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得了羊痘是什么症状
羊痘有哪些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羊痘有哪些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羊痘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传播给别人。
根据患者的皮疹症状和接触史,可以判断是否患上羊痘。
那么,羊痘症状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羊痘的临床表现。
一、羊痘的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高达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弓腰发抖,眼睛流泪,结膜潮红,咳嗽,鼻孔流出浆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脉搏次数增加,经1-4天后在羊的嘴唇、鼻端、乳房、阴门周围及四肢内侧等处皮肤上,发生红疹、红斑,继而体温下降,红疹转化成丘疹(结节呈白色、淡红色)、水疱(中央凹陷呈脐状)、脓包。
该病多继发肺炎或化脓性乳房炎,怀孕后期的母羊多流产。
非典型病例,不呈上述典型经过,常发展到丘疹期而终止,有的痘内出血,呈黑色痘。
有的病例有继发感染时、痘疱发生化脓、坏疽恶臭,形成较深的溃疡,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很高。
二、剖检变化
前胃和第四胃的黏膜常发现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球形坚实结节,有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糜烂或溃疡。
咽和支气管黏膜也常出现痘疹痔,肺部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炎症变化,淋巴结肿大。
尿囊膜上或易感组织细胞,观察病变。
三、羊痘的鉴别与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羊传染性脓包病相区别,后者全身症状不明显,无体温升高,病变多局限于口、唇部、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明显,且传染性脓包病一般发生于秋季。
羊身上羊痘的症状
羊身上羊痘的症状
羊身上羊痘的症状:病初发烧(41—42℃),眼,鼻粘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
泌物。
经1—2天发痘。
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发生贺形、红色斑点,很快形成痘疹结节。
以后,痘疹内充
满浆液,形成水泡,其中央陷如脐,以后化脓转为脓疱。
进而,脓疱破溃,结闸。
以后痂
脱落,留下红色瘢痕而愈。
痘疹初为暗红,以后变为灰白,周围有红晕。
此外,前胃和第
四胃粘膜也见痘结。
肺痘发生率25%,发和天膈叶或全肺,散布大小不等的灰红或灰白色
圆形结节,切面干燥、雪光泽。
病理片见肺组织坏死,周围间质性肺炎;肺泡上皮增生或
呈腺瘤样,填塞肺泡,使之成为实体。
治疗方案:羊痘一针灵(天行健动物药业)是专治羊痘的高效价同源精致血清抗体。
针对毛稀或无毛处发生痘疹、水泡、脓疮、干痂或坏疽痘等病变的有特效!并且提高羊群
免疫力,增强羊群体质。
发病初期打一针治愈(200斤体重/瓶),严重的两针治愈!同时
配合地塞米松每瓶添加5毫克混合注射;如继发的有细菌感染可配合头孢肌肉混合注射!。
羊得了羊痘用什么药见效快
羊得了羊痘用什么药见效快
羊得了羊痘用什么药见效快?山东有王师傅养了100只羊,羊只起了痘痘,不知道是得了什么病。
小编根据多年众多养殖户的反馈,可以判定羊应该感染了羊痘,接下来小编详细向王师傅解释了羊痘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羊痘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以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生痘疹为特征。
典型病例初期为痘疹,后变水泡,脓包,最后干结成痂脱落而痊愈。
临床症状:山羊痘潜伏期平均6~7天,体温高达40~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在尾根、阴唇、尾内、肛门周围、阴囊及四肢内侧均可发生痘疹。
羊得了羊痘用什么药见效快:英国凯诺生物的羊痘血抗(200斤)+干扰素+头孢,肌肉注射,连用2-3天。
羊痘(羊天花)的症状
羊痘(羊天花)的症状
羊痘又名羊天花,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
本病为人畜共患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可发生于全年任何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多,传播很快。
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
受到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初愈病羊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病羊痊愈后能获得终生免疫。
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传染给山羊和其他家畜;山羊痘也只传染给山羊,同群绵羊不受传染。
该病以无毛或者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为特征。
羊痘对于成年羊的危害比较轻,病死率不到2%;对羊羔的危害比较严重,病死率达到20%--50%。
羊痘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
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
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
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
