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的简答题
世界古代史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世界古代史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42f3176c175f0e7cd137d0.png)
第一节:地理大发现1、往东方的新航线,他在航行中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和海地,并曾担任过海地殖民地的总督。
1492年8月3日,率船队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后南航到达古巴、海地,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这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1493年,哥伦布率领一支大舰队,又离开西班牙扬帆出海。
这次航海行的直接目的不是开辟新的贸易市场,也不是征服东方的王国,而是到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定居,建立一个既采矿又从事农业的殖民地,然后以这个殖民地为基地到中国及印度去。
1498年他又进行了第三次远航,1502年又进行了第四次远征,沿着美洲大陆进行探查,经过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但还是看不到中国的影子。
在回西班牙后,他失去了西班牙王的信任,在1506年郁郁去世。
2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发现后,处在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没落贵族和商人,在各国王朝的支持下纷纷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征服和掠夺。
葡萄牙和西班牙先于其它欧洲国家进行征服和掠夺,两国把他们最先到达的地方都宣布为本国属地,结果为争夺属地两国发生了争执,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是出面调停,双方于1494年6月签订条约,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处,从北极到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条约规定该线以西所发现的非基督教国土归西班牙所有,以东属葡萄牙。
当麦哲伦航行抵达摩鹿加群岛后,对该岛归属问题发生矛盾。
1529年,双方在萨拉哥撒再订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的地方,划出另一条分界线。
根据这两次协议,西班牙几乎独占了美洲,葡萄牙则将亚洲和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瓜分。
3、1415-1460年亨利王子航海。
②1487年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③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④阿美利哥·味斯普奇航行美洲。
⑤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⑥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16世纪以前,欧洲早就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
欧洲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7e82c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c.png)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以下哪个地区?A. 尼罗河流域B. 印度河流域C. 两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A2.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称为什么?A.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B.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C. 古希腊三大数学家D. 古希腊三大历史学家答案:B3.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图拉真答案:B4. 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古代四大文明?A. 古埃及文明B. 古希腊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玛雅文明答案:D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古代希腊城邦的衰落?A. 特洛伊战争B. 伯罗奔尼撒战争C. 亚历山大东征D. 罗马征服希腊答案:B二、填空题6. 古埃及的法老被认为是______的化身。
答案:神7.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______城邦。
答案:雅典8. 罗马法的基石是______。
答案:十二铜表法9. 古代中国与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是______。
答案:丝绸之路10.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______。
答案:首陀罗三、简答题11. 简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特点。
答案: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主要特点包括城市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发明(楔形文字)、法律制度的发展(如汉谟拉比法典)、农业的灌溉技术以及对天文学和数学的贡献。
12. 描述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
答案: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主要由元老院、执政官和民众大会组成。
元老院由贵族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和法律;执政官是最高行政官员,通常有两名,共同行使权力;民众大会则由平民组成,对重要事务进行投票决定。
13. 阐述古代希腊哲学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古代希腊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
苏格拉底的质疑方法、柏拉图的理想国概念以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和分类学都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
世界古代史简答题
![世界古代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276c9f02d276a200292e37.png)
一、简述日耳曼人大迁徙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答:背景:第一,日耳曼人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需要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同时由于人口增长,也要求他们去掠夺土地以满足人口增加的需求;第二,罗马帝国奴隶制从2世纪末开始出现全面危机,国势日渐衰弱,无力抵抗外族入侵是日耳曼人大迁徙的外部条件;第三,匈奴人的西侵是导致日耳曼人最终离开家园的导火索。
历史意义:第一,日耳曼人的征服摧毁了腹泻的罗马奴隶制,为西欧封建因素的成长扫除了障碍。
第二,日耳曼人改变了西欧土地占有形式。
罗马的奴隶主大土地所有制瓦解后,日耳曼人重新分配的土地慢慢转化为个体小农土地。
后在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的基础上,西欧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
第三,日耳曼人的征服还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日耳曼人氏族内部发生分化,封建主、农奴和依附农逐渐形成。
第四,日耳曼人的政府使西欧文明的重心由地中海的沿岸转移到西欧内陆地区,由城市转至农村。
第五,日耳曼人的征服客观上整合了罗马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等三种异元文化,促成了中古西欧文化——拉丁基督教文化的形成二、西欧劳役制庄园的时空范围和基本特征时空范围:9世纪-13世纪基本特征:封建主用劳役地租剥削农奴,在经济上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内部能自给自足。
它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经济单位,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一,通常为一个自然村,大的包括几个自然村。
在内部结构上,庄园除了有一处领主的住宅外,还有农奴的居住区和一座教堂。
此外,还有仓库、磨坊、油坊、铁工房和烤面包房。
各种手工业作坊主要是为领主服务的,农民需交费使用。
