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析报告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报告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a1a7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6.png)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二、案例简介该建筑项目为一座高层办公楼,总高度为300米,共有80层。
建筑师要求在满足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重量和成本。
三、结构选型概述1.钢结构: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建筑师的需求。
但是钢结构对于地震和火灾的抵抗能力较差,且需要更多的维护和保养。
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地震和火灾抵抗能力,且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周期较长,对基础要求较高。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重量轻、耐久性好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自重分担能力。
然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施工要求。
四、结构选型决策分析在该案例中,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地震和火灾的抵抗能力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钢结构相对来说不是理想的选型,而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更适合该项目。
考虑到施工周期和成本的因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比较适合该项目。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减轻了自重负荷,并提高了地震和火灾抵抗能力。
虽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可以通过雇佣有经验的建筑公司和施工人员来解决。
五、结构选型实施1.技术要求:雇佣有经验的建筑公司和施工人员,确保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施工期限:根据施工周期和预算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进行合理的进度安排。
3.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强调材料的选取和施工工艺的控制。
4.结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结构的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结论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结构选型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成本。
2.在结构选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地震和火灾的抵抗能力、施工周期和成本等因素。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该项目中是较为理想的选型,具有重量轻、耐久性好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4.在实施结构选型时,需要注重技术要求、施工期限、质量控制和结构监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d1e8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f.png)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在各类工程项目、产品设计以及系统构建中,结构可行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性、稳定性,还直接影响到成本、效率以及后续的维护和升级。
本文将对结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涵盖其定义、重要性、分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一、结构可行性分析的定义与重要性结构可行性分析,简而言之,是对一个结构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能够满足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的评估。
这包括对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考量。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一个不可行的结构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坍塌、损坏等严重事故,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它有助于优化成本。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分析,可以避免过度设计导致的材料浪费和成本增加,同时也能防止因设计不足而需要后期的修补和加固。
再者,它能够提高项目的效率。
一个可行的结构设计能够使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减少因结构问题导致的停工和返工。
二、结构可行性分析的方法1、理论计算基于力学、材料学等相关理论,通过数学公式和模型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
这需要对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有准确的了解和假设。
2、有限元分析借助计算机软件,将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单元,模拟其在各种载荷下的响应。
这种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提供较为精确的结果。
3、实验测试通过实际制作模型或试件,进行加载试验,直接测量结构的变形、应力等参数。
实验测试能够提供最真实的数据,但成本较高,且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完全模拟实际工况。
4、经验类比参考类似的已成功实施的结构案例,基于经验对当前结构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但需要谨慎应用,因为不同的项目可能存在差异。
三、结构可行性分析的步骤1、明确分析目标和要求确定结构需要承受的载荷类型(如静载、动载、冲击等)、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腐蚀等)以及预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如承载能力、变形限制等)。
2、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载荷数据等。
性感的超高层—加拿大梦露大厦结构分析报告
![性感的超高层—加拿大梦露大厦结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d00e3948d7c1c709a14516.png)
建筑师:马岩松1975年出生于,毕业于建筑工程学院和美国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2002年获得建筑学硕士samuel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美国建筑师学会(aia)2001建筑研究奖金获得者 2006年获得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 Zaha Hadid Architects 工作纽约埃森曼事务所 Eisenman Architects 工作 2004年成立MAD 事务所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项目介绍:工程名称:Absolute Tower 建筑高度:170m工程地点:加拿大,密西沙加市建筑层数:56层建筑总面积:45,000㎡设计师:马岩松早野洋介党群梦露大厦梦露大厦,中国MAD建筑事务所第一个国际项目,日前首批居民已入住。
这座建筑唤醒了大城市中人们对自然的渴望,感受,清风以及我们自身的存在。
这对线条简练的性感大厦具有极高的识别度。
梦露大厦从竞赛中脱颖而出,超越人们的想象,以极其自然的状态挑战着当代城市无聊的同质性,为城市及生活注入活力和凝聚力,并猛烈的撞击仅以效率为中心的现状开发现状,引发出对未来极负使命感的反思和探索:我们城市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高密度的城市概念应如何把握?城市居民的丰富生活如何在开发浪潮中鲜活的存在。
未来的高层建筑应具有更高层次的复杂性,它们担负着创造和谐文明城市的使命。
性感的Absolute塔被当地人们亲切的称为梦露大厦。
最开始甲方只打算修一栋,但是塔楼亮相后很快被预售一光,因此MAD事务所接受委托在最初的那栋旁边再设计了一栋。
这一栋同样性感简练,但却有着自己的旋转幅度和独一无二的魅力体形。
双塔分别高179.5米和161米,分别是56层和50层,它们自然婀娜多姿的身段点燃了城市的激情,并成为城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标志。
其层层叠叠旋转巧妙错开的曼妙姿态在任何角度都是不同的,变化的,迷人的。