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
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
羊痘的药物治疗:
可用羊毒抗(英国意康生物)肌肉注射:0.1ml/kg体重,1次/天,连用2天。
预防剂量减半或遵医嘱。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羊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影响到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病例观察、病原学检查以及病毒分离鉴定等。
一、临床病例观察临床观察是羊痘病诊断的首要步骤。
病羊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粘膜和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和溃疡等症状。
实验室鉴定时应观察病死羊的病变情况,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程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以为后续的病原学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二、病原学检查1. 组织涂片检查:将病羊的病变部位取材制成组织涂片,用甲苯溶解固定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包涵体,进一步确定病原。
2. 免疫荧光染色:采集病死羊的皮肤组织,制成石蜡切片。
用羊痘病毒特异性抗血清与石蜡切片进行免疫染色,观察是否有病毒特异性的荧光,以确认病原。
3. 病毒分离鉴定:采集病羊的病变组织,如皮肤、黏膜、淋巴结等样品,经过化学处理和冷冻离心后,用感染性疱液接种到绵羊胎儿肾细胞或山羊胚胎细胞中,观察细胞是否出现明显的病变,出现细胞病变的可疑病毒培养物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或PCR等方法进一步进行鉴定。
三、防控措施1. 隔离病羊:一旦确诊有羊痘病,应立即将病羊与健康羊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2. 加强消毒:对于病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特别是病畜场和饲养设施等地方要加强消毒工作,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清洁相关场所。
3. 接种疫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有效提高绵羊的抵抗力。
4. 处理尸体:对于病死的羊要做好处理,及时安全地处理掉,以免病毒继续传播。
5. 合理饲养管理:做好羊群的饲养管理,保证良好的环境和饲养条件,加强羊群的营养保健,提高整体抗病能力。
对于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病例观察和病原学检查是主要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诊断羊痘病,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护绵羊的健康和免疫力。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羊、山羊等家畜,也可以通过人与羊接触或吸入感染。
本文将讨论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羊痘病的症状
羊痘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之后就会出现以下症状:
1. 发热:羊痘病第一天即可出现38-40℃的高热。
2. 经皮肉瘤:这是羊痘最为典型的症状,瘤体大小不等,起初为小丘疹,然后逐渐扩大,形成经皮肉瘤。
3. 肌肉和关节疼痛:这是羊痘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患病的动物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肌肉和关节疼痛,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其行动能力。
4. 呼吸困难:当瘤体影响到舌头、气管等部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
1. 临床表现:根据羊痘病的症状,可以初步确定该动物是否患病。
2. 病原学检查:可以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
3. 血清学检查:通过ELISA、凝集试验等检查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抗体,可以对羊痘病进行诊断。
4.病灶组织学检查:羊痘病的经皮肉瘤可以进行活检或切除检查,通常可见病毒特异性的包涵体。
1. 病毒灭活:对于一些重点区域或易感动物,可以采取病毒灭活的方法进行预防。
2. 疫苗接种:接种羊痘病疫苗是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目前市面上已有开展羊痘病灭活疫苗和牛痘病弱毒疫苗接种的地区。
3. 环境卫生:保持圈舍、畜舍的卫生和清洁,避免病毒在环境中传播。
4. 其他防御措施:注意动物的饲养方式,定期进行消毒、杀虫、驱蚊等工作,加强对动物的监控和检测。
在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病动物进行有效的防治,并采取措施保护人类的健康,预防病毒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
规模化养羊主要病毒性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规模化养羊主要病毒性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在规模化养羊的过程中,病毒性疫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会对养羊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病毒性疫病的诊断与防治十分重要。
