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最新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人教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

最新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人教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

最新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教版第三单元各具特⾊的区域⽣活复习提纲七上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课第⼀节稻作⽂化的印记1.湄公河平原的⾃然环境(或:湄公河平原具备⽔稻⽣产的优越条件)(1)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地处热带。

(2)⽓候:热带季风⽓候,⾼温多⾬,⾬热同期。

(3)⽔⽂:⽔⽹密布。

(4)地形、⼟壤:有许多由河流冲击⽽成的平原;⼟壤深厚、肥沃。

2.湄公河平原的农业特⾊:以⼈⼯劳动为主的精耕细作,⽔稻是主要的农作物。

3.稻作⽂化的印记(1)⽔稻⽣产与劳动⼒的关系:①⽔稻⽣产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投⼊⼤量的劳动。

在⽣产⽔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依靠⼈⼯完成。

②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是⼈们最为忙碌的时候,⽚⽚稻⽥中都有劳作的⾝影。

③湄公河平原⼈⼝稠密,这与稻作农业对⼈⼒的巨⼤需求有⼀定关系。

当然,⾼产的⽔稻也能够满⾜众多⼈⼝的⽣活需要。

(2)⽔稻⽣产对民居的影响:①景观: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环绕着⼤⽚稻⽥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②民居:湄公河平原上的⾼脚屋,以⽊、⽵为主要建材,⽤⽊桩⽀撑,悬空架设。

上层住⼈,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3)⽔稻⽣产对⼈们⽣活的影响:①⽶市:街边有很多卖稻⽶的店铺或市场,出售各种稻⽶。

②饮⾷:⼈们的饮⾷以⼤⽶为主。

在越南,除了⽶饭外,还有各种⽶制⾷品,如⽶粥、⽶酒、⽶粉和粽⼦等。

(4)⽔稻⽣产对精神⽣活的影响:①这⾥很多⽂化活动都与⽔稻⽣产息息相关。

A.御耕节:在柬埔寨的传统节⽇“御耕节”⾥,⼈们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顺,以期获得好收成。

B.⽔上⽊偶戏: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很多动作来源于⽔稻⽣产环节,如插秧、打⾕等。

②团结互助,关爱弱者:⽔利⼯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

因此,⼈们都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4.⼈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在湄公河平原这块世界稻⽶的主产区,⽔稻⽣产决定了⼈们⽣活的内容和节奏,⽔稻的⽣产史也书写了这个地区的⽂明史。

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石器时代的发展1.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活动-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约在200万年前。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人类制造和使用早期石器工具。

2.石器时代的划分-旧石器时代:约从早期人类出现到约 1.5万年前,使用旧石器工具。

-新石器时代:约从1.5万年前到大约5000年前,使用新石器工具。

3.中国早期人类的文化-大约在约300万年前,中国早期人类出现。

-中国早期人类的主要活动是狩猎、采集和渔猎。

-中国早期人类使用石器工具。

二、兴起的黄河文明1.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古代中国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地势高,河水急,容易引发洪水和水患。

2.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出现了培植水稻和养殖牲畜的先民。

-先民居住在黄河流域附近的土台和山洞中。

-先民使用精美的陶器和玉器,发展了先民的农业和手工业。

3.兴起的黄河文明-公元前,黄河流域逐渐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文明。

-兴起的黄河文明以农业和农民为基础,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兴起的黄河文明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汉字的出现和使用。

三、神话与祭祀1.神话的形成-神话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的,是原始信仰和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四大神话: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

-神话通过口头传承和文学创作来流传和传播。

2.祭祀的意义-祭祀是古代人民对神灵的敬意和供养。

-古代祭祀活动主要包括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

-古代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四、商朝的兴衰1.商朝的兴起-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兴起和黄河文明密切相关。

-商朝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了陶器和青铜器制作业。

2.商朝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以王室为核心,实行封建制度。

-商朝的社会制度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父系氏族为主要单位。

3.商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商朝发展了文字和书写,出现了甲骨文。

-商朝出现了青铜器,青铜器被广泛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 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 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社区是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和比较密切的往来。

