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ppt(共38张)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第15页/共49页
题型研练
互动探究·方法备考
题型一
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
【例1】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33-3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 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 动的纸带上打的点计算出.
第16页/共49页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 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第31页/共49页
解析:由于实验中有三个量同时变化,在研究过程中采用 控制变量法,通过对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 力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加速度、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再通过 对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的研究,可以得出 加速度、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第32页/共49页
A.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D.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
第7页/共49页
解析:只能说明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而不能说质量与 加速度成反比,要明确a与m的主从关系.
答案:B
第8页/共49页
2.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以下做法 错误的是( )
和砝码的总质量.
第10页/共49页
3.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 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在小车到达定 滑轮前应按住小车.
4.各纸带的加速度,都应是该纸带的平均加速度. 5.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
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的两侧.
知识精要 高效梳理·知识备考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4.3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和力的关系》
复习与回顾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a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a
F
a∝ F
1
m
a∝
1 m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力的单位
F =k ma
【解析】虽然 F=ma 表示牛顿第二定律,但 F 与 a 无关,因 a 是由 m 和 F 共同决定的,即 a∝F 且 a 与 F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存在、同时改变;
m a 与 F 的方向永远相同。综上所述,可知选项 A、B 错误,C、D 正确。 【答案】CD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2、第二定律的性质 (1)因果性:F合 是 a 产生的原因 (2)矢量性:a 与 F合 的方向相同
437N
负号表示与运动方向相反
第二阶段,汽车重新起步加速,汽车水平受力如右
F合=F-F阻 =2 000N-437N=1 563N
FN
F阻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
F合 m
1563 m/s2 1100
1.42m/s2
G
加速度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同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3.求出合力;(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
同时消失的 B. 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有加速度,才有速度 C. 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总与速度的方向相
同 D.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独作
《运动和力的关系》
复习与回顾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a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a
F
a∝ F
1
m
a∝
1 m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力的单位
F =k ma
【解析】虽然 F=ma 表示牛顿第二定律,但 F 与 a 无关,因 a 是由 m 和 F 共同决定的,即 a∝F 且 a 与 F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存在、同时改变;
m a 与 F 的方向永远相同。综上所述,可知选项 A、B 错误,C、D 正确。 【答案】CD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2、第二定律的性质 (1)因果性:F合 是 a 产生的原因 (2)矢量性:a 与 F合 的方向相同
437N
负号表示与运动方向相反
第二阶段,汽车重新起步加速,汽车水平受力如右
F合=F-F阻 =2 000N-437N=1 563N
FN
F阻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
F合 m
1563 m/s2 1100
1.42m/s2
G
加速度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同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3.求出合力;(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
同时消失的 B. 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才有加速度,才有速度 C. 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总与速度的方向相
同 D.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独作
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
●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并画出示意
图.
● (3)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两个方向的合力.
●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代入数值求解方程.
