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六次实验
实验六硫酸镁的急性中毒与解救
![实验六硫酸镁的急性中毒与解救](https://img.taocdn.com/s3/m/947c12a7eff9aef8941e06e8.png)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班级五年护理等班
授课教师
牛婧芃授课序次
5授课类型实验授课学时2
授课题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章节)
第5次实验
实验六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兔瞳孔的影响
硫酸镁的急性中毒及其解救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观察拟胆碱药、抗胆碱药对兔瞳孔的影响,并联系临床应用
2、观察硫酸镁的急性中毒症状及钙盐的解救效应;分析机理,联系其 临床意义。
3、能熟练的进行兔耳静脉注射。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 观察硫酸镁的急性中毒症状;氯化钙的解救特点。 难点静脉注射法。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示教、实验操作。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1)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开贞主编,第6版,2009年7月;(2)实验指导(自编教材)2006年9月;
2.参考书:王秀清主编,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1997年9月。
毛果芸香碱溶液。每眼各3滴,让药液在眼内保留1分钟并与角膜充 分接触后,将手放开,任其溢出。计时。15分钟后,在同样光照下,
再测量并记录两侧瞳孔大小、检查对光反射情况。将实验结果整理填 入表内。
【结果】
50分
给药前给药后
兔 眼 实验
兔 眼 实验瞳孔直径(mm对光瞳孔直径(mm对光
反射反射
药物
左
右
【注意事项】
教案续页
教学 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兔瞳孔的影响
【目的】
1.观察拟胆碱药、抗胆碱药对兔瞳孔的影响,并联系临床应用。
2.练习家兔的捉拿、滴眼及量瞳方法。
【材料】兔固定箱1个、手电筒1个、测瞳尺1把、1%硫酸阿托
药理学第6-7章
![药理学第6-7章](https://img.taocdn.com/s3/m/0a6770e9aeaad1f346933fbe.png)
房水回流通路
1.对眼睛的作用 (1)缩瞳 兴奋瞳孔虹膜括约肌上的M受体,使虹膜 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2)降低眼内压 (3)调节痉挛 睫状肌M受体兴奋,睫状肌收缩,睫状肌向眼 中心部方向拉紧,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 光度增加,远距离物体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此 时,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称调节痉挛。 房水产生及回流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Cholinoceptor Agonists
刘瑞丽
E-mail:lrl@
课时目标
掌握 :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2.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熟悉: 1.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2.毒扁豆碱的药理作用;
3.有机磷农药的中毒症状及解救。
胆碱受体激动药(cholinoceptor agonists)
维持时间
不良反应
短(4-8h)
少,刺激弱
长(1-2天)
多,刺激强
二、非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有机磷酸酯类
农用杀虫剂: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对 硫磷(1605)、 DDVP(敌敌畏)、乐果、敌百虫
、DFP(异氟磷)等。
战争毒气:Sarin, Tabun 等
(一)中毒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与AchE结合牢固,生成难以水解的 磷酸化AchE,使 AchE失去水解 Ach的能力,造成
拟胆碱药
拟胆碱药分两类,兴奋受体抑制酶;
匹罗卡品作用眼,外用治疗青光眼; 新斯的明抗酯酶,主治重症肌无力;
毒扁豆碱毒性大,作用眼科降眼压。
思考题
1.M样作用和N样作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治疗青光眼的异 同? 3.抗胆碱酯酶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Parotid Gland
药理学实验报告讨论
![药理学实验报告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fe65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9.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药物剂量对小白鼠的影响,以戊巴比妥为例,探讨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剂量效应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增加,药理效应也随之增强。
然而,药物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药理效应不再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甚至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合理掌握药物剂量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18-22g,2只/组;2. 试剂:苦味酸、1mL注射器、生理盐水、戊巴比妥0.2%、0.4%、0.8%戊巴比妥钠溶液;3. 仪器:鼠称、电子天平、秒表、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分为4组,每组2只,分别编号;2. 第1组:给予0.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3. 第2组:给予0.4%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4. 第3组:给予0.8%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5. 第4组:给予生理盐水0.1mL/10g作为对照组;6.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白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以及活动情况;7.