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力》复习提纲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力》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各位同学务必将每章复习提纲妥善保管好!)
第一节力
1.理解力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力是指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对于任何一个力,它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的作用,即甲对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例如,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

大量的事实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直接接触,并且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拉力、推力、压力等;另一类是物体间不用直接接触也会产生的力,如重力等。

因此,物体之间无论接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力。

只要有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3.力的三要素: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
图中画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大小用线段的长短、方向用箭头表示,
作用点一般在物体上。

第二节弹力
1.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塑性形变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
A、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1)观察零点。

进行调整或计下零点误差
(2)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3)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造成较大误差
(4)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哪条刻度线的值
第三节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说明: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物体所受的重力简称物重。

2.重力的施、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就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3.重力的大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G=mg,在公式中G的单位是N ,m的单位是kg,比值g是一定值,大小为g =9.8 N/kg。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应注意的是,不能把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

5.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在画力的示意图时,重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重心上。

6.测量重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7.重力跟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各位同学务必将每章复习提纲妥善保管好!)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惯性定律。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5.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与受到的力、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6.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摩擦力_的缘故。

7.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后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前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惯性而造成的。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减速_行驶。

(填“加速”或”减速”)
9.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没有/仍具有)(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情况下都有惯性)
10.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事实_的基础上的,经过__推论概括_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
第二节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静止状态或__匀速直线运动状态_。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所以相当于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0 。

2.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个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主要区别
①相同点等大、反向、同一直线。

②异同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

第三节摩擦力
1.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滑动
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①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一是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并挤压;二是两个物体表面要粗糙;三是一个物体要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相对滑动。

②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③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_有关。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有益摩擦的例子:
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③爬树时,人与树之间的摩擦;
⑤刹车时,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⑥用铅笔写字时,铅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4.有害摩擦的例子
①机器的运动部件间产生的摩擦;②自行车的轴与轴承间的摩擦;
③人拉笨重的物体时,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④滑雪时,滑雪板与雪面间的摩擦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
①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

②课本上我们所学习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它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

另外生活中还有一种摩擦力,一个物体有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的趋势(即要发
生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

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时,箱子没有被推动;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子可能仍然不动,这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

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平衡的知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推力的大小。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这种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8.练习:
(1)一个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着桌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填“滑动”、“静”或“滚动”),它的方向向左_(“左”或“右”)
(2)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上;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第九章《压强》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各位同学务必将每章复习提纲妥善保管好!)
第一节压强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_形状__和__运动状态__。

3.面积的常见单位和转换:1 m2 = 102 dm2 = 104 cm2 = 106 mm2
3.压力
①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②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③右图为方块对AB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注:压力和重力没有直接联系。

只有静止放
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才
等于重力大小。

4.压强(P)
①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③压强计算公式P = F/S 。

P是指压强、F指的是压力、单位是N、S是指受力面积,单位是m2。

④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表示。

1 Pa = 1 N/m2
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兆帕(MPa)。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KPa = 103 Pa。

⑤1 Pa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 N 。

5.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压力大小___和__受力面积___有关。

6.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小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小。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大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6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增大压力。

②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③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4.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减小压力。

②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③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第二节液体的内部压强
1.液体的压强:
由于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对阻碍它散开的容器底和容器壁都会产生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②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③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相同的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液=ρg h 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kg/m3 ,深度的单位是m ,压强的单位是Pa 。

4.注意:
①单位ρ用kg/m3,h用m ,p才是Pa,
②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③液体压强跟所取容器无关。

注意:深度是指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如图,h1为深度
5.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体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的应用:水壶、排水管的U型管、三峡大坝
第三节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的存在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3.标准大气压= 760 mm Hg = 76 cm Hg = 1.013×105Pa ,可支持水柱高约10.3 m。

4. 大气压是由于受到重力而产生的。

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有关,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
小。

大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5.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6.大气压的应用:
(1)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抽水机
(2)钢笔利用大气压把墨水吸进笔囊.(3)注射器利用大气压来吸药液.
(4)吸盘利用大气压吸在光滑墙壁上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具有流动性的物体,即气体和液体。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
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
向上的升力。

3.如图: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弯曲,下面平__的形状。

飞机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快,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由此产生的上下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各位同学务必将每章复习提纲妥善保管好!)
第一节浮力
1.浸在液体中(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如下图)
2.只要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例如:浮在水面的木块、沉入底部的石头、飘在空中的气球都受到浮力。

3、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分析:图左:静止,受2个力,∴G = F1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图右:静止,受3个力,∴G = F示+ F浮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G - F示
例子:用弹簧测力计称得一石块在空气中25N,把它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0N,此时石块所受浮力为 5 N;
4、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例子:正方体铝块浸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20N,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30N,所以浮力是10N,方向竖直向上。

5、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例子:用弹簧测力计称得一石块在空气中25N,①把它部分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0N,此时石块所受浮力为 5 N;②若全部浸入水面下10cm处,示数为15N,此时浮力为10 N;③在全部浸入水面下50cm处,此时浮力将不变。

比较①②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而由②③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浸入的深度无关。

三、小结
1.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2.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G - F示
3.浮力的影响因素是: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②液体的密度。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浮= G排= ρ液V排g 。

