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9142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8b7f4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a.png)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1.水源地环境卫生指标
包括水源地周边环境的卫生状况,山洼地等地势因素对水源的影响等,如(1)饮用水源地的地表水、地下水中总大肠菌群和大肠菌数量;(2)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卫生整治状态;
(3)饮用水源地的区域环境污染程度。
2.取水工程及应急预案指标
包括取水工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卫生要求,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如(1)取水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2)取水管道是否清洗消毒;
(3)进水口是否设置防护措施;
(4)饮水源的应急预案是否制定并得到落实。
3.处理工艺及设备指标
包括水处理工艺及处理设备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如
(1)水处理设备的清洗保养状况;
(2)滤芯、树脂及消毒设备更换周期和清洗消毒周期;
(3)水处理出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4)消毒剂使用是否符合标准。
4.供水管网指标
包括水管道材质、管道口径、管道布局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
(1)管道是否存在老化、损坏、渗漏等情况;
(2)管道口径是否符合需求;
(3)管网是否经过卫生保洁。
5.供水单位管理指标
包括饮水单位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是否建有水质检测实验室、是否定期检测水质等,如
(1)饮用水厂、自来水公司是否有专业技术人员;
(2)水质检测实验室是否能够准确检测。
(3)消毒剂使用与管理是否规范。
6.饮用水卫生状况指标
包括饮用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存在蓝绿藻、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如(1)饮用水是否存在异味、异色、浑浊、沉积物等问题;
(2)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受限的有害物质;
(3)饮用水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9d190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1.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估农村地区饮用水供应系统的安
全性和水质情况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
得安全、清洁、健康的饮用水,保障其身体健康。
下面将对农村饮水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1.饮用水源地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
水源地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等。
2.饮用水源供应能力评价指标:评估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包括水源
的水量、供水管网的输水能力等。
3.饮用水处理设施与工艺评价指标:评估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工
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等,包括水质检测设备、消毒设备等。
4.饮用水管网安全评价指标:评估供水管网的完整性、密封性、水质
状况等,包括供水管道的材质、管道使用年限等。
5.饮用水达标率评价指标:评估饮用水的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包括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供水管网水质达标率等。
6.饮用水供应保障率评价指标:评估供水系统的供水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供水设施的完善程度、供水中断的频率和时长等。
7.饮用水安全意识和管理评价指标:评估农村居民对饮用水安全问题
的知识和意识,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居民参与水源保护的
意愿和行动等。
8.饮用水安全监测评价指标:评估水质监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监测频率,包括水质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以上是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细化。
通过对这些评价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农村地区饮用水供应系统的安全性和水质情况,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确保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体创编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体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721130aae45c3b3566ec8b5a.png)
本表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
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二)条文说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
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
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
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4.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9142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9142](https://img.taocdn.com/s3/m/c80be8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d.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9142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衡量农村水源、水质、供水量、水供应设施等各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1.水源保护指标:考虑到农村水源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评估水源是否存在受污染的风险,用于判断水源是否能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2.水质指标:评估饮用水中各项物质的含量,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微生物等,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3.供水量指标:评估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和水量情况,包括供水管网的覆盖范围、供水管网的水压、供水量等指标,以确保居民得到足够的饮水。
4.供水设施指标:评估供水设施的设备状况、维护情况和供水设施的管理能力,包括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水质监测情况、维护和管理措施等,以确保供水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5.居民满意度指标: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考察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满意程度,包括水质满意度、供水量满意度、供水设施满意度等,以获取居民对饮水安全的真实反馈。
6.饮水安全管理指标:评估饮水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包括涉及饮水安全的法规政策、管理制度、监测评估和应急预案等,以确保饮水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权重,以适应各地的特点和需求。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科学评估和监测,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管理者了解饮水安全的现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水服务。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https://img.taocdn.com/s3/m/0cf9b5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d.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首先,水量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水量充足是指在够用的前提下,居民们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进行生产、生活和饮用。
农村地区的水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供水难、供水量小和供水不可靠等方面。
因此,衡量农村饮水安全的评价指标之一是水量的大小、可利用性以及供水的稳定性。
在评价饮水安全时,可以考虑以下指标:1.水资源总量:评估农村地区的整体水资源总量,是否能够满足居民、农田灌溉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2.每人每日供水量:评估农村地区每个居民每天所需的平均供水量,是否能够满足其正常生活和饮用水的需要。
3.供水覆盖率:评估供水系统对农村地区的范围和覆盖程度,是否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4.供水稳定性:评估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否能够保证长期供水不中断。
其次,水质是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问题。
水质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健康状况和环境质量。
在农村地区,由于生产、生活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水质问题较为突出。
因此,在评价农村饮水安全时,应重视如下指标:1.常规水质指标:包括水中的悬浮物、颜色、浊度、pH值、电导度等指标,以及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指标。
2.化学水质指标:包括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含量,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成分如铅、砷等的检测。
3.放射性水质指标:包括水中的α射线、β射线等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以及超出国家标准的放射性污染问题。
4.新兴污染物指标:例如水中的微塑料、抗生素残留等新兴污染物的含量,是否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限定值。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