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1. 第1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5分钟,恢复时间约为10分钟;2. 第2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3分钟,恢复时间约为8分钟;3. 第3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1分钟,恢复时间约为5分钟;4. 第4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约为30分钟,恢复时间约为45分钟。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戊巴比妥钠剂量的增加,小白鼠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均呈缩短趋势,说明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与药物剂量效应关系的原理相符。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0.8%戊巴比妥钠溶液组的小白鼠出现呼吸抑制现象,表明药物剂量过大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的毒副作用。
3. 本实验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方式,与临床实际给药方式有所不同。
中药药理学 第六章 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中药药理学 第六章 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9c49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e.png)
理 24 *
*
*
*
*
*
*
*
*
*
*
资
料 25 + + ▲ + *
*
*
*
* --
26 + + * * * * * * * - -
27 * * * * * * * * * - -
28 + - * - - - - - - - -
第二节 中药新药药效学研究
一、新药药效研究的意义 中药新药的基本要求:有效、安全、可控和稳定。 有效性评价:实验部分(主要药效学研究)、临
2、给药途径和容积
小鼠禁食(12-16小时)不禁水按体重计算,灌胃不 超过0.4ml/10g体重,注射给药不超过1ml/只。大鼠禁食 (12-16小时)不禁水,灌胃不超过3ml/只;腹腔注射不 超过1.5ml/只,静脉、皮下注射不超过1ml/只。
3、观察时间
不同药物的中毒症状出现早晚不同,如为代谢产物 引起的毒性,出现时间可能较晚,因此,急性毒性试验 观察时间至少1周,如遇迟发性或进行性反应时,还要适 当延长。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动物的饲养和管理,以排 除非药物因素引起的死亡。
3、呼吸系统
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在麻醉猫或犬身上观察并 记录给药前、后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如在有效 剂量下出现明显的呼吸兴奋或抑制时应进一步作呼 吸中枢抑制实验,肺溢流实验,初步分析对呼吸系 统的作用部位。
4、其他
根据不同药物药理作用特点。可再适当增加观 察其他系统的指标。
第三节 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
药材或处于濒危状态药材的未被法定标准收载的药用 物质。
第四类: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指具有法定标准药材的原动、植物新的药用部位
及其制剂。
第五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 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兽医药理学总论实验
![兽医药理学总论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bf9919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5.png)
第二章兽医药理学总论实验实验一植物药主要有效成分实验目的掌握植物药主要有效成分的检定方法。
一、生物碱定性实验1.如水提取液为酸性时,应加碱调至弱碱性。
2.因脂肪酸盐等也能产生持久性泡沫,故应再做溶血试验或醋酐-浓硫酸试验,以进一步确定之。
(二)皂苷溶血实验实验材料器材——圆底烧瓶、水浴锅、滤纸、试营、试管架、离心管、滴管。
药品——远志粗粉、1.8%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哺乳动物静脉血。
实验方法取远志水浸液(依皂苷泡沫实验中提取液即可)10mL,加等量1.8%氯化钠溶液混匀作为待试液。
取试管5支。
一管加蒸馏水1mL,另一管加生理盐水1mL;余者三管分别加待试液0.1、0.5、0.9mL及生理盐水0.9、0.5、0.1mL。
然后5支试管各加入2%红细胞悬浮液lmL,观察有何现象?(若溶液变清并带红色,即表示溶血。
因皂苷有溶血作用。
)此实验亦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溶血。
即可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红细胞悬浮液,再加远志水浸液少许,置显微镜下观察,如红细胞破裂、消失,表明含有皂苷成分。
(三)强心苷显色实验实验材料器材——试管、试管架、滴管。
药品——强心苷、冰醋酸、9%三氯化铁溶液、浓硫酸、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
实验方法1.α-去氧糖实验取强心苷2~3mg溶于5mL混合试剂(为100mL冰醋酸中含9%三氯化铁溶液0.5mL)中,缓缓加入浓硫酸5mL,使形成两层。
如两层之间液面呈褐色环带,渐变浅绿、蓝色,最后冰醋酸层呈深兰色,则表明含有α-去氧糖成分。
2.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实验取强心苷甲醇提取液1mL置小试管中,加入新配制的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3~4滴,显红色或紫红色,则表示含有活性亚甲基化合物。
三、挥发油定性实验实验材料器材——试管、滴管、蒸发皿。
药品——乙醚、香荚豆素-浓硫酸试剂(取香荚豆素或称香荚醛0.5g,慢慢加入浓硫酸10mL,也可用浓盐酸)、桉叶蒸馏液。
实验方法取桉叶蒸馏液3~4mL置试管中,加入乙醚2mL,立即用手按住试管振摇片刻,然后用滴管吸取上层乙醚提取液1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发后,残留物滴加香荚豆素-浓硫酸试剂1~2滴,如呈现黄、红、紫、蓝等颜色,则表示有挥发油存在。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六)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六)](https://img.taocdn.com/s3/m/e6f8b1d5bcd126fff6050b6b.png)
