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地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引起癫痫发作机制解析
![基因突变引起癫痫发作机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73f1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6.png)
基因突变引起癫痫发作机制解析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为发作性、反复性的脑电异常放电活动。
基因突变被认为是引起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对基因突变引起癫痫发作机制进行解析,并探讨相关研究和治疗进展。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可以是基因中的单个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也可以是整个基因缺失、扩增或移位等。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许多与癫痫相关的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家系研究和连锁分析确定的单基因突变,如NaV1.1 (SCN1A),NaV1.2(SCN2A)和GABRA1等;另一类是通过基因组广泛筛查研究发现的多基因突变,如GPC2、HS3ST5、RBFOX1等。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性平衡或突触传递等功能,导致癫痫的发生。
基因突变引起的癫痫发作机制复杂多样。
首先,部分基因突变引起的癫痫是由于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加导致的。
例如,NaV1.1基因突变会导致钠通道功能异常,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
这样一来,即使是正常的刺激,也会引发异常的神经冲动放电,从而导致癫痫发作。
另一方面,部分基因突变引起的癫痫是由于抑制性功能减弱导致的。
GABRA1基因突变会影响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使得抑制性信号传导异常,神经元兴奋性过高,容易触发癫痫发作。
此外,一些突变基因还会影响突触传递、电导CNV)等参与癫痫发作的信号通路,进一步加剧了癫痫的发生。
研究表明,癫痫的发作不仅与单一基因突变有关,还与多基因、环境和遗传背景等因素相互作用。
例如,许多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类似的神经元兴奋性或抑制性异常,但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因素(如感染、创伤等)触发下,才会发生癫痫发作。
此外,不同人的遗传背景也会影响癫痫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因此,对于基因突变引起癫痫发作机制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更好地理解癫痫的复杂性。
针对基因突变引起的癫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b68a5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f.png)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一、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癫痫作为一种确诊困难、治疗难度大的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癫痫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二、病因据研究表明,癫痫的病因十分复杂,其发病机制涉及到遗传、外伤、感染、药物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脑部结构异常、遗传基因突变、神经元传导异常等。
脑部结构异常包括先天性脑结构异常、肿瘤、外伤、炎症、缺血性损伤等。
遗传基因突变包括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等。
神经元传导异常包括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抑制性下降等。
三、诊断1. 临床表现癫痫的常见症状为突然发作的抽搐或失神,这些症状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且在不同病例中表现也不尽相同,可能是瞬时的,也可能持续数分钟。
在癫痫发作期间,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强直阵挛、口吐白沫等症状。
2. 辅助检查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癫痫的诊断:神经生理检查(EEG)、脑磁图(MEG)、脑电图(MRI)、脑PET、脑CT等。
其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为EEG,临床上多采用24小时或48小时动态监测,可帮助寻找到患者是否存在癫痫发作。
这些辅助检查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包括传统的苯妥英酸、卡马西平、丙戊酸等以及新一代的药物如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采用药物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治疗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药物治疗虽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治疗反复、难以根治的问题。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局限性癫痫,包括脑内肿瘤、脑积水等情况。
手术治疗可减少癫痫发作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其他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患者还可以尝试其他治疗方法,如神经刺激治疗、间歇性电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通常针对特定的癫痫类型。
儿童癫痫的研究进展
![儿童癫痫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640c62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4.png)
儿童癫痫的研究进展儿童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脑部异常放电,导致患儿出现意识丧失,抽搐以及其他脑功能异常表现。
目前,关于儿童癫痫的研究一直在不断进行,包括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儿童癫痫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发病机制的研究儿童癫痫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晰。
不过,研究人员已经对其发病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
研究发现,癫痫的发生与大脑神经元的失去稳定状态和过度兴奋有关。
此外,许多遗传因素也与儿童癫痫的发病有关。
如国外学者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有些孩子会出现突变基因,从而影响神经元的传递,进而引发癫痫。
二、诊断的研究儿童癫痫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和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现在,通过神经成像技术(如脑电图、核磁共振等)以及一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对儿童癫痫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孩子的不同症状进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
