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热节能基础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影响建筑节能因素

第二章 影响建筑节能因素
• ③遮阳型Low-e玻璃主要针对西向或东向窗户,在对近 红外辐射低透过的基础上,把可见光透过率降到 50%~60%或更低,以达到降低太阳辐射透过率,减少 太阳得热的目的。
•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在线Low-E玻璃和离线Low-E玻璃。
• 外保温复合墙体的特点:
• 1、外保温可以削弱和避免冷桥和热桥现象。
• 2、由于内表面是蓄热材料,热容量较大,能减缓室内温 度变化,且有利于利用室内“自由热”。
• 3、室内居民实际感受的温度,既有室内空气温度又有围 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影响。
• 4、由于外保温,内部的砖墙或混凝土墙受到保护。室外 气候不断变化主要引起保温层内温度变化,而内部的主 体墙温度变化平缓,热应力减少,延长主体墙的寿命。
• 金属面夹心板:金属面一般采用钢板,也有压花 铝板,外涂彩色防腐涂层。而其中的隔热芯材有 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岩棉 等。
复合墙体
• 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很多单一材料墙体 本身导热系数太大,热惰性较小,不能满 足现在的保温隔热要求,但如全部采用保 温绝热材料,则由于蓄热能力弱,热稳定 性差,导致室内温度波动大,因此往往采 用蓄热材料与高效保温绝热材料组成复合 墙体。
限制了流动的空气或其他气体层从而减少了玻璃的对流 和传导传热,因此它具有了较好的隔热能力。例如由两 片5mm普通玻璃和中间层厚度为10mm的空气层组成的 中空玻璃,在热流垂直于玻璃进行热传递时对流传热, 传导传热、辐射传热各约占总传热的2%、38%、60%, 同时中空玻璃的单片还可以采用镀膜玻璃和其他节能玻 璃,能将这些玻璃的优点都集中于中空玻璃上,也就是 说中空玻璃还可以集本身和镀膜玻璃的优点于一身,从 而发挥更好的节能作用。如用一层5mm厚、表面辐射率 0.2的低辐射玻璃和一层厚度为5mm的普通玻璃组成的 空气层为9mm的中空玻璃其K值月约为2.1W/m2K。如 果使用辐射率为0.08的低辐射玻璃并且将空气层中的空 气用氩气置换空气层的厚度选择12mm,其K值可以达到 1.4W/m2K。如果在中空玻璃的外片选择热反射玻璃他 还具有控制太阳能的作用。

节能基础知识详解

节能基础知识详解

• 在进行标准煤的计算之前,一定先要搞清楚 折算系数所采用的能源实物量单位与标准煤 单位。
• 二次能源 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成 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
• 如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电、 蒸汽等。
能源的加工与转换
• 能源的加工 :能源加工一般只是能源 物理形态的变化。
• 如原油经过炼制成为汽油、煤油、柴油等 石油制品;原煤经过洗选,成为洗精煤。
• 能源的转换 :能源转换是能源流程中 的复杂过程,是能量形式的转换。
算各种能源量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 • 我国采用的油当量(标准油)热值为 41816kJ/kg (10000kcal/kg)称为1千克标准油(kgoe)。
部分能源折标准煤系数
能 源 名 称
原煤
平均低位发热量
20908 kJ/kg
折算标准煤系数
0.7143
焦碳
原油 汽油
28435 kJ/kg
41816 kJ/kg 43070 kJ/kg
能耗与耗能
• 能耗:
指规定的体系在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耗的数 量,简称能耗 。如设备(或装置)能耗,车间
能耗,企业能耗,单位产品(工作量)能耗 。
能耗可以分为实物能耗和综合能耗。
• 耗能:
是“消耗能源”的简称,通常说:耗能大 户、耗能设备、高耗能企业等等。
• 实物能耗 是指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 内实际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 如煤、柴油、汽油、电、蒸汽等。 计量单 位为各种能源实物量单位。 • 综合能耗 是指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 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量单位:焦耳、千瓦时与卡
• 焦耳(J)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规定的表示能、功和热量的基本单位。 • 焦耳的定义: 为 1 安培( A )电流通过 1 欧姆( Ω )电阻 1 秒钟(s)所消耗的电能。或 1牛顿(N ) 的力作用于质点,使它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 (m)距离所做的功;