2、地图的语言包括、、。

3、地图的方向的表示方法有、、。

其中最准确的是、最常用的是。

4、比例尺= ÷。

5、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主要有、、。

6、图幅时,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内容较;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内容较。

7、图例包括和,注记指。

8、社区功能有、、和。

9、社区类型有、和。

10、行政社区是以来确定的区域,功能社区是围绕形成的区域。

11、社区有不同的类型,但是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是相互在一起的,一个人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中。

12、不同区域之间为什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1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地方,表示地势;等高线的地方,表示地势。

14、不同地图表现的主题不同,地图分为、、、、和等。

应根据选择不同主题的地图。

15、比例尺的大小不同,表示的不同,应根据选择不同大小比例尺的地图。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1、在地球表面,陆地占了%,海洋占了%。

2、世界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3、世界四大洋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4、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5、海峡是指连接两片的狭窄水道。

海峡往往是海上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6、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和的天然水道,位于欧洲和非洲的直布罗陀海峡,把与连接起来。

7、地形的基本类型有。

8、反映气候主要有和两个因素。

9、和对当地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10、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11、根据的差异来划分世界三大人种。

12、三大人种各有什么特征?13、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又有。

14、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情况(分布在哪些洲)?15、、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16、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国界线范围内的、、和。

17、不同的国家根据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8、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是的国家。

19、认识经纬线、区分经纬度表格一:认识经纬度表格二:区分经纬度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几乎与整个的面积相等,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1)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1)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三单元核心思想: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一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1.1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东南亚、中南半岛上;2)地形:湄公河平原(冲击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3)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4)河流: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2、生产特点:种植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以精耕细作的人力劳动为主,团结协作(人口稠密)。

3、生活特点:人们主要吃米饭等、住高脚屋、水上交通便利、有传统的御耕节、水上木偶戏等1.2用机器种庄稼(美国中部大平原)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美国中部、中纬度、北温带;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气候适宜;2、生产特点: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产品商品率高(商品性农业)3、生活方式:住别墅,开汽车,吃汉堡等快餐等。

4、美国中部大平原可以实现农业高度机械化生产的原因:1)地处平原,地势低平;2)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3)以旱田为主,适合机械化生产;4)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5)科技水平先进。

第二课:与山为邻2.1垂直的生计(秘鲁安第斯山区)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秘鲁);2)地形:山区,地势崎岖;3)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明显(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自然景观随之出现明显变化;2、生产特色:在海拔低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在海拔高处草原地带放牧羊驼(羊驼毛被誉为“纤维上帝”,是秘鲁外汇重要来源)和骆马(当地人主要的运输工具)。

3、生活特点:羊驼、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骆马是当地人主要的运输工具。

4、印第安人在安第斯山区的生产与生活,其实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课件

2023
PART 02
第三单元:三国鼎立
REPORTING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汉朝末年政治腐败和 社会动荡
曹操、刘备、孙权等 人的崛起
黄巾起义和东汉末年 的军阀割据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民族融合和人口迁徙
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宗教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士族门阀制度的形成与影响 外来文化的传入与交流
推动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 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 的交流与融合,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 展。
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江南地区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 资源和财力,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2023
REPORTING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 、四单元复习提纲ppt课件
2023
目录
• 第三、四单元概述 • 第三单元:三国鼎立 • 第四单元:江南地区的开发 • 第三、四单元重点、难点解析 • 第三、四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 第三、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2023
PART 01
第三、四单元概述
REPORTING
三国鼎立时期的知识结构图
三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曹魏的屯田制
蜀汉的丝织业
吴国的造船业
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结构图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结构图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江南地区开发的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初步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结构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填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填空)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4.炎帝教民,又称。

黄帝又称。

黄帝在打败,
炎黄联盟在打败。

部落联盟逐渐发展成为。

、被称为。

5.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禹采用方法治水有功,被称为。

第二单元:
7、世袭制:继承禹的王位,标志着代替。

8、牧野之战:根本原因:,约公元前年,周武王在与商王军队
决战,周军全胜,商朝灭亡。

9.西周实行制,目的;内容
,作用。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1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最精美的青铜器是。