三、治疗的研究儿童癫痫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包括一些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方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儿童癫痫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
研究发现,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一些情况下,儿童癫痫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大脑切除术、神经调节器、植入癫痫电极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干细胞治疗和脑深部电刺激等。
这些方法都有望成为有效的儿童癫痫治疗手段。
总之,儿童癫痫的研究包括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儿童癫痫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加深对儿童癫痫的认识,并进一步完善儿童癫痫的治疗方案,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还需要我们关注和加强儿童癫痫的防治工作,推动儿童癫痫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让更多的孩子远离这种疾病的困扰。
癫痫的名词解释
![癫痫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6cad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8.png)
癫痫的名词解释xx年xx月xx日•癫痫的基本信息•癫痫的症状与表现•癫痫的诊断与治疗目录•癫痫的预防与护理•癫痫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癫痫的相关学科与交叉领域01癫痫的基本信息癫痫以反复发作的癫痫症状为特征,如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等。
癫痫具有反复发作性和自限性的特点。
癫痫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
“羊角风”“羊痫风”“惊厥”“抽风”1癫痫的发病机制23癫痫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元异常放电、脑部结构损伤、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
多种病因如脑部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均可导致癫痫的发生。
癫痫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有许多未知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02癫痫的症状与表现癫痫的常见症状发作突然,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
无先兆表现为一侧肢体抽搐,有时伴有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等症状。
肢体抽搐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意识丧失癫痫发作可能不止一次,可能连续数天或数月发作一次。
重复发作癫痫的发作表现表现为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发出怪声等。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表现为短暂的失神、意识丧失,伴有失张力,手中物品掉落等。
表现为意识障碍、自动症、仅有意识障碍等。
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抽动或一侧肢体麻木感和针刺感,多发生在口角、舌、手指或足趾。
没有明显病因的癫痫,多与遗传有关。
原发性癫痫由于脑部病变、全身疾病等引起的癫痫,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血管病等。
继发性癫痫没有明显病因的癫痫,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
特发性癫痫由于脑部病变、全身疾病等引起的癫痫,如脑外伤、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性癫痫癫痫的发作类型03癫痫的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诊断通过脑电图仪器记录脑电波活动,帮助检测癫痫放电情况。
脑电图检查如CT、MRI等,了解脑部结构和病变情况,协助诊断病因。
影像学检查与遗传因素有关,病因不明,无脑部器质性病变。
原发性癫痫由脑部疾病、全身疾病或脑外伤等引起。
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
![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2771d4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d.png)
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性的全身或局限性肌肉痉挛,有时还伴随着意识丧失或行为异常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由于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癫痫的病因及治疗现状。
一、病因癫痫的病因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脑部异常结构或损伤、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因素。
其中,遗传因素在癫痫病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研究表明,癫痫患者的家庭中有癫痫历史者比正常人群高出3~4倍,同卵双生子的癫痫发病率也比异卵双生子更高。
此外,一些特定基因突变与某些癫痫类型有关。
二、分类根据发作部位和性质可将癫痫分为部分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
部分性癫痫,即为发作在大脑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双下肢或半身不随意或意识丧失等症状。
全面性癫痫,即为发生脑部不同区域同时发作,最常见的就是Grand Mal,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痉挛以及意识丧失。
三、治疗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妥英、卡马西平、丙戊酸等,瞬时抗癫痫药物主要有利多卡因。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控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来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但是,由于每种药物的适应症及生理作用不同,所以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治疗包括溶栓、创伤性脑损伤、颅内或脑部肿瘤、大型脑囊肿等手术,这些手术可以切除或减轻引起癫痫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癫痫问题。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按摩疗法、针灸、气功、瑜伽等。
这些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刺激或调节神经系统来起到控制发作的作用,虽然非药物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但它依然为那些无法耐受抗癫痫药物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
总之,癫痫是一种需要长期持续的治疗疾病,它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
虽然现代医学在癫痫治疗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对于某些难治性癫痫患者而言,仍需求助于其他方面的治疗手段,比如心理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等。
癫痫发病机制
