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架、面弓的介绍
(牙合)架及其应用

(牙合)架及其应用
(牙合)架是固定义齿模型的仪器,它不但可以记录和保持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有的(牙合)架还可模拟出与患者口腔咬合运动相类似的下颌运动。
1.(牙合)架的种类
(1)简单(牙合)架。
(2)可调节(牙合)架:它由上、下颌体和侧柱组成。
2.可调节(牙合)架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可调节(牙合)架的使用前的准备:固定切导针上刻线与上颌体上缘平齐。
固定切导盘呈水平位(0°)或约10°处。
将两侧髁导斜度固位于25°,并且正中锁抵住髁杆外侧端后面,使髁球紧贴槽前壁认扭紧固定正中锁的螺钉。
将侧方髁导斜度固定于15°。
固定架环使与上下颌体密合。
(2)转移颌位关系:目的是将上下(牙合)托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准确地转移到(牙合)架上,同时,还要将患者的髁道斜度也转移到(牙合)架上。
确定髁突的位置:髁突约位于眼裂至耳屏中点连线上距耳屏约13mm处。
合叉插入上(牙合)堤:将(牙合)叉尖烧热,在其与(牙合)平面平行约距(牙合)平面5mm处插人(牙合)堤,两小叉尖也要求插人。
安放面弓。
连接(牙合)堤。
上(牙合)架。
(3)确定髁导斜度。
确定前伸髁导斜度:通过取得前伸(牙合)记录,在(牙合)架上确定患者的髁道斜度。
确定侧方髁导斜度:可通过蜡记录确定或根据Hanau公式,计算出侧方髁斜度其公式如侧方髓道斜度(L)二[前伸髁道斜度(H)/8]十12
(4)确定切导斜度。
AD2面弓使用手册

AD2面弓使用手册作者:Dr. Jorge Ayala Puente, DDS*Dr. Gonzalo Gutiérrez Álvarez, DDS*Dr. José Miguel Obach M., DDS编辑:Dr. Robert E. Williams翻译:舒睿☆校对:白丁☆* Roth Williams Center for Functional Occlusion Instructors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西口腔医面弓面弓是半可调或全可调合架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只有通过它才能够将上颌骨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准确的转移到合架上。
面弓分为两种:1) 解剖式面弓 2) 运动式面弓解剖式合架(AD2, Panadent, Whip Mix, Dentatus 等)是基于关节轴-眶平面来定位上颌骨。
这个平面是通过计算平均值来确定的,在后面将会详细介绍。
运动面弓属于精密装置,可以通过轴面图和/或集成立体图,帮助牙科医生确定患者的个体下颌运动参数,如精确的铰链轴、髁导斜度, Bennett 角,瞬间侧方移动等,为调节合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信息。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先来介绍最基本的解剖式面弓。
AD 2合架使用的便是这种类型的面弓,它可以用于患者的初始诊断或检查记录。
AD 2合架合架面弓的部件面弓的部件(图1)1) 面弓2) 合叉转移杆 3) 合叉4) 鼻垫连接杆 5) 六角扳手6) 眶针(未标示)图1. AD 2合架面弓的部件15234面弓(图2)组成:a) 侧臂(1)b) 中央螺丝 (2) ,将两臂连接为一体并且可以调节面弓的宽度 c) 带有螺丝的横杆(1 a),用来1) 固定鼻垫连接杆(3a )2) 将合叉转移柱固定在带有固位螺丝的小孔内(3b )d) 耳塞(4)e) 带有固位螺丝的眶针(5),用于确定轴面图。
图2. 面弓的组成部件合叉转移柱在面弓的所有组成部件中,合叉转移柱应该是AD 2合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牙合架与颌位关系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口腔医生技师对牙合架的要求
希望牙合架能够稳定准确可靠地重现
患者个体上颌牙列对于颞下颌关节的空间结构关系 患者个体下颌牙列对于上颌牙列的各种位置关系(正中,侧方,前伸颌位 关系) 患者个体下颌运动特征 ( 在各种位置关系之间移动的全过程 )
咬合问题的提出
闭口咬合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生理性基准位置 在此基准位置,上下牙列的接触关系(静态分布) 下颌生理性运动(前伸运动,侧方运动)时,上下牙列 运动时的接触关系(接触点的动态移行) 研究上述下颌生理运动及静态和动态牙合接触关系 的规律,并抽象为一定的数学关系,使之能在机械结 构上重现 设计模仿颅颌结构的机械装置(牙合架),将颌骨牙列 的形态(模型)和功能(铰链轴位置,髁导,切导等参 数)转移到机械装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MPP的解剖特征
定位基础:颞肌、翼外肌上头、咬 肌收缩力与下颌骨的重力平衡 下颌骨的位置:ICP下方1~4mm
垂直距离:下颌在MPP时鼻底到颏下点的距离 息止牙合间隙(free way space):在MPP时,存在于上、下牙列间前大 后小的楔形间 隙,切牙区约1~4mm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如何找到“ICP”?
