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测控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一.实验设备硬件使用的是单片机SS-8051高级单片机实验仪,软件使用的是Keil uv2软件开发环境。
二.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的调试环境与指令系统三.实验内容自编一个汇编小程序,使用Keil uv2软件开发环境,进行编译、调试、运行程序。
Keil uv2 操作流程的简单说明:1.NEW PROJECT ↙,建一个新的项目,取项目名并存于F:盘下(最好在F盘下建一个自己的文件夹)。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Atmel/AT89c51 芯片型号;或者可以从File/ devices database 的对话框中选择芯片型号。
2.FILE/ NEW ↙,建立一个新文件,在打开的窗口下输入程序,取文件名并存盘。
3.选中Source Group1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中 Add Files to Group ` Source Group1`,将文件加入到项目中。
4.选中Target1点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中Options for Target ` Target1`:●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打开output项的对话框,选中`Great HEX File`,以保证编译时能生成.HEX文件,为后续下载程序做准备。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打开debug项的对话框,选中`Use Simulator`,采用仿真方式。
5.Project/Build target或Rebuild all target files, 编译所输入的程序,检查语法错误,更改错误直至无错为止。
6.Debug/ ‘Start/Stop Debug Session’↙,开始调试程序,检查逻辑错误。
实验二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内容连线并编制程序,完成单片机与PC机通信的功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功能;2. 了解单片机与PC机串口通信的硬件接口电路;3. 学会单片机和PC机串口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三.实验电路四.连线方法实验三V/F转换电路实验一、实验内容V/F转换电路的调试。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差动放大器实验实验二信号放大电路实验实验三信号运算电路实验实验四电压比较器实验实验五电阻链分相细分实验实验六幅度调制及解调实验实验七移相电桥实验实验八脉宽调制电路实验实验九调频及鉴频实验实验十开关电容滤波器实验实验十一开关式相乘调制及解调实验实验十二精密全波整流及检波实验实验十三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实验实验十四锁相环单元实验实验十五分频器单元实验实验十六锁相环应用实验––频率合成实验实验十七可控硅触发调压实验测控电路部分实验一差动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1-1是差动放大器的实验电路图。
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
当 开关K 拨向左边时,构成典型的差动放大器。
调零电位器Rp 用来调节T 1,T 2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 i =0时,双端输出电压Uo=0。
图1-1差动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当开关K 拨向右边时,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
它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Re ,可以进一步提高差动放大器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典型电路: (认为U B1=U B2≈0);I C1=I C2=½I E 恒流源电路: ;C321C2C1I I I ==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当差动放大器的射极电阻R E 足够大,或采用恒流源电路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 由输出端方式决定,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双端输出:R E =∞,W 电位器在中心位置时,Pbe B CiOd R )1(21r R R U U A ββ+++-=∆∆=单端输出:diC1d1A 21U U A ==∆∆EBE EE E R U U I -≈||E3BEEE CC 212E3C3R U U U R R R I I -++≈≈|)|(d i C2d2A 21U U A -=∆∆=当输入共模信号时,若为单端输出,则有ECE p be B C iC1C2C12R R )2R R 2)(1(r R R U U A A -≈++++-=∆∆==ββ若为双端输出,在理想情况下 0U U A iOd2=∆∆=,实际上由于元件不可能完全对称,因此Ac 也不会绝对等于零。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
注意:接线时务必关闭电源,接好线检查无误方可打开电源开关,实验过程中不要使电源持续工作太长时间,以免造成芯片过热烧坏。
实验1 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仪器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运算放大电路的应用。
2.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电路原理一般来说,对于测量放大器,主要要求其放大倍数要高,以便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其输入阻抗要高,以便减少对微弱信号的影响;其共模抑制比要高,以便抑制线路上可能串入的共模干扰。
下面介绍两种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1.两运放仪器放大器来自传感器的信号通常都伴随着很大的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
一般采用差动输入集成运算放大器来抑制它,但是必须要求外接电阻完全平衡对称、运算放大器具有理想特性。
否则放大器将有共模误差输出,其大小既与外接电阻对称精度有关,又与运算放大器本身的共模抑制能力有关。
一般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可达80 dB,而采用由几个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测量放大电路,共模抑制比可达100~120dB。
图5-1所示是由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共模抑制约100dB的差动放大电路――两运放仪器放大器。
图5-1 两运放仪器放大器由电路可得u o1=(1+>u i1, =所以u o=(1+>u i2-(1+>u i1因输入共模电压u ic=(u i1+u i2>/2,输入差模电压u id=u i2-u i1,可将上式改写为u o=(1->u ic+(1++>u id为了获得零共模增益,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必须为零,可取==此时,电路的差动闭环增益为Kd=1+这种电路采用了两个同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因而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
2.三运放仪器放大器在自动控制和非电量系统中,常用各种传感器将非电量<温度、应变、压力等)的变化变换为电压信号,而后输入系统。
