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解答题:1、存储程序概念:(1)计算机(指硬件)是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3)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指令?什么是微指令?他们之间的关系?
(1)指令是指计算机执行某些操作的命令,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构成该机的指令系统。(2)微指令是指控制存储器中的一个单元的内容,即控制字,是若干个微命令的集合。(3)关系: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这个微程序是由若干条微指令构成;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是若干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实现的。
3、总线仲裁方式有几种?优缺点?
(1)总线仲裁方式分集中式控制和分布式控制两种。(2)集中仲裁方式分: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独立请求方式,链式查询方式和独立请求方式最常用。(3)优缺点:链式查询方式优点是硬件复杂度低,并很容易扩充;缺点是对查询链的故障很敏感,优先级固定,响应速度慢。(2)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优缺点是响应速度快,扩充性不太方便,链路故障敏感度不敏感,优先级特性灵活,硬件复杂度稍复杂。(3)独立请求方式优缺点是响应速度最快,扩充最不方便,两路故障敏感度不敏感,优先级特性由线路控制器定很灵活,硬件复杂度最复杂。
4、RAM芯片内部译码方式:单译码方式和双译码方式。(1)单译码方式对应子结构的存储器,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使用外围电路多成本昂贵,适合应用于容量不大的存储器;(2)双译码方式对应位结构或字结构的存储器,与单译码方式相比减少了选择线数目和驱动器数目。占用地址位、选择线数、驱动器数:16,65536,65536;8,256,256。
5、组合逻辑型和存储逻辑型的比较:(1)组合逻辑型:这种控制器称为常规控制器或硬连线控制器,是采用组合逻辑技术来实现的,其控制单元是由门电路组成的复杂树形网络。这种方法是分立元件时代的产物,以使用最少器件数和取得最高操作速度为设计目标。特点是速度快,但是控制单元的结构不规整,使得设计、调试、维修较困难,难以实现设计自动化;一旦控制单元构成之后,要想增加新的控制功能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收到微程序控制器的强烈冲击。(2)存储逻辑型称为微程序控制器,是采用存储逻辑来实现的,也就是把微操作信号代码化,使每条机器指令转化为一段微程序并存入一个专门的存储器中,微操作控制信号有微指令产生。它的优点是设计

规整、调试、维修以及更改、扩充指令方便,易于实现自动设计化,但是它增加了一级控制存储器,所以执行速度比组合逻辑控制器慢。
(二)选择填空:
1、(1)硬件组成: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2)中央处理器是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合成;(3)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内存储器)组成主机。
2、冯诺依曼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存储器设计思想,即指令和数据是不加区别地混合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共享数据总数;哈佛结构:指令和数据是完全分开的,一个是程序存储器存指令,一个是数据存储器存放数据。
3、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4、动态RAM刷新方式:集中式刷新方式、分散、异步。集中式:优点是读写操作时不受刷新工作影响,因此系统的存取速度比较高,缺点是在集中式刷新期间必须停止读写,这一段时间会称为“死区”,而且存储容量越大,死区就越长。分散式刷新方式没有死区,但是增加了系统的存取周期,降低了整机的速度,刷新过于频繁,当存储容量比较小的时候没有充分利用所允许的最大刷新间隔。异步刷新方式充分利用了最大刷新间隔时间,把刷新操作平均分配到整个最大刷新间隔时间内进行,这种方式也有死区,单比集中刷新方式死区小得多,避免CPU连续等待过长,而且减少了刷新次数,是比较实用的方式。
5、CPU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指令流和数据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实施正确的控制。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通用寄存器:用来存放原始数据和运算结果,有的还可以作为变址寄存器、计数器、地址指针等;专用寄存器:完成某一特殊功能的寄存器
CPU中至少有5个专用寄存器:程序计数器PC(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或要执行的下条指令地址)、指令寄存器IP(存放从存储器取出的指令)、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存放当前CPU所访问的主存单元地址)、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暂时存放有主存储器读出的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字),状态标识寄存器PSWR(存放程序状态字)。
6、控制器功能:(1)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贮存中的位置;(2)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3)指挥并控制CPU。主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动方向。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1)执行所有的算术运算;(2)执行所有的逻辑运算并进行逻辑测试。
7、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控制存储器CM(微程序核心部件)、微指令寄存器uIR、微地址寄存器uMAR和微地址形成部件等
8、接口类型分类:(1)按数据传送方式分为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2)按主机

