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颌骨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a222c0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4.png)
第一章名词解释1.外间充质2.鳃弓3.咽囊4.口凹5.口咽膜6.融合7.联合8.原腭9.奇结节10.Meckel 软骨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参考答案第二章名词解释1.原发性上皮带2.牙板3.上皮隔4.上皮根鞘5.颈环6.釉结7.缩余釉上皮8.引导管问答(思考)题1.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2.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3.何谓成釉器中间层?有哪些功能?4.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球间牙本质2.前期牙本质3.修复性牙本质4.继发性牙本质5.管间牙本质6.管周牙本质7.罩牙本质8.透明牙本质9.(牙本质)透明层10.托姆斯粒层11.死区问答(思考)题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4.釉质中蛋白的种类及意义。
5.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7.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参考答案第四章名词解释1.点彩2.主纤维3.上皮剩余4.束骨5.(牙槽骨)穿通纤维问答(思考)题1.牙龈、牙周膜各有哪几组主纤维束?名称及功能如何?2.何谓结合上皮?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牙结合的方式如何?临床意义如何?3.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4.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
5.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
参考答案问答(思考)题1.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2.口腔黏膜的功能。
3.口腔黏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有何区别?4.试述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的不同点。
5.口腔黏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6.口腔黏膜基底膜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第六章问答(思考)题1.比较三种大唾液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别;2.比较浆液细胞与黏液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特性的差别;3.比较闰管细胞与纹管细胞形态和功能特性的差别; 4.涎腺上皮细胞再生的组织学表现。
《颌骨骨髓炎》课件
![《颌骨骨髓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2360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0.png)
颌骨骨髓炎的预防
正确的口腔卫生 习惯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 口水等,可以预防细菌感 染。
及时治疗牙齿病变
对于龋齿、根尖周围炎等 牙齿问题,及时就医治疗。
避免过度使用抗 生素
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 细菌耐药性,应该遵医嘱 使用。
颌骨骨髓炎的并发症
颌骨骨折
颌骨骨髓炎会导致颌骨组织的破坏,增加颌骨骨折的风险。
引起原因
颌骨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口腔细菌感染,如龋齿、根尖周围炎等。
颌骨骨髓炎的分类
急性颌骨骨髓炎
病程短暂、症状明显,需要紧急治疗。
慢性颌骨骨髓炎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但容易反复发作。
颌骨骨髓炎的诊断
1
临床表现
医生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来诊断颌骨骨髓炎。
2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扫描和MRI等,能够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颌骨组 织的情况。
《颌骨骨髓炎》PPT课件
颌骨骨髓炎是一种颌骨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导致颌骨组织的 坏死。本课件将介绍颌骨骨髓炎的定义、症状、分类、诊断方法、治疗方式、 预防措施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什么是颌骨骨髓炎?
定义
颌骨骨髓炎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颌骨组织坏死的疾病。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和颌骨溃疡等。
3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和口腔分泌物的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细菌感染和炎症情况。
颌骨骨髓炎的治疗
1 抗生素治疗
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 抗生素来杀灭细菌感 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手术治疗
3 牙髓治疗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 可能需要进行颌骨切 除、探查清创或修复 手术。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81381d1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6.png)
⼝腔颌⾯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第⼀章绪论⼝腔颌⾯外科学:是⼀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腔器官(⽛、⽛槽⾻、唇、颊、⾆、腭、咽等)、⾯部软组织、颌⾯诸⾻(上颌⾻、下颌⾻、颧⾻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章⼝腔颌⾯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
要求⽅法正确,全⾯细致,客观有序1、轻度张⼝受限:上下切⽛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受限:上下切⽛切缘间仅可置⼀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受限:上下切⽛切缘间距不⾜⼀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受限:完全不能张⼝,也称⽛关紧闭2、⾯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部外伤(伴眼⽿⿐畸形,⿐衄复视,脑脊液⽿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对⼝腔颌⾯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后、⽿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直⾄锁⾻上窝。