庄园的耕地分为春耕地、秋耕地和休耕地三部分,实行轮作制,每年总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在耕种。
同时,耕地被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
领主自营地由服劳役的农奴耕种,他们通常每周要为主人劳动3~4天,剩余的时间在自己的份地上生产。
后来,领主取消了自营地,把耕地全部分给农奴,坐收实物地租。
由于中世纪前期商业活动和城市人口有限,庄园的经济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世界古代史简答题(张松韬老师适用)
![世界古代史简答题(张松韬老师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4541a9284ac850ad02428f.png)
世界古代史简答题卿建1.古希腊古典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概述:雅典民主政治在希波战争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到希波战争结束,雅典民主政治已达到古代奴隶制条件下最民主的程度。
伯里克利掌权时代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在他领导下达到极盛。
优点:①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②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权力;③在公民大会和公民群众获得国家主权的同时,原有的氏族贵族势力被铲除殆尽;④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
局限:①广大奴隶群众不仅毫无权利可言,而且被明目张胆地列为专政对象;②民主范围有限,妇女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③对内民主,对外则极端专横残暴,毫无民主可言;④民主政治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
这些局限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2.古罗马的行省制度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为统治被征服地区人民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罗马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
到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共设置了7个行省,此后陆续建立了一系列行省。
各行省派驻总督治理。
后来由于行省数目增多,元老院委任卸任执政官和执法官为行省总督,这一原则后来获得法律上的认可作为制度固定下来。
行省总督任期一年,遇特殊情况可延长到2至3年。
从公元前2世纪中叶起,罗马逐渐形成一套行省的组织管理制度。
总督拥有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为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提供了便利条件。
行省由征服而来,被视为罗马国家的财产,其居民被视为外国投降者。
行省中各城市地位不一,视他们对待罗马的态度而定,有自由市和纳税城市。
行省制度是罗马奴役海外被征服地区人民的一种形式。
罗马对行省课征税赋,一般沿袭当地旧制,各行省税收制度因地而异。
在行省通常实行包税制。
3.梭伦改革背景:雅典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梭伦主张以改革方式解决问题。
在大多数公民支持下,他在前594年被选为“执政兼仲裁”,全权进行改革。
世界古代史问答题
![世界古代史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a467f09e314332396893d9.png)
一、史前人类:1.简述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2.简述现代人种的形成3.简述新石器时代的特征4.何谓农业革命?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5.简述畜牧业的起源6.简述史前艺术二、古代西亚诸文明1简述苏美尔城邦的社会经济状况2.简述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制度3.乌鲁卡基那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意义4.简述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5.简述汉谟拉比的专制统治6.简述古巴比伦王国的衰亡7.简述亚述帝国建立的原因和主要过程8.简述亚述帝国灭亡的过程并分析其灭亡的原因9.简述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10.简述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11.赫梯国王铁列平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2.简述腓尼基城市国家的产生13.简述腓尼基人的殖民活动14.简述腓尼基字母文字的产生和传播15.简述犹太教的教义和经典16.波斯帝国是怎样兴起17.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8.分析波斯帝国衰亡的原因19.简述波斯帝国的历史作用三、古代埃及文明1.简述古王国时期埃及君主专制的表现2.简述古王国时期的历史概况3.简述新王国时期的历史概况4.简述埃赫那吞改革的主要内容、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5.简述后期埃及历史概况6.简述古埃及的宗教崇拜7.简述古埃及葬墓习俗8.概述古埃及象形文字形成过程9.简述古埃及文学的主要成就10.简述古埃著名建筑11.简述古埃及艺术的主要成就12.简述古埃及科学方面的主要成就13.简述埃及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的新特点四、古代印度文明1.简述哈拉巴文化的年代、分布范围和主要文化成就2.简述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3.简述哈拉巴文化衰亡的原因4.简述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概况5.简述后期吠陀时代的历史概况6.简述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和经典7.简述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地位、职业、权利和义务以及种姓制度的特征8.简述早期佛教的主要教义和众生平等的主张9.简述耆那教的主要教义和该教的进步性和消极性10.简述孔雀帝国的建立与发展11.简述孔雀帝国的政治制度12.简述孔雀帝国的土地制度和城市经济13.简述孔雀帝国的奴隶制度14.简述佛教的传播15.简要说明列国时代反婆罗门教思潮兴起的原因五、古代希腊文明1.荷马时代的希腊处于何种历史发展阶段?它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经济生活如何?2.希腊城邦体制的特点3.希腊海外殖民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4.斯巴达存在怎样的阶级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军事和教育制度?5.简述梭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6.简述克利斯提尼的内容与意义7.简述希波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历史影响8.简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9.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分析其积极意义与局限10.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社会经济状况11.希腊城邦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原因是什么?12.简述亚历山大东侵及其帝国的建立13.简述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14.试述希腊化时代文明的历史意义15.简述古希腊宗教的特点和影响六、古代罗马文明1.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2.罗马对意大利的征服及其统治政策3.罗马在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统治政策4.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5.罗马从共和制过渡到帝制的原因及过程6.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历史意义7.简评凯撒8.简述奥古斯都的内外政策9.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10.公元三世纪危机11.戴克里先和君主坦丁的统治12.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13.简述古罗马文化的主要成就14.试论马略改革的内容和意义七、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1.简述早期基督教的主要教义,并分析基督教迅速传播的原因2.简述亚欧民族大迁徙的过程及影响3.