每层都有连续的阳台让用户享受宽广的城市视角。
高层建筑勘察报告
![高层建筑勘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d0b8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b.png)
高层建筑勘察报告前言本报告旨在对一座高层建筑进行勘察和分析,为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建议。
在此报告中,将对建筑物的土地状况、地基情况、结构体系、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1. 土地状况调查1.1 土地用途和地貌特征这座高层建筑所占用的土地位于城市中心,用途为商业和住宅混合,周边环境较为繁华。
经过土地勘测,发现该土地地势平坦,无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具备建造高层建筑的基本条件。
1.2 周边环境调查根据对周边环境的调查,该地段的交通便利性较高,附近有多条主要道路并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
周围还有商场、餐饮场所等生活配套设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 地基调查2.1 基层地质调查通过对该地段的地质勘察,发现该区域地层主要由坚硬岩层和松散土壤组成。
岩层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但需注意地下水位较高,可能对地基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在地质灾害隐患调查中,未发现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但需要注意台风、地震等极端天气情况可能对建筑物安全造成影响。
3. 结构体系分析3.1 建筑物结构形式该高层建筑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的布置在平面上比较合理,结构稳定性较好。
同时,采用该结构形式可以满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
3.2 结构材料和构件性能建筑物的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钢材等。
各构件的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施工工艺建议4.1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建议在施工前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地基加固和排水等工作,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4.2 结构施工建议在结构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实施。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遵循相应的抗渗措施,确保建筑物的耐久性。
4.3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同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对土地状况、地基调查、结构体系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段土地平坦,无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施工分析报告
![施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baea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9.png)
施工分析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一座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共有50层,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
桩基础,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及设备,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详细分析
1. 地基与基础施工
由于本项目地处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为了保障建筑的稳定性,我们采用了井壁支护及盘扣预拌桩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通过监测仪器及现场检测,以确保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2. 主体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型起重机及吊篮设备
应用到了施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
时,我们还加强了混凝土浇筑及加固工程的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
3. 竣工验收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对本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竣工验收,包括结构安全、施工质量、环保指标、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最终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验收合格证书。
三、建议
1. 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结构安全、工程质量及环保指标等方面。
2.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人员安全,避免出现人员伤亡等意外事件。
3. 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及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及工程质量。
四、结论
本项目采用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以及施工过程控制都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工程质量得到了保障。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为日后的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房屋结构总体系分析报告
![房屋结构总体系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e520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a.png)
房屋结构总体系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房屋结构总体系进行分析,包括结构类型、材料选用以及结构稳定性评估等方面。
房屋结构是保证房屋安全和稳定的基础,对于房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房屋结构总体系的分析,我们能够评估房屋的结构性能,为房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结构类型根据房屋的构造方式和使用功能,房屋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框架结构、桁架结构、桩基结构等。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将以多层住宅为例,讨论框架结构的特点和优势。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房屋结构类型,其采用柱、梁等构件组成的框架来承载房屋的重量和荷载。
框架结构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好、施工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3. 材料选用房屋结构的材料选用对于房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框架结构中,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
下面将对这两种材料进行简要介绍。
3.1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而钢筋则能够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中,其优点包括承载力高、施工方便、性价比较高等。
3.2 钢结构钢结构是利用钢材作为主要构件的结构系统。
相比于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优势。
钢结构适用于大跨度的房屋建筑,如体育馆、展览馆等。
4. 结构稳定性评估房屋结构的稳定性是指房屋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能力。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评估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倒塌等安全事故。
4.1 静力分析静力分析是对房屋结构在静止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计算各构件受力情况,可以判断房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静力分析包括受力分析、位移分析等内容。