1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口号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VIP专享】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

【VIP专享】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一、家住平原P70-731、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1)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环境:①地形:河流冲积平原②土壤:土壤深厚、肥沃;③气候:位于热带,高温多雨,热量光照充足,雨量充沛④水文:湄南河平原水网密布,灌溉方便(2)水稻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文化留下了哪些印记?)①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②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③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3)湄公河平原的生产方式:精耕细作(4)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①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力完成;②村庄内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用木桩支撑,为避免潮湿,避免虫蛇,悬空架设(高脚屋); ③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春耕礼:祭祀谷神、稻母,祈求风调雨顺,牛是主要的劳动帮手,因此对牛特别有感情。

)2、用机器种庄稼:(1)美国大平原的自然环境:①位置:北美洲中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②地形和土壤:平原广阔,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气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④水文: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灌溉较方便⑤适合发展农业:热量、降水不如湄南河平原,耕地类型为旱地,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2)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①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特点):机械化生产(用机器种庄稼),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原因:当地主要是旱地,气候是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天比较热,全年降水较少。

所以不能种植水稻,只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②美国中部平原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原因: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旱地为主;地广人稀,劳动力欠缺,而科技水平发达。

③机械化生产的益处: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④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是商品性农业: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作为商品输出用的。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2)消极方面:①滥用民力,繁重徭役、赋税②制定了严刑峻法③焚书坑儒(3)总之,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1.秦的暴政表现:①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④秦二世残暴统治。

2、秦末农民起义(前期的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说)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爆发的原因:①遇雨误期(直接原因)②秦的暴政(根本原因)意义:①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②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③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2)项羽、刘邦起义(后期的农民起义)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公元前207年,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比较:刘邦、项羽前期反秦的战争属于农民起义;后期的楚汉之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领导权的斗争。

)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文帝和汉景帝重视农业生产,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2、西汉国力最强盛时期是在汉武帝3、汉武帝时候实现了大一统涵义: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思想上采取统一的措施进行管理。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①政治:建立较小的候国,削弱诸侯国势力(推恩令)。

②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经济: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④军事:批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第十三课:两汉经济的发展1、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在以后八百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2、发明水排的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这是个利用水利鼓风冶铁的工具,这一技术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3、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人称“东西二京”,是当时世界上少有大城市。

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1、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族首领是——冒顿单于。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初一历史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在单元测试之前,同学们应该如何进行复习?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1.光武中兴(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二、重难讲解“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1.张骞通西域(1)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共有34个行政区划。

P44-45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

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

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

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P46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

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

P46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P46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4、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15、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

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2)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4)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2)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2、列表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3、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5、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朝的暴政;1、秦始皇的贡献:(1)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2)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3)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秦始皇的统治特点:急于求成和暴虐。

3、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沉重的赋税;(上交2/3);(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赵高“指鹿为马”)2、影响: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1、爆发的原因: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直接原因)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处热带,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2、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发展稻作农业,这一方面可以满足稻作农业精耕细作对劳动力的要求,另一方面高产的水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

3湄公河平原上的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水桩支撑,悬空架设,这样设计有利于通风防潮,存放物品。

4、湄公河平原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

“御耕节”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

5、美国地处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6、美国的工业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因此美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第二课、与山为邻8、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生活在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印第安人利用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点,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人们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生。

10、说一说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答:穿的是以羊驼毛皮制作的衣服和皮革;吃的是玉米马铃薯、小麦;住的是低矮房屋;利用骆马作为当地居民的运输工具11、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是个山地之国,瑞士人有“大山之子”之称。

12、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由于河流和冰川的作用形成的。

13、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14、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莱茵河竺瑙河和波河15、瑞士地形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瑞士地形以山为主,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上)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地图的语言)含义公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比例尺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图例和注记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 或 1/10000000 或一千分之一文字式比例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 千米线段式比例尺分子为 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在相同图幅情况下,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小。