一、病毒性疫病的种类及其症状
1. 羊瘤病:羊瘤病是一种常见的羊病毒病,感染后会导致羊体的免疫系统受损,容
易感染其他疾病。
病症主要表现为消瘦、发热、屈肢等。
2. 羊痘:羊痘是一种病毒性疫病,感染后羊体表现为皮肤上出现水疱、疹子等症状,部分感染的羊还会出现眼袋、眼睑、口腔等处的症状。
3. 羊流感:羊流感是一种病毒性疫病,感染后羊体表现为咳嗽、气喘、精神萎靡等
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
二、病毒性疫病的诊断方法
1.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对患羊进行检测,包括病原体检测、免疫学检测等。
2. 临床症状:通过观察患羊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3. 病史:通过了解患羊的养殖及饲养环境等情况,结合患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诊
断。
三、病毒性疫病的防治措施
1. 强化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免疫抑制因素的发生,增强羊体免疫力,降
低羊病毒病发生率。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最常见的预防病毒性疫病的方法,对于特定的羊病毒病病毒,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
3. 隔离患病羊:对于发现患病羊,应该及时隔离,以防止病毒扩散。
4. 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羊圈,保持羊舍的卫生,减少病毒扩散的可能性。
总之,规模化养羊中,对病毒性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羊以及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病毒的扩散。
羊痘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4期和控制需要饲养员从多方面入手,且要注意日常每个工作细节,做好羊舍卫生,注意羊的饮食,在羊出现疾病后及时治疗,避免疾病在羊群中传播等。
要做好饲养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具备专业的知识和防病意识,才能重视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在疾病产生的时候及时进行治疗,确保羊养殖过程中疾病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1]吉晓东,程海英.规模化羊场羊病控制的关键环节[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1):28.[2]张莲.羊病防疫要点及常见疫苗的使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1):46-47.摘要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冬春季多发,羊痘的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有毛或无毛处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破溃后结痂痊愈。
羊痘治疗主要对患部消毒消炎,抗生素治疗。
本文对羊痘的发病特征、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羊;羊痘病;防治羊痘病的防治张江忠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兽医站,新疆哈密839200收稿日期:2018-01-30张江忠,男,1974年生,中级兽医师。
晚冬早春时节,新疆哈密个别羊群养殖户的羊出现了零星感染羊痘病。
现场检查,多发生在膘情较好的成年母羊,和早春羔。
发病率在3%~5%,没有出现并发症死亡的经及时治疗,采取防疫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1羊痘的特征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羊之间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分绵羊痘和山羊痘。
典型的特征是在有毛或无毛的尾巴和四肢内侧及口内黏膜出现丘疹和水泡、结痂等病状。
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水泡、脓疱和痘痂中,其次为皮肤、黏膜、鼻黏膜分泌物中。
发病羊体温升高,血液内含大量病毒,病羊为传染源。
羊痘病毒在干燥、痘痂低温条件下可存活半年或更长。
高温、紫外线阳光照射、碱性或84消毒液能在几分钟内杀死病毒。
2羊痘的流行1)传染源。
病羊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羊痘病羊排泄物,羊痘水泡破溃后的黏液被同群羊接触感染。
草料、饮水、寄生虫为媒介感染。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X u m u s h o u y i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张建兵羊痘病别称为绵羊“天花”,该种疾病是由羊痘病毒引发的,该种疾病的发病较快对且具有接触传染性。
绵羊发病后再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粘膜会发生大量的斗争,该病的流行期为冬末春初。
绵羊和山羊都属于羊痘病的传播体,一旦发病羊群的死亡率非常高,对养殖场形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威胁。
妊娠的母羊患病后,会发生流产,影响其生育能力,故而需要做好羊痘病的预防,以及病情控制工作,争取将疫病的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主要分析羊痘病的诊断以及预防防治工作,旨在为该病的防疫提供借鉴。
一、羊痘病的诊断羊痘病的病原共计有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两种。