牛顿第二定律小结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
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
Q5:自然下垂的Slinky,松手之后下端为何不立即下落
典例3 (瞬时性)如图所示,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a、b两小
球用细线连接,上面是一轻质弹簧,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
2m,在细线烧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为(取向下为正方向)
( C)
A.0,g
B.-g,g
C.-2g,g
D.2g,0
轻弹簧: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当其他条件发生变化的瞬间,
● 针对训练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
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
质量为1 kg(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
解析:(1)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它们的加速度
体加速度的大小(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在水平方向:F cos 37°-Ff=ma. ①
在竖直方向:FN+Fsin 37°=mg. ②
又因为Ff=μFN. ③
解①②③可得:a=0.5 m/s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物体将( B )
牛顿第二定律PPT
即 m
1 a∝ M
有上述实验可得:
a ∝F
a∝
1 a∝ M
F m
F∝ma
当各物理量取国际单位,即: m取Kg,F取N,a取N Kg 则,可得:F=ma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 同 2.公式:F=ma
理解要点:
∴
a 2a
2
1
∴ 当物体质量M不变时,
a ∝F
返回
验证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 外力的大小为F=2mg不变, 忽略一切摩擦力, M>>2m。
2s
重新演示
2s
4s 1 结论:s a t a1 2 2 2 t
2 1
重新演示
2s 1 结论: a t a 2 s 2 t2
一、牛顿第二定律
(4)局限性 只能解决低速物体的运动问题 4. 1N物理意义
•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 牛顿。
1牛顿=1千克· 米/秒2
1N的物理意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 的加速度所需的力就是1N。
5.例题 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角 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 是10N,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一、牛顿第二定律
• (2)独立性:
– 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受几个力作用,每一个力都 使物体产生一个效果,如同其它力不存在一样, 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力可以合成和分解, 效果也可以合成和分解,其运算法则遵循平行 四边形定则。为此,合力与合效果对应,分力 与其分效果对应,某方向的合力与这一方向的 合效果对应。对物体的运动往往看到的是合效 果,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可根据受力特点求合 力,让合效果与合力对应;也可将效果分解, 让它与某一方向上的分力对应。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PPT精品文档
(一)实验探究: 1、实验方法 : 控制变量法
m一定 a—F F一定 a—m
2、实验数据分析方 法 : 画出a-F和a-1/m的图像
3、实验方案:
小车
纸带
打点计时器
(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拉力,测出 不同拉力F作用下小车的加速度a,然后作 出a——F图象 (2)保持拉力不变,改变小车质量,测出不同 质量时小车的加速度a,然后作出a——m图象, 再转化为a——1/m 困难:如何求加速度?
方案一:
利用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4、注意事项:
1、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要远远小于小车的 质量,这样小车受到的拉力才近似等于 砝码的重力。 2、要将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用小车 的重力的分力将摩擦力平衡掉。 3、控制变量法: m不变,F变时:小车的质量不变, 改变托盘内钩码的个数。 F不变, m变时:保持托盘和小桶内 钩码个数不变,在小车上放上钩码。
次数
拉车钩码(g) 位移x1/cm (F1)
拉车钩码(g) (F2)
位移x2/cm
1
2 3
4
教参P65 实验实测数据及图象(示例)
两车质量均为 300g,改变钩码 质量,改变力。 (注:小车未平衡 摩擦力) F2/F1 X2/X1
加速度 X2/X1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力
v
F
练: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在大小为F,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加速直线 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木块的加 y 速度. 解: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牛顿第二定律》-完整ppt课件
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
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
• A.接触后,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 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
• B.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 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
• C.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 加速度为零的地方也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
(2)若在3s末给物体再加上一个大小也是2N,方向水平向左 的拉力F2,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0)
(3)3s后物体的加速度为0,那是不是说3s后F1不再产生加速 度了呢?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 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 加速度,就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 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性原理。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分力分别 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sin37° =0.6,cos37° =0.8, g=10m/s2 。)
35
拓展题:
1.光滑水面上,一物体质量为1kg,初速度为0,从0时刻开始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接力F ,F随时间变化图如下,要求作出速 度时间图象。
3 F/N
2
1
0
t/s
1 2 34
v(m/s)
3
2
1
0
1
2 34
t(s)
36
• 2、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
16
练习二:
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 分别为2N 和4N 的共点力作用。则物 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5m/s2 B、3m/s2 C、2m/s2
D答、案2:ABC
17
例1: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是2㎏,
受到互成120o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
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
• A.接触后,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 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
• B.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 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
• C.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 加速度为零的地方也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
(2)若在3s末给物体再加上一个大小也是2N,方向水平向左 的拉力F2,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0)
(3)3s后物体的加速度为0,那是不是说3s后F1不再产生加速 度了呢?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 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 加速度,就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 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性原理。 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分力分别 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sin37° =0.6,cos37° =0.8, g=10m/s2 。)
35
拓展题:
1.光滑水面上,一物体质量为1kg,初速度为0,从0时刻开始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接力F ,F随时间变化图如下,要求作出速 度时间图象。
3 F/N
2
1
0
t/s
1 2 34
v(m/s)
3
2
1
0
1
2 34
t(s)
36
• 2、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
16
练习二:
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 分别为2N 和4N 的共点力作用。则物 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5m/s2 B、3m/s2 C、2m/s2
D答、案2:ABC
17
例1: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是2㎏,
受到互成120o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
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2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共26张PPT)
②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图线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非常重要,在 aF 图象上,斜率 表示M1 ,在 aM1 图象上斜率表示 F,截距则表示平衡摩擦力的情况.
