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拜占庭作品赏析
浅谈驶向拜占廷 作业
浅谈《驶向拜占廷》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早期受浪漫派诗风影响,作品多描写优美自然环境,同时吸收了爱尔兰民间文学的养分,形成自己的诗风;中期受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诗歌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
他的诗表达了对西方传统文明的反思,对20世纪人类精神历程的忧患,以及对物质主义给人性带来危机的深刻焦虑;中晚期诗作大多离不开他那神秘主义的象征体系,而最终他的神秘主义转化为对永恒艺术的追求。
而《驶向拜占廷》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通过各种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物欲和物质文明的反感,对他认为是理想的拜占廷的文明的向往。
关键字:拜占廷向往物质文明反感从诗中意象赏析《驶向拜占廷》:在《幻影》一书中写到:“如果我能有一月的时光回到古代并在我选择的地方度过的话,我会在贾斯特人关闭柏拉图学术研究院之前小住于圣城拜占廷。
”在早年的拜占廷,恐怕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情况,即宗教的,艺术的和实际的生活完全融为一体,建筑师和技工…用金和银向大众说话。
画家镶嵌工,金匠和银匠,圣书的图案花饰绘制者,大都是非个人化的,恐怕都没有个人设计的自觉意识,都融入了整个人民的想象中。
拜占廷是小亚细亚古城,罗马帝国时代重建,改称君士坦丁堡,现名伊斯坦尔,是土耳其的城市。
公元六世纪时,此城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的首都,东西方艺术、宗教汇合共荣的载体;置身于这样的载体,它所拥有的艺术与宗教象征、以及其历史的变迁深深地拨动着诗人的情感,并带给诗人以一种永恒的启迪,所以,在诗人追求永恒“世界灵魂”和不朽永生的朝觐中,拜占庭自然成为了诗人的依恋之所,作者认为拜占廷时期是古代优秀文化的代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于是,“驶向拜占廷”,在历史的向往中融入了典雅、浪漫和异国情调。
本诗以游历拜占廷来象征一种精神的探索,诗中的意象组合,如“衣裳”指短暂的人间生活;“椎体中旋转”指历史旋转象征命运的运行;“走向死亡的世代”“老年”“废物”“破外套”等,充满了破灭、颓败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文明的厌恶与对西方世界精神与理性复归的企盼之情。
驶向拜占庭赏析
驶向拜占庭赏析驶向拜占庭赏析诗歌赏析《驶向拜占庭》是叶芝最负盛名的长诗之⼀,写于1928年,是诗集《塔堡》中的第⼀⾸诗歌,也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之⼀。
《驶向拜占庭》表现了诗⼈对灵与⾁、永恒与⽣命之间⽭盾对⽴的独特领会,表达了他在年华⽼去之后,希望通过艺术追求不朽的愿望。
全诗的抒情活动建⽴在有⽣命的⽣物和永恒的艺术与理性产品两组象征上,前者暗⽰有限的⽣命、物欲和⾃然,后者象征超⾃然的不朽、永恒,核⼼象征“拜占庭”。
诗题中的“拜占庭”,通常是指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以⾸都君⼟坦丁堡(今⼟⽿其⾸都伊斯坦布尔)为中⼼。
如同伊斯坦布尔是地理上连接东西⽅的纽带⼀样,拜占庭则在时间和⼼理层⾯上作为沟通古希腊和⽂艺复兴的桥梁⽽闻名遐迩。
正是⽽且唯有通过拜占庭,近现代西⽅⽂明才可能寻访那些远逝的依稀缥缈的古希腊梦影。
诗歌风格在Sailing to Byzantium这⾸诗⾥,叶芝⽤词更加简练,尽可能地避免使⽤形词。
句法⽅⾯也有所改变,更加接近普通语⾔。
这种⼝语化、通俗化的语⾔,风格平实却富于表现⼒,线条利落⼜富有哲理。
如:'An aged man is but a paltry thing,/A tattered coat upon a stick, unless/Souclap its hands and sing, and buder sing/ For every tatter in its mortal dress, '查译:“衰颓的⽼⼈只是个废物,是件破外⾐⽀在⼀根⽊棍上,除⾮灵魂拍⼿作歌,为了它的⽪囊的每个裂绽唱得更响亮”,这是典型的叶芝后期的现代主义风格。
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意象、讽刺性的基调和富于创造性的象征。
然⽽叶芝的诗歌与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有所不同,他的诗富有节奏感、韵律美与意象美。
在形式上,Sailing to Byzantium这⾸诗就由4个整齐的诗节构成,每个诗节包含8⾏诗,每⾏诗包含10个⾳节,⼤都是五步抑扬格,全诗有着相当整齐的韵式ababcee。
叶芝驶向拜占庭读后感
叶芝驶向拜占庭读后感这诗一开头啊,就感觉像是一个对周围现代世界有点厌倦的灵魂在嘟囔。
他说年轻的人们,“相互拥抱”,沉溺在那些自然的、充满肉欲的欢乐里,什么感官的愉悦啊,就像“鲑鱼翔于瀑布,鲭鱼群集于海河”一样,充满生机却又有点让诗人觉得“肤浅”。
当然啦,这可不是真的肤浅,只是诗人心里有个更高远的追求。
然后呢,他说自己要“驶向拜占庭”。
拜占庭啊,那可是个充满了历史和神秘色彩的地方,就像是一个古老文化的大宝藏。
在诗人眼里,那里是艺术、智慧和永恒的象征。
他就像一个在现代世界里迷了路的小孩,突然发现了一个古老而神圣的游乐场,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那里寻找点什么。
诗里提到的那些拜占庭的景象,什么“金枝上歌唱的鸟儿”之类的,感觉就像是他幻想中的理想国里的奇妙生物。
这些东西可不是现实世界里随随便便就能看到的,那是他精神世界里对美和永恒的一种具象化。
他把拜占庭描绘得那么神奇,就好像只要到了那儿,他就能摆脱这个充满了腐朽和短暂快乐的现实世界。
我感觉叶芝写这首诗,有点像我们有时候对现状不满意,就会想象一个桃花源一样的地方。
只不过他的这个地方是拜占庭,充满了艺术气息和古老智慧的光芒。
而且他在诗里也在探索关于生命和死亡、短暂和永恒的大问题。
他不想就这么随着时间的河流,被冲到生命的尽头,然后就无声无息地消失。
他想要在拜占庭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灵魂不朽,就像那些伟大的艺术品一样,永远被人敬仰。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会想,我们每个人可能心里都有个“拜占庭”吧。
也许是一个梦想,也许是一种精神追求,当我们在这个乱糟糟的现实世界里觉得疲惫不堪的时候,就会朝着那个地方起航。
不过呢,叶芝真的很厉害,他能用这么优美又神秘的诗句把这种感觉写出来,让我这个在现代社会里被各种信息和琐事搞得晕头转向的人,也能跟着他的思绪,做一次精神上的远航,去寻找那个可能永远也到达不了,但却无比美好的“拜占庭”。