内容:部位、⼤⼩、数⽬、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肤与基地有⽆粘连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静脉⾓),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上⽅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双⼿⾷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屏前⽅,髁突外侧,让病⼈做开闭⼝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指伸⼊外⽿道内,贴外⽿道前臂进⾏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中⽆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下腺(双⼿双合诊)内容:⼤⼩、形态、肿块、导管充⾎、变硬、结⽯、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管性肿瘤、⾎管畸形、恶性⿊⾊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体、⽛髓、⽛周、颌⾻疾病;平⽚,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醉镇痛重症监护1、⿇醉:⽤药物或⾮药物使病⼈整个机体或机体⼀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痛的⽬的,多⽤于⼿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醉局⿇,是指⽤局部⿇醉药暂时阻断机体⼀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使该区疼痛消失。
颌骨骨髓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颌骨骨髓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fbdef2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d.png)
颌骨骨髓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颌骨骨髓炎概述颌骨骨髓炎是指包括骨髓、骨松质、骨皮质及骨膜等全颌骨的炎症。
颌骨骨髓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以及理化性骨损害均可引起颌骨骨髓炎,部分颌骨骨髓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颌骨骨髓炎的表现多样,其中常见的有颌骨疼痛、面部肿胀、发热、牙齿松动、开口受限等。
颌骨骨髓炎可通过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手术、高压氧等多种方法治疗。
英文名称:osteomyelitis of jaw。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口腔,头部。
常见症状:颌骨疼痛、面部肿胀、发热、牙齿松动、开口受限。
主要病因: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以及理化性骨损害均可引起颌骨骨髓炎。
检查项目:血常规、血沉、血清降钙素原、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检查、X线、CT、MRI、核素扫描、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颌骨骨髓炎可有多种病因引起,且治疗方法、预后差异较大,当您出现颌骨骨髓炎的症状时,请及时就医,查明病因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自行买药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分类:1、化脓性感染(1)以化脓为主的病变①成人及儿童的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牙源性、外伤性、血源性、继发性、中央性及边缘性、急性与慢性)。
②婴幼儿颌骨骨髓炎(非牙源性)。
(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①弥散性硬化性领骨骨髓炎(中央性)。
②颌骨骨髓炎(边缘性)。
2、特异性感染(1)颌骨结核。
(2)颌骨梅毒。
(3)颌骨放线菌病。
3、理化性骨损害(1)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及骨髓炎。
(2)砷、汞、磷颌骨中毒。
(3)双膦酸盐相关性领骨骨坏死。
二、颌骨骨髓炎的发病特点三、颌骨骨髓炎的病因病因总述:颌骨骨髓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以及理化性骨损害,均可引起颌骨骨髓炎,部分颌骨骨髓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df8a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6.png)
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颌骨骨髓炎是一种颌骨疾病,常见于牙齿感染引起的颌骨骨髓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是颌骨骨髓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根据感染菌株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真菌药物如纳福霉素、伊曲康唑等常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
另外,还需要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来缓解疼痛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是必要的。
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引流和手术切除两种方式。
手术引流适用于很多患者。
手术引流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打开颌骨骨髓炎部位,将脓液排出。
手术引流通常是在全麻下进行,术前需要做好全面检查,确保患者适合手术。
手术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手术操作,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将病灶引流通畅,以确保创面的清洁和引流。
手术后,要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预防感染的二次发生。
手术切除适用于严重感染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切除是指将受感染的颌骨组织完全切除,同时修复颌骨的形态和功能。
手术切除一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病变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切除术、切割术、次全切术和全切术等。
在手术治疗后的康复阶段,除了合理用药外,患者还需要进行牙齿的修复。
牙齿的修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状态。
修复手术可以采用种植牙、固定桥、烤瓷牙等多种方法,具体选择的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的保持。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使用含氟漱口水等都有助于预防颌骨骨髓炎的发生。
此外,戒烟、控制饮酒等也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颌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可以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止痛药物,以达到抑制感染、缓解疼痛的目的。
《颌骨骨髓炎》课件
![《颌骨骨髓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d72c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e.png)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口腔护理
饮食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 。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需定期为其擦拭 口腔。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建议,给予适当的 流质、半流质或软食,保证营养摄入。同 时,避免过硬、过热的食物刺激口腔。
2023