但这种电信号的变化非常小<一般只有几毫伏到几十毫伏),所以要将电信号加以放大,有的甚至放大上千倍或上万倍,因此都采用这种仪表放大电路<如图11-2所示)。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气工程学院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王武编写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贵州大学二OO 四年六月前言一、实验目的:测控电路是一门工程技术基础性质的课程,因此实验方法的学习是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目的为:(一)依据理论课的内容对重要的原理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更深入,形象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熟悉典型测控电路的特性。
(三)熟悉电子线路的调试技术。
(四)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并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正确结论。
(五)学会查找实验故障,并排除故障。
(六)培养科学的工作态度,即认真地按要求完成操作。
做到细致、周密,并勤于动手,善于思考。
二、实验要求:(一)进入实验室以前,必须复习与此次实验的有关理论知识。
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仪器及注意事项等,并完成理论分析与计算,并做好预习报告。
(二)进入实验后,首先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三)实验中遇有异常气味和危险现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指导教师,只有在找出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实验室规则1 进入实验室后,按预先编号小组进入相应实验台,自觉遵守纪律,做实验时不得大声喧哗和打闹,不准做其他有碍实验的活动。
进行实验时,如违反实验室各项规定,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实验。
2 实验时一定要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对实验数据与波形要认真、实事求是地做以记录,善始善终。
对无故缺课者原则上不予补做,并以实验不及格处理。
3 测量数据和使用仪器时应注意设备及人身安全,要特别小心,防止触电故事的发生。
4 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爱护实验设备、仪器、仪表,按操作规程使用,不得无目的乱旋乱开,不得乱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对违章使用造成仪器、仪表损坏者,视情节轻重按学校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目录1、实验一: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电路·········································································42、实验二:有源滤波器设计······················································································63、实验三:压力测量仪设计······················································································123、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164、实验报告格式··········································································································17实验一: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电路实验学时:2-4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测控专业测试技术试验指导书
实验一滤波器的特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 RC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特性2、分析和对比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二、原理说明滤波器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择性的一个二端口网络,它允许某些频率(通常是某个频带范围)的信号通过,而其它频率的信号受到衰减或抑制,这些网络可以由RLC元件或RC元件构成的无源滤波器,也可以由RC元件和有源器件构成的有源滤波器,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和带阻滤波器(BEF)四种1、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是指低频信号能通过而高频信号不能通过的滤波器,图1(a)、(b)即为典型的二阶无源和有源滤波器原理图图1 (a)无源低通滤波器 (b)有源低通滤波器2、高通滤波器只要将低通滤波器滤波网络中的电阻、电容互换即可变成高通滤波器,如图2(a)、(b)所示,高通滤波器的性能与低通滤波器相反,其频率响应和低通滤波器是“镜像”关系。
图2 (a) 无源高通滤波器 (b) 有源高通滤波器3、带阻滤波器带阻滤波器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信号不能通过(或受到很大的衰减),而在其它范围内信号都能顺利通过。
常用在抗干扰设备中。
典型原理图为3(a)、(b)所示图3(a)无源带阻滤波器 (b) 有源带阻滤波器4、带通滤波器这种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只允许在一定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或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都被阻断。
典型电路的原理图如4(a)、(b)所示图4 (a) 无源带通滤波器 (b) 有源带通滤波器三、实验设备(1)二阶低通滤波器①无源低通滤波器首先计算其中心频率f。
实验电路如图1(a)所示,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令其输出为U1=1V的正弦波,改变频率,使其在中心频率左侧和右侧变化,并维持U1=1V不变,测量输出电压U2,记入表1-1(a)中。
表 1-1(a)实验电路如图1(b)所示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记入表1-1(b)中表 1-1(b)实验电路如图2(a)、(b),重复上面二阶低通滤波器的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数据表格自拟。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测控教研室刘宝华实验一 运算放大器应用一、 实验设备计算机、MULTISIM二、 实验目的1. 熟悉MULTISIM 软件的基本设计流程,包括原理图绘制、器件参数设置。
2. 熟悉MULTISIM 软件的基本仿真分析方法。
3. 熟悉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设计,包括比例、加减、比较等电路。
三、 实验内容1.设计反向比例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K Ω,增益等于10+学号末位,并绘制幅频响应曲线。
2.设计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0K Ω,增益等于10+学号末位,并绘制幅频响应曲线。
3.设计减法电路,实现2123in in out V V V -=其中1in V 是峰值为0.1V ,频率为1KHz 的正弦信号,2in V 是峰值为0.3V ,频率为1KHz 的正弦信号。