4.2 动力分析动力分析是对房屋结构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房屋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可以评估房屋结构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下的响应能力。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340f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8.png)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多,高层建筑连体结构也随之出现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例如写字楼、酒店、医院等公共建筑。
连体结构的风振反应研究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
风是高层建筑结构中最主要的荷载之一,它对建筑的横向和纵向刚度的分布、地震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建筑层间隔振动的影响等均具有明显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对高层连体结构风振反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采用现代数字分析技术,分析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反应,确定其振动特性和响应规律,并制定相应的减振措施,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内容1.了解现有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和理论,总结其优缺点。
2.根据风荷载的作用特点,建立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风振反应数学模型,包括结构的初始状态、基础参数和风荷载等。
3.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研究振动特性和响应规律。
4.提出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控制的减振措施,包括物理结构调整、降低建筑自然频率等方法,并进行分析比较。
五、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对国内外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分析方法和理论进行综述和总结。
2.数值模拟法: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的数值模型,并进行动态响应分析。
3.减振措施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并比较常见的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控制减振措施。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将设计并优化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反应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深入研究风振响应规律和振动特性,并提出合理的高层建筑连体结构风振控制减振措施,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和施工参考,提高高层连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层建筑的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8c0f48524de518974b7d05.png)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高层商业综合体图1 建筑外观图1. 调研小组:裴桢鲁倩妮盼2. 调研时间:2016年3月21日11:00~14:00,此时间段可以较好的代表写字楼正常使用时的情况以及周边的影响,此时人流量稍显稀疏。
3. 调研对象:高层商业综合体——金辉国际广场,共21层,总建筑面积5万平米,是一个包含商业及写字楼的高层建筑4. 调研地点:市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5. 调查方案制定了解该建筑的功能分布情况,结构形式以及地下车库的流线组织。
了解该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的布置情况以及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的消防疏散楼梯的排布情况。
商业写字楼绿色节能技术以及建筑外立面的处理手法。
了解该建筑对周边建筑环境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来了什么影响。
了解该建筑外围的绿化方式。
了解该建筑对城市交通带来了怎样的的影响。
6. 调研容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有着自身多方面的优越性。
当前城市高层建筑不得不向大规模、大体量的综合体发展时,其存在问题越显得突出而又复杂。
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金辉国际广场,作为新建商业综合体,其功能、规模、年代等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报告以此为调研对象进行分析。
主要容包括:6.1 区位环境:图2 区位平面图金辉国际广场位于市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东临牡丹苑公园,南侧为中银大厦,南北各为大寨路与路,近邻西二环路,如上图2中1所示位置。
区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周边还有牡丹庄园,黄金嘉园,融侨城领域,华府新桃园等居住区及和平中学,可达性较强。
6.2 功能分区:图3 功能平面图1,2层包含餐饮和及美容,为满足高新区域商务及住宅生活需求,3层主要是教育和幼儿培训机构,设有中庭。
与其他商业综合体相比较面积很小,商业功能也并不全面,加上项目完成时间不长,因此显地较为冷清,主要面向商务配套使用,建筑主体以写字楼为主。
一层设三个主要出入口,东侧分别是超市入口及餐饮入口,办公入口单独布置在西侧,避免了与商业裙房人流的交叉。
唐山市某小区5号住宅楼设计(剪力墙结构)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唐山市某小区5号住宅楼设计(剪力墙结构)_--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497a1bf78a6529647d53c7.png)
④剪力墙上开洞应满足相关规定。
(3)截面选择:确定剪力墙最小厚度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4)结构的内力及侧移计算:
①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结构方案,以及荷载规范、抗震规范进行荷载的统计计算,计算各楼层重量(包括楼面恒载、活荷载,隔墙重量等);
三.剪力墙结构的研究方法
1.计算方法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条件所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采用人工手算。随着剪力墙上洞口增设的多少和大小的不同,其变形和受力也呈现显著的变化,根据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的结果,对不同类别的剪力墙分别发展了适宜的手算方法。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微型计算机应用进入到科研及工程设计领域,结构矩阵分析与程序设计在土木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以杆件为单元的矩阵位移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经历了协同工作分析法、空间结构分析法等多种形式。期间还发展应用了以解析、半解析方法为基础的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方法以及到最后的多单元组合的有限元方法。使结构分析包括剪力墙结构在内的复杂受力构件的受力状态都能得到很好的求解,并形成结构分析通用程序,使工程设计人员从繁冗的手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经历更好地放在方案优化和概念设计上。
(1)连梁连续化的分析方法
此法将每一个楼层的连梁假想为分布在整个楼层高度上的一系列连续连杆,借助于连杆的位移协调条件建立关于剪力墙基本未知量的微分方程,解微分方程便可求得所需内力。
(2)壁式框架分析法
将剪力墙简化为一个等效多层框架。由于墙肢及连系梁都较宽,在墙梁相交处形成一个刚性区域,在这区域内,墙梁的刚度为无限大。因此,这个等效框架的杆件便成为带刚域的杆件。
装配式结构建筑调研报告
![装配式结构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64197da300a6c30c229f68.png)
装配式结构建筑调研报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方面我们越来越追求效率,追求技术与生产的结合装配式建筑政府推广力度大,前景广阔。
以下是针对装配式建筑的一些分析:一、结构体系目前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传统的有纯框架、框架-支撑体系,新型的有集装箱、钢管束、钢异形柱等。
各类钢结构体系的特点如下。