指向标定方经纬网定方向(最精确的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向西右东”)(最普遍的定向法)常用图例( P8 图 1-4 )2、社区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社区的概念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政治功能(例如政府会议,选举等一些政府的行为)经济功能(例如社区超市等与商品经济行为活动相关的)社区的四大功能文化功能(老年大学,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和健身设施等)管理功能(社区巡逻队,安保队以及特别要注意“组织”、“管理”等字词的就是此功能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社区的型成的区域域类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举例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大多数社区有一个共同点: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社区间的相互联物产也不同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系势互补。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推荐下载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着的差异莫过于乡村和城市.所以,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根本的角度.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表小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在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即“大小详,小大概〞.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5.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治理等方面的功能.6.乡村聚落,即村盘,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7.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8.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等.9. 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根底上开展而来的.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治理中央,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10.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央,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系维.11.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效劳业等方面的工作.12.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技.13.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1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根底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山地一般用褐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而且颜色越深,表示海洋深度越深.15.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1.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和光照等构成了自然环境;人口、人种、语言、历史宗教和生产活动的等地球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了人文环境. 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是熟悉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两个最根本的着眼点.2.从太空看,海洋占据地球外表71%勺面积,3J地占据29%3.大陆和其附近岛屿合起来成为上祖,全球根据面积大小依次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4.海洋的主体局部是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局部,根据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最大、最深、最多岛屿〕、大西洋〔“S〞状〕、印度洋〔热带海洋〕和北冰洋〔最小、最北、最冷〕.〔掌握其特征〕5.海洋对人类的影响:1.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淡水资源、盐类资源、鱼类资源、矿产资源〔石油〕、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等;2.人们修建运河、建设港口,开辟了众多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物资交流.6.在一个大洲内,还可以分为假设干个地区.亚洲,根据地理方位,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欧洲可以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 .7.地形类型:8.亚洲地形特征:地势高,起伏大,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间向四周流,呈放射状分布.9.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主耍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10.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11.气候受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地形等的影响,表现为复杂多样.12.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在长丽应当地气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旅游、农业、建筑等都有影响〔会举例〕,当地的动植物对气候也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15.阅读“世界主要的河流〞分布图P37和世界地形图,了解世界主要河流的根本情况17.湿润地区的河流众多,大多数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干旱地区的河流水源缺乏,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18.亚洲的主要河流:A亚洲十大外流河:太平洋水系一一长江、黄河、湄公河、黑龙江;北冰洋水系一一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印度洋水系一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B亚洲三大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C亚洲河流和地形的关系:亚洲地形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19.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共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其中,气候是造成陆地自然景观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植物是陆地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20.202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分布的情况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21.人口的分布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和气候〕P42?世界人口分布图?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23.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生篷的,没有上下优劣之分,反对种族歧视.24.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中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有 汉语、英语、法 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等,这几种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是世界 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坦爰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5.26 .现在,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歌和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目前,世界上还有些 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属地和领土有争议的地区,请我们把它叫做地区.27 .国家和国家之间是有 国界的、国界是人为划分的、其有人为因素〔经线为界、纬线为 界〕和自然因素〔山脉为界、河流为界〕影响.国界线和领海范围以内的 领陆、领水和领 空,总称领土_028 .根据陆地面积大小排序〔所在大洲〕:俄罗斯〔传统是欧洲〕、加拿大〔北美洲〕、中国 〔亚洲〕、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洋洲〕29 .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所在大洲〕:中国〔亚洲〕、印度〔亚洲〕、美国〔北美洲〕、印 度尼西亚〔亚洲〕、巴西〔南美洲〕、巴基斯坦〔亚洲〕、孟加拉国〔亚洲〕、尼日利亚〔非 洲〕、俄罗斯〔欧洲〕、日本〔亚洲〕和墨西哥〔北美洲〕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除了在 经济开展水平方面 存在较大差距外:还表达在 发育、医疗、 卫生、效劳设施水平.31 .国家与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应遵循的准那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4.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大局部位于中纬度和北温带,最西端的经度为73° E,最东端的经度为135°E.东西跨越62,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时间大约相差4小时.第三单元1.湄公河平原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土壤深厚、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由于该地人口稠密,水稻生产对人力需求大, 其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2.P61?美国外乡的地形? 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兴旺的农业, 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着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商品性农业〕.这里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大平原东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 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家庭农场为主, 齿度机械化.3.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比拟表4 .安第斯山脉从北往南纵贯南美洲大陆,素有 “南美洲脊梁〞之称,山区地势崎岖,秘鲁 的大局部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在 4000多米,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 热带雨林、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高山草地、冰 雪带〕.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5 .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在 海拔较低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 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海拔高处,由于气候极为严寒,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 居民以放牧驯养 羊驼和骆马为主.羊驼被称之为“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羊驼毛有“纤维上帝〞之美誉.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秘鲁国徽的左上角的动物是 曲及,是 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说明骆马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6 . P67?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阿尔卑斯山脉 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跨越 法国、 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和意大利 的国家,莱茵河、多瑙河和波河的河流发源于此.瑞 士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以 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山区占到国土面积的60%耕地只占 国土面积的6%矿产资源奇缺,缺乏开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是个典型的 山地之国.旅游 资源丰富,瑞士人因此被称为 “大山之子〞.7 .阿尔卑斯山区一年四季是旅游者的天堂,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 此休闲度假,夏季登山、冬季滑雪和泡温泉.