用示波器记录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
四、 试验结果(要求:作出实验指导书中给出的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结果的波形。
)1. 设计反向比例放大电路2.设计同相比例放大电路3.设计减法电路实验二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电路设计一、实验设备计算机、MULTISIM二、实验目的1.了解mulitisim软件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步骤。
2.熟悉和掌握调幅式电路的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
3.利用AD633AN乘法器验证调幅式电路的调制原理。
三、实验内容1.运用电子技术来设计AM电路,通过实验完成功能验证。
2.学会对电子电路的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四、试验结果(要求:作出实验指导书中给出的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给出结果的波形。
)1.实验电路与波形(1)A M调制电路原理图(2)A M调制与解调原理图(3)利用AD633AN乘法器实现AM调制2、实验电路工作原理AM调制原理:是指对信号进行幅度调制。
该电路图是在原信号上乘以一个高频的余弦信号,在频域上的效果就是将原信号的频谱移动到ω处,以适合信道传输的最佳频率范围。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DOC)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王月娥编写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目录实验一典型放大器的设计 (5)实验二精密检波和相敏检波实验 (8)实验三信号转换电路实验 (12)实验四细分电路实验 (14)《测控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根据本校《2011级本科指导性培养计划》和《测控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二、本实验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测控电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任选课。
电路实验技能是从事测控行业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本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加强学生对《测控电路》课程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测控电路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训练。
三、本实验课讲授的基本实验理论1、如何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模拟运算电路、电桥放大器以及仪用放大电路。
2、幅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原理。
3、信号转换电路原理。
4、电阻链细分电路的原理。
四、本实验课学生应达到的能力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电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搭接电路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典型电工电子学仪器的技能。
4、培养学生处理测量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五、学时、教学文件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实验为8学时,占总学时的25%。
六、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及实验报告,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分。
以15%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七、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人身安全,保护设备。
八、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注意事项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秀品质。
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时,必须注意如下事项: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任务及要求,弄清实验原理,拟定好实验方案,做好分工。
二、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熟悉其性能,预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做到准确操作。
三、实验接线要认真检查,确定无误方可接通电源。
电子称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是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的一项专业实践环节,是《测控电路》理论课的有益补充。
《测控电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合理选择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测绘电路、调试电路、分析电路、测试电路性能和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并通过设计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本课程设计主要通过完成设计任务熟悉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量和控制电路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单元电路,实现电路的总体思想,围绕具体测控任务设计、调试电路。
还要了解各种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构成,最终实现设计要求,并完成相应的电路。
使学生能把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怎样运用电子技术来解决测量与控制中的任务。
主要通过完成设计任务熟悉测控电路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择,掌握电路的实际制作工艺,掌握电路的调试方法,掌握排除简单电路故障的能力。
具体要求:1.课程设计前,指导教师布置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2.题目为设计类型,只给出电路框图及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具体电路;3.指导教师安排答疑时间;4.实验每组2人,学生独立完成;5.根据设计的电路,安装、调试电路;6.电路调试成功后,指导教师检查记录;7.记录所用设备和测试数据,分析结果;8.学生在两周内完成设计和调试,写出设计说明书和电路板。
课程设计最后一天由指导教师组织答辩。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1.设计项目名称:有源滤波器电路设计2.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电路,通过计算和查表,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2)按照设计的电路,安装电路。
3)对电路进行调试。
4)学习绘制电路原理图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图。
