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论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教学策略以及培养兴趣等方面介绍小学数学学习理论。
一、认知发展与数学学习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其数学学习密切相关。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Jean Piaget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针对这些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重视启发性学习,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策略与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合适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能力。
通过教材中的图形、实物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于数学的直观感受。
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培养兴趣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促使他们积极学习数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首先,应该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例如,通过游戏、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触数学。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并将其应用到数学学习中。
最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激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结:小学数学学习理论涉及到认知发展、教学策略和培养兴趣等多个方面。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字数:500字)。
数学学习论内容提纲及参考文献.
《数学学习论》内容提纲与参考文献一、内容提纲第一章学习的实质§1.1 学习的意义§1.2 数学学习与特点§1.3 数学学习的类型§1.4 数学学习的方法参考文献:[1]郑毓信.学习理论的现代发展与其教学涵义.数学教育学报,2004(1第二章学习理论与数学学习§2.1 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学习理论§2.2 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2.3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2.4 我国古代学习理论参考文献:[1]郑毓信.建构主义与其教学涵义.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0,11[2]李善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其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3(4第三章数学学习过程的心理分析§3.1 数学认知结构§3.2 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3.3 数学学习中的感知§3.4 数学学习中的理解§3.5 数学学习中的记忆§3.6 数学学习中的迁移参考文献:[1]涂荣豹、陈嫣.数学学习中的概括.数学教育学报,2004(2[2]陈琼等.试论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学习.数学教育学报,2003(1[3]李吉宝等.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与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教育学报,2005(3[4]于新华等.数学理解的层次性与其教学意义.数学教育学报,2005(2[5]王季明等.寓“理解”于数学概念.数学教育学报,2005(2[6]吕林海.数学理解之面面观.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7]王光明.高中数学高才生与普通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差异比较、析因与教学建议.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8]曲元海等.初中生学习统计量理解水平的调查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6(1[9]梁绍君.“算术平均数”概念的四个理解水平与测试结果.数学教育学报,2006(3[10]涂荣豹.数学学习与数学迁移.数学教育学报,2006(4[11]傅夕联.数学学习中的类比迁移.数学教育学报,2006(4[12]唐剑岚.国外关于数学学习中多元外在表征的研究述评.数学教育学报,2008(1[13]吴绍兵等.构建有效促进数学理解的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数学教育学报,2008(1[14]王兄.论数学表征系统.数学教育学报,2008(3[15]武锡环等.函数概念知识结构的测量方法.数学教育学报,2008(3[16]熊春连等.数学优秀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数学教育学报,2009(2第四章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4.1 数学概念的学习§4.2 数学命题的学习§4.3 数学技能的学习§4.4 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参考文献:[1]李善良.关于数学概念意象的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4(3[2]罗新斌等.数学概念表征的初步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3(2[3]喻平等.数学学习心理的结构理论.数学教育学报,2003(1[4]王兄、汤服成.概念图与其在数学学习中的现实意义.数学教育学报,2004(3[5]周友士.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概念转变学习.数学教育学报,2004(3[6]贾丕珠.函数学习中的六个认知层次.数学教育学报,2004(3[7]季素月.数学技能教与学的若干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3(2[8]朱文芳等.初中生集合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3(2[9]田中等.中学数学识图与作图技能成分分析与测试.数学教育学报,2003(1[10]曾国光.中学生函数概念认知发展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2(2[11]李莉.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层次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2(3[12]李祥兆.数学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5(2[13]李善良.数学概念学习研究概述.数学教育学报,2001(3[14]汪晓勤等.高中生对实无穷概念的理解.数学教育学报,2006(4[15]曹学良等.关于概念图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应用的一些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7(1[16]濮安山等.从理论看高中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数学教育学报,2007(2[17]陈雪梅.学生怎样理解向量的线性相关性.数学教育学报,2007(2[18]郑庆全.数学证明教育价值研究文献综述.数学教育学报,2007(4[19]邵婷婷等.数学证明教学策略探索.数学教育学报,2009(2[20]戴永.数学命题教学的“温故知新”策略.数学教育学报,2009(2[21]陈蓓.利用分类法探究学生函数概念理解水平.数学教育学报,2009(2[22]仲秀英.数学活动的内涵与特征与其对教学的启示.数学教育学报,2009(4[23]王林全.谈数学推理与证明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4[24]程华理论与逐层渐进的数学概念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5[25]苏国安等.对向量概念认知水平的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8(10[26]周友士.基于认知建构理论的数学便是教学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8(10[27]王兄.论数学表征系统.数学教育学报,2008(3[28]谭本远.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分析与其能力培养.数学教育学报,2009(5[29]王光明等.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9(5第五章数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5.1 数学问题与其解决§5.2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5.3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5.4 数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参考文献:[1]喻平.数学问题解决中个体的结构对迁移的影响.数学教育学报,2004(4[2]邓鹏.对“问题解决”的反思.数学教育学报,2002(2[3]王林全.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活动与其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2(1[4]张传伟.数学的“问题表征”在“问题解决”中的意义.数学通报,2003(12[5]王小丹等.空间几何问题解决过程中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个体差异.数学教育学报,2007(4[6]郭兆明等.代数应用题图式研究概述.数学教育学报,2007(4[7]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学报,2009(1[6]郭兆明等.代数应用题图式研究概述.数学教育学报,2007(4第六章数学思维§6.1 思维与其类型§6.2 思维发展与数学学习§6.3 思维定势§6.4 数学思维与其方式§6.5 数学思维品质第七章数学能力§7.1 数学能力与数学学习§7.2 数学能力结构分析§7.3 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参考文献:[1]关于“运算能力”的调查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3(2[2]刘晓玖.关于推理能力问题的几点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2(2[3]郑翔.几何教学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关系的调查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5(3[4]王林全.发展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数学通报,2003(11[5]但琦.高一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7(1[6]许艳丽等.“数学能力性别差异”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7(2[7]苏洪雨等.