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学生管理创新: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 .doc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驱动学生管理创新: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

一、引言

随着联合国《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白皮书和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发布,大数据

技术已步入飞速发展时代,它正在快速的融入金融、医疗、商业、通信、教育等多个领域,推动和影响着

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1]大数据提供的是前瞻性技术手段,更是代表了人类思维发展和生活学习的

新范式,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在教育领域,它带来了教育模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从量化角

度给教育领域研究带来了新的范式。随着大数据理念的传播及其应用的逐步深入,大数据的内涵也在不

断变化和拓展。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大数据,一是技术层面,大数据是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

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下应运而生,包括了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可视

化等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技术进行事物发展的监测、预警和决策。二是能力层面,即从海量复杂的数据

中寻找相互间的有意义关联、分析和挖掘事物变化规律、准确预测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2]三是思维层面,即让数据开口说话,让数据成为人类思考问题、做出行为决策的基本出发

点。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技术的到来改变和颠覆了传统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观和资源观,[3]传统的“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逐步向“四全育人”(增加全环境育人)教育理念转变。[4]大数据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

遇,提供量化分析方法,改变了传统靠经验和感觉制定的决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提供数据可视化

技术,实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定制教育;通过数据监控和挖掘,实时监

测学生学业情况、思想动态、经济情况、心理状况等数据,对异常情况做出预警,提前干预,转后置性

应急处理为前置性预警研判;通过校园行为全数据采集,给予学生全面和综合评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本研究充分分析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困境,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数据驱动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框架

和提出大数据驱动学生管理的实施路径。

二、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的方方

面面,也因其复杂性使得学生管理面临诸多困境,总体表现在决策主观、问题干预不及时、评价方法

单一和管理缺乏个性化等问题上。

(一)决策凭借主观经验,缺乏客观科学

目前大部分学生管理决策依靠管理者长期工作积累的主观经验加以解决。此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学生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解决了学生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长期处于感性层面的决策,已经使得一些管理者形成了经验依赖,考虑问题表面化和片面化,从来不加以调查直接给予问题的定性结论。虽然此法在简单问题决策上是有效的,但是面对复杂的学生管理问题常常表现出“捉襟见肘”,很难获得问题背后的有意义关联和事物发展的变化和趋势,尤其面对日新月异的学生管理新形势和学生个体的日渐鲜明,仅凭主观经验做出的决策,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有据可循、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撑。

(二)干预发生后置应急,缺乏前置预判

遇到问题再来解决问题一直是学生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方式。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包括学生学

业情况、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就业指导等方方面面,传统的“人管”模式很难及时洞察和掌握学生当前

各种状况和实时动向,很多问题只有暴露出来或造成严重后果,管理者才会加以干预,尤其针对一些突

发事件,多数管理者通常只能处于被动的、应急的处理状态,新闻中也时常曝光有些学生由于生理和心

理问题,出现轻生和自残行为,学校和管理者也是事发后才会进行应急干预和思想舆论引导。由此可见,目前学生管理中缺乏前置预判的能力,如果能系统的了解学生的行为轨迹,提前预测出该生可能的后续

行为,进而有效的加以干预和引导,定能更好的帮助学生。

(三)评价来源片面单一,缺乏全面多元

在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各科成绩在评奖评优中占绝对比重,很多方面有一票否决权。评价方法的片面单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依据来源单一,仅仅依靠考试成绩和教师的主观印象进行评价,无法给予学生个体以德、智、体全面、客观评价,即使有些高校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在校表现的

重要依据,但是仍然鲜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和操作办法,且公信力和可操作性较差,综合素质评价徒有其表,缺乏实质性的评价依据;二是实施评价途径单一,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缺乏过程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是学生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保障,具有诊断功能,失去过程诊断的学生

管理,在人才培养和价值观形成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四)管理方式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服务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人才培养呈现规模化,过多的学生数量使得学生管理者无法兼顾到每位学

生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家庭等情况,大多采用千人一面的统一化方式。这种程序化的管

理方式早些年为有学者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随着时代进步,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差异越来越大,

这种传统管理方式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处于新时期大学生,其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均不同,所接触的事物及反馈表现也各异,学生管理中更应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关注,贴近每个学生的

个性化需要,提供个性服务。三、大数据驱动学生管理的框架设计

大数据给学生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维带来的重大的变革,数据意识已经渐渐融入到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驱动着学生管理向“科学决策、前置预判、全面评价和个性管理”方面转变,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生管理

的服务模式,本文以学生管理中采集的数据(包括传统学生工作产生数据[5]、校园基础系统生成数据、

网络社交平台监控数据)为核心,结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多面需求构建数据驱动学生管理的实践框架,

具体框架如图 1 所示。该框架图基于大数据技术驱动学生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包括学生的思想教育、智

慧学习、精准资助、心理预警、综合考评、生涯规划和引导舆论等。

图 1 大数据驱动学生管理的实践框架

(一)驱动智慧学习,助力主动性学习

随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大数据技术通过传感器感知、图像识别、视频录制和学习平台记录

可实现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全过程数据采集。[6]线上和线下数据相结合共同驱动智慧型和自主

型学习的发生。线下数据以课堂教学场所采集为主,主要采集课中动态的师生行为、教学流程和课堂管

理等教学数据;线上数据依靠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学功能进行采集,实时跟踪和记录学生在线学习的行动

轨迹,包括微视频和课件的观看程度和次数、学生在线互动和讨论次数、练习测试完成度以及自有学者

评价和反思等线上数据。通过对每位学生教学数据的采集和多元分析挖掘,一方面帮助教师洞察学生个体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在精准定位学生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对教学

过程各要素进行诊断,并给予科学的优化和调整决策;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主动发现课程学习中的优势与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