PART 04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颌骨骨髓炎可分 为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和非牙源性 颌骨骨髓炎,其中牙源性颌骨骨 髓炎最为常见。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感染通过根尖、牙周袋等途径进入颌 骨,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颌骨骨 髓炎的发生。
病因
牙源性感染是主要病因,如智齿冠周 炎、根尖周炎等。此外,颌面部外伤 、肿瘤、放射治疗等也可能导致颌骨 骨髓炎的发生。
如针灸、拔罐、中药等中医治疗方法 可以调节身体机能,缓解症状,促进 康复。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氧含量,改善 组织缺氧状态,促进炎症消退和伤口 愈合。
2023
PART 03
颌骨骨髓炎的预防与护理
REPORTING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 洁,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
增强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 好的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损伤
避免口腔外伤,如牙齿折断、 拔牙等,以防细菌侵入颌骨。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口腔感染症状,应及 时就医,避免炎症扩散至颌骨
。
护理方法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缓解患者疼痛。同时 ,可采用冰敷、热敷等物理疗法减轻疼痛 。
2018口腔颌面外科习题集
![2018口腔颌面外科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f2adf3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f.png)
口腔颌面外科习题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第四章牙及牙槽外科第五章种植外科第六章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七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第八章口腔颌面部肿瘤第九章唾液腺疾病第十章颞下颌关节疾病第十一章颌面部神经疾患第十二章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第十三章牙颌面畸形第十四章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第一章绪论【A型题】1.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B.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颈部疾病C.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某些颈部疾病D.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及某些颈部疾病的防治E.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唾液腺、颞下颌关节疾病的防治【X型题】2.在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学时,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A.作为医学的分支,必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具备全身观点B.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临床主诉和体征中探寻疾病的本质C.具备扎实的普通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口腔颌面外科学中D.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E.加强临床实践【简答题】3.简述口腔颌面外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参考答案}1.C2.ABCDE3.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部分,与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密不可分;同时,口腔颌面外科学又是医学科学的一部分,必须具备普通外科学、麻醉学、内科学、儿科学等有关临床各科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一些更专门的分科知识,如龈科学、耳鼻喉科学、整形外科学、肿瘤学等,必须掌握丰富而扎实的普通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A型题】1.颌面外科医生检查颌骨骨折患者的牙齿时,最重要的是了解A.牙有无松动及松动原因B.上下牙咬合关系是否正常C.牙列有无缺失D.牙齿有无叩痛E.牙龈瘘管及其走行方向2.颌骨肿瘤最容易出现的牙问题是A.颌骨上的牙齿松动、移位B.牙龈撕脱或坏死C.咬合关系错乱D.牙齿自发痛E.慢性牙髓炎3.张口度的测量是指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B.上、下前牙的切缘间的距离C上、下中切牙的切缘间的距离 D.上、下切牙之间的距离E.上、下颌骨之间的距离4.正常张口度的简易测量A.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B.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C.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末节的宽度D.被检查者食、中、无名指三指中节的宽度E.被检查者除拇指外的任意三指宽度5.临床上张口受限可分为A.1度B.2度C.3度D.4度E.5度6.上、下中切牙切缘间距在1Cm以内,称为A.轻度张口受限B.中度张口受限C.中重度张口受限D.重度张口受限E完全性张口受限7.上、下中切牙间距在1~2Cm左右,称为A.轻度张口受限B.中度张口受限C.中重度张口受限D.重度张口受限E.完全性张口受限8.对舌肌内病损临床检查通常选用A.双手双合诊法B.双指双合诊法C.B超,D.CT或核磁共振E.穿刺检查9.对口底病损的临床检查通常采用A.B超B.CT或核磁共振C.穿刺检查D.双指双合诊法E.双手双合诊法10.对腮腺的扪诊检查应选用A.双手双合诊法B.双指双合诊法C.三指平触诊D.双指提拉式扪诊E.单指扪诊11.对颌下腺及舌下腺的扪诊常采用A.双手双合诊法B.双指双合诊法C.三指平触诊D.单指扪诊E.双指提拉式扪诊12.穿刺检查最适用于A.深部实体包块的诊断B.深部囊性包块的诊断C.表面实体包块的诊断D.表面新生物的诊断E.浆液期炎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3.冰冻活检的标本切取后,应A.立即放入10%甲醛固定液中B.立即放入3%戊二醛固定液中C.立即放入75%酒精中脱水D.立即放入0.9%生理盐水中E.不作任何处理,尽快送病理科14.对颞下区深部包块的早期诊断,最佳的手段是A.切取活检B.穿刺活检C.CrD.B超E.放射性核素检查15.要判断口腔癌晚期有无全身转移,最佳的检查手段是A.全身CRB.MRIC.ECRD. D. C.AE.B超[B型题}16-18题备选答案A.张口度2.5-3.7Cm左右B.张口度2-2.5Cm左右C.张口度1-2Cm左右D.张口度1Cm以下E.牙关紧闭,完全不能张口16.轻度张口受限17.中度张口受限18.重度张口受限[C型题}A.99m TEB.1251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9.口腔内异位甲状腺20.颌骨恶性肿瘤A.CT检查B.磁共振检查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21.确定颞下区深部恶性肿瘤的侵犯边界22.明确腮腺恶性肿瘤是否侵及面神经[x型题}2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适用于A.颈动脉体瘤B.颈鞘浅面的转移性淋巴粘C颞面部血管瘤D.腮腺浅叶肿瘤E.血运丰富的恶性肿瘤24.口腔检查应遵循A.由前至后B由外及内C由浅入深 D.健、患两侧对比E.上、下部位对比25.口腔前庭检查应警惕艾滋病的早期口腔表现,常见体征有A.牙龈线性红斑B.口炎C白色念珠菌感染D.粘膜、牙龈新生物E.坏死性牙周炎26.检查、描述颞面部外形应包括A.左右对称否B.比例协调否C.有无突出和凹陷D.表情E.意识神态27.