大学《药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第三十一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祛痰药可以使痰液变稀或溶解,使痰易于咳出B、祛痰药可以作为镇咳药的辅助药使用C、祛痰药促进痰液的排出,可以减少呼吸道粘膜的刺激性,具有间接的镇咳平喘作用D、祛痰药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有控制继发性感染的作用E、祛痰药有弱的防腐消毒作用,可减轻痰液恶臭标准答案:E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酰半胱氨酸应用电塑料或玻璃制成的容器保存B、乙酰半胱氨酸不宜与青霉素混合使用C、乙酰半胱氨酸可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避免支气管痉挛D、乙酰半胱氨酸常与NaHCO3混合使用E、乙酰半胱氨酸可引起转氨酶升高标准答案:E3、能够激动骨骼肌上 2受体产生肌肉震颤的平喘药有:A、沙丁胺醇B、特布他林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克仑特罗标准答案:E4、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A、异丙托溴铵B、特布他林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氨茶碱标准答案:E5、对哮喘发作无效的药物是:A、沙丁胺醇B、异丙托溴胺C、麻黄碱D、丙酸倍氯米松E、色甘酸钠标准答案:E6、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生成的药物是:A、沙丁胺醇B、异丙托溴胺C、麻黄碱D、丙酸倍氯米松E、色甘酸钠标准答案:D7、氨茶碱的平喘机制是:A、抑制细胞内钙释放B、激活磷酸二酯酶C、抑制磷酯酶A2D、激活腺苷酸环化酶E、抑制鸟苷酸环化酶标准答案:A8、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主要机制是:A、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B、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 2受体C、抗炎、抗过敏作用D、激活腺苷酸环化酶E、阻断M受体标准答案:C9、对于哮喘持续状态应选用:A、静滴氢化可的松B、口服麻黄碱C、气雾吸入色甘酸钠D、口服倍布他林E、气雾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标准答案:A10、甘酸钠预防哮喘发作的主要机制是:A、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B、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释放C、阻断腺苷受体D、促进儿茶酚胺释放E、激动 受体标准答案:B11﹑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哮喘时的主要优点是:A、抗喘作用强B、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C、起效迅速D、局部抗炎作用强E、以上均不是标准答案:B12、伴有冠心病的支气管哮喘发作者宜选用:A、异丙肾上腺素B、沙丁胺醇C、色甘酸钠D、地塞米松E、氨茶碱标准答案:E13、预防过敏性哮喘最好选用:A、麻黄碱B、氨茶碱C、色甘酸钠D、沙丁胺醇E、肾上腺素标准答案:C14、能够用于心源性哮喘的药物有:A、沙丁胺醇B、氨茶碱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克仑特罗标准答案:B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药理实验方法学
![药理实验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346f24b9c77da26925c5b0aa.png)
第一章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第一节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与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技术、cDNA文库、随机分子库技术、外核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人类基因治疗等。
现将更为常用的技术介绍如下:一、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标记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是进行核杂交的基础,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选择直接影响杂交结果的分析。
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探针种类及标记方法。
㈠探针种类1.基因组DNA探针是克隆化的各种基因片断,也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应尽可能选用基因编码(外显子),避免使用内含子及其它非编码序列。
2.cDNA探针与mRNA互补的DNA链称cDN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酸探针,特异性较高。
3.RNA探针RNA与RNA或DNA杂交体的探针稳定性,特异性高。
4.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做探针,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
㈡标记物常用的探针标记物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
标记和探针结合不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和稳定性。
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是应用最多的探针标记物,但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多数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不能长期存放。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P¸35S,有时也用14C,125I或131I。
二、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azation )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
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方法。
兽医药理实验报告(3篇)