5)总结、讨论。
6)写出设计说明书3.进度安排第一周完成设计计算和安装电路,第二周完成电路调试,数据记录、印刷电路板图绘制、设计说明书和答辩。
《测控电路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
1、实验目的
仪用放大器的设计
通过实验牢固掌握三运放仪用放大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并调试三运放 结构仪用放大器,成功设计制作符合设计要求的三运放结构仪用放大器。通过设计制作加深对相关 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今后实际设计、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验内容
设计制作一三运放结构的仪用放大器,要求放大器的差模增益为 100 倍以内可调节,共模抑制 比大于 70dB。
5
实验二
1、实验目的
多谐振荡器功能及指标的测试
实验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基于电容充放电原理及比较器的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一般构成 原则。通过分析实验电路及实验中的应用,从中学习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
分析所提供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搭建并调试实验电路,测试电路中规定测试点的 波形,验证理论输出波形是否与实际相符;根据电路参数计算输出信号的频率值,测量输出信号的 频率,验证理论值与实测值是否相符。
3、实验原理及方法
实验电路如图 2.1 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设初始状态 Vo=“1” ,此时通过 R3 向电容 C1 充 电,当 C1 充电至使 V-的电位与 V+相等时,比较器 LM111 翻转,Vo=“0”=VOL,比较电平随之下 降。而后电容 C1 开始放电,V-的电位逐步下降,当 V-下降至比较电平时,LM111 翻转,Vo=“1” =VOH,这一过程周而复始,Vo 即为方波。方波的频率与时间常数 R3C1,比较器的输出电平及 R1, R2 和 R4 的阻值有关。定量分析要求学生自行完成。
3、实验原理及方法
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巴特沃思型有源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形式见图 1.1。 主要工作是设计确定元 件参数,并通过调试修正参数值直至滤波器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如下: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注意事项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秀品质。
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时,必须注意如下事项: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任务及要求,弄清实验原理,拟定好实验方案,做好分工。
二、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熟悉其性能,预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做到准确操作。
三、实验接线要认真检查,确定无误方可接通电源。
初学或没有把握时,应请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使用过程中需要改线时,需先断开电源,才可拆、接线。
四、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及其他现象)。
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才可拆除实验线路。
此记录应附在实验报告后,作为原始记录的依据。
五、实验过程中发生任何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元器件冒烟、发烫有气味或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不得自行处理。
等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教师同意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
如发生事故,应自觉填写事故报告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损坏仪器、器材,要服从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对事故的处理。
六、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再拉闸,并将工具、导线、仪器整理好,方可离开实验室。
七、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
不做与实验内容无关的事。
八、进行指定内容之外的实验,要经过指导教师的同意。
不得乱动其他组的仪器设备、器材和工具。
借用器材如有损坏、丢失,要按实验室规定赔偿。
九、实验后,应按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教师。
十、每次实验结束,学生轮流协助实验室打扫卫生和整理仪器。
以增强参与管理意识。
实验一电桥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电桥工作原理,放大器性能。
2.通过实验,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对传感器的感性认识。
3.学生在实验中,要掌握一些基本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深化理论知识。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录实验一 RC有源滤波器实验 (2)实验二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 (4)实验三积分与微分电路实验 (8)实验四电压比较电路实验 (10)实验五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实验 (12)实验六隔离放大电路实验 (14)实验七 PWM调制控制直流电机实验 (16)实验八温度测量实验 (18)实验九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实验* (20)*选做实验实验一 RC有源滤波器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有源滤波器构成及其特性;2.学会测量有源滤波器幅频特性。
;仪器及设备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
;预习要求1.预习教材有关滤波器内容;2.分析图一、图二、图三所示电路,写出它们的增益特性表达式;3.计算图一、图二电路的截止频率,图三的中心频率;4.画出三个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5.设计报告要求的电路,准备用实验测试验证。
实验内容1.低通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一所示。
图一低通滤波器按表1内容测量并记录填表。
表1i2.高通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二所示。
图二高通滤波器按表2二内容测量并记录填表。
3.实验电路如图三所示。
图三带阻滤波器(1)实测电路中心频率;(2)以实测中心频率为中心,测出电路幅频特性。
实验报告1.整理数据,画出各电路曲线,与理论计算绘制的曲线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如何组成带通滤波器?试设计一中心频率为300Hz,带宽为200Hz的带通滤波器,并搭接电路,测试验证。
实验二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功能;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实验仪器1.数字万用表;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