双手双合诊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检查A.舌肌内病损B.口底深在病损C.唇、颊部病损D.颌下区E.颈侧包块28.双指双合诊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检查A.舌肌内病损B.口底深在病损C.唇、颊部病损D.颌下区E.颈侧包块29.怀疑有以下哪些疾病时,需作听诊检查A.蔓状血管瘤B.海绵状血管瘤C.淋巴管瘤D.颈动脉体瘤E.颞下颌关节紊乱病30.颞下颌关节髁突动度检查,常采用A.关节区听诊法、B.外耳道指诊法C耳屏前扪诊法D.双手双合诊E.双指双合诊31.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时,可选用A.酸性物剌激定性测定B.酸性物剌激定量测定C.收集24小时自然分泌量D.某一时段的自然分泌量测定E.放射性核素扫描32.穿刺检查适用于A.表皮样囊肿B.腮裂囊肿C.海绵状血管瘤D.颈动脉体瘤E.脓肿33.细针穿刺适用于A.深在脓肿B.血管瘤C.实体肿瘤针吸活检D.囊性淋巴管瘤E.动脉瘤34.常用的活体组织检查方法有A.切取活检B.吸取活检C.切除活检D.钳取活检E.冰冻活检35.冰冻活检诊断常用于A.表浅恶性肿瘤B.深部恶性肿瘤C.唾液腺肿瘤D.颌骨肿瘤E.恶性淋巴瘤36.切取活检适用于A.位置表浅的溃疡型肿瘤B.位于皮下的小肿瘤C.浅表淋巴粘D.高度疑为恶性黑色素瘤E.血管瘤37.涂片检查常用于A.血管瘤内血液B.囊肿内的囊液C.脓肿的脓液D.溃疡面分泌液E.口腔内唾液38.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外科检查中多用于A.颈部肿块B.下颌下区肿块C.颌骨内肿块D.颞下区肿块E.腮腺肿块39.超声检查的目的A.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B.判断是囊性还是实性肿块C.明确肿块的良恶性D.仅为肿瘤良恶性提供信息E.确定肿块与邻近重要血管的关系40.X线造影检查可用于A.腮腺良性肿瘤B.腮腺恶性肿瘤C.舌下腺恶性肿瘤D.海绵状血管瘤E.颌下腺导管阳性粘石41.X线造影检查可用于A.颌下腺导管阳性粘石B.颌下腺导管阴性粘石C.毛细血管瘤D.腮裂囊肿E.腮腺舍格伦综合征【填空题】42.下颌下淋巴粘群,位于____三角内,主要收钠来自颊、鼻侧、上唇、下唇外侧、舌尖、舌侧、________、牙龈、________部和下淋巴粘输出管,然后汇入颈____淋巴粘________群。
《口腔组织病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第十四章:颌骨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第十四章:颌骨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e1bc41c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1.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四章颌骨疾病
一、颌骨骨髓炎
是指发生于颌骨、骨质及骨髓的炎症,常与颌面部软组织炎症同时存在。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临床上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1.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感染初期,骨髓腔内血管扩张、充盈,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2.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组织及骨髓腔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形成肉芽组织。
骨陷窝空虚,形成无结构的死骨。
3.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Garré骨髓炎。
好发于青少年,下颌骨比上颌骨多见,特别是下颌后区。
表现为无痛性颌骨肿胀,质地坚硬,表面黏膜和皮肤色泽正常。
X线表现为特征性的密质骨的肥厚,在骨密质外有不规则的骨质增生,形成双层或多层骨密质,骨髓腔内可有点状破坏。
骨膜下反应性新骨形成为本病的特点。
镜下见在密质骨的表面,新生骨小梁与骨面垂直,互相呈平行排列,周围有成骨细胞围绕。
骨小梁之间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伴有散在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慢性局灶硬化性骨髓炎:又称致密性骨髓炎
1)特点:病变区骨小梁比周围正常骨组织致密。
骨髓腔窄小,腔内有纤维组织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2)多发生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区。
3)X线:圆形界限清楚阻射区。
5.结核性骨髓炎:可形成冷脓肿、瘘管。
①骨髓腔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
②由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炎症细胞形成上皮样结节细胞。
③结节中心常见干酪样坏死,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④X线:颌骨膨胀.边缘模糊.不整齐.下颌骨形成囊肿样腔洞,有时可见死骨形成。
口腔医师- 颌骨疾病 练习题及答案
![口腔医师- 颌骨疾病 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b3e6f85f0e7cd185253694.png)
口腔医师- 颌骨疾病练习题及答案一、A11、颌骨骨髓炎X线呈“虫蚀状”低密度区的病理基础是A.骨膜增生,骨膜加厚B.骨组织增生,骨小梁增粗C.骨组织吸收,骨小梁结构不清D.死骨形成,肉芽组织充填E.新骨形成,骨小梁不规则【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颌骨骨髓炎X线呈“虫蚀状”低密度区的病理基础:主要病理表现为伴有明显骨吸收和死骨形成的化脓性病灶,死骨主要表现为骨细胞消失,骨陷窝空虚,骨小梁周围缺乏成骨细胞,骨小梁结构不清。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
【该题针对“第四单元颌骨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2、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不包括A.临床发生于婴幼儿B.牙龈肿胀、颌骨肿大C.病变主要由朗格汉斯细胞组成D.含有嗜酸性细胞E.含有泡沫细胞【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骨嗜酸性肉芽肿一般是指局限于骨的组织细胞增殖症,属于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一种类型。
溶骨病损内含有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累积,好发年龄为青少年,好发部位为颅骨,肋骨、脊柱、肩胛骨等。
3、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包括A.嗜酸性肉芽肿、汉-许-克病B.嗜酸性肉芽肿、勒-雪病及朗格汉斯病C.嗜酸性肉芽肿、汉-许-克病及勒-雪病D.汉-许-克病、勒-雪病E.嗜酸性肉芽肿、汉-许-克病及朗格汉斯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近年来证实本病是朗格汉斯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性疾病。
因此称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或朗格汉斯细胞病。
根据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表现为骨嗜酸性肉芽肿、汉-许-克病及勒-雪病三种类型。
4、家族性巨颌症的临床病理不包括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B.临床仅发生于青年C.表现为颌骨对称性肿大D.富于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代替骨组织E.弥漫分布的多核巨细胞【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巨颌症又称家族性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家族性颌骨多囊性病,是一种良性、具有自限性的疾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0b6833ac0242a8956bece49e.png)