四、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将悬挂重物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施加牵引力,并 且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
2.平衡摩擦力后,无论如何改变重物或小车和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 力.但必须保证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思路点拨:根据实验原理、步骤及利用纸带计算速度的方法结合图象信息分析计算. 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知vC==0.44 m/s. (2)根据图中描点情况做出vt图象如图所示,(大部分点在线上,离线较远的点可舍去).利 用vt图的斜率求得加速度为1.0 m/s2(0.95~1.05均可).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 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22021/11/222021/11/2211/22/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 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22021/11/22November 22,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 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22021/11/222021/11/222021/11/22
四、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将悬挂重物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施加牵引力,并 且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
2.平衡摩擦力后,无论如何改变重物或小车和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 力.但必须保证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思路点拨:根据实验原理、步骤及利用纸带计算速度的方法结合图象信息分析计算. 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知vC==0.44 m/s. (2)根据图中描点情况做出vt图象如图所示,(大部分点在线上,离线较远的点可舍去).利 用vt图的斜率求得加速度为1.0 m/s2(0.95~1.05均可).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 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B~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 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222021/11/222021/11/2211/22/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 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222021/11/22November 22,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 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22021/11/222021/11/222021/11/22
新版 - 3.牛顿第二定律(共43张PPT)学习PPT
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解答公:式没F有=矛ma盾中一的F指个的是滑物体所块受的的合力起。 始位置,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在第
(1)滑块初速度
一个光电门的出光孔的附近,保证物体一开始 (2)导轨要水平
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分析:对于A, 对于B,
(2)过程与方法
是合外力。由公式 s 得:at在 的情v 况下0, 2 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1牛=1千克 ·米/秒2
0
如果位移S不变,则加速度a与时间t 的平方成 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
实验结论:在物体质量m一定的情况下, 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易改变。
m
1t
2
3=
0.225869
m 3 t12=
0.221931
结论:存在一定的微小误差,但可以近似认
为相等,即
m1t
2 2
=
m
2 t12
m
1t
2 3
=
m
3 t12m3t2 2 Nhomakorabea=
m
2
t
2 3
所以当滑块所受拉力不变的情况下,滑块的加速
a ∝ 度与滑块的质量成反比,即 1 m
综上所述,得到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
得,s
1 2
at2
F1t12 = F所2 t以22 我们可以得到: a1 a2 t22 t12
使滑块在质量m=0.165 Kg不变,所受拉力 F不同的情况下,作几次匀加速运动,记录下 每种情况的拉力F和时间t值。
此演示实验误差较小,重复做其数据基 本不变。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
解答公:式没F有=矛ma盾中一的F指个的是滑物体所块受的的合力起。 始位置,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在第
(1)滑块初速度
一个光电门的出光孔的附近,保证物体一开始 (2)导轨要水平
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分析:对于A, 对于B,
(2)过程与方法
是合外力。由公式 s 得:at在 的情v 况下0, 2 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1牛=1千克 ·米/秒2
0
如果位移S不变,则加速度a与时间t 的平方成 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
实验结论:在物体质量m一定的情况下, 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易改变。
m
1t
2
3=
0.225869
m 3 t12=
0.221931
结论:存在一定的微小误差,但可以近似认
为相等,即
m1t
2 2
=
m
2 t12
m
1t
2 3
=
m
3 t12m3t2 2 Nhomakorabea=
m
2
t
2 3
所以当滑块所受拉力不变的情况下,滑块的加速
a ∝ 度与滑块的质量成反比,即 1 m
综上所述,得到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
得,s
1 2
at2
F1t12 = F所2 t以22 我们可以得到: a1 a2 t22 t12
使滑块在质量m=0.165 Kg不变,所受拉力 F不同的情况下,作几次匀加速运动,记录下 每种情况的拉力F和时间t值。
此演示实验误差较小,重复做其数据基 本不变。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
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隔
离法.
