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养生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的养生思想

茶,作为饮料,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必需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许多百岁寿星对饮茶情有独钟。在饮茶品

茗这点上,不分男女,没有贵贱,有身居山村的穷人,也有寓居都

市的富人;既有随世俗沉浮的士子,也有看破红尘的僧侣。如有“现

代太极拳泰斗”之称的吴图南平生就喜欢喝茶,一杯在手,日夜不断。唐代120岁的高僧从谂,人称“赵州禅师”,在佛坛创“赵州

门风”,其中便有“吃茶去”的禅法,以诠释“平常心是道”。清

代有位百岁寿星李庆远,他生前十分欣赏清代学者陆陇其的这段话:“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

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李庆远说:

“此真养生之妙诀,益寿之良箴也。得此可以长生,不必采灵药,

炼金丹也。”

作为茶叶的发源国,我国有着名目繁多的各类保健茶,擂茶就是其中的一种。湖南省桃花县的百岁寿星范香秀对当地的擂茶也情有

独钟。其做法是:将茶叶、花生、芝麻等放进擂钵内,然后用木棒

挤压,速度由慢变快,一圈圈地擂起来,最后变成糊状。值得一提

的是:该地是我国的长寿地区,当地人都有吃擂茶的习惯,范香秀

的长寿与其吃擂茶也不无关系。此外,老人的枕头也很特别,她的

枕芯内装的是茶叶和谷壳,而现代医学证实:用茶叶做枕芯,确实

可以起到醒脑明目的作用。

喝茶有益,但凡事不可过度,喝茶也是如此,喝茶过多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心肺功能异常。因此民间有不饮过浓茶、

不空腹饮茶、不饮隔夜茶等说法。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生物学家、104岁的陈纳逊教授在步入老年之后,每天只喝五杯左右浓茶;

上海静安区的袁敦梓、毛惠琴是一对百岁夫妇,袁老先生的饮食起

居极为严格定时,就连每日品茶也有规定,他一般在上午10时和下

午3时各饮一杯绿茶。3时过后,绝不再饮。

祖国医学认为,茶能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清痰;益肺胃,明目解温。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现代医学则指出:人的衰老与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作用有关,而这种氧化又和一种叫自由基的物质有关。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及维生素C、E等对自由基有着很强的清除效果,这便是茶能养生益寿的奥秘所在。

1、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

中华医药学是一个丰富宝库。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古籍中有不少记载。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茶叶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和鉴定茶叶已知化合物共有500多种,并经过多种实验和临床证明,茶叶的药理作用还有减肥、降压、强心、补血、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癌、抗幅射等等。最近,我国医药界又从绿茶中提取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茶色素,临床证明有调节血酯、抗凝促纤溶、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等作用,是茶药理研究又一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饮茶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因此,只要提倡科学饮茶的适量饮茶,可以说,茶对人体健康长寿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正是中华茶文化与养生关系密切的物质基础。

2、茶文化与养生:

综上所述,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而贯穿中华茶文化的精神主流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影响,并与禅之兴起关系密切。历代相袭而不易。而中国的养生学历来把培养德行作为养生的第一要义。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明代

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

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

据史书记载,公元九世纪中国茶传入日本。日本建仁寺开祖,入唐前权僧正法印大和尚荣西著有《契茶养生记》一书。称“茶也养

生之仙药也”。同样深刻阐明茶与养生的因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茶文化(中华茶道)与日本茶道有着本质不同,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唐代的径山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明代

中期,经绍鸥、利休等人总结和倡导,逐渐演变成为既具宗教哲理(所谓“和、敬、清、寂),又有着严格繁琐的程序的文化体系,被

誉为“宗教的美学”。而中华茶道则因时代不同,茶类不同而形成

不同类型的茶道和仪式,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并不刻意追求繁

文缛节,而是着意于品尝和发挥各种茶类的色香韵味,追求一种融

洽宽松的气氛,达到“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的精神境界、其茶道

程序和仪式与科学饮茶密切配合,相得益彰,把茶的保健价值、养

生价值和欣赏价值三者有机结合了起来,实在是一种精神和物质和

谐结合的活动。这正是中华茶道兼有健身与养生功能的道理所在,

又是中华茶道能够从古到今,从宫廷到民间,从文人到僧侣,从中

原到边疆流传不息,并达到空前繁荣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