中德两国标准中的“数学能力”比较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8(2第八章元认知与数学学习§8.1 元认知理论§8.2 元认知与数学学习§8.3 元认知与其培养参考文献:[1]宁连华等.数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活动探究.数学教育学报,2004(2[2]喻平.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结构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数学教育学报,2004(1[3]汤服成等.初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动静态元认知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5(2[4]袁中学等.“元认知”与数学教学.数学教育学报,2002(2[5] 涂荣豹.数学解题学习中的元认知.数学教育学报,2002(4[6]杨光伟.合作讨论和元认知监控与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数学教育学报,2005(3[7]连四清等.中学数学困难生的元认识技能干预效应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6(4[8]徐伯华等.论波利亚的元认知思想.数学教育学报,2008(3[9]武锡环等.学生数学经验知识和元认知对解题策略的影响.数学教育学报,2009(1第九章数学学习的非认知因素§9.1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9.2 学习情感与学习意志§9.3 学习态度第十章数学学习的环境因素§10.1 家庭环境的影响§10.2 学校教育的影响§10.3 社会环境的影响参考文献:[1]贾庆菊.学校环境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数学教育学报,2002(4[2]周仕荣.数学学习背景的讨论与分析.数学教育学报,2006(4第十一章数学学习观、数学学习原则参考文献:[1]郑君文等.建立学校数学学习原则的构想.数学教育学报,1993(1第十二章数学学习理论与数学教学参考文献:[1]张艳霞等.数学教学原则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7(2[2]钟志华等.例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数学教育学报,2007(3[3]王光生.知识类型与教学设计.数学教育学报,2007(3[4]杨之等.数学语言与数学教学.数学教育学报,2007(4[5]罗强.从“为教学设计学习”到“为学习设计教学”——对“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的改进和反思.数学教育学报,2008(2[6]郭庆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同化”的几个阶段——抛物线的定义课例分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3(高中上半月[7]刘智强.谁的设计比较好——从四位教师对椭圆定义的不同设计谈起.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 (4(高中[8]马吉超.结合三节数学课堂实录反思问题情境的设置.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6(上二、阅读书目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美].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5.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6.[苏]克鲁捷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李士锜:数学教育心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0.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1.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数学学习理论
数学学习理论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和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理论的掌握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学学习的理论,并提供一些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一、探究式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探究式学习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这种学习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来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探究,学生可以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启发性问题和实践案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在数学领域的学习效果。
二、建构主义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自我反思来建构数学知识。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指导。
为了实施建构主义学习,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教学策略。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不断地思考和交流,从而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和观点。
三、适应性学习适应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理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因此,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调整。
在数学学习中,适应性学习可以通过个性化指导和差异化教学来实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练习,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是关于人们在处理信息时的认知能力和限制的理论。
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同时处理数学概念、运算规则和解题策略等多个信息。
因此,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可能会花费较大的认知负荷。
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复杂的数学问题和提供合适的实例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也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技术支持的学习在现代教育中,技术支持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
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互联网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等技术工具,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数学学习和实践。
小学数学理论笔记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理论笔记学习计划第一章: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正整数可以表示为1、2、3、4……, 负整数可以表示为-1、-2、-3、-4……,0是全体数的集合。
2. 整数的加减法(1)同号整数相加减,绝对值相加,同时保留原来的符号。
(2)异号整数相加减,绝对值相减,符号取绝对值大的那个数的符号。
3. 整数的乘法(1)正整数乘以正整数,积为正。
(2)负整数乘以负整数,积为正。
(3)正整数乘以负整数,积为负。
4. 整数的除法(1)正数除以正数,商为正。
(2)负数除以负数,商为正。
(3)正数除以负数,商为负。
5. 整数的应用整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描述温度、海拔等实际问题。
6. 笔算整数运算整数的加减乘除可以通过列竖式进行运算。
第二章: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值,包括分子和分母。
分数可以表示为a/b(a为分子,b 为分母)。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先找到它们的通分数,然后再按照通分数进行运算。
3. 分数的乘除法分数的乘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作为新的分子,分母相乘作为新的分母。
分数的除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倒数相乘。
4. 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化简是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约掉,使得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5. 分数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描述比例、时间等实际问题。
6. 笔算分数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可以通过通分运算和倒数相乘进行运算。
第三章: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侧的数字的位数没有限制。
2.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需要对齐小数点,然后进行运算。
3. 小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法是将两个小数的数字进行运算,然后按照小数点的位数确定新的小数点位置。
小数的除法是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运算。
4. 小数的应用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描述货币、长度等实际问题。
5. 笔算小数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可以通过对齐小数点进行运算。
第四章:几何图形1. 点、线、面的认识点是没有任何长度、宽度及高度的,线是由很多点连成的,面是由很多线连成的。
小学数学教研理论学习
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强小学数学教研理论学习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研理论的基本概念、内容、方法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小学数学教研理论的基本概念1. 小学数学教研理论: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学教学规律、方法、策略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2. 教研:指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理论学习:指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进行系统学习、理解和掌握。
