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
双工对讲机设计
![双工对讲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b9f6dfad51f01dc281f1e3.png)
模电部分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任务:1.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电路,实现甲、乙双方有线通话对讲;双向对讲,互不影响;2.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用控制按钮来控制发话或收听,同时对方呼叫时有铃声响;3.计算参数,用软件画电路图并仿真;4.写设计总结报告。
要求: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电路,实现双方异地对讲;用扬声器兼做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工作可靠,效果良好.电源电压:+9V,功率<=0.5W。
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图,阐述基本原理。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基本设计思路:有线对讲机设计主要利用了运算放大器能放大信号的原理。
我们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在一边装上喇叭,作为微弱信号源,信号通过电容而且只能通过交流信号,经过NPN型三极管后接入运算放大器的正极接入端,在放大A倍后,信号基本可以听到拉,然后接入电容也有消除失真的作用,在运算放大的输出端接上前面加有电容的扬声器,就可以完成实验,在EWB仿真中,只要将输入端的喇叭换成信号输入器,输出端的扬声器换成试波器既可完成仿真。
方案: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F007和集成线性功率集成电路5G37组成的双工对讲机,不必用开关进引收发转换,整机电路简单可靠,价廉,效果良好。
可在长达100米左右的线路中使用。
加装二-四线平衡转换器,可实现有线对讲。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①声电信号的转换电路可采用电桥,扬声器(8欧姆)与三个电阻构成平衡电桥,电桥的对称两端取输出电压作为前置放大器的差动输入信号,电路图如下:②前置放大器用集成运放构成差动放大器,甲、乙双方不讲话时,其差动输入信号为零,则输出信号为零,某方讲话时使输入信号为零,电桥处于非平衡状态。
③功率放大器可选用集成功放,其输入信号经功率放大,使对方电桥电路产生较强的变化信号,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双工对讲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双工对讲机-电子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eb07d7b52acfc788ebc901.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设计课题:双工对讲机设计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地点:设计时间: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双工对讲机总体设计 (2)2 双工对讲机各个模块的设计 (3)2.1放大电路的设计 (3)2.2 消侧音电路的设计 (4)2.3稳压直流电源设计 (5)2.4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5)3 总体电路图 (6)3.1总体电路图 (6)3.2总体仿真 (6)4 总结 (7)5 附录 (7)实验仪器 (7)参考文献 (8)摘要:在本设计的对讲机中采用了三极管和集成功放等构成,能实现双方短距离互相通话。
其中,甲方声音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消侧音电路,在消侧音电路的集电极端接出一个及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甲方经消侧音后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电路并最后由扬声器输出。
乙方电路同甲方,并也在消侧音电路的集电极端接出一个及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用导线将两端口相连,信号可经线由甲方传到乙方,并最后通过功率放大器从乙方扬声器传出,而本方由于经过了消侧音电路,无法听见自己的声音。
同理乙方声音从甲方传出,本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放大电路消测音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稳压电源1 双工对讲机总体设计通过对双工对讲机的理解,设计如图2.1的框图,框图中包括:小信号放大电路,消除干扰的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以及扬声器等。
一讲话通过放大电路,消侧音,功率放大,打扬声器二。
同理,二到一的过程是一样的。
图2.1双工对讲机框图2 双工对讲机各个模块的设计求放大倍数:题目要求输出功率Po0.5W,取扬声器的等效电阻为8Ω,则由公式:Po=u*u/r可得u=2V,所以Up-p=2√2*2=5.6V。
人讲话时产生的声音信号的峰峰值Ui约为20mV,对于采用的集成功放TDA2822,电压放大倍数在8倍左右,故前级放大倍数约为Av1=Up-p/8Ui=35第一放大采用功率放大LM386放大倍数Av=35。
2.1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案一:采用三极管放大语音信号语音信号范围一般在20mV、600Hz左右,三极管放大35倍即可。
双工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双工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fd88cf8c8d376eeaeaa31f7.png)
目录一、设计目的 (5)二、电路原理图 (5)三、电路功能 (6)四、工作原理 (6)五、调试方法 (7)六、设计总结 (8)一、设计目的1.掌握对讲机的设计、调试方法和有关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2.通过理论设计和实验调试的任务,加深对模电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电路原理图三、电路功能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F007和集成线性功率电路5G37组成的双工对讲机,不必用开关进引收发转换,整机电路简单可靠,价廉,效果良好。
可在长达100米左右的线路中使用。
加装二-四线平衡转换器,可实现有线广播对讲会议。
四、工作原理a)讲机电路如图例-6(a)所示。
对讲机前置放大器是由F007组成的差电路。
扬声器(R2)与电阻R1(8Ω),R3(10kΩ),R4(10kΩ)组成电桥电路。
由于电桥电阻远小于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故差动放大器对电桥的负载效应可以不考虑。