绵羊痘病毒的病毒粒子相对较大,可耐干燥以及寒冷环境,故而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羊群脱落皮肤结痂中能够生存长达数年的时间且生物毒性不减弱,山羊痘病毒对消毒剂和高温的耐受力较差,可使用石炭酸、甲醛对病羊进行杀灭。
山羊痘病毒属于山羊痘病毒属成员,致病力相对其他疫病病毒较弱,可在山羊群体中传播,不会感染其他动物。
1、流行情况羊痘病具备非常强的传染性,极短时间内整个羊群能够被病毒所侵染,相较于绵羊痘,山羊痘的传染力要低。
已经发病的羊属于主要传染载体,发病羊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
发病羊羊痘破溃以后的液体以及分泌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这些物质混入饲料和饮用水中,并健康羊吸入会导致感染。
羊痘病还会通过破溃皮肤及黏膜伤口途径感染。
羊群日常饲养管理中未做好病样隔离工作,会导致整个圈舍和饲养用具早病毒污染,健康羊群受到染病威胁。
由于该病的流行期处于气温较低的冬末春初时节,发病的病羊得不到良好的饲养管理,受气温和病毒的双重作用将会产生应激反应,致使病情加重。
2、病羊临床症状羊痘病有两天至十二天不等的潜伏期,羊感染病毒后通常可在六天至八天内发病,发病后病羊的体温会逐渐上升,温度可达到41-42摄氏度。
病羊会拒绝进食,无精神,鼻腔中流出带有脓性的鼻液,心率、呼吸以及脉搏均会大幅上升。
羊痘的流行特点 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 养羊技术
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养羊技术羊痘是羊感染一种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也发生羊痘。
羊痘是畜禽痘病中症状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羊痘病毒而导致。
主要特征是在病羊少毛或者无毛的皮肤以及黏膜上形成特征性的痘疹。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1、流行特点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冬末春初季节发病率较高。
开始是通常只有少数羊发病,然后逐渐扩散至全群。
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羊、恢复期的病羊以及病死羊尸体,尤其是处于痘疹成熟期、结痂期和以及脱痂期具有更强的传染力。
病羊可经由痘疹渗出液、脓汁、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的痘痂以及上皮细胞排出病毒,并不断传播。
病毒不仅能够经由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也能够经由皮肤和黏膜损伤侵入机体。
羊场引进了体表带病毒或者处于潜伏期的羊,或者与带毒或者发病的羊混群放牧,或者之前发生该病后没有完全将病原杀灭就再次引进下批不具有免疫力的羊等,都会导致羊群突然出现发病。
所有接触病羊及其污染物的器具、土壤、垫草、饲料、饮水、栅栏、车辆、人,排出的粪便、皮毛产品以及体外寄生虫等,都可作为该病的传染媒介。
一般来说,羔羊最容易感染该病,且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情况下,该病具有大约1周的潜伏期,有时能够达到2周。
病程初期只有少数羊出现发病,之后扩散至全群。
病羊典型症状是初期体温急剧升高,且达到42℃时持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黏膜潮红,早期流出清液,后期流出脓液,呼吸急促,脉搏加速,持续寒颤。
发病经过4天,先是形成痘疹,之后出现红斑,再经过1~2天会形成丘疹,在皮肤表面突出,后期逐渐扩大,呈淡红色,并形成隆起的球状结节。
再经过2~3天,随着内容物的持续增加,结节会形成水疱。
病程后期,会呈脐状,中间存在凹陷。
在发生以上变化的过程中,病羊体温有所降低,水疱发生化脓。
如果病羊没有出现并发感染,几天内脓疱就会干瘪,最终变成痂块后脱落,形成灰褐色的瘢痕,并逐渐康复,病程一般可持续2~3周左右。
羊梭菌感染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羊梭菌感染的症状与预防措施一、引言羊梭菌感染,又称羊痘,是由羊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对养羊业造成严重危害。
羊梭菌感染的症状明显,预防措施得当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梭菌感染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二、羊梭菌感染的症状1. 发病初期:病羊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可达41-42℃,呼吸加快,心跳加速。
2. 皮肤症状:发病1-2天后,病羊皮肤出现红色丘疹,逐渐形成水疱。
水疱破溃后,流出黄色液体,形成溃疡。
随后,溃疡逐渐结痂,痂皮脱落。
3. 肺炎症状:部分病羊在发病过程中,可出现肺炎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液。
4. 消化道症状:病羊可能出现腹泻,粪便呈水样,有时带有黏液和血液。
5. 全身症状:病羊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易继发其他疾病。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三、羊梭菌感染的预防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避免拥挤,降低饲养密度。
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羊只抵抗力。
2. 定期消毒:定期对羊舍、用具、饲料等进行消毒,可用10%石灰水、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剂。
3. 免疫接种:对健康羊只进行免疫接种,提高羊只的特异性免疫力。
目前市售的羊痘疫苗有单价苗和联苗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4. 隔离观察:新引进的羊只需隔离观察21天,确认无病后才能混群饲养。