试析古代史上落后民族常能征服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例子加以说明4.试论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5.试评查士丁尼一世6.分析拜占庭帝国长期延续的原因7.试述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进程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1.试析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2.简述伊斯兰教3.试述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及其影响4.简述阿拔斯王朝的社会状况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6.简述阿拉伯文化的历史贡献7.简述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历史意义8.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社会的等级制度九、欧洲基督教文明1.分析法兰克首任国王克洛维建国的过程及其巩固政权的政治措施2.通过萨利克法典分析5-6世纪法兰克人的社会状况3.试述法兰克的封建化过程4.简述8世纪查理-马特采邑改革的内容和意义5.为什么说查理大帝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6.简述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原因和结果7.简述中世纪西欧农奴制8.简述中世纪西欧庄园经济9.简述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10.简述中世纪西欧的骑士制度11.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是从哪些方面对思想文化进行垄断的?12.评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历史作用13.简述中世纪西欧的文化14.试述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其意义15.试论中世纪西欧行会16.中世纪西欧城市的斗争经历的阶段17.试分析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结果18.试分析英国封建制度的特点19.如何看待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制定20.中世纪英法两国的议会制度的建立、两者的不同21.试分析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后果22.试分析13世纪英法大起义的原因、纲领.、特点和结果23.简述中世纪法国王权不断强大的过程24.简述主教授职权之争25.分析中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26.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历史发展的特点27.试述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的发展和罗马教廷权威奠定的过程28.试论英国《自由大宪章》的主要条款及其性质意义十、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1.基辅罗斯接受基督教的历史意义2.伊凡四世改革及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3.伊凡四世时期特辖区的建立及其后果4.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及其初期的统治政策5.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及其扩张6.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7.试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8.德里苏丹国的政权形式9.德里苏丹国的土地制度10.莫卧尔帝国的土地制度11.试述印度封建制的发展12.阿克巴改革13.大化改新14.幕府政治体制的出现及其特点15.日本的锁国体制16.中古日本文化发展情况及特点17.试述莫斯科公国兴起的社会背景和中央集权化的进程18.试论俄国农奴制的加强及俄国农奴制的特点19.简述印度教的教义和实质十一、古代美洲文明1.美洲印第安人是如何起源的2.简述玛雅人的社会发展状况3.试述古代玛雅人的文化成就4.试比较古埃及金字塔和古代美洲印第安人金字塔的异同5.简述古代阿兹特克文明所取得的成就6.简述印加社会的基层组织和土地制度7.印加文明取得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成就?。
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六十问
![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六十问](https://img.taocdn.com/s3/m/76861cc04028915f804dc2ba.png)
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六十问1、人类的始祖是?2、古代埃及文明是哪条河流孕育的结果?3、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哪里?4、“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分别指哪个国家?5、在中古西欧,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誉是什么?6、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7、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的主要方式有哪些?8、古希腊著名的三大悲剧家是?他们的代表作有哪些?9、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哪几个人种?10、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是?11、伯里克利说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是因为?12、日本“大化改新”主要模仿的国家是?13、欧洲中世纪最大的封建主是? 14、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是什么?15、位于两河流域的古文明国家是?16、雅典的民主政治在谁统治时期到达极盛?17、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谁?他是哪国人?18、西欧的封建制度产生于哪一历史事件?19、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 20、世界名城君士坦丁堡位于今天哪里?21、古代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的例子有?22、阿拉伯数字是哪国人发明的?23、研究中古时期中近东国家社会状况,可参考研究哪本书?2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6、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几个等级?27、佛教产生于那个国家? 28、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29、“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0、西欧封建贵族的等级如何划分?31、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32、法国琅城人民起义的目的是?33、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存在1058年?34、列举两个古代文明暴力冲撞的例子35、统一希腊半岛,并开创希腊化时代的人物是?36、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是?37、在原始社会中决定男人或女人权利大小的因素主要是什么?38、佛教的创始人是?佛教的教义和主张?39、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什么文明?40、古代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发动的大规模的战争是?41、默罕默德的主要历史活动有哪些?4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43、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花朵的是?44、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是?45、马可·波罗是哪国人?