纯框架体系该体系具有如下优点:可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进行梁柱的灵活布置,可增加建筑使用空间的利用率。
自重较轻,材料延性好,有利于抗震。
构件的生产、运输和现场的安装快。
不足之处:由于纯钢框架抗侧力刚度较小,为了控制位移,构件的截面很大。
钢框架属于有侧移结构,因此较难满足高烈度地区对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建筑层数及高度受限较严重。
变形较大,舒适度较差。
框架-支撑体系该体系具有如下优点:同纯钢框架建筑,可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进行梁柱的灵活布置,而支撑可选择设置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位置,构件截面尺寸更小,进一步增加建筑使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整体用钢量。
由于支撑的存在,较纯框架建筑,钢框架支撑体系抗侧力能力有显著增加。
柱长细比限制较纯框架结构有较大优势,截面尺寸可有效减小,建筑层数和建造高度有较大提升。
自重较轻,材料延性好,有利于抗震。
不足之处:支撑布置受建筑功能的影响,不易找到合适布置位置。
构件截面较大,对建筑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支撑(大撑)布置位置零散,造成结构刚度不均匀。
集装箱体系该体系具有如下优点:可像积木一样将各个功能房间或户型进行多样的组合。
建设周期较短。
取材较容易。
不足之处:抗震性能较低,连接及单体强度较难满足高抗震设防烈度地区的高层建筑建设需求,适用于低、多层建筑。
集装箱常规尺寸难以满足国内住宅市场对层高和房间开间的要求。
使用运输行业淘汰的集装箱,可能会由于自身质量问题产生安全隐患,但使用新集装箱进行改造成本较高。
钢管束、钢异形柱体系该体系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钢管束、钢异形柱代替传统混凝土剪力墙,基本做到室内不凸柱,在平面空间上最大化的服务于建筑。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e6224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8.png)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在各类工程项目、产品研发以及系统构建中,结构可行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性、稳定性,还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本、效率以及最终的成功与否。
接下来,我们将对结构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结构可行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结构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估所设计的结构在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是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后续的设计优化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从技术角度来看,它能够检验结构是否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在预期的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失效或破坏。
在经济方面,通过分析可以预估成本,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性,选择最优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从而降低项目成本。
从环境角度出发,要考虑结构的建造和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和要求。
二、结构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1、需求分析首先要明确结构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例如,一座桥梁需要承受特定的交通流量和荷载,一个建筑物需要满足特定的空间布局和使用要求。
这就需要对使用场景、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2、结构设计方案根据需求,提出多个可能的结构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应包括结构的形式、材料、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例如,对于一个大跨度的屋顶结构,可以考虑钢结构桁架、混凝土薄壳结构或者索膜结构等不同的方案。
3、力学分析对每个设计方案进行力学分析,计算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和应力分布。
这通常需要使用有限元分析等专业软件来进行模拟和计算。
通过力学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4、材料选择根据结构的性能要求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成本。
例如,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但成本相对较高;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成本优势,但自重大。
5、施工可行性考虑结构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条件。
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施工场地的限制、施工设备的可用性、施工工艺的复杂性等。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6106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8.png)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在进行建筑项目规划与设计时,结构可行性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项目的结构可行性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估,为项目决策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背景本次结构可行性分析的项目为某城市新建的高层办公楼。
该楼为地标性建筑,计划用于商务办公、会议展示等多功能场所,预计高度达到200米。
三、结构可行性分析1. 设计目标根据项目需求,我们的设计目标包括:确保建筑安全可靠、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等。
2. 结构类型选择针对该办公楼的结构类型,我们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和评估。
综合考虑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地下室设置等因素,最终选择了钢结构体系。
钢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适合承载大跨度和大荷载。
3. 结构设计方案钢结构设计方案采用了框架结构和空心楼板结构相结合的形式。
框架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水平稳定性和垂直承载能力,而空心楼板结构既能减轻自重,还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楼层高度。
4. 结构安全评估我们进行了结构安全性评估,通过有限元分析和结构抗震性能计算,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安全性。
结果显示,该设计方案在最大设计荷载下,各个关键节点的应力和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在抗震性方面具备良好的性能。
5. 资源利用效益在结构可行性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评估了该设计方案的资源利用效益。
通过减少材料使用量、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我们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和环境影响。
四、结论根据我们的结构可行性分析,针对某城市新建高层办公楼项目,我们建议采用钢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案。
这种结构类型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我们相信该方案的实施将为该城市的建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五、建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建议强化结构的质量监控和施工过程管理,确保设计方案得以准确实施。
同时,在完善项目规划和设计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周边环境,照顾城市景观和居民的舒适度。
结构性能设计实例分析报告
![结构性能设计实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6aa8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e.png)
结构性能设计实例分析报告引言结构性能设计是指通过对结构体系的分析和优化,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设计目标。