第一章名词解释1.外间充质2.鳃弓3.咽囊4.口凹5.口咽膜6.融合7.联合8.原腭9.奇结节10.Meckel 软骨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2.腭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3.舌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参考答案第二章名词解释1.原发性上皮带2.牙板3.上皮隔4.上皮根鞘5.颈环6.釉结7.缩余釉上皮8.引导管问答(思考)题1.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2.牙胚包括哪几部分.各形成哪种牙体组织?3.何谓成釉器中间层?有哪些功能?4.牙胚发育异常可导致哪些牙齿形态和数目的异常? 5.牙硬组织基质形成及矿化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第三章名词解释1.球间牙本质2.前期牙本质3.修复性牙本质4.继发性牙本质5.管间牙本质6.管周牙本质7.罩牙本质8.透明牙本质9.(牙本质)透明层10.托姆斯粒层11.死区问答(思考)题1.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2.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3.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4.釉质中蛋白的种类及意义。
5.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7.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参考答案第四章名词解释1.点彩2.主纤维3.上皮剩余4.束骨5.(牙槽骨)穿通纤维问答(思考)题1.牙龈、牙周膜各有哪几组主纤维束?名称及功能如何?2.何谓结合上皮?结合上皮的形态特点及其与牙结合的方式如何?临床意义如何? 3.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4.牙周膜中的细胞种类及其功能。
5.龈谷的所在部位及其病理意义。
参考答案第五章问答(思考)题1.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2.口腔黏膜的功能。
3.口腔黏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有何区别?4.试述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的不同点。
5.口腔黏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黏膜病的关系。
6.口腔黏膜基底膜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第六章问答(思考)题1.比较三种大唾液腺组织学结构的差别;2.比较浆液细胞与黏液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特性的差别; 3.比较闰管细胞与纹管细胞形态和功能特性的差别; 4.涎腺上皮细胞再生的组织学表现。
第十四章_颌骨疾病1
![第十四章_颌骨疾病1](https://img.taocdn.com/s3/m/c463bdf004a1b0717fd5dd9b.png)
3
颌骨骨髓炎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 肉芽肿性炎症:结核、梅毒、放射菌
4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acute suppurative ostemylitis of jaws)
临床特点: 起病急骤,局部与全身症状明显,严重者 可并发败血症、颅内感染等。出现局部剧痛, 多个牙松动,发生于下颌者,下唇麻木。若炎 症侵犯咀嚼肌时,张口受限。发生于上颌者, 可并发上颌窦炎。全身有高热、白细胞计数增 高等。
5
急性下颌骨骨髓炎:下颌牙龈发红,有浮肿性肿胀, 从牙龈沟处排脓,并有出血。 6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病变发展的病理改变:
①炎性渗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②新骨形成: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时,骨膜受刺 激有新骨形成; ③死骨形成:当骨膜被脓肿剥离时该部骨质失 去骨膜的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
7
8
9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
23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24
临床特点:
常见于青少年,发展慢,病程长,青春期后可停 止,也可缓慢发展;上颌骨多见;颜面部不对称。
X 线可根据病变区组织成分的不同而有不同表 现:1.病变区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囊性透影区; 2.若细的骨小梁较多,则呈现磨砂玻璃样; 3.如病变中纤维组织转变为骨样组织,且钙化程度 不同,则成斑块状的密度增高区。
16
从左下颌角部到下颌支处可见增生与破坏影像同时存在。
17
慢性硬化性颌骨骨髓炎:从56D颊侧到7D牙槽部有压痛并伴有轻度红肿。
从56D颊侧到7D牙槽部有压痛并伴有轻度红肿。18
颌骨疾病—颌骨的非肿瘤性疾病(口腔组织病理)
![颌骨疾病—颌骨的非肿瘤性疾病(口腔组织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786a6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4.png)
20
勒-雪病
➢ 为急性播散型 ➢ 发病多为3岁以内的婴幼儿,病程为急
性或亚急性 ➢ 可广泛累及内脏器官,病情较重,预后
欠佳
21
颌骨的非肿瘤性疾病——小结
➢ 巨颌症 ➢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纤维结构不良)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22
13
嗜酸性肉芽肿
➢ X线可见溶骨性破坏或呈穿凿性破坏,边界不清楚
14
病理表现
➢ 病变主要由朗格汉斯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和其它炎症细胞组成
➢ 朗格汉斯细胞胞浆境界不清,嗜酸性, 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折叠呈分叶状,有 明显核沟,有时可见同类细胞的多核巨 细胞
15
16
➢ 郎格汉斯组织细胞成片增生,夹杂散在的嗜酸 性粒细胞
➢ 可以单发或多发,侵犯骨、淋巴结、皮肤及 其他器官
➢ 包括: • 嗜酸性肉芽肿 似,但临床表现和预后 不同
12
嗜酸性肉芽肿
➢ 慢性局限型 ➢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见 ➢ 病变多发于骨内,颅骨、下颌骨、肋骨是
最常受累部位
➢ 通常为单骨性损害,口腔病变常见于下颌 骨和牙龈,表现为牙龈肿胀、溃疡、颌骨 肿大、疼痛及牙齿松动
➢ 早期病损含丰富成纤维细胞,且常呈漩涡状,骨 很少,随着病损发展,骨量增加而细胞和纤维成 分减少
➢ 病损周边部与正常骨无明显分界线
10
低倍镜观: 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和不规则骨小梁 构成,骨小梁纤细,排列无定向
高倍镜观: 病变骨小梁周围无成排的成骨细 胞,有时可见破骨细胞(箭头)
11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多灶性出血灶及少量炎症细胞
5
➢ 纤维组织增生伴血管扩张,出血,有多核 巨细胞围绕血管分布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298bc47f524ccbff0218467.png)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总学时:96 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48学分: 4.5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包括口腔组织胚胎学及口腔病理学两部分,口腔组织胚胎学研究口腔颌面部各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及其机制,以及其形态结构与相关功能的改变;口腔病理学通过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形态改变,以阐明疾病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从普通医学学习过渡到口腔医学学习的必修课程,是口腔医学临床对疾病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2学时)教学内容:1.1神经嵴的分化、鳃弓和咽囊1.2面部的发育1.3腭的发育1.4舌的发育1.5唾液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教学要求:1.掌握面部发育过程、腭部发育过程、舌的发育过程。