![癫痫发病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a5b6a26c1c708a1294a442b.png)
A当前最流行的看法认为其发病体制是大脑神经元过分放电而惹起.最近几年来癫痫发病体制研究遇到宽泛重视,并获得必定进展.现综述以下.1 电解质与癫痫1.1 钙离子;实验研究发现癫病发生前或发生中细胞外离子浓度变化最显然的是钙离子降低.钾离子高升.学者们认为这类细胞外钙离子的减少是因为突出后钙离子被摄入,钙离子内流所致,所以钙离子内流在癫痫发生中起侧重要的作用。
1.2 钠离子:研究表示.伴热性惊厥的浑身性癫痫与电压依靠性钠通道基因 SCNIA和 SCNIB 的突变有关。
不论是钠通道活性增添仍是降低,均可导魏伴热性惊厥的浑身性瘴痛的发生。
1.3 氯离子:检查研究表示 CLcN2 基因的突变所惹起的氧离子通道功能改变与少儿失神癫痛、青少年失神癜瘸’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痈和觉悟期浑身强直阵挛发生性癫痫有关.2 神经递质与癫痫2.1 谷氩酸受体: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动物模型中使用谷氨酸能激动剂。
可惹起癫痫的发作.在癫痫病人皮质内,跟着搬痫活动的发生,有谷氨酸的显然增添。
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大类。
2.1.1 离子型谷氪酸受体 (iGluRs):iGluRs 主要包含 N 一甲基一 D 门冬氨酸 (NMDA)、n 一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 (AMPA)和海人酸 (KA)受体,此中 NMDA 受体可分为 7 种亚型 (NR],NR2A~D.NR3),近期研究发此刻电刺激和匹罗卡平致癫模型中,分别阻断 NR2A 和 NR2B亚单位均能显然减少癫痫连续状态惹起的神经元细胞死亡.2.1.2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s):当前 mGluRs 对癫瘸的作用和扩散有重要作用体制尚无定论。
2.2GABA受体:实验研究发现, GABA受体参加了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中枢神经系统 GABA含鼍降低是神经细胞过分喜悦、引诱同步放电,致使癫痫发生的重要原由之一。
GABA 受体包含 GABAa、GABAb、 GABAc三型, GABAe受体与癫痫的关系当前还没有知.2.2.1GABAa 受体:多项研究均证明喜悦 GABAa 受体能克制癜痫发生,而克制 GABAa 受体则会引发癫痫。
癫痫患者急救与护理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癫痫患者急救与护理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e6c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c.png)
癫痫患者急救与护理一、选择题1. 癫痫的主要发病机制()A: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血压急剧下降B:心率失常或急性心腔排除受阻导致心排血量锐减C:严重脑血管蔽塞性病变引起全脑供血不足D:严重贫血E:大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神经功能障碍2. 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癫痫发作因素A.发热B.失眠C.疲劳D.年龄3. 癫痫患者服药最不应()A.服药量太少B.两药同时服C.在夜间服药D.服药次数太少E.突然停药4. 癫痫持续状态必须是()A: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频繁发生,持续24小时B:连续的失神发作C:局部抽搐持续数小时或数日D:发作自一处开始,按大脑皮质运动区逐渐扩展E: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频繁发生,伴意识持续不清5. 癫痫诊断主要是依靠病史的仔细询问,了解发作期的临床表现,在辅助检查中最主要的手段()A:脑电图B:头颅CTC:头颅MRID:脑脊液穿刺E:功影响6. 治疗癫痫的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苯妥英钠,缓慢静脉注射。
B:异戊巴比妥钠,缓慢静脉注射C:副醛,缓慢静脉注射D: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E: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
7. 特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首选药物为()A:丙戊酸钠B:卡马西平C:苯妥英钠D:已琥胺E:苯巴比妥8. 尿失禁最常见于癫痫()A: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B:失神发作C:部分性发作D:精神运动性发作E:自主神经性发作9. 苯妥英钠对癫痫疗效最好的类型是()A:小发作B:大发作C:精神运动性发作D:间脑发作E:婴儿痉挛11. 精神运动性癫痫的特征是()A:发作性昏睡B:发作性抽搐及意识障碍C:发作性精神症状伴有意识障碍D:持续存在的精神异常,发作性加重。
E:发作性精神症状12. 诊断癫痫主要依据?A神经系统检查B脑脊液检查C病史D头颅CTE病史➕脑电图13. 癫痫小发作一般持续5-10秒10-15秒10-20秒10-30秒14. 癫痫小发作无什么现象意识障碍全身痉挛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15. 癫痫大发作时首先要:A给氧B注意呼吸道通畅C防止骨折D保暖E立即把病人搬到床上16. 控制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A丙戊酸钠B苯巴比妥C安定D卡马西平E10%水化氯醛17. 关于抗癫痫药的联合用药错误的是?A两种单药治疗无效患者B有多种类型发作C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D尽量选用副作用相同的药物合用E不宜合用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18. 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诊断为癫痫?A首次发作B人生中偶发几次C一年发作一次D一年发作两次E半年内发作两次以上19. 癫痫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什么?A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血压急剧下降B心率失常或急性心腔排出受阻导致心排血量锐减C严重脑血管闭塞性病变引起全脑供血不足D严重贫血E大脑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神经功能障碍20.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多少分钟以上称癫痫持续状态?A1分钟B5分钟C1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21. 以下哪种癫痫最常见?A、枕叶癫痫B、额叶癫痫C、颞叶癫痫D、顶叶癫痫E、间脑癫痫22.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对二线治疗无效,需全身麻醉治疗,通常发作持续时间大于A、30分钟B、60分钟C、120分钟D、6小时E、24小时23. 一次癫痫发作持续()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期间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
癫痫的发病机制(1)
![癫痫的发病机制(1)](https://img.taocdn.com/s3/m/da37864bdaef5ef7bb0d3c99.png)
离子通道异常
静息电位稳定性
神经元单
+
反复兴奋环路
离子分布异常
个动作电位
突触兴奋性
高度同步化的动
突触抑制性
作电位爆发
癫痫
3
编辑ppt
发病情况 门诊和急诊 人群发病率 人群患病率 全国约有患者 我市约有患者
12%-28% 2.5-3.5/万 35-80/万 700-900万 14000-32000人
遗传: 父母亲直接遗传极少见
种以上的药物治疗
国际癫痫发作分类
部分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 继发全身性发作
简单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
全身性发作
失神发作 婴儿痉挛症 失张力发作 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肌阵挛发作 阵挛发作 强直发作 Akinetic
部分性发作