本报告通过分析一个实例来探讨结构性能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实例描述本实例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层办公楼。
该楼高50层,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采用RC(钢筋混凝土)材料,地下建筑使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
设计目标该高层办公楼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安全性: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和罕见极端情况下的安全可靠。
2. 结构稳定性:确保结构在风荷载、地震力、温度变化等外部荷载和作用下不发生失稳。
3. 结构刚度: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振动、变形和位移的要求。
4. 结构经济性:在满足前三个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标,本实例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结构性能设计:1. 结构布局优化:通过对建筑形态和布局的考虑,合理分配楼层的荷载,减小结构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提高结构的性能。
2. 材料选择优化: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可以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减小结构的自重和成本。
3. 结构分析和计算:通过使用结构分析软件,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以评估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等性能。
4. 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对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如优化柱、梁和板的尺寸和截面形状,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性能。
结果和讨论经过以上的结构性能设计方法,该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达到了设计目标。
以下是一些结果和讨论:1. 结构安全性:通过对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和验算,满足了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保证了结构在正常使用和罕见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
2. 结构稳定性:通过对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保证了结构在风荷载、地震力和温度变化等外部荷载和作用下的稳定性。
3. 结构刚度: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优化设计,保证了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满足了振动、变形和位移的要求。
4. 结构经济性: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优化设计,该结构在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112e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9.png)
结构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复杂,因此对结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某建筑项目进行结构可行性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背景介绍该建筑项目位于某城市的市中心,规划用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拟建高层综合建筑群。
项目旨在提供商业、办公和居住等多功能空间,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本次结构可行性分析将重点关注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应性。
三、结构材料与设计方案1. 结构材料选择根据规划要求和可行性要求,本项目将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
由于其强度、塑性和耐久性的优势,钢筋混凝土适用于高层建筑,并能有效减少使用建材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 设计方案基于项目规模和建筑用途,本项目设计方案采用框架结构。
该结构形式具有刚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为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将考虑抗震、抗风等因素,并配备相应的加强措施。
四、结构可靠性分析1. 荷载分析通过对建筑物所承受的自重、活荷载、风荷载等进行分析计算,确保结构能够正常承载。
2. 强度分析通过应力、变形等参数计算,验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增强结构的可靠性。
3. 抗震分析根据地震灾害区域分级标准,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地震设计参数的确定。
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和时程动力响应分析,评估结构对地震动的响应,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备足够的韧性和抗震能力。
五、结构经济性分析1. 施工成本根据结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施工周期等因素,进行工程造价估算。
通过与预算对比,分析结构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2. 运营成本考虑建筑物的日常维护、修缮和管理费用,评估结构设计方案对运营成本的影响。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央视大楼结构调研报告
![央视大楼结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f1102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b.png)
央视大楼结构调研报告央视大楼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1号,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制片中心之一。
作为央视总部大楼,建筑结构对其功能和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央视大楼的建筑结构为调研对象,对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央视大楼建筑结构以钢混合结构为主,是一座高层建筑,总高234米,共有6层地下,48层地上,是一座地上塔楼和地下工程结合的建筑。
大楼由一座底层为圆柱形的塔楼和两座侧翼组成,整体采用钢混合结构,结构稳定、承载力强。
大楼总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
央视大楼的主体结构使用了大量的钢骨架结构,包括钢柱、钢梁等,这些钢结构可以有效地承受大楼的重量,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钢结构还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等恶劣条件下保护建筑和人员的安全。
总体来说,央视大楼的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央视大楼的建筑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结构,增加了建筑的透明感和空间感。
幕墙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提供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大大降低建筑的能耗。
同时,幕墙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建筑的保温和隔音需求,在保证建筑外观效果的同时,提供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另外,央视大楼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结构设计,如钢结构桥梁连接塔楼和侧翼建筑,增加了整个建筑的连通性和空间感。
桥梁结构在保证建筑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央视大楼的独特性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央视大楼是一座以钢混合结构为主的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承载力强,并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和幕墙技术。