Sailing to Byzantium 两个中译本对比评析
30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0期总第823期No.20,2020Total of 8230引言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192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早年诗歌主要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但晚年的创作风格更趋于现实主义。
《驶向拜占庭》为叶芝晚年作品,创作于1926年,收录在诗集《塔楼》中。
诗歌中一位老人(诗人的代言人)在思考生与死、灵与肉、情感与理性、衰老与青春、自然与现实等问题[1]。
老人不满于现实国度,于是决定驶向圣地——拜占庭。
当今译界就《驶向拜占庭》已有众多译本,本文选取查良铮和余光中的译本,从诗歌形式和风格两个方面,对译本进行评析,以期对本诗有更好的理解。
1译本评析1.1诗歌形式叶芝是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一位先驱者,他的诗歌多不拘于古典的格律和形式[2]。
可在《驶向拜占庭》一诗中,共包含共四个诗节,每节八行,每行大概有十个音节,大都是五步抑扬诗,全诗的韵式也很整齐,均为ababcc。
Sailing to Byzantium 两个中译本对比评析李艳宇(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80)摘要:《驶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 )是爱尔兰诗人叶芝晚期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从诗歌形式和风格方面对查良铮和余光中的两个不同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关键词:《驶向拜占庭》;查良铮;余光中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0-0030-02作者简介:李艳宇(1995—),女,河北张家口人,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原文查良铮译本(以下简称查译)余光中译本(以下简称余译)That is no country for old men. The young In one another's arms, birds in the trees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
追求艺术的永恒之美——《驶向拜占庭》中鸟的意象分析
一
、
象征 爱 、 望 、 欲 生殖 力的凡 世 之鸟
且, 御前大 臣的侄 子 已送 给 她 真正 的珠 宝 。这 时 , 才 觉 他 得 他付 出 的爱是 多么令 人可 笑 , 而 去研究 他 的辩 证法 和 转 哲 学 了。故 事 中夜 莺 的歌 唱 是 “ 纯 真 的爱 情 的歌 唱 ” 对 , “ 在夜 莺 眼里 , 爱情 是胜过 一切 的 , 也是值 得永 久珍惜 的一 种 情感 ”, 夜莺 除 了最 后 的歌 声 , 的歌 唱最 终 获得 了 由 “ 她 死 来完 成 的爱 。夜 莺歌 唱 的是 纯真 的爱情 , 夜莺 之死 就 是 这 种纯 真爱 情 的象 征 。 ( 茂 生 ,0 8 他 们 都 明 白夜 莺 ”刘 20 ) 之 死意 味着他 们爱 情 的结束 。夜 莺之 歌 在 此是 爱 欲 满 足 的象征 。除此 之外 , 中国文学 中也不 乏有 情人 和 爱人 们 在
一
人 晚 年的他 生命 有如 昙 花 一 现 , 欲 得不 到 满 足 , 爱 情 爱 其 观也 陷入 悲观 的境地 。
用 鸟来 象征 爱 和 欲 望 的文 学 作 品 有 许 多 , 尔 德 的 王 《 夜莺 与蔷 薇》 故 事讲 述 的是 , , 一个 年 轻 的学 生 为 了得 到 心爱 的姑娘 的青 睐 , 必须在 冰雪 覆盖 的寒冬 送 给她 一朵 最 红 的蔷 薇 。几乎绝 望 的年 轻 人 最 终 意外 地 得 到 了他 想 要 的红蔷 薇 , 但他 并不 知 道 , 朵 红 蔷 薇正 是 夜 莺 用 自己 的 这
在本诗 第一 节 中, 叶芝 写道 “ 绝非老 年人适 宜 之 乡 。 那 彼此/ 拥抱 的青 年人那 些渐 趋灭 绝在树 林 中婉 转放 歌 的鸟 类 、/ 鱼溯洄 的瀑 布 , 鱼 麋集 的海 河 ,水 族 , 兽 , 鲑 鲭 / 走 飞 禽, 整夏赞 美/ 孕 、出生和 死亡 的一 切 。/ 都沉 湎 于那 成 全 感 性 的音乐/ 而忽 视 了不 朽 的 理 性 的 丰 碑 杰 作 。 傅 浩 , ”( 19 ) 过 “ 年 人 互 相拥 抱 ” 造 出爱 意 浓 浓 的氛 围 , 99 通 青 营 “ 鲑鱼 溯洄 ” 繁 殖 的 自然 现 象 , 鲭 鱼 麋 集 ” 是 “ 正是 生 殖 旺 盛和生命 的体 现 , 而放 声歌 吟树 林的 鸟雀也 是这 氛 围 的一 部分, 也象 它为 爱 、 生 命 和 欲望 唱 着 赞 歌 。根 据 叶芝 的 为 面具理 论 , 他认 为… 面具 ’ 出 其 内在 本质 的一 切 的感 情 是 对 立 面” 是情感 的再 创造 , 是 我们 所 希 望成 为 的意象 ” , “ , 是 反 自我 。( 何林 ,0 9) 2 0 其所 谓 的 “ 面具 ” 指 作 者 通 过 是 其 笔下 的角 色或 意象 来 达 到抒 情 或 议 论 的 目的。写 作 此 诗时, 叶芝 也 已年过半 百 , 衰弱 , 身体 回望 自己曾有 过 的不 得 回报 的爱 情 , 内心 的 凄 凉和 无 奈 油 然而 生 , 人在 此 就 诗
向死而生: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中的诗意凝结
向死而生: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中的诗意凝结王嘉琪西安外国语大学摘要:《驶向拜占庭》是叶芝晚期的代表作,诗歌围绕拜占庭这一内涵丰富的象征物探索了肉体与灵魂、自然与艺术、短暂与永恒等问题。
本文借助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哲学观,通过对潜在于《驶向拜占庭》诗歌文本中的矛盾冲突、死亡想象的解读,力图揭示其诗学思想的深奥哲学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叶芝;海德格尔;向死而生;《驶向拜占庭》一、引言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
1923年,因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他一生作品丰厚,兼收并蓄浪漫主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精华。