源于数量有限的神经元,通常限于同侧 大脑半球,整个发作过程中始终可保持 局限化,亦可进一步扩散到全脑范围
近亲中增加2-6%患病率
特殊类型
定位
影响功能
全身性癫痫伴发热 19q13.1 钠通道
良性新生儿惊厥 20q13.3 钾通道
夜间额叶癫痫
20q13.2 钙通道
年龄: <6月 <20岁 >20岁
与发作类型相关 多有脑部器质改变 占原发性癫痫60% 多见继发性癫痫
癫 特痫发性及癫痫癫痫(id综iop合ath征ic e的pil国epsy际) 分类
16
编辑ppt
复杂部分性发作
精神运动性癫痫;伴意识障碍;病灶多在颞叶
特殊感觉性发作:幻嗅、幻视、幻听等 记忆障碍发作:熟悉感、陌生感、失真实感 情感障碍发作:恐惧、焦虑、不安、愤怒、忧郁、
欣快 思维障碍发作:妄想、强迫思维 自动症
癫痫发病机制及新药研发
![癫痫发病机制及新药研发](https://img.taocdn.com/s3/m/4b8867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1.png)
癫痫发病机制及新药研发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癫痫发作。
癫痫发病率非常高,全球约有7000万人患有癫痫。
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非常低,对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现代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癫痫,但是许多患者仍然无法获得充分的帮助。
仍有许多患者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也促使人们研究癫痫发病机制及新药研发。
1、癫痫的发病机制癫痫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完全清楚。
但是,人们已经找到了一些癫痫发病机制的线索,这有助于人们了解癫痫的发病机制。
癫痫是由许多因素引发的疾病,其中包括生物学、遗传学、环境和情感等因素。
神经元是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起来。
神经元通过释放化学信号来传递信息。
癫痫的主要特征是神经元的同步放电,这会导致一系列异常的行为和感觉。
许多患有癫痫的人可能有不同的遗传基因。
有些癫痫是由特定基因的缺陷或改变引起的。
有些癫痫可能是由突触中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引起的。
其他一些癫痫可能是由细胞外环境中的变化引起的。
2、癫痫的治疗方式癫痫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年轻的癫痫患者的饮食限制。
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控制癫痫的主要方法。
研究发现,肯定的心理健康和保持好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对控制癫痫有帮助。
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最常用的方法。
目前已经有超过20种药物可以用来控制癫痫。
还有其他治疗方式,如神经调节器、诱导凝固和远程停火。
但是,治疗癫痫目标并不只是控制癫痫发作,还必须要考虑抗抑郁和抗焦虑等副作用。
3、新药研发在癫痫研究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已有一些新药被研发出来,也有一些正在研究中。
以Lacosamide为例,它是一种口服用药,主要在控制部分复杂性癫痫发作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Lacosamide主要通过作用于神经元的钠通道,调节神经元的同步放电。
一些天然化合物也是治疗癫痫的潜在药物来源。
生物碱天然成分菲噁唑(Phenylpyridine)具有控制神经元同步放电的功效,对抗一些不良渠道的激活。
癫痫的名词解释
![癫痫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8ee13f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b.png)
癫痫的名词解释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又称癫痫症,是由于大脑神经环路损伤和代谢失调所导致的慢性疾病。
它是一种脑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的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症状特征主要有抽搐、癫痫发作和意识障碍。
癫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也较为复杂。
癫痫的发病机制癫痫的发病机制类同脑电图,以及脑核磁共振图像。
脑电图可以用来检测癫痫发作的异常电位变化,而核磁共振则可以查看脑组织活动的异常增加情况。
脑电图可以检测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而核磁共振技术则可以查看脑部的结构性损伤,如局部或全脑的活动异常等。
癫痫的病因癫痫的病因涉及以下三个方面:遗传、并发症、环境因素。
其遗传因素主要会引起家族发病率较高,而并发症则可能是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疾病引起的脑部损伤而导致;环境因素则包括饮食习惯不良、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药物副作用等。
癫痫的治疗癫痫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以改善病情并防止癫痫发作。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及给药量的调整都需要详细的医学讯息,以控制病情,缩短发作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另外,与药物治疗配合,还应该采取一些其他治疗措施,比如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以改善癫痫患者的整体状况。
癫痫的预防癫痫的预防主要体现在对其病因的预防及控制上,包括遗传、并发症、环境因素等。
首先,遗传因素的预防,在家族结构中定期进行遗传咨询,尽可能告知和确定癫痫的出现的病因;其次,对于其他并发病因,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尽可能防止脑部损伤;再次,环境因素的预防中,应该加强营养供给,注意休息和运动,保证身体健康,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以及注意药物使用。
综上所述,癫痫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它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并发症和环境因素,而治疗则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一些其他治疗措施,以及预防对癫痫病因的控制,都可以有效控制癫痫症的发作。
癫痫
![癫痫](https://img.taocdn.com/s3/m/2f92e5e5f90f76c661371a58.png)
一、概念癫痫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是发作性意识丧失的常见原因。
因异常放电神经元的位置和异常放电波的范围不同,病人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的过程称为癫痫发作。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按病因是否明确分为:(1)特发性癫痫:又称原发性癫痫。
病因不明,未发现脑部存在足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结构性损伤或功能异常、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多在儿童或青年期首次发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2)症状性癫痫:又称继发性癫痫。
由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引起,如颅脑损伤、脑炎和脑膜炎、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蛛网播下腔出血等脑部损害或尿毒症、肝性脑病、大出血、阿-斯综合征、CO中毒等全身疾病。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药物治疗效果差。
(3)隐源性癫痫:病因不明。
临床表现提示为症状性癫痫,但目前的检查手段未能发现明确的病因。