访问I/O设备的控制方式分为程序查询式接口、程序中断接口、DMA接口、通道控制器等;(3)按功能选择的灵活性分为:可编程接口和不可编程接口;(4)按输入输出的信号分类:数字接口和模拟接口;(5)按应用来分类:运行辅助和用户交互接口;传感和控制接口。
9、CPU和外部交换方式:程序控制、中断控制、DMA、通道方式。
10、精简指令RISC和复杂指令CISC系统:精简指令:指令系统简单精简,指令数目少于100条,指令字长等长,寻址方式一般小于4,可访存指令只有LOAD/STORE指令,各种指令执行时间巨大多数在一个周期内完成通用寄存器数量多,控制方式绝大多数为硬布线控制;精简指令:指令系统复杂庞大,指令数目大于200条,指令字长不固定,寻址方式一般大于4,可访存指令不加限制,各种指令执行时间相差较大通用寄存器数量较少,控制方式绝大多数为微程序控制;
11、寻址方式: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寻址、相对寻址、页面寻址。
12、程序局限性:时间和空间
13、Cache解决的问题是利用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把程序中正在使用的部分存放在一个高速的容量较小的Cache中,是CPU的访问操作大多数针对Cache进行,从而是程序的执行速度大大提高。
虚拟存储器是将主存或辅存的地址空间统一编制,形成庞大的存储空间。
14、微操作是计算机中最基本,不可分解的操作。微命令是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某个基本未操作的命令。
15、总线的功能是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共享:总线上可以接受多个部件,各个部件之间相互交换信息,可以通过这组公共线路传送。分时:同一时刻总线上只能传送一个部件的信息。
16、I/O端口编址方式:I/O映射方式,把端口地址与存储器地址分别独立编制(必须设置专门I/O指令);存储器映射方式:把端口地址与存储器地址统一编制(可以不设专门的I/O指令。
17、流水线技术:(1)控制方式:顺序方式、重叠方式、先行控制、流水线控制方式。(2)原理:流水线处理技术是在重叠、先行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基于重叠的原理,但却是在更高的程度上的重叠。
18、堆栈:(1)寄存器堆栈(硬堆栈)是用一组专门的寄存器构成,栈顶固定(2)存储器堆栈(软堆栈)栈底固定,栈顶浮动,需要一个专门的硬件寄存器作为栈顶指针,简称栈指针。
堆栈主要用来暂存中断断点、子程序调用时的返回地址、状态标志及现有信息等。
19、显示器的基本参数:点距、行频和场频、视频宽度、最高分辨率、刷新率、屏幕尺寸

20、输入输出指令:独立编址方式(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和统一编址方式(一般数据)指令。
21、运算器的基本组成:实现基本算术、逻辑运算功能的ALU,提供操作数与暂存结果的寄存器组,有关的判别逻辑和控制电路等。
22、地址映射:(1)全相联映射比较灵活,冲突概率低,但速度慢,成本高,实现困难。(2)直接映像:不够灵活,冲突概率最高,空间利用率低,但速度快,成本低,易实现。(3)组相联映像:介于全映像和直接映像之间。
23、替换算法:随机算法、先进先出算法(FIFO)、近期最少使用LRU算法、
24、指令部件: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地址形成部件
25、CPU中断条件:(1)CPU接收到中断信号,(2)CPU允许中断,(3)一条指令执行完毕。
26、中断隐指令,并不是指令系统中的一条指令,他没有操作码,所以隐指令是一种不允许而且也不可能为用户使用的特殊指令。
完成的操作:保护断点、暂不允许中断、引出中断服务程序。
27、DMA方式是为了在主存与外设之间实现高速批量数据交换而设置的。
28、描述浮点数性能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