旅游业为瑞士创造了财富,提升了生活水平,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开展〔如钟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 等〕8 .瑞士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a 、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保护环境 b 、修建了自然保护区,为许 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平安的生存地 c 、人们有很强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 .〔秘鲁和瑞士〕与山为邻之比拟10.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11.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领先全球的造船业,兴旺的纺织亚,先进的电子工业等.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但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以及国内经济的开展和人口的增加,渔民们面临着各种新问题,如捕鱼本钱的增加,捕鱼范围的缩小,过度捕捞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污染等.为此,渔民改变了过去只捕不养的习惯,转而大力开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12.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坐落在亚平宁半岛上、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有一座水上古城一一威尼斯.因水而生,岛屿相连成为城,以水为通道;因水而兴,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央;因水而美,独特的水城风光,水为道路舟为车〔圣马克教堂、叹息桥、贡多拉〕;因水而忧,水位上涨、海水倒灌.13.非洲大陆东南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被称为“高原大陆〞 ,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气候类型〔自然带〕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14.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以〞的生活.〔南半球〕5上一10月份,南方旱季来临,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迁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正值雨季, 开始向南迁徙.15.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大多穿着红色披风、住茅草房,牛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越高,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16.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为主,气候比拟王挺,近三分之二土地属于干旱地.因此,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17. 澳大利亚地形的总体特征: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澳大利亚降水量的总体特征: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18.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美利奴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工〔“坐在矿车里的国家〞、“古生物博物馆〞〕19.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20.波斯湾地区位于亚洲西部,处于亚、欧、非三洲的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五海三洲之地〕,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漠广布,属热带沙漠气候21. P83?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和石油分布?波斯湾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其中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杲石油资源比拟丰富的国家.〔两伊两特一西〕22.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和中欧、澳大利亚等.A、美国、西欧:a、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好望角一大西洋;b-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曼德海峡一红海一苏伊士运河一地中海一直布罗陀海峡一大西洋R日本: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一太平洋C、中国: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一台湾海峡一东海23.波斯湾地区一些国家因大量石油输出成为富裕国家,但石油也有枯竭的时候,所以他们也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开展方式,如利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大力开展工农业、旅游业和商业等24.P85?以色列的地形?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非常缺乏,耕地少且贫瘠.以色列人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一巫农业技术,使可灌溉土地大量增长.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25.以色列拥有兴旺的绿洲农业的原因:A、严格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汪迩: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如北水南送〕;增强废水处理和遁如利用;海水淡化G苴迨: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科技兴农;增强用水童理〔如实行用水许可证和方案用水分配制度〕;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择种植适宜的农作物〔如耐旱、耐热、耐碱的作物;附加值高的作物等〕26.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决定着区域的根本特征.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和温度带等方面来描述;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周边其他区域或事物来确定,如海陆位置、邻国等.南非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南温带,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其最南端的好望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P88?南非的位置图?27.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地图、照片和图表等资料熟悉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非地形以立座为主,地表起伏较小, 其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西南沿海地带是地中海气候,西北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南非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黄金储量世界第一.28.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开普敦〔“小欧洲〞〕、司法首都布隆方丹.曾经存在种族隔离政策.29. 一个区域的开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展水平等几个方面来熟悉. 南非利用其自然条件的优势,大力开展采矿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第四单元1.华盛顿位置和历史: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不属于任何一个州,位于美国的东海岸〔大西洋〕.历史上,纽约、费城都曾是首都、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波托马河克流经〕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南北方的争夺,妥协的产物〕,华盛顿成为首都.2.华盛顿城市布局:市区以国会大厦为中央,分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地区.白宫、国会大厦和五角大楼形成“联邦三角〞.3.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央:他职能单纯,是世界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治理国家是华醉顿的丰要职能.国会大厦是国会议员指.定法律的地方. 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白宜是总统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也是举行欢送外国元首的地方,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世界着名的图书馆、高等院校、博物馆等文化机构.4.华盛顿国际影响力: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盛顿设立使馆或办事处,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在此设立总部,华盛顿还是一个全美和国际媒体的中央,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报纸和电台.5.法国位于欧洲向IT,巴黎是其首都,位于法国比也,塞纳河贯穿全程,向西注入英吉利海峡,发祥于西岱岛,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分配均匀.从建筑景观看巴黎的文化艺术之美,如古典艺术宝库卢浮宫、近代艺术的殿堂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的象征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央等;从街头人们的生活感受巴黎人文之美,如旧书摊、露天画廊、左岸古旧的咖啡馆、街头艺术等.从埃菲尔铁塔等建筑来理解巴黎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宽容心,对文化的敬重和对艺术的追求,造就了这座世界文化艺术之都.6.印度地处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频阿拉伯海,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笫一人口大国,是世界计算机软件超级大国, 班加罗尔被称为“亚洲硅谷〞,是全球着名的信息技术中央,具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名称,而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代名词.7.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上,海拔在900米以上,属热带季风气候,但其海拔高,比印度同纬度地区气温要低,相对于炎热的印度来说,班加罗尔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人才.8.而加罗尔开展信息业的有利因素或条件:a.优越的自然条件;b.雄厚的科研根底;c.政府的大力支持;d.高校云集,人才众多;e.数学和逻辑方面的历史积淀;f.语言优势;g.完善的根底设施9.韩国,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蔚山市位于韩国东南部,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 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 汽车生产水平着称于世,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中央、韩国的汽车交易中央、韩国的汽车也&中央,使蔚山从一个小渔村开展成为举世闻名的与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日本的丰田市相比肩的汽车城.〔与我国深圳的开展相似〕10.蔚山的开展与哪些因素有关?a、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与韩国最大的港口釜山相邻, 〕b、丰富的水资源〔太和江〕c、政府的大力扶植d、注重产品研发,提升科技含量〔大力研发环保汽车〕e、雄厚的工业根底f、产业部门与大学相依托g、高素质的从业人员11.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高原上、由市区和几座卫星城构成、是世界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但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产生了严重的“ 城市病〞. 20世纪中叶,决定迁都,以促进内地开展,缓解沿海城市压力.12.巴西利亚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央、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城市规划完整,注重细节,建有人工湖一一帕拉诺阿湖.可以起到防洪抗旱、调节湿度的作用,重视绿化,保护植被,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城市之一.有完善的交通系统,市郊不允许建污染环境的工厂,城内不准修建新住宅区.13.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是俄国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央、是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央,也是一座着名的国际大都市,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俄国欧洲局部的中央,东欧平原上,圣彼得堡东南方,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 降水少,莫斯科河穿城而过,既为工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又有航运之利.莫斯科城的中央在克里丽示宫,形成了以市区为核心,呈辐射状和环状结构的城市格局.。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