因为R7=R8,R5=R6,所以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υo=-R7/R5(V2-V1)是电桥的输出电压。
电桥的输出电压V2-V1=,式中δ=ΔR/R,R是扬声器部讲话时的等效电阻(8Ω),ΔR是对准扬声器讲话时的电阻变化量。
当ΔR很小,即δ很小时,V2-V1=V3δ/4可见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扬声器电阻相对变化率成正比。
当自方对准扬声器讲话时,ΔR≠0,电桥失去平衡,V2-V1≠0,该信号经过F007电压放大,再经5G37功率放大,传输到对方扬声器去,即对方就可听见自方的讲话声音。
因此此时,对方没有对准扬声器讲话,故对方ΔR=0,电桥输出信号为零,或者说对方的差动放大器输出信号为零,所以不会干扰自方讲话。
反之亦然,这就实现了双工对讲互不影响的作用。
图中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
b)图例-6(a)中R10,R11,R12为功放偏置电路,调节R10,使功率输出达到最大值。
R14,C3组成消振电路。
防止电路产生高频自激。
电路的闭环增益取决于C2,R13。
无线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
![无线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b190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3.png)
无线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无线双工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与作用。
2. 学生能描述无线双工对讲机的通信流程,了解频率分配、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
3. 学生能掌握无线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无线电通信的伦理道德。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操作无线双工对讲机,进行简单的通信实践。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解决无线双工对讲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无线双工通信方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无线双工对讲机,培养对通信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了解无线双工对讲机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无线双工对讲机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无线双工对讲机原理:介绍无线双工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发射与接收、频率分配、信号调制与解调等基本概念。
- 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通信原理”2. 无线双工对讲机主要部件:讲解无线双工对讲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如天线、发射器、接收器、电源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无线电通信设备”3. 无线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教授无线双工对讲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开关机、频道选择、通话键操作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 通信实践与问题分析:组织学生进行通信实践,引导他们分析并解决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教材章节:第六章“无线电通信实践”5. 无线双工通信方案设计: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无线双工通信方案,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全双工无线对讲机课程设计
![全双工无线对讲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c041d86c85ec3a86c2c5c2.png)
学号:专业:通信工程姓名:宋腾非线性电子线路实验设计实验名称: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一、实验目的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频系统概念。
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完成调频发射机整机联调。
2、完成调频接收机整机联调。
3、进行调频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
三、实验仪器1、高频实验箱 2台2、双踪示波器 1台四、实验原理图 19-1 无线对讲机原理框图半双工调频对讲机组成原理框图如上图所示,发射机由音源,音频放大,调频、上变频、高频功放等电路组成。
接收机则由高放,下变频、中频放大、鉴频、音频功放、耳机等部分组成。
半双工是指接收与发送共用一个载波信道,但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只能接收的传输方式,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发送与接收频率同为10.7MHz,公用一根天线。
收发的切换依靠10号板的J1完成。
J1在没有按下去的情况下为接收状态,按下去为发送。
为了避免自身的发送对接收的干扰,所以加入了电源控制。
电源控制的作用是当接收电路工作时,发送电路关闭,反之亦然。
五、实验步骤1、准备两台实验箱,分别在关电状态下按下表连线:发送部分:2、将3号板S1拨为“01”,S2拨为“01”,2号板SW1拨置“4.5MHz”,SW2拨置“OFF”;5号板SW1拨置“4.5MHz”;10号板SW1拨到上方。
3、打开电源,将1号板信号源调到6.2MHz,RF幅度最大。
4、调整3号板的W2,使TP8频率接近4.5MHz。
5、将2号板的W3旋到1/2处,10号板的W1,W2旋到1/3处。
6、将拉杆天线接到10号板Q1接口。
6、按下10号板的J1,对方应能听到音乐声,然后微调各单元电路,使声音最清晰。
7、将话筒插入10号板“MIC1”,SW1拨到下方实现两台实验箱人声对讲。
六、实验箱整体图实验所接线的是全双工的对讲机,两个实验箱都可以发射信号,接受信号。
七、波形图如图所示,为各个端口的波形图。
模电课程设计双工对讲机的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双工对讲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7225ec79563c1ec4da71b5.png)