央视大楼的结构设计不仅满足了建筑功能和安全性的需求,还充分考虑了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通过对央视大楼的结构调研,可以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结构实体报告模板
![结构实体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7617a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0.png)
结构实体报告模板本报告是一份结构实体报告模板,用于记录和描述一个具体的结构实体,例如一座建筑物,一艘船舶,一辆汽车等等。
该报告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概述在本部分,需要简要介绍所描述的结构实体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用途、规模等。
例如,可以简单描述一座建筑物的类型、功能、楼层数、使用面积,或者一艘船舶的船型、船长、吨位等等。
2. 设计要求在本部分,需要描述所描述的结构实体的设计要求和标准,例如适用的建筑规范、船舶设计规则、汽车安全标准等等。
例如,对于一座建筑物,需要说明遵守的相关规范,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防火设计规范、地震设计规范等等;对于一艘船舶,需要说明遵守的相关规则,如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公约、国际海事安全法规等等;对于一辆汽车,需要说明遵守的相关标准,如国际机动车辆标准、车辆行驶安全技术规范等等。
3. 结构组成在本部分,需要描述所描述的结构实体的结构组成和主要部件。
例如,对于一座建筑物,需要说明主要的结构系统,如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等等;对于一艘船舶,需要说明主要的船体构造,如船壳、船舱、船桥等等;对于一辆汽车,需要说明主要的车体结构,如车身、底盘、发动机等等。
4. 结构特点在本部分,需要描述所描述的结构实体的结构特点和优点。
例如,对于一座高层建筑,可以说明其采用的新型结构系统,如双曲杆系统、桥塔结构系统等等,具有轻量化、紧凑化、创新性等优点;对于一艘大型油轮,可以说明其采用的双壳结构设计,具有更高的运载能力和更好的航行稳定性;对于一辆电动汽车,可以说明其节能环保、零排放等优点。
5. 结构分析在本部分,需要对所描述的结构实体进行结构分析,包括计算分析、有限元分析等等。
例如,对于一座高层建筑,可以对其主要结构进行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计算分析,验证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一艘船舶,可以进行船舶运动模拟分析,验证其航行性能和动力性能;对于一辆汽车,可以进行碰撞模拟分析,验证其安全性能和防撞性能。
建筑空间组成分析报告
![建筑空间组成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e588d8856a561252d36ff6.png)
建筑空间组成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有能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以适应日益多样的社会生活,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得以更为充分的体现和强调,由此,新建筑运动应运而生,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形式由功能而来”的观点。
他给予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建筑最原始的、本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建筑的空间性。
在建筑中,功能一般表现为建筑的内容,而空间则体现为建筑的形式,因此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可以用哲学上“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原理来加以解释,一方面功能决定着空间的形式,另一方面,空间的形式又对功能具有反作用。
关于这一点人们对它的认识似乎越来越明确、越深刻。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建筑师都引用老子的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正表明: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
从这一点出发,有的人更进一步把建筑比作容器—一种容纳人的容器。
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表现在建筑中主要就是指:建筑功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式。
那么,能不能说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建筑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来决定的呢?也不能。
诚然,建筑的空间形式首选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但除此之外它还要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要求,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工程结构、技术、材料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建筑空间的形式。
因而,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建筑的空间形式就是由功能这一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予充分地肯定:即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
这种关系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一种制约性,或者简单地讲:就是功能对空间的规定性。
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功能决定空间的“量”所谓空间的“量”是指空间的大小和容量。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空间大小的设计依据。
根据功能需要,一个空间要满足基本的人体尺度和达到一种理想的舒适程度,其面积和空间容量应当有一个比较适当的上限和下限,在设计中一般不要超过这个限度。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学习总结报告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学习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c4c2baa98271fe900ef9a4.png)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课程报告1 概述 (3)1.1 板柱体系简介 (3)1.1.1 板柱体系的应用现状 (3)1.1.2 板柱体系结构分类 (3)1.1.3 板柱体系优缺点 (4)1.2 板柱体系的研究现状 (5)1.3 板柱体系的力学分析方法 (6)1.4 现行设计规范对板柱体系的要求情况[10-13] (8)1.5 现行板柱体系设计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9)2 板柱节点的冲切 (10)2.1 研究现状 (11)2.1.1 国外对板抗冲切强度研究的发展概况 (11)2.1.2 国内外有关规范介绍 (13)2.1.3 国内学者研究情况 (14)2.2 板柱节点抗冲切措施的发展 (16)2.2.1 无抗冲切钢筋板柱节点的冲切破坏机理 (16)2.2.2 有抗冲切钢筋的板柱节点的受力性能 (20)2.2.3 抗冲切配筋设计方法的改进 (26)2.2.4 钢纤维混凝土板抗冲切 (27)3 有剪力和不平衡弯矩时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 (29)3.1 概述 (29)3.2 计算方法 (29)4 结论及展望 (32)参考文献 (33)1 概述1.1 板柱体系简介1.1.1 板柱体系的应用现状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成为住宅设计的核心理念。
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即主体结构不变而每户内隔墙可改变的大空间住宅己成为共识。
开发商提出“公建部分不要墙,住宅部分不要梁”的要求,由此,板柱体系的应用日益增多且前景广阔。
板柱结构是由楼板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形式,多用于非地震区,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柱可为方形、圆形,楼板用实心平板或空心板,在楼板与柱的连接处,可以将柱顶部扩大做成柱帽,以增强楼板在支座处的强度和减少楼板跨度。
也可根据建筑使用要求,不设柱帽,并要求在地震区使用,本论文主要讨论此类板柱体系。
1.1.2 板柱体系结构分类通常根据板扫体系的构成方式,可以将板柱体系分成三类:1) 预应力板柱体系:通过在楼板内增加预应力钢筋。
超高层外框—核心筒混合结构施工监控与动力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超高层外框—核心筒混合结构施工监控与动力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c1f4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0.png)