七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
③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美国
影响
欧洲的“大花园”“大菜篮”
石油创造财富,进行现代化建设。
发展面临的难题:石油资源会枯竭,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旅游业等。
相同点
气候干旱,沙漠多,缺水;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成为宝地。
6、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
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
(2)气候:类型多样,气温普遍偏高,大部分地区比较干燥。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西南沿海地带为地中海气候,西北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
(3)河流:林波波河(自西向东)、奥兰治河(自东向西)。
(4)自然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
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
(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和习惯等)
南非的人文特色
自然环境(自然条件)
(1)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基塔莱4-10月、多多马11-次年4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
(2)地形:高原地形,地势较为平坦
(3)景观:热带疏林草原,野生动物繁多,如羚羊、长颈鹿、斑马、狮、豹等。
(1)地形: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1、家住平原
稻作文化的印记
(湄公河平原)
用机械种庄稼
(美国大平原)
地理位置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北美洲中部
自然环境(自然条件)
(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2)地形和土壤: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
(2)以色列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缺乏(最主要),可耕地少,土壤贫瘠,夏季高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在东半球和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2.湄公河平原发展稻作生产的条件自然条件:地处低纬度,阳光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灌溉方便;社会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的特色生产特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生活特点:“高脚屋”、群居(住),以大米为主食(食);文化习俗:柬埔寨的御耕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