![兽医药理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14a11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第1篇实验名称: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2. 掌握平板划线法在微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3. 分析抗生素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本实验通过平板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以评估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实验材料: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2. 生理盐水3. 不同浓度的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药液4. 琼脂平板5. 移菌针6. 酒精灯7. 灭菌棉签实验方法:1.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接种于生理盐水中,制成菌悬液。
2. 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药液分别加入琼脂平板中,制成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平板。
3. 使用移菌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
4. 将琼脂平板倒置,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5. 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
实验结果:1.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最大。
2. 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抑菌圈直径较青霉素小。
3. 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的大小也随之增大。
实验分析:1. 本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可能是由于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2. 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其抑菌效果不如青霉素。
这可能是由于这些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青霉素不同,或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
3.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充分发挥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实验结论:1.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可作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2. 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使用。
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
![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ea4600390c69ec3d5bb7525.png)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药理学实验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时间2012.05.08江苏大学实验报告学院药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天气多云时间4h实验时间2012.04.25 13:00——17:00实验五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观察肾上腺素(adrenaline)、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异丙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isoprenaline)和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等药物对兔血压的作用,并以阻断药为工具分析各药对受体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血压形成与心室射血、血管阻力和循环血量三个基本因素相关,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维持正常血压。
传出神经是一大类药物,或拟似神经递质,或拮抗神经递质,通过激动或阻断分布于心血管上的肾上腺素受体或胆碱受体,影响心肌收缩性、血管舒张度,从而升高或降低血压。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兔子一只2、实验试剂:200g/l的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1000U/ml肝素钠(sodium heparin),0.02g/L盐酸肾上腺素(adrenaline hydrochloride),0.02g/L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bitartrate),0.02g/L硫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sulf- ate),10g/L酚妥拉明(phentolamine),2.5g/L盐酸普萘洛尔(propranolol hydr- ochloride)0.01g/L氯化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chloride),1g/L 硫酸阿托品(atropine sulfate)10g/L阿托品(atropine),生理盐水3、实验设备:兔箱,兔台,绳子,毛剪,解剖刀,止血钳,玻璃分针,镊子,静脉夹,眼科剪,压力换能器,动脉夹,传感器,记录电极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动物的麻醉:(1)用右手把两耳拿在手心并抓住颈后部皮肤,提起家兔,然后用左手托住臀部,使呈坐位姿势。
实验六 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实验六 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66cc633cfc789eb172dc883.png)
思考题
1. 哺乳动物离体器官或组织在灌流液中保持良好状态需具备哪些基 本灌流条件? 2. 取肠时为什么采用击昏家兔而不在麻醉下进行? 3. 为什么加入各种药物会引起离体肠段活动的变化?其机理是什么?