三、小学数学教研理论的内容1. 数学教学目标:明确数学教学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
2. 数学教学内容:研究数学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3. 数学教学方法:探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策略、技巧等。
4. 数学教学评价:研究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方法、工具等。
5.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四、小学数学教研理论的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数学教研理论的发展动态。
2. 观察法: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分析教学现象,发现问题。
3.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4. 案例分析法:对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
5. 行动研究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方案。
五、小学数学教研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数学教学目标。
2. 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的学习内容有何不同
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的学习内容有何不同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是大学数学课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本文将对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的学习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一、数学一的学习内容数学一是大学数学的起点,主要涵盖基础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数学一中,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1. 微积分基础: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函数的导数、求解极限以及应用微分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列与级数: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数列与级数的性质,包括收敛性、发散性以及求和等概念。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常见数列和级数的求和公式。
3. 二元函数与偏导数: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二元函数的性质,并计算其偏导数。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利用偏导数解决优化问题。
4. 多元函数与多重积分:学生将学习多元函数的性质、偏导数和梯度等概念。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如何计算二重和三重积分,以及应用积分解决面积、体积等实际问题。
二、数学二的学习内容数学二是在数学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数学知识。
它包括以下内容:1. 微积分进阶:学生将深入学习微积分的概念和理论,包括微分方程、向量和曲线积分等。
他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微积分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线性代数:学生将学习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等概念。
他们将深入了解矩阵的性质和运算,并学习如何解线性方程组和矩阵对角化等内容。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生将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等。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分析和描述统计数据,并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数学三的学习内容数学三是数学课程的高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包括以下内容:1.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学生将学习实变函数的性质和收敛性等概念。
他们还将学习泛函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函数空间的理论。
2. 偏微分方程:学生将深入学习偏微分方程的分类和解法。
他们将学习常见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并应用偏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学习理论
第四章数学学习理论§ 4.1 数学学习的类型和方法一、数学学习的实质1、什么是学习?这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
从字面上讲:学习是学、思、习、行的总结。
广义上讲: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以及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的过程。
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观点,凡能建立条件反射的有机体,都具有学习的行为。
有机的学习是以行为变化表现出来的,但是并非可有行为变化都意味着存在学习。
例如:疲劳、损伤、药物引起的个体行为变化。
学习结果的行为变化有外显与内隐之分。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般都以外显形式反映行为变化,而数学情感学习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则往往是内隐形式。
狭义地讲:是指人类的学习。
它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并以语言为媒介,自觉地、主动地掌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行为和情感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有以下几个区别于动物学习的特点:①人类的学习是自觉的和能动的;②语言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媒介(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③人类的学习是在与他人的交际中进行的(所谓“互帮互学”)。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社会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主要任务,是有目标、按计划,在一定组织形式下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学习不仅指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利用电脑、电视、广播、自学辅导材料等形式或资料的学习。
学生学习的特点:①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②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③依据一定的课程教材;④受规定的时间限制;⑤主要是为参加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准备。
2、数学学习的特点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学生依据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按照一定的目的、内容、要求,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地发展各种能力,尤其是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心理品质。
数学学习除了具有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①是一种科学的公共语言学习;由数学符号以及它们的各种有机组合所构成的数学,可以反映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关系和形式,因此,它是一种语言。
教研活动数学理论学习
摘要:本文以数学教研活动为背景,对数学理论学习进行了探讨。
通过分析数学理论学习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引言数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数学理论学习展开,探讨其意义、内容和方法,以期为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数学理论学习的意义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数学理论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数学理论,教师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2. 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学理论学习有助于教师掌握数学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数学理论学习使教师能够了解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拓展教育视野,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三、数学理论学习的相关内容1. 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理论学习的基石。
教师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集合、函数、极限、微积分等。
2. 数学教育学理论数学教育学理论是研究数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师需要了解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数学教育目标、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育评价等。
3.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数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理论。
教师需要掌握数学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技能。
4. 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数学学习策略、数学学习困难等。
四、数学理论学习的有效方法1. 读书法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教育专著、教材、论文等,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2. 讲座法组织数学教育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教师了解数学理论的前沿动态,拓宽视野。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数学教育案例,使教师掌握数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理论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理论学习计划引言数学是一门极具挑战性和神奇性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工程学还是生物学,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