叶芝数年以来的精神苦旅被评传作家理查德·艾尔曼高度概括为“驶向拜占庭”这一诗题,他还指出此类诗歌的诗意远远超越“拜占庭之行”:这些诗歌的背后,是以“诗人的整个生命作为支撑的”。
(1979:254)《驶向拜占庭》一诗共4个诗节,32行,围绕拜占庭这一中心象征物展开。
“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是今天的伊斯坦布尔。
这个称谓本身虚实相映,带着一定的文化和精神属性。
此诗作于1927年,叶芝已经62岁,不曾到访拜占庭。
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拜占庭象征着艺术的不朽,是他心中的精神家园,也是知识的圣殿。
二、向死而生:虔诚的呼吸,世俗的生活(一)“拜占庭”式理想归宿叶芝在BBC广播节目中,就创作《驶向拜占庭》的缘由做过说明:他打算写写自己的灵魂,因为向灵魂发问是一位老者的本分,他把自己的想法写进《驶向拜占庭》。
拜占庭曾经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也是西方哲思经久不衰的源泉,他把朝向这座城市的旅程看成是追寻精神生活的象征(Norman,1984:213)。
叶芝偏爱贵族文化引领下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与政教、个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状态,因而鄙夷声色犬马的世俗生活。
所以,“驶向拜占庭”就是要摆脱七情六欲的困扰和物质的束缚,进入不朽的精神和艺术世界。
解读叶芝《驶向拜占庭》中的象征主义
解读叶芝《驶向拜占庭》中的象征主义斯化琳(青岛工学院山东·青岛266300)摘要叶芝作为著名爱尔兰诗人,生活于19和20世纪之交,亲身感受到世界格局重大转变的同时,也经历了世界文坛从瑰丽的浪漫主义到理智的现实主义的转变。
《驶向拜占庭》是叶芝晚年富有象征主义特色的杰作之一,在其中,诗人运用了精妙绝伦又富含深意的象征意象,表达了对艺术永存与生命永恒的深切期盼,从而表达渴望实现了艺术与生命的高度统一,使这首诗歌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同时也成就了叶芝在世界文坛成为现代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卓越地位。
本文从叶芝《驶向拜占庭》中的象征主义意象入手,解读其中意象所带来的真情实感,从而去探究诗人通过塑造这些象征意象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叶芝象征主义《驶向拜占庭》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0引言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之际,象征主义逐渐从法国慢慢拓展到了欧美等其他国家,象征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延续,并在后人的努力下,得到创新与进步。
叶芝便是象征主义迅速壮大的先驱作家之一,他认为象征的意象是表达诗人情感的直接体现,诗人通过在诗歌中使用象征主义的意象,生动而神秘的表达诗歌中隐晦的感情,以形化情,传达真情实意,因而也可以说象征主义是“衡量诗歌高低优劣的重要审美尺度”。
早期的叶芝,偏爱用浪漫瑰丽的意象(玫瑰、天鹅等):“某些道德家或童话诗人/把孤独的灵魂比作天鹅/我对此感到满意……”。
(《一九一九年》),亦或用神话传说来丰富深化诗歌,使其诗歌富有神秘主义气息:“谁会想到美丽如梦境,瞬息即过?/可叹那些朱唇,自绝于人/叹世间再无奇缘可待/特洛伊消逝在葬礼的火焰中/乌丝纳的儿子也已身亡”(《尘世的玫瑰》)。
1926年,叶芝发表了晚期诗集《塔楼》,这本诗集的第一首诗《驶向拜占庭》便是诗人运用象征主义表达的最高境界,在叶芝晚期的作品中,诗人把追求永恒艺术和实现不朽精神寄托于“拜占庭”,赋予“拜占庭”以理想与信念的光芒,从而表达诗人自身对于不懈追求永恒、追求诗歌中的“拜占庭”——理想乌托邦的真切情感。
解读叶芝《驶向拜占庭》中的象征主义
解读叶芝《驶向拜占庭》中的象征主义作者:斯化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29期摘要叶芝作为著名爱尔兰诗人,生活于19和20世纪之交,亲身感受到世界格局重大转变的同时,也经历了世界文坛从瑰丽的浪漫主义到理智的现实主义的转变。
《驶向拜占庭》是叶芝晚年富有象征主义特色的杰作之一,在其中,诗人运用了精妙绝伦又富含深意的象征意象,表达了对艺术永存与生命永恒的深切期盼,从而表达渴望实现了艺术与生命的高度统一,使这首诗歌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和人文气息,同时也成就了叶芝在世界文坛成为现代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卓越地位。
本文从叶芝《驶向拜占庭》中的象征主义意象入手,解读其中意象所带来的真情实感,从而去探究诗人通过塑造这些象征意象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叶芝象征主义《驶向拜占庭》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0引言19世纪与20世纪相交之际,象征主义逐渐从法国慢慢拓展到了欧美等其他国家,象征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延续,并在后人的努力下,得到创新与进步。
叶芝便是象征主义迅速壮大的先驱作家之一,他认为象征的意象是表达诗人情感的直接体现,诗人通过在诗歌中使用象征主义的意象,生动而神秘的表达诗歌中隐晦的感情,以形化情,传达真情实意,因而也可以说象征主义是“衡量诗歌高低优劣的重要审美尺度”。
早期的叶芝,偏爱用浪漫瑰丽的意象(玫瑰、天鹅等):“某些道德家或童话诗人/把孤独的灵魂比作天鹅/我对此感到满意……”。
(《一九一九年》),亦或用神话传说来丰富深化诗歌,使其诗歌富有神秘主义气息:“谁会想到美丽如梦境,瞬息即过?/可叹那些朱唇,自绝于人/叹世间再无奇缘可待/特洛伊消逝在葬礼的火焰中/乌丝纳的儿子也已身亡”(《尘世的玫瑰》)。
1926年,叶芝发表了晚期诗集《塔楼》,这本诗集的第一首诗《驶向拜占庭》便是诗人运用象征主义表达的最高境界,在叶芝晚期的作品中,诗人把追求永恒艺术和实现不朽精神寄托于“拜占庭”,赋予“拜占庭”以理想与信念的光芒,从而表达诗人自身对于不懈追求永恒、追求诗歌中的“拜占庭”——理想乌托邦的真切情感。
