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教学设计6.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生存中的心理变化。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和自我超越精神。

1.2 教学内容小说《荒岛余生》的背景介绍。

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生存中的心理变化。

荒岛生存技能的介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情节和荒岛生存场景。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需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3.2 教学步骤第1课时:介绍小说背景,阅读小说第一章。

第2课时: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讨论其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

第3课时:学习荒岛生存技能,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生存策略。

第4课时:小组讨论,总结学习收获,进行荒岛生存的角色扮演。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评价,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思考能力。

学生口头报告评价,考察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评价,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小说背景和主人公性格特点的理解。

学生对荒岛生存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自我超越精神的体现。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小说。

5.2 辅助材料与小说主题相关的人物传记、电影、纪录片等。

荒岛生存技能的指导书籍和网络资源。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荒岛图片或播放相关的音乐,引发学生对荒岛生活的想象和好奇心。

6.2 主体活动阅读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小说,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进行分享和讨论。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荒岛余生》这一章节。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荒岛生存这一主题,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此的了解和兴趣。接着,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着重讲解了荒岛生存的基本概念和主人公的生存智慧,注意到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度较高。
在讲授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主人公的生存技能。同时,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荒岛生存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荒岛生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荒岛生存技能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词汇和句型的运用:学生可能在记忆和运用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特殊句型时遇到困难。
-阅读理解的深度:学生可能无法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从而影响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举例:
-针对生存智慧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主人公的生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小说背景与主题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荒岛余生》的文学背景及作者简介。

理解小说主题,认识到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态度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背景。

分析小说主题,强调主人公鲁滨逊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自力更生的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了解小说背景及主题。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乐观精神。

1.4 教学活动:查看相关资料,了解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背景。

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主题,并分享各自的理解。

第二章:小说情节梗概2.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基本情节,把握主人公鲁滨逊的成长历程。

掌握小说的重要事件,为深入分析小说铺垫。

2.2 教学内容: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梳理主人公的经历。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巧及其成长过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引导学生掌握小说情节。

利用图表展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4 教学活动:观看小说情节梗概视频,加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

绘制主人公鲁滨逊成长历程的时间线,巩固对小说情节的把握。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小说主人公鲁滨逊的人物形象,认识其勇敢、坚韧、乐观的品质。

了解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形象,理解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挖掘其勇敢、坚韧、乐观的品质。

探讨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其他人物形象的理解。

3.4 教学活动:挑选小说中的典型事例,分析鲁滨逊的品质。

分组讨论,分析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

第四章:小说写作特色4.1 教学目标:掌握小说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了解小说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等写作特色。

探讨小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荒岛求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境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精神。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观看电影《荒岛余生》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4. 讨论:课文中描述的主人公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主人公的求生技巧。

3. 小组讨论:如果你被困在荒岛上,你会怎么做?4. 实践活动:模拟荒岛求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第三课时: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感受主人公在荒岛上的孤独和无助。

3. 讨论:如何面对困境,保持积极的心态?4. 课后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境的文章。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

2. 学习课文中的道德观念,讨论主人公在荒岛上的行为是否正确。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环保意识?4. 课后作业:设计一个环保活动,提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第五课时:1. 复习前四节课的内容。

3. 学生分享课后作业,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荒岛求生中的团队合作重要性。

2. 学习课文中的对话,理解主人公与岛上的生物之间的互动。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模拟主人公与岛上的生物互动的情景。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基本内容,把握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

(2)学习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设置、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自强不息的精神。

(2)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荒岛余生》的基本内容,包括情节、人物和主题。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荒岛求生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设置、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5. 实践运用:(1)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2. 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困境的经历或感悟的文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荒岛求生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荒岛余生》。

2. 与荒岛求生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

3. 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品味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2.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乐观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荒岛余生》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商人查尔斯·鲁滨逊在航海途中遭遇风暴,被冲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凭借智慧和勇气,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终得以获救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中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

品味小说中的精彩片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探讨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背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说封面、作者简介和故事梗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你会如何生存下去?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探讨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背景。

3.5 文学鉴赏学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和分析。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鉴赏心得。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含板书设计)】.doc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含板书设计)】.doc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预习提纲:1、阅读课本第251页“名著导读”的相关资料2.早读课朗读课文三遍。

3.查工具书,看注解,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4.有条件者,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教学目标1.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2.理解鲁宾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3.学习心理描写○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2.难点: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来谈谈人们喜爱的小说,也是中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之一《鲁宾孙漂流记》。

