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004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自考网整理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B)3-102
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C)1-4
A.《说文解字》B.《劝学篇》
C.《孟子·尽心上》D.《进学解》
3.美国教育史家孟禄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属于典型的(C)1-13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4.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泛智教育思想”出自(B)1-40
A.《康德论教育》B.《大教学论》
C.《理想国》D.《雄辩术原理》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1-41
A.赫尔巴特B.杜威
C.康德D.夸美纽斯
6.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的观点属于(D)1-44
A.文化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D.实验教育学
7.在一定的社会中,对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B)2-70
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
C.生产力水平D.社会文化
8.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以保持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性。
这种文化传输方式是(C)2-80
A.文化传播B.文化保存
C.文化传递D.文化交流
9.认知发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3-94
A.皮亚杰B.霍尔
C.埃里克森D.柯尔伯格
10.社区教育的实质是(D)9-322
A.社区环境与教育环境的统一B.教育的生活化与生活的教育化的统一
C.社区服务与教育服务的统一D.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11.罗杰斯提出的教学模式是(D)7-254
A.教学最优化模式B.发现—探究教学模式
C.合作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2.古罗马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校是(B)4-133
A.文艺学校和文法学校B.文艺学校和游乐学校
C.修辞学校和游乐学校D.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
13.美国第一个学制系统是(C)4-138
A.“六三三学制”B.“五三三学制”
C.“八四四学制”D.“五四二学制”
1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包括(B)4-158
A.幼儿园和小学阶段B.小学和初中阶段
C.初中和高中阶段D.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15.认为智力因素主要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组成的学者是(A)6-221
A.斯皮尔曼B.斯滕伯格
C.帕金斯D.吉尔福德
16.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危机期”是指(B)8-304
A.童年期B.少年期
C.青年初期D.青年晚期
17.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D)8-277
A.教材和学生B.教师和教材
C.学生和课程D.教师和学生
1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8-286
A.教书育人B.传授知识
C.关心学生D.因材施教
19.建立民主型家庭关系主要取决于(A)9-318
A.家长B.子女
C.学校D.社会
20.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B)1-37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
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57
答: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
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22.教育内容6-197
答: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所要完成的项目及其过程。
它既是教师教的项目和过程,也是学生学的项目和过程。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如从形式上看就是所谓的“课程”。
不过,这一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
教育内容如从内容的角度看,就是指教育所要进行的价值观、心智、体能等方面的培育等等,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德、智、体、美诸育。
23.双轨制4-139
答:
双轨学制把学校系统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教育,以便成为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科学研究和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人才,属于精英教育范畴。
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学坐读完初级小学之后,不允许进入文法中学或公学,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适合生产需要的工人。
24.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5-169
答: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
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等。
25.学校教育1-8
答: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60
答: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特别是人才培养规格的设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7.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
4-129
答: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文化因素
(4)喜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因素
(5)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传统
(6)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
28.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5-191
答: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9.简述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
6-234
答: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30.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8-297
答:
(1)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能力
31.简述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9-316
答:
(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32.试论述教育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3-110
答: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综上所述,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上是起主导作用的。
教育只有真正掌握青少年心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使得全部教育措施都能起到促进他们发展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3.案例:
为了通过实践锻炼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S中学决定在高一年级开展一次为期三天的“学工”活动。
A班班主任L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来到实习车间,做了简单分组安排,并告诉班长注意不要让同学们违反纪律,而后因家中有急事就离开了同学们。
接下来的三天,各种事情接连发生,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要干啥,有同学因不懂操作规程弄坏了仪器,有同学因操作不慎受伤住院,甚至有同学逃离实习车间而去网吧打游戏。
实习即将结束的当天下午,L老师才匆匆赶来。
在听了班长的汇报后,匆忙评出了这次活动的优秀个人。
但是,全班同学对于这次活动意见很大,有同学把对班主任的意见用书面材料汇报到学校。
在高一年级“学工”实践活动学校总结会上,与会老师普遍认为L老师在这次“学工”活动中擅离班级,组织领导不力,指导帮助不够,总结评价草率,要求L老师写出书面检查。
试分析说明S中学在这次“学工”实践活动中运用了哪种教育方法,并结合该案例分析说明运用这种教育方法对教师角色的具体要求。
7-272
答:
S中学在这次“学工”实践活动中运用了实践法的教育方法。
实践法是通过实际锻炼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以及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等教育方法的集合。
运用这种教育方法对教师角色的具体要求包括:
(1)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3)教师是活动的鼓励者和评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