甘肃省实施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细则(97年修正)-省政府令第27号

甘肃省实施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细则(97年修正)-省政府令第27号

甘肃省实施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细则(97年修正)正文:---------------------------------------------------------------------------------------------------------------------------------------------------- 甘肃省实施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细则(1990年4月19日甘政发〔1990〕59号文发布1997年10月22日省政府令第27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节约能源工作的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我省境内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条例》及本细则,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努力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煤油、柴油、汽油、燃料油、蒸汽,薪柴等。

第四条甘肃省计划委员会是全省节约能源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细则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节能管理基础工作第五条全省各地(州、市)及重点耗能企业主管部门,都要有主要负责人主管节约能源工作,明确节能管理机构。

第六条各企业应确定一名负责人主管节约能源工作。

年综合能耗折合标准煤一万吨以上的企业,不论承包与否,都要有相应的节能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能源的使用及节约。

第七条各地(州、市)及重点耗能企业主管部门的节能管理机构,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节能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本地区、本行业和本部门的节约能源规划及技术政策,对所属企业节约能源工作,实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企业节能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节约能源工作的法规、规章、政策和标准;(二)编制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监督管理本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组织节能工作的考核评比,负责节能奖的分配和使用;(三)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交流节能信息和情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热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热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热管理条例供热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供热用热行为, 提高供热服务质量, 维护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 节约能源, 促进供热事业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使用及相关管理活动, 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供热, 是指供热企业依靠稳定热源, 通过管网为用户提供生活用热的集中供热行为。

第三条发展供热事业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企业经营、保障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建立完善的供热保障体系和供热管理协调机制, 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第五条省、设区的市、县(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供热管理部门(以下统称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热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价格、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做好相关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 鼓励和扶持安全、高效、节能环保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供热的规划, 对清洁能源利用区域、方式、规模和实施措施作出安排。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七条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专项规划, 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城市、县城供热专项规划应当包含新建住宅小区供热设施同步建设的内容, 并对既有住宅小区补建供热设施作出安排。

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 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条城市、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建, 应当按照城市、县城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要求, 配套建设供热设施, 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

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长春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2021第二次修正)

长春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2021第二次修正)

长春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2021第二次修正)【发文字号】长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发布部门】长春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2.03【实施日期】2021.12.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长春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2018年8月31日长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2018年9月21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10月30日长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21年5月27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的《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1年10月29日长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2021年11月25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的《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供热规划和建设第三章供热管理第四章用热管理第五章供热设施管理第六章应急保障与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规范供热市场秩序,保障热用户、供热经营企业和热源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热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市区内从事城市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活动和用热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供热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级负责、保障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鼓励利用清洁能源供热。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供热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处理城市供热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市城市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市区内的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区城市供热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的城市供热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城市供热管理机构负责城市供热日常管理工作。