2、发病机制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其电生理改变是一致的,即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的、过度的同步性放电。
其原因为兴奋过程的过剩抑制过程的衰减和(或)神经膜本身的变化。
脑内最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为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其作用是使钠离子和钙离子进入神经元,发作前病灶中这两种递质显著增加。
不同类型癫痫的发作机制可能与异常放电的传播有关:异常放电被局限于某一脑区,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异常放电波及双侧脑部,则出现全面性癫痫;异常放电在边缘系统扩散,引起复杂部分性发作;异常放电传至丘脑神经元被抑制,则出现失神发作。
3、影响癫痫发作的因素(1)年龄:特发性癫痫与年龄密切相关。
婴儿痉挛症在1岁内起病,6~7岁为儿童失神发作的发病高峰,肌阵挛发作在青春期前后起病。
各年龄段癫痫的病因也不同。
(2)遗传因素:在特发性和症状性癫痫的近亲中,癫痫的患病率分别为1%~6%和1.5%,高于普通人群。
癫痫发生机制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癫痫发生机制的细胞生物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0480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6.png)
癫痫发生机制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它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脑部异常放电引起的症状,如抽搐、意识丧失、失语、幻觉等。
在目前已知的成千上万的癫痫患者中,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解决癫痫发生机制的本质问题。
癫痫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涉及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调节、离子通道的变化、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等多种生理和病理学的问题,不仅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与探索,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方面更有其深层次的研究意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癫痫发生机制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1. 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的调节及其在癫痫中的作用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是影响癫痫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号传递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会出现不均衡的兴奋和抑制,从而导致癫痫发作。
研究发现,神经元通常会分化为两类,即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其中,兴奋性神经元在神经元网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通过释放兴奋性神经传递物质来协调神经元网络的活动。
抑制性神经元则能通过释放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来平衡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保持神经元网络的稳定。
当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性神经元过度影响或兴奋性神经元不足影响时,会出现神经元活动不协调的情况,导致癫痫的发生。
这种现象在近几年的癫痫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究。
2. 离子通道变化与癫痫发生的关系离子通道的活性调节对于神经元的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元的膜电位和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异,能够依靠离子通道的开放关键来调节,进而实现神经元的信号传递。
在癫痫发生时,离子通道的活性发生了变化,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发生了错位。
此时,过度的兴奋性会导致神经元的过度放电,难以被抑制,从而使得癫痫的发作。
离子通道变化与癫痫发生的关系在研究癫痫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地探究和解剖离子通道的本质,可以更好地理解癫痫发生的机制。
3. 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和癫痫的发生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也是影响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神经元活动和信号传递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种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这些神经传递物质会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影响癫痫的发生。
引起原发性癫痫病因是什么? 外伤后癫痫发病原因
![引起原发性癫痫病因是什么? 外伤后癫痫发病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23dc1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7.png)
引起原发性癫痫病因是什么?外伤后癫痫发病原因引起原发性癫痫的病因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在原发性癫痫中,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找到明确的致病原因,但研究表明一些可能的因素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1.遗传因素:很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癫痫病因中扮演重要角色。
家族史中有癫痫的患者,其后代罹患癫痫的风险明显增加。
2.脑部异常:脑部发育异常或者早年的脑部受损可能增加癫痫的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脑部中的神经元出现异常兴奋性可能导致癫痫发作。
3.神经递质紊乱: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当神经递质紊乱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可能失衡,导致癫痫的发作。
4.其他因素:某些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药物使用、代谢异常等,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引发癫痫发作。
外伤后癫痫发病的原因外伤后癫痫是指在头部外伤后发生的癫痫发作。
外伤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下面列举了一些可能的原因:1.脑部损伤:外伤后,头部受到猛烈撞击或其他损伤,可能引起脑部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反应。
这种脑部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进而引发癫痫。
2.瘢痕组织形成:在脑部损伤后,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组织。
这些瘢痕组织可能扰乱正常的神经元连接,导致异常信号传导,从而引发癫痫。
3.神经递质紊乱:头部外伤可能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
这种神经递质紊乱可能成为癫痫的发作诱因。