通过评估水量和水质的相关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的程度,为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21e8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2.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范文
一、引言
农村的饮水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评价农村饮水安全的状况以及水质的好坏,建立了一套科学、全面、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旨在介绍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以期能够推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
二、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水源地环境质量
水源地环境质量是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对评价水源地的环境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地质地貌背景、降水情况、周边环境等。
2.工程设施状况
工程设施状况是评价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指标。
评价工程设施状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水源设施的饮水容量、运行状况、设备维护保养情况等。
3.日常管理水平
日常管理水平主要考虑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的方方面面。
评价日常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饮用水源抽检频次、操作规范、数据记录等。
4.饮水水质
饮水水质是农村饮水安全的核心指标。
评价饮水水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总大肠菌群、化学氧需量、浊度、PH值等。
三、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1.指导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
2.优化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3.推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
四、结论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和水质的重要工具。
通过评价不同方面的指标,政府可以科学、全面地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鉴于其重要作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3d48b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a.png)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状况的重要工具。
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地环境评价:评估水源地周围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包括评估周围的工业、农业、畜牧业等是否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2.水质评价:评估水质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包括评估水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细菌等。
3.供水设施评价:评估供水设施是否完善,包括评估水源地到用户的输水管道是否完好,水厂的处理设施是否齐全等。
4.水处理工艺评价:评估水处理工艺是否科学、合理,包括评估水处理工艺是否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5.供水管理评价:评估供水管理是否规范,包括评估供水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否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等。
6.用户满意度评价:评估用户对供水质量和服务的满意度,包括评估用户对供水质量、供水价格、供水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
以上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饮用水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9142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9142](https://img.taocdn.com/s3/m/6ffd00a41711cc7930b716cd.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69142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二)条文说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
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
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
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4.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83d54bda1c7aa00b52acbb1.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请各地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一)主要内容: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
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下表确定。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评价指标单位:升/(人·天)分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安全40 45 50 55 60基本安全20 25 30 35 40 一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北部,陕西、山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四川西部。
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北部以外地区,河北北部。
三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北部以外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山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外地区,安徽、江苏北部。
四区包括:重庆,贵州,云南南部以外地区,四川西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北、湖南西部山区,陕西南部。
五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以外地区,湖北、湖南西部山区以外地区, 云南南部。
本表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
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理创编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理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39a733d387c24028905fc309.png)
农村欲水妥全许价犒标俸系伶做虧矗村钦水妥全评价工作,2004耳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唆部瑕合下安了《矣于矽衣家材钦用水安全又或评价指标俸系的通知》(水泉/2004/ 547号丿,请各地彖銘韦关要爲槪行。
(一丿空宴內容;农村欲用水妥全评价指标俸系今妥全和表冷妥全鬲个桔决,由水质、水蜃、方便程庚和保证車四项稻标值咸。
四项指标屮H要韦一项低孑妥全或疫冷妥全儼低值,就耒饶曲签钦用水妥全或裹冷妥全。
1,水质:符合国家《望活伙用水三望标帝》(GB5749丿要朮的务埃冬;符合《农村实施〈或活欲用水R *标帝〉帝则》要求的签衷冷妥全。
2.水蜃:每人每夭可获得的水蜃亲低于40〜60升卷妆坠;耒低孑20〜40升伶表滓妥全。
根倨九候持氏、地形、水资陳条件和唆活习怅,将全国今签5个类型区,耒同地g的其俸水壇■标帝可泰銘下素确圧。
耒同地&农村唆活用水屢评价指标单儘:材/(人・夭丿实行今质供水的地直,可根倨典俸宿况今剔确夾钦用水水蜃昌曳他吻活用水蜃,M粋低工程造价。
3.方懊程度;供水创户我人力取水隹返时间耒挞过10今钟鬲妥全,人力取水隹返时间耒龜过20今钟签痕冷妥全。
4.保证車;供水水源保证車耒個孑95%签妥全;耒低孑90%岛衷冷妥舍。
(二)条夂锐蹈:1.倣用水水质果糸创髀么的身俸健療,因此把钦用水水质作签钦水妥舍评价的喳要指标之一。
《农牯实施〈望活钦用水又丈标帝〉帝则》把泉村望活钦用水水质刻今岛三个劣銀:一級签期望值,符合国家栋帝GB5749要朮,属妥全钦用水,•二綴岛允许值,属疫涼妥全的钦用水;三銀签缺乏其他可迄挥水嫌讨的敎寛值,撻过三級的签耒妥全钦用水。
在韦机扬污染产重的地&,尚应憎加对耗氣蜃(COD% “丿的絵测,钦用水的COD%” 一徵耒应起过3mg/L,持妹宿况下耒溢起过5mg/L o2.农村望活用水包括居氏的餐欲用水、况涤用水、<恭畜禽用水著日纟用水,超须每夭获取,矣系到稗么的正纟或活。
3.人力取水飯返时间20今钟,女俸相占孑水年脈南800来、或垂直爲爰80来的精况。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组创编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组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5e929965e53a580217fcfe71.png)
北、湖南西部山区,陕西南部。
五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以外地区,湖北、湖南西部山区以外地区, 云南南部。
本表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
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二)条文说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
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
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
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4.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d0832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1.png)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是为了衡量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和成果的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不断推进,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水质安全、水供应能力、投资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探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