当上下颌做正中咬合时:
• MPP作为ICP的垂直向的参考颌位,可以由垂直距离与息止牙合间隙
牙合学重点分题型整理

牙合学重点分题型整理一、名词解释1.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正中牙合/牙位: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即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颌骨的位置关系。
2.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正中关系位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可再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左右),后牙牙尖斜面保持部分接触而前牙不接触,同时髁突受颞下颌韧带深层水平纤维的限制不能再往后退,位于其在关节窝中的生理性后退边缘,在保持髁突前斜面-关节盘中间带(盘-髁复合体)紧贴关节结节后斜面的同时,下颌从该位置可作单纯的铰链开口运动,具有可重复性。
此时下颌的位置称~3.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MPP)/休息位/息止颌位: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提颌肌群轻微收缩以对抗下颌骨所承受的重力,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上下颌牙之间有一前大后小的楔形间隙,约2~4mm,称息止牙合间隙freeway space),下颌所处的位置称~4.铰链运动:开口约为18~25mm时,髁突的单纯转动。
(髁突运动:转动/铰链运动,滑动运动)5.铰链位:铰链运动过程中,髁突始终处于关节窝的生理最后位,RCP又称为(髁突的)铰链位6.铰链开口度:下颌髁突从闭口位开始作单纯转动运动,在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可有18~25mm距离,该距离称~7.正中关系(CR):髁突做铰链运动时,可使切牙处降颌约25mm,此运动范围内(铰链开口度范围内)下颌对于上颌的位置关系称为正中关系。
(RCP是CR的最上位,具唯一性)8.铰链运动与铰链位: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 CR)指髁突的单纯转动运动,下颌位于后退接触位时,髁突可以在关节窝内作单纯转动运动(铰链运动)而无滑动。
在铰链运动的过程中,髁突不离开后退接触位这一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置,故又可将后退接触位称为(髁突的)铰链位(hinge position),在该铰链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开口范围,称为铰链开口度,其在上下颌切牙切缘之间可达18~25mm9.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n):下颌姿势位时的面下1/3高度,临床上用鼻下点到软组织颏下点的距离表示。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库

口腔解剖生理学试题库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气管颈部上平A、第7颈椎下缘接环状软骨B、第5颈椎下缘接环状软骨C、胸骨颈静脉切迹接环状软骨D、第6颈椎下缘接环状软骨E、第4颈椎下缘接环状软骨正确答案:D2、下列不属于表情肌范畴的是A、颧大肌B、提上唇鼻翼肌C、茎突舌骨肌D、笑肌E、颧小肌正确答案:C3、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对着下颌第一磨牙颊面沟的远中的咬合关系称作安格氏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4、舌骨下肌群不包括A、甲状舌骨肌B、肩胛舌骨肌C、茎突舌骨肌D、胸骨甲状肌E、胸骨舌骨肌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下颌舌骨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下颌骨与舌骨间B、起自下颌骨内斜线C、止于舌骨体的前面D、参与口底的构成E、为窄带状的肌肉正确答案:E6、牙位是指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7、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是A、眶下间隙B、翼下颌间隙C、颞下间隙D、咬肌间隙E、颊间隙正确答案:D8、关于牙合的定义,正确的是A、吞咽时下颌的位置B、咀嚼食物时下颌的位置C、上颌牙与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D、上颌牙与下颌牙发生接触时下颌的位置E、息止颌位时下颌的位置正确答案:C9、覆合的定义为A、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B、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C、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D、牙尖交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E、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正确答案:A10、实施气管切开术时的体位为A、头后仰位B、头前倾位C、头左侧位D、头右侧位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A11、上颌切牙牙冠唇舌向倾斜为A、牙冠舌向倾斜B、牙冠直立C、牙冠唇向倾斜D、牙冠远中倾斜E、牙冠近中倾斜正确答案:C12、咀嚼肌叙述错误的是A、颞肌后部纤维使下颌后退B、翼外肌一侧收缩拉下颌向对侧C、咬肌、颞肌和翼内肌上提下颌D、翼外肌双侧收缩拉下颌向前E、咬肌、颞肌和翼外肌上提下颌正确答案:E13、牙槽窝的游离边缘称为A、牙根间隔B、牙槽嵴C、牙槽突D、牙槽间隔E、牙槽窝正确答案:B14、颞下颌关节滑动运动的轴心在A、下颌孔B、喙突C、下颌角D、颏孔E、髁状突正确答案:A15、下列属于唇周围肌下组的是A、提口角肌B、降口角肌C、提上唇肌D、颧大肌E、笑肌正确答案:B16、咀嚼肌的神经支配来自于A、下颌神经前干B、下颌神经后干C、上颌神经D、面神经E、眼神经正确答案:A17、关于双侧平衡牙合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下颌在非正中颌位时,上下颌后牙间存在着最广泛的、均匀的点、线和面的接触B、下颌由正中颌位依切导向前下运动至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保持接触关系C、下颌做侧方咀嚼运动时,上下颌牙列两侧不一定要有接触关系D、双侧平衡牙合可分为正中牙合平衡、前伸牙合平衡和侧方牙合平衡E、B+D正确答案:E18、具有乳突结构的骨是A、颞骨B、下颌骨C、上颌骨D、腭骨E、蝶骨正确答案:A19、属于颞骨的结构是A、颈动脉管B、颈静脉孔C、翼板D、颏孔E、垂体窝正确答案:A20、乳牙间的散在间隙称为A、可用间隙B、发育间隙C、替牙间隙D、灵长间隙E、必须间隙正确答案:B21、使用面弓的目的是A、固定和转移上颌牙托到合架上B、记录上下合托的关系C、将髁道斜度转移到合架上D、转移上颌对颞下颌关系的三维位置关系E、将下颌对上颌的关系转移到合架上正确答案:D22、关节盘最薄的部位是A、后带B、中间带C、关节盘前伸部D、双板区E、前带正确答案:B23、牵拉下颌骨向前下并作侧方运动的是A、二腹肌B、咬肌C、翼内肌D、翼外肌E、颞肌正确答案:D24、外鼻上端连于额部者称A、鼻根B、鼻小柱C、鼻尖D、鼻底E、鼻背正确答案:A25、上颌体前面的境界描述错误的是A、下方移行于牙槽突B、内界为鼻切迹C、上界为眶下缘D、后界为翼上颌裂E、后界为颧突及颧牙槽嵴正确答案:D26、上颌骨可分为A、四体和一突B、一体和四突C、一体和五突D、一体和一突E、两体和四突正确答案:B27、上颌第二、三磨牙牙冠近远中向倾斜为A、牙冠直立B、牙冠舌向倾斜C、牙冠颊向倾斜D、牙冠近中倾斜E、牙冠远中倾斜正确答案:D28、能最准确模拟下颌运动的牙合架是A、全可调牙合架B、半可调牙合架C、简单牙合架D、HanauH型牙合架E、平均值牙合架正确答案:A29、“长正中”是A、指下颌适居正中的现象B、后退接触位至牙尖交错位无偏摆的现象C、下颌姿式位至牙尖交错位1-3mm,无偏摆的现象D、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之间的距离E、后退位与牙尖交错位之间的距离正确答案:B30、正常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尖牙的尖顶对着A、下颌尖牙的尖顶B、下颌尖牙的近中缘C、下颌尖牙的远中缘D、无明确标志E、下颌第一前磨牙颊尖正确答案:C31、表情肌分布在()周围A、上颌B、鼻翼C、耳朵D、眼、鼻、口E、下颌正确答案:D32、右颈总动脉发自于A、左锁骨下动脉B、主动脉弓C、腭降动脉D、右锁骨下动脉E、颈动脉窦正确答案:C33、舌下腺导管开口于A、舌下襞B、舌下阜C、舌下阜和舌下襞D、舌系带E、舌乳头正确答案:C34、对咀嚼系统最有利的生物杠杆是A、Ⅰ类B、Ⅱ类C、Ⅲ类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35、下牙槽动脉属于以下哪个动脉的分支A、上颌动脉B、面动脉C、舌动脉D、颞浅动脉E、甲状腺上动脉正确答案:A36、分布于下颌牙齿、牙龈的神经不包括A、颞深神经B、颏神经C、舌神经D、颊神经E、下牙槽神经正确答案:A37、面动脉的压迫止血点通常在A、颈动脉三角B、鼻翼外侧C、口角外侧D、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交点处E、眉间点正确答案:D38、下列关于上下第一磨牙关系为近中牙合时的说法正确的A、又称Angle