浅析《驶向拜占庭》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 250-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浅析《驶向拜占庭》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蕾【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是一位伟大的爱尔兰诗人,除了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他的象征主义诗歌也颇负盛名,《驶向拜占庭》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驶向拜占庭》诗歌题目、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鸟类形象的象征意义,去探究诗人通过塑造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叶芝 《驶向拜占庭》 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引言象征主义手法在叶芝的诗歌创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其象征意象大多来自于爱尔兰的神话故事,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
后来,在庞德这位现代主义先锋的影响下,叶芝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了更多的现代主义色彩,也使得叶芝的象征主义体系得到了完善,写出了不少名作,从而成为了现代诗坛的巨擘。
《驶向拜占庭》就是其后期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通过各种意象,去警示读者应该去追求艺术,而不能沉溺于物质和感官享受,就像诗中的老年人这一形象,虽然有着卑微的身体,但终究通过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实现了生命价值的永恒。
总之,象征主义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使得诗歌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诗歌题目的意象诗歌的题目中有两个意象“驶向”和“拜占庭”。
“驶向”有两层意思,一是离开,在诗中,可理解为对现实世界的逃离;一为去向,可解释为对理想世界的接近。
诗歌的第一句“那地方可不是老人们待的”,告诉读者“老人”不被容于“那地方”,这首诗歌创作于诗人的晚年,“老人”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要和老人一样,逃离现实世界,从而去追求一个理想的世界,这就是“驶向”的另一层含义。
在第二节诗中,诗人写道:“因此,我驶过汪洋和大海万顷,来到了……”这就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方向,“老人”跋山涉水,来到了一个地方,一个可以接纳他的地方。
对诗人来说,那个地方就是他内心的理想世界。
“拜占庭”就是老人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即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
诗歌中,诗人形容到“来到了这一圣城拜占庭”,叶芝用“圣城”一词来形容拜占庭,足见其对拜占庭的无限向往。
叶芝诗歌《驶向拜占廷》原文及赏析
叶芝诗歌《驶向拜占廷》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叶芝诗歌《驶向拜占廷》原文及赏析【导语】:一那地方可不是老年人呆的。
《驶向拜占庭》的象征主义解读
《驶向拜占庭》的象征主义解读作者:王燕芸刘晨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3期摘要:象征主义认为物质世界背后存在一个更为真实的精神世界,诗歌应该运用象征的手法,追求那种真实。
作为后期象征主义巨匠,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一诗中,将象征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通过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神秘和理性相结合的象征主义运用,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永恒纯净的理想之境——拜占庭,这里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作者灵魂的归宿。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精神的追求,而且透露出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隐忧,从而展示了作者心忧天下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驶向拜占庭;象征主义;神秘色彩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293-0120世纪初,象征主义从法国扩展到欧美,在这个过程中,象征主义理论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象征诗歌创作也颇有成就。
叶芝就是其中一个对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和创作都有突出贡献的作家。
叶芝认为艺术作品的象征意义其实是为了追求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是为了唤醒沉睡的物质形式的感情意义,叶芝强调象征是为了唤起感情,从而确定了象征所具有的内指性,即象征是指向诗人的心灵。
由此,叶芝把象征主义确定为衡量诗歌高低优劣的重要审美尺度。
《驶向拜占庭》整首诗是一部象征主义作品,体现了叶芝的象征主义理论主张,拜占庭就是作者的心灵归宿和灵魂依托。
一、艺术与人生关系的象征《驶向拜占庭》一诗中,作者探讨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艺术和人生是相冲突的——人生是短暂的、欢愉的、真实的;艺术则是永恒的、高尚的、纯美的。
在探讨过程中,体现了叶芝将感性象征和理性象征相结合的主张。
叶芝认为象征分为感性象征和理性象征,感性象征是“只能唤起感情的那些象征”,理性象征是“只换起观念,或混杂着感情的观念的那些象征”,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象征。
诗中描写了“躺在彼此臂弯里”的“年轻人”,“树上的鸟们”、“鲑鱼”“瀑布”“海洋”等意象,代表了短暂的世俗世界,是感性的象征,。
从功能文体角度分析叶芝《驶向拜占庭》的形式特征
从功能文体角度分析叶芝《驶向拜占庭》的形式特征摘要:本文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来分析爱尔兰伟大作家叶芝的名诗《驶向拜占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欲追求永恒的艺术的坚定信念和超凡美感,从而验证诗歌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是统一的,都是为了表达主题而服务的。