预习要求1.计算表1.1中地V o和Af。
2.估算表1.3的理论值。
3.估算表1.4、1.5中的理论值。
4.计算表1.6中的V o值5.计算表1.7中的V o值。
实验内容1.电压跟随器图2.1 电压跟随器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按表2.1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2.反相比例放大器图2.2 反相比例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1)实验二交流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7)实验三比较器 (11)实验四电桥放大电路 (16)实验五 RC有源滤波器 (22)实验六、锁相环及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 (28)实验七、模拟乘法器及调幅与检波电路 (31)实验八半波/全波精密检波整流电路 (34)实验九、相位调制与解调实验 (37)实验十、脉冲宽度调制实验 (41)实验十一压频/频压转换实验 (44)实验十二仪表放大实验 (48)附录一、DRVI使用说明 (50)附录二、电阻色环识别 (52)附录三、实验主板的说明 (53)实验一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性与使用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二、实验内容:1. 反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是最基本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如图1-1所示:闭环电压增益: 2VF 1A =R R − 输入电阻: Ri=R1 输出电阻: Ro ≈01.1 所需元件与设备:传感器实验主板;放大器OP07(1个);电阻:10K Ω(棕黑黑红)×2,20K Ω(红黑黑红)×1,51K Ω(绿棕黑红)×1;跳线若干;1.2实验步骤:(1) 选择线路板反相放大器部分;(2) 将R=10K Ω电阻的两端用跳线分别接入R_IN ,构成图1-1反相放大器电路; (3) 接通电源,IN 输入直流电压,在DRVI 中观测电压输出值, 验证闭环电压增益(VF A ); 注:用DIVI 观测的电压不要超过5V ,DRVI 的操作见附录一,(4) 改变电压的输入,验证闭环电压增益(VF A );改变R2的值(改为20K 或51K ),重复上述步骤。
图1-1 反相放大器 图1-2 同相放大器2. 同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也是最基本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如图1-2所示:闭环电压增益: A VF =1+ 12R R 输入电阻: R i =r ic ; r ic 为运放本身同相输入端对地的共模输入电阻,一般为108Ω输出电阻: R o ≈02.1 所需元件与设备:传感器实验主板;放大器OP07(1个);电阻:10K Ω(棕黑黑红)×2,20K Ω(红黑黑红)×1,51K Ω(绿棕黑红)×1;跳线若干;2.2实验步骤:(1)选择线路板同相放大器部分;(2)将R=10K Ω电阻的两端用跳线分别接入R_IN ,构成图1-3同相放大器电路;(3)接通电源,Vi 输入直流电压,在DRVI 中观测电压输出值,验证闭环电压增益(A VF ); (4)改变电压的输入,验证闭环电压增益(A VF );(5)改变R 2的值(改为20K 或51K ),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十三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实验(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十三 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边带调幅信号的形成及解调原理;2、掌握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开关式全波相敏检波电路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双边带调幅信号分别如图所示,当调制信号0U X >时,双边带调幅波的相位极性与载波的相位极性相同,当调制信号0U X <时,双边带调幅波的相位极性与载波的相位极性相反,调制信号X U 改变符号时,其调幅波信号相位改变0180。
要使原信号得到解调,检波电路就必须具有判别信号相位和选频的能力。
包络检波电路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必须采用相敏检波电路,相敏检波电路又称同步检波电路 (一)实验电路框图如图13-1所示高频载波信号(正弦波)经移相器进行相位调整,然后经开关式全波相敏整流电路进行全波整流,再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成分,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从而获得解调信号。
低通滤波器放大电路双边带调幅(DSB)信号输入开关式全波整流电路解调输出载波信号输入移相器图13-1 实验电路框图(二)实验电路分析 电路原理图如图13-2所示i U 为高频载波信号输入端,1R ,2R ,1N 构成过零比较器,对高频载波信号整形,1N 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方波)如图13-6所示,控制开关场效应管的通断。
s U 为双边带调幅波输入端,3R ,4R ,5R ,2N 构成放大倍数受开关管Q 控制的放大器,当c U 为高电平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1;当c U 为低电平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1。
其对s U 双边带调幅波的整流后的信号波形如图13-7所示。
图13-2 全波相敏整流电路图三、实验设备 1、测控电路(二)实验挂箱2、函数信号发生器3、虚拟示波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把5V ±、12V ±直流电源接入“测控电路二”实验挂箱2、在“1U 幅度调制单元”的“调制信号输入”端及“载波输入”端分别加入调制信号(正弦波),载波信号(正弦波),调制信号为Z 3KH .1,P P 1V -左右的正弦波(把本挂箱的U12单元的电源开关拨到“开”方向,利用“U12信号产生单元”产生此正弦波,U12单元的电位器W1用来调节信号幅度,电位器W2用来调节信号频率);载波信号为Z 20.5KH 左右,P P 4.0V -的正弦波(从实验屏上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接入)。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温控系统设计实验一、实验要求:利用实验仪上显示电路、键盘或开关电路、A/D、D/A转换电路,模拟空调恒温控制。
可以利用实验仪上的电位器模仿温度变化,制冷和加热可以控制直流电机模仿压缩机或加热器的运行。
要求可以用键盘或开关设定恒温温度,当外界温度超过设定温度1℃时,就要启动制冷压缩机。
当前温度要能够显示,可以用LED显示当前温度。
二、实验目的:了解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培养综合运用单片机控制的能力和技巧。
四、实验说明ADC0809是8位A/D转换器,其输出数字量的范围是0~255(FFH),这与人对温度的识别习惯不相吻合,所以应考虑将输出值进一步转换到如0~100的温度范围(设温度传感器的量程是0~100℃)。
另外有兴趣的同学可深入考虑如下两点:(1)将当前温度显示用两位数字表示;(2)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越大,则压缩机的转速越快,这是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
五、实验步骤:(如源程序、流程图或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六、实验结果和体会:实验二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实验一、实验要求:由P1口控制步进电机,编写程序输出脉冲序列控制步进电机实现正转、反转、加速和减速等功能。