在中国哪个朝代做过官?46、马可·波罗的哪本书激发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47、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其发明者是什么人?48、哪种文学形式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49、使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50、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是?51、奠定教皇国形成基础的历史事件是?5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古代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在于?53、使原始社会狩猎能力大大提高的发明是?54、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三大文明产生的相同原因是?55、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56、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分别是?57、东罗马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时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58、日本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59、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什么人发明的?60、伊斯兰教建筑的代表是?。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56aad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3.png)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世界史之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1、《莱登草纸》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
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
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
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
《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
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
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
埃及军队惨败。
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
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
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
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
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和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和财富。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5e037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d.png)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以下哪个河流?A. 尼罗河B. 底格里斯河C. 幼发拉底河D. 恒河2. 古希腊城邦中,哪个城邦以民主制度著称?A. 斯巴达B. 雅典C. 底比斯D. 科林斯3.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图拉真D. 哈德良4. 古代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A. 居鲁士大帝B. 大流士一世C. 薛西斯一世D. 亚历山大大帝5.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6.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哪个发明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7. 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中,天皇的角色是?A. 军事领袖B. 宗教领袖C. 政治领袖D. 象征性领袖8. 古代玛雅文明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墨西哥B. 危地马拉C. 洪都拉斯D. 秘鲁9. 古代非洲的努比亚文明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埃及B. 苏丹C. 埃塞俄比亚D. 摩洛哥10. 古代美洲的印加帝国位于今天的哪个国家?A. 墨西哥B. 秘鲁C. 哥伦比亚D. 巴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被称为________文明。
2. 古代希腊的________战争是希腊城邦之间最著名的战争之一。
3. 罗马法律体系中,最著名的法典是________。
4. 古代印度的佛教创始人是________。
5. 古代中国的________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代表。
6. 古代日本的________是日本古代封建制度的基础。
7. 古代玛雅文明的代表性建筑是________。
8. 古代非洲的________文明以黄金贸易著称。
9. 古代美洲的________帝国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复杂的社会结构闻名。
10. 古代文明中,________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而闻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
世界古代史 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品
![世界古代史 习题及参考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5df3345804d2b160a4ec017.png)
《世界古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世界上古史第一章原始社会一.填空题1.1871年,达尔文在其一书中,指出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2.恩格斯提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中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即、和完全形成的人。
3.目前,多数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三大人种,即、和尼格罗人种。
4.班辈婚或辈行婚是一种。
5.人类第一个可以证实的社会组织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繁荣于新石器时代。
6.母系氏族公社发生在考古学年代的晚期。
7.普那路亚婚是一种。
8.是人类婚姻状态从群婚向个体婚的过渡形式。
9.个体劳动能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是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二.选择题1.“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早期代表是A腊玛古猿 B南方古猿 C森林古猿 D埃及古猿2.人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产生最初的语言 C能制造工具 D意识和抽象能力的发生3.现代人种开始形成于A早期猿人阶段 B晚期猿人阶段 C早期智人阶段 D晚期智人阶段4.母系氏族公社发生在A旧石器时代中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 D金属器时代5.原始人实行族外群婚是在A血缘家族时期 B母系氏族早期 C母系氏族繁荣时期 D父系氏族时期6.母系氏族繁荣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A班辈婚 B族外群婚 C对偶婚 D一夫一妻制7.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是发生在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铜石并用时代 D铁器时代三.名词解释1、血缘家族2、对偶婚3、农村公社4、图腾崇拜四.简答题1.从猿到人的转变经过了那些主要阶段?简析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简述原始社会人类婚姻形态的转变。
3.简析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第二章古代埃及一、选择题1.埃及进入文明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600年 B公元前3500年 C公元前3100年 D公元前2500年2.埃赫那吞改革的性质是A纯粹的宗教性改革 B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C阿蒙僧侣集团内部斗争 D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二、名词解释金字塔三、简答题1.简述古王国时期中央集权君主制的统治。
世界古代史的简答题