Ⅲ类错牙合,呈下颌前突面型B、下颌呈后缩面型C、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沟位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远中D、又称AngleⅡ类错牙合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39、舌乳头中数目最多的是A、丝状乳头B、菌状乳头C、轮廓乳头D、叶状乳头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40、上唇正中红唇上向前下方突出的部分称为A、唇珠B、人中点C、人中嵴D、唇峰E、唇缘正确答案:A41、关于解剖学合平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连接下合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所形成的假想平面B、连接上合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的近中颊尖所形成的假想平面C、连接上合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颊尖所形成的假想平面D、连接上合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所形成的假想平面E、连接下合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的远中颊尖所形成的假想平面正确答案:E42、咬肌描述错误的是A、由面神经支配B、参与咀嚼运动C、止于下颌角外面和下颌支D、起自颧弓下面和内面E、收缩时上提下颌骨正确答案:A43、上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及其唇颊侧牙龈神经支配是A、上牙槽中神经B、上牙槽后神经C、上牙槽前神经D、鼻腭神经E、腭前神经正确答案:A44、下述中哪项不是替牙期暂时性错牙合的特征?A、中切牙之间间隙B、上颌侧切牙牙冠偏向远中,牙根向近中C、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在建牙合初期阶段为偏近中关系D、恒切牙初萌时,显示拥挤状态E、上唇系带的位置过低正确答案:C45、关于舌动脉,错误的叙述是A、舌动脉在行程中以下颌舌骨肌为界分为三段B、平舌骨大角尖处,自颈外动脉前壁发出C、临床上可做舌动脉插管,贯注化学药物以治疗舌部的恶性肿瘤D、舌动脉在舌骨舌肌前缘处分为舌下动脉、舌深动脉两终支E、舌动脉为颈外动脉向前的分支正确答案:A46、关于面弓转移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半可调牙合架或全可调节牙合架均可使用B、可将下颌相对于TMJ的位置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C、可将上颌相对于TMJ的位置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D、制作的义齿易于达到牙合平衡E、被用于精确转移个性化的颌位关系正确答案:B47、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的特点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为潜在间隙B、充满蜂窝组织C、有血管神经穿行其间D、间隙感染时仅局限于一个间隙E、相邻间隙借蜂窝组织或(和)血管神经束彼此通连正确答案:D48、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的分支点一般在A、环状软骨平面B、甲状软骨下缘平面C、舌骨平面D、甲状软骨上缘平面E、舌骨下缘正确答案:D49、两侧鼻前孔之间的隆嵴称A、鼻小柱B、鼻尖C、鼻根D、鼻底E、鼻背正确答案:A50、下列哪一结构不属于颈动脉三角的内容A、颈内静脉及其属支B、颈外动脉及其属支C、颈总动脉D、颈内动脉E、舌神经正确答案:E51、多根牙诸牙根之间的牙槽间隔称为A、牙根间隔B、牙槽嵴C、牙槽间隔D、牙槽窝E、牙槽突正确答案:A52、上牙合架时面弓的作用是A、保持牙合关系稳定B、实现平衡牙合C、确定侧方髁导斜度D、确定前伸髁导斜度E、转移患者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关系,正确固定上颌模型位置正确答案:E53、脑膜中动脉是A、颈内动脉的分支B、上颌动脉的分支C、颈外动脉的一级分支D、颞浅动脉的分支E、椎动脉的分支正确答案:B54、上提下颌骨并辅助前伸和侧方运动的是A、翼内肌B、颞肌C、二腹肌D、提口角肌E、翼外肌正确答案:A55、翼腭间隙的解剖特点错误的是A、位于眶尖的下方,颞下窝的内侧B、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间隙C、向前经眶下裂通龈眶D、向下经翼腭管通口腔E、向内经圆孔通颅腔正确答案:E56、下列属于味觉影响因素的是A、年龄B、内分泌C、精神和心理因素D、修复体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57、正中合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近中为A、正中合B、中性合C、前伸合D、远中合E、近中合正确答案:D58、甲状腺上动脉发出的部位在颈外动脉A、平甲状软骨下缘处B、平甲状软骨上缘处C、平舌骨大角尖处D、平舌骨大角稍下方处E、平舌骨大角稍上方处正确答案:D59、咀嚼中牙齿磨耗明显的部位是A、上颌磨牙颊轴嵴B、上颌磨牙咬合面发育沟C、上颌磨牙颊尖D、上颌磨牙舌尖E、上颌磨牙咬合面窝正确答案:D60、Ⅱ度深覆牙合是指A、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3而不足1/2者B、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2而不足2/3者C、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2/3者D、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不足冠1/3者E、上前牙咬到下牙龈正确答案:B61、成人男性的喉结位于A、环状软骨下方B、环状软骨上方C、舌骨小角D、甲状软骨上缘下部E、甲状软骨上缘前部正确答案:E62、眼神经属于A、副交感神经B、感觉神经C、交感神经D、混合性神经E、运动神经正确答案:B63、有关颞下颌关节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A、关节囊较松弛B、关节腔内有关节盘C、只能做张口、闭口运动D、在肌肉作用下产生与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有关的各种重要活动E、左右联动正确答案:C64、关于颞骨岩部的叙述错误的是A、形似一横卧的三菱锥,故又名椎体B、岩尖伸向内前,嵌于蝶骨和于枕骨之间C、岩部下面有颈动脉管外口,岩尖有颈动脉管内口D、岩部内有面神经管,管内有面神经通过E、岩部大脑面有内耳门,容纳三叉神经节正确答案:E65、没有咬合接触的颌位是A、正中关系合B、前伸合位C、下颌姿势位D、下颌后退接触位E、牙尖交错位正确答案:C66、属于下颌骨的主要生长中心的是A、髁状突B、颏孔区C、下颌角D、喙状突E、正中联合正确答案:A67、三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A、后退接触位、肌位、下颌姿势位B、牙尖交错位、肌位、后退接触位C、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D、牙尖交错位、牙位、肌位E、后退接触位、牙位、肌位正确答案:C68、眶下间隙的下界是A、上颌骨牙槽突B、鼻侧缘C、颧肌D、尖牙窝E、眶下缘正确答案:A69、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系由多少块骨组成A、13B、15C、16D、14E、12正确答案:D70、下列关于二腹肌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腹肌前腹起自下颌骨二腹肌窝B、功能是降下颌骨或上提舌骨C、止于中间腱D、二腹肌后腹起自颞骨的乳突