下次课内容: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第一实验室)
NA(-)运动、分泌 激动α受体——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
外来神经
副交感神经
Ach(+)运动、分泌
激动M受体——兴奋肠道平滑肌收缩
实验动物
家兔 体重?Kg 雌/雄
实验材料
1. 器材
恒温平滑肌槽、BL-420N系统、张力换能器、手术剪、眼科剪、
眼科镊、小烧杯、污物杯、平皿、丝线
2.试剂和药品
台氏液、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 0.01%阿托品溶液、0.1%酚妥拉明溶液、0.01%盐酸溶液、
实验原理
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①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②自动节律性,但频率慢且节律不稳定。 ③紧张性。 ④较大伸展性。
⑤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
特别敏感。
实验间神经丛
控制消化道运动
内在神经
(壁内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
交感神经
消化道腺体分泌、肠内物 质吸收、局部血流控制
+NaOH
截图并 并存
实验结束 后将恒温 平滑肌槽 内的液体 倒掉并清 洗实验槽 三次以上
实验结果
要求:共截图8张,有图序和图题。 举例:
1.一个处理因素的,如右图
2.两个处理因素的,如下图
图1.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 曲线的影响
即要有
正常+处理因素
两部分组成
图2.阿托品后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曲线的影响
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模板(3篇)
![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d5dc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c.png)
第1篇一、前言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培养医学生扎实的临床用药基础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制定以下药理学实践教学计划。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5. 为学生未来从事医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药物作用机制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掌握药物作用靶点及信号转导途径;(2)实验内容:药物对离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的影响,药物与受体结合实验,信号转导途径验证等;(3)实验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
2.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和药效学特点;(2)实验内容:血药浓度测定、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药效学评价等;(3)实验方法:采用动物实验、生物样品分析、药效学模型等方法。
3.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影响;(2)实验内容:药物相互作用类型、相互作用机制、相互作用评价等;(3)实验方法:采用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方法。
4. 临床药理学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临床用药能力;(2)实验内容:临床药理学研究设计、药物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3)实验方法:采用临床试验、数据分析、文献综述等方法。
5. 药物评价与合理用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药物评价方法和合理用药原则;(2)实验内容:药物评价标准、药物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评价等;(3)实验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临床实践等方法。
四、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时间:共安排20周,每周2学时;2. 实践教学地点:实验室、临床实践基地;3. 实践教学师资:由药理学教师、临床医生、实验室技术人员等组成;4. 实践教学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0%。
药物临床实验一二三四
![药物临床实验一二三四](https://img.taocdn.com/s3/m/17c41fb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3.png)
药物临床实验一二三四药物临床实验是指在研制新药或评价现有药物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的人体试验,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别介绍药物临床实验的一、二、三、四个阶段。
一、药物临床实验第一阶段:药物评价药物临床实验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药物评价和初步安全性评估。
在此阶段,需要确定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范围,并进行动物实验来评估药物的毒性和药代动力学参数。
这些实验结果是进一步进行人体试验的基础。
二、药物临床实验第二阶段:毒性实验在药物临床实验的第二阶段,重点是评估药物的毒性。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将药物给予健康志愿者或患者,并观察和记录潜在的毒副作用。
这一阶段需要合理设计试验方案,确定用药剂量和观察指标,并严格监测患者的安全状况。