先来了解小说大致情节,问:鲁宾孙怎么会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宾孙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从小就渴望航海,在18岁时,他不顾父母的一再阻挠,偷偷逃离家庭,出海经商。

有一次遇上风暴,船上其余人全部遇难,只有鲁宾孙漂流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假如是同学们流落到了荒岛,你们会有什么感受呢?(各抒己见)而此时此地,鲁宾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大家一起来看166页课文《荒岛余生》,(余生:侥幸保全了性命)二.字词教学把还没有解决的生字词找出来,(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根据情况板书。

)泅(qiú) 沮丧(jǔ)搁浅(gē)冻饿之虞(yú) 聊以自慰(liáo)泅:浮水。

作践:糟蹋。

沮丧:灰心失望。

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

抵御:抵挡。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

虞:忧虑。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土地或地带。

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三.文本探究○刚开始时,鲁宾孙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哪些想法?(原句回答)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理。

“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孤零零”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孤立无援”“沮丧无聊”“不幸”。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荒岛余生》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荒岛余生》的故事梗概,了解鲁滨逊的荒岛生活及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勇敢、坚韧、乐观的精神,培养面对困境时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克服困境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荒岛余生》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

2.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荒岛余生》的相关章节。

(2)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3.合作探究1.鲁滨逊在荒岛上面临哪些困境?2.鲁滨逊是如何克服这些困境的?3.鲁滨逊在荒岛生活中表现出了哪些精神品质?(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1)教师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理解鲁滨逊勇敢、坚韧、乐观的精神。

5.案例分析1.鲁滨逊在荒岛上种植粮食的过程。

2.鲁滨逊制作陶器的过程。

(2)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勇敢、坚韧、乐观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鲁滨逊在荒岛生活中的感悟。

2.深入阅读《荒岛余生》,了解鲁滨逊的其他故事,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2.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鲁滨逊的勇敢、坚韧、乐观精神。

4.作业布置注重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 教案设计-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 教案设计-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4、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教学难点:1、通过分析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生命意识。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鲁滨孙漂流记》和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在阅读同学们作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同学爱做梦。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这样的一个梦。

在梦中突然有一天,你发现独自一人在广漠的沙漠里或是无限的黑暗中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那时你会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三、整体感知:1、如果你是鲁滨孙,面对荒岛,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或者你的结果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事实上鲁滨孙活下来了,并且独自一人活了28年。

鲁滨孙活下来的理由是什么?(从文中筛选信息)3、通过阅读,你发现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四、品味探究:1、其实,当鲁滨孙一开始面对荒岛时,也曾想过会死,但他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好。

这其中鲁滨孙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请同学们找出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组长归纳)2、读一读: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心理描写,读一读。

注意:体会主人公的心情读出适当的语气语调适当的停顿和重音先自由读,然后由学生个别朗读,并有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3、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中,鲁滨孙做了哪些有意义事情?4、结合心理变化和事情,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理由是什么。

请用“鲁滨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的不同理解,从而分析以下几个问题:A、如何理解他的写日记和阅读《圣经》的行为?B、怎样看待他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五、体验反思:从鲁滨孙这个人物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六、课外拓展:请你以“生命”为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把握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

(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自强不息的精神。

(2)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3)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

(3)欣赏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主人公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荒岛余生》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荒岛求生的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字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5. 课堂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勇敢面对、自强不息?(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勇敢面对困境、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基本内容,把握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经历和成长过程。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荒岛象征人生的困境,野人象征人性中的恶等。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课后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丰富阅读体验。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主人公在困境中顽强生存、勇于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2)认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激发学生面对困境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把握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荒岛、野人等。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提问:“荒岛余生”这个意味着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

(2)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荒岛、野人等。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阅读理解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 深入探讨:(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如人物性格、情节安排等。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总结,强调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编写一篇关于《荒岛余生》的读后感。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荒岛主题,与《荒岛余生》进行比较,写下自己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等。

《荒岛余生》教案(精选12篇)

《荒岛余生》教案(精选12篇)

《荒岛余生》教案(精选12篇)《荒岛余生》教案(精选12篇)《荒岛余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结构。

3、学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1、收集作者丹尼尔#8226;笛福的有关资料。

2、阅读原著《鲁滨逊漂流记》或课本所附《名著导读》。

3、各学习小组就本文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将未解决的问题整理归纳。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取生存的优秀品质。