节能基础知识--燃料与燃烧

节能基础知识--燃料与燃烧

(四)煤的分类
煤一般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贫煤、褐煤、石煤与煤矸石。见表 ! * %。
表!*% 特性 煤种 石 煤 褐 矸 煤 石 煤 !类 无烟煤 "类 #类 贫 煤 !类 烟 煤 "类 #类
注:!+,-. 6 %&!787+9
工业用煤分类表 水分 灰分 (() 1 )# 1 )# 应用基低位热值 ( +,-. / +0) !### 2 ")## !)## 2 ")## "### 2 3)## 4 )### 1 )### 1 )### 1 %)## 1 "5## 2 35## 1 35## 2 %5## 1 %5##
一、燃料知识 (一)燃料的分类
燃料按状态可分成三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固体燃料有煤炭、油页岩、木柴和植物燃料(如农作物秸秆) 。其中煤炭应用最为 普遍,在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是最基本的能源。 液体燃料有石油(原油)及其加工产品等。石油在常压下蒸馏可分别提炼出汽油、 煤油、柴油等高质量燃料。 气体燃料有天然气及人造煤气。天然气多从油田或煤田附近地层逸出,是一种高质 量的燃料。人造煤气种类很多,有石油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发生炉煤气 及城市煤气等。
注:+"#$% 3 *)+(/("4
(三)煤的工业分析
对煤进行工业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其燃料特性,从而在锅炉运行中采取相应 的技术措施,调节和控制燃烧过程。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挥发物、固定碳、灰分、水分 和发热量等。 :煤加热到一定温度,首先排放出一些气体,开始着火燃烧,这些 +) 挥发物(5) 气体就是挥发物,如一氧化碳、氢气和各种碳氢化合物等。挥发物析出后就很快着火燃 烧,使煤粒周围形成一层火膜,将煤粒迅速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同时挥发物析出后煤粒 中间出现孔隙,增加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当煤的挥发物含量相当比例时,容易着火, 有利于燃烧;但当煤的挥发物含量过高时,相对减少了固定碳的含量,使煤发热值降 低。一般锅炉用煤的挥发物含量最好在 2,! 以上。 :煤中的挥发物燃烧后,剩下是固定碳和灰分。固定碳在完全燃烧 2) 固定碳( 6) 时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将放出 00.,*"4 & "’((,-,"#$% & "’)热量。 :煤燃烧后,残留下来不能燃烧的固体杂质便是灰分。主要是混入煤 0) 灰分(7) 中的砂石、灰土、氧化铁、氧化钙等,灰分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它含量过大,使煤发热 —

供热条例

供热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供热管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供热资源,维护供热单位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热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活动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住房保障部门是本市供热主管部门。

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由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

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热管理,并接受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

建设、规划、环保、供电、供水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供热工作。

第四条城市供热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优先发展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供热,限制并逐步取消分散锅炉房供热。

推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按热计量收费。

鼓励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

第二章供热规划与建设第五条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环保、发展改革、建设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供热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新建、扩建、改建热源厂、锅炉房、换热站、泵站等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规划和环保规划,并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变更规划确定的供热方式。

第七条城市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选用的设备、材料、计量器具等应当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安装使用的锅炉应当到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新建房屋的供热系统应当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室内采暖系统必须安装热计量和温度调控装置,实行分户计量、温度调控。

未按节能标准设计的,规划主管部门不得进行规划审批,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未按设计施工的,不得交付使用。

既有建筑未实行建筑节能和分户控制的,应当对供热系统进行分户计量、温度调控改造。

第九条需要纳入供热管网且符合入网条件的,供热单位必须与入网申请人签订入网协议。

协议签订后三十日内由供热单位向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能源管理师考试 节能基础考点

能源管理师考试 节能基础考点

第一章能源与能量二、习题考点1、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2、能量的6个属性:状态性、可加性、转换性、传递性、做功性、贬值性。

3、能量在利用过程中的总量是不变的。

4、能源与能量的关系: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能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资源的一种,是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其次,能源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量。

能源的总量是不断变化的,它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逐渐减少,能量的总量是不会改变的,它在人类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转化为其他的不可利用能继续存在。

第二章能源概述二、习题考点1、2009年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

2、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3、《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是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5、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

6、加快节能“四新”的推广应用包括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

7、如果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能提高十个百分点,则相应环境污染能降低25%。

8、能源安全的基本要点是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

9、能源在开发、输送、加工、转换、利用和消费的过程,必然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成为环境污染的根源之一。

主要表现是酸雨、臭氧层破坏、热污染、温室效应。

10、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四个方面: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能源多元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法制建设。

第三章节能概述二、习题考点1、我国节能定义突出特点是节能概念更加科学、节能目标更加明确、节能环节更加突出,节能条件更加全面。

2、开展节能工作的途径包括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3、节能标准体系的建立能促进节能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技术节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艺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1.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保障安全稳定供热,规范供热采暖行为,改善民生,节约能源,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冬季采暖是本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用事业。

本条例所称的热是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公用服务性特殊商品。

供热实行政府主导,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经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划,并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逐年提高集中供热比例。

第五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地,下同)、县(市、区,下同)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省森林工业总局负责垦区和重点国有林区的供热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财政、价格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电力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技术和设计规范,推广科学先进、节能环保的供用热方式和技术。

加强对供热事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供热科学管理水平,保证供热质量。

1.2第二章供热规划与建设第七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供热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编制供热专项规划。

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2017年修订)

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2017年修订)