二、实验目的: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编程方法;了解脉宽调制(PWM )的原理。
四、实验说明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组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
切换是通过单片机输出脉冲信号来实现的。
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就可以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改变各相脉冲的先后顺序,就可以改变电机的转向。
步进电机的转速应由慢到快逐步加速。
电机驱动方式可以采用双四拍(AB DA CD BC AB →→→→)方式,也可以采用单四拍(A D C B A →→→→)方式。
为了旋转平稳,还可以采用单、双八拍方式(A DA D CD C BC B AB A →→→→→→→→)。
各种工作方式的时序图如下:(高电平有效): 上图中示意的脉冲信号是高电平有效,但实际控制时公共端是接在VCC 上,所以实际控制脉冲是低电平有效。
07电信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_实验4
实验四 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仪表放大器和集成电压-频率变换器件的工作原理。
2、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测量放大电路和电压-频率变换电路。
3、利用实验数据,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二、使用仪器与器材双线示波器、信号源、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源、实验电路板、元器件若干。
三、实验任务1.电压-频率变换电路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该图采用高性价比的KA331作为电压-频率变换的核心芯片,其实验图如图3。
电容全部都为0.01uF ,精密可调电阻R p 为10k ,其它参数如图所示。
图3 KA331组成的电压-频率变换电路按上原理图接好线后调节精密可调电阻,将输入直流电压5v转换为5kHz的方波信号输出,然后按下表调整输入电压,测量其输出方波频率,并画出电压-频率曲线。
2.测量放大电路实验中采用高性能、低价格专用仪表放大芯片AD623作为测量放大器,放大倍数为20倍,自行查资料如何使用AD623芯片并画出电路原理图。
四、实验内容1、将自己学号最后两位数值乘以K作为信号源输出直流电压值(mV)。
号数为01~09的K取50,其他的K取10。
比如学号为0605020101,那么换算的放大器输入直流电压值为50mV,学号为0605020115,那么换算的放大器输入直流电压值为150mV。
当换算的直流电压值超过250mV,则将其值减半,比如学号为0605020109,那么换算的放大器输入直流电压值为225mV。
其它的依此类推。
2、在测量放大电路中调节精密可调电阻Rp ,使得放大倍数为20。
3、在电压-频率变换电路中调节精密可调电阻,测试在不同输入直流电压条件下的频率输出。
4、将自己学号最后两位数按要求处理后测量其放大器输出和V-F变换后的输出。
五、实验报告1、画出符合自己要求的测量放大电路原理图。
2、画出ka331内部结构框图并简要说明V-F变换原理并写出电压-频率变换公式。
3、。
将V-F变换表格式测试数据进行处理,以频率为横坐标,输出电压为纵坐标,绘出频率——电压关系曲线,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实验十 开关电容滤波器实验(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十 开关电容滤波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及掌握集成开关电容滤波器的构成原理及应用2、掌握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1、集成滤波器MF10芯片简介集成滤波器MF10芯片内部框图及其引脚图如图10-1所示开关电容集成滤波器MF10是一种通用型开关电容滤波器集成电路,依外部接法不同,可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全通等滤波特性。
开关电容集成滤波器无需外接决定滤波频率的电阻和电容,其滤波频率仅由输入时钟clk f 决定,通常时钟频率clk f 应高于信号频率的50倍或100倍。
其内部集成了两组MF5,两个MF5既可分别构成两个独立的二阶开关电容滤波器,又可级联成四阶开关电容滤波器。
其内部框图及引脚图如图10-1所示,第4(17)脚为内部运放反相输入端A INV (B INV );第5(16)脚为求和输入端SIA (SIB );第1(20)脚为低通输出端LPA (LPB );第2(19)脚为带通输出端BPA (BPB );第3(18)脚为带阻/全通/高通输出端)HPB /AP /N (HPA /AP /N ,第10(11)脚为时钟输入端)CLKB (CLKA ;图10-1MF10内部框图及引脚图第12脚用于设定时钟频率c l k f 与滤波器的频率0f 的比值;当第12脚接高电平时,500=f f clk ,则500clk f f =;接地时,1000=f fclk ,则1000clk f f =;只要在时钟输入端)CL K B (CL K A 控制输入的时钟频率,就可以改变滤波频率,这样可以实现滤波频率的数字控制。
滤波器的Q 值通过外接电阻设定。
2、电路说明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0-2所示。
短接1J 的1-2,2J 的1-2,3J 的2-3,4J 的1-2时,则构成二阶低通滤波器; 短接1J 的1-2,2J 的1-2,3J 的2-3,4J 的4-5时,则构成二阶高通滤波器; 短接1J 的1-2,2J 的1-2,3J 的2-3,4J 的2-3时,则构成二阶带通滤波器; 短接1J 的2-3,2J 的1-2,3J 的1-2,4J 的4-5时,则构成二阶带阻滤波器; 短接1J图10-2 开关电容滤波器实验电路图三、实验设备1、测控电路(二)实验挂箱2、函数信号发生器3、虚拟示波器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测控电路(二)实验挂箱接入5V ±直流电源;2、时钟信号的观察把“U10 开关电容滤波器”单元的“时钟信号”端接入示波器,观察时钟信号的波形; 3、调节信号发生器,使之输出正弦信号,接入输入端,输出端接示波器,按照前面“电路说明”部分,通过切换短路帽分别接成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滤波器,用虚拟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及相位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情况。
测控电路试验指导书
ro=0
图 2-2 同相比例放大器
带宽
fBW=∞
图 2-3 电压跟随器
对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0= Ui, 图中 R1= RF,用以减少漂移和起保护作用。一般一般 RF 取 10KΩ,RF 太小起不到保护作 用,太大则影响到跟随性。
2.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1) 同相交流放大电路 电路如图 2-4 所示。电容 C2 将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之间的交流电压作用于电阻 R1 的两端。
2)同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 2-2 所示。 对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1
RF R1
)U i
,其中 R2
当 R1 时,U0 Ui ,即得到电压跟随器。
3)电压跟随器 电路如图 2-3 所示。
R1
//
RF
.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学生用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设计均采用INTEL MCS-51系列单片机兼容的微处理器,具体型号自由选择。