因此,建立起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坚实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数学,锻炼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思维,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为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一些小学数学理论学习计划的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学习目标1. 培养数学兴趣,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2.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3. 开发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内容1. 数学概念(1)认识数字0-100,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2)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等;(3)认识基本的单位,如长度、重量、时间等;(4)认识简单的分数和小数。
2. 数学运算(1)加法和减法的初步学习,包括数字的加减、进位和借位的运算;(2)认识乘法和除法,初步掌握乘法口诀和除法计算;(3)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思维(1)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2)引导孩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3)鼓励孩子进行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锻炼数学思维。
三、学习方法1. 思维导引(1)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孩子思考,提问,激发兴趣;(2)让孩子在学习中尝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练习巩固(1)通过大量练习,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2)在学习中渗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游戏教学(1)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学习数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2)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学习计划1. 分阶段学习(1)学前期:学习数字和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2)中期:学习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3)后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理论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理论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中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技巧3. 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4. 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和水平二、学习内容1.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a.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b.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c. 数学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d. 数学教学的课程设计和评价2.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a. 小学数学的核心知识点和重点难点b.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和教学策略3.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a. 数学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应用b. 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4. 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a. 提升教学技能b.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c. 发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三、学习方法1. 多参加教育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2. 多观摩优秀的数学教师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3. 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和论文,深入了解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4. 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
四、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1-2个月)a. 听课参观,观摩数学教学优秀课堂b. 阅读数学教学理论书籍和相关论文c. 参加数学教学方法培训和研讨会2. 第二阶段(3-4个月)a. 整理和总结观摩所得,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策略b. 实地教学,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c. 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3. 第三阶段(5-6个月)a. 巩固和提升教学技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b. 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开展个人教学反思和研究c. 参加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和评估五、学习效果评价1. 通过观摩和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2. 在实地教学中,能够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3. 通过教育培训和教研活动,与同事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4. 在教学能力考核和评估中,得到了良好的评价和认可六、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知识基础知识是哪些
数学知识基础知识是哪些引言数学是一门精密而又广泛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数学知识的学习的基础是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本文将介绍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数学基本概念数的分类在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数。
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
自然数是最原始的数,包括0、1、2、3等正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数;实数则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四则运算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就是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四则运算是数学问题的基础,其他数学知识都可以归纳为四则运算的变形和推广。
代数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数字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代数的基础包括方程、不等式、多项式以及代数运算法则等内容。
几何基础几何基本概念几何是研究空间的形状、结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数学分支。
几何基础知识包括点、直线、平面、角度、多边形等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构成了几何学研究的基础。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几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包括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等各种形状。
了解这些几何图形的特性和性质对于理解几何学的其他内容至关重要。
统计学基础统计学概念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统计学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的分类、度量和汇总方法,以及数据的可视化表示等内容。
概率论基础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概率论基础知识包括事件、样本空间、概率分布、统计量等内容。
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解概率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基础知识的应用数学基础知识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基础。
几何知识在建筑、工程和设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代数和统计学知识则在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数学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分析数据和推理推断的工具。
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将有助于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初中数学教研理论学习(3篇)
第1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教研理论的学习方法、内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教研理论,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初中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初中数学教研理论,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研理论学习内容1.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的科学。