4.脑部出血或水肿:头部外伤后,脑部可能发生出血或水肿,这些情况均可能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引发癫痫的发作。
总的来说,外伤后癫痫的发病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出综合分析。
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对于减少癫痫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癫痫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
![癫痫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https://img.taocdn.com/s3/m/e4847c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8.png)
癫痫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癫痫,也称为羊角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它是由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引起的,导致短暂的脑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和异常行为。
癫痫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下面将详细介绍癫痫发病的主要原因。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被认为是癫痫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许多家族性癫痫的发现表明,癫痫可能与遗传有关。
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癫痫病例,他们患癫痫的风险就会增加。
一些基因突变也可能增加癫痫的发病风险。
2. 脑部损伤脑部损伤是导致癫痫发病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脑部损伤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如创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变、脑感染等。
这些损伤导致大脑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从而引发癫痫发作。
特别是在儿童时期的脑部损伤,更容易导致癫痫。
3.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一些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也可能引发癫痫发作。
例如,婴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的脑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如大脑的形状不正常、脑结构的异常或胎儿期脑发育不良等,都可能导致癫痫的发生。
4.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也是癫痫发病的原因之一。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尿毒症等,会导致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进而引发癫痫发作。
这些代谢性疾病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来预防或缓解癫痫。
5. 免疫系统疾病一些免疫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癫痫发病。
例如,自身免疫性脑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都会引起免疫系统攻击大脑神经元,导致癫痫发作。
6. 药物或物质滥用某些药物或物质的滥用也可能引发癫痫发作。
例如,长期滥用酒精或某些药物,会损害大脑神经元,导致癫痫的发生。
7. 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列举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能导致癫痫发病。
例如,高热引发的热性惊厥、儿童期的发育性疾病、孕期并发症等都可能与癫痫的发生有关。
结论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
遗传因素、脑部损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药物或物质滥用等都可能导致癫痫发作。
因此,在治疗和预防癫痫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病因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癫痫考试试题及答案
![癫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e0b6e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d.png)
癫痫考试试题及答案1. 癫痫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脑血管破裂出血B、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正确答案)C、大脑假神经递质形成血液中芳香族氨基酸增多血氨增高影响脑细胞代谢2. 对癫痫发作患者的首要处理是A、迅速给药控制发作B、按压腿部防止骨折C、急诊CTD、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正确答案)E、详细询问病史3.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苯巴比妥B、苯妥英钠C、地西泮(正确答案)D、水合氯醛E、异戊巴比妥钠4. 诊断癫痫的主要依据是A、体格检查B、头颅X线片C、脑CT、MRID、脑脊液检查E、病史和脑电图(正确答案)5. 对各类癫痫(包括大、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均有效的抗癫痫药物是什么A、苯巴比妥B、苯妥英钠C、丙戊酸钠(正确答案)D、乙琥胺E、地西泮6. 癫痫大发作时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扶患者侧卧B、解开患者衣领C、在患者上下臼齿之间放压舌板D、按压抽搐肢体(正确答案)E、将患者头偏向一侧7. 癫痫大发作时最重要的护理是A、避免外伤B.不可强力按压肢体C.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答案)D.严密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E、E.禁用口表测试体温8.男,55岁,1年前行胶质瘤手术。
间断服用丙戊酸钠治疗,今又再发四肢抽搐伴有尿失禁,呼之不应、对疼痛刺激无反应近1小时急送医院,最大的可能是A、癫痫持续状态(正确答案)B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C 强直阵挛性发作D 癫痫发作后昏睡E、E 颅高压危象9.患者,男性,29岁。
因突然发作性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入院,既往有癫痫病史。
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叙述错误的是A、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B.不能从事攀高.驾驶等工作C.癫痫停止发作3个月后及时停药(正确答案)D.随身携带有患者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的个人卡片E、E.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10.患者,女性,10岁,发作性双眼瞪视不动、呼之不应,每周3~4次,每次15秒左右,体检无异常发现。
临床诊断癫痫的发作类型是A、单纯部分性发作B、失神发作(正确答案)C、复杂部分性发作D、强直性发作E、无肌张力发作11. 癫痫的诱因中不易改变的因素()A.性别(正确答案)B.便秘C.发热D.饥饿12. 下列属于癫痫大发作的是()A.强直期(正确答案)B.咀嚼C.奔跑D.晕厥13. 癫痫患者服药最不应()A.服药量太小B.两药同时服C.突然停药(正确答案)D.只在夜间服14. 癫痫大发作的特性是()A.发作性头痛B.发作性障碍C.发作性强直-阵挛动作及意识障碍(正确答案)D.发作性多动15.对癫痫诊断主要靠病史的仔细询问,了解发病期的临床表现,在辅助检查中最重要的手段是()A.脑电图(正确答案)B.头颅CTC.头颅MRID.脑脊液穿刺16. 癫痫病人一般不会有哪些心理特点()A.忧郁B.自卑C.孤独D.骄傲(正确答案)17. 癫痫大发作时急救的第一步是()A.正确判断,当患者出现异样或突然意识丧失时,首先迅速判断是否癫痫发作,与此,同时给予急救。