不得采用其他型号的CPU。
题目1:数据采集显示系统的设计量程要求:测量范围4-20mA,选择合适型号的传感器(类型不限);功能:定点和巡检;报警设定;打印功能;组态参数的设置并保存;硬件时钟;六位LED显示(或其他显示方式);RS485通讯接口;其它新功能。
精度:0.5%FS题目2:小信号测量及显示电路设计量程要求:测量范围0-50mV。
功能:选择合适的测量放大电路,具有报警功能,设定报警值;打印功能;组态参数的设置并保存;硬件时钟。
六位LED显示(或其他显示方式);4-20mA输出;RS485通讯接口;其它新功能。
精度:0.5%FS题目3:电子微波炉设计功能:加热,解冻功能,报警提示电路;具有键盘作为输入参数设备;时钟显示功能;至少四位LED显示(或其他显示方式),显示信息自己定义;其它新功能。
题目4: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功能: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能够检测人员的到来,实现自动开关门,具有定时功能,防夹功能,具有手动功能;报警功能;联网功能;其他新功能。
电机可选直流或交流电机。
二、设计的具体要求:1.对所选题目进行资料查询,做出合理的硬件设计2.绘制程序流程图。
3.做出精度分析(误差合成)。
4.课程设计报告书格式(缺一不可):封面:目录正文: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方案选择第三部分:具体设计方案的实现及关键元器件介绍第四部分:软件设计(流程图)第五部分: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手册)第六部分:结论、收获及建议第七部分:元器件清单第八部分:详细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录实验一 RC有源滤波器实验 (2)实验二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 (4)实验三积分与微分电路实验 (8)实验四电压比较电路实验 (10)实验五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实验 (12)实验六隔离放大电路实验 (14)实验七 PWM调制控制直流电机实验 (16)实验八温度测量实验 (18)实验九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实验* (20)*选做实验实验一 RC有源滤波器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有源滤波器构成及其特性;2.学会测量有源滤波器幅频特性。
;仪器及设备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
;预习要求1.预习教材有关滤波器内容;2.分析图一、图二、图三所示电路,写出它们的增益特性表达式;3.计算图一、图二电路的截止频率,图三的中心频率;4.画出三个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5.设计报告要求的电路,准备用实验测试验证。
实验内容1.低通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一所示。
图一低通滤波器按表1内容测量并记录填表。
表1i2.高通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二所示。
图二高通滤波器按表2二内容测量并记录填表。
表23.带阻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三所示。
图三带阻滤波器(1)实测电路中心频率;(2)以实测中心频率为中心,测出电路幅频特性。
实验报告1.整理数据,画出各电路曲线,与理论计算绘制的曲线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如何组成带通滤波器?试设计一中心频率为300Hz,带宽为200Hz的带通滤波器,并搭接电路,测试验证。
实验二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功能;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实验仪器1.数字万用表;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
预习要求1.计算表1.1中地V o和Af。
2.估算表1.3的理论值。
3.估算表1.4、1.5中的理论值。
4.计算表1.6中的V o值5.计算表1.7中的V o值。
实验内容1.电压跟随器图2.1 电压跟随器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按表2.1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2.12.反相比例放大器图2.2 反相比例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
(1)按表2.2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2.2(2)按表2.3要求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2.33.同相比例放大器电路如图2.3所示。
图2.3同相比例放大器(1)按表2.3实验测量并记录。
表2.4表2.54. 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图2.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如图2.4所示。
按表2.6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与预习计算比较。
表2.65.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减法电路)图2.5 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实验电路为图2.5所示。
实验报告1.总结本实验中5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功能。
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
实验三积分与微分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积分微分电路的方法;2.了解积分微分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实验仪器1.模拟电子实验箱;2.双踪示波器;3.数字式万用表。
预习要求1.分析图2.1 电路,若输入正弦波,Vo 与Vi 相位差是多少? 当输入信号为100Hz 有效值为2V;2.分析图2.2 电路,若输入正弦波,Vo 与Vi 相位差多少? 当输入信号为160Hz 幅值为1V 时,列出计算公式,画好记录表格。
实验内容1.积分电路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积分电路(1)取Vi=01V,断开开关K(开关K用一连线代替,拔出连线一端作为断开。
)用示波器观察Vo变化。
(2)测量饱和输出电压及有效积分时间。
(3)将图3.1 中积分电容改为0.1u,在积分电容两端并接100K 电阻,Vi 分别输入频率为lOOHz幅值为±1V(Vp-p=2V)的正弦波信号,观察和比较Vi 和Vo 的幅值大小及相位关系,并记录波形。
(4)改变信号频率为1KHz,观察Vi 与Vo 的相位、幅值关系。
2.微分电路实验电路如图3.2 所示。
图3.2 微分电路(1)输入正弦波信号,f=160Hz 有效值为1V,用示波器观察Vi 与Vo 波形并测量输出电压。
(2)改变正弦波频率为20~400Hz,观察Vi 与Vo 的相位、幅值变化情况并记录。
(3)输入方波,f=200Hz,V=±5V,用示波器观察Vo波形,按上述步骤重复实验步骤重复实验。
3.积分——微分电路:实验电路如图3.3 所示。
图3.3 积分——微分电路(1)在Vi 输入f=200Hz,V=±6V 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Vi 和Vo 的波形并记录。
(2)将f 改为500Hz,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中的数据及波形。
2.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误差原因。
思考题1.总结积分、微分电路的特点。