首先是水质安全指标。
饮水安全是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提供饮水的水源水质达标率、供水设施的过滤、消毒效果和常规监测等指标。
衡量水质安全的指标应能反映出饮用水水质和卫生状况的实际情况,确保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
其次是水供应能力指标。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要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需求得到满足,因此,评价指标应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水源保证率、供水能力,以及供水可靠性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项目的供水能力和饮水需求的匹配程度,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得到稳定的饮水供应。
第三是投资效益指标。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等。
为了评价项目的投资效益,可以采用各种指标来衡量,如投资综合效益、投资回报率、投资产出比等。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了解项目的投资收益情况,为后续项目的决策提供参考。
最后是社会影响指标。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之后,除了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外,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影响。
例如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
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包括饮用水相关疾病发病率下降率、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全面评估项目的绩效。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应涵盖水质安全、水供应能力、投资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绩效,为项目提供改进和优化的参考。
同时,也能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村饮水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83d54bda1c7aa00b52acbb1.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请各地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一)主要内容: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
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下表确定。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评价指标单位:升/(人·天)分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安全40 45 50 55 60基本安全20 25 30 35 40 一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北部,陕西、山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四川西部。
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北部以外地区,河北北部。
三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北部以外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山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外地区,安徽、江苏北部。
四区包括:重庆,贵州,云南南部以外地区,四川西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北、湖南西部山区,陕西南部。
五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以外地区,湖北、湖南西部山区以外地区, 云南南部。
本表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
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00c6d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9.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水源指标:
1.水源位置:离居民区的距离、是否受到工、农业污染的影响等。
2.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社会和法律保护程度。
3.水源地区的型和地质结构:水源的类型(地下水、表水、雨水等)
以及地质结构。
4.水源的气候条件:水源区的降水量、蒸散发量和水质变化情况。
二、水质指标:
1.水质化学指标:包括总硬度、总溶解性固体、pH值、电导率、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铜、铁、锌等重金属。
2.水质微生物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致病微生物的监测。
三、供水设施指标:
1.可持续供水能力:供水设施的处理和输配水能力是否适应人口数量
和发展需求。
2.供水设施的运行状况:供水设施的运行是否稳定、水压是否足够、
自动化程度等。
3.维修和保养状况:供水设施的维修和保养是否及时、有效。
四、供水管理指标:
1.水源保护和管理工作:包括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源地环境
保护措施、水污染的治理等。
2.供水组织和运营管理:包括供水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资金投入等。
五、饮水健康指标:
1.致病物监测:包括常见致病菌如霍乱弧菌等的监测情况。
2.水质安全标准:供水水质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饮水卫生标准。
3.饮水水源安全感知度:居民对饮水水源是否安全的自我评估。
以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农村饮水安全的状况,并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也可以帮助监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4d823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9.png)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1.项目覆盖范围:评估项目对农村居民的覆盖情况,包括项目涉及的村庄数量、受益人口数量和所涵盖的地理范围。
2.饮水设施建设情况:评估项目所建设或改善的饮水设施的数量、种类和质量。
包括自来水供应设施、水井、水泵、水箱等。
3.饮水设施可靠性:评估项目所建设的饮水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供水是否持续、供水是否稳定等。
4.饮水水质:评估项目对水质的改善情况,包括水中各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浓度和合格率。
5.受益农户满意度:评估项目受益农户对饮水安全项目的满意程度,包括供水的便利性、水质的改善效果、设施的可靠性等。
6.项目投入与产出: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包括项目的资金投入、工时投入与产生的经济效益。
7.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估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继续运作的能力,包括设施维护保养的机制、项目的机构和管理体系等。
8.社会效益:评估项目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
9.生态效益:评估项目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包括水源保护和水域生态恢复等。
10.项目管理效能: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效能,包括项目的执行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伙伴关系等。
以上所列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
同时,评价应该结合具体目标和需求,量化指标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综合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绩效。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3afb6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d.png)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农村饮用水是否安全和卫生
的一套指标体系。
在农村地区,水源的选择有限,且受到农业、工业和人
类活动的污染,因此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和卫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评估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
2.水质指标:评估农村饮用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包括微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化学物质污染(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要
求水质符合《卫生部饮用水卫生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
3.水处理设施指标:评价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和效果,包括杀菌、
除铁锰、除氟等设备的运行状况。
4.水供应指标:评估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供水管网的水压、水量、漏损率等指标。
5.水质监测指标:评估农村饮用水的监测体系和监测频率,包括监测
点的设置、监测项目的选择以及监测频次等。
6.卫生设施指标:评估村庄的卫生设施情况,包括厕所、垃圾处理、
污水处理等设施。
以上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基本内容,实际的指
标体系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
系对于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
农村饮水安全的监测和管理力度,确保农村居民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c4e358f4afe04a1b071de63.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请各地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一)主要内容: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
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下表确定。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评价指标单位:升/(人·天)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二)条文说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