切迹E、属于舌骨下肌群正确答案:E71、下列关于咀嚼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牙齿是直接施力器官B、颞下颌关节是运动轴C、咀嚼肌是动力D、咀嚼系统为运动系统E、神经血管是直接施力器官正确答案:E72、腭大孔表面标志为A、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上B、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点上C、上颌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点上D、上颌第一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点上E、上颌第一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缝连线的中外1/3交点上正确答案:A73、关于下颌姿势位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下颌的休息位B、稳定而可重复C、当人端坐或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上下颌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D、上下牙之间可有2~4mm的楔形间隙E、上下颌牙从前向后形成均匀的2~4mm的间隙正确答案:E74、从侧面观,上颌合平面平行于A、框耳平面B、眼外眦耳屏线C、瞳孔连线D、鼻翼耳屏线E、鼻翼耳垂线正确答案:D75、下颌下腺导管的表面标志是A、舌系带B、舌下襞C、舌下阜D、舌乳头E、舌下腺正确答案:B76、Wilson曲线又可称为A、横(牙合)曲线B、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C、补偿曲线D、Spee曲线E、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正确答案:A77、牙龈的边缘称为A、附着龈B、游离龈C、牙龈乳头D、龈沟E、龈缘正确答案:E78、下唇与颏部之间的横行凹陷称A、鼻唇沟B、颏唇沟C、鼻面沟D、口裂E、唇面沟正确答案:B79、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表现为A、无明显症状B、眼睑不能闭合C、鼻唇沟变浅甚至消失D、额纹消失E、口角下垂,流口水正确答案:E80、以下哪种功能不是咀嚼中舌的作用A、对食物进行挤压以粉碎食物B、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以利消化C、保持食物于切嵴或咬合面D、防止食物或饮料溢出E、形成食团,后送食团以吞咽正确答案:D81、下颌横合曲线是指A、连接两侧下颌同名磨牙颊舌尖所形成的凸向下的曲线B、连接两侧下颌同名磨牙颊舌尖所形成的凹向下的曲线C、连接两侧上颌同名磨牙颊舌尖所形成的凸向下的曲线D、连接两侧下颌同名磨牙颊舌尖所形成的凹向上的曲线E、连接两侧上颌磨牙颊尖所形成的凸向下的曲线正确答案:D82、关于颊叙述正确的是A、黏膜下层无黏液腺B、无黏膜下层C、由外向内由皮肤、浅筋膜、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五层构成D、颊肌有腮腺导管穿过E、颊黏膜上平对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处有腮腺导管开口处正确答案:D83、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切缘间水平距离大于5mm称为A、对刃合B、深覆合C、深覆盖D、开合E、反合正确答案:C84、研磨食物的后期阶段,下颌接近牙尖交错合时,其生物力学杠杆是A、I类与III类杠杆同时存在B、I类杠杆C、II类杠杆D、II类与III类杠杆同时存在E、III类杠杆正确答案:D85、下列关于单纯滑动运动的描述中,恰当的说法是A、主要发生在关节上腔B、盘-颌关节在颞骨关节面下方向前、下运动C、前伸运动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单纯滑动运动D、只出现在双侧关节的对称性运动中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A86、构成颧弓的结构是A、颧骨颞突和上颌骨腭突B、蝶骨小翼和颧骨颞突C、上颌骨腭突和颞骨颧突D、颞骨颧突和颧骨颞突E、蝶骨大翼和蝶骨小翼正确答案:D87、面神经颊支损伤表现为A、眼睑不能闭合B、鼻唇沟变浅甚至消失C、口角下垂,流口水D、额纹消失E、无明显症状正确答案:B88、Spee曲线的侧面观形态是A、凸向下的曲线B、凸向上的曲线C、平直曲线D、凹向下的曲线E、凹向上的曲线正确答案:E89、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面是A、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状突后斜面B、关节结节顶面和髁状突前后斜面C、关节结节顶面和髁状突后斜面D、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状突前斜面E、关节结节前斜面和髁状突前斜面正确答案:D90、上颌神经属于A、副交感神经B、混合性神经C、交感神经D、运动神经E、感觉神经正确答案:E91、腭的组成是A、前1/3的硬腭和后2/3的软腭B、软、硬腭各占1/2C、前3/4的硬腭和后1/4的软腭D、前1/4的硬腭和后3/4的软腭E、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正确答案:E92、下列属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参考标志的是A、腮腺导管乳头B、翼下颌皱襞C、颊脂垫尖D、B+CE、A+C正确答案:D93、舌骨大角A、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B、是寻找舌下神经的标志C、是寻找舌神经的标志D、是寻找面动脉的标志E、是寻找甲状腺上动脉的标志正确答案:A94、上颌骨颧突向外上与颧骨相接,向下至第一磨牙处形成(),是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A、内斜线B、上颌结节C、颧突D、颧牙槽嵴E、外斜线正确答案:D95、属于上颌动脉发出部位的是A、髁状突颈部前上方B、舌骨大角稍上方C、腮腺深部D、腮腺前缘E、髁状突颈部后内方正确答案:E96、下颌向右侧运动,双侧颞下颌关节A、左侧转动,右侧滑动B、右侧转动,左侧滑动C、双侧均转动D、双侧均滑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97、恒牙中,牙合力最大的牙和最小的牙通常是A、第二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B、第二磨牙最大,中切牙最小C、尖牙最大,侧切牙最小D、第一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98、蝶骨大翼和小翼解剖中不包括下列哪个结构A、卵圆孔B、翼腭管C、棘孔D、圆孔E、视神经管正确答案:B99、在下颌隆突处注射麻醉剂可以麻醉的神经是A、颊神经和下牙槽神经B、颊神经和舌神经C、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D、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E、下牙槽神经正确答案:C100、正中关系(下颌后退位)的正确定义是A、下颌不偏左右适居正中B、髁状突位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C、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的位置D、是一个功能性的后边缘位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
面弓的使用课件

7用大拇指推鼻撑的支杆使其盖过标记线(红色线)
Seite 12
8调整弓体与眼睛平行,然后固定鼻撑上方的螺钉
Seite 13
9将万向关节与牙合叉连接并锁死万向关节
Seite 14
10把确定好位置的面弓和万向关节取下。
Seite 15
11将万向关节转移到转移台上
Seite 16
> 使用金属牙合叉时用咬合记录 硅胶即可
Seite 7
3将牙合叉放入患者口内
Seite 8
4双手在双侧磨牙区加压
> 注意事项:加压时不要将 蜡滴咬穿,牙齿不碰到 牙 合叉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eite 9
5将外耳道支撑球放入双侧外耳道内。
Seite 10
6调整弓体以患者不感到压痛为宜,固定锁死前方的螺钉
Seite 11
面弓的组成
鼻撑
中心调节架 固定螺丝
万向关节
紧固杆 外耳道支 撑球
髁突指针
咬颌叉
Seite 4
面弓的使用
Seite 5
1将面弓组装
在髁间距调节螺钉的侧方有一 凹槽,是鼻托的连接位置。
在弓体的前方正面有一凹 槽, 是万向关节的连接位置。
Seite 6
2使用前牙合叉在50-60C°的水中浸泡使蜡点变软
每天工作需要的
Seite 2