多数情况下是把力正交分解到加速度 的方向上和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上
感谢观看
Thank you
物体位于B 点时,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
A
B
C
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合
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
m
越小,某刻合力为零,物
体速度达到峰值,后续物
体将做减速运动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a v t
大小
与v、∆v大小无关 由 ∆v/∆t 决定
方向
与∆v方向一致
a F合 m
与 F合 成正比 与 m 成反比
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a F 或 F ma ,F kma(各物理量单位未知时),其中 k 为比例系数,F 指m物体所受的合力.
三个物理量对应同一研究对象
当 k = 1 时,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 述为 F = ma,1 N =1 kg·m/s2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蚂蚁的困惑: 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蚂 蚁无论怎样用力都推不动一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头,牛顿第二定律是否错了?
这里的 F 指的 是合力
静摩擦力f 推力F
咦, F=ma,
加速度去哪 了?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新课讲解
小试牛刀
课堂小结
合外力决定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 速度就越大,但是物体速度不一定越大
在竖直方向有 FT cosθ = mg (1)
Fx
物理 4.3 牛顿第二定律(共38张PPT)
;
。
4.3 牛顿第二定律
你能总结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的步骤吗?
1、确定研究对象
;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找出合力
;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
Hale Waihona Puke 4.3 牛顿第二定律4.3 牛顿第二定律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4.3 牛顿第二定律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a F
a 1 m
a F m
Fkma
2、表达式: (1)比例式:a
3、理解:
F m
(2)等式:F=kma
(1)同体性、瞬时性、矢量性;
4.3 牛顿第二定律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a F
a 1 m
a F m
Fkma
m F合gta3n0o,F合mgt3a0on,
FT θ
F合 G
4.3 牛顿第二定律
四、应用
【探究活动5】一辆小车正在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运
动,小车顶上悬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线与竖
直方向夹角为30°,求小球加速度大小?(用矢量合
成法求合力)a
a
FT
θ
FT θ
θ
G F合
F合
m F合gta3n0o,F合mgt3a0on,
θ
4.3 牛顿第二定律
四、应用
【探究活动5】一辆小车正在水平向右匀加速直线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 律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
变小桶内砂的质量m,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
牵引力F(当m<<M时,F=mg近似成立),测出
小车的对应加速度a,由多组a、F数据作出加速
度和力的关系a-F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外
力成正比。
M 纸带
单位:(cm)
木块 纸带 打点计时器
s1 s2 s3
s4 s5 甲
s6
重物
乙
解: (1)木块的加速度,
a
(S4
S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6) (S1 9T02
S2
S3 )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T
mg
ma
mg
m
(
S4
S5
S6 ) ( 9T02
S1
S3
S3
)
(3)为了减少误差, 应采取的措施:
木块的质量应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
A1
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 记下所用的时间t
A2
② 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
a=____2__s/_t_2____。
③mg,用则米小尺车测所量受A1的相合对外于力AF2的=高_m_h_g。_h_/设_s_小_。车所受重力为
④ 改变 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 ,重复上述测量。 ⑤ 以h为横坐标, 1 / t2 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 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这一规律。
打点计时器
m
2.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 砝码, 改变小车的质量M,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 度a, 由多组a、M数据作出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 关系a-M-1图线, 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
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桶,砂, 细线,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块,打点计时器, 低压交流电源, 导线两根, 纸带,托盘天平 及砝码,米尺。
4.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 ,把砝码和砂的质量M'和m'记录下来。把细线 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 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 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要用 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6.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
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图甲给出了打点
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连续的点,它们之间的距
离分别为S1、S2、S3、S4、S5、S6,打点计时器所用交
流电周期为T0. 根据给以上数据求:
(1)木块的加速度a=
.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T=
.