2.理解神经嵴的分化、鳃弓和咽囊的发育和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
面部发育异常和腭部发育异常。
3.了解涎腺及口腔粘膜的发育。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二章牙的发育(4学时)教学内容:2.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2.2牙体组织的形成2.3牙的萌出和替换教学要求:1.掌握成釉器的发育,牙乳头,牙囊,牙板的结局。
2.理解牙本质、牙釉质、牙根的形成。
3.了解牙髓、牙周组织的形成和牙的萌出时间和替换次序。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牙体组织(6学时)教学内容:3.1釉质3.2牙本质3.3牙髓3.4牙骨质教学要求:1.掌握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组织学结构。
2.理解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的理化特性。
3.了解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的临床意义。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四章牙周组织(2学时)教学内容:4.1牙龈4.2牙周膜4.3牙槽骨教学要求:1.掌握牙龈表面解剖、牙周膜的组织结构和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
口腔医学考研-352口腔综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精讲 讲义
![口腔医学考研-352口腔综合《口腔组织病理学》考点精讲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05d9e98ed630b1c58eeb569.png)
◆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横面裂
◆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斜面裂
◆侧鼻突与中鼻突之间未联合或部分联合—侧鼻裂
【经典试题】
1.面突的融合 <名词解释 >
(同济大学 2010年考研口腔综合真题)
2.面部发育畸形发育时期主要是在( )
A.胚胎第 6-7周 B.胚胎第 8-9周 C.胚胎第 10周
【本课程应试特点】 1.占综合总分值的 20%左右。 2.常考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问答等 3.形态学,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知识点较多,考点分散,要记忆的内容多。各组织的基本组织结 构、重点疾病的病理变化。 【复习对策】 ●了解课程框架。 ●结合临床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掌握特征,归纳总结。 ●历年真题,寻找规律。
— 4—
【经典试题】
腭部的发育主要由( )
A.上颌突和球状突而来 B.侧腭突和上颌突而来
C.中鼻突和球状突而来
D.前腭突和侧腭突而来
(武汉大学 2011年考研口腔综合真题)
第四节 舌的发育
【考试要点】 ◆舌的发育过程 ◆常见的发育异常 一、舌的发育过程 ◆舌发育自第一、二、三鳃弓形成的隆起。 ◆胚胎 4周,第 1、2腮弓形成 3个隆起。
牙胚的组成: 成釉器 口腔外胚层 牙釉质 牙乳头 外胚间充质 牙髓、牙本质
— 6—
牙 囊 外胚间充质 牙骨质、牙周膜 、固有牙槽骨 一、成釉器的发育 ◆蕾状期 ◆帽状期 ◆钟状期 (一)蕾状期 胚胎 8周: ◆牙板定点末端上皮细胞增生成花蕾状 ◆上皮细胞未分化,类似于基底细胞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未明显分化 ◆上皮下方、周围外胚间叶细胞增生 (二)帽状期 胚胎 9-10W 周 ◆成釉器:外釉上皮层
卫健委四种颌骨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卫健委四种颌骨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34b11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5.png)
下颌骨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下颌骨位居面下1/3,位置突出,易受到打击致伤,道路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
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部骨折40%~60%左右。
由于下颌骨承托下颌牙列,参与构成咬合系统,同时还参与颍下颌关节的构成,且是颌面部唯一能动的大骨,因此伤后对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影响较大。
二、适用范围下颌骨骨折。
三、诊断(-)骨折分类1,按骨折性质分类①青枝骨折:骨裂或皮质骨折裂,但骨连续性完好;②闭合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完好,骨折呈封闭状态;③开放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损伤,骨折部位与外环境直接相通;④简单骨折:骨折单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⑤复杂骨折:在下颌骨多个区域发生骨折,有明显移位;⑥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骨碎裂,常伴有明显移位;⑦骨折骨缺损:骨折伴骨缺损及移位。
2.按骨折部位分类分为镰突骨折(骨折线位于或延伸至乙状切迹以上)、喙突骨折、升支骨折、下颌角骨折(磨牙平面向后水平延伸线与第二磨牙远中垂线之间的骨折)、下颌体骨折(须孔后和下颌角前区域骨折)、须正中及须旁骨折(须孔之前)、牙槽突骨折。
3.按骨折线方向分类分为有利型骨折和不利型骨折。
前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垂直;后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平行。
(二)临床表现与专科检查1.骨折部位肿胀、疼痛2.软组织撕裂、血肿和淤斑3.牙齿松动和骨擦音下颌骨骨折时,常合并牙外伤导致牙齿松动,当将双手拇指放在牙列上,其他手指放在下颌骨下缘,双手做相反方向轻微运动时,可在骨折部位探知骨擦音和骨异常动度。
4.咬合关系改变咬合关系的改变高度提示存在下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下颌骨骨折、颍下颌关节损伤均有可能引起咬合关系改变。
双侧下颌角或踝突骨折可导致后牙早接触或前牙开合;前牙牙槽突骨折或须旁骨折移位可导致后牙开合;同侧下颌角和须旁骨折可导致单侧开合;下颌正中和踝突骨折,同时下颌后部骨关节外展移位,可导致后牙反合。
5.下唇麻木、感觉异常或迟钝外伤后下牙槽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往往是下颌骨在下颌孔远心端出现骨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临床上,大部分发生在下颌角、体部和须部的非移位性骨折通常不会导致下唇麻木。
口腔执业医师习题-颌骨疾病
![口腔执业医师习题-颌骨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cf9f95594b35eefdc8d333cf.png)