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2017年修订)《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17年12月1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12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绿色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节约能源及其相关的管理、服务等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本条例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坚持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节能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科技推动、政策激励和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部门,根据本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分别编制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节能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下达节能指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作为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节能目标责任履行情况。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节能产品、设备、技术、工艺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节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热力管理办法

热力管理办法

热力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师市城镇热力事业健康发展,依法加强城市热力管理、促进节能减排、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区及经开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和用热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各团镇供热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师市住建局是师市热力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热力的具体行政管理工作。

供热企业负责城区公共供热基础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热力是指城区集中或联片热源所产生的热水、蒸汽,通过管网为用户提供的生产和生活用热。

供热企业是指政府特许经营的供热企业。

热用户是指依据合同使用供热企业提供生产和生活热能的受益人,主要是指城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住小区和使用集中供热的个体经营户和居民。

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供热企业是指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供热设施是指热源输配设施、供热管网、换热站、室内管道、散热设备及附属设施等。

供热设施大修改造是指供热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经现场运营评估已不满足正常供热需求,需经大范围的修缮改造、更新换代才能正常供热的情形。

第五条鼓励城市热力行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限制、改造、淘汰分散供热,推广热电联产。

结合建筑节能改造,推行分户控制,逐步实施按热计量。

加强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供热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低能耗供热和节约能源。

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70%,新开发建设的热用户优先选择使用天然气、地热源、电热源等清洁能源。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六条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热力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七条城市热力设施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新建、扩建、改建城市热力设施必须符合城市热力专项规划,与其他规划相衔接,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化工节能原理课程2

化工节能原理课程2
可逆机
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9 开尔文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
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9 普朗克说法:不可能制造一个机器,使之在循 环动作中把一重物升高,而同时使一热源冷却。
D T 2 , Q2 卡诺循环
W

C V
卡诺定理的表述。WMAX=Q(1-T0/T) z 熵的概念和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
可逆时,∆S产=0,系统做出的最大有用功为
从状态1 到状态2 所能完成的最大有用功

从反应物(1)到产物(2),ΔS=S2-S1, ΔH=H2-H1,那么
5
在标准态(298.15K,1atm)进行反应时, 化学反应的最大有用功为
例2-5
在298.15K和1atm下, CO和O2进行燃烧反应生成CO2。反 应前反应物不混合,试求此化学反应的最大反应有用功。 解: CO + O2/2 Æ CO2
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熵 C O2 CO2 (∆Hf0)i/(kJ/kmol) 0 0 -393800 Si0/[kJ/kmol•K)] 5.69 205.03 213.64
【例2-7】
【例2-8】
试用龟山-吉田环境模型求甲烷CH4气体的标准化学 解:甲烷的生成反应方程式为:C + 2H2 Æ CH4 。
2.4.10
燃料的化学
燃料的化学 :p0、T0下的燃料与氧气一起稳定流经化学 反应系统时,以可逆方式转变到完全平衡的环境态所能作 出的最大有用功。又称为燃料 。
查的甲烷的标准生成自由焓 元素碳的标准摩尔化学 元素氢的标准摩尔化学
EF EO2
化学 反应 系统
例 2 -9
计算 C2H4燃料的标准化学 解: 。 z C2H4 + 3O2 Æ 2CO2 + 2H2O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15年修正)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15年修正)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保障安全稳定供热,规范供热采暖行为,改善民生,节约能源,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冬季采暖是本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用事业。

本条例所称的热是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公用服务性特殊商品。

供热实行政府主导,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经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划,并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逐年提高集中供热比例。

第五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地,下同)、县(市、区,下同)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省森林工业总局负责垦区和重点国有林区的供热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财政、价格监督、质量技术监督、电力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技术和设计规范,推广科学先进、节能环保的供用热方式和技术。

第1章 热力学基础

第1章 热力学基础

dX 0
dX X
1
2
2
X1
• 强度量状态参数: 与系统内所含工质数量无关的状态参数。 • 广延量状态参数: 与系统内所含工质数量有关的状态参数。
20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中心
(三)、基本状态参数 1、比体积 (Specific volume)
V v m
密度(Density)
单位 m3/kg
16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中心
热力系边界的特点
• • • • 固定边界 移动边界 真实的边界界面 假想的空间界面
17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中心
工质 实现能量相互传递与转换的物质(介质)称为工质。 如:水蒸汽、 内燃机中工作的燃气 制冷剂 常用的气态物质等。
18
西安交通大学热流中心
二 平衡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
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平衡破坏后能自动恢复 平衡,且弛豫时间很短,过程中随时都不致远 离平衡状态。 准平衡态过程就可在p - v图上用连续曲线表 示。