![世界古代史的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07f758a76e58fafbb00340.png)
补充的简答题一、马略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内容:(1)以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
为了迅速征集军队,马略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允许任何公民志愿参军,其中大部分是无产者。
(2)延长士兵服役的年限。
一般认为把士兵服役期限延长至16年,期满后老兵可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
(3)实行固定的军饷报酬。
(4)改革军团组织。
推行联队制。
(5)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
意义:马略的军事改革结束了罗马公民兵制度,解决了因小农衰微导致的兵源枯竭问题,使大量的无产贫民加入军队,既巩固了罗马政权,又稳定了罗马社会。
但是马略的改革使原有的公民兵变成了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遂造成了军人的跋扈,亦使以往的内争变成内战,为军事独裁政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简述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主要内容:“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
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就是平民,没有特权。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特征:1、职业固定化,身份世袭化。
2、严格实行种族内婚制。
3、种姓间法权地位不平等。
4、宗教生活上实行种姓限制。
三、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和阶级实质基本教义: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1、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2、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3、“谛”意思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又作四圣谛。
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4、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22257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3.png)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古埃及三大法老朝代?A. 拿戈丁王朝B. 列祖王朝C. 阿肯那顿王朝D. 晚期新王国答案:B. 列祖王朝2. 以下哪个是古代希腊四大文明城邦之一?A. 雅典B. 罗马C. 伊壁鸠鲁D. 斯巴达答案:A. 雅典3. 古印度的四大吠陀经是指:A. 《吠陀经》、《尼陀比》、《乌梨帝》、《宁一诺》B. 《先祖亚第尔》、《央齐谦多那》、《玛哈巴算》、《梵情托拉》C. 《摩呐伽那》、《巴格亚迷莎》、《变龙》、《童依》D. 《吠陀经》、《奥诺利书》、《曼达拉树》、《苏巴迈亚》答案:D. 《吠陀经》、《奥诺利书》、《曼达拉树》、《苏巴迈亚》4. 希腊三贤者中提出“万物皆流动”的是:A. 赫拉克利特B. 伊壁鸠鲁C. 苏格拉底D. 柏拉图答案:A. 赫拉克利特5.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被称为:A. 词素文字B. 图形文字C. 楔形文字D. 基音文字答案:B. 图形文字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史实是否正确:1. 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众神的统治者,他的兄弟是阿波罗。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古代印度的耆那教兴起于公元6世纪,其创始人是悉达多。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创始人为瓦迪米拉•马哈维拉)3.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由石头搭建而成,其中最著名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4. 古罗马时期,首都罗马的兵马俑被视为地母神的化身,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兵马俑属于古埃及文化,与地母神无关)5. 古代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士一世领导波斯与雅典的战斗,最终战胜了雅典。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大流士一世是波斯帝国君主,战胜的是斯巴达)三、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核心特点。
答案:古埃及文明的核心特点有三点。
首先是封建社会的特点,即由法老领导的王权制度,封建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其次是宗教的主导地位,古埃及人崇拜众多的神灵,认为法老是神的化身。
最后是尸体防腐技术的发达,使得古埃及人将重视死后的世界,建造金字塔等墓葬。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5e4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9.png)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B解析: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苏美尔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种姓制度D 雅典卫城答案:A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汉谟拉比法典》出自()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希腊答案:B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中,处于最高等级的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答案:A解析: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婆罗门是最高等级,掌管宗教祭祀。
5、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期的执政官是()A 梭伦B 克利斯提尼C 伯利克里D 屋大维答案:C解析: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6、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A 凯撒B 屋大维C 君士坦丁D 查士丁尼答案:B解析: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
7、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B 穆罕默德C 释迦牟尼D 老子答案:B解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8、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A 封君封臣制B 庄园制C 农奴制D 教会制答案:A解析: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
9、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C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D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答案:D解析:大化改新中,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公民死后,土地归国家所有,而不是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0、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 古代印度人B 古代埃及人C 古代巴比伦人D 古代中国人答案:A解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代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二、填空题1、古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__________。
世界古近代历史简答题汇编
![世界古近代历史简答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a565e3631126edb6f1a1067.png)
世界古近代历史简答题汇编
1、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后来发展成为父系氏族。
为什么会发
生这样的变化?
