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程 教育学 教学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6
12
“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 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 知识建构者,而非知识的被 动接受者。
教师角色的转换:
传递知识的权威→学生学习 的辅导者和合作者
2020/6/16
13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新要 素:
(1)情境 (2)协作 (3)资源
2020/6/16
14
3、教学操作—以主动学习为核 心
2、课程设计—以学科为中 心
3、教学论—以教师为中心
2020/6/16
7
以学科为中心
学问化 专门化 结构化
2020/6/16
8
(二)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1、课程理念—以经验为基础 2、课程设计—以儿童为中心 3、教学论—以实践活动为中

2020/6/16
9
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杜 威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教育 即生长 教育 即生活 学校 即社会
2020/6/16
28
《三》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为 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1、在学生生活评价中主要运用质性、激 励性评价
方法,少用量性、甄别性评价方法 2、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 不同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 课程
• 第一节 课程概述 • 第二节 课程改革 • 第三节 课程形式
2020/6/16
1
包括: 物质情境(学校建筑、设备) 文化情境(教室布置、校园文 化)
人际情境(师生、同学关系, 班风、校风)
2020/6/16
4
我国传统课程概念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仅仅把课程等同于学生将要学习 的教材内容,未能把学生从特定的教学 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也看成 是课程的有机要素。
2020/6/16
10
(三)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1、课程理念—知识构建
2、教学设计—以创设学习环 境为主要任务
3、教学操作—以主动学习为 核心
2020/6/16
11
知识构建
含义:知识非简单传授获得,而 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包括个体 和群体)已有的经验、方式和 信念,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 与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 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 方式获得。
素质教育的特点
• 1、主体性与成功性
• 2、基础性与发展性
• 3、全面性与个别性
• 4、全体性与个体性
• 5、交互性与层次性
• 6、内化性与外化性
• 7、理论性与实践性
2020/6/16
21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பைடு நூலகம்衡性、综合
性和选择性 •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
联系 • (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一致
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020/6/16
22
三、适应课改需要应形成的新的教育观念
1、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2、新课程观的主要内涵
误区二:仅仅把课程看作是先于教学过程 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 不能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 形式。
2020/6/16
5
二、课程理论
(一)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二)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2020/6/16
6
(一)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1、课程理念—以知识为核 心
• (二)国内背景
• 1、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 客观必然
•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020/6/16
19
素质教育的本质
1、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 育
3、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主体性的 教育
4、素质教育是一种教师主体间的合作 性教育
2020/6/16
20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核心: (1)以学生为中心 (2)以学习活动为中心 (3)以学生主动性的知识构 建为中心
2020/6/16
15
建构主义四个基本环节:
(1)情境创设 (2)自主探索 (3)协作学习 (4)效果评价
2020/6/16
16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或分科课程)
2020/6/16
26
五、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
(从“消费者”到“生产者”)
A、开发教育资源 1.教育资源的类别 (1)校内教育资源 (2)校外教育资源 (3)现代信息资源 2.如何开发教育资源 (1)注意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争取课程外在环境的支持 (2)注重隐性教育教育资源的开发 (3)注重远距离教育资源的开发 (4)注重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 (5)提高教师的课程素质:课程意识.课程认识.课程能力
2、活动课程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
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 程”、“合成课程”
2、核心课程 2020/6/16
17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又称国家统一课程 2、校本课程
2020/6/16
18
第二节 课程改革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 (一)国际背景—知识经济、信 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
(6) 课程资源开发要突出特色
2020/6/16
27
B、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C、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 作者(从“施教者”到“引导者”)
1、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 动 机
2、指导学生找准学习、探究的方向 3、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1)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
意义的活动
(4)课程观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 究和创造为根本
2020/6/16
23
3、新的知识观 (1)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2)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新的学习观 (1)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2)新的学习离不开原有的经验 (3)社会性的互动能促进学生学习 (4)学习离不开真实的情境
2020/6/16
24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建立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 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3)加强师德建设, 纯化师生关系。
2020/6/16
25
2、新型师生情感关系的建立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 关心、理解、爱护学生。
2)严格要求学生。 3)对学生的期待。 4)展现教学过程魅力。 5)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