超高层外框—核心筒混合结构施工监控与动力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超高层建筑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项目正式启动,并且已经进入施工或投入使用阶段。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和施工方式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对其建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和探讨必不可少。
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结构和外框结构是其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核心筒结构是一个承担垂直荷载、水平荷载、耐震和刚度的主要构件,其作用相当于传统建筑中的框架和剪力墙;外框结构是一个横向稳定系统,其作用是抵抗风荷载、重力荷载、温度变形和地震等作用。
核心筒结构和外框结构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用是建筑安全性和抗震性的关键因素。
目前,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监控和动力特性研究方面,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然而,针对超高层外框结构和核心筒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通过对超高层外框结构和核心筒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进行施工监控和动力特性分析,可以为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结构和外框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的施工监控和动力特性分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提出了以下研究方案:1. 对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结构和外框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2. 设计并实施一套完整的施工监控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等模块。
3. 对施工监控数据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进行实时分析和判断。
4. 关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调整。
5. 基于建模分析,对超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和响应进行研究和探讨。
6. 建立超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和施工监控之间的关联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
三、研究意义1. 对超高层建筑施工监控和动力特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并提高建筑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高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82990676a20029bd642dd2.png)
《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姓名:XX班级:XX学号:XX指导教师:XX2015年1月18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XX 学生姓名XX一、题目某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二、主要任务与要求(1)基本资料:框架结构,6层,柱网尺寸:开间4200,进深6000和2100,层高:首层层高4.2m,其他各层层高3.3m(2)设计内容:1.确定构件(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2.进行荷载计算3.进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与侧移验算,绘制出内力图(或表)4.内力组合5.选取一榀框架梁、柱或一片剪力墙进行截面设计6.绘制结构(梁、柱、墙)施工图(3)设计要求:设计说明书1套、结构施工图1套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书题目焦作建工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一、摘要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三、建筑主要用材及构造要求四、结构总信息3.1恒荷载计算3.2活荷载计算五、梁柱断面类型及尺寸4.1梁断面估算及选用4.2柱截面估算及选用六、标准层结构布置图5.1网格示意图5.2梁柱布置七、荷载6.1楼面荷载6.2梁上荷载6.3水平地震作用八、主要分析结果7.1恒载作用下7.2活载作用下7.3水平地震作用7.4侧移验算7.5轴压比和剪重比九、总结与体会8.1列出所做内容的大致操作流程及主要技术思路8.2列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十、参考文献摘要本次高层结构课程设计题目为焦作市焦煤集团员工宿舍楼结构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为结构设计。
本设计主体为六层;底层高为4.2米,其余层高为3.3米,总建筑面积近为4380.48平方米,室内外高差为0.60米,本工程设定相对标高±0.000,功能上满足员工住宿需求,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基础上为员工营造了良好的住宿条件。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结构计算包括手算和电算两部分,其中手算部分主要为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结构受力情况。
电算部分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结筑构体系分析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总体组成的方式。
在高层建筑中,抵抗水平力成为确定和设计结构体系的的关键问题。
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以及它们的组合。
一.框架结构框架是由梁和柱子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国外多用钢为框架材料,国内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在于“刚节点”。
从框架的刚节点来看,它是一个几何不变体,以门式钢架为例来看,钢架受荷载后,刚节点始终维持节点的几何不变性,因而刚节点对杠杆的转动具有约束作用,从而刚架横梁产生正弯矩以减少,对梁的好处是很明显的。
刚节点给柱子虽然带来弯矩,但对钢筋混凝土柱来说也不会导致坏处,因为钢筋混凝土不仅抗压能力强,而且抗弯能力也很好。
所以,框架结构可以扩大梁的跨度,而且房屋的层数也可以增加。
故框架结构体系是六层以上的多层与高层房屋的一种理想的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好。
它在建筑中的最大优点在于不靠砖墙承重,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所以它的应用极为广泛,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
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办公楼,也有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梁或板施加预应力,以适用于较大的跨度;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工程实例:概述】艾菲尔铁塔当初是为了万国博览会兴建,自1887年到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 铁塔高320公尺,建筑设计最著名的是防范强风吹袭的对称钢筋设计,兼具实用与美感考量。
铁塔共分3层,登顶收费依楼层而定。
搭快速升降梯直达274公尺高的顶层,就可尽览巴黎美景,白天视野佳时可远眺72公里远。
结构特色】埃菲尔铁塔采用框架结构的全钢结构,艾菲尔铁塔的金属构架有1.5万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足见设计的合理与计算的精确。
铁塔占地约1万平方米,塔的最顶端不到100平方米,上下宽窄悬殊,使其结构别具一格。
从远处看去,它四脚立地。
拔地而起,呈四方狭长金字塔形,颇似烛台。
铁塔除顶端塔楼外,分为三层,在57米、115米和276米处设有三个了望平台,供游客凭栏眺望。
他独特的全金属结构在当时确实是太为改革创新:艾菲尔铁塔由一百五十万个铆钉连接固定,艾菲尔先生还曾决定将18038个铸铁配件更换为更为轻巧坚固的合金配件,所以,最后建成的艾菲尔铁塔非常“轻”。
在它所矗立的水泥地面上,每平方厘米只承受4.5公斤的压力。
它的总重量是10000吨,其中包括7300吨的四脚金属支架。
它的四个支点间形成了一个边长为125米的正方形。
加上塔顶部天线的高度,艾菲尔铁塔总高度为324米。
它的第二层在离地面149米的高度上,第一层也离地面有91米。
在它建成的时候,艾菲尔铁塔曾一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将此纪录一直保持了45年,直到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
二.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纵向、横向剪力墙及楼盖所组成的空间结构,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