模电课程设计---双工对讲机的设计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双工对讲机的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1-1班姓名:程珍珍学号:1116301143指导教师:郭宇摘要双工对讲机是移动通信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应用非常广泛,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还将长期使用下去。
本次课程设计,我研究设计了一款双工对讲机。
从工作原理出发,通过现有学习到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 确立了完整具体的方案。
在具体的硬件设计实现上,分成信号输入、信号放大电路、消侧音电路、输出电路四部分,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以信号、控制为联系进行设计。
在硬件设计上,通过主要三极管等器件将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织起来共同完成系统需要的功能。
其主要原理为甲方声音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消侧音电路,在消侧音电路的C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甲方经消侧音后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电路并最后由扬声器输出。
乙方电路同甲方,并也在消侧音电路的C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用导线将两端口相连,信号可经线由甲方传到乙方,并最后通过功率放大器从乙方扬声器传出,而本方由于经过了消侧音电路,无法听见自己的声音。
同理乙方声音从甲方传出,本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信号放大三极管消侧音目录一、系统概述 (1)1.1设计背景 (1)1.2设计目的及意义………………………………………………………………1.3系统原理简介…………………………………………………………………1.4本人工作概述…………………………………………………………………二、设计任务与要求……………………………………………………………………三、系统电路原理框图…………………………………………………………………四、单元电路设计………………………………………………………………………4.1系统电路框图……………………………………………………………………4.2单元电路设计……………………………………………………………………4.2.1放大电路设计………………………………………………………………4.2.2消侧音电路设计……………………………………………………………4.2.3功率放大电路设计…………………………………………………………4.2.4 9V稳压电源的设计………………………………………………………五、仿真与分析…………………………………………………………………………5.1仿真条件…………………………………………………………………………5.2仿真原理图………………………………………………………………………5.3仿真波形图………………………………………………………………………六、实验设计改进………………………………………………………………………七、心得体会……………………………………………………………………………八、参考文献……………………………………………………………………………附录1 系统电路原理图…………………………………………………………………附录2附录3双工对讲机的设计报告一、系统概述1.1设计背景所谓双工对讲,是指使用双方可以同时讲话(就像平日我们打免提电话一样),而不用互相通过开关切换来一讲一听,实用非常方便。
986A型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方案
![986A型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2c43ed581b6bd97e19eaae.png)
986A型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方案1.1 设计背景所谓双工对讲,是指使用双方可以同时讲话(就像平日我们打免提电话一样),而不用互相通过开关切换来一讲一听,实用非常方便。
对讲机主要应用在公安、民航、运输、水利、铁路、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购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机。
对讲机与手机相比有许多独特的地方:(1)讲机不受网络限制,在网络未覆盖到的地方,对讲机可以让使用者轻松沟通;(2)讲机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一按就说,操作简单,令沟通更自由,尤其是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工作的情况下,这些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1)巩固和加强“模拟电子技术”"数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2)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的设计方法,了解电子产品研制开发过程;(3)提高电子电路实验技能及仪器使用能力;(4)掌握电子电路安装和调试的方法及十故障排除方法;(5) 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同学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2 课程的任务与课程设计要求2.1设计任务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完成对多路对讲机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2.2设计要求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电路,实现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电源电压:+9V,功率≤0.5W。
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3 设计方案和论证3.1 设计方案1.初选电路形式或根据参考电路确定器件(集成决)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2.画出电路图,完成电路各部分指标分配;3.设算各单元电路的参数和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值。
如:电阻值额定功率。
声控双工对讲机的设计
![声控双工对讲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952b083b3567ec112d8a31.png)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 2、接收部分单元电路
• 接收部分电路相对于发射部分电路要简单一些,因为接收 部分有集成芯片模块合成。主要由天线匹配网络电路 、 高频放大选频回路和音频放大电路三部分组成。