关键词:功能文体《驶向拜占庭》诗歌的内在形式诗歌的外在形式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驶向拜占庭》是被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威廉·巴特勒·叶芝创作的最为经典的诗歌之一。
本文试从功能文体的角度来分析该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欲追求永恒的艺术的坚定信念和超凡美感,从而验证诗歌的内在和外在形式是统一的。
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即一种能够带给读者视听感受的文本样式,主要就是诗歌在句式上和音韵上的特点。
诗的内形式,则是指与诗的外形是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情态,具体说来,即诗的象征、意象、意境、隐喻等。
根据系统功能理论,语言运用的过程和文体选择的过程是同一过程。
在情景语境的促动下,诗人从整个语言系统中选择适合于语言环境的语言,从而形成了适合语境的语篇文体。
因而诗歌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应该是有机的统一体。
一诗歌语言的外在形式特征1 音系层《驶向拜占庭》共32行,四个诗节,为八行体诗,且各诗节的诗行长度大致相等。
从音步上看,该诗采用了五步抑扬格。
第一音节长而轻,第二音节短而垂。
全诗通过诗行中单词音调的轻重抑扬构成语流的跌宕起伏,并采取ababab的押韵方式以及四组对句,使全诗的轮廓清晰、主题鲜明,从而勾勒出全诗的宏伟结构。
从音节看,全诗多采用双元音和长音节,如/ai/在单词fire,gyre和desire;/ei/在take,make和awake等,这给读者留下了停顿和遐想的时间与空间。
其中,尾韵/η/出现的频率最高,共出现九次。
其次,是尾韵/m/出现四次。
此外,头韵的运用也较为普遍,如/f/在单词fish,flesh和fowl,/b/ 在begotten和born,/p/在past 和passing,/l/在lords和ladies等。
赏析《驶向拜占庭》
赏析《驶向拜占庭》赏析《驶向拜占庭》摘要:象征主义认为物质世界背后存在一个更为真实的精神世界,诗歌应该运用象征的手法,追求那种真实。
作为后期象征主义巨匠,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一诗中,将象征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通过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神秘和理性相结合的象征主义运用,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永恒纯净的理想之境——拜占庭,这里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作者灵魂的归宿。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精神的追求,而且透露出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隐忧,从而展示了作者心忧天下的人文关怀。
关键字:《驶向拜占庭》叶芝象征主义神秘1、作者简介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是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T.S.艾略特称他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
在他颇丰的作品中,其诗歌创作吸收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精华,几度升华,最终熔炼出独特的诗风。
他的艺术探索道路被视为英诗主流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缩影。
2、叶芝的诗歌叶芝的早期诗作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以“玫瑰”意象著称;中期因受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影响,诗风逐渐走向坚实明朗和接近现实,以“天鹅”的象征完美诠释其贵族情结;后期诗作融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双重意识原则与哲理思考于一体,以洗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象征,表现善恶、生死、美丑、灵肉的矛盾统一,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作为一个始终以其整个身心写作诗歌的诗人,叶芝每一次的蜕变,都包含着一个艰难的思想历程,昭示着一次思想的升华。
毕其一生,诗人都在勤敏地进行着不断的思想内省,不断地自我发展,不断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和拓宽其诗作的创作技巧、创作领域和角度。
3、从诗歌内容与意义、审美观点简单解读诗歌《驶向拜占庭》(1927)共有四节,主要是关于古代的痛苦和对永生的渴望,而永生通过艺术和诗歌是可以实现的。
驶向拜占庭中意象分析
浅析从心理视角分析《驶向拜占庭》中的意象摘要:叶芝早期诗作中的象征主义是和爱尔兰民族的古老神话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他利用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故事和事物来作象征。
20世纪后,随着大量的参加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叶芝的风格逐渐明朗化,并逐渐抛却了早期的神秘主义倾向。
其诗作主题开始与现实紧密结合,语言和更加洗练,是现代英语诗歌中的一座高峰。
本文从心里视角分析《驶向拜占庭》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来理解其中的内涵。
关键字:意象心理人格理论驶向拜占庭《驶向拜占庭》描述了一位老人拒绝了年轻人的感官世界而追求永恒的精神世界。
诗中以老人,年轻人和永恒的艺术为意象分别代表了弗洛伊德心理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
在开头部分诗人写到“青年人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世代,树上的鸟,正从事他们的歌唱……沉溺于那感官的音乐,个个都疏忽万古长青的理性的纪念物。