第一课家住平原用机械种庄稼4.大平原地理位置大平原在美国中部,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等旱作物。

5.大平原的机械化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土地辽阔、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温带大陆性气候;社会条件:工业发达,科技先进,劳动力资源不足。

6.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习俗的特点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高度一体化(即生产高度机械化、产品高度商品化、销售高度市场化),或高度现代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生活:居住分散,农村设施先进、公路交通发达。

文化习俗:人际关系较为疏远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比较比较点稻作文化的印记用机器种庄稼地理位置湄公河平原:东南亚美国中部大平原:北美气候特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一年分雨旱两季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全年少雨河流、湖泊(水资源)湄公河(水网密布)密西西比河、包括苏必利尔湖在内的五大湖区(水源比较充足)耕地类型水田旱地主要农作物水稻等小麦、大豆、玉米等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人工劳作,精耕细作机械化耕作人口密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农业生产特点传统的手工劳动,精耕细作,商品率较低以家庭农场为主,生产销售高度一体化,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文化生活特色生活:高脚屋,群居方式,人际关系较紧密;文化:御耕节、水上木偶戏;生活:人们居住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农业生产的优势土壤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地面积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的劣势平原地块较小,易发生旱涝灾害劳动力不足如何把劣势变为有利条件修筑水渠,兴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涝,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发展商品性农业第二课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1.安第斯山脉的自然条件地形: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南美洲脊梁”;气候:秘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和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

2.印第安人的种植业分布,以及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平原地带:发展种植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发展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高海拔处:发展畜牧业,放牧羊驼和骆马。

3.印第安人的衣、食、行的特色衣:以羊驼毛皮制作的衣服和皮革;“纤维上帝”食:玉米、马铃薯、小麦;行:利用骆马作为当地居民的运输工具。

(山区交通不便)第二课与山为邻山地之国1.阿尔卑斯山脉的特点自然条件:有利: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山脉。

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

不利:瑞士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小,矿产资源奇缺。

社会条件: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这些为瑞士人提供了丰厚的旅游资源。

2.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习俗的特点生产:旅游业发达,是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

设施先进,服务周到,交通便利(冰川快车)文化:瑞士人吃苦耐劳、节俭勤奋;有很强的的环保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立法严格保护环境。

3.瑞士三大知名产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和手表制造业。

(都属于不需要大量原材料的产业)小结:每个山区有各自特点,有的山区风景优美,可发展旅游业;有的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采矿业;有的山区牧草丰美,可发展畜牧业;有的山区适宜林木生长,可发展林业。

总之,山区的发展应注意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发展社会经济。

第三课傍水而居耕海牧鱼1.日本地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在东半球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2.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自然条件:岛国,多优良港湾;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发展近海捕捞)社会条件:造船业发达;科技先进。

(发展远洋捕捞)3.影响日本渔业捕捞的因素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

从而影响日本渔业的发展。

4.日本为保护渔业资源,采取的措施设定禁渔期,避免过度捕捞;制定海洋环保法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改变单纯依靠远洋捕捞的做法。