• a、高频放大选频的作用是从空间的各种无线电波中选出 所接收频段的信号,并完成天线与高频放大器之间的匹配, 使所接收的信号得到最大能量的传播。在TA8164P的13脚 和15脚接上一个LC槽路,调节可变电容的值得到所需要 的频率。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调试检测等。 • 5、完成改交的报告和设计文章。
对讲机的发展与用途
• 对讲机通信在1985年以前是我国专用无线通信的主要方式, 如今随着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对讲机市场逐步成为一个 重要的专业通信市场。现在,人们对对讲机的认识空前的 高度,对讲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广 泛应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已成为国家安全、公安警察、 交通管理、石油化工、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物业保安等 部门重要的无线通信装备。
通信与控制工程系
毕业设计
声控双工对讲机的设计
姓名 指导老师
宁金 钟明生老师
设计要求
• 1、对讲机讲话时自动发射,不讲话时自动转为接收状态。 • 2、对讲机为调频双工方式,工作频率为30M频段,工作
电压3-9V,发射功率1-5V. • 3、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用PROTEL设计原理电路图和
PCB图。 • 4、选择元器件及元件参数计算,制作电路板,进行安装
对讲机的总方框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晶振 参考分频器
鉴相器
麦克风 环路滤波器
语音放大 NE5532
压控振荡器 (MC1648)
可编程分频器
扬声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双工对讲机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双工对讲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be2c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0.png)
外观及结构部分设计
总结词
美观、实用
详细描述
外观及结构部分是对讲机的“面子工程”,其设计应注重美观 与实用的结合。外观应简洁大方,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结构应 坚固耐用,方便携带和操作。此外,材料的选择也需考虑环保 和成本等因素。
外观及结构部分设计
总结词
人体工学设计
详细描述
外观及结构部分的设计还需考虑人体工学原理,以确保对讲机在使用过程中符合人体舒 适度和操作习惯。例如,按键布局应合理、手持部分应符合手掌尺寸等,以提高使用者
声音信号调制
声音信号经过调制后加载 到无线电波上,再通过天 线发送出去。
信号接收与解调
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无线 电波后,经过解调还原成 声音信号。
双工对讲机的工作方式
双工通信
双工对讲机能够在不挂断 当前通话的情况下,接收 新的通话请求。
通话切换
双工对讲机能够自动切换 通话,保证通话的连续性 和顺畅性。
滤波器用于进一步筛选和分离信号中 的不同频率成分。
解调技术
解调技术用于从高频载波中提取出低 频信号。
模拟电子技术在电源及控制部分的应用
稳压电源
稳压电源用于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确保电路的 正常工作。
继电器与开关
继电器与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和切换不 同的工作模式。
传感器与放大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电路中的参数变化,放大器则用 于将微弱信号放大,以便于处理和测量。
启用休眠模式
在长时间无操作的情况下,使对讲机进入休眠模式,降低功耗。
提高稳定性的优化措施
加强机械结构的稳定性
加固对讲机的外壳和内部结构,减少因碰撞或振动导致的性能不 稳定。
优化电路设计
通过改进电路设计和布局,降低电磁干扰和信号失真。
双工对讲机电路设计
![双工对讲机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12060c79563c1ec5da71b5.png)
双工对讲机的设计一、总体方案的选择1.双工对讲机介绍半双工即Half duplex Communication,是指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信息既可由A传到B,又能由B传A,但只能由一个方向上的传输存在。
采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转接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会产生时间延迟。
收/发开关实际上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
全双工即Full Duplex Transmission,指同时发生在两个方向上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
自动协商。
交换机上有Duplex灯,如果亮表示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目前绝大多数的交换机均能自动识别与支持双工方式,无需手工设置。
2.拟定系统方案框图图1-1双工对讲机设计框图3.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方案一采用电桥构成测量电路,对由扬声器产生的微弱信号进行测量,然后经过集成运放741进行电压放大,然后再经集成运放TDA2030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
图1-2电桥双工对讲机原理图方案二直接放大电路信号,由扬声器产生的微弱信号直接进行,然后经过集成运放741进行电压放大,然后再经集成运放TDA2030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进而完成双工对讲。
图1-3直接双工对讲机原理图1.3设计方案详细描述:1.3.1方案比较一、方案一的设计方案较比完善,方案一通过电阻桥的不,测量微弱信号,进行差分放大。
采用差分输入,如果有燥声就可以抑制。
对差模信号进行放大,有效的保护了,应用的信号。
二、通过简易图的比较,方案二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是对扬声器中的微弱信号用电桥进行测量要求电桥要达到平衡,这在一般的电路板制作中比较难以实现。
三、从经济上看,两种设计思路所用的材料想差不多。
所用的费用也基本一样。