实现准平衡态过程的条件是: 热平衡中心
(二)、可逆过程(理想过程) • 定义 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返回原 来的状态,并使相互作用中所涉及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的状 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为可逆过程。 非平衡损失:热力系的非平衡态引起的损失。其中包括力 的、热的和化学的三种平衡损失。 耗散损失(效应):通过机械摩擦阻力、液体的粘性阻力、电 阻、磁阻等而产生的不可逆损失(使功变为热的效应)
2、间接利用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或电能。 热能----机械能(或电能) (Thermal Energy -------- Mechanical Energy)
如:热力发电厂、车辆、船舶、飞机等动力装置。 为了使热能更加有效、经济地转化为机械能,必须有高效 的动力装置,这就需要掌握有关热能及其转换规律的科学-- 工程热力学。

供热条例学习-PPT精选文档

供热条例学习-PPT精选文档

第三章 供热市场准入与退出
第十七条供热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供热单位 未取得供热主管部门核发的《供热许可证》,不得 经营供热。 《供热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第十八条《供热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查、分级 发放。供热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或者50万平方米 以上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和发放; 供热面积不足50万平方米的,由市、县供热主管 部门负责审查和发放。 《供热许可证》分级审查和发放的具体办法, 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范 围内已有的分散锅炉,制定计划拆除或者改造后并 入集中供热管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 变卖热源设施。确需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 设施的,应当提前向当地供热主管部门报告,并提 供替代热源设施,保障用户的用热权益。 第十三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对城市老旧供 热管网改造的资金投入,并使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改 造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网规划建设相协调。具体 投入标准与方式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条 冬季采暖是本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用事业。 本条例所称的热是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公用服务性特 殊商品。 供热实行政府主导,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 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经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 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 划,并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逐年提高集中供热比 例。 第五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 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第二章供热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供热主管部门 和有关部门编制供热专项规划。供热专项规划经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由市、县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编制供热专项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合理 布局、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重点发展集 中供热。 供热专项规划应当包括逐步取消分散锅炉供 热的计划和最终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年限。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供热专项 规划。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第一 款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第二章室外环境规划中的节能技术

第二章室外环境规划中的节能技术
室外风温 环境设计
降低热岛强 度,提高室 外舒适性
图2-8 室外热环境设计方法
2.3 建筑气候
• 一、日照
指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日照在一年中是不 断变化的,这是由于地球按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造成。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它与 黄道面约成66°33′的交角。在公转的运行中,这个交角和 地轴的倾斜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一来,就使太阳 光线垂直照射在地球上的范围,在南、北纬23°27′纬度线 之间作周期性变动,这两条纬度线则分别叫做南回归线和 北回归线。如图2-9所示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行程,由 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形成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 重要节气。这四个节气也是室外热环境分析的关键日。
图2-15 建筑体量与背风涡流区范围的关系
2.4 风环境设计
3.迎风面积
迎风面积是指建筑外墙垂直于风向的投影面积。迎风面积 越大,由于背风涡流区的影响,风速越低。
2.4 风环境设计
三、风环境规划设计方法
1.建筑朝向
图2-16 不同风向入射角对建筑气流影响
2.建筑间距
2.4 风环境设计
• 3.建筑形体设计
图2-20 A、B型定型单位住宅及其组成的庭院式布局示意
2.4 风环境设计
• 5.路网规划 • 6.绿化 • 7.其他规划策略 • (1)局部地理气候(2)不同功能场所性质
图2-21 地理因素影响局部风场
一、日照
2.3 建筑气候
图2-9 地球绕太阳运行图
2.3 建筑气候
太阳运行规律描述中有三个参数:太阳赤纬角、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赤纬角描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行程,不同季节有 不同的太阳赤纬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子午线的夹角称为 太阳方位角。