在初中数学教研理论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教育目的:明确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2)教育规律:掌握初中数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如学生认知规律、学习规律等。
(3)教学方法:研究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2.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初中数学教研理论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认知心理学:研究学生数学认知过程,如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等。
(2)学习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3)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等。
3. 数学学科理论数学学科理论是研究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的科学。
在初中数学教研理论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数学知识体系:掌握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包括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等。
(2)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数学思维方法,如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
(3)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如问题分解、问题转化、问题推广等。
4. 教学评价理论教学评价理论是研究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科学。
在初中数学教研理论学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教学评价目的: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如诊断学生学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
数学教研活动理论学习(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我们需深入学习数学教研活动的理论知识,以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从数学教研活动的定义、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数学教研活动的定义数学教研活动是指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通过集体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形式,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活动。
三、数学教研活动的目的1.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有助于教师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 激发教师创新意识: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4. 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四、数学教研活动的内容1. 教学理论学习:包括数学教育理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旨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 教学实践研讨: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探讨。
3. 教学经验交流: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 教学资源开发: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改革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五、数学教研活动的方法1. 集体备课:教师共同研讨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3.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4. 教学研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活动。
5. 课题研究: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六、结论数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研活动数学理论学习(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
本文将重点阐述本次教研活动中关于数学理论学习的探讨。
二、教研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数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数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数学理论学习内容1. 数学学科的本质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数学学科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是一种逻辑科学。
数学的发展依赖于严密的逻辑推理,数学结论的正确性需要通过逻辑证明来保证。
(2)数学是一种抽象科学。
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学对象,如数、形、空间等,通过对这些对象的抽象,揭示出数学规律。
(3)数学是一种应用科学。
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2. 数学教学理论(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理论。
情境教学强调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3)探究式教学理论。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其学习过程
02
小学生数学学习是进行初步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
经历逐步体会数学逻辑性的过程,从只重结果,重摹仿,到理性的探索和思考。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些什么?……”
小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形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
经历符号化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符号的含义联想生活实例。——“谁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 根据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及特征,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 ①引入概念,使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 ②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 ③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概念。 (一)数学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
习得阶段
保持阶段
提取阶段
01
习得阶段:
同化:新的学习内容被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新内容被原认知结构同化。
顺应: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接纳新的学习内容,必须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以适应新内容的过程。
02
创设学习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输入的新内容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作用的两种方式:同化与顺应。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个体(习惯、风格、认知发展的不平衡)——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第二节 数学学习理论及其 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1
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说”):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看书自学,提问: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
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在小学教育中,数学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学习的理论,为教师提供一些指导和启发。
一、数学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阶段的特点。
在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基本的数字概念和数学操作,如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法等。
在中年级,学生逐渐学习到几何形状、分数以及简单的代数等知识。
而在高年级,学生将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内容,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之一。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和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推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和总结,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规则,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风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五、培养数学学习的习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如解题思路的分析、方法的选择等。
高一数学的必学定理知识点
高一数学的必学定理知识点作为高中数学的第一年,高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定理知识点。
这些定理既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习更高级数学理论的基石。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高一数学的必学定理知识点。