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
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
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指标包括
![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指标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5682a10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2.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指标包括
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指标主要用于评估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状况,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措施来改善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下面是农村饮水安全评估指标的一些主要内容及解释:
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评估: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包括周边环境是否有工业、农业等污染源的存在,以及评估水源地的水源涵养和净化能力。
2. 供水设施安全性评估:评估供水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状况,包括水源地的取水设备、输水设备、储水设备等的安全性评估。
3. 水质检测评估:评估供水水质的状况,包括对主要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物等)进行监测,以及评估水中微生物的状况,比如大肠杆菌群的检测。
4. 供水人口保障评估:评估供水系统是否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包括人均供水量、供水可靠性等指标的评估。
5. 应急处理能力评估:评估供水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比如自然灾害或供水系统故障等。
6. 管道网络评估:评估供水管道网络的状况,包括管道的年限、老化状况、漏损率等指标的评估。
7. 居民满意度评估:评估居民对供水服务的满意度,包括供水
质量、供水可靠性、水费等方面的调查。
这些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当地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改善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评估指标也可以作为监测和评估农村饮水安全的指导性工具,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饮水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处理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家百创编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欧阳家百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f5e6772d941ea76e58fa04f1.png)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欧阳家百(2021.03.07)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二)条文说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
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
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
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4.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请各地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一)主要内容: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
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下表确定。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评价指标单位:升/(人·天)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二)条文说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
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
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
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4.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鄂学礼、陈昌杰、陈西平、张岚、陈亚妍、蔡祖根、甘日华、申屠杭、郭常义、魏建荣、宁瑞珠、刘文朝、胡林林。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蔡诗文、林少彬、刘凡、姚孝元、陆坤明、陈国光、周怀东、李延平。
本标准于1985年8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供水方式 type of water supply集中式供水 central water supply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
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日供水在1000m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
分散式供水 non-central water supply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
常规指标 regular indices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
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ices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保证用户饮用安全。
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表1和表3卫生要求。
集中式供水出厂水中消毒剂限值、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消毒剂余量均应符合表2要求。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质因条件限制,部分指标可暂按照表4执行,其余指标仍按表1、表2和表3执行。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
当饮用水中含有附录A表所列指标时,可参考此表限值评价。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 3838要求。
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GB/T 14848要求。
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要求应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执行。
二次供水卫生要求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处理要求应按照GB 17051执行。
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处理生活饮用水采用的絮凝、助凝、消毒、氧化、吸附、pH调节、防锈、阻垢等化学处理剂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17218要求。
生活饮用水的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和水处理材料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应符合GB/T 17219要求。
水质监测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供水单位的水质非常规指标选择由当地县级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确定。
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CJ/T 206执行。
村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照SL 308执行。
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
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饮用水监督、监测方案。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范围、项目、频率由当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水质检验方法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应按照GB/T 5750执行。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表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 [3]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总则为保证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安全卫生,逐步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改水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准则。
本准则适用于广大农村居民点的集中式给水和分散式给水。
在新建或改建集中式给水时,对水源选择、水源防护和工程设计要符合本准则及有关标准、法令的要求,事先认真审查设计,事后组织竣工验收,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供水单位必须保证水质符合本准则的要求。
分散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鉴定、水源卫生防护和经常管理工作,由供水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委托当地有关单位管理。
2、水质分级评价准则和卫生要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得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值。
2.2 集中式给水除根据需要具备必要的净水设施外,必须进行消毒,保证正常运转,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质量。
2.3 农村给水的水质应达到二级以上,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水源选择和处理条件受限制的地区,容许按三级水质要求处理。
2.4 二级、三级水质要求主要是考虑某些地区由于经济、地理等因素所致的水源选择和处理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对某些指标适当放宽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