2.若增大积分时间常数,应如何调整电路?实验四电压比较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比较器的电路构成及特点。
2.学会测试比较器的方法。
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2.函数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4.模拟电路实验箱。
预习要求1.分析图4.1电路,弄清以下问题(1)比较器是否要调零?原因何在?(2)比较器两个输入端电阻是否要求对称?为什么?(3)运放两个输入端电位差如何估计?2.分析图4.2电路,计算:(1)使Vo由+Vom变为-Vom的Vi临界值。
(2)使Vo由-Vom变为+Vom的Vi临界值。
(3)若由Vi输入有效值为1V正弦波,试画出Vi—Vo波形图。
3.分析图4.3电路,重复2的各步。
4.按实习内容准备记录表格及记录波形的坐标纸。
实验内容1.过零比较器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
图4.1过零比较器(1)图接线Vi悬空时测Vo电压。
(2)Vi输入500Hz峰峰值为3Vp-p的正弦波,观察Vi—Vo波形并记录。
(3)改变Vi幅值,观察Vo2.反相滞回比较器实验电路如图4.2所示。
图4.2反相滞回比较器(1)按图接线,并将Rf调为100k,Vi接DC电压源,测出Vo由+Vom→-Vom时Vi的临界值。
(2)同上,Vo由-Vom→+Vom。
(3)Vi接500Hz峰峰值3Vp-p的正弦信号,观察并记录Vi-Vo波形。
(4)将电路中RF调为200K,重复上述实验。
3.同相滞回比较器实验电路为图4.3所示图4.3 同相滞回比较器(1)参照(二)自拟实验步骤及方法。
(2)将结果与(二)相比较。
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及波形图,并与预习计算值相比较。
2.总结几种比较器特点。
实验五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实验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5.1 所示。
该图实际上就是锯齿波发生电路,只不过这里是通过改变输入电压V i 的大小来改变波形频率,从而将电压参量转换成频率参量。
实验仪器1.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
预习内容1.指出图5-1 中电容C 的充电和放电回路。
2.定性分析用可调电压V i 改变V0 频率的工作原理。
3.电阻R4和R5 的阻值如何确定?当要求输出信号幅值为12V p—p,输入电压值为3V,输出频率为3000Hz,计算R4,R5 的值。
图5.1 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实验内容按图5.1 接线,用示波器监视V0 波形。
按表5.1 内容,测量电压——频率转换关系。
可先用示波器测量周期,然后再换算成频率。
表5.1实验报告1.做出频率——电压关系曲线。
2.阐述实验电路原理。
实验六隔离放大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隔离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验证隔离放大电路的提高驱动能力特性。
实验设备及参考电路图1.实验部件:隔离放大电路板、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毫伏表);2.实验参考电路图。
实验步骤1.参考信号为直流电压⑴将直流稳压电源+5V接入光电隔离放大电路的+5V电源端,地端接入TLP521-2的2端;⑵将直流稳压电源+12V接入光电隔离放大电路的+12V电源端,地端接入电路板的GND端;(3)用电压表测测量OUTPUT端的电压值。
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该隔离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2.记录输出的电压值。
思考题1.什么是隔离放大器? 为什么要采用隔离放大器?实验七 PWM调制控制直流电机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脉宽调制控制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电路设计及调试的方法。
3.掌握有关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及器件1.IBMPC机一台。
2.DP-51PRO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一台。
实验内容脉宽调制控制电路,是利用半导体功率晶体管或晶闸管等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把直流电压变成电压脉冲列,控制电压脉冲的宽度或周期以达到变压的目的,或者控制电压脉冲宽度和脉冲列的周期以达到变压变频目的的一种变换电路。
基本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脉宽转换器(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和开关式功率放大器两部分,功率放大器参考电路如下图所示。
此电路是通过改变占空比的方法,来调节直流电动机的转速。
本实验学习如何控制直流电机。
实验要求利用D1区的按键KEY1和KEY2改变PWM的占空比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
实验步骤1.用导线连接A2区的P11和D1区的J53接口的KEY1。
2.用导线连接A2区的P12和D1区的J53接口的KEY2。
3.用导线连接A2区的P10和B8区的J78接口的ZDJ_A。
4.B8区J78接口的ZDJ_B连接到C1区的GND。
5.短接B8区JP18的电机电源跳线。
思考题1.设计另外一种脉宽调制控制直流电机的电路。
画出电路图,说明工作原理。
实验八温度测量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温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也是一个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理量。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2.了解温度传感器的种类。
3.了解检测温度的传感器种类不同,采用的测量电路和要求不同,执行器、开关等的控制方式也不同。
实验要求与内容1.运用电子技术来实现温度测量和控制任务,完成温度测量和控制电路的连接和调试。
2.学会对电子电路的检测和排除电路故障,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所提供的设备及元件设计一温度测量电路,并编写程序,完成数字温度的采集,然后用程序处理采集后的数据结果。
4.编写程序,实现温度数据的输出显示。
5.结合上述两部分程序,编程实现数字式温度计的程序设计。
实验所用设备及元件1.IBMPC机一台。
2.DP-51PRO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一台。
思考题1.电路中所用温度传感器有何特点?2.指出本实验电路的优缺点,并提出对电路的改进意见。
附录1、温度与温标温度不能直接加以测量,只能借助于冷热不同的物体之间的热交换,以及物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着冷热程度不同而变化的特性间接测量。
为了定量描述温度的高低,必须建立温度标尺(温标),温标就是温度的数值表示。
各种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值均有温标确定。
国际温标是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
其规定仍以热力学温度作为基本温度,1K等于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它同时定义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T90)和国际摄氏温度(符号t90)和之间的关系:t90/o C= T90 /K-273.16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直接用t和T代替t90 和T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