使用面弓的意义 1.精确地重现患者上颌与髁状突绞链轴的三维关系 2.能精确地重现患者下颌对于上颌的解剖学运动(闭 口弧) 3.获得调协下颌运动路径或允许在必要时调整髁突位 置的灵活性 4.患者研究模型精确地上到牙合架上,在医患、医技 之间交流探讨必要的治疗举措时就更有据可依 . 5.提供前牙轴倾斜的水平面参考 6.质量管理——在牙合重建工作中重视患者的功能特 征——由面弓开始,由八个简单的步骤达到更高的 修复质量。 Seite 3
面弓转移上颌架使用方法

牙合架的各组成部分
三、上牙合架
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模型固定螺丝
切导针 固定螺丝 中线指针 切导针
切导盘 固定螺丝
切导盘
上颌体 前伸髁导斜度调节螺丝 锁杆 侧向髁导斜度调节螺丝 侧向髁导斜度刻度盘 窝盒 髁球 髁球抓臂 制动器 姓名书写处 下颌体
磁性模型定位板 中线指针收纳孔
2.在牙合架上装载面弓
94mm 110mm 15~50° 0~20° 20° 前伸:10°、15°、20° 侧向:10°、15°、20°
附件 切导盘15°、20°
YDM Mobile型半调节牙合架技术指标
三、上牙合架
YDM Wing型半调节牙合架的设计理念
1.下颌体后方的视觉空间大,易于操作。 2.倒置牙合架时,上颌体上有的3个凸点支撑,
面弓转移上牙合架
牙合学教程
面弓转移上牙合架
●面弓结构图
牙合学教程
面弓结构图
鼻翼点指示板带螺丝适用于YDM Mobile 型半调节牙合架(高度为11mm) 鼻翼点指示板带螺丝适用于YDM Wing 型半调节牙合架(高度为14.5mm)
螺丝#2
鼻翼点指针
牙合叉导杆
螺丝#1
面弓固定螺丝
牙合叉
耳塞
髁梁
固定扣
一、装载面弓
嘱患者咬牙合叉后,把固定扣插入牙合叉柄。
特别提示: 为利于确定该记录,可在下前牙与牙合叉之间放入一次性筷 子,并嘱患者咬紧。 使牙合叉的中线与患者牙列中线相一致,把红膏泡软后,取 患者上后牙牙尖顶端的印痕。
把固定扣插入牙合叉柄时,不要拧紧固定螺丝,否则无法进 行面弓的最终调整。
2.装载
天然牙列的蜡牙合记录
牙合学教程参考资料
口腔修复学名解

第二、三章牙体缺损的修复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从龈沟底至牙槽嵴顶距离恒定约2.04mm。
牙体缺损(tooth defect):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异常,影响牙髓牙周组织的健康,对咀嚼功能、发音、美观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约束力(binding force):限制物体某些运动的条件称约束,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称约束力或反力。
铸造金属全冠(casting metal full crown):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的金属修复体。
印模技术(impression technique):是复制患者牙列或组织形态,用于制作修复体作用的石膏工作模、代型的技术。
暂时冠(temporary crown):是在冠修复的牙体预备后至最终冠修复体完成前,患者不能自由取戴的临时性全冠。
工作模型(master model/cast model):用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通常由石膏或人造石膏灌注印模而成。
包埋(investment):是指用包埋材料包埋熔模形成铸型,使其成功具有一定外形,便于熔模料融化外流、燃烧、挥发,熔化的液体合金注入的铸型腔。
铸造(casting):是将金属加热熔化,浇铸入预先预备好的铸型内成为铸件的过程。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PFM):是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条件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的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残余应力(residual stress):是烤瓷合金与瓷在电炉内冷却到室温时永久保留在材料内部及界面上的应力。
这种应力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瓷层破坏。
嵌体(inlay):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高嵌体(onlay):是嵌体的变种,最初由MOD嵌体演变而来。
部分冠(partial crown):是覆盖于部分牙冠表面的固定修复体。
桩冠(post crown):是利用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口腔修复学辅导:全口义齿的制作

⼀、印模 (⼀)全⼝义齿印模的分类 1.根据取印模的次数 (1)⼀次印模法:⽤⽛合适的成品托盘以及海藻酸盐印模材⼀次完成 (2)⼆次印模法: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 2.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闭⼝ (1)开⼝式印模 (2)闭⼝式印模 3.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 (1)黏膜静⽌式印模 (2)黏膜运动式印模 4.制作个别托盘 (1)室温固化塑料制作的个别托盘画边缘线,适当添倒凹,涂分离剂,调拌⾃凝塑料材料,均匀涂布,个别托盘2——3mm 即可 (2)⽤修改初印模的⽅法制作个别托盘在初印模组织⾯均匀刮去⼀层,周围边缘刮去1-2mm. 5.边缘整塑 6.取终印模 印模取出时候要注意让患者含漱或⿎⽓,从唇侧边缘滴⽔,使印模取下。
(⼆)取印模的步骤 1.取印模前的准备 2.取初印模 槽嵴形状的凹形,医⽣站在患者的右后⽅,右⼿持托盘,左⼿⽰指拉开患者的左⼝⾓,将托盘旋转进⼊患者⼝内,托盘柄对准⾯部中线,拉开上唇,托盘对向⽆⽛颌,向上后⽅加压,以右⼿中指和⽰指稳定托盘,左⼿拇指置于颊的外侧,⽰指在颊的内侧,向下前内运动数次,另⼀侧同理,换⼿。
唇侧,两⼿中指稳定托盘,拇指在唇的外侧,⽰指在唇的内侧,牵动上唇向下内运动数次,即可。
⼆、模型 1.围模灌注法 2.⼀般灌注法:a.注意后堤区的制作b.硬⽯膏硬固时间⼤约⼀个⼩时c.普通⽯膏硬固时间⼤约半个⼩时 三、颌位关系记录 颌位记录是指⽤⽛⽛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部下1/3的适宜⾼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包括垂直和⽔平关系记录两部分区分下列⼏个位置:正中关系位;正中⽛合位;前伸⽛合位和侧⽅⽛合位 (⼀)确定垂直距离 垂直距离:为天然⽛列成正中⽛合时,⿐底到颏底的距离,也就是⾯下1/3的距离。
1.⽅法 (1)利⽤息⽌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合间隙 (2)瞳孔到⼝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法 (3)⾯部外形观察法 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恢复过⼤,⾯下1/3增⼤;恢复过⼩,⾯下1/3减⼩ (⼆)⽔平颌位关系记录 1.哥特式⼸描记法 2.直接咬合法:(1)卷⾆后舔法(2)吞咽咬⽛合法(3)后⽛咬⽛合法 3.肌监测仪法 (三)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具体步骤 1.上颌⽛⽛合托的制作 (1)基托的制作两层蜡⽚烤软粘在⼀起,使之与模型密合 (2)⽛合堤的制作 将蜡⽚烤软卷成8-10MM的蜡条,按⽛槽嵴形状粘于基托上,引⼊⼝内趁蜡堤还软以⽛合平⾯规按压其表⾯,形成⽛合平⾯,注意前部在下唇下缘以下漏出约2mm,与瞳孔连线平⾏侧⾯观与⿐翼⽿屏线平⾏。
颌位关系的转移

2、标记髁突点
髁突点位于耳屏向
外毗方向13mm
3、固定牙合叉
加热后插入上牙合堤
离牙合平面平面约2mm
内叉起辅助固位作用,只需 插入牙合堤少许 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平行 牙合叉柄上的刻沟对准中线
3、固定牙合叉
加热后插入上牙合堤
离牙合平面平面约2mm
内叉起辅助固位作用,只需 插入牙合堤少许 牙合叉平面与牙合平面平行 牙合叉柄上的刻沟对准中线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arbitrary facebow
kinematic facebow
An instrument that indexes to the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 and registers the relation of the maxillary dental arch to the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 and a horizontal reference plane.