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一,具体过程如下:考虑到实际状况,用话筒作为声音信号的接受和转换装置,然后通过集成运放对话筒中微弱的电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最后由扬声器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输出,从而实现甲乙双方的短距离通话,这只是实现了“单工”对讲,即有一方只能说而另一方只能听。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ad3a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e.png)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双工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与单工对讲机的区别。
2. 学生能描述双工对讲机的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学生能掌握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并遵守相关通信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操作双工对讲机,进行实际通信。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双工对讲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双工对讲机的通信演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双工对讲机的学习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遵守通信法规、安全操作的意识。
3. 学生通过双工对讲机的学习,体会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类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双工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电子信息学科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实际通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双工对讲机原理及其通信方式- 理解双工通信与单工通信的区别- 掌握双工对讲机的工作原理2. 双工对讲机的结构及功能- 认识双工对讲机的各组成部分- 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双工对讲机- 掌握双工对讲机的操作步骤和技巧4. 双工对讲机的通信法规与安全操作- 了解双工对讲机通信的相关法规- 掌握安全操作双工对讲机的注意事项5. 双工对讲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分析双工对讲机在紧急救援、户外活动等场景的应用- 学习实际通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6. 双工对讲机通信演练- 分组进行双工对讲机通信实践-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双工对讲机原理及其通信方式第二课时:双工对讲机的结构及功能第三课时:双工对讲机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第四课时:双工对讲机的通信法规与安全操作第五课时:双工对讲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六课时:双工对讲机通信演练及总结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均与教材中关于双工对讲机的章节内容密切相关,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双工对讲机的相关知识。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带图)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带图)](https://img.taocdn.com/s3/m/a99f3c3a376baf1ffc4fad53.png)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评阅意见:评阅教师日期双工对讲机设计报告一. 设计要求1.设计任务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对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的双工对讲机。
2.设计要求1)、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2)、对讲距离30m~500m;3)、电源电压为9V,PO≤0.5W。
二. 设计的作用、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以及不同电路形式功放电路特点。
(2)通过实验了解TDA2822集成功率放大器典型电路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系统概述OTL功率放大器OTL是英文Output Transfer Less的缩写,意思是无输出变压器。
OTL功率放大器就是没有输出耦合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电路。
OTL功率放大器大多数采用互补推挽输出级电路OCL功率放大器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简写,其意思为无输出电容,即没有输出耦合电容的功率放大器。
它采用正负电源供电,在较低的供电电压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大的功率输出;由于是定压式输出,对负载的阻抗要求不高。
(3)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TDA2822MTDA2822 M是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其电源电压范围宽(1.8~15V),电源电压可低至1.8V 仍能工作,因此,该电路适合在低电源电压下工作;适用于单声道桥式(BTL)或立体声线路两种工作状态;闭环电压增益39dB;在独立的双通道模式下当VCC=6V RL=8Ω,谐波失真THD=10% 时输出功率可以达到380mw。
TDA2822M采用8脚双列直插封装结构,管脚排列如下所示(4)消侧音电路利用三极管的C,E 极,由于C 极输出的信号与E 极输出的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反,可以相叠加后将信号消去。
由此可以设计出消侧音电路。
系统框图2.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a. 放大电路设计: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用运算放大电路芯片,则采用三极管放大语音信号。
双工对讲机的设计
![双工对讲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f7131155270722192ef7fc.png)