教学设计一、导入:时下兴起一种“生存夏令营”活动,就是把志愿者放在荒山、荒岛等地方,以此来磨炼他们的意志和生存能力。

其实在18世纪英国小说家笛福就写过题材类似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请读过这部作品的同学简单介绍这部作品。

二、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2、检查各小组课前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况。

把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实物投影。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较分散、细碎,为了更好的把握本文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在下一步教学之前向学生展示本文的学习目标。

3、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1)鲁滨逊对自己处境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3)这几个阶段前后有何联系?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

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明确:(教师板书)三个阶段三个部分解决生存困惑(1—3)节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

采取具体行动(4—9)节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寻求精神寄托(10—12)节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

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把本文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7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7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部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

二、简介作者。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他59岁开始写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

他对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

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

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

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三、检查字词。

1、生字正音。

泅(qi )沮丧(jǔ)搁浅(gē)冻饿之虞(y )聊以自慰(li o) 2、解词。

泅:浮水。

作践:糟蹋。

沮丧:灰心失望。

搁浅:本文指(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斫痕:用刀斧砍的痕迹。

抵御:抵挡。

孤立无援: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

冻饿之虞:不用担心受冻受饿。

虞:忧虑。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认真。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02 - 【教学设想】我们希望人生能够一帆风顺,但谁都不能保证这一切,现实可以残酷地粉碎我们的良愿,就像鲁滨孙离奇的人生意外。

鲁滨孙他满可以无限悲伤,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但他却无比坚强地鼓舞自己,以顽强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创造力,演绎了生存的神话。

鲁滨孙的生存经历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素材。

基于此,概括与复述故事梗概、感受鲁滨孙近乎绝望中的求生欲望、探询鲁滨孙在逆境中心境不断坚强的过程、体味鲁滨孙独特的自我激励之法、感悟鲁滨孙战胜困难的可贵精神、学习应对灾难等,都不失为好的教学角度。

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这是本文的精髓。

设计A着重于鲁滨孙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的分析,学习其战胜困难的精神。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荒岛余生》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把握小说的主旨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荒岛余生》。

2. 相关作者及作品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封面,激发阅读兴趣。

2.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小说情节,概括故事发展脉络。

2. 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小说情节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荒岛余生》。

2.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概括小说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2. 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讨论小说情节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人物性格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人物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 理解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深入挖掘人物性格背后的心理因素。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荒岛余生》。

2.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讨论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影响,深入挖掘人物性格背后的心理因素。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思想。

2. 培养学生探讨小说主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把握小说的主旨思想。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主要内容,把握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经历和成长过程。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存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和复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进取的精神。

(2)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荒岛余生》的主要内容及其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2)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运用。

(3)课文中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分析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及其寓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配套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氛围。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境?他是如何应对的?(2)全班交流: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主人公的生存策略及其寓意。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荒岛,思考如何生存下去。

(2)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勇敢面对困境、积极进取的精神。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主人公在荒岛上的勇敢与智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观察身边的环境,思考如何保护自然,提高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七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把握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

2. 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

3. 品味小说中的精彩语言。

难点:1. 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生哲理。

2. 将小说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小说的魅力。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荒岛余生》原文及相关辅导资料。

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3.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课件,播放与《荒岛余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说背景。

2. 简要介绍小说《荒岛余生》的作者及作品特点。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感悟人生哲理。

2. 讲解小说中的精彩语言,品味小说艺术魅力。

四、课堂练习1. 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

2.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说中的道德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课堂讲解1. 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谈谈如何践行小说中的道德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6 -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重点:1.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鲁滨逊的内心活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阅读名著导读P251 P261
教学设计:(导入)人,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面临生死抉择。

当我们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来到了一个死寂的荒岛上,没有人言,没有食物,没有我们平时所熟悉的一切,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西方,就有这么一本小说,它就是《鲁滨逊漂流记》。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逊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板书:《荒岛余生》(出示教学目标)
检查预习:学生连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逊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文中能给我们启示的前后衔接的两句话是什么?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从文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从主观上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

鲁滨逊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探究学习:教师设题:边读边思考,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按下面思考题思考:
(1)身陷绝境的鲁滨逊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逊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鲁滨逊能够克服自己坚强的生活下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见他是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

体验反思:生活中,有的同学悲天尤人,说苦嫌累,只看到生活中的坏处,而看不到另一方面。

试仿照课文中的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推选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我们要正确、辩证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时间是治愈一切创伤的良药,要积极、乐观的对待人生。

推荐导读: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卡耐基《人性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