”诗人感叹年轻人拥有美丽和青春,他们却挥霍这短暂的青春,尽情享受感官世界的快乐而忘记了去追求永恒的精神世界。
弗洛伊德心理人格理论中,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饥,渴,性。
本我之中的需要产生时,需要立即满足,受“快乐原则”支配。
青年人过着一种不受约束,满足本能欲望的生活,追求“快乐原则”。
诗中的青年人与其相本我相呼应。
在诗的第二节中老人微不足道“一个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但是老人懂得只有灵魂的到升华,走向永恒的精神世界才能摆脱肉体衰老的凄凉境地。
因此“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拜占庭的神圣的城堡。
”弗洛伊德心理人格理论中,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由本我和超我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超我的限制,不能在现实中立即满足,需要在现实中学习如何满足。
老人追寻到达永恒精神世界的方法。
老人与自我相符。
第三节中“从神火中走出来吧,旋转当空,请为我的灵魂作歌唱的教师……请尽快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
”永恒的艺术指引老人前进,使老人摆脱肉体的凄凉境地,追求永恒的精神世界。
叶芝驶向拜占庭读后感
叶芝驶向拜占庭读后感叶芝这诗啊,一开头就给人一种感觉,好像他对自己所在的现实世界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那些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肉欲的东西,在他眼里就像一团乱麻,虽然热闹但没什么深度。
他说“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就好像在抱怨,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合他这样看透世情的老灵魂了。
然后呢,他要驶向拜占庭。
这拜占庭可不得了,在他心里就像个神圣又神秘的理想国。
我感觉他就像一个在现实生活里受够了吵闹和浮躁的人,打算跑到一个精神的避难所去。
他描写拜占庭的那些句子,什么“那里所有的一切都不会消逝”,就好像那里是个能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存起来的大仓库。
而且拜占庭在他笔下像是一个充满艺术和智慧的地方,不像他身处的那个乱糟糟的现实世界。
诗里提到的那些关于艺术的描写也特别酷。
像什么“歌唱那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情”,感觉在拜占庭,艺术是一种能超越时间的存在。
艺术家们就像一群掌握了魔法的人,能把不同时空的东西都捏在一起,然后唱出永恒的歌。
我就在想,叶芝是不是觉得现实世界里的艺术都被那些世俗的东西给玷污了,所以才向往拜占庭那种纯粹的艺术境界呢?不过啊,叶芝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有点小傲娇。
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寻找精神家园的智者,而且他对年轻和年老的看法也很独特。
在他看来,年轻是活力但也是浅薄的,年老虽然身体不行了,但灵魂却更加渴望那种深刻的、永恒的东西。
他想要在拜占庭这个地方,把自己的灵魂像艺术品一样雕琢,去掉那些世俗的、短暂的东西,变得像金鸟一样纯粹又永恒。
总的来说,读这首诗就像是和叶芝一起做了一场梦。
他带着我逃离了现实的喧嚣,去探索一个可能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精神世界。
虽然拜占庭可能只是他脑海中的一个幻影,但这个幻影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对永恒、艺术和精神升华的强烈渴望。
就像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幻想一个特别美好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摆脱所有烦恼,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那种纯粹的人。
这诗读起来有点像在听一个老伯伯讲他心中的桃花源,只不过这个桃花源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和哲学的思考。
《驶向拜占庭》的诗歌赏析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驶向拜占庭》的诗歌赏析摘要:威廉·勃特勒·叶芝的诗作《驶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虽然篇幅不长,却内涵丰富。
此诗是叶芝晚期的名作,被许多人称为叶芝的巅峰之作,是行走在欲望人间的诗人,对东方文明和精神的向往,吟唱的精神之歌,真正的灵魂之歌。
在塑造拜占庭的形象时,叶芝并不完全遵循真实的原则,而是基于一些二手材料,对拜占庭进行了极端理想化的处理。
本文试图从多视角赏析此诗,以探讨诗歌所表现的深刻内涵。
关键字:威廉·勃特勒·叶芝《驶向拜占庭》灵魂之歌《驶向拜占庭》描述了一位老人拒绝了年轻人的感官世界而追求永恒的艺术世界的愿望。
诗歌一开头便如此描述了年轻人“在互相拥抱,那垂死的一代,树上的鸟儿正在歌唱......凡是诞生和死亡的一切存在。
沉溺于那感官的音乐,个个都疏忽,万古长青的理性的纪念物......”诗人感叹那些年轻人,尽情的挥霍着他们的青春,却忽视了永不衰老的精神产品,不懂得生命的真谛而一味沉湎于感官世界的享乐之中。
在诗中诗人明确地表示瞧不起物欲的世界和那些享乐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永恒智慧之价值;这种智慧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只能在神圣的拜占庭中找到。
于是诗人毅然决定驰向拜占庭,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在那里高歌欢唱,从而摆脱肉体的束缚,独立地存在,自由地追求精神的乐趣。
于是“我”成为了栖息在金枝之上的金鸟,永久地高唱。
诗中的老人虽然微不足道,“一个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
但是老人懂得只有灵魂欢乐的歌唱才能摆脱老年的悲凉境地。
“可是没有教唱的学校,而只有,研究纪念物上记载的它的辉煌,因此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拜占庭的神圣的城堡。
”没有音乐学校教灵魂歌唱,而只能研究灵魂自身。
由此可见,在叶芝看来,拜占庭是艺术的象征、历史的符码和异域的标记。
火热的青春是多么的短暂易逝,并且总有一丝伤感埋藏于心,人到老年,更是如同稻草人,没有活力,没有灵魂。
