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e89d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2.png)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学习方法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的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
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
”这便是它的出处。
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
他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文,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作者介绍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教案(通用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4b242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0.png)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咬文嚼字》一文的主要观点,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会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名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引发学生对写作目的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观点,感受文章的论证思路。
3. 精讲课文:2) 讲解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举例说明。
3) 结合实际写作,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修改一段作文片段。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学习心得。
七、板书设计1. 文章中心论点: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修辞手法:词语选用、句式运用、修辞手法。
3. 实践应用:修改作文片段,提高表达能力。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片段,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2. 答案:1) 修改后的作文片段。
2) 学习心得。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思考,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3) 组织写作比赛,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4. 作业设计中的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词语选用、句式运用和修辞手法等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章论证思路,学会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5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50596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c.png)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5篇第一篇: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咬文嚼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课内外诗文有关用字佳话实例,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有关资料,有所积累,有所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
对这个成语的解释,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云:“过度地斟酌字句(多用来讽刺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没有一项意思是褒扬的。
而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文学论文《咬文嚼字》,看看在他的笔下,“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意义呢?二、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分析课文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三段中,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2、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用了哪些实例?明确:(1)郭沫若改字;(2)王若虚改《史记》;(3)韩愈改诗;(4)苏轼与《惠山泉烹小龙图》;(5)关于“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价。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3篇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0ac5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f.png)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咬文嚼字教学目标:1.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爱好文学,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1.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意思;2.分析成语中的修辞手法;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成语的内涵;2.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语文教材教材;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此成语的了解程度。
Step 2:讲解成语内涵(10分钟)解释“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其蕴含的深层含义,即强调对文字的过分、苛刻的追求,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
Step 3:分析修辞手法(15分钟)讲解成语中的修辞手法,如“咬文嚼字”这个成语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对文字的追求比作一个人过分注重咀嚼,而忽视其实质的行为。
Step 4:示范语言表达(15分钟)通过示范和分析篇章,引导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Step 5:练习与巩固(15分钟)请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并要求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
Step 6:展示与点评(10分钟)请学生分组进行展示,并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评价,引导他们对于语言表达的重视和改进。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一篇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写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和讨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展示和点评的方式,学生们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体会到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说木叶教材内容:高中语文教材《说木叶》一篇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说木叶》的情节与主旨,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2. 培养学生理性的批判和评论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 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和艺术表达,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五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2b506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4.png)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五篇《咬文嚼字》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育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育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的分析方法,培育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A、导入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老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舞。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
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
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讨论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B、介绍1、找同学介绍。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
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讨论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 研习课文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a01a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7.png)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咬文嚼字》一篇。
详细内容包括对课文中生僻字词的解析、词句的修辞手法分析、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字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文字游戏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3. 生僻字词解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解释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观点进行深入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2. 板书内容:生僻字词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观点和论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篇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修辞手法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推荐阅读《修辞学导论》等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修辞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僻字词解析2. 修辞手法分析3. 作者观点和论据的理解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僻字词解析1. 字形结构:分析生僻字词的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8fda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e.png)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咬文嚼字》这篇文章。