(三)转移颌位关系 的方法
(四)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五)确定侧方髁导斜度 (六)确定切导斜度
牙合架的定义
Articulator: a mechanical instrument that represents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and jaws, to which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casts may be attached to simulate some or all mandibular movements
103口腔医学技术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全口义齿的排牙全口义齿排牙的牾是在上下颌工作模型.上进行,同时还要依据确定了的正确颌位关系、面部标志和口内无牙颌的解剖标志,所以排牙时应特别注意保持正确的颌位关系。
颌架:是一种固定上下领托和模型的仪器。
1.颌架的分类根据颌架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分为:简单颌架;平均值颌架;半可调颌架;全可调颌架2.面弓3.上颌架的操作步骤(1)调节好颌架(2)将牙合叉插入颌堤内(3)松开固定髁突的螺钉(4)将定牙合叉固定在弓体上的上牙合托自口中取出(5)拆去面弓取下弓体4.确定前伸髁导斜度5.确定侧方髁导斜度6.确定切导斜度排牙前准备1、检查牙合架、牙合托。
2、画基托边缘线和中线、牙槽峭顶线。
3、制作后堤沟。
4、硬区缓冲、消除软组织倒凹,涂分离剂。
知识点:人工牙的排列1、前牙的排列前牙排列关系到患者面容美观、切割和发音功能的恢复。
上前牙排列位置的确定,为全口人选牙的排列奠定了基础。
(1)前牙排列的定位:包括前后位置、上下位置、左右位置、前牙弓形、前牙倾斜度。
(2)前牙的排列方法①对称性排牙的定位:根据牙合堤.上的标志及前牙的五个定位要求,按表所示进行排列。
②个性排牙法:个性排牙是指全口义齿的前牙在选牙和排牙时充分体现患者性别、年龄、个性三要素,使制作的全口义齿定于个性,更接近于自然。
在自然牙列中,前牙的排列常是不整齐的,排牙时模仿自然牙列不整齐的排列以体现个性。
2、后牙排列(1)后牙排列的定位:包括上下的定位、颊舌定位、前后的定位。
(2)后牙的排列方法:后牙的排列方法,根据排列牙顺序不同,分为先排上后牙再排下后牙法(.上颌法)和先排下后牙再排上后牙法(下颌法)。
1.上颌法排列的要求:排出两条牙合曲线、各牙之间紧密接触、两侧牙列整齐对称、两侧牙合平面高度一致。
在排列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正中牙合,勿使口腔本部过小,前后牙弓连接自然。
2.下颌法排列的要求:下颌法排列的要求:下颌法排列优先考虑固位和稳定均较差的下半口义齿,可直接观察磨牙后垫中1/3的位置,合理确定牙合平面后缘的高度,而且易于观察两侧牙合平面高度是否一致。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知识点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知识点辅导知识点:全口义齿的排牙全口义齿排牙的牾是在上下颌工作模型上进行,同时还要依据确定了的正确颌位关系、面部标志和口内无牙颌的解剖标志,所以排牙时应特别注意保持正确的颌位关系。
颌架:是一种固定上下颌托和模型的仪器1.颌架的分类根据颌架模拟下颌运动的程度分为:简单颌架;平均值颌架;半可调颌架;全可调颌架2.面弓3.上颌架的操作步骤(1)调节好颌架(2)将牙合叉插入颌堤内(3)松开固定髁突的螺钉(4)将定牙合叉固定在弓体上的上牙合托自口中取出(5)拆去面弓取下弓体4.确定前伸髁导斜度5.确定侧方髁导斜度6.确定切导斜度㈠排牙前准备1、检查牙合架、牙合托。
2、画基托边缘线和中线、牙槽峭顶线。
3、制作后堤沟。
4、硬区缓冲、消除软组织倒凹,涂分离剂。
知识点:人工牙的排列1、前牙的排列前牙排列关系到患者面容美观、切割和发音功能的恢复。
上前牙排列位置的确定,为全口人选牙的排列奠定了基础。
⑴前牙排列的定位:包括前后位置、上下位置、左右位置、前牙弓形、前牙倾斜度。
⑵前牙的排列方法①对称性排牙的定位:根据牙合堤上的标志及前牙的五个定位要求,按表所示进行排列。
②个性排牙法:个性排牙是指全口义齿的前牙在选牙和排牙时充分体现患者性别、年龄、个性三要素,使制作的全口义齿定于个性,更接近于自然。
通常女性前牙排列较整齐对称,上前牙切缘的连线近似微笑时下唇所形成的自然曲线,以显示女性的秀美。
男性的前牙排列可不规则,但整体看应和谐,前牙切缘的连线起伏不大,且棱角分明,以体现男性一刚健。
老年人的前牙排列可有意识的在各牙间留有小间隙,前牙切缘可修改成被磨损的形态。
在自然开列中,前牙的排列常是不整齐的,排牙时模仿自然牙列不整齐的排列以体现个性。
2、后牙排列(1)后牙排列的定位:包括上下的定位、颊舌定位、前后的定位(表4-3)。
(2)后牙的排列方法:后牙的排列方法,根据排列牙顺序不同,分为先排上后牙再排下后牙法(上颌法)和先排下后牙再排上后牙法(下颌法)。
牙合架、面弓的介绍

锁死颌架开关
按照箭头方向可以打开 或锁死颌架
86
个别切导
调节制成的切导盘
前伸和侧方切导设置 :
打开正中锁,将模型导入切缘相对咬 合位置 . 确认、切导盘的两翼对于侧导处于0° 然后逐渐加大切导盘的前伸方向斜度, 直至切导杆触及翼面,固定此位 将模型导向侧方,直至移动到尖牙保 护颌位置。 调整侧方运动方向的切导盘翼,直至 能接触切导杆。 在另一侧作同样操作
右
左
右侧移动
20
Benett 移动
右
矢 状 面
左
Benett角度
右侧移动
21
Benett 移动
右
ISS瞬间侧移
左
中 线
Benett角度
右侧移动
22
Benett 移动
• Benett角度越小调合时所做的牙尖整体越平 滑牙尖越小
23
面弓和颌架的操作
24
简易颌架(蛤蟆架)
25
26
两种颌架在单个牙上的接触点完全不一样
96
CN型颌架
髁导斜度:35º BENNET角度:0º -20º
97
CT型颌架
髁导斜度:-15º -60º BENNET角度:0º -20º
98
CP型颌架(半可调)
髁导斜度:-20º -60º BENNET角度:-5º -30º
99
CR型颌架(全可调)
髁导斜度:-15º -60º BENNET角度:0º -20º ISS:0-1.5mm 前伸:6mm 后退:2mm 抬高:0-3mm
64
可以读出个性轨迹指针的参考点数值:
面弓高度 (vertical bar and scale) 面弓深度 (horizontal bar and scale)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牙合)与颌位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牙合)与颌位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牙合)与颌位在口腔医学专业中,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属于桥梁学科的范畴。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牙合)与颌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牙列(denture):牙弓 Dental arch上下牙齿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列或牙弓。