口腔执业医师习题-颌骨疾病一、A11、以下哪项是一种具有遗传学基础的散发性骨疾病,还可作为McCune-Albright 综合征的表征之一A、朗格汉斯细胞病B、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C、肉芽肿性唇炎D、纤维结构不良E、毛状白斑2、纤维结构不良单骨性病变较多见,常累及以下哪个部位的骨A、颌骨B、肱骨C、耻骨D、盆骨E、肋骨3、以下哪项为以前所述的组织细胞增生症XA、McCune-Albright综合征B、纤维结构不良C、巨细胞肉芽肿D、慢性唾液腺炎E、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以下哪项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分类A、纤维结构不良B、巨细胞肉芽肿C、勒-雪病D、McCune-Albright综合征E、骨巨细胞瘤5、以下哪项疾病的特点是一组含多核巨细胞的颌骨病变,多数为非肿瘤性、修复性疾病,单纯刮治即可治愈,很少复发A、嗜酸性肉芽肿B、骨巨细胞瘤C、汉-许-克病D、巨细胞肉芽肿E、勒-雪病6、目前国外多数学者将发生于颌骨的巨细胞肉芽肿与骨巨细胞瘤合称为A、颌骨纤维性变B、颌骨巨细胞病变C、颌骨结核病D、颌骨嗜酸性腺瘤E、颌骨巨细胞鳞癌7、放射性骨髓炎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开口受限B、口臭明显C、瘘管形成D、死骨暴露E、刀割样疼痛8、放射性骨髓炎病理变化错误的是A、成人较儿童对放射线更为敏感B、发生率与放射量的大小有关C、骨小梁边缘仍可见骨的沉积线D、早期层板骨纹理结构粗糙E、后期层板骨结构消失或断裂9、能够引起放射性骨坏死的临界剂量值A、40GyB、50GyC、60GyD、70GyE、80Gy10、临床表现为局部间断性疼痛,牙龈和周围软组织有瘘管形成,口臭明显,死骨暴露,为以下哪种疾病A、放射性骨髓炎B、结核性骨髓炎C、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D、慢性化脓性骨髓炎E、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1、结核性骨髓炎A、多见于儿童B、不发生骨折C、仅下颌骨发生D、不易引起化脓性感染E、不能形成脓肿、瘘管12、结核性骨髓炎说法错误的是A、可形成脓肿B、无死骨形成C、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D、结节中心常见干酪样坏死E、镜下见骨髓腔内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13、下列有关Garre'骨髓炎描述正确的是A、好发于老年人B、病程发展迅速C、上颌骨比下颌骨多见D、表面黏膜和皮肤色泽红肿E、又称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14、不属于Garre'骨髓炎镜下可见A、有成骨细胞围绕B、骨膜下反应性新骨形成C、新生骨小梁与骨面垂直D、骨小梁之间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E、伴有散在的淋巴细胞和T细胞浸润15、下列关于Garré骨髓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B、Garré慢性非化脓性硬化性骨髓炎C、骨化性骨膜炎D、多见于颌骨肿瘤的骨质病变E、是一种骨膜炎症反应的慢性骨髓炎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具有遗传学基础的散发性骨疾病,可分为单骨性和多骨性,还可作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的表征之一。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cf4258b561252d380eb6efa.png)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400010课程名称:口腔解剖生理学学分:5总学时:80学时理论学时:80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系统解剖学适应专业:口腔医学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一、课程在培育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依照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及培育目标,本课程要为后续的专业临床课奠定良好的形态学和性能学基础。
二、课程大体要求1.大体理论和大体知识:把握口腔牙、牙合、颌、颅的系统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规律、口腔功能与临床相结合;并适当介绍本门学科国内外的新进展;2.大体技术:(1)自学能力:教师上课时分成牙体解剖生理、口颌系统的解剖生理和口腔功能三部份内容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地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2)大体技术:把握实验方式、培育实验操作、画图能力;写出正确的实验报告;(3)外语:讲课时给部份外语单词,要求同窗把握并作为考核内容;提供外文资料及参考书供同窗参阅;可能条件下将部份或全数利用英语原版教材。
三、学时安排四、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纳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成绩组成:理论考试80%,实验和平常成绩20%。
五、课程大体内容绪论[目的要求]熟悉和把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和任务;和学习的大体观点、大体方式;进展史等。
[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和任务;和学习的大体观点、大体方式、进展史等;[教学方式] 教学法[教学手腕] 多媒体教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学[目的要求]把握牙体的形态、生理功能、牙的演化、发育及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关系;[讲课时数] 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牙的演化了解牙体形态的演化学说,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牙附着在颌骨的方式及牙替换的次数;第二节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通过学习,把握牙的组成、牙的分类及牙的功能;第三节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记录把握临床牙位记录法、熟悉牙萌出的特点、时刻和顺序;第四节牙体一样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把握以下名词概念:中线、牙体长轴、接触区、线角、点角、轴面角、外形高点、牙体三等份;熟悉牙冠各面的命名和牙冠表面标志:唇(颊)面、舌面、近中西、远中面、合面、切嵴;牙尖、结节、轴嵴、边缘嵴、三角嵴、颊颈峪、横嵴、斜嵴、舌面隆突、窝、沟、点隙;第五节牙体外形1.把握牙冠、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2.着重介绍恒牙部份,要求把握各恒牙的位置、数量、形态特点、牙根数量同组牙的区别点及各恒牙的应用解剖;3.熟悉乳牙的数量、特点及其应用解剖;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第六节牙髓腔解剖1.把握髓腔概述、恒牙的髓腔形态及乳牙髓腔形态;2.把握髓腔形态的变异及髓腔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骨的坏死
14
纤维组织增生,新骨形成
15
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 chronic osteomyelitis with proliferative periostitis
又称Garre骨髓炎,一种伴明显骨膜炎症反 应的慢性骨髓炎亚型。 病因:感染持续存在;细菌毒性弱;机体抵抗 力强;滥用抗生素。
58
59
60
61
CathepCsDin1aD
62
S-100
63
Birbeck颗粒
64
Birbeck颗粒
65
预后:
治疗采用刮除及小剂量放疗均可取 得良好效果;
但若患者为小儿,则必需检查有无 其他病变以除外汉-许-克病及勒-雪 病。
66
(2)汉-许-克病 (Hand-Schuller-Christian disease)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少见)
上颌骨 出生后2-3周 腭 黏膜外伤 X线:虫蚀状密度减低区
5
6
急性下颌骨骨髓炎:下颌牙龈发红,有浮肿性肿胀,
从牙龈沟处排脓,并有出血。
7
病理改变:
①炎性渗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②新骨形成: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时,骨膜受刺 激有新骨形成; ③死骨形成:当骨膜被脓肿剥离时该部骨质失 去骨膜的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
骨髓间充质细胞
牙周膜
52
表二:镜下与骨化纤维瘤不同点:
骨化纤维瘤
纤维结构不良