5. 及时处理病羊:发现病羊后,立即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对病死羊只需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
6. 健康监测: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疑似病羊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采取相应措施。
7. 避免交叉感染:羊场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
饲养员、兽医等工作人员进入羊舍时,需更换工作服、鞋帽,并做好消毒工作。
8.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羊梭菌感染的认识,加强疫病防控意识。
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
四、结语羊梭菌感染对养羊业造成严重危害,了解其症状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病及防治
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病及防治黑山羊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在黑山羊等山地地区的羊群中流行。
该病的发病率高,对羊群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
发病机制:黑山羊羊痘病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羊痘病毒进入羊体后,首先在呼吸道和消化道内繁殖,随后进入淋巴系统和血液,最终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发病。
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打喷嚏、鼻涕增多、口腔溃疡、腹泻、流鼻涕等。
预防和控制措施:1. 病毒隔离: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立即将病羊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羊只,避免疫情扩大。
2. 疫苗接种:目前已经有针对黑山羊羊痘病的疫苗,可以预防病毒的侵袭。
养殖者可以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及时给羊只接种疫苗,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3. 生态环境改善:黑山羊羊痘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养殖者应该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饲料,并保持圈舍清洁,定期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繁殖。
4.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和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帮助其抵御病毒感染。
5. 定期检测:定期对羊只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患病羊只,并对其进行治疗或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6. 定期消毒:定期对养殖场和圈舍进行消毒,以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总结:黑山羊羊痘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养殖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养殖者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定期进行检测和消毒,并合理使用疫苗来预防疫情的发生。
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工作,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帮助养殖者预防和控制黑山羊羊痘病。
羊痘(羊天花)
羊痘(羊天花)羊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分布很广,群众称之为“羊天花”或“羊出花”。
本病在绵羊及山羊都可发生,也能传染给人。
其特征是有一定的病程,通常都是由丘疹到水泡,再到脓疱,最后结痂。
绵羊易感性比山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很严重。
除了死亡损失比山羊高以外,还由于病后恢复期较长,影响到营养不良,使羊毛的品质变劣;怀孕病羊常常流产;羔羊的抵抗力较弱,死亡率更大,故应加强防制,彻底扑灭。
【病 原】病原在绵羊为绵羊痘病毒(sheep pox virus),山羊为山羊痘病毒(goat poxvirus),不能相互传染。
病毒的抵抗力很高,3%硼酸、2%水杨酸钠、2%硫酸锌及10%漂白粉都不能将其杀死。
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为3%石炭酸、2%福尔马林、2%火碱热溶液、30%热草木灰水或20%石灰水。
【病的传染】羊痘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但以春秋两季比较多发,传播很快。
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病羊,病羊呼吸道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痂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病期的任何阶段都有传染性。
当健羊和病羊直接或间接接触时,很容易受到传染。
病的天然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表皮。