同时,还需评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以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三、药物临床实验第三阶段:疗效评价药物临床实验的第三阶段是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这个阶段,药物需要在大规模的人群中进行疗效比较试验,将新药与已有的标准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这一阶段通常涉及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能够提供高水平的证据来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
四、药物临床实验第四阶段:后期监测药物临床实验的第四阶段是在药物上市后进行的后期监测。
在大规模使用中,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可能会有一些未知的变化。
因此,需要进行长期、大样本的观察和监测,以发现罕见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在进行药物临床实验的过程中,需遵守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同时,实验过程需要符合国际通行的规范和操作指南,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药物临床实验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人员协作,才能推动新药的研发和上市。
总结:药物临床实验是新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药物评价、毒性实验、疗效评价和后期监测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要求,为了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需严格遵守伦理和法律规定,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
实验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实验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ffad9402d276a200292ee7.png)
实验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摘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简称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性高等优点,是生物化学等领域检验的常规测定方法。
本实验采用ELISA间接竞争法对牛奶中鼠抗氯霉素(CAP)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鼠抗氯霉素检测60 年代初期,Averameas 及Ram 等在不破坏酶的催化活性及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活性或蛋白质结构的前提下,利用特殊的交联剂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连接在一起,后来又用酸性磷酸酯酶(AP)与抗体(Ab)结合,这些结合物统称为酶标记物或酶结合物,被用于抗原或抗体的示踪、定位或定量测定,从此建立了免疫酶技术。
1971 年瑞典的Engvall 和荷兰的Van Weeman 等人使抗体与溴化氰激活的纤维素结合或使抗体吸附于聚苯乙烯试管上制成固相免疫吸附剂(固相载体),再与免疫酶技术结合,建立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
1974 年Voller 等用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作为吸附载体吸附抗体(抗原),再与相应的酶标记物结合,使ELIS A 操作更方便,易重复,灵敏度可高达ng (10-9g)至pg(10-12g),并且所需仪器设备简单,因而成为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测定方法之一,原则上ELISA 可用于检测一切抗原、抗体及半抗原,可以直接定量测定体液中的可溶性抗原。
在实际应用方面可作疾病的临床诊断、疾病监察、疾病普查、法医检查、兽医及农业上的植物病害的诊断鉴定等。
因此,它和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药理学、流行病学及传染病学等方面密切相关。
ELISA 过程包括抗原(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称为包被,加待测抗体(抗原),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抗原),生成抗原(抗体)--待测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
药理学实验
![药理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f43cd5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f.png)
针对药理学有关知识内容与实验课的要求,拟开设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实验有关的动物选择、应用、捉拿、给药、采血等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点:一、常用动物捉持方法⑴小鼠捉持⑵家兔捉持二、常用动物给药方法⑴小鼠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尾静脉注射一一;⑵家兔灌胃一一;耳缘静脉给药一一;三、常用动物取血方法⑴小鼠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用拇指和食,中指捏住鼠颈部,利用捏紧的压力,使静脉丛淤血.将一特制硬玻璃吸管(约长15cm,前端拉成管壁略厚的毛细管),从内眼角插入眼睑和眼球之间,轻轻香眼底方向移动,并略加捻转,血即自然顺便玻璃管流出。
⑵眼眶动脉、静脉取血——左手抓住小鼠,拇指和食指尽量将头部皮肤捏紧,使眼球突出,用无钩弯镊将眼球摘除,将鼠倒置,血即流出1.小鼠捉持法以右手捉小鼠尾,将小鼠放于粗糙面上,向后轻拉小鼠尾部,使小鼠固定于粗糙面上。
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小鼠两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使头部朝上,颈部拉直但不宜过紧,以免窒息(见图1—1)。