建筑节能基础知识

建筑节能基础知识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以日平均温度为基础,按历年平均不保
证5天,通过统计气象资料确定的用于采暖设计的室外空气 计算参数。(如:北京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是-7.6度,说 明一年中,北京低于-7.6度的日子最多只能出现5天)
二者区别: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 两个不同概念。 由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低于采暖期室外平均 温度,所以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大于建筑物耗热 量指标。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
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m2· K)
围护结构传热阻(Ro) Thermal resistance Of building
建筑物体形系数(S)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 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 和户门的面积。
换气体积(y) Volume Of air circulation 需要通风换气的
房间体积。
采暖度日数(HDD18)
三 、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几个因素 1、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 积越大,能耗就越高;体形系数越小,单位建筑空
间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就
越小。
在围护结构保温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建 筑物耗热量指标随体形系数的增长而增长, 即不同体形系数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不同。
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差很多,而且夏季白 天太阳辐射还可以通过窗户直接进入室内。一般说来,窗 墙面积比越大,建筑物的能耗也越大。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章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对能源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乡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机关、部队、团体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能源,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蒸汽、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薪柴等。

本条例所称节约能源,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等途径,以最小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章名】第二章节能管理体系第四条国务院建立节能工作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和审查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计划和改革措施,部署和协调节能工作任务。

日常工作,由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分工负责。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指定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并可建立节能工作办公会议制度。

日常工作,由节能管理机构负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耗能厅、局和地、市,应当有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并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

地方和部门的节能管理机构,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地区、本行业或者本部门的节能技术政策和规划,组织、指导节能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检查、督促本地区、本行业或者本部门的企业和其他单位改进节能管理,统筹、协调完成节能工作任务。

第六条年综合耗资能折合标准煤一万吨以上的企业(以下简称重点耗能企业),应当有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作,并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

年耗能不足一万吨的企业,由地方和部门参照上述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做出规定。

企业的节能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以及地方、部门发布的有关节能的规定,制订并组织实施本企业的节能技术措施,完善节能科学管理,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完成节能工作任务。

第七条地方、部门、企业的节能工作,必须实行责任制。

各级节能管理机构,应当配备有专业知识、有业务能力和热心节能工作的干部和技术人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热能节能基础本章内容:能量转换与平衡、能质及有效能、有效能计算、有效能损失及有效能效率。

热能利用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能源的开采、加工、转化、运输、储存、使用和回收等环节,限于篇幅和目的,本课程略去前五个环节,而主要对后两个环节的分析与完善进行阐述,热能利用的实质是能源的转换与热能的传递。

如前所述,热能利用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从热能形态的角度来看,则只有间接使用和直接使用两种方式。

在这两种方式中,都有能量的转换与平衡。

2.1能量的转换与平衡2.1.1能量转换自然界是由不断运动的物质构成的,而物质的运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的每一种运动都具有做功能力,即具有“能”。

不同运动形式的能分别被称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原子能”等。

1.能量转换的形式1)热能提供各种化学反应中还原过程所需热量,物料加热融化所需热量,以及提供生产工艺所需加热源(水蒸气等)。

它主要是利用燃料的燃烧热能,是企业消耗的最主要能源之一。

2)机械能用于流体的输送和压缩如鼓风机、压缩机和泵等;物料的运输、提升、压延、破碎、机械加工等。

机械能大部分是由电能转换而来,也有利用蒸汽动力装置直接拖动。

3)电能主要是通过电机转换成机械能,同时可提供照明、电热等。

但电能本身大多数实际是由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

4)化学能最常见的是燃料燃烧,将燃料蕴藏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氧化反应就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热能。

这四种能量的转换关系如下表所列有些可以全部转换,有些只能部分转换,有的在理论上正向逆向都可转换,有的需要一定条件。

例如,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理论上可以百分之百地相互转换,且都可以全部转换成热能。

反之,热能绝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机械能。

并且,热能只可能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化学能热能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电能机械能机械能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光能热能机械能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电能光能电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核裂变热能机械能电能核裂变热能电能但辐射到地面上的能流密度很小,且随时间地点而变;水力资源能量比较集中,但受地域限制,就地不能全部利用,有一个能量的储存与输送问题;化石燃料具有现成的化学能,但不能直接利用,要通过燃烧转变成热能才便于使用。