1. 代数基本定理代数基本定理是代数学中的一条基本定理,它表明任何一元n 次多项式必然有n个复根。
这个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高一的代数学习中,会经常用到求多项式的根的问题,代数基本定理就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2. 余因子定理余因子定理是线性代数中的一条重要定理,主要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
它可以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行列式的形式,通过计算行列式的值来得出方程组的解。
在高一学习线性方程组时,余因子定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3. 极限的定义极限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行为。
高一学习微积分时,会涉及到多个极限的概念,如函数的单侧极限、无穷极限、极限存在准则等。
理解和掌握极限的定义对于后续的微积分学习至关重要。
4. 泰勒展开定理泰勒展开定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定理,它描述了一个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近似表达式。
通过泰勒展开定理,我们可以用多项式来近似表示函数的值,这在数值计算和近似计算中非常有用。
高一学习微积分时,会接触到泰勒展开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5. 欧拉公式欧拉公式是复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将自然对数、虚数单位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
欧拉公式的表达式为e^ix = cosx + isin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i是虚数单位。
欧拉公式在复数运算和三角函数中有广泛应用,对于高一数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6.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最基础的定理之一,也是高一数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定理。
勾股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和斜边之间的关系。
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勾股定理会通过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来加深理解。
以上是高一数学的一些必学定理知识点,它们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这些定理,不仅能够为将来深入学习数学理论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期数学老师理论学习内容
第二学期数学学习内容第一次集中学习内容(3月10日)数学教师如何评课评价一节数学课,主要涵盖三个层面:一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鉴定,二是对课堂教学亮点进行概括提炼,三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作出评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认识。
一、教学设计的目标性评价教学目标的确定,对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课程总目标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1.评价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理念,是课堂教学的宏观性设计。
教师应熟知数学新课标,准确解读教材编排的意图,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
2.评价教学思想①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重。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科学准确地建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实际选定教法,设计学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总结学习方法,点拨知识疑难,及时释疑解惑,学生的参与得到教师的鼓励、尊重与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②研究教材与研究学生并重。
课堂教学应是民主的,是师生“群言堂”,杜绝教师“一言堂”;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讲。
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③传授知识与指导学法并重。
数学教学活动,是否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上,是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学法指导是否给予了引导与点拨,是评课时不应忽视的问题。
3.评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达成①“三维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课标、教材和学生的认知。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是否自然协调。
②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时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③是否重视过程,处理好学习过程与获得结论的关系;是否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是否重视直接经验,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四基”目标设计与达成是否具有整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学理论知识复习材料时间:2010-05-21 21:51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1468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学理论知识复习材料第一章: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论述题]一、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素养1、懂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信心3、会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4、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二、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1、观察与比较2、分析与综合3、抽象与概括4、猜测与想象5、判断与推理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1、学习的兴趣2、交流的兴趣3、应用的兴趣第二章: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论述题]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化过程。
教学启发•抽象的数学知识应该与生动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
2、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一个活动过程。
教学启发•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活动平台。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参与机会。
3、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教学启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现实数学”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并作出分析、归纳、判断、推理,逐步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
4、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教学启发教师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分类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将学习的全部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一种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是指不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由学习者独立操作而习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2、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1)知识学习是指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以语言为媒介的知识的间接的、动态的建构过程。
数学知识可以分为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则两部分。
数学概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来习得的。
数学规则的学习主要是在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进行的。
(2)技能学习是指以形成数学技能为主的一种学习活动。
技能是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是多种技巧的整合,是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机统一。
技能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口算、心算、笔算和估算等)和操作技能(书写、作图、测量等)。
三、小学生数学技能的形成1、数学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简答题](1)活动定向阶段(2)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4)不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5)内部语言活动阶段2、数学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简答题](1)活动定向阶段(2)单个动作阶段(3)连续动作阶段(4)自动化阶段四、转变数学学习方式的原因[简答题]1、时代发展的要求2、素质教育的需要3、传统学习方式无法与时代同步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学习主体过于被动学习成效不过理想学习主体缺乏创新重视结果忽略过程五、转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策略[简答题]1、辩证认识传统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的关系2、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3、明确教师的职责(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4、充分开发和提供课程资源5、重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6、转变教学观念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理论一、尝试学习理论(苏特级教师邱学华 20世纪80年代)1、尝试学习理论概述尝试学习是指用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尝试练习,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自主学习。