上颌叫做上颌牙列(弓),下颌称为下颌牙列(弓)。
牙列的生理意义1.分散牙合力,有利于咀嚼效率的发挥2.避免食物嵌塞,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3、保护唇、颊、舌部组织在咀嚼运动健康4.衬托唇、颊部组织,维持颌面部丰满度5、辅助吞咽和发音的功能牙列的分型(一)按照构成的类型分型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1、恒牙列由恒牙组成完整的上下恒牙列各含16颗牙上颌牙列较下颌牙列略窄长2.乳牙列全部由乳牙组成完整的上下乳牙列各含10颗牙形态近似半圆形牙列较恒牙列短小牙列的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3.混合牙列牙列乳牙与恒牙组成乳恒牙的数目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各有不同(二)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型方圆型尖圆型卵圆型(三)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分型1、正常牙列牙数正常,牙列整齐无间隙2、异常牙列牙数异常:牙数过多(多生牙)或过少牙排列异常: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弓外牙等二、牙列的大小(一)牙列长度与宽度(二)Terra牙列指数采用牙列宽度与牙列长度比值来描述上下牙列大小关系的一种方法,即w/l*100%三、正常牙排列的倾斜规律正常牙排列的倾斜意义使咀嚼运动中牙合力沿牙体长轴传导牙列中牙之间接触广泛紧密,防止食物嵌塞,保护和维持牙周组织健康。
增大上下牙接触面积,提高咀嚼效率保护唇、颊、舌组织健康,便于舌运动衬托唇、颊,保持面下三分之一的形态(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情况从牙弓的唇侧或颊侧方向观察,前后具有不同的倾斜表现,这种倾斜称为近远中倾斜上颌中切牙根部向远中倾斜5–10°上颌尖牙根部向远中倾斜15°侧切牙大于两者上下颌第二、三磨牙牙根略向远中(二)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情况从牙弓(断面)的近中或远中方向观察,前后有不同的倾斜情况,这种倾斜称为唇(颊)舌侧倾斜上下切牙的切端均向唇侧,与颌骨前端牙槽突的倾斜度一致,约60°上下颌尖牙及上颌前磨牙均较正上颌磨牙向颊侧倾斜下颌前磨牙、磨牙向舌侧倾斜(三)垂直向关系牙合平面*(plane of occlusion)定义: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象平面,该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并与上唇缘有一定的位置关系解剖学牙合平面定义:从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象平面牙的上下位置以牙合平面为基准,上颌中切牙切缘略低于牙合平面;侧切牙与牙合平面平齐;尖牙、前磨牙颊尖、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在一个平面,略低于牙合平面;从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起,上颌第二磨牙近、远中颊尖位置逐渐升高,形成凸向下的补偿曲线四、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纵、横牙合曲线牙合曲线(curve of occlusion)纵牙合曲线(矢状方向)横牙合曲线(冠状方向)概念:用以表示牙弓牙合面形态的曲线叫牙合曲线(一)纵牙合曲线(Sagital curve of occlusion)1、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曲线)连接下颌中、侧切牙切嵴,下颌尖牙牙尖,下颌前磨牙颊尖,下颌第一、二磨牙近、远中颊尖所组成的一条凹向上的曲线2、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补偿曲线)连接上颌中、侧切牙切缘,上颌尖牙牙尖,上颌前磨牙颊尖,上颌第一、二磨牙近、远中颊尖及第三磨牙远中颊尖所组成的一条凸向下的曲线*(二)横合曲线(wilson曲线)定义:连接两侧同名磨牙的颊、舌尖所形成的曲线四、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1、牙列与面部标志2、参考线与参考平面眶耳平面(Frankfort Plane)从眶下缘最低点→外耳道上缘连成的平面人坐正、头直立时,该平面与地面平行鼻翼耳屏线从鼻翼中点→耳屏中点的连线,与合平面平行3、上、下颌中切牙之间及其与参考平面的关系上颌中切牙体长轴与眶耳平面的唇向交角约80°上、下颌中切牙长轴舌向交角约140 °上颌中切牙牙体长轴与合平面交角约60 ~65°4、面部协调关系面部三等分发迹→眉间点=眉间点→鼻底=鼻底→颏下点眼外眦→口角=鼻底→颏下唇齿关系下颌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1mm下颌前牙与下唇上缘齐平口角对着上颌尖牙的远中部分或第一前磨牙的近中部分牙型、牙弓型与面形的关系牙列与颌骨的关系1.Balkwill角:从髁突中心至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联线与合平面所构成的交角,平均26°左右2.Bonwill三角1887年Bonwill报告:从两侧髁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三点连线够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长度约为4吋(10.16cm)3.球面学说(Monson spherical theory)Monson提出:以眉间点(glabella)为中心,以10.16cm为半径作一球面,下颌牙列的合面与此球面一部分相吻合,又认为补偿曲线也是它的一部分IcO正常标志1上下牙列中线对正,正对上颌唇系带2除上和最后一个磨牙及下颌中切牙外,每个牙都与对颌两牙对应接触3尖牙关系正常,即上颌尖牙牙尖顶对应下颌尖牙远中唇斜面及唇侧远中缘,下颌尖牙牙尖顶对应上颌尖牙近中舌斜面及舌侧近中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o high”!?
A grinding dentist
为什么和如何要使用颌架
3
• 如果我们的牙医能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颌架和面 弓的话,他们的工作会节省30%的时间。 • 颌架是患者无痛的朋友,是牙医和口腔技工最好 的伙伴。
4
怎么样才能让您的日常工作获得 最满意的功能效果
57
安装轴定位针到下面弓的定位孔内,并且拧紧A螺丝 然后调整针的位置使其接触到纸的表面。
A
A
58
定位患者实际左右两侧的铰链轴位置: 引导患者限制性的张口或闭口,不允许患者下颌 前伸运动。如图所示:
59
右侧关节 实际运动铰链轴
探针围绕实际的铰链轴运动,一个开闭口运动, 下颌会迫使探针绕铰链轴顺时针运动。
您的患者
不愿意在牙科椅上花费太 多的时间 他们也不愿意在吃饭时感 到疼痛
他们愿意看上去漂亮,感 觉良好
Seite 5
其实你每天工作都需要这些
牙合架
面弓
转移台
6
信息转移
牙医 加工厂
静态信息
动态信息
必须先把口内数据准确的转到颌 架上 !
