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一次冰雹气候特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一次冰雹气候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

年4月14日都江堰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低层流入的暖平流与

中层处的冷平流,增加了层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短波槽的影响,促进了都江堰

冰雹天气的出现;850hPa低空处,都江堰等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显著的湿区;

500hPa处都江堰上空属于干区;700hPa中低空处的湿层并不是太明显,这种上

层干冷下层潮湿的垂直分布对于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都江堰上空低层主要以暖平流为主,中层属于冷平流,这种配合使得位势极不稳定,促进了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

关键词:冰雹环流形势物理量场都江堰

引言

都江堰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

北高,东南低,都江堰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本文利

用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都江堰这次的冰雹天

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提升气象部门对此类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机理的认识,为今

后冰雹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环流形势

1.1高空环流形势

在4月14日08时500hPa高空图中( 2007年4月14日500hPa高空图),

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三槽两脊”的分布形势,其中三槽分别指东亚长波大槽、中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大槽、黑海和里海间的长波槽,两脊区则分别指出现在西

西伯利亚到巴尔喀什湖一带的高脊及位于贝加尔湖的弱脊。在冰雹天气还没有出

现之前,温度脊比高度槽脊落后,且中西伯利亚的低压维持稳定,巴尔喀什湖高

压脊向北延伸,西北气流控制整个西部地区,使得巴尔喀什湖的高脊在发展加强

的过程中不断向北移动。在中低纬度地区,13日20时,短波槽位于新疆与甘肃

的交界处,受到槽后西北气流的影响,14日08时短波槽移动到甘肃南部。另外,13日20时移动到四川盆地的短波槽向东转移,于14日08时在陕西——湖北——贵州——云南一带形成短波槽。说明500hPa亚洲中部形成了阶梯槽,且在青藏

高原上存在两个闭合高压。

500hPa处,高原弱脊的偏北气流对整个都江堰地区产生影响;700hPa中低空处,四川

盆地的等温线几乎垂直于等高线,且该地区盛行偏北风,促进了冷平流向盆地内输送;在

850hPa低空处,在西南风的作用下,四川盆地内出现了暖平流;从低层流入的暖平流与中层

处的冷平流,增加了层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短波槽的影响,促进了都江堰冰雹天气的出现。

1.2地面环流形势

在2007年4月14日08时地面图中,有一高压一直出现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都江堰受低

压控制,地面低值系统为冰雹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在夜间,地面冷锋可能对

都江堰地区产生影响。结合都江堰站地面观测资料,从12时02时到14时02时,都江堰的

气温从21℃增加到24℃;08时的气压则从1014.5hPa下降到1009.1hPa,说明低层升温和降

压作用,使得都江堰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积聚,若此时有抬升触发机制出现,都江堰就会有

强对流天气出现。

物理量场诊断

2.1水汽条件

温度露点差可以将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表示出来,温度露点差越小,说明空气内的水

分含量越大,温度露点差越小,则说明空气内的水分含量越小,空气越干。结合2004年4

月14日08时都江堰上空各高度层的干湿分布图,从图中不难发现,850hPa低空处,都江堰

等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显著的湿区;500hPa处都江堰上空属于干区;700hPa中低空处的湿层

并不是太明显。这种上层干冷下层潮湿的垂直分布对于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

有利条件。

2.2不稳定条件

结合14日08时都江堰850hPa、700hPa和500hPa三层环境温度分布,其中低层处的暖

脊较为明显,都江堰西北部500hPa高空处存在冷槽。与此同时,低层的垂直温差有较大的

差别,在700hPa中低空处的垂直温差在20℃以上,都江堰上空500hPa处24h的降温幅度为-1℃。由此不难说明,都江堰上空低层主要以暖平流为主,中层属于冷平流,这种配合使得

位势极不稳定,促进了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

2.3垂直风切变

垂直风切变对于强对流风暴因子的增强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分析强对流的关键。

尤其是对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中,急流是表示垂直风切变的重要指标。结合垂直垂直风

切变图可以看出,低层到高层处,大风速带呈现出东西走向并集中出现在四川南部地区,在850hPa处的大风速带附近存在四川盆地辐合标识流线,但是在高层却没有出现,说明低层有

弱的暖湿气流出现,也是导致都江堰不会出现强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在850hPa到500hPa

之间的高度上,有急流出现在都江堰南部地区;高空200hPa处急流核范围较大,说明都江

堰高层处存在较强的高空急流,受到高空急流的抽气和通风的共同影响,使得辐散作用较强;中低层处存在弱的辐散作用,都江堰有强的上升气流出现。对于都江堰来说,低层处分布有

潮湿的暖平流,中层分布有干的冷平流,这种上层干冷下层潮湿的配置,增加了高低层之间

的位势不稳定性;再加上高层存在强辐散区,使得上升运动持续加强,进而释放不稳定能量,促进了冰雹天气的出现。

3结论:

(1)从低层流入的暖平流与中层处的冷平流,增加了层结的不稳定性,再加上短波槽的

影响,促进了都江堰冰雹天气的出现。结合都江堰站地面观测资料,从12时02时到14时

02时,低层升温和降压作用,使得都江堰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积聚,若此时有抬升触发机制

出现,都江堰就会有强对流天气出现。

(2)850hPa低空处,都江堰等大部分地区表现为显著的湿区;500hPa处都江堰上空属

于干区;700hPa中低空处的湿层并不是太明显,这种上层干冷下层潮湿的垂直分布对于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3)都江堰上空低层主要以暖平流为主,中层属于冷平流,这种配合使得位势极不稳定,促进了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斌,苏晓岚,王志龙,等.南疆塔里木盆地西部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干旱气

象,2013,31(4):790-795.

[2]曾数军,荣利香,杨亚钦.4.12花都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广东气象,2013,35(6).

作者简介:沈扬帆(1990-09),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天气预报

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