该文章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涉及章节为“表达与交流”。
文章通过对汉字的拆解和分析,揭示了汉字的趣味性和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详细内容包括汉字的结构、成语的来源、诗词中的对仗和修辞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的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水平。
3. 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的结构与演变、成语的来源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汉字拆解图片,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
结合教材,分析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的典型例句,讲解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和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其他例句,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汉字的趣味性和生活中的咬文嚼字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2. 主要内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成语的来源和修辞手法咬文嚼字的方法和技巧3. 关键词:汉字、成语、修辞、咬文嚼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文章中的一个成语的来源及意义。
(2)请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分析教材中的一个句子。
2. 答案:(1)成语:画龙点睛。
来源:《战国策·齐策二》。
意义:比喻在文章或谈话中,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有力。
(2)例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8207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6.png)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12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1. 分析评价课文.2. 借鉴汲取其中精华.3. 把握思想感情.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 1. 把握思想感情.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过程预习点拨: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把握.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留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汲取其中精华一.导入诵读课文,把握基础学问.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同学完成.1. 了解有关常识: 朱光潜,闻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2. 从文中找诞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蕴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点拨1、解题:咬文嚼字正象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其次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奇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颖的意味。
出示习题,同学概括分析: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分析评价1. 从文中找出表明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熟悉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留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状况来谈)分析.借鉴1. 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导练1. 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常学习及写作状况,深化理解观点。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93d59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4d.png)
【导语】《咬⽂嚼字》是朱光潜写的⼀篇随笔短⽂。
他告诉⼈们⽆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嚼字的精神,刻苦⾃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忧考⼩编整理了⾼中语⽂咬⽂嚼字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咬⽂嚼字教案⼀ 【教学⽬的】 1.分析评价课⽂的观点,借鉴吸收。
2.深⼊体会作者“⽂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正确理解和运⽤祖国语⾔⽂字的习惯,培养“⼀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课⽂的观点。
【教学难点】 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法和步骤】 ⼀.导语设计: ⼀提到“咬⽂嚼字”,⼈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为了卖弄学问⽽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讽刺。
⽽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的这篇《咬⽂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章。
⼆.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艺理论家。
笔名孟⽯、孟实,安徽桐城⼈。
1916年考⼊武昌⾼等师范学校中⽂系,次年进⼊⾹港⼤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英国爱丁堡⼤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伦敦⼤学,获⽂学博⼠学位;1933年回国。
解放后,他⼀直是北⼤教授。
其所著《西⽅美学史》是中国第⼀部系统论述西⽅美学历史的著作。
⽂化*中,他蹲在⽜棚⾥翻译了百万⾔的⿊格尔的《美学》。
他的其他代表作有《诗论》、《谈美书简》等。
其中《谈美书简》我们是应该读⼀读的。
三.解题: 请学⽣把课前预习查到的“咬⽂嚼字”意思说出来: “咬⽂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来指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
这不是⼀个好词,贬义。
朱光潜却在⽂中⼤肆⿎吹“咬⽂嚼字”,这是为什么呢?朱先⽣是怎么理解“咬⽂嚼字”的? 昨天让⼤家预习了,请⼀位同学把你划出相关的内容说出来,并告诉⼤家课⽂⾥的“咬⽂嚼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其他同学补充)。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教案(通用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0a79d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1.png)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咬文嚼字》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高三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咬文嚼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语言的表现力”中的第二节“咬文嚼字”,详细内容涉及对词语、语句的深入理解和品味,通过咬文嚼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学会对词语、语句进行深入分析,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通过咬文嚼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词语、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咬文嚼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咬文嚼字的方法及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举例:请同学们欣赏一句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请思考:这句诗好在哪里?如果将“明月光”改为“白月光”,效果会有何不同?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咬文嚼字的方法。
(2)分析课文中具有典型性的词语和语句,进行咬文嚼字。
(3)结合课文,讲解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咬文嚼字的示范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对课文中的其他词语和语句进行咬文嚼字。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2. 内容:(1)咬文嚼字的方法(2)咬文嚼字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3)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从课文中任选一句你认为具有咬文嚼字价值的句子,进行分析。
2. 答案:(1)示例:“绿”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咬文嚼字的方法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中,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咬文嚼字教案精选6篇
![咬文嚼字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34d7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5.png)
[咬文嚼字的教案]咬文嚼字教案精选6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
《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
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2篇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7935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0.png)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精选2篇(一)课题:咬文嚼字课型:阅读课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2. 分析“咬文嚼字”的利与弊;3.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2. 分析“咬文嚼字”的利与弊。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阅读材料及相关案例;2. 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出示:“咬文嚼字”这个词,让学生猜测这个词的意思;2. 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猜测结果,并简单陈述自己的理解。