叶芝是诗歌鉴赏600字
叶芝是诗歌鉴赏600字篇一:叶芝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早期的代表人物,象征主义是其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
在晚期的名作《驶向拜占庭》中,叶芝构建了帝国拜占庭这一内涵丰富的象征物。
在叶芝看来,拜占庭是艺术的象征、历史的符码和异域的标记。
塑造拜占庭的形象时,叶芝并不完全遵循真实的原则,而是基于一些二手材料,对拜占庭进行了极端理想化的处理。
对叶芝来说,拜占庭只是它山之石,叶芝的最终目的不在石而在玉。
借助拜占庭这面镜像,叶芝实现了对诗人本身和祖国爱尔兰进行言说的最终目的。
《驶向拜占庭》中塑造的帝国形象,代表了业已消逝的以贵族文明为标志的辉煌人类文化,这与叶芝骨子里的贵族主义倾向恰好吻合。
此外,不满于爱尔兰当时的社会现实,叶芝试图在历史中为爱尔兰寻找一块可资借鉴的模板。
在这种情形之下,代表艺术、历史和异域的拜占庭帝国就进入了叶芝的视线,因为它较为符合诗人理想主义的政治追求。
《驶向拜占庭》系叶芝晚年诗作,阐述了诗人对生命和艺术的思考和冥想。
诗人运用诗剧的形式来描写一位古稀老人对生命的哀叹:戏剧人生,短暂而悲凉;与此同时,诗人把写实、象征、玄思的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象征不朽艺术并带有神秘色彩的拜占庭形象,表达了要把脱离肉体的灵魂附着在代表永恒的艺术品之上的愿望,用艺术去升华戏剧人生,以获得不朽和永生。
这种生命观和艺术观是诗人久被压制的情欲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的表现。
篇二:从主题角度看,在《驶向拜占庭》这首名诗中,诗人叶芝体现了他对人生与艺术,生命与永恒的关系的探讨。
诗人选择的目的地不是尘世之外的天堂,也不是世外桃源般的茵尼斯弗利岛,而是拜占庭——他想象中的东罗马帝国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的拜占庭。
那时的拜占庭,正处于全盛时期,是宗教,美学和现实生活水乳交融的辉煌时代。
在叶芝看来,拜占庭文化代表了人类文明的顶峰,拜占庭艺术则是这种文化的精华。
但是拜占庭在诗中只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地名,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心智的状态,是诗人灵魂的归宿,最重要的特征是永恒不朽。
《驶向拜占庭》读后感
《驶向拜占庭》读后感《驶向拜占庭》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杰作,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引领我们走进拜占庭的神秘世界。
在诗中,叶芝用严整的八行体诗的形式,通过有生命的生物和永恒的艺术与理性产品两组象征的对比,表达了他对生命与死亡、有限与无限的深刻见解。
首先,诗歌的主题非常鲜明:一个对拜占庭的向往,一个对生命不朽的追求。
叶芝在诗中明确表达了他对拜占庭的向往,那里是艺术的圣殿,是智慧的象征,是永恒的所在。
他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让自己的生命在这个圣城中得到永恒。
在叶芝的笔下,拜占庭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和历史的象征,更是一个艺术和工艺的圣殿,一个灵性的空间。
他以富有激情的笔触描绘了拜占庭的辉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美的世界。
这样的描绘让我们深感叶芝对于艺术的崇敬和追求。
而在诗中,我们也看到了叶芝对于生命不朽的追求。
他通过对比有限的生命和物质世界与拜占庭的永恒和艺术与理性产品的不朽,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他认为,只有通过艺术和理性的方式,人的生命才有可能超越死亡,达到不朽。
叶芝的这种思想并非只适用于诗人本身,它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留下自己的痕迹。
而叶芝正是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创造、通过艺术、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行动,我们才有可能超越自己的生命,达到真正的永恒。
当然,叶芝的思想并非无懈可击。
他在诗中提出的“万物驻行无常”的观点,虽然有其哲学深度,但也略显消极。
他似乎在暗示我们,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最终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然而,我认为这并不是叶芝的本意。
他的真正意思是鼓励我们珍惜眼前的每一刻,努力去追求我们的梦想和目标,用我们的生命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总的来说,《驶向拜占庭》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诗歌。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美的拜占庭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生命有着深刻理解的诗人。
叶芝《驶向拜占庭》译本赏析与批评
叶芝《驶向拜占庭》译本赏析与批评
叶芝的诗作《驶向拜占庭》虽篇幅不长,但意蕴丰富,这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富于暗示意义,玄学意味很浓。
作者用诗的象征,唤起人类心灵深处的记忆。
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对生与死、灵与肉、现世和永恒的问题,尽管许多凡夫俗子不明就里,却时时困扰着诗人和哲学家的心灵。
叶芝在本诗中述说了自己的答案: 生命是有限的,无须流连沉迷,人应当超越物质自然,到艺术与理性的殿堂中寻找永恒的精神存在。
必死的人不过是世界过路旅客,而艺术与理性则是永恒的。
全诗四节每节八行,整饬典雅,格律铿锵。
诗中的拜占庭充满了异国情调,伴随而来的可能还有标签化的想象与刻板印象。
拜占庭在欧洲人看来可能仍是多少要用东方主义的眼光来凝视的幻景,因为昔日辉煌的东罗马早已成为过去。
正因如此,我们不妨就如诗人所表达的那样,将必朽的外在形体摒弃,独留诗中璀璨精神作为追求理想的宣言而共勉。
这首诗是叶芝晚期的作品,有一种高出不胜寒的悲凉,水至清则无鱼,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也就是说一个人太过理想化和文艺化,就显得迂腐了。
这也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iling to Byzantium作品赏析