新疆大学 课 程 设 计 报 告所属院系: 专 业: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技术基础 A 双工对讲机的设计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班 级: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 完成日期:课程设计题目: 要求完成的内容:双工对讲机的设计1、了解什么是双工、单工、半双工、对讲机,以及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在设计时进行比较,确定自己最后采用那种方案。
2、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率放大器以及电阻、电容,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的对讲机功能的设计。
用话筒和扬声器,双向对讲。
3、设计时路时所需的直流电源,由 220V的电源经变压、滤波、稳压等,变为12V稳压电源。
在设计时全部采用 12V的直流稳压电源。
4、在设计的书写报告中有按老师给的格式要求和内容步骤认真进行书写,并在报告最后写出在设计过程中所参考的那些书籍名称。
指导教师评语:评定成绩为: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双工对讲机的设计 一、 总体方案的选择1.双工对讲机介绍半双工 即 Half duplex Communication,是指在通信过程的任意时刻, 信息既可由 A 传到 B,又能由 B 传 A,但只能由一个方向上的传输存在。
采 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转接 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因此,会产生时间延迟。
收/发开关实际上 是由软件控制的电子开关。
全双工 即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指同时发生在两个方向上的一种 数据传输方式。
全双工和半双工区别 1、半双工传输模式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传统的共享型 LAN 以半双工模式运行,线路上容易发生传输冲突。
与集线器相连的节点 (即多个节点共享一条到交换机端口的连接)必须以半双工模式运行。
因 为这种节点必须能够冲突检测。
类似于单车道桥梁。
2、全双工传输模式可以用于点到点以太网连接和快速以太网连接, 同时不会发生冲突,因为他们使用双绞线中两条不同线路。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2d6e7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7.png)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双工对讲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其通信方式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双工对讲机的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解释双工通信与单工通信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双工对讲机的基本操作和调试。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双工对讲机模型。
3. 学生能够运用双工对讲机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双工对讲机,培养对通信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科技制作类课程,结合物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对通信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相关知识储备有限。
因此,课程设计需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学要求:1. 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
3.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教学内容1. 双工对讲机基本概念:介绍双工通信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双工通信原理”2. 双工对讲机工作原理:讲解双工对讲机的工作流程、信号传输方式。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双工对讲机工作原理”3. 双工对讲机组成部分及功能:介绍双工对讲机的各部分组成、功能及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双工对讲机的结构与功能”4. 双工通信与单工通信的区别:通过实例分析,解释双工通信与单工通信的区别。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双工通信与单工通信的比较”5. 双工对讲机操作与调试:教授双工对讲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调试技巧。
双工对讲机课设报告
![双工对讲机课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d906d4c1c708a1284a44c7.png)
1.选题背景:1.1背景介绍: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普遍,手机、电话在这种时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这些通讯工具都需要通讯中转(即移动通讯公司的服务),在远距离通讯非常实用,但若是近距离的话就显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昂贵的花费对一般用户来说可不是小意思。
这时,对讲机就凸显出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使用方便,用法简单,价格便宜,而且一次购买可终生受用,只要提供所需电源即可。
这就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花费,在短距离通讯中普遍得到应用。
对讲机一般分为半工、半双工、双工三种。
本设计是一种有线双工对讲机,主要用于较短距离通讯。
1.2设计任务与要求:元件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电阻、电容等,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功能;1)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啦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2)电源电压选用+9V ,输出功率≥0.5W ,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3)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稳压电源(即+9V 电源);2.方案论证:2.1设计原理:本设计主要采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作为人音频信号的采集接受转换装置,集成运放及电阻、电容等构成对微弱声音信号的前置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再由集成功放及电阻、电容等构成功率放大电路对经前置放大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推动扬声器工作,从而实现异地有线通话。
