资讯
【特 别 策 划 】
‘ ‘ 世 -
_-_ _- _
界 工 厂 ” 称 谓 我 们 并 不 的
陌 生 ,历 史 上 ,英 国 、 美
造 领 域 对 欧 洲 产 生 了 极 大 的 挑 战 与 压
力 ; 0世 纪 7 2 0年 代 , 日 本 迅 速 崛 起 , 在 众 多 被 认 为 由 西 方 坚 不 可 摧 的 大 企 业 所 垄 断 的 工 业 部 门 取 得 了 全 球 性 的 领 导 地位 , 汽 车 、 托 车 、 表 、 相机 、 如 摩 手 照 光 学 仪 器 、 铁 、 船 、 带 式 雪 上 汽 钢 造 履
世界工厂 :
世 界 工 厂 的 形 成 不 仅 意 味 着 这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制 造 业 的 庞 大 规 模 和 生 产 的 成
历 史的经验与现实 的涵义
1 8世 纪 的 最 后 3 0年 ,工 业 革 命 的 发 生 使 欧 洲 出 现 了 大 量 成 本 低 廉 的 工 业 制 成 品 , 业 革 命 的 发 源 地 英 国 由 此 工 长 时 间 占据 世 界 工 厂 的 位 置 , 遍 及 各 向
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的地位分析及对策
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的地位分析及对策内容摘要: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劳动分工,它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进而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三者的混合型分工新形态,并最终向价值链分工形态演进。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国际分工形态新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我国所处分工地位的研判,探讨提升我国分工地位的对策。
一、当代国际分工新格局中国际分工形态的新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际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在分工形态上发生了深刻变化。
1、混合型分工新形态的形成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形态不断深化发展,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形态。
所谓产业间分工,即国际分工在不同的产业间进行。
如发展中国家从事资源类初级产品的生产,发达国家从事制成品的生产。
在这种分工形态下,产业边界是清晰的,形成以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格局。
所谓产业内分工,即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
具体而言,产业链条可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这三大环节。
在这种分工形态下,发达国家着力于研发、品牌营销和控制核心技术环节,而将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出去;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承接着各种产业环节转移,着力于加工制造环节。
而产品内分工,指国际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配件的不同技术含量进行。
当代国际分工形态正向着三者混合的方向发展。
2、价值链分工形态的出现如今,商品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大环节。
首先是技术环节,包括研究与开发、创意设计、生产及加工技术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等分环节。
其次是生产环节,包括后勤采购、母板生产、系统生产、终端加工、测试、质量控制、包装和库存管理等分环节。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贸易数据的深入分析,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地位进行评判。
研究发现,中国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专业化层次较低,主要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尽管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发展迅猛,但竞争力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从中获取的分工利益极为有限,总体而言,目前处于新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
但纵向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比较优势逐渐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国际分工地位也有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中国;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国际分工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到后来的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再到如今的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世界各国通过产品内各流程的专业化生产,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对位入座”,获取来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差异化利益。
那么,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水平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对外开放的成效,而且有利于我们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方向,对赶超战略的政策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新国际分工的基本背景早期的国际分工模式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分工,包括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体系,以及高端工业品生产国和一般工业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体系,产业间贸易是国际分工得以实现的基础。
各国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参与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品或初级产品并对外出口,同时进口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
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
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形象逐渐彰显。
中国在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稳定周边环境,区域合作经一部深化,增强在国际机制中的影响力,维护国家利益,在致力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各项行动,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中国地位作用当代中国对国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腾飞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中国。
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概括为:在全球范围,尤其对于周边的地区,中国是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我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中国作为世界第三领土大国和第一人口大国,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不同领域具有综合实力或潜力的国家之一。
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中国外交形成了重要的基本原则,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得到改善,本文将从当代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两方面着手进行讨论。
一、当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尽管目前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性的大国。
(一)中国在政治方面的地位中国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政治力量,政治影响力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中国的政治作用就是积极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联合第二世界国家,一起反抗超级大国的政治进攻和讹诈,为自己同时也为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
一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1.1 “世界工厂”近几年来,对中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
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
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
对外贸易方式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其进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
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曾经提出,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产品的1/3-l/2和世界贸易额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
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
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
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
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与政治、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一)、当代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结成的一种既有联系又有矛盾的统一的经济体系。
其特点有:1、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进一步发展;2、改革和调整成为世界性浪潮;3、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愈加显著。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将来趋向于: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
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生产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
当今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也日益加深,在实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随着投资增速加快以及净出口激增,中国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而随着中国日趋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其作为全球需求和供给来源的作用日益增大,在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吸纳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出口,并成为区域经济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自2000年以来,中国在世界贸易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翻,由2000年的3.9%提升到2006年的8%。
2006年只能各国在世界贸易出口和进口中均居第三大国的地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必然向生产成本最低。
资本利润率最高的地方集中。
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现在已进入网络化分工。
跨国公司对生产的一切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劳动力是其主要方面)的最佳结合,而中国在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则吸引着全球的跨国公司看好中国。
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拥有很多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劳动力素质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困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障碍目前已经基本消除;中国工业配套能力较强;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
其中,1985,1990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l(86倍,1991,1996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制造业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增长相对较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由于中国制造业生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呈不断上升之势。