摘要:本文从Sailing to Byzantium的主题与风格出发,对两位翻译家查良铮和顾子欣的两种不同译本进行了评析,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翻译批评;查良铮;顾子欣
1.诗作背景
Sailing to Byzantium是著名爱尔兰诗人叶芝晚年的一首诗作。
威廉·帕特勒·叶芝(W. B. Yeats), 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早年诗作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很大。
他的诗歌探讨爱情、灵魂注死、艺术等主题,富于现代性又不过于晦涩。
在Sailing to Byzantium这首诗里,一位老人在思考生与死、灵与肉、情感与理性、衰老与青春、艺术与现实等问题,并且获得了深刻感悟。
诗中的老人告诉读者,老年人由于衰老被剥夺了感官的欢乐,他们就像竿子上的破烂衣衫,只剩了一个空壳。
现实世界的欢乐与享受完全属于青年。
然而青年们由于年轻同样丧失了一些权利,他们沉迷于感官物欲,品味不到灵魂世界的自由澄静。
在思考灵与肉的问题时,老人意识到是衰老把他从狂热的物欲中拯救出来,使他升华到灵的境界。
灵魂超脱了物欲,老人为此感到欣喜。
在拜占庭的雕塑与壁画里,老人发现了永恒不灭的灵魂与艺术的魅力,它不被肉体所缚,不随岁月消陨。
诗的最后,老人祈求死亡的来临,祈求今生摆脱肉体的束缚,祈求来世将不再具有方死方生方生方死的形体,而是像拜占庭的艺术品一样拥有艺术世界的恒久生命。
2. 翻译评析
2.1 诗歌风格的传译
叶芝早年的诗歌风格绮丽,晚年的诗歌刚劲洗练,例如在Sailing to Byzantium这首诗里,叶芝用词更加简练,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形容词。
句法方面也有所改变,更加接近普通语言。
这种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风格平实却富于表现力,线条利落又富有哲理。
譬如:"An aged man is but a paltry thing,/A tattered coat upon a stick, unless/Souclap its hands and sing, and buder sing/ For every tatter in its mortal dress, "查译:“衰颓的老人只是个废物,是件破外衣支在一根木棍上,除非灵魂拍手作歌,为了它的皮囊的每个裂绽唱得更响亮”,这是典型的叶芝后期的现代主义风格。
这种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意象、讽刺性的基调和富于创造性的象征。
然而叶芝的诗歌与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又有所不同,他的诗富有节奏感、韵律美与意象美。
在形式上,Sailing to Byzantium这首诗就由4个整齐的诗节构成,每个诗节包含8行诗,每行诗包含10个音节,大都是五步抑扬格,全诗有着相当整齐的韵式ababcee。
诗人翻译家查良铮和顾子欣曾先后将Sailing to Byzantium这首诗翻译成汉语。
他们都注意到了原诗的形式美而试图在译诗中加以表达,原诗各行大多数是五步抑扬格,每行包含10个音节;查译和顾译都有相当规律的韵脚,以顿代音步,大部分诗行包含五顿。
顾译浓妆,查译淡抹,然而叶芝晚年的现代主义诗歌己经铅华褪尽,所以尽管查译某些措词有滞涩欧化之嫌。
就总体风格而言,查译的朴素比顾译的文雅更接近原诗。
2.2 诗歌主题的传译
拜占庭象征着永恒,是超脱生死的乐园,这一点两位译者己达成共识。
然而,读者通过对两首译
诗的比较,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对原诗的理解有些出入,故而对原诗的部分诗行有着不同的翻译。
例如诗歌一开始,叙事人对青春与生命的繁盛进行了描述,指出”That is no country for old men”意指”the ordinary sensuous world",即凡俗感性的世界。
查译为:‘哪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顾译是:‘这不是老人所呆的地方’。
查译诗的叙事人正在‘驶向拜占庭’的途中,他反思身后的凡俗世界,展望理想中的拜占庭;而顾译诗的叙事人正要离开,准备‘驶往拜占庭’。
两译本分歧最大的莫过于下面两行诗了:"Nor is there singing school but studying /Monuments of its own magnificence;”查译是:‘可是没有教唱的学校,而只有研究纪念物上记载的它的辉煌,’顾译为:‘若非将自己的杰作细细研读,徽唱学校又岂能使乐曲流传。
’另一译文为袁可嘉所译:‘世界上没什么音乐院校不颂吟启己的辉煌的里程碑作品’。
这句诗的翻译牵涉到对诗歌主题的正确理解。
3.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翻译动机与效果上来说,顾子欣在翻译这首现代派诗歌时,他的语言也优美典雅,但是他没能区分现代派与浪漫派诗歌的不同风格,没能理解叶芝文字的刚性美与诗歌的主题,而作了过多的干预和创造。
另一方面,查良铮是现代派诗人,具有现代派诗歌语言的敏感。
他的诗往往带有玄学和神秘色彩,是感情煎熬着思想的产物。
晚年窘困刻到之际,他译了叶芝的这首诗。
而晚年享誉国际的叶芝同样忧郁。
完成诗作时他已年逾花甲,婚姻很不幸福,年迈的诗人祈求从尘世的草场上升腾起来。
可以说在诗歌写作技巧、人生际遇方面查良铮与原诗作者叶芝具有某种契合之处,故而查译本更接近原作的神韵。
第二,现代派诗歌语言风格的传译,虽然有华丽与朴素之分,但似乎应以后者为主流,方法上也应多用直译。
由于英美现代派诗歌晦涩难懂,不少译者在读不懂原诗的前提下往往不敢直译或只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改译,结果译出的诗歌与浪漫派诗歌并无二致,现代派的特色损失殆尽。
第三,查良铮与顾子欣由于种种原因对同一首诗有着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上的差异使得他们笔下产生了不同的译文。
作为诗人、翻译家,顾子欣对保持译诗的诗性美有着执着的追求,遗憾的是他的译诗与原诗的风格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在主题掌握上与原诗也有些许违背。
虽然查良铮的译诗远非完美,他对本诗的语言与思想却有着比较透彻的理解,故而他的译文在主题与风格上与原作都比较贴近。
参考文献:
[1]顾子欣编译.英诗300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2]查良铮译.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3]凋压良.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