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羊毛、羊皮、草场、初愈的羊以及接触的人畜等,都能成为传播的媒介。
但病愈的羊能获得终身免疫。
【症 状】潜伏期一般为6~8d,但可短至2~3d,天冷时可以长达15~20d。
在临床表现上绵羊和山羊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
绵羊痘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脉搏及呼吸加快,间有寒战。
手压脊柱时,有严重的疼痛表现,尤以腰部最甚。
眼结膜及鼻黏膜充血,轻度发炎。
此时称为疾病的前驱期,约持续l~2d。
下一期的特征为在无毛区或少毛区(如头部、眼周围、鼻翼、口唇、口角、四肢的内侧、乳房区及胸腹部)发生红色圆形斑点,在斑点上很快形成结节,呈圆锥形(丘疹)。
数日之后,丘疹内部逐渐充满浆液性的内容物变成水泡。
水泡通常扁平,中间凹下,其内容物经过2~3d变为脓性(由于化脓菌的侵入),即由水泡期转为脓疱期(此期体温重新升高)。
215494863_羊痘病的临床症状与中药防治策略
临症资料20232255羊痘病的临床症状与中药防治策略黄 建1,许达先2(1.广西凭祥市夏石镇文化旅游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广西凭祥 532600;2.广西凭祥市夏石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广西凭祥 532600)摘要:羊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
所有品种的羊都可患病,通常发生在春秋和冬季,尤其是在寒冷的气候下,疾病会进一步加重,整个发病过程可长达2个月。
怀孕的母羊和羔羊易患羊痘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或水泡,大多数是局部性反应,有些也呈全身性反应。
羊痘病可以极快的感染速度影响整个羊群,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导致羊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必须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预防羊痘病。
主要对羊痘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案和中西医治疗措施进行分析,为羊痘病防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痘病;病因;防治措施Clinical Symptom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Sheep pox DiseaseHuang Jian et al(Cultural Tourism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Xiashi Town, Pingxiang,Guangxi 532600)Abstract: Sheep pox disease is an acute, febrile, and contagious disease caused by the sheep pox virus. All breeds of sheep can get sick, usually occurring in spring, autumn, and winter, especially in cold climates where the disease can further worsen, with the entire disease process lasting up to 2 months. Pregnant ewes and lambs are prone to sheep pox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ation of pimples or blisters on the skin and mucous membranes, most of which are local reactions, and some also present as systemic reactions. Sheep pox disease can quickly infect the entire flock. If not treated properly or in a timely manner, it can lead to the death of sheep and cause more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to farmers. Farmers must develop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asures to prevent sheep pox disease. Mainly analyzing the etiology, clinical symptoms, prevention plan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sheep pox diseas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heep pox disease.Key words: Sheep pox disease; Pathogen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2-0058-03羊痘病是一种羊群常发的疾病,在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其具有耐冷性和不耐热性,更容易在春秋或初冬出现,特别是在寒冷气候情况下会进一步加剧病情,导致羊免疫力降低,容易与其他疾病的混合发病,病程较长,整个流行过程可长达2个月。
黑山羊羊得痘病的原因,注射疫苗及治疗用药
黑山羊羊得痘病的原因,注射疫苗及治疗用药1 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病特点黑山羊羊痘病是羊群的主要病害之一,潜伏期平均为6-8天,开始羊群中仅有个别羊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后会逐渐波及整个羊群甚至周围羊群。