加工厂会利用这些静态 信息和动态信息来做精 确的牙
7
静态信息
8
在两侧作此运动数次,直至切导盘上面下 清晰印痕
90
全口无牙颌病人(哥特式面弓)
91
正中关系记录仪
92
使用Centrofix确定无牙颌的正中关系位
93
口内情况模拟
94
合架的分类
按解剖形态分:解剖式合架,非解剖式合架 按功能分: 平均值合架,半可调式合架 全可调合架
95
BN型均值颌架
髁导斜度:35º BENNET角度:15º
89
个别切导 调整定制的切导盘
首先调拌自凝树脂或光敏树脂 将树脂放上切导盘 确认侧方燕尾状导面被树脂包围 关闭牙合架上半,轻叩直至切导触及切导 盘
为记录前伸渐进,打开正中锁,用模型牙 夹斜面为导,使上颌模型进入切缘相对位。
作同样的以牙为导的侧方运动(从正中牙 合到尖牙顶相对位置)
患者必须告知的情况是: a.) 耳部上方有压迫感 b.) 在戴好后,有明显的晃动感 无论上述a或b发生,都应该从患者头上取下面弓重新调整, 切记不要在患者头上
放松A和B螺丝
A B
positioner
54
55
56
调整好的解剖学铰链轴位置如图所示:
100
按解剖形态分:解剖式合架
101
按解剖形态分:非解剖式合架
102
Splitex磁吸附系统...
103
使用专用颌架校准器校准是非常必要的
104
33
面弓使用
34
36
37
38
39
面弓与合架的转移关系
40
将万向体与颌叉一起从面弓取下
41
将万向体的关节插入转移台的沟槽
2、填充石膏 1、调整螺丝
42
利用磁性台把模型转移到颌架上
43
位置转移步骤
1
2
3
4
44
再用咬合记录蜡片检查咬合,以获得咬合动态信息
45
前伸髁导斜度测量
患者做下颌前伸运动(切 端对切端咬合)
牙合架的均值设置
• 前伸髁导角度度: 30º • Bennett角(侧方): 10º
17
髁导斜度
髁导斜度越大 christensen角 度越大修复体 越高
下颌做前伸或后退过程中沿关节滑动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18
Benett 移动产生Bennett角度
右
左
以右侧移动为例
Median
19
Benett 移动
锁死颌架开关
按照箭头方向可以打开 或锁死颌架
86
个别切导
调节制成的切导盘
前伸和侧方切导设置 :
打开正中锁,将模型导入切缘相对咬 合位置 . 确认、切导盘的两翼对于侧导处于0° 然后逐渐加大切导盘的前伸方向斜度, 直至切导杆触及翼面,固定此位 将模型导向侧方,直至移动到尖牙保 护颌位置。 调整侧方运动方向的切导盘翼,直至 能接触切导杆。 在另一侧作同样操作
Shift LEFT X Shift LEFT Y
Shift RIGHT Y
63
同样也可以读出参考指示上的数值 (fix anterior face-bow height 22mm):
面弓深度(眶下点)
注:在记录软件中 ‘Anterior face-bow height’ 的颜色是灰色的表面该数值不可更改,是固定的22mm!
4、颌架下托板,安装在颌架 的下部。
78
髁导斜度调整
2、旋转髁导斜度:60至-20 3、固定螺丝
1、首先使用工具 放松这个螺丝
79
Benett角度调整
2、旋转蓝色旋钮 调整到相应的 数值
1、使用工具放松螺钉
80
瞬间(ISS)侧移调整
2、横向调节蓝色旋钮
1、使用工具放松螺钉
81
下颌前移或后移调整
右
左
右侧移动
20
Benett 移动
右
矢 状 面
左
Benett角度
右侧移动
21
Benett 移动
右
ISS瞬间侧移
左
中 线
Benett角度
右侧移动
22
Benett 移动
• Benett角度越小调合时所做的牙尖整体越平 滑牙尖越小
23
面弓和颌架的操作
24
简易颌架(蛤蟆架)
25
26
两种颌架在单个牙上的接触点完全不一样
开口运动
60
左侧关节 实际运动铰链轴
开口运动
探针围绕实际的铰链轴运动,一个开闭口运动, 下颌会迫使探针绕铰链轴反时针运动。
61
面弓和传感系统现在全部安装在患者身上了。
62
参考下图你可以以mm为单位读出与软件中相对应的刻度上的显示值:
Shift RIGHT Z Shift LEFT Z
Shift RIGHT X
1、放松此螺丝, 并调整到要后移的 位置
2、旋转蓝色旋钮
82
后牙升高调整及面弓支撑点
面弓耳道支撑点 面弓关节支撑点
最多可使后牙升高2mm
83
切导针到高度调到0
无前牙接触请使用均值切牙板
有前牙接触使用平的切牙板
84
没有转移台如何上模型呢
箭头表示的位置使用皮 筋绑定的位置,建立一 个均值咬合平面
85
Bonwill平面的关系
两侧髁突与下领中切 牙近中接触区构成的 三角形称Bonwill三角 等边三角形,边长均 值为:110毫米
关节宽度: 窄颌弓:95mm 平均颌弓:110mm 宽颌弓:140mm
9
Bonwill-Triangle
均值的咬合平面和Bonwill三角
咬合平面
Bonwill三角
11
49
记录设备
阻抗式传感器(双针、单针)
数据记录器CADIAX 4 或compact
50
根据患者的下颌牙弓弯曲颌插,使颌插匹配与患者的下颌牙弓。将颌插对准上颌正中位, 用黑色标记笔做好正中位标记
51
52
患者试戴一下上面弓,看是否合适。 试戴就像配戴眼镜一样,带上并反馈是否合适。
较好的调整面弓使患者不感到在耳部和耳部的上方有不良的压迫感。
Models mounted by average values 模型按照平均值上牙合架后
咬合与关节到底是什么关系?
13
颞颌关节与咬合面的位置关系
14
Hinge Axis against Contact Point
铰链轴相对于接触点
闭口弧越小后牙打开速度越快,所造成的技工 室修复牙尖越高
16
可设置的颌架
71
Artex CR设置数据
72
SL颌架的编程
个性髁导板
个性切导盘
SL颌架
个性前伸板
73
GAMMA颌架设置数据
74
75
颌架数据的调整-以全可调为例
76
颌架的装配
1、首先卸下蓝色盖板
2、使用下图工具取出磁片
3、使用工具拧出垫片
3
2
77
颌架的装配
1、颌架上托板 2、要将颌架的上下托板用专 用胶水和KEY粘结在颌架上 3、将右图配件拧入指示位置
27
不同面弓获得的参考平面有所不同
• 技工拿到面弓转移的石膏要首先判断他是 那种面弓转移的参考平面平面。
28
Frakfut平面(眶下点)
29
Cmaper平面(鼻下点)
30
平行平面 GB面弓
31
不同的参考平面的面弓
32
面弓的组成
鼻拖 框架调节架 固定螺丝
万向关 节 紧固杆 外耳道 支撑球
咬颌叉 髁突指针
96
CN型颌架
髁导斜度:35º BENNET角度:0º -20º
97
CT型颌架
髁导斜度:-15º -60º BENNET角度:0º -20º
98
CP型颌架(半可调)
髁导斜度:-20º -60º BENNET角度:-5º -30º
99
CR型颌架(全可调)
髁导斜度:-15º -60º BENNET角度:0º -20º ISS:0-1.5mm 前伸:6mm 后退:2mm 抬高:0-3mm
46
侧方髁导斜度
患者做下颌侧向运 动(双侧尖牙对尖 牙分别进行咬合)
47
使用电子面弓记录精确数据-GAMMA系统
诊断型运动面弓
临床型简易面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