2、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3、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什么流域?其性质是什么?其主要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4、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中国隋唐时期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
此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其
作用是什么?
5、法西斯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什么机构什么人有关?象征了什么?
6、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试各举两例。
7、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运动?其先驱人物是谁?代表作品是什么?
8、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9、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是什么?
10、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11、《权利法案》的作用是什么?其标志意义是什么?
12、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13、如何评价华盛顿?
14、如何评价拿破仑?
15、世界交通运输进入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16、1861年以前美国南北实行的社会制度分别是什么?从而引发了什么战争?
17、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8、简述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
19、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作用是什么?
20、谈谈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2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其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世界史问答
![世界史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609ce44b767f5acfa1c7cd95.png)
世界古代史一、史前时代:人类的形成:的人:古猿的人:早期人、晚期人、早期人、晚期人三大人种:种、种、种成因:的差异氏族社会:氏族氏族二、古代文明(社会)非洲:埃及:发源地:成就:(权利的象征),文字(纸草纸)亚洲:两河流域文明:发源地:重要时期:人成就:建立早期的奴隶制小国,发明文字(泥板)王国成就:《》评价:印度文明:发源地:外来民族:人成就:制度:四个等级:、、、是森严的制宗教:教,产生时间、产生地点创始人欧洲:西方文明之源:文明希腊文明:雅典:政治特点:人物罗马文明:()前2世纪凯撒()政权更替:罗马共和国称霸罗马帝国2世纪地跨帝国分裂成就:宗教:教:产生时间、产生地点创始人宗教经典《》事件:起义三:封建社会亚洲:日本:民族重要事件::天皇7世纪。
意义:阿拉伯国家:从思想到政治的统一思想:宗教:教产生时间、产生地点创始人宗教经典《》建筑政治:穆罕默德建立的国家。
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完成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欧洲:法兰克王国:(人)事件:改革:实行意义:为西欧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教皇地位: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
拜占庭帝国:又称帝国。
15世纪被所灭。
四、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世纪城市重新兴起,意大利英国法国德意志法国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早期资产阶级形成,为准备了条件阿拉伯数字:发明,改进并传播丝绸之路:连接的商路马可·波罗:《》结论:促进了的发展七、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科学:阿基米德:成就: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文艺复兴时间:,地点;16世纪扩展到整个。
武器(内容、思想核心):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文学先驱:达·芬奇《》、《》莎士比亚《》《》性质:意义:推动了欧洲的繁荣,为欧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渴求黄金,香料;陆上通道被阻断客观条件:地圆学说,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马可·波罗行记》①②③拿破仑的活动:建立法兰西第一1804颁布《》发动(具有侵略性质)1加快了 转化为 的速度。
世界古代史概览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概览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c696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e.png)
世界古代史概览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世界古代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篇章,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公元 5 世纪左右的漫长时期。
在这期间,不同地区的文明兴起、发展和衰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宝贵的经验教训。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的理解,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例题分析例题 1: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以下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古埃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B 古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C 古埃及的建筑代表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D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封建制度的国家答案:D解析: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的地区之一,而非封建制度。
A 选项,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字形式;B 选项,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对天文学的重要贡献;C 选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著名的建筑。
例题 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成果包括()①楔形文字②《汉谟拉比法典》③阴历④60 进位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创造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和 60 进位制。
阴历不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成果。
例题 3:古希腊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不属于古希腊文明成果的是()A 民主政治制度B 荷马史诗C 阿基米德原理D 基督教答案:D解析:基督教起源于古代巴勒斯坦地区,并非古希腊文明的成果。
A 选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B 选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之作;C 选项,阿基米德原理是古希腊在物理学方面的重要成就。
二、知识点总结1、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尼罗河流域。
文明发展历程:约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政治制度:奴隶制君主专制。
文字:象形文字。
历法:太阳历。
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2、古代两河流域地理位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文明发展历程:约公元前 3500 年,产生了众多城市国家;公元前18 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世界中古史简答题