另一种捉持方法是只用左手,先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小鼠尾巴,后用手掌及小指和无名指夹住其尾部,再以拇指及食指抓住两耳和头部皮肤(见图1—2)。
前者易学,后者便与快速捉拿给药。
2.小鼠灌胃以左手捉持小鼠,头部朝上,使其头颈充分拉直。
右手拿起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再从舌面紧沿上腭进入食道(见图1—3)如插入正确,灌胃针头容易进入,不超过0.1ml 。
3.小鼠皮下注射将小鼠至于铁丝网上, 图1—2小鼠的捉拿方法2图1—1小鼠的捉拿方法1 如遇阻力,可能插入气管,应退出再插。
灌胃液最多左手抓住小鼠,以拇指扣食指捏起背部皮肤,右手图1—3小鼠的灌胃法持注射器刺入背部皮下注射药液。
(见图1—4)。
另一种方法可由两人合作,人左手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右手拉住尾巴,另一人左手捏起背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不宜过粗,选用5号或6号针头)将针头刺入背部皮下。
实验六_普萘洛尔的抗缺氧作用
![实验六_普萘洛尔的抗缺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616c1b0c22590103029d3f.png)
..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题目(章节)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药理学专业班三年药学等班级郭育慧授课序6授课类实验授课学2次型课时第 6次实验实验八普萘洛尔的抗缺氧作用1.观察普萘洛尔提高动物对缺氧作用的耐受力的作用,分析其抗缺氧的作用机制,联系临床应用。
2.学会用小白鼠进行耐缺氧的实验方法。
重点分析普萘洛尔抗缺氧的作用机制,联系临床应用难点小白鼠进行耐缺氧的实验方法。
讲授、示教、实验操作。
1、使用教材:药理学实验指导,科学技术出版社,刘乐江主编, 2015 年 8 月第一版。
2、参考书:朱岫芳、鱼江主编,药理学,吉林出版集团,第3 版,1997 年 9 月..教案续页教学内容实验十普萘洛尔的抗缺氧作用【实验目的】1.观察普萘洛尔提高动物对缺氧作用的耐受力的作用,分析其抗缺氧的作用机制,联系临床应用。
2.学会用小白鼠进行耐缺氧的实验方法。
辅助手段时间分配【实验原理】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 受体而使心脏的收缩力与收缩速度70 分下降,传导速度减慢,使心脏对运动或应激的反应减弱,耗氧量下降。
【实验重点】分析普萘洛尔抗缺氧的作用机制,联系临床应用【实验难点】小白鼠进行耐缺氧的实验方法。
【实验用品】小白鼠、生理盐水、 0.2%盐酸普萘洛尔溶液、 0.1%盐酸肾上腺素,钠石灰、广口瓶( 250ml)、注射器、秒表、托盘天平【实验方法】1、取大小、活动情况几乎相当的小鼠 3 只,编号,称重,观察给药前的情况并记录。
..2、第一次给药: 3 只小鼠都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分别给 0.05% 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0.05%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生理盐水0.2ml/10g 。
给药后并观察小鼠的表现。
3、15min 后第二次给药: 3 只小鼠都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分别给0.2%普萘洛尔溶液、生理盐水、 0.2%普萘洛尔溶液 0.2ml/10g 。
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表现。
20 分4、3min 后,取 250ml 玻璃磨砂广口瓶 3 个,瓶内分别放入 6g 用纱布包裹的钠石灰, 每个瓶内放入小鼠 1 只,迅速盖上玻璃盖,并记录时间。
药理实训报告青霉素皮试
![药理实训报告青霉素皮试](https://img.taocdn.com/s3/m/b18a60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1.png)
一、实训目的1. 了解青霉素皮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3. 学会观察和分析青霉素皮试结果。
4. 培养临床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院药理学实验室四、实训材料1. 青霉素原药2. 生理盐水3. 1ml注射器4. 5ml注射器5. 皮试针6. 皮试液配制器7. 计时器8. 观察记录表五、实训方法1.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1)取青霉素原药40万单位,加入5ml注射器中。
(2)加入2ml生理盐水,充分溶解。
(3)用1ml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0.1ml。
(4)加入9ml生理盐水,充分混匀。
(5)重复步骤(3)和(4)两次,即得到青霉素皮试液。
2. 青霉素皮试操作(1)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前臂内侧。
(2)用皮试针在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1ml青霉素皮试液。
(3)15~3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
3. 观察和分析皮试结果(1)阴性:皮丘局部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2)阳性:皮丘局部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3)假阳性:由于稀释液的刺激,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皮丘不大,红晕直径小于1cm。
(4)迟缓反应:有些患者过敏试验虽阴性,但在注射药物数小时或数日后,甚至出现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症状。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训,所有受试者均顺利完成青霉素皮试,皮试结果如下:受试者编号皮试结果1 阴性2 阳性3 阴性4 阳性5 阴性2. 结果分析(1)青霉素皮试阴性,表明受试者对青霉素无过敏反应,可以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2)青霉素皮试阳性,表明受试者对青霉素过敏,禁止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对于阳性患者,应选择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喹诺酮类抗生素。