目前,绝大多数一次能源都首先经过转换成热能形式或者直接使用,满足各种工艺流程和生活所需;或者通过热机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后再利用。

经过热能这个重要环节而被利用的能量,在我国占90%以上,世界各国平均也超过85%,因此,分析和研究热能转换的特点,对有效利用能量有着重要意义。

2.能量转换的要求在实现能量转换时,对转换装置有以下几项基本要求:1)转换效率要高。

指转换后得到的能量(收益)与转换前耗费的能量(支付)之比。

可以指一台设备,也可以指一个系统。

能量可以指数量而言,也可以指质量而言(有效能)。

例如,煤气的燃烧效率比煤要高得多,但是,城市煤气多数也是由煤转换而来。

在比较转换效率时,要对煤煤气热能的转换系统与煤热能的转换系统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由于煤气的转换系统的效率比煤直接燃烧的效率高,因此,城市的煤气化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2) 转换速度要快,能流密度要大。

一般都希望能量转换装置用尽量紧凑的设备转换更多的能量。

例如,一般的换热器希望换热强度尽可能大,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尽可能多,可以用最小的装置满足热交换的要求。

尤其在一些移动式设备上,如汽车、火车等,要求装置尽可能紧凑。

目前,内燃机比燃料电池的转换速度和能流密度都要大得多,所以燃料电池还不适于用在汽车上。

3) 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往往需要根据用能一方的要求来调节转换能量的多少,电能是调节最方便的二次能源,因此使用最为广泛,为了调节负荷的需要,必要时,需采用蓄能装置。

4) 满足环境的要求和经济上的合理。

燃烧过程的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防止燃烧污染是当前能量转换领域的重要课题。

但是这一要求通常与经济性又有矛盾。

太阳能,风能等均为清洁能源,但是要大规模利用在经济上还不合理(成本太高)。

所以应当把降低污染与经济性的统一作为努力的方向。

2.1.2能量平衡能量守恒定律通常又叫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的任何过程几乎都伴随着热能的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与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三大发现。

它表达了能量守恒这一自然规律。

即: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但在转换与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这一定律提出前,曾有很多人幻想制造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能源源不断得到机械能的永动机,这类永动机被叫作第一类永动机,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又可以说成: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对任何能量转换系统来说,有[输入能量]-[输出能量]=[贮存能量的变化]1.对封闭系统。

用Q 表示输入热量,W 表示输出功量,E 表示贮存能量的变化(包括宏观运动的动能、位能及热力学内能或焓),则封闭系统发生变化时,有Q=E+W2.稳定流动开放系统。

生产实际中的生产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其物流和能流都可当作稳定的,在忽略其宏观动能和位能的情况下,有wH Q w Q H w Q H e e e i i i +∆=++=++式中,Q=Q i -Q e ,H=H e -H i , w=w e -w i ,当计入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变化时,为Q=H+1/2m v 2+mg Z+W内能增加输出功输入热量在一些设备内,能量平衡往往可以简化。

1)换热器内Q=H2)泵、压缩机鼓风机内H=W3)喷管内绝热稳定流动H=1/2m v23.能量的贬值能量在转换与传递过程中虽然总的数量保持不变,但能量在使用中质量却是不断下降的。

这一规律也是在大量的自然现象中得到的,被叫作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能量转换过程总是朝着能量贬值的方向进行,高品质能可以完全转变为低品质能,低品质能不可能全部转变为高品质能,任何能量过程都将使总能量的品质降低,理想情况只能使总能量的品质保持不变。

包含有耗散效应或势差的过程是造成能量贬值的原因。

前者如机器运转中的摩擦使机械能贬损,电流流动中的电阻是电能降级。

后者如传热中要维持一定的温差使得热能传递之后温度降低从而其能级降低。

机械能在传递过程中总是不断减少,以数字从小到大表示顺序从先到后,W1>W2>W3>…。

热能在传递过程中不仅数量要减少,更重要的是温度也在不断降低,T1>T2>T3>…。

例如,火炉向房间供热取暖的过程燃料化学能(高品质能)高温热能(品质降低)传向房间的热能(温度进一步降低,品质更降低)透过墙壁,散失于环境(温度与环境趋于一致)。

又如,零件的机械加工电能(高品质能)机床的机械动能(高品质能)切削、压延、镦锻零件变成热能(温度较高)环境热能(温度与环境一致)。

如果再计入电能的生产过程,则还有燃料化学能(高级能)高温热能(品质已降低)部分转换为机械能(高级能)电能(高级能)。

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各种能量在利用之后,并没有消失,那跑哪儿去了呢?转化成了不能再被利用的环境中的能量,如大气、湖海中的能量。