由于纵、横向剪力墙在其自身平面内的刚度都很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小,因此这种结构抗震及抗风性能都较强,承载力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适宜于建造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
剪力墙主要承受两类荷载:一类是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在地震区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另一类是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剪力墙的内力分析包括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片剪力墙所受的内力比较简单,可按照材料力学原理进行。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都比较复杂,因此本节着重讨论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剪力墙的分类及受力特点:为满足使用要求,剪力墙常开有门窗洞口。
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状态主要取决于剪力墙上的开洞情况。
洞口是否存在,洞口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的不同都将影响剪力墙的受力性能。
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主要可分为整体剪力墙、小开口整体剪力墙、双肢墙(多肢墙)和壁式框架等几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剪力墙,其相应的受力特点、计算简图和计算方法也不相同,计算其内力和位移时则需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
1.整体剪力墙无洞口的剪力墙或剪力墙上开有一定数量的洞口,但洞口的面积不超过墙体面积的15%,且洞口至墙边的净距及洞口之间的净距大于洞孔长边尺寸时,可以忽略洞口对墙体的影响,这种墙体称为整体剪力墙(或称为悬臂剪力墙)。
整体剪力墙的受力状态如同竖向悬臂梁,截面变形后仍符合平面假定,因而截面应力可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
2.小开口整体剪力墙当剪力墙上所开洞口面积稍大且超过墙体面积的15%时,通过洞口的正应力分布已不再成一直线,而是在洞口两侧的部分横截面上,其正应力分布各成一直线。
这说明除了整个墙截面产生整体弯矩外,每个墙肢还出现局部弯矩,因为实际正应力分布,相当于在沿整个截面直线分布的应力之上叠加局部弯矩应力。
但由于洞口还不很大,局部弯矩不超过水平荷载的悬臂弯矩的15%。
因此,可以认为剪力墙截面变形大体上仍符合平面假定,且大部分楼层上墙肢没有反弯点。
内力和变形仍按材料力学计算,然后适当修正。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这类剪力墙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略偏离了直线分布的规律,变成了相当于在整体墙弯曲时的直线分布应力之上叠加了墙肢局部弯曲应力,当墙肢中的局部弯矩不超过墙体整体弯矩的15%时,其截面变形仍接近于整体截面剪力墙,这种剪力墙称之为小开口整体剪力墙。
3.联肢剪力墙洞口开得比较大,截面的整体性已经破坏,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远不是遵循沿一根直线的规律。
但墙肢的线刚度比同列两孔间所形成的连梁的线刚度大得多,每根连梁中部有反弯点,各墙肢单独弯曲作用较为显著,但仅在个别或少数层内,墙肢出现反弯点。
这种剪力墙可视为由连梁把墙肢联结起来的结构体系,故称为联肢剪力墙。
其中,仅由一列连梁把两个墙肢联结起来的称为双肢剪力墙;由两列以上的连梁把三个以上的墙肢联结起来的称为多肢剪力墙。
当剪力墙沿竖向开有一列或多列较大的洞口时,由于洞口较大,剪力墙截面的整体性已被破坏,剪力墙的截面变形已不再符合平截面假设。
这时剪力墙成为由一系列连梁约束的墙肢所组成的联肢墙。
开有一列洞口的联肢墙称为双肢墙,当开有多列洞口时称之为多肢墙。
4.壁式框架洞口开得比联肢剪力墙更宽,墙肢宽度较小,墙肢与连梁刚度接近时,墙肢明显出现局部弯矩,在许多楼层内有反弯点。
剪力墙的内力分布接近框架,故称壁式框架。
壁式框架实质是介于剪力墙和框架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它的变形已很接近剪切型。
只不过壁柱和壁梁都较宽,因而在梁柱交接区形成不产生变形的刚域。
当剪力墙的洞口尺寸较大,墙肢宽度较小,连梁的线刚度接近于墙肢的线刚度时,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已接近于框架,这种剪力墙称为壁式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使用范围:1.框架-剪力墙结构。
是由框架与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适用于需要有局部大空间的建筑,这时在局部大空间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同时又可用剪力墙来提高建筑物的抗侧能力,从而满足高层建筑的要求。
2.普通剪力墙结构。
全部由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
3.框支剪力墙结构。
当剪力墙结构的底部需要有大空间,剪力墙无法全部落地时,就需要采用底部框支剪力墙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工程实例概述】1985 年建成的香港汇丰银行大楼 . 地面以下四层,基础埋深为-20m ,地面以上43 层,高175m ;采用矩形平面,底层平面尺寸为55m×72m 。
建筑规划要求大楼底层为全开敞式大空间,与前面的皇后广场自然地连成一片 . 由于开敞底层限制了上部框架落地,最后确定采用钢结构悬挂体系。
由八根“格构柱”和五层纵、横向桁架梁组成悬挂体系的主构件( 下图) ,承担着整个大楼的全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 每根格构柱是由两个方向间距分别为48m 和51m 的四根圆形钢管;以及沿高度每隔39m 的四根纵、横向变裁面箱形梁所组成。
沿房屋的横向,构架柱的净距为11.1m ;沿房屋的纵向,一对格构柱之间的净跨度为33.6m ,两端悬臂长度为10.8m 。
各道桁架梁之间的4—7 层楼板,通过吊杆悬挂在上一层的桁架梁上。
结构设计】风荷裁作用下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纵向或横向水平力作用下,结构体系的侧移曲线均属剪切型变形。
结构的动力分析结果给出,沿房屋纵向( 东西方) ,结构的基本周期为4.5s ,第二和第三扭转振型的周期分别为3.7s 和3.1s 。
比其它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稍长。
整座大楼钢结构的总用钢量为2500T 。
在框架结构中杆件以受弯为主,截面刚度主要取决于截面高度,但过大的截面高度势必增加层高,或使得结构构件与建筑功能发生矛度。
巨型框架的概念实际上是把框架梁柱截面大幅度提高,把每一栋高层框架结构划分成很少几层,每层的梁柱都特别大。
例如,对于巨型截面来说,截面刚度与截面高度3 次方成正比。
巨型框架的横梁可以为各种大型水平结构。
它利用整体楼层作为“梁”高,可以是箱形截面或桁架;巨型框架的立柱一般为筒体结构。
巨型框架利用了把荷载集中在主要承重结构上的概念,其他柱子不必从上通到地。
每个小柱只需承受横梁之间少数几层荷载,截面可以做得很小;采用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横梁下的楼层,没有中间小柱,可以布置餐厅、会议厅及游泳池等需要大空间的楼层。
深圳亚洲大酒店以及新华大厦都是巨型框架结构。
此外,巨型框架结构可以利用中间大横梁下部空间开设大洞口,让一部分气流通过,从而大大减小风荷载,这是别的结构难以做到的。
但是,由于构件刚度增大,温度、收缩和局部压力的影响也会加剧,节点构造上也会出现新的问题。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获得大空间的房屋,房间布置灵活。
而其主要弱点是侧刚度较小,侧移较大。
而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可减小侧移。
但是全剪力墙结构无法布置大空间房屋。
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恰好是对两者取长补短,既能布置大空间房屋与小空间房屋,布置灵活,又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弥补纯框架结构之小足,所以广泛用于层数较多、房屋总高较高的建筑,而且可以灵活布置大小空间房间,适应较多的建筑功能要求。
对于地震区建筑来说,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具有两道抗震防线即剪力墙与框架。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缺点,由于功能要求,剪力墙布置位置往往受到限制,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刚心、质心不重合,产生偏心扭矩。
同时其侧向刚度还是偏小.房屋建造高度受到限制。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的特征为弯剪型。
工程实例概述】洛阳市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建筑总高84.3m,总长180.3m,总建筑面积62390平方米,大楼地上21层,其总一层为架空停车场,二层为入口大厅,三层以上为政府办公用房,裙楼为会议用房,设400人大型报告厅2个,容纳80人的电视会议厅和200平方米的贵宾接待厅各一个,大楼设地下室一层,为后勤服务和设备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