由学生用用尝试的方法,去发现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问题。
这是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方式,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教科书的示范导向作用。
2、尝试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提出问题——学生尝试——教师指导——学生再尝试——解决问题3、尝试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简答题]•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是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让学生试一试”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4、尝试教学理论的简单评析[论述题](一)尝试教学法的优点(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2)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4)具有可操作性(二)尝试教学法的局限性(1)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有一定困难(2)学习内容前后要有一定的联系,否则比较困难(3)实践性较强或者数学概念的引入教学不适于使用尝试教学法二、指导自主学习(——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 20世纪90年代)1、指导自主学习概述指导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2、指导自主学习的基本流程•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和建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并完成作业•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布置下一个内容的自学作业3、指导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简答题]•先学后教•超前段后——”超前”是指导自主学习的核心4、指导自主学习的简单评析[简答题](一)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辅助作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二)局限性•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要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三、发现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 20世纪50年代)1、发现学习理论概述发现学习是指学生不是从教师的讲述中得到概念或原则,而是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从发现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强调通过发现的方式学习知识,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创设情景——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总结运用3、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简答题](1)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
(2)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
(3)强调教师不是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帮助学生获得知识。
4、发现教学理论的简单评析[简答题](一)优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有用的发现方法和探究方式•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二)局限性•发现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知识储备和能力准备,否则无法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教学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利基础和智力较差学生的学习。
•发现的过程,经常会遇到困难,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在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效率相对较低四、探究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学家施瓦布 20世纪60年代)1、探究学习理论概述探究学习是指通过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2、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假设——获得结论——反思评价3、探究教学的主要特点•强调学生自己的参与、经历、分析和认识的过程。
•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4、探究教学的简单评析(一)优点•教学中充分突出了学生的“学”。
•学习目标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得,还在于获得知识的过程。
•有利于知识的自我建构以及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局限性•探究教学比较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探究的过程需要时间较多,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比较低。
5、探究教学与发现教学的区别•“探究”方法是一种建构主义的认识方法,它强调了解世界“是怎样”发展的,是一种开放的强调过程的方法。
•“发现”方法是一种现实的、实证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强调认识世界“是什么”为目的。
五、问题解决学习理论1、问题解决学习理论概述问题解决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过程,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师生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一种学习方式。
——强调将知识的学习融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
——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强调师生和谐发展。
2、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一)杜威的心理模式情境——问题——假设——推理(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问题(刺激)——接纳者(神经系统)——处理者(策略程式)——记忆——解答(反应)(三)波利亚的四阶段模式理解问题——设计求解计划——实现求解计划——检验与回顾(四)奥苏伯尔的问题解决模式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填补空隙过程——解答后检验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特点[简答题]•强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强调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学习的动机。
•强调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合作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强调通过解释问题解决方案的形式,建构所学的知识,学会数学地思考和交流。
•强调通过知识的应用,巩固知识,同时进行自我反思,不仅包括对问题解决策略优劣性的反思,而且还包括对新问题的反思。
4、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简单评析[简答题](一)优点•有利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重视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对固有的模式根深蒂固•在实验中,教师对模式的实质理解不够深入•在创设情境中,教师难于把握问题的出发点和兴奋点。
•在合作探索中,教师不知所措。
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要素在众多因素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决策[论述题:如何进行备课?](一)做好教学准备–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情况–教具学具准备(二)研究教学内容[简答题]–掌握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明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理解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研究教材编写的主要意图–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三)制定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维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2、教学目标的表述(1)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2)过程性目标动词: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四)选择教学方法[简答题]1、选择教学方法的要求(1)选择的教法要与教学的目标相适应(2)选择的教法要与教学的内容相适应(3)选择的教法要与学生的情况相适应(4)选择的教法要与学校的条件相适应2、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3、小学数学其他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引探合作法–问题解决法(五)拟定教学方案1、教案分类(1)简单教案(简案)(2)详细教案(详案)2、教案的结构(1)教学内容(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5)教学准备(教具、学具)(6)课时安排(7)教学过程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指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