F浮:物体所受浮力,单位N ;G排: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单位N ;
ρ液: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m3 ;
G :常数,没有特殊说明下取9.8N/kg
3.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浸”的含义:一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 V物)
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还有一部分体积露在液面以外(V排<V物)。

②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本身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③由公式变形可用来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可用来计算液体的密度。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三、小结
1.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 排 =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浮沉条件
当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的受力情况。

当F浮> 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上浮,会露出液面一部分体积,最终漂浮在液面上,如图乙所示.漂浮时:F浮= G物
当F浮= G物时,这两个力相互抵消,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悬浮在原来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悬浮时:F浮= G物
当F浮< G物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下沉,最终沉在底部,并受底部的支持力,如图丁所示.沉到底部时:F浮< G物
总结以上可以归纳得出物体浮沉的条件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G物< F浮或ρ物< ρ液,物体上浮。

(2)若G物= F浮或ρ物= ρ液,物体悬浮。

(3)若G物> F浮或ρ物> ρ液,物体下沉。

2.浮力的应用
①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从而增大浮力。

排水量= 货物质量+ 船身质量
②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

③热气球和飞艇:充入的是密度较小的气体,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

三、小结
1.浸没在液体中物体
①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②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③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反之亦然。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2.浮力的应用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

排水量——轮船按设计的要求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

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

3、浮力大小计算方法
①称重法:F浮= G - F示
②压力差法(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 F向上- F向下,该方法适用于高度已知的形状规则的正方形、长方体或圆柱体
③公式法(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 = ρ液V排g 普遍适用于计算任何形状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④平衡法:物体漂浮或悬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浮= G。

在解决有关浮力问题时,要熟练运用这几种办法,看用哪种办法求浮力更简便,有时还要注意这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各位同学务必将每章复习提纲妥善保管好!)
第一节功
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有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3.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①有力无距离:例如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②有距离无力:例如足球离开脚后,人对足球做功为零
③力和移动距离方向垂直:提着滑板在水平面上前行
4.功的计算:功等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表示为:_ W = Fs__。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J
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m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距离的单位是s ,功的单位是J ,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且1J = 1 N·m
5.物理意义:1J的功相当于用1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1m的距离。

第二节功率
1.功率是表示_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①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②用公式表示为_P = W/t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P——功率——瓦特(W)
W——所做的功———焦耳(J)
t——所用的时间——秒(s)
其中W表示功单位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s ;P表示_功率,功率的专属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换算关系是1 W = 1J/s(读作:焦每秒)。

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kW),1 KW = 103 W.。

3. 小轿车的功率是10 kW,它的物理意义是小轿车在1s中所做的功是104J。

4.练习
建筑工地上要把砖送到楼顶,或用起重机搬运,或用工人搬运,不管怎样搬运,都是克服重力做功,那么运送砖块所做的功我们可以用公式_Gh__来计算。

运送同样多的砖,起重机和工人所做的功_相同_(填“相同”或“不同”),但是工人所用的时间_长_(填“长”或“短”),所以工人做功较_慢_(填“快”或“慢”)。

结论:
①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_快_,时间长的做功较_慢__。

②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快,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_慢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1.物体能对外做功就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在物理学中,能的单位是焦耳(J)。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动能:物体由于_运动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它的_质量_和动能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大__。

3.物体由于被_举高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它的_质量和高度关。

对于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的,势能越大;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的,势能越大_。

4.物体由于_发生弹性形变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5._重力势能_和_弹性势能_统称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7.实验探究“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地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

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使钢球下落到水平面具有相同的速度。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大,动能越大。

8.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
(1)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_动能__(2)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_重力势能
(3)静止在空中的气球_重力势能(4)从空中降落的雨点__重力势能和动能_
(5)被压缩了的弹簧__弹性势能__ (6)飞流之下的瀑布__重力势能和动能_
三.知识整合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
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
大。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即忽略阻力的条件下),机械能是守恒的。

3.滚摆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_小_,动能越来越_大_。

_重力势_能转化为_动能。


摆上升时,它动能越来越_小_,重力势能越来越_大_。

_动_能转化为_重力势能_。

4.乙图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势能转化为_动_能,在B点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从B点运动到C点时,_动_能转化为_势能;
5.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点的动能最_大_,势能最_小_;在远地点的动能最_小_,势能最_大_。

当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_动_能转化为_势_能。

七、知识整合
◆.机械能:
①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②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
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
守恒的。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各位同学务必将每章复习提纲妥善保管好!)
第一节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2.杠杠平衡: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F1L1 = F2L2
或者:两个力与它们的力臂成反比
4.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①省力杠杆:动力<阻力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臂>阻力臂。

省力杠杆:F1<F2,L1>L2省力费距离;
省力杠杆应用:手推车、汽水起子、钳子
②等臂杠杆:动力=阻力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臂=阻力臂。

等臂杠杆:F1= F2 L1= L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应用:天平
③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阻力。

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
费力杠杆的应用:镊子、钓鱼杆、食品夹、筷子等
5.画力臂步骤:
(1)找准支点(O点)。

(2)沿力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