本双工对讲机的设计框图如下:图2-1 对讲机设计框图声电转换 电路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直流电源电路声电转换 电路前置放大器甲乙2.2方案选择:2.2.1方案一:采用电桥构成测量电路,对由扬声器产生的微弱信号进行测量,然后经过集成运放UA741进行电压放大,然后再经集成运放386D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工作。
电路图设计如附录图一所示。
图2-1-1 方案一原理图该电路的设计虽然考虑到了所有设计要求,电路结构也比较简单,但是此方案有三个缺陷:一是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中实现可能性不高,一般的扬声器感应声音信号的灵敏度不是很高,一般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二是对扬声器中的微弱信号用电桥进行测量要求电桥要达到平衡,这在一般的电路板制作中比较难以实现;三是该电路中两个扬声器在同一回路中,一边的声音信号对另一边都会产生影响,这是该电路的最大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工对讲机课程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双工对讲机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11
学号: 110303009
学生姓名:卢吉昱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2013.07.01—2013.07.14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
摘要:
在本设计的对讲机中采用了三极管和集成功放等构成,能实现双方短距离互相通话。
其中,甲方声音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消侧音电路,在消侧音电路的集电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甲方经消侧音后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电路并最后由扬声器输出。
乙方电路同甲方,并也在消侧音电路的集电极端接出一个与乙方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用导线将两端口相连,信号可经线由甲方传到乙方,并最后通过功率放大器从乙方扬声器传出,而本方由于经过了消侧音电路,无法听见自己的声音。
同理乙方声音从甲方传出,本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放大电路消测音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稳压电源
目 录
第1章 双工对讲机总体设计 (V)
通过对双工对讲机的理解,设计如图2.1的框图,框图中包括:小信号放大电路,消除干扰的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以及扬声器等。
一 讲话通过放大电路,消侧音,功率放大,打扬声器二。
同理,二到一的过程是一样的。
(V)
................................................................... V 图2.1双工对讲机框图 ........................................... V 第2章 双工对讲机各个模块的设计 (V)
2.1 放大电路的设计 ............................................. VI ........... VII 图2.3运算放大 ........................................................................................ VII 由于运放的型号不一,等原因,所以选用方案一。
. (VII)
2.2 消侧音电路的设计 .......................................... VII 2.3 稳压直流电源设计 ......................................... VIII . (VIII)
图2.5直流稳压电源 .............................................................................. VIII 2.4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 VIII 第3章 总体电路图 . (IX)
3.1 总体电路图 ................................................. IX (IX)
3.2 总体仿真 .................................................... X ................................................................... X 第4章 总结 ........................................................ X 第5章 附录 . (XI)
5.1 实验仪器 ................................................... XI 参考文献 .. (XII)
放大电路
消侧音电路
功
率放大
信号源 一
扬
声器一
放大电路
信号源二
消侧音电路
功
率放大
扬声器二
第1章 双工对讲机总体设计
通过对双工对讲机的理解,设计如图 2.1的框图,框图中包括:小信号放大电路,消除干扰的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以及扬声器等。
一 讲话通过放大电路,消侧音,功率放大,打扬声器二。
同理,二到一的过程是一样的。
图2.1双工对讲机框图
第2章 双工对讲机各个模块的设计
求放大倍数:题目要求输出功率Po 0.5W ,取扬声器的等效电阻为8Ω,则由公式:
Po=u*u/r
放大电路
消侧音电路
功率放大
信号源 一
扬声器一
放大电路
信号源二
消侧音电路
功率放大
扬声器二
可得u=2V,所以Up-p=2√2*2= 5.6V。
人讲话时产生的声音信号的峰峰值Ui约为20mV,对于采用的集成功放TDA2822,电压放大倍数在8倍左右,故前级放大倍数约为
Av1=Up-p/8Ui=35
第一放大采用功率放大LM386放大倍数Av=35。
2.1放大电路的设计
方案一:采用三极管放大语音信号
语音信号范围一般在20mV、600Hz左右,三极管放大35倍即可。
我们采用三极管型号9013,并在E极与电阻并联一电容以扩大放大倍数。
为使信号放大,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必须符合工作时的条件。
如下图,与e极连的为R3,与c极连的为R4,与b极连的为R1,R2。
Vc≥4.5V,为使计算简便,令
R3=R4=1kΩ,则Vb=0.7V+Ve,若使Ic=Ib=2.13mA,那么有R1/R2=2/1.电路图如图2.