5.日本的生活、文化习俗特点生活(食):喜食海鲜;文化习俗:男孩节的鲤鱼旗。

第三课傍水而居水上都市1.威尼斯城的地理位置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东临亚得里亚海。

东半球,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2.自然条件:地中海气候。

3.威尼斯的发展历程因水而生:躲避战乱,开始建城。

(早期是渔业)因水而兴:古代威尼斯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因水而美:现代的威尼斯,因为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出行靠船贡多拉)和人文景观(城遍布教堂、宫殿和广场,有着明显宗教特色),成为旅游胜地因水而忧:全球气候变暖,海水上升,威胁威尼斯人的生存;冬季的洪水也是造成困扰的原因之一。

第四课草原人家逐水草而居1.东非马赛人的迁徙范围:东非高原(东非草原),肯尼亚的南部和坦桑尼亚的北部。

2.气候的特征: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为热带草原气候。

其特点是终年高温,一年分湿季和干季。

北半球的基塔莱:降水集中在4月至10月,南半球的多多马: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的4月3.东非的马赛人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习俗的特色生产: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主要养牛、羊、骆驼等。

利用东非草原的野生动物资源,开始出现旅游业。

生活:茅草房,人畜共居;衣服红色,认为可以驱赶野兽。

部分人开始出现定居。

文化:马赛人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所以非洲草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第四课草原人家现代化的牧场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并且是世界上海拔最低、最平坦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天然草原辽阔。

2.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地形:澳大利亚的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大自流盆地),东部是山地(大分水岭),地势总体较平坦。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向西部减小,降水量北东南部向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量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河流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

资源:著名的美利奴羊。

3.澳大利亚的社会条件工业发达,科技先进4.澳大利亚畜牧业生产的特点现代化的牧场,机械化放牧;规模大;养羊业特别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牧羊带与地形、气候的关系:牧羊带与降水带基本一致,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5.澳大利亚文化的特点歌谣《剪羊毛》,反映了澳大利亚发达的养羊业。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石油宝库1.波斯湾的地理位置波斯湾位于亚洲的西部,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

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战略位置重要。

2.波斯湾的自然条件气候;波斯湾地区的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有大片的沙漠。

资源:石油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3.波斯湾地区的生产特点主要发展石油开采业和石化工业;主要石油供出口;三条石油输出线路:向东,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向西,经印度洋、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运往西欧、美国;向西,经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运往西欧美国;向南:经印度洋、运往澳大利亚;欧佩克(OPEC)组织:协调和统一各产油国的利益4.新的发展趋势依靠石油出口换来的财富,发展绿洲农业、旅游业;大力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海水淡化工程,“水比油贵”第五课 干旱的宝地 沙漠绿洲1.以色列的地理位置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

主要是地低纬度地区。

2.自然条件气候: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资源: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土地资源);降水少,蒸发量大,缺水严重(水资源)3.以色列人绿洲农业的生产特点采取开源措施:修建水利工程,实施“北水南调”,修建沙漠水库,进行海水淡化。

采取节流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喷灌和滴管);污水处理与再利用;种植适合当地的耐旱作物枣椰树,种植花卉、反季节蔬菜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水资源,政府进行水资源调配,加强管理和科学用水等。

被誉为“欧洲的大花篮、大菜篮”。

探究三 如何认识区域1.描绘一个区域,调查认识一个区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2.南非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相对位置:位于非洲的最南部,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处于两大洋交汇点,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3.南非的自然条件地形:南非的东北部是平原,中部是高原,还有盆地和山地。

地形复杂多样。

整个南非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少,地势东高西低。

气候:主要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西南沿海地带为地中海气候,西北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

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林波波河,自东向西流的奥兰治河。

基本自然环境特点 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 生产特点 主要产业、生产部门及其特点人文特点 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文化习俗等方面 区域的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资源:南非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4.南非经济的特点(生产)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利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公园,大力发展旅游业。

南非经济发展迅速。

5.南非的人文特色政治: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有三个首都(比勒陀利亚为行政首都、开普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为立法首都、布隆方丹为司法首都)的国家;人口、民族:多民族、做种族国家,强调民族团结,种族平等,拥有11种官方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