![世界中古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86ee2d647d27284b735115.png)
1.与世界上古史相比较,世界中古史有哪些特点?如何学习世界中古史?1)世界中古史是划分区域的世界史:从文明点到文明区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从闭塞到开放、从分散到整体。
2)中世纪是封建主义发展的时代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封君封臣、封土、王权与领主权✓中国:封建专制、封建大一统✓西欧:分权与分裂、王权有限3)中世纪是信仰大发展的时代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4)世界中古文明是内源性与外源性混成的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拜占庭文明、法兰克文明2.简析古典帝国衰落的原因。
(1)内因---古典帝国后期,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社会分裂,奴隶制下奴隶劳动成本低廉,哲学家与工匠相分离,生产萎缩,生产技术停滞不前。
(2)外因---国内阶级斗争加剧,游牧蛮族趁机入侵,引起游牧民族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
入侵不仅破坏社会生产,也进一步加剧了帝国内部矛盾。
总之,古典帝国的衰落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在其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衰败。
3.简述民族大迁徙对东亚和西欧的不同后果。
在东亚,从公元1世纪东汉帝国击败了北匈奴开始,匈奴开始西迁。
匈奴西迁后,中原王朝北方得到了安定,鲜卑等民族在匈奴故地崛起。
公元3至5世纪,中国北方各族开始南迁,进入中原地带。
从4世纪初到5世纪中叶,北方五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
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进入南方的农耕世界,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后果。
另一方面,他们学会了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有利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在农耕地区定居下来的各部族逐渐走向农耕文化,他们为农耕世界带来了新活力,促进封建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中亚细亚,恹哒人入侵波斯、印度以后,先后接受波斯和印度的文化。
对南农北牧两个世界的交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桥梁作用。
在欧洲,匈奴西迁深入到了欧洲腹地,迫于匈奴西迁的压力,欧洲开始了民族大迁徙。
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由此大量涌进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促进了欧洲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古代史复习题答案
![世界古代史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09d8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9.png)
世界古代史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A. 尼罗河流域B. 幼发拉底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A2. 古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A. 雅典B. 斯巴达C. 罗马D. 巴比伦答案:A3.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A. 凯撒B. 奥古斯都C. 提图斯D. 图拉真答案:B4.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负责宗教事务的是: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答案:A5.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文明属于古代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A. 古埃及文明B. 古希腊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中国文明答案:ACD2.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罗马帝国的衰落:A. 罗马内战B. 罗马帝国分裂C. 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入侵D. 罗马帝国的扩张答案:ABC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包括:A.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 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改变了战争的形态D.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苏美尔人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创造者。
答案:正确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在斯巴达得到了充分体现。
答案:错误3. 罗马法是现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
答案:正确4.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完全消失。
答案:错误5.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保存。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答案:古埃及文明以其金字塔、法老制度、象形文字和木乃伊等为特点,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代表。
2. 描述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度。
答案: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权参与城邦的决策,通过公民大会来决定重要事务。
3. 说明罗马帝国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罗马帝国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包括法律体系、城市规划、建筑艺术、语言文字等方面,其法律体系尤其对现代西方法律体系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的简答题
一、马略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1)以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
为了迅速征集军队,马略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允许任何公民志愿参军,其中大部分是无产者。
(2)延长士兵服役的年限。
一般认为把士兵服役期限延长至16年,期满后老兵可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
(3)实行固定的军饷报酬。
(4)改革军团组织。
推行联队制。
(5)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
意义:马略的军事改革结束了罗马公民兵制度,解决了因小农衰微导致的兵源枯竭问题,使大量的无产贫民加入军队,既巩固了罗马政权,又稳定了罗马社会。
但是马略的改革使原有的公民兵变成了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遂造成了军人的跋扈,亦使以往的内争变成内战,为军事独裁政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简述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主要内容:“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
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就是平民,没有特权。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特征:1、职业固定化,身份世袭化。
2、严格实行种族内婚制。
3、种姓间法权地位不平等。
4、宗教生活上实行种姓限制。
三、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和阶级实质
基本教义: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1、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