(3)为了减少误差,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 电源插头
D图: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 。
14.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 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
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
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 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
实验步骤:
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 量M和m ,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 不把挂小桶用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 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 下面垫上垫块,反复移动垫块的位置,直至小 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 F,即砂和桶的总重力(m+m')g,根据实验结 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作图线。若图 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质 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正比。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
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求出相应的加速度,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 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 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o。 ② 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h-ho)代替h。
M
打点计数器
纸带
m
(2)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CD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 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
3.作图时应该使所作的直线通过尽可能 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 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但如遇个别特别 偏离的点可舍去。
1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
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光
滑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跨过固
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重物的质量为m .
直接用公式 a=mg/M求出。 (3)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质量M一定,探究加
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
当,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
a
a
分别如下图C、D所示(a是小车
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 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F
F
0C 0 D
C图: 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 ,
实验前将木板右端稍垫高,直至木块在细线未挂 上重物时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
1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 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 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 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 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m<<M 时,才可以 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
总质量的倒数
1 M M
,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
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就证明了研究对象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
的质量成反比。
注意事项:
1.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不要超过小车和砝码的总 质量的1/10,为什么?
2.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 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 ,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 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 力平衡。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
变小桶内砂的质量m,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
牵引力F(当m<<M时,F=mg近似成立),测出
小车的对应加速度a,由多组a、F数据作出加速
度和力的关系a-F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外
力成正比。
M 纸带
单位:(cm)
木块 纸带 打点计时器
s1 s2 s3
s4 s5 甲
s6
重物
乙
解: (1)木块的加速度,
a
(S4
S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6) (S1 9T02
S2
S3 )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T
mg
ma
mg
m
(
S4
S5
S6 ) ( 9T02
S1
S3
S3
)
(3)为了减少误差, 应采取的措施:
木块的质量应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
A1
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 记下所用的时间t
A2
② 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
a=____2__s/_t_2____。
③mg,用则米小尺车测所量受A1的相合对外于力AF2的=高_m_h_g。_h_/设_s_小_。车所受重力为
④ 改变 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 ,重复上述测量。 ⑤ 以h为横坐标, 1 / t2 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 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 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这一规律。
打点计时器
m
2.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 砝码, 改变小车的质量M,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 度a, 由多组a、M数据作出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 关系a-M-1图线, 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
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桶,砂, 细线,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块,打点计时器, 低压交流电源, 导线两根, 纸带,托盘天平 及砝码,米尺。
4.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 ,把砝码和砂的质量M'和m'记录下来。把细线 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 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 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要用 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6.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
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图甲给出了打点
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连续的点,它们之间的距
离分别为S1、S2、S3、S4、S5、S6,打点计时器所用交
流电周期为T0. 根据给以上数据求:
(1)木块的加速度a=
.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T=
.
(3)为了减少误差,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 电源插头
D图: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 。
14.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 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
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
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 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
实验步骤:
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 量M和m ,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 不把挂小桶用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 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 下面垫上垫块,反复移动垫块的位置,直至小 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 F,即砂和桶的总重力(m+m')g,根据实验结 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作图线。若图 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质 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正比。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
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求出相应的加速度,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 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 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o。 ② 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h-ho)代替h。
M
打点计数器
纸带
m
(2)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做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CD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 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
3.作图时应该使所作的直线通过尽可能 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 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但如遇个别特别 偏离的点可舍去。
1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
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光
滑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跨过固
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重物的质量为m .
直接用公式 a=mg/M求出。 (3)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质量M一定,探究加
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
当,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
a
a
分别如下图C、D所示(a是小车
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 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F
F
0C 0 D
C图: 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 ,
实验前将木板右端稍垫高,直至木块在细线未挂 上重物时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
1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 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 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 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 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m<<M 时,才可以 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
总质量的倒数
1 M M
,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
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就证明了研究对象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
的质量成反比。
注意事项:
1.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不要超过小车和砝码的总 质量的1/10,为什么?
2.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 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 ,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 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 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