(3)假阳性患者,由于稀释液的刺激,可能出现假阳性反应。
对于此类患者,应进行第二次皮试,以确认是否真的对青霉素过敏。
(4)迟缓反应患者,应在注射药物数小时或数日后观察是否有发热、皮疹、过敏性休克症状。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Cha6解表药、Cha7清热药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Cha6解表药、Cha7清热药](https://img.taocdn.com/s3/m/b67ee3a00b4c2e3f572763f2.png)
中药药理学学习重点根据云班课视频PPT总结/chapter6、7、12、15 Chapter6 解表药第一节概述一、认识疾病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表证:外邪(外界的各种致病因素)侵犯人体浅表部位(皮肤、肌肉、经络)所出现的一组证候群。
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流涕,喷嚏,全身不适等。
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与之相似二、研究思路三、主要药理作用★★温热性发汗:全身汗腺分泌(受体内外温热性刺激)精神性发汗:手、足、额、腋窝(紧张、激动)解表药发汗→汗腺分泌↑→解表、祛寒解表药发汗..作用特点:•辛温> 辛凉•多属于温热性发汗(环境)•机制:1. 直接影响汗腺,增加汗液分泌2.兴奋外周α受体,促进汗液分泌(麻黄)3.扩血管,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协助发汗(桂枝、生姜)民间淋雨后常服用生姜汤、啜热粥是为了使机体温热性发汗。
研究方法:1.汗液着色发2.汗液定量法3.汗腺上皮组织形态观察法二)解热作用表证为何会发热?中医:六淫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正常宣发所致。
现代:病原体→致热原(EP)→体温调节中枢解表药解热..作用特点:•辛凉(柴胡代表)> 辛温•部分药物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麻黄挥发油、柴胡皂苷等)•机制:1.发汗或促进发汗(扩张皮肤黏膜血管)→散热↑2.脑内活性物质(cAMP、PGE↓)→体温调节功能3.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三)镇静、镇痛作用镇痛:辛温>辛凉(?)镇静:自主活动↓,协同中枢抑制药四)抗炎作用(急性炎症为主)机制:1. 抑制炎症介质(AA-COX-PGE2、组胺、自由基等)的合成释放2.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3.影响核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途径研究方法:急性关节肿胀法、毛细血管通透性检测法、棉球肉芽肿法及炎症介质(IL-2、PG)测定法等五)抗菌、抗病毒六)止咳、化痰、平喘七)抗过敏(荨麻疹等,多数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八)免疫调节(提高抗病能力)四、研究思路挥发油:辛味来源,是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生物碱、皂苷、麻黄等成分也是药效物质基础第二节麻黄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干燥草质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试验
[目的]
观察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材料]
1 药物:
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硝酸毛果芸香碱注射液.
2 器械:
注射皿,针头(5号),瞳孔量尺,兔固定箱.
3 动物---兔
[方法]
取兔子一只,放入兔子固定箱内,固定放在一定位置,避免阳光直射兔眼,然后剪取兔的眼睫毛,用瞳孔量尺测定瞳孔大小连续3次,取平均值.
先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将兔的下眼眼睑向上提取,使成束状,再用中指压住鼻泪的开口(防止药液流入鼻泪而不起作用), 再用右手滴入药液。
1在兔左眼内滴入1%硝酸毛果芸香碱,15分钟后测定瞳孔的大小,连续3次,取平均值;
2 于滴入硝酸毛果芸香碱20分钟后(即第三次测定瞳孔之后)分别在两眼滴入0.1%盐酸肾上腺素3滴,15分钟后测定量两瞳孔大小;
3 在滴入盐酸肾上腺上素后15分钟后分别在两眼滴入1%硫酸阿托品3滴观察瞳孔的变化,并测定瞳孔大小;并进行比较。
【操作要点】:兔的捉持
【注意】:
1 防光亮变化、减少应激
2 滴药量一直、鼻泪管压迫时间一直、测量时方法一致
实验十一、毛果芸香碱、阿托品、肾上腺
素对唾液分泌、在体肠蠕动及
肠系膜血管活动的影响
【目的】
了解毛果芸香碱、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的拟胆碱、抗胆碱或拟肾上腺能神经递质的作用
【材料】
药品—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硝酸毛果芸香碱注射液、0.1%盐酸肾上腺素、10%水合氯醛注射液、75%乙醇。
器械—兔手术台、保定绳、毛剪、直剪、纱布、烧杯、棉花、
1ml 注射器、针头(5号)。
【[方法】
取兔一只,称重,用10%水合氯醛注射液(按1.5ml/kg)进行耳静脉注射麻醉,仰卧保定于兔手术台上,观察兔唾液分泌情况及测量瞳孔大小,沿腹中线剪毛,剪开腹壁,暴露肠管,观察肠系膜血管分布,大小及其色泽,记录肠蠕动频率。
按0.5ml/kg 耳静脉注入1%硝酸毛果芸香碱注射液,观察以上指标的变化。
15分钟后耳静脉注入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l/kg,重复观察上述指标变化。
15分钟后耳静脉注入0.05%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2ml/kg,继续观察肠,肠系膜血管、唾液分泌、瞳孔大小等指标变化,并填入下表。
【讨论】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2、硫酸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对腺体的作用有何关系?
3、肾上腺素对动物内脏血液分布有何影响?
【操作要点】:耳静脉注射方法、兔麻醉方法
【注意】:
1 耳静脉注射应先从耳尖开始,逐渐往后,
2 取150%量的全麻药,先快速注入麻醉剂量的80%,观察麻醉深度,视需要再给至100%、1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