1980,1997年的17年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从l(4,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约0(26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的新生力量。
通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不少重要工业产品方面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
当前中国更好参与国际分工的对策
当前中国更好参与国际分工的对策China's Current Strategies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摘要】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劳动分工,它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进而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国际分工格局特点以及对我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分析,探讨提升我国分工地位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对策一、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及其特点当前,经济全球化作为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分工格局大致发生了以下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由工业经济时代的水平国际分工逐渐转变为信息经济时代的垂直国际分工;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上述两方面的变化产生了垂直专业化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垂直专业化具有如下特点:(1)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一系列连续的阶段;(2)两个或多个国家参与上述生产过程,其中每个国家从事一个或一个以上专业化阶段的生产,而不是从事所有专业化阶段的生产;(3)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至少有一个生产阶段跨越国界。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大致呈金字塔型:美国处于这个金字塔的最顶端,其他各个发达国家构成了金字塔塔身的顶部,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金字塔的底部。
其实质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组成创新中心和设计中心,主要从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组成了制造中心,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
以耐克运动鞋的生产过程为例,其产品的研发与设计阶段主要集中于美国,鞋品元件的制造在中国台湾省和韩国,鞋品的组合在中国台湾省、中国大陆、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经1208-1 20121366 兰威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还未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还没有国际分工,只是以自身资源和资本发展着生产,发展缓慢。
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加入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从那时便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产。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而后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我国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地位一直较低,所处产品环节增值能力不高,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大多处于生产与组装的环节。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参加国际分工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摈弃了以往错误的发展战略,重新认识了我国当时的经济现状。
基于当时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价格廉价,资本较为稀缺的现状,我国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战略,开始参与国际分工。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将国际分工从之前的绝对成本差异推广到比较成本差异,国家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实行“两理想却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贸易原则,这种方法可以使参与国际分工不同环节的国家同时享受到国际分工的带来的好处,并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在生产技术上却较为落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等初级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从此之后,我国的对外出口产品开始逐渐拥有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国际分工中有了自己的地位。
二、我国所处国际分工地位的现状和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正是通过比较优势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使中国经
济得到飞速发展。
利用丰富的劳动资源,稀缺的资本,以及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我国通过大力吸引外资进入,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但在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中,我国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参与国际分工,无法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所以我国依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大多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切入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从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一定得位置。
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的确也是我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最大优势所在。
廉价的劳动力吸引成本驱动型的外商到我国投资,还能直接承接外国贸易伙伴的加工环节,在海外转移劳动力环节赚取利润。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造就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层次较低的状况。
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家电、服装、纺织品、鞋帽、箱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是非核心部件的组装,即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
我国的经济要想持续性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
但生产出口这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贸易模式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向高薪技术产业转移,这样对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有不利的影响。
产品的加工处理在整个产品生产链的处于最低端的环节,消耗的自然资源非常巨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深。
资源的高消耗和低价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导致我国当前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
以高资源消耗,不顾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总额为27511亿元,占GDP的13.9%,这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3.9%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为代价换取的。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4%,如果扣除资源环境损失,2005年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损失大于经济增长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资撤离中国的速度开始加快。
有调查数据表明,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中国的制造成本逐
渐上升,目前已有30%的鞋业订单被东南亚企业抢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对于外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明显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法则。
政府响应要求所有企业都享受同等待遇的呼声,慢慢统一内外企业税收,对于外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逐渐取消。
再者,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价格渐渐攀高,环境要求越加严格,再加上人民币大幅升值,使得外资加工企业的利润下降。
外资开始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
三、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策略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直以比较优势为指导理论参与国际分工,依靠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家电,服装,纺织品等。
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大多都是技术含量低,而高技术产品比重非常小。
因此,国际分工理论应该从以往的比较优势理论向竞争优势理论转变。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以技术为大前提的,继而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只依靠资源来发展经济是不可靠的,资源势必有枯竭的一天。
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引导我国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市场分工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国际竞争。
在改革开放处中期,我国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通过大幅减免税务,低价的原材料资源,甚至无偿供应土地等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资进入。
因此,大批外商投资纷纷落户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
时至今日,这种通过行政手段的让利优惠逐渐消失。
今后,我们更多的是利用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依靠市场机制吸引外商投资。
中国有13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精明的外商是不会放过这么大的市场的。
外资撤离未必意味着中国制造竞争能力的消退,反而很可能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扭曲正在逐渐减低,中国正在
逐渐摆脱对外资的严重依赖。
从短期来看,外资撤离并不会在本质上改变,但外资也不会大幅度撤离。
我们应该进一步减少对外资的行政干预,推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外资撤离将会推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愿景
中国依靠自身低廉劳动力的优势参与了国际贸易,并在国际分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但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在价值链分工所处地位较低。
摆脱这样的低端地位,在国际分工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有利于中国减轻对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度,发展本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企业,在发达国际主导的产业链条中占取更高的地位,获取更大的利益。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由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转变,这将有助于我国以竞争优势在更多领域参与国际分工,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