癫痫的概述
![癫痫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9af14b804d2b160b4ec0c2.png)
直接导致癫痫发作并非病理灶,而是致痫 灶; 单个病理灶(如肿瘤、血管畸形等)的致 痫灶多位于病理灶边缘; 广泛性癫痫病理灶(如颞叶内侧硬化及外 伤性斑痕等)的致痫灶常包含在其内,有 时在远离癫痫病理灶的同侧或对侧脑区。
3、癫痫源综合定位技术
(1)神经电生理学定位 EEG可显示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痫性异 常放电; AEEG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24小时连续记录,包 括睡眠时记录,更易获得痫性波; VEEG(Video-EEG)录像监测可提供患者临床 发作图像和同步的EEG异常放电资料,对提高 EEG阳性率、记录发作类型、差出癫痫病因、明 确痫灶部位和选用抗痫药物均有裨益。
4)脑磁图(MEG):用超导量子干涉仪测 定脑电周围存在生物电磁场,可检测颅内 三维的正常及病理电流,比EEG更敏感, 对皮质下活动的观察可提供癫痫灶中电流 的位置、深度和方向等精确的空间信息, MEG定位癫痫灶比PET更精确,并可分辨 出原发灶和继发灶。
(3)SPECT: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可发现 发作时高血流量灌注引起的放射性核素聚 集,发作期定位率可达97%,对海马硬化 敏感性为70%,颞叶外癫痫敏感性为60%, 但其显示病灶常明显超过癫痫源范围。
癫痫的综合定位
1、癫痫病理灶(Lesion)是指脑内形态学 异常,可间接或直接导致EEG痫性放电及 临床痫性发作,是癫痫发作的基础。病理 灶在CT和MRI上多可显示,但有的需在显 微镜下发现。
2、致痫灶(seizure focus)是指脑电图上 出现的一个或数个最明显的痫性放电部位, 它可能是由于癫痫病理灶的挤压、局部缺 血等导致局部皮层神经元减少及胶质增生 而形成。
癫痫诊断方法
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bc38be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6.png)
Rasmussen综合征(部分性连续性癫痫)早期出现肌阵挛, 伴进行性弥漫性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临床表现及分类
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临床表现及分类
边缘叶性癫痫持续状态 常表现意识障碍(模糊)与精神症状又称精神运动性癫 痫状态, 常见于颞叶癫痫。 偏侧抽搐状态伴偏侧轻瘫 多发生于幼儿, 表现一侧抽搐伴发作后一过性或永久性同侧肢体瘫痪。
治疗
1
癫痫持续状态 GTCS-自动症 ↓ ↓
2
在给氧防护的同时, 防止跌伤\自伤与伤人 从速制止发作。 防止窒息与舌咬伤 防止骨折与脱臼
3
01
从速控制发作, 同时给予支持与对症治疗
02
保持呼吸道通畅
03
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
发作先兆 是指在大发作前数秒钟内病人出现的幻觉、错觉、自动症或局部肌肉阵挛抽动等症状,而且在大发作后,常能回忆起昏迷前所出现的症状
癫痫综合征 是指在特定的年龄、不同病因或促发条件下,某些临床表现和体征通常固定地组合在一起所出现的痫性疾病。
自动症 是指在癫痫发作的过程中或发作之后,病人的意识尚处于混浊状态时所出现的一些或多或少的不自主、无意义、无目的的刻板样动作,清醒后不能回忆。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间歇期护理
护理措施
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抗癫痫药能引起维生素K、叶酸、维生素D和钙、镁等物质的缺乏。
饱餐与饥饿:一次服用大量甜食后,大量的糖分进入血液,会激发胰腺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从而使血糖很快下降,血糖过低导致脑的能量供应不足而促发癫痫发作。同样,饥饿也会使癫痫容易发作。
饮料:大量饮用或饮用太浓的茶、咖啡同样可诱发癫痫。因为这些饮料中或多或少的含有中枢兴奋性物质,使抗发作能力降低、诱发癫痫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目前最流行的观点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而引起.近年来癫痫发病机制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1电解质与癫痫1.1钙离子;实验研究发现癫病发作前或发作中细胞外离子浓度变化最明显的是钙离子降低.钾离子升高.学者们认为这种细胞外钙离子的减少是由于突出后钙离子被摄入,钙离子内流所致,因此钙离子内流在癫痫发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2钠离子:研究表明.伴热性惊厥的全身性癫痫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基因SCNIA和SCNIB 的突变有关。
无论是钠通道活性增加还是降低,均可导魏伴热性惊厥的全身性瘴痛的发生。
1.3氯离子:调查研究表明CLcN2基因的突变所引起的氧离子通道功能改变与儿童失神癫痛、青少年失神癜瘸’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痈和觉醒期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性癫痫有关.2神经递质与癫痫2.1谷氩酸受体: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动物模型中使用谷氨酸能激动剂。
可引起癫痫的发作.在癫痫病人皮质内,随着搬痫活动的发生,有谷氨酸的明显增加。
谷氨酸受体可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两大类。
2.1.1离子型谷氪酸受体(iGluRs):iGluRs主要包括N一甲基一D 门冬氨酸(NMDA)、n一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和海人酸(KA)受体,其中NMDA受体可分为7种亚型(NR],NR2A~D.NR3),近期研究发现在电刺激和匹罗卡平致癫模型中,分别阻断NR2A 和NR2B亚单位均能明显减少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神经元细胞死亡.2.1.2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目前mGluRs对癫瘸的作用和扩散有重要作用机制尚无定论。
2.2GABA受体:实验研究发现,GABA受体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中枢神经系统GABA含鼍降低是神经细胞过度兴奋、诱导同步放电,导致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GABA受体包括GABAa、GABAb、GABAc三型,GABAe受体与癫痫的关系目前尚未知.2.2.1GABAa受体:多项研究均证实兴奋GABAa受体能抑制癜痫发作,而抑制GABAa 受体则会诱发癫痫。
2.2.2GABAb受体:近期研究发现GABAb可能与失神发作有关,GABAB受体的激活能产生长时间超极化,引起丘脑皮层环路中间同步放电,导致失神发作。
3苔藓纤堆发芽与癫痫苔藓纤维,即齿状同颗粒细胞的轴突。
此假说认为致癫性损害导致齿状回门区神经元死亡后,苔藓纤维芽生侧枝回返性支配颗粒细胞,使之出现*奋性,并与GABA能的抑制性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联系.这种异味突触被认为是诱发和终止颞叶癫痫发作.重新维持神经元兴奋性平衡状态的苇要结构基础。
4分子生物学研究与癫痫4.1基因突变:许多原发性癫痫呈现复杂的多基丙遗传,如: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大量研究发现其连锁位点在6p,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其家系中除6p外t还有15qa。
4.2染色体异常:表现形式有染色体三体、染色体缺失、易位、倒位、重组等,这些畸变均可能导致癫痫的发生.如:染色体4p部分缺失将导致70%左右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