2、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
3、“谛”意思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又作四圣谛。
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4、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
5、所谓十二因缘就是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
6、因果业报佛教认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
7、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
8、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
9、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
10、密宗法义在佛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系统具有其显著的独特性。
阶级实质:佛教能让苦难的被统治者通过精神的放松来解脱苦难。
一直作为一种精神鸦片、麻醉和奴役人民的思想,在阶级社会里,菩萨也是统治阶级的菩萨。
统治阶级更需要用佛教从物质和精神上维系他们享乐的生活,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和斗争。
四、简述伊斯兰教兴起的背景和基本教义:
背景::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伊斯兰教的产生恰是当时半岛上多种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首先,阿拉伯人面临着生存危机。
波斯和拜占庭帝国长期的战争使希贾兹商路乃至阿拉伯半岛经济都走向衰落,同时沙漠中贫乏的物质生活也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
其次,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
麦加贵族在商路被阻断的情况下加紧盘剥贫苦民众。
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同时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频繁。
最后,生存的艰难也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信仰危机,对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而哈尼夫运动和其他一神教信仰给了半岛上的居民重大影响。
基本教义:1、五信条,即信阿里、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
2、五功,包括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
3、经典为《古兰经》。
五、简述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11 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和目的也由此发生变化,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
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
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通过实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广泛开垦荒地等措施使产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
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大学等纷纷建立,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
六、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原因:(1)是12 世纪以来英法两国争夺大陆领土的斗争和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2)弗兰德尔问题。
英法都在争夺法国北部的商业区,尤其是毛纺业发达的弗兰德尔地区(3)法国王位继承问题。
1328 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瓦罗亚家族的菲力六世继位。
英王爱德华要求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继位,王位继承问题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1337 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法国国王,战争开始。
经过:第一阶段(1337 年—1360 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
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 年于布勒丁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予英国。
第二阶段(1360 年—1400 年)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
法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 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
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
第三阶段(1415 年—1429 年)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
法王查理六世在
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惟有于1420 年5 月21 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
第四阶段(1429 年—1453 年),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
在1437 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 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 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 年夺回吉耶讷。
最后于1453 年10 月19 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影响: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
同时战争使法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融合过程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七、简述胡司战争的原因、经过及影响
原因:捷克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藏,引来了德国封建主贪婪的目光和野心。
12—13世纪,德国人开始向捷克大规模移民,而德国移民上层逐渐成为捷克享有特权的贵族阶级。
他们和捷克大封建地主相勾结,共同剥削捷克人民。
农民、城市平民,身受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使他们“像流亡者一样住在自己的国内”。
捷克教会的改革家胡司成为人民反抗的领袖,而1415年胡司被“异端”罪名被处以火刑,成为战争爆发的另一个原因。
经过:1419年7月30日,传教士约翰·哲里夫领导的布拉格市民起义标志着战争的爆发。
1420年春,德皇纠集10万大军,亲自指挥第一次十字军征讨,而起义军两派联合对敌,很快的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而随后的1421和1422年又两次打败了教皇和德皇组织的十字军。
并在后来的1427年和1431年分别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入侵。
但1422年再击退了第三次十字军的进攻后,起义军中的圣杯派打算与敌人妥协,结束战争。
1434年,教会和圣杯派勾结反对塔波尔派的战争阴谋爆发,5月,双方激战于里旁。
而因为内部有人叛变,塔波尔派全军就义,但残部仍坚守着南方的一些据点,直至1452年。
影响:捷克胡司战争,再整个欧洲历史上是最著名的农民战争之一,无论是在持久性上、斗争规模上,还是在纲领的鲜明性、军队的组织性和斗争的坚韧性上,均为此前欧洲任何农民战争所不及。
这次战争给教皇德皇为首的世俗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保证了捷克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独立,同时促进了捷克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胡司和塔波尔派的思想对欧洲各国、特别是一个世纪后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