第二步:阅读理解(15分钟)1.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2. 学生阅读完毕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什么是“咬文嚼字”?b. “咬文嚼字”的利与弊有哪些?c. 你认为自己属于“咬文嚼字”的人吗?为什么?第三步:讨论和讲解(20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2. 教师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讲解“咬文嚼字”的利与弊;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语言文字。
第四步: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单独完成一篇关于“咬文嚼字”的文章,要求包含以下内容:a. 对“咬文嚼字”的理解;b. 对“咬文嚼字”的利与弊的分析;c. 自己对于“咬文嚼字”的观点和态度。
2. 学生完成后可以互相交流和修改。
第五步: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总结“咬文嚼字”的含义、利与弊以及正确看待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延伸:1. 要求学生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2.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运用简练明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未来发展趋势,并能够描述宇宙的未来形态;2.培养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1b10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e.png)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
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
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一、导入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
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三、提名阅读四、分析课文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明确: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备课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备课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0b9b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1.png)
教案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文章主旨,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来阐述观点。
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会咬文嚼字,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主旨,把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来阐述观点。
教学难点:1. 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
2. 提问:什么是咬文嚼字?为什么说它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来阐述观点。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咬文嚼字演练1. 让学生选取一段文学作品,进行咬文嚼字的分析。
2. 学生分享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咬文嚼字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学会了咬文嚼字的方法。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案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接上)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运用咬文嚼字的方法进行分析,体会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魅力。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七、拓展阅读1. 推荐阅读《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9a2e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7.png)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咬文嚼字》教案篇一学习目标:一、分析评价课文观点二、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这里,我想搞个小调查:我们班里大家公认的读书最多的是谁?学生推举。
那么,我想问你,你读书有什么秘诀没有?是不是读书读到“咬文嚼字”的程度?生:不是。
那么,你读书就是像陶渊明所倡导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的这种境界了。
有没有较起真来,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时候?生:也有,师:这是读书,那么,我还要搞一个小问卷调查:这次是有关写作方面的。
每次作文经教师“朱批”之后,下发到你的手里,大家的习惯当然是首先看教师给的分数,看完分数之后呢?有没有谁还会认真看一看教师改过的地方,想一想教师为什么会在这地方划出一道线,或者划出一些圈,有没有谁会在老师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进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说,自己的文章被老师批阅之后,还有没有兴趣或者习惯进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没有这样的同学?没有啊,那太不好了。
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生:装修。
师:对,装修。
装修的目的是什么?生:美观,实用。
师: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生:改造一下。
师:对,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师:明白我这个比方的意思了吗?生:明白了,写文章要咬文嚼字。
师: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
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4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acc6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1.png)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优秀4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教学步骤一、导人新课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
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
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
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高中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2篇
![高中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873a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3.png)
高中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高中高三语文教案范文:咬文嚼字精选2篇(一)教案主题:咬文嚼字教学目标:1. 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2. 分析“咬文嚼字”现象产生的原因;3. 探讨如何正确运用语言,避免过分追求形式化。
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咬文嚼字”现象,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2. 教学重点1:介绍“咬文嚼字”的定义和背景;a. 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b. 分析“咬文嚼字”现象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c.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咬文嚼字”现象。
3. 教学重点2:探讨如何正确运用语言,避免过分追求形式化;a. 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主要作用是什么;b. 分析现实生活中,在哪些场合和情境下可能会出现“咬文嚼字”现象;c. 提醒学生在使用语言时要注重意义而非形式;d. 给出几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 练习: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如写小短文、演讲或角色扮演;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1. 引入: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咬文嚼字”这个主题有所了解和兴趣;a. 展示电视节目或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咬文嚼字”现象;b. 引导学生讨论或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咬文嚼字”现象。
2. 教学重点1:介绍“咬文嚼字”的定义和背景;a. 向学生解释“咬文嚼字”的含义,并让学生进行理解;b. 通过幻灯片、图表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咬文嚼字”现象在社会中的普遍存在;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咬文嚼字”现象,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3. 教学重点2:探讨如何正确运用语言,避免过分追求形式化;a. 在班内讨论或小组讨论的形式下,带领学生思考语言的主要作用;b. 通过展示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咬文嚼字”现象,让学生分析在哪些场合和情境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c. 提醒学生在使用语言时应注重表达的意义,避免过分追求形式化;d. 分组活动:给出几个带有主题的简短观点,要求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小组间讨论和比较。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774c1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c.png)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咬文嚼字教案优秀6篇《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Language teaching plan for senior three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
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
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
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
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
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xxx大学、英国xxx大学、xxx大学、xxx大学学习,并获博
士学位,回国后曾任xxx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xxx学院学部委员,xxx大学名誉教
授等职。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
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词藻
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