4.3线粒体突变: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常通过母亲遗传,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癫痫发作.如:线粒体脑肌病(MELAs)是由于线粒体tRNA(UCN)基因的T7512C突变所致.5神经胶质细胞与癫痫5.1胶质细胞与钾的缓冲作用:研究证实癞痫脑组织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内向整流钾离子电流减少.此改变对癜性放电的产生和扩散有重要作用。
5.2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在发病早期.星形瞍质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增高,这是星形胶质细胞内的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AAT)明显增加,它有缓和癫痫发作的作用.但反复的发作町使这种调节机制发生素乱,星形胶质细胞将成为神经元异常放电与损害的重要促进机制,成为癫痈再发的原因。
B癫痫发作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它的电生理本质是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的结果,与神经生化、神经生理、神经生物学、免疫学等均密切相关。
一、神经元痫性放电的发生:正常情况下,每一种神经元都有节律性的自发放电活动,但频率较低,一般为10~20Hz。
在癫痫病灶的周围部分,其神经元的膜电位与正常神经元有不同,在每次动作电位发生之后出现称为"阵发性去极化偏移"(PDS)的持续性去极化状态,并产生高幅高频(可达500Hz)的棘波放电。
在历时数十至数百毫秒之后转入超极化状态。
二、癫痫性放电的传播:当异常放电仅局限于大脑皮质的某一区域时,表现为部分性发作。
若在此局部的反馈回路中长期传导,则导致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
通过电场效应及传播通路,也可扩及同侧其它区域甚至一侧半球,表现为杰克逊发作。
当异常放电不仅扩及同侧半球而且扩及对侧大脑半球时,引起继发性全身性发作。
当异常电位的起始部分在中央脑(丘脑和上部脑干)而不在大脑皮质并仅扩及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时,则表现为失神发作;而广泛投射至两侧大脑皮质和网状脊髓束受到抑制时则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三.癫痫性放电的终止:其机制未明,可能脑内存在主动的抑制机制。
即在癫痫发作时,癫痫灶内巨大突触后电位,通过负反馈的作用而激活抑制机制,使细胞膜长时间处于过度去极化状态,抑制放电过程的扩散,并减少癫痫灶的传入性冲动,促使发作放电的终止。
此外在此过程中,抑制发作的代谢产物的积聚,神经胶质细胞对钾及已经释放的神经介质的摄取也起重要作用。
四.影响癫痫性放电的因素:癫痫性放电的发作、传播和终止,与遗传、生化、电解质、免疫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具有癫痫遗传素质者其膜电位稳定性差,在后天因素及促发因素作用下容易引起癫痫性放电及临床发作。
癫痫性放电与神经介质关系极为密切,正常情况下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介质保持平衡状态,神经元膜稳定。
当兴奋性神经介质过多或抑制性介质过少,都能使兴奋与抑制间失稀,使膜不稳定并产生癫痫性放电。
细胞内外钠、钾的分布也影响膜的稳定性。
血清钙、镁离子减少,可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微量元素铁、锌、铜、锰、锂等在癫痫发作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晚近对癫痫发作与免疫因素的关系也作过许多研究,认为在致癫痫病因作用下,血脑屏障破坏,脑组织抗原进入血液循环可产生抗脑抗体,后者作用于突触,封闭抑制性受体,减少抑制性冲动,亦可促成癫痫性放电。
C癫痫是一组疾病或综合征,是由脑内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
严重影响了癫痫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许多科学家在探讨癫痫发病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癫痫发病机理的研究从细胞水平逐步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深化。
NO一氧化氮(NO)Glu及其NMDA受体在癫痫发作中起重要作用,而NMDA受体的许多效应是通过NO来介导的,因此NO在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NO虽是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合成产物,但却是一类相当庞大而复杂的酶合成的,其生物作用极其复杂。
目前研究表明,NO既参与了癫痫发作过程,又参与了抗癫痫发作过程,其结果的产生可能与NO的来源、No自身的氧化还原状态、NO在相关突触中释放的时机、量及周围兴奋性氨基酸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D癫痫的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每一个神经元有3种功能状态:①静息状态,此时神经元膜内外有一定程度的电位差叫静息电位,也叫极化状态;②抑制状态,此时神经元膜内外电位差很大,不可能对任何传导的信息产生反应,又叫超极化状态;③兴奋状态,又叫去极化状态,此时神经元膜电位差比静息状态时低,对传导的信息产生相关反应。
这3个种状态可以互相转换。
众多神经元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各个神经元处于不同状态,调节神经网络的功能及活动形式完成复杂的神经功能。
当这3种功能发生失衡就会产生神经网络功能的异常,即疾病状态。
如果这种异常是兴奋过度,神经元就会出现高电压,高频每秒500次持续时间长的电位发放。
此时可以用脑电图仪记录下来,出现棘波长及尖波,也称癫痫样波。
如扩散范围进一步扩大,就会出现临床发作即癫痫发作。
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性取决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平衡。
如乙酰胆碱、谷氨酸、门冬氨酸等兴奋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牛磺酸等抑制神经递质。
只有在功能上两个处于恰到好处的平衡才能保证大脑复杂功能的正确运转,如果失去平衡则引起大脑功能障碍。
当兴奋性递质功能过强的,神经元就会反应过度,出现过度放电;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少或受体数目减少,功能减弱,都可能造成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
两种中枢神经递质不平衡导致电位发放异常,可以用脑电图记录到这种异常电位且在治疗上目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都是通过药理作用调节失去平衡的递质达到控制发作的目的。
兴奋与抑制两种递质功能为什么失衡?原因大脑中还有一利胶质细胞,它不但作为骨架支撑大脑结构,并使神经元处于正确位置,而且还有调整神经元内外环境的作用,这包括神经冗轴突术梢分泌递质的功能。
当胶质细胞功能受到损害时,就会产生两种递质的不平衡。
此外,神经元本身受病变的影响也会出现递质分泌障碍或神经元本身对递质反应异常。
目前世界上对癫痫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可能为多方面。
可以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改变原发性癫痫,至今未能找出肯定的病理学改变,可能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受到破坏的缘故。
在继发性癫痫、胶质增生纤维化、血管异常增生、脑膜皮质疤痕等为引起发作的结构基础。
(2)电位改变在病灶的周围部分,膜电位和正常细胞不同,在每次电位发生后,不能恢复正常。
(3)生化改变①致痫灶对兴奋性神经递质甚敏感;②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减少;③细胞外钾、钠、钙或镁的局部调节障碍而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④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多。
(4)免疫影响癫痫患者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自身免疫反应等的改变,可引起发作。
(5)年龄的依附性各种类型癫痫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