黑山羊羊痘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也被叫做“羊天花”。
由于黑山羊羊痘病的传染性比较大,通过呼吸道感染、直接接触损伤的皮肤或黏膜均可感染发病。
有些羊在感染发病后,2-3周后痊愈,但是还有部分病羊会出现继发感染,痘疹部位出现化脓和坏疽、溃疡,散发出恶臭气味,病死率高达25%-50%。
2 黑山羊羊痘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羊只染病后,起初体温会升高到40℃-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心跳和呼吸加快。
此时就需要根据病情和流行情况采取措施,防治病情的进一步蔓延,如果任由病情发展,还会在1——2天后,让患病羊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内侧、腹部、尾内侧及乳房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斑点,随着丘疹的逐渐扩大,逐渐变为水泡,变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隆起的结节,水泡可能演变为脓疱,最后形成痴块。
成年羊大多经10d左右而康复,但部分羊丘疹出现后逐渐融合化脓头部、口腔会阴甚至全身肿胀溃烂,致死率高。
3 黑山羊羊痘病的临床诊断羊只感染黑山羊羊痘病后,其咽喉部、支气管黏膜、肺部、前胃和第四胃黏膜均具有典型的痘疹,经对病羊进行病理诊断时,发现病羊肺部呈大理石样硬块结节,胃黏膜出现较为明显的糜烂和溃疡。
采取发病羊的皮肤痘疹和水疱等组织病料进行实验室检验,经病料制片,磷钨酸钠负染后电镜检查,见非普通形态的黑山羊羊痘病病毒,结合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可确诊。
4 黑山羊羊痘病的防治措施4.1 加强饲养管理黑山羊养殖与其它任何产业一样,养殖也应追求规模效益。
所以,无论是大规模养殖户还是个体养殖户,在黑山羊饲养时,都需要养殖人员根据羊对营养的需求。
牧草是黑山羊的主要食物,为山羊提供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质牧草是山羊优质高效养殖的关键。
科学合理对饲料进行配比及供给,冬、春季节应适当补饲以抓膘保膘,养殖人员可利用山弯田、冬闲田、山坡地和经济林等轮种或套种黑麦草、饲用玉米和皇竹草等优质高产牧草。
羊痘的传播途径和症状简介
04
羊痘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方法
隔离病羊
将病羊施,如退烧、消炎、抗病毒等 。
增强免疫力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病羊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定期对羊群进行疫苗接 种,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预防羊痘的发生。
定期消毒
对羊舍、用具、饲料等 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
在空气传播中,病毒会通过病羊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产生 的飞沫或尘埃进行传播,飞沫和尘埃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 悬浮并随空气流动,健康羊吸入这些飞沫或尘埃后容易感 染病毒。
03
羊痘的症状
发病初期症状
01
02
03
精神沉郁
羊只变得安静,食欲减退 。
皮肤发红
全身或部分皮肤发红,温 度升高。
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 结肿大,触摸有痛感。
威胁人类健康
人类接触病羊或其污染物可能感染, 但感染几率较低。
羊痘的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空气传播
健康羊与病羊直接接触,如共用草场 、水源等。
病毒随飞沫传播,但传播距离有限。
间接传播
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传播 。
02
羊痘的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羊与健康羊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如交配 、哺乳、舔食等,将病毒传播给健康羊。这种传播方式在羊 群中最为常见,也最容易造成病毒的扩散。
毒和细菌。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羊群的营养均衡, 提高羊群的抵抗力。
避免接触病源
避免与病羊接触,防止 病毒传播。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羊痘的传播途径和症状简介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羊痘概述 • 羊痘的传播途径 • 羊痘的症状 • 羊痘的治疗与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得了羊痘是什么症状
羊得了羊痘是什么症状?病初发烧(41—42℃),眼,鼻粘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泌物。
经1—2天发痘。
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发生贺形、红色斑点,很快形成痘疹结节。
以后,痘疹内充满浆液,形成水泡,其中央陷如脐,以后化脓转为脓疱。
进而,脓疱破溃,结闸。
以后痂脱落,留下红色瘢痕而愈。
痘疹初为暗红,以后变为灰白,周围有红晕。
此外,前胃和第四胃粘膜也见痘结。
肺痘发生率25%,发和天膈叶或全肺,散布大小不等的灰红或灰白色圆形结节,切面干燥、雪光泽。
病理片见肺组织坏死,周围间质性肺炎;肺泡上皮增生或呈腺瘤样,填塞肺泡,使之成为实体。
羊得了羊痘治疗方案:
羊痘一针灵是专治羊痘的高效价同源精致血清抗体。
针对毛稀或无毛处发生痘疹、水泡、脓疮、干痂或坏疽痘等病变的有特效!并且提高羊群免疫力,增强羊群体质。
发病初期打一针治愈(200斤体重/瓶),严重的两针治愈!同时配合地塞米松每瓶添加5毫克混合注射;如继发的有细菌感染可配合头孢肌肉混合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