可见成骨细胞,未见纤 未见成骨细胞,见纤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维性化骨
性化骨
骨小梁圆形、条索状
骨小梁形态多样
相对缺乏血管
血管丰富
局限性
弥漫
有包膜,表面光滑,界 限清楚
无明显界限
53
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8
9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of
jaws)
较多见,可由急性期治疗不当,或由于牙感 染引起。
临床表现:上多个牙松动及牙周溢脓,•相 应的面部有炎症浸润块,瘘管流脓,有不同程度 的开口受限。当瘘管堵塞时,炎症可急性发作。 可有病理性骨折。 X线
肉眼:界限清楚,有包膜
早期无症状
剖面黄白色,实性
颌骨膨隆
镜下:纤维结缔组织 富含成纤维细胞 钙化结构多样 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
X线 界限清楚、单房性 密度减低区
JTOF:细胞丰富,带状类骨质, 中央区域可见不透光区
骨小梁相互吻合成网状,
周围成骨细胞
• 生物学行为:
JPOF:沙瘤样骨小体,可相互融合
可持续生长
68
鉴别诊断: 嗜酸性肉芽肿
(osteomyelitis of jaws)
概念: 颌骨骨髓炎是指发生于颌骨骨膜、骨质和骨
髓的炎症 常见病原菌:
化脓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 菌为主)通常是混合性细菌感染;结核杆菌、螺旋 体等特异性感染 感染途径: 牙源性感染
非牙源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
3
颌骨骨髓炎
类型: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伴增生性骨膜炎 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 结核性骨髓炎 放射性骨髓炎
颌骨疾病
1
本章内容
掌握:各型颌骨骨髓炎的病理变化;骨纤维异常 增生症和骨化纤维瘤的区别、巨细胞肉芽肿和骨 巨细胞瘤的区别、家族性巨颌症、组织细胞增生 症X(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表 现。
熟悉:颌骨骨髓炎的病因。 了解:上述颌骨病的临床表现,骨肉瘤和转移性肿
瘤的临床表现。
2
第一节 颌骨骨髓炎
又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或郎格汉斯细 胞病,包括嗜酸性肉芽肿、汉-许-克病 及勒-雪病。可以单发或多发,侵犯骨、 淋巴结、皮肤及其他器官。此三者的组织 病理相似,但临床表现和预后不同。
54
骨嗜酸性肉芽肿
(eosinophilic granuloma)
慢性局限型;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见;
病变多发于骨内,颅骨、下颌骨、肋骨是最常受 累部位;
有关 好发部位:下颌第一磨牙常受累,少数见于第二磨牙或前
磨牙根尖区,牙拔除后,病变遗留于颌骨内。
致密性骨炎可视为一种防御性反应,与健康无害,无需治疗。
21
本病多见青年人,无任何症状及体症,相应 的牙常有大的龋环,此时由于牙髓感染而发 生轻度疼痛。
X线:骨硬化局限于一个牙或两个牙的根尖 区,可为圆形界限清楚的阻射区,与其周围正 常骨的骨小梁形成鲜明的对比。
41
临床特点:
常见于青少年,发展慢,病程长,青春期后 可停止,也可缓慢发展;上颌骨多见;颜面部不 对称。
X线可根据病变区组织成分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1.病变区纤维成分较多,则显示囊性透影区; 2.若细的骨小梁较多,则呈现磨砂玻璃样; 3.如病变中纤维组织转变为骨样组织,且钙化程度
不同,则成斑块状的密度增高区。
29
结核性骨髓炎
含有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以局灶性、 结节性肉芽肿结构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增殖 性炎症。
包括结核、梅毒、放线菌病等。
30
31
放射性骨髓炎
又称颌骨的放射性骨坏死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 疗的严重并发症。 发病率较高,•与放射量的大小有 关。
临床上发病多在放疗后0.5~3年之内,症状为局部间 断性疼痛或深部持续性剧痛,开口受限,口臭,•有瘘管 形成,死骨逐渐暴露,周界不清,也不易分离,全身症状 可表现为衰弱、消瘦、贫血等。
成)——吸收区纤维组织增生,含铁血黄 素沉积(棕色瘤)
40
纤维结构不良 (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是一种良性自限性但无包膜的病损,其特点为骨内 纤维组织增生取代正常骨组织。
病因:非肿瘤性骨发育异常,GNAS1基因突变,骨髓间充质
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 临床表现:
受累骨缓慢性增大 单骨性:多见,常累及颌骨 多骨性:少见,累及头颈部,伴色素沉着和女性性早 熟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
形成具有反转线的小梁结构
完整切除
一般无复发
49
50
51
鉴别诊断
X线 临床特点 病理学改变 生物学行为 组织发生
纤维结构不良
骨化纤维瘤
界限不明显 磨玻璃样
平均年龄25岁 女性多见 上颌多见
界限清楚 单房性 可 见不透光区
平均年龄20岁 女性多见 下颌多见
表二
自然停滞 可复发、恶变
可持续生长 完整切除,一般无复发
46
47
附:骨化纤维瘤(ossifying fibroma,OF)
两种组织学变异型:
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瘤(JTOF) 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JPOF)
临床表现:
10-39岁,经典型35岁,女性多见;下颌后部 JTOF:8.5-12岁;上颌 JPOF:20岁;鼻旁窦骨壁
48
病理变化:
临床联系:
22
从左下颌角部到下颌支处 可见增生与破坏影像同时存在。
23
慢性硬化性颌骨骨髓炎:从左下颌角到下颌支处有 棉花状的密度减低区和密度增高区混同存在的影像。
24
慢性硬化性颌骨骨髓炎(Garré骨髓炎):从左颊部 到下颌角处有轻度发红、发热、疼痛,呈硬板样肿胀。 25
慢性硬化性颌骨骨髓炎:从56D颊侧到7D牙槽部有压痛并伴有轻度红肿。
质软
镜下:纤维结缔组织
血管丰富 管周嗜酸性物质袖口状沉积
成纤维细胞 多核巨细胞 陈旧出血 炎细胞浸润 后期新骨形成
37
病变后期新骨形成 38
•病变后期纤维成分增多,并有成骨现象
39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临床:甲状旁腺素(PTH)分泌亢进——溶 骨——高钙血症——肌力低下——肾结石
诊断三要素:肾结石、高血钙及骨病变 病理:初期骨改建亢进(骨吸收及骨形
42
43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肿胀范围从右颊部到颌下部,皮肤正常无压痛,可触及硬性颌骨膨隆。
肿胀范围从右颊部到颌下部,皮肤正常无压痛,可触
及硬性颌骨膨隆。
44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右下颌磨牙区牙槽嵴颊侧膨隆,粘
膜正常无压痛。
45
病理特点
纤维组织代替其正常骨,成纤维细胞分化较好; 骨小梁形态不一、粗细不等,排列紊乱,呈C形、 O形或V形,骨小梁周围缺乏成骨细胞,可见纤 维组织直接化骨; 早期病损含丰富成纤维细胞,且常呈漩蜗状,骨 很少,随着病损发展,骨量增加而细胞和纤维成 分减少; 病损周边部与正常骨无明显分界线
为慢性播散型,易发生于3岁以上 的儿童,男性多见。一般发病迟缓,病 程较长,常为多骨性或骨外病变。本病 的三大特征:颅骨病变、突眼和尿崩症。 一般认为发病越早其预后越差。
还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较 少
67
(3)勒-雪病 (Letterer-Siwe disease)
为急性播散型,发病多为3岁以内 的婴幼儿,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可广 泛累及内脏器官,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朗格汉斯细胞大量增殖,较多异型核和 核分裂像,无泡沫细胞。
病原菌潜伏于骨质及骨膜下,刺激骨膜增 生,•新骨形成,并发生骨硬化性病变。
临床特点:多见于身体健壮的男性青年,炎症性 症状不明显,下颌骨比上颌骨多见,表现无痛性 颌骨肿胀,质地坚硬,病程发展缓慢 。
16
X线
密质骨肥厚, 双层或多层骨
密质,骨髓腔内点状破坏
17
镜下: 骨膜下骨密质表面有许多反应性新骨
良性,具有自限性 仅发生于儿童,男多于女 主要侵犯下颌骨,多见下
颌角区;颌骨对称性肿大, 下颌牙槽突膨胀 发生于上颌,侵犯眶底, 眼球抬高,巩膜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