因此,能源的消耗过程就是能量的利用过程,而能量的利用过程就是能量从能量源经过一系列过程进入产品或环境的过程。

任何运动都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即使用。

因而都伴随着能量品质的降低,这称为贬值。

能量的贬值是因为能量的转换、传输、使用的过程都是有损耗的,在热力学上就是存在不可逆性。

就是说,当一个过程发生后,要把此一过程回复到之前的状态,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过程的不可逆性。

例如,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要把此热量从低温物体重新传输给高温物体,目前的方法只能通过热泵,消耗一定的机械能才能做到,这个机械能就是付出的代价。

再如,摩擦过程把机械能变成了热能,简单地把热能还给发生摩擦的物体,则不可能把热能重新变回成机械能。

过程的不可逆性越大,则损耗越大,能量贬值就越大。

因此传热过程要尽可能减小温差,机械过程要尽可能减小摩擦。

2.2有效能2.2.1能质概念经验表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变成热能,而热能则只能部分转变成机械能。

前者如摩擦生热,后者如热电厂。

可见机械能和热能虽然同样是能,却并不等价。

与机械能等价的能量形态有电能、水力和风能等,如果没有摩擦和阻力,它们之间可以完全相互转换,这说明,不同形态的能量,质量不同。

此外,即使是同一形态的能量,载能物质处在不同的状态,能量的质量也不相同。

例如,相同数量的热能,若载热介质的压力和温度不同,可以转变为功的多少也不同,亦即“质量”有高低之分。

压力和温度高的热能,“质量”高,压力和温度低的热能,“质量”也低。

相对于同一环境温度,前者转变为机械能的份额大于后者。

与环境温度相同的热能,“质量”最低,作功能力等于零。

经验表明机械能是“一切形态的能量中“质量”最高的一种,而且又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能量。

所以通常以机械能为标准,用转变为机械能的程度来衡量其它形态能量“质量”的高低,能的“质量”,又称为能的“品位”,“能级”,这些概念都相同。

能质=机械能/总能量=Ex/E2.2.2有效能处于某一状态下的任何热力系统,可逆地变化到与周围环境状态相平衡时,对外界所作出的最大有用功称为该热力系统的有效能,以符号Ex表示,单位为[kJ]。

单位质量工质的有效能,称为比有效能,以ex表示,单位为kJ/kg。

可逆变化只是热力学上的理想假定,实际的任何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但这一假定对于量化分析能量的可用性有重大作用,所以这一定义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从上述定义出发,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可以导出各种系统或工质优效能的计算公式。

这在工程热力学中已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多讨论。

一份能量可以写成E=Ex+AnEx表示有效能,An表示无效能,用总能量中可以转变为机械能的数量与总能量的比值来表示能质的大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都全部是有效能,无效能为零,因而其都等于一,都是高级能。

而环境中的能量全部是无效能,即其中Ex=0,都等于0,热能介于这两种能之间。

2.3有效能的计算有效能的计算在能源利用和节能中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实际的已知情况的不同,有效能的计算可分为针对能流和针对物流而进行。

例如,换热器中高温的蒸汽通过冷凝而放热,使另一侧的低温流体吸热。

高温侧的热流给定时,有效能计算就是针对能流进行。

当高温侧热流没有给定时,就要有高温侧的蒸汽的状态变化来确定热流,此时的有效能计算就是针对物流有效能进行。

2.3.1能流的有效能1机械能、电能动能、势能、弹性能、张力能等机械能和电能在无摩擦或无阻力时可全部转变为功,故全部是有效能Ex w=W,E w=WEx w表示以功的形式传递的有效能,W表示以功的形式传递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机械能或电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