图2.2三极管放大电路
方案二:采用LM386构成运放:
LM386系列运算放大器是价格便宜的带差动输入功能的两运算放大器。
可工作在单电源下,误差小。
具有内部补偿的功能,输入端具有静电保护功能。
其中1~8管脚相连一电容,提高放大的带宽。
图2.3运算放大
由于运放的型号不一,等原因,所以选用方案一。
2.2消侧音电路的设计
消侧音电路设计:利用三极管的C,E极信号反相相消信号。
三极管采用型号
2N2221,为了使三极管正常工作,在三极管B端由R5和R6分压,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Vc≥4.5V,则令Ve=Vcc-Vc,由于有Vbe=0.7V,则Vb=0.7V+Ve,
Vb+Vr5=9V令R7=R8=1kΩ,则由Ic=Ie得Vr7=Vr8。
设Ic=2.8mA,那么
R5/R6=6.7/4.7.
图2.4消侧音电路
2.3稳压直流电源设计
图2.5直流稳压电源
由于本题目要求9V的单电源供电,因此我们选用LM317三端可调稳压芯片以及位器使其输出电压在1.25V--40V之间可调。
2.4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功率放大电路采用芯片TDA2822,此芯片采用单电源供电、误差小、调节方便。
5脚接电源V CC=9V,1脚接收信号,3脚接地,4端输出,为了使供电电源更加稳定我们加了470uF和0.1uF的电容稳定供电电压。
输出部分在扬声器前添加一系列电容和电阻滤除高波,使扬声器出来的声音更加晰。
图2.6功率放大电路
第3章总体电路图3.1总体电路图
图2.7双工对讲机电路图
如上图为一传到二的电路图,二到一为对称的电路。
综合上的两个,即为双工对讲机的完整电路。
3.2总体仿真
图2.8仿真效果图
第4章总结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电路设计和实物制作,我终于完成了此次项目任务。
在这期间对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的理解,让我慢慢喜欢上了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
一开始的时候,自己真的感觉无从下手,感觉好难,对于这个课题双工对讲机怕自己做不出来,但是我还是决定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去试试,因为我自
己明白做任何事开始的时候都是比较难的,只有通过多去锻炼,自己才会成长,在设计对讲机时,我考虑到要用到放大电路,消侧音电路,以及功率放大电路。
我也遇到很多问题:
1、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时,虽然理论上了解,算出了静态工作点。
但是实际调试却出现了相截止失真现象,后来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偏低了。
虽然三极管看似简单,但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我们很大的耐心。
2,消侧音电路这是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电路,所以我就认真的去看了许多关于它的知识原理,自己才会去做。
通过对这次课程设计我感觉自己收获不少,一方面我从自己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自己又学会了使用软件,对此我感到很高兴,而且也使我明白了做只有通过对理论的具体分析才能做出实验电路,要理论联系实践。
另一方面我也明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不够扎实,对于比较复杂点的电路难以看懂,自己要更加认真,同时感觉自己学的东西不够用,要去不断给自己充电,并且这次设计对我来说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积极和同学们讨论,如果还是不懂就向学长请教,在这过程中,也学会了自己一定要有耐心,不懂的地方要积极的去查资料,向别人请教,总的来说,收获不少,感谢老师们给我们这次机会。
第5章附录
5.1实验仪器
参考文献
【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赵亮,侯国锐. 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陈大钦